關于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匯總七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的韻律、節奏美,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兒歌并大膽表達。
3.理解兒歌內容,嘗試大膽朗誦兒歌。
活動準備
玩具小手 洗臉、漱口、穿衣的圖片 兒歌音頻 幻燈片等
活動重點
學會安靜傾聽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活動難點
能夠大膽的在同伴面前表演兒歌,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過程
一、利用手指游戲,了解小手的作用
1.師幼一起做游戲“聽我說、跟我做”,激發幼兒對手的興趣,認識小手。
師:(1)剛才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游戲,現在請數一數你有幾只手?比一比你的兩只手是不是一樣大?(知道兩只手合起來是一雙手。)(2)伸出我們的雙手,數數一共有幾個手指頭?(從拇指開始,按次序進行,手口一致地點數,數好后再換一只手數。)
2.根據出示的玩具小手和圖片的提示,請幼兒說說、做做穿衣、扣*等動作。
師:我們的小手能做什么?
二、安靜傾聽,感知兒歌的節奏感
1.播放音頻,請幼兒安靜傾聽兒歌。
師:你聽到了小手能做什么事情?
2.教師結合圖片朗誦兒歌,使幼兒感知兒歌押韻的特點。
三、利用幻燈片教師有感情朗誦,使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
教師播放幻燈片,根據圖片提示,請幼兒學說兒歌內容。
四、師幼表演兒歌,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在同伴面前大膽地表演,并朗誦兒歌
播放兒歌音樂,教師與幼兒一起伸出小手,表演兒歌。
小結:我們現在已經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才是最棒的小寶寶。
活動延伸
利用丙烯顏料進行手印畫:《我的小小手》。
附:
我有一雙小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
一只左來,一只右,
小小手,小小手,
一共十個手指頭,
有了這雙小小手,
能洗臉來,能漱口,
會穿衣,會梳頭,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反思
直觀的教具能幫助幼兒更好的了解小手的作用。由于小班幼兒經驗缺乏,又喜歡模仿,因此,教師準備了各種貼近生活的圖片,來拓展幼兒的經驗。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并嘗試學唱歌曲。
2.認識不同的打擊樂器并學習演奏。
重點難點:
能夠正確的念兒歌和做動作。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七棵樹上七樣果】。
2.歌曲:【七棵樹上七樣果】(附)。
3.CD:【七棵樹上七樣果】。
4.七種打擊樂器,如小鼓、響棒、手搖鈴、沙錘、響板、三角板、木魚。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察幼兒用書中的畫面,說出畫面的內容。
1.畫面上有幾個小朋友,她們在干什么?
2.她們手里提著什么東西?總共幾個籃子?幾種水果?分別是什么?
二、播放CD,請幼兒感受歌曲的`節奏和內容,并學唱歌曲。
三、請幼兒跟著教師一句一句地學唱歌曲。
四、請幼兒按照歌曲的節奏,用打擊樂器演奏歌曲的最后一句——蘋果、桃兒、葡萄、柿子、李子、栗子、梨。
1.教師帶領幼兒學習不同打擊樂器的演奏方式,并請幼兒感受各種樂器的聲音特點。
2.請七名幼兒每人拿一種樂器,每種樂器對應一種果子,請其他幼兒跟著CD(或者跟著教師)一起演唱歌曲,當唱的最后一句時,手拿樂器的幼兒分別對應每種果子演奏一下。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雞蛋是雞媽媽生出來的,然后由雞媽媽孵出小雞來的。
2、幼兒能初步掌握音樂旋律,并隨著音樂做出相關的動作。
活動準備:
圖譜一張、制作蛋殼一副。音樂磁帶、錄音機。電子鋼琴活動過程:
1、雞媽媽來了。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客人,小朋友想知道是誰嗎?
2、出示老母雞圖片,原來我們的客人是雞媽媽。
引導幼兒觀看圖片上的是誰?它在干什么?幼兒自由討論并回答問題。
。1)教師告訴幼兒雞媽媽今天下蛋了,一邊模仿母雞下蛋時的叫聲“咕咕噠”,一邊將蛋寶寶從母雞媽媽身后抽出。雞媽媽一邊孵蛋一邊唱歌,聽一聽它唱的是什么?教師唱歌曲第一句“ 小小蛋兒把門開,開出一只小雞來!
。2)提問“剛才雞媽媽唱的是什么?”幼兒跟著學唱第一句。
3、出示第二張圖譜。
(1)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圖譜上的小雞(全身長滿了毛,胖胖的),學習詞語“毛茸茸”、“胖乎乎”。
。2)教師帶領幼兒邊做動作邊唱歌詞“毛茸茸啊,胖乎乎”。
4、出示第三張圖譜。
。1)幼兒觀察圖譜上的小雞在做什么?(唱歌)
。2)教師帶領幼兒做動作模仿小雞叫“嘰嘰嘰嘰嘰嘰嘰嘰,唱起來”
5、完整學唱歌曲。
(1) 教師彈琴,幼兒跟著琴聲一起唱歌曲二遍。
(2)播放磁帶,幼兒跟著老師一起一邊做動作,一邊唱歌一遍。
。3)請個別幼兒來表演。
(4)音樂游戲“小小蛋兒把門開”。
6、小結。
師:雞媽媽和小雞們真開心,現在雞寶寶跟著媽媽一起到外面去找蟲子吃吧一起出去捉蟲子吃吧;顒咏Y束。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4
課題:風兒找媽媽
活動目標:
1、通過演唱歌曲,使幼兒能夠體驗、表達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
2、引導幼兒唱準休止符與弱起旋律。
3、在教師的指揮下練習雙聲部合唱,體驗與別人協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風琴、散文錄音 、《世上只有媽媽好》的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師聲問好。師:歡快的音樂響起來了,讓我們也快樂的動起來吧!讓幼兒隨音樂進教室。
2、 幼兒演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進行律動活動。
二、新授部分
1、 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愛你們的媽媽嗎?假若你與你媽媽走散了,你會怎么樣呢?講述故事
提問:風兒問過誰?風兒捎給媽媽什么話?風兒是怎樣找媽媽的?
2、 發聲訓練
3、 學習新歌
。1)、教師范唱,讓幼兒聽后談談自己的感受。
(2)、讓幼兒聽錄音范唱。
小朋友請閉上你們的小眼睛,靜靜的聆聽,看看你們的腦海中會出現什么樣的畫面,聽時可用手隨音樂輕輕拍。
。3)、幼兒跟教師朗誦歌詞,體驗風兒思念媽媽的情感。
(4)、幼兒跟唱,可采用多種形式演唱,教師隨時進行評價。
。5)、幼兒隨琴有表情的演唱。
風兒問過誰?(讓幼兒重點學習休止符與弱起拍的唱法)
風兒捎給媽媽什么話?(重點:最后一句漸慢結束)
(6)、用樂器為歌曲伴奏,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4、 練習雙聲部合唱(一組哼唱,一組唱歌詞)
5、 延伸:編寫第三段歌詞
。1)、風兒找到它的媽媽了嗎?你們愿意幫幫風兒嗎/小朋友們想想風兒的媽媽會在哪里?如果你找不到媽媽時,你會怎么做?教師引導幼兒為歌曲編寫第三段歌詞。
。2)、請小朋友演唱所編歌曲(太陽回家了,月亮回家了,風兒風兒還在刮,他在找媽媽。問過小朋友,問過老師,請你幫我找媽媽,風兒想回家。)
三、結束部分
今天小朋友們不但學會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還會為歌曲伴奏,并會編寫歌曲。用兩個聲部合唱。真是讓老師高興極了!你們高興嗎?
聆聽散文(風兒和我),安靜休息。自然結束!
教育反思:
通過演唱歌曲《風兒找媽媽》,使幼兒能夠體驗,表達歌曲中思念媽媽的情感。也能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媽媽的把我們養大不容易,知道母愛的偉大,長大后要好好孝敬父母。同時幼兒學會了創編歌曲,知道了休止符的唱法,在練習雙聲部合唱的基礎上,體驗了與別人協作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5
幼兒園小班新版藝術活動教案:《小手拍拍》(音樂游戲)
藝術活動:《小手拍拍》(音樂游戲)
活動目標:
1、能跟隨伴奏有節奏地邊唱邊指五官以及身體的其他相應部位。
2、能積極參與、大膽表現,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小手拍拍》,播放器。
活動過程:
1、介紹游戲的玩法和規則。
。1)玩法:全體幼兒坐成半圓形,面向老師,一邊唱一邊拍手,同時身體隨音樂輕輕搖動。兩手握拳,唱到"手指伸出來"時,伸出食指。唱到"眼睛在哪里"時,教師邊唱邊問。唱到"眼睛在這里"時,幼兒回答,并用食指指出眼鏡的位置。
。2)指導隨歌詞的指令指出相應動作,動作符合音樂的節奏。
2、幼兒初步熟悉動作與歌詞后,嘗試隨教師邊唱邊有節奏地做動作。
3、啟發幼兒想出五官以及身體的其他各部位,編入歌曲進行演唱與游戲,想出的幼兒可以做"小老師",在第⑤小節處問,其他幼兒答。
4、幼兒熟練后,自由兩兩結伴,聽音樂邊唱邊相互問答與游戲。
5、利用多種形式來游戲。
6、師幼共同評價,結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的:
1.用各種形狀的紙拼貼創作各種各樣的魚。
2.體驗創作各種各樣魚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的色紙剪成大小不一等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半圓形等幾何形狀。
2.A4藍色色紙。
3.膠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拼貼好的魚,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拼貼秘密。
1.請幼兒觀察圖片上有幾條魚。
2.有小什么顏色的魚。
3.魚兒是什么變成的?
4.你想變一變嗎?
二、教師示范,幼兒觀察。
三、幼兒拼貼教師巡回指導。
1.請幼兒每人去一張藍色色紙,在上面用各種形狀的紙拼貼成一幅有魚兒的畫,可以拼一條魚,也可以拼出多條魚。
2.幫助個別動手能力差的幼兒。
3.完成拼貼后,請幼兒用水彩筆畫上水草、鵝卵石等裝飾物。
四、幼兒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
五、集體分享、交流。
六、總結、評價、收拾、整理。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平穩、靈活地鉆過或走過障礙物。
2.用肢體模仿魚的動作。
重點難點:
鉆過或走過障礙物
活動準備:
3條藍色的長布條,安全的戶外活動場地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手指游戲,集中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二、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圖片,討論游戲玩法。
——我們今天玩“魚兒水中游”的游戲,可以用什么來扮演水?
——小魚在水中是怎么游的?
——當浪花過來的時候,小魚怎么游?(引導幼兒發現當藍色的水波升高時,幼兒可以鉆過去;當藍色水波落在地上時。幼兒可以伺機踩在上面走過去)。
2.請幾名幼兒用藍色的布制作水波,其他幼兒扮演小魚在藍色的布中穿梭。
——魚兒在水里慢慢游。(將藍色布雙手抖動做出波浪狀,其他幼兒則扮演魚兒在水里游。)
——水波變大了,魚在水里玩捉迷藏。(用力抖動布,魚兒自由穿梭或跳過波浪。)
——大魚來了,小魚快跑。(老師或一名幼兒扮演大魚,其他人是小魚,玩大魚追小魚的游戲。)
——魚兒累了,躺臥在水草旁休息。(扮演魚的幼兒在水草旁休息)
3.游戲一段時間后,換另外一些幼兒制造水波,繼續進行游戲。
三、結束部分
幼兒四散在草坪放松休息。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石頭的藝術》教案01-16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06-13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2-28
有關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09-15
關于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09-15
推薦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08-06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范文09-20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模板09-07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舞步12-20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水果歌》的小班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