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圖形寶寶》的教學改進
活動名稱:圖形寶寶(小班科學)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經常會在生活中關注物體的形狀,如:餅干是什么形狀的?紅旗是什么形狀的?《綱要》中說: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因此,針對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我設計了"圖形寶寶"的活動,讓孩子在游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并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初步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征。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以及操作活動鞏固對長方形、圓形,三角形的認識,準確說出他們的名稱并能辨認這幾種形狀。
2、能初步排除圖形大小、顏色的干擾,正確辨認并將圖形分類,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重點:教幼兒學習按物體的.顏色、形狀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初步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示范材料一份,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圖形寶寶的家兩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三角形,讓幼兒辨認圖形形狀。并請幼兒說一說三角形穿的是什么顏色的衣服?
(評析:孩子們知道圖形寶寶穿了不一樣顏色的衣服,在觀察的情境中對圖形寶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出示正方形,讓幼兒辨認圖形形狀。
師:"它又是穿著什么衣服啊?"
3、再次出示其他圖形,請幼兒們說一說。
二、教師講解、示范
1、師:"老師想把這些圖形寶寶來分一分,我們一起把黃顏色的圖形寶寶放在一起,把綠顏色的圖形寶寶也放在一起,那你們知道老師是怎么把它們分類的嗎?
2、老師跟圖形寶寶們做了一個家。你們看它們出來玩、忘記自己的在哪里了,怎么辦啊?你們想想幫助它們啊?
3、幼兒送圖形寶寶回家。
(評析:幼兒缺少集體游戲的訓練,操作中有些混亂。)
三、講一講
幼兒互相講一講自己認識的圖形。
師:圖形寶寶們為了謝謝小朋友們,它們想和我們交朋友,
想試試我們小朋友是不是每一個都認識它們。
案例分析:
現在的孩子對于圖形基本都能認識,本次活動內容過于簡單,未考慮到幼兒的最近發展區。《綱要》中要求教育內容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將幼兒的教育融入幼兒生活,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中主動地發掘真、善、美,獲取真知,是幼兒園課程最根本的出發點。而各個年齡段幼兒對游戲的愛好又都不一樣,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模仿游戲可以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又可以發展幼兒的觀察、思維能力。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游戲類型。
如何讓幼兒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是本此活動需要改進的地方;其次教師應提供更多的時間讓幼兒展示自我,通過與環境、材料、同伴、教師的互動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發展。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圖形寶寶》的教學改進】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科學圖形寶寶找朋友教案07-18
幼兒園小班教案《圖形寶寶》06-25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圖形寶寶》教案01-13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粘貼圖形寶寶》教案03-07
《圖形寶寶排排隊》幼兒園小班科學課教案12-12
《蛋寶寶》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04-30
幼兒園小班美術《多彩的圖形寶寶》教案01-12
幼兒園小班數學《圖形寶寶》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