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匯編七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1、設計意圖
活動的第一教時以閱讀圖畫書,理解并講述故事情節為主。活動中運用了“單圖講述”、“連圖講述”等不同的方式,幫助幼兒細致觀察圖片,連貫講述,從而發展其語言表述能力。
在“太陽落水”時,引導幼兒觀看視頻,了解沒有太陽的世界會是什么樣的,從而知道太陽對于人們生活的重要意義。
故事的結尾富有情趣,先將小魚成功叫醒太陽的結果告訴幼兒,再引導幼兒猜測“他究竟用了什么方法”,鼓勵幼兒們想出千奇百怪的情節,激發他們的想象,使活動的過程也更富有趣味。
2、活動目標
(1)了解太陽對于人們生活的重要性。
(2)理解故事,大膽猜測并講述故事的情節。
3、活動準備
《太陽和小魚》圖畫書,教學課件(PPT)
4、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一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的樣子嗎?
一猜猜太陽小時候會是什么樣的? (出示太陽小時候的圖片)
一瞧,這張照片是太陽公公很久很久以前,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拍的。告訴你們一個秘密,他小時候是個懶惰、貪睡的孩子。一天傍晚,太陽娃娃打起瞌睡來……
(2)閱讀理解故事
①出示太陽掉下水的圖片。
一“撲通”一聲,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你看到發生了什么事? (幼兒看圖講述)
一太陽就這樣沉到海底呼嚕呼嚕地睡著了。太陽在海底睡得可舒服了,可是岸上的人們卻急壞了,這是為什么?
②觀看錄像,理解、討論。
一如果沒有太陽,我們的世界會變成什么樣?
一看錄像,你看到沒有太陽,世界會變成什么樣?
一是呀,太陽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沒有太陽也就沒有了生命,所以得趕快把太陽叫醒。
③觀察圖片,講述故事。
出示人們救太陽的圖片,請幼兒仔細觀察,完整講述。
一著急的人們聚在一起想辦法,商量著怎么把太陽弄上來。我們來看看他們想了些什么辦法,這些辦法成功了嗎?
④小魚救太陽。
A.出示小灰魚圖片及最后太陽升起的圖片。
一這時候,有一條灰色的小魚正悄悄地向太陽游去看,這次太陽醒了嗎?你們猜,小魚用了什么辦法?
B.幼兒展開想象并講述
一小灰魚一個勁地呵太陽的癢癢,
(3)自主閱讀,為故事取名字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拍花蘿
活動目標:
1.通過仔細看圖,理解兒歌內容。
2.通過跟誦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和節奏。
活動重點:
理解兒歌內容。
活動難點;感受兒歌的韻律和節奏。
活動準備《拍花籮》PPT活動過程一、出示數字1-5,導入活動。
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老師帶來了幾位好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出示圖片)它們是誰?
這幾個數字朋友里面藏著一個小秘密,我們一起來找找這個秘密,好不好?
二、幼兒看圖,理解兒歌內容。
在我們去尋找秘密之前呢,我們先看看下面的這幅圖,注意觀察,圖中的草地和我們平時見到的草地有什么不同?
(出示紅草地圖片)引導幼兒總結:紅草地,花馬車。
1. 依次出示五幅圖,引導幼兒看懂每幅圖:
(1)現在,我們來看看"1"的后面藏了誰?它在干什么?
幼兒觀察圖片,教師引導說出圖片內容:一只蝸牛爬樓梯(2)依次觀察,
總結:
二只螞蟻抬著大花瓣三只小猴爬大山四方手帕沒有字五只大熊打大鼓2.小朋友們都能找到數字后面的秘密,那我們把這五幅圖的內容連起來編成"拍花籮"的兒歌,好嗎?
(看著圖片,引導幼兒跟編兒歌)拍呀,拍呀,拍花籮呀,紅草地呀,花馬車呀。
你拍幾呀,我拍一呀,一只蝸牛上樓梯呀。
你拍幾呀,我拍二呀,二只螞蟻抬著大花瓣呀。
你拍幾呀,我拍三呀,三只小猴爬大山呀。
你拍幾呀,我拍四呀,四方手帕沒有字呀。
你拍幾呀,我拍五呀,五只大熊打大鼓呀3.完整欣賞兒歌。
4.用問答的方式帶動幼兒跟讀兒歌。
三、游戲"拍花籮"。
1.教師問,幼兒答。
2.邀請聽課老師玩,幼兒問,聽課老師答。
四、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今天玩的開心嗎?那么我們現在去操場和其他班的小朋友一起去玩《拍花籮》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名稱:兒歌《孫悟空打妖怪》
活動目標:
1、學習一篇關于《西游記》故事的兒歌,有節奏地朗讀。
2、通過觀察圖夾文的`兒歌形式,每一句兒歌結尾與下句句首的形象一致。利用圖文以及表情、動作等策略記憶兒歌內容。
3、用不同的表情、動作體現其對兒歌中正、反兩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活動準備:實物展示儀一臺或兒歌文字,西游記角色圖片各2張。幼兒用書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1、教師通過語言的形式,引出主題,激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喜歡聽孫悟空的故事嗎?你知道孫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嗎?下面,我給你們念一首兒歌《孫悟空打妖怪》。
2、教師朗讀兒歌,讓幼兒初步理解兒歌的內容。
(1) 出示幼兒用書,放在實物展示儀上放大,教師邊念兒歌邊指放出來的圖文。
(2)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找出兒歌中的規律。
教師:你們仔細看看圖文畫面,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句首尾人物相同”的規律。
教師:再跟老師念一念,你又發現了什么?幼兒在跟念時,教師加重每兩句末尾一字的發音,引導幼兒發現咚、空等字押韻的規律。
3、啟發幼兒借助實物展示儀放出來的圖夾文兒歌的表現形式,嘗試有表情地記憶和朗讀兒歌。啟發幼兒想一想,認一認,圖片旁的漢字讀什么?引導幼兒看圖文念兒歌。
4、引導幼兒有節奏朗讀兒歌,從中體驗活動中的快樂情緒。
教師可引導幼兒逐步提高念兒歌的速度,增加兒歌的趣味性和難度。
在活動中,可根據兒歌中的角色制作手偶,在學兒歌環節,可采用活動表演手偶的方式,讓幼兒感知兒歌內容。
因為這個兒歌念起來很有節奏,所以教師可為幼兒提供圓舞板、鈴鼓等打擊樂器,讓幼兒一邊有節奏地敲擊樂器,一邊愉快地念兒歌。
活動反思:
這節活動課利用生動形象的多媒體動畫進行教學,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孩子的思維,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這個語言活動中,我嘗試通過多媒體,放映《西游記》,激發小朋友的興趣,運用提供的有關畫面,展開合理想象,進行念兒歌。在活動中,我將念的機會更多的留給幼兒,我只是引導者,如:“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談們各自那了什么武器?”“那么,誰是大徒弟呢?”等等,充分尊重每位幼兒,欣賞他們具有個性的想象講述。在活動中,我感到小朋友的語言表達還不夠清楚完整,他們有想象,但不知如何很好的表達。我想這與 平常老師的引導有關,因此,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將加以注意,幫助他們豐富語言表達的經驗。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說兒歌,喜歡說兒歌。
2、嘗試仿編兒歌的一句話,能理解歌內容。
3、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4、理解兒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春季觀察和有看圖說話的經驗。
2、物質準備:圖片、筆、紙。
活動重難點:
說兒歌,理解內容。
嘗試仿編一句兒歌并表達出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與幼兒走進教室,入座后與幼兒進行有關反義詞的游戲。
我說大,我說小。……
(二)進行部分
1、教師提出學習一首兒歌,請幼兒想一想誰會在這首兒歌中出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兒歌,名字是春天里的笑聲。你來想一想,誰會在兒歌中出現,它的笑聲是怎樣的呢?
2、觀察圖片,講述圖片。
教師逐一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說一說,然后教師引出兒歌的句子。
重點提問:這是誰?(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你覺得它笑起來是怎樣的呢?你試試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
咱們一起來聽一聽,兒歌里是怎么說的?
3、邊看圖片邊學說兒歌和練習。
4、幼兒表演說兒歌。
分男孩子女孩子、分角色(幼兒自由結合,站在一起)朗誦。
5、幼兒嘗試仿編兒歌。
請把你要編的一句兒歌畫在紙上,然后和小朋友說一說。
重點提問:如果你來編一句兒歌,你想把誰編進兒歌里,他笑起來是怎樣的呢?
6、鼓勵幼兒當眾把自己仿編的一句兒歌說出來。
(三)結束部分
將幼兒仿編兒歌連接起來,說兒歌。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教師提出回班后還可繼續活動,圖書區也可繼續活動。
活動反思:
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的時機,提供適當的引導。活動主要表現的是新年的笑聲,也就是把節日里喜慶的氣氛以及快樂的心情說出來、唱出來。整個過程都非常地投入,能夠掌握活動的重點:鼓和鞭炮的聲音(切分音)節奏。孩子們在活動中對新年的那份憧憬使得他們非常樂意用自己的各種感官來表現新年的快樂,在說說、唱唱、跳跳的過程中自然完美展現。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聽故事的過程中體會好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情感。
2、嘗試給自己的好朋友寫信,表達對朋友的關心。
3、復習某一段寫信、收信的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準備:字卡(點點、多咪、信、朋友、太陽、月亮、夢、關心)。
二、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
1、當我們想念遠方的親人或朋友該怎么辦呢?
2、我們來看一看故事中的好朋友是怎么來表達自己的思念的?
(二)、運用字卡講述故事,邊講邊提問。
1、多咪想約點點做什么?多咪用什么方式告訴點點的?
2、點點想約多咪做什么?它用什么方式告訴多咪的?
3、有一天,多咪收到了點點的信,信上說的什么?多咪跑到點點家,看到什么?
4、點點請多咪吃什么?
5、你從這個故事中學到了什么?
(三)、運用字卡復述故事。
(四)、識字游戲
三、活動結束:
1、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2、你哪里又有進步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一)傾聽故事,體驗故事角色向往豐富多樣的色彩的愿望。
(二)運用多種色彩設計美麗的衣裳。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事先穿色彩豐富的衣服,教師示范畫一幅。
活動過程
(一)紅黃藍綠分清楚(讓幼兒通過觀察,感受多種顏色的美)
1.今天,我們都穿了顏色豐富的衣服,老師的衣服上有哪些顏色?請幼兒觀察。
2.你們的衣服上有哪些顏色?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衣服上的顏色。
3.有一個故事叫《彩色兔》。我們來聽聽故事里的小兔喜歡怎樣的衣服?
4.聽故事1-5段,提問:兔媽媽為什么要讓孩子穿上不同顏色的衣服?
5.四個孩子分別叫什么名字?
6.后來,小兔穿上顏色豐富的衣服了嗎?
(二)五顏六色好開心(傾聽故事,了解原來多種顏色還有很多的作用)
1.幼兒繼續閱讀畫面,教師講述故事第6段至結尾。
2.小兔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了嗎?他們喜歡這樣的衣服嗎?
3.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小兔好像一個人。他們想讓每天都是五顏六色的日子。
(三)彩色衣服我喜歡(讓幼兒通過想象,運用多種色彩設計美麗的衣裳)
1.小兔喜歡五顏六色的衣服,你喜歡嗎?
2.出示示范畫。這件衣服的顏色很豐富,非常漂亮。小朋友也來給自己畫一件顏色豐富的衣服,好嗎?
3.在衣服形狀上的畫紙上,幼兒涂畫豐富多樣的色彩。
4.幼兒分享作品,交流豐富色彩給人帶來的美感。
5.教師總結:現在,每個人都有了五顏六色的衣服,所以我們把今天叫作“彩色的日子”。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垃圾對話”的內容,豐富詞匯:“發霉”、“變形”、“你推我擠”、“吵吵鬧鬧”。知道日常生活的垃圾增多給人類帶來危害。
2、鼓勵幼兒對變廢為寶進行大膽想象,參與創造性的表演,發展幼兒的記憶力和表現力。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3、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現力。
教學準備:
1、教師帶幼兒觀察周圍的環境,體驗環境污染狀況。
2、創設環境:垃圾角
3、PPT課件
4、舊報紙、飲料罐、塑料袋、廢電池、紙箱等。
教學過程:
1、教師做掃垃圾的動作,PPT出示充滿垃圾的垃圾筒,引出課題。
教師引導:“小朋友看到我現在干什么呢?(掃垃圾)老師看到地面有這么多垃圾覺得很不干凈,很不舒服,我要把地面清潔干凈,把垃圾掃進垃圾筒里,你們看垃圾筒里面有這么多的雜物廢品。噓,請小朋友們認真地聽一聽,他們說了些什么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垃圾的悄悄話”,豐富詞匯。提問:
(1)剛才有什么垃圾在說話?
(2)舊報紙為什么會說自己還很有用呢?
(3)廢舊物品還能有用嗎?有些什么用呢?
3、觀看大班幼兒的情境表演,再聽第二遍故事。提問:
(1)你們看到馬路上的垃圾從哪里來的?
(2)為什么會有這么多垃圾?
(3)垃圾對人們有什么害處呢?
(4)我們要怎樣減少垃圾,保護環境?
4、幼兒學習表演“垃圾的悄悄話”的故事情境。
先請一組幼兒出來表演給大家看,要求大膽地說出垃圾,說出的垃圾的話,并啟發幼兒想像各種垃圾的動作,然后再請全體幼兒一起表演,分別配戴各種垃圾。最后請表演得最好的一組幼兒出來表演給大家欣賞,老師作最后小結。
5、活動結束:
教師引導:“小朋友,我們的活動室也有垃圾,這樣的環境干凈嗎?現在請你們來當環保小衛士,把活動室的環境清潔干凈。但是不要把可以循環再用的舊物丟到垃圾筒里,要把它收起來,下次老師要教你們廢物變寶的一種新本領。”
附故事:垃圾的悄悄話
人們把不用的、不想留下來的東西扔到垃圾桶里,桶里的垃圾越來越多,擠得喘不過氣,垃圾你推我擠,吵吵鬧鬧。舊報紙說:“我的身體被菜汁弄濕了,發霉了,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呢,難受極了。其實,我還很有用的。”飲料罐說:“實在太擠了,我的身體變形了。”塑料袋、電池、紙箱也在輕輕地嘆氣:“哎,人們扔的垃圾越來越多,再這樣下去地球不知道變什么樣了,真擔心。”
活動反思:
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都會產生大量的垃圾,而這些垃圾已經對我們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和侵害,因此,我選擇了這一既貼近我們生活又被我們忽視的“垃圾”這一活動內容,希望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環境報意識。活動很成功
小百科:垃圾是失去使用價值、無法利用的廢棄物品,是物質循環的重要環節。是不被需要或無用的固體、流體物質。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8-27
幼兒園中班語言識字教案08-26
幼兒園中班語言的教案參考08-25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文的教案08-26
幼兒園中班語言家教案08-26
幼兒園的中班語言教案08-25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的教案08-25
幼兒園中班語言《春雨》教案08-25
幼兒園中班語言《比耳朵》教案08-30
幼兒園中班語言出海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