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2-10-08 08:15:2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大班教案合集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色彩的美麗。

  2、知道大自然中有許多顏色,啟發幼兒發現生活中的色彩。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二、活動準備:

  教學PPT

  活動過程

  一、討論:

  太陽是什么顏色的?

  二、逐頁看圖講述:"太陽的顏色"。

  1、強化故事中描述顏色的詞。

  2、插問:小動物們說了這么多,你們說說太陽該是什么顏色的?為什么?

  3、鼓勵幼兒嘗試記憶太陽的七種顏色。

  三、完整講述故事:

  1、鼓勵幼兒和老師一起講。

  2、幫助強化綠油油、紅艷艷、黃燦燦等詞。

  3、太陽到底是什么顏色的?你們平時還在哪里見過太陽的顏色?

  四、延伸活動:

  1、戶外活動時,請幼兒到花園里找一找太陽的七種顏色,看看能找到幾種?

  2、回家后讓幼兒繼續找太陽的顏色。

  附:太陽的顏色小鳥說:"太陽是綠色的,照在葉子上綠油油的。"蝴蝶說:"太陽是紅色的,照在花朵上紅艷艷的。"青蛙說:"太陽是黃色的,照在稻穗上黃燦燦的。"魚兒說:"太陽是藍色的,照在稻穗上藍湛湛的。"小兔想:"太陽是什么顏色的呢?大家的說法可都不一樣啊!"大雨過后,天上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彩虹。彩虹姑娘笑嘻嘻地說:"你們數數我身后的彩虹,就知道太陽的顏色啦!""紅、橙、黃、綠、青、藍、紫。"小動物們數一數,大家都知道了:"哦!太陽有七種顏色。"

  教學反思:

  幼兒天生就具有主動探索的精神,他們有無數的“是什么”和“為什么”的問題,這就是等待他們發現的“小秘密”。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跟孩子一起去發現、去探索、去嘗試、去判斷,讓孩子們成為活動的主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用身體各部位夾球側行的方法。

  2、增強動作的協調性,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人手一只球、籮筐四只、螃蟹頭飾一個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跟著螃蟹媽媽一起運動(側著慢行,雙手平舉、快行、踢腿等)。

  2、練習沿著線慢慢地側行、加快速度側行。

  二、探索練習

  1、請螃蟹寶寶嘗試運瓜(球),但不能用到大鉗子(手)2、請個別幼兒進行交流示范。

  3、幼兒再次練習。

  三、合作運瓜

  1、幼兒嘗試合作運瓜。

  提示幼兒運的時候步子要整齊,不能讓瓜掉下來。

  2、個別幼兒進行交流示范。

  3、再次練習。

  四、游戲運瓜比賽

  五、結束

  1、放松運動

  2、請幼兒將瓜搬回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各種帽子,并能大膽講述帽子的特征和用途。

  2. 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根據不同的職業和需要,選擇相應的帽子,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

  3. 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4.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帽子的特征和用途

  難點:利用帽子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各種帽子實物:軍帽、廚師帽、太陽帽、棉帽、草帽,正方形布,小動物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課前跟隨音樂做律動,吸引幼兒的眼光。

  二、 引出

  教師(用布將所有帽子蓋住):小朋友,你們想知道用布蓋著的是什么嗎?

  三、 進入主題

  1. 通過觀察感知讓幼兒體現帽子的不同之處

  ①材料不同:棉、毛絨、布、草

  ②顏色不同:紅、藍、黃

  ③摸起來感覺不同:硬的、軟的、光滑的

  ④形狀不同:圓的、方的……

  2. 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所認識的帽子的名稱和用途。

  師:請個別幼兒隨意拿一頂帽子,介紹一下手中的帽子?

  師:通過解說幫助幼兒認識一些他們不太接觸的帽子(廚師帽、草帽、軍帽等)

  3. 小結。

  四、游戲:

  猜猜我是誰

  教師請幾個小朋友帶著小動物的頭飾,同時手中拿著各種帽子,當老師說(XX動物,它的帽子叫什么名字)相應的小朋友就快速舉起帽子,然后又藏起來看哪位小朋友猜出來,可以搭上火車去玩游戲……

  延伸活動

  制作帽子(親子)

  一、 觀看圖片入手,引導幼兒觀察亞馬遜土著人的特征、特點,并且鼓勵孩子大膽用語言表達出來。

  二、 出示老師制作的土著人頭飾,激發孩子制作的興趣。

  三、 老師示范講解制作方法.

  ⒈ 示范步驟。

  ⒉ 小結操作。

  ⒊ 提出注意點:對折后一定要從開口的一面開始剪,每次剪時不要剪斷,以離開邊一點距離來制作。

  ⒋ 親子共同完成作品。

  ⒌ 戴上制作好的帽子,進行土著人表演活動。

  四、放音樂,孩子們帽子時裝表演。

  教學反思

  1. 通過談話的活動,抓住幼兒興趣,進而導入主題,讓幼兒從中學會帽子的分類、用途,以及發揮幼兒的創作思維。

  2. 在游戲中出示各種帽子,解說不同的職業,含糊、表達不是很明確。

  3. 游戲活動“猜猜我是誰”,通過動物頭飾找到相應帽子以及做相應動作,幼兒參與比較積極。

  4. 延伸活動:幼兒與家長共同創作特色帽子,從而達到家園共育。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一節課,我會讓幼兒充當角色扮演(如廚師、警察、工人等等),以加深鞏固幼兒對各種各樣帽子的作用,給幼兒多點空間,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能力。

  小百科:帽子,一種戴在頭部的服飾,多數可以覆蓋頭的整個頂部。帽子主要用于保護頭部,部分帽子會有突出的邊緣,可以遮蓋陽光。帽子有遮陽、裝飾、增溫和防護等作用,因此種類也很多,選擇也有很多講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在規定大小的積木上畫線條畫,注意畫面的布局與線條的流暢性。

  2、嘗試用多種顏料在線條里涂色,能獨立完成作品。

  3、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4、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動準備】

  方塊積木人手一塊,記號筆,棉簽,濕毛巾,顏料。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趣。

  師:我們平時都在紙上畫畫,今天呀老師帶來了好多積木哦,猜猜看我們能在積木可以用來畫畫嗎?今天我們要在積木上畫畫哦,你覺得可以怎么畫呢?(引到線條畫)我們可以用到什么工具呢?(引出記號筆、顏料)

  二、出示范畫。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好看的圖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教師出示事先做好的范畫,和很多優秀幼兒作品,拓展幼兒的想象和思維)

  師:我們可以畫小動物,旁邊畫一些小花小草裝飾物,也可以畫房子等風景類的,你可以把你想到的都畫上去,不過請注意要根據積木得大小來畫里面的內容,不要畫得太大也不要太小了。

  三、教師示范。

  1、教師簡單做示范,不需要全部畫好,重點引導幼兒注意畫面的`布局與線條的流暢性。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第一、根據積木大小選擇你畫的大小,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

  第二、兩面都要畫,先全部用記號筆畫好,第二面再涂色,涂色后不要翻過來。

  第三、涂色時注意不要碰到記號筆的地方,一種顏色用一根棉簽,顏色不要混在一起了。

  第四、材料放在中間大家一起用的,學會謙讓與等待。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五、作品賞析。

  【活動反思】

  本學期我們數學教研組研究的主要目標是“讓幼兒在活動中自主探索”,針對這一要求,在執教大班數學活動《數積木》時,我以游戲為主線,讓孩子通過搭一搭、猜一猜、數一數,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獲得相關數學知識及經驗。

  針對一研老師教學活動中失誤的地方,教研組其他姐妹提出了幾點寶貴建議。為此,我對活動作了一些調整。

  建議1.讓孩子上前數給大家看,數的時候要提示其順序和方法,不漏數、不重數,然后讓孩子找到正確的數積木的方法。本以為這一環節很簡單,孩子們能輕松完成,沒想到事與愿違,在“猜積木個數環節”中極少有孩子能寫出正確答案,于是乎我急于驗證。在集體驗證第一題過程中,我側重于請孩子們對照圖片拼搭好積木,一層一層數出個數,但幼兒們思路似乎都被固定住了,只知道按照我說的那種辦法開展,缺乏創新,在接下來的幾次環節中都延續了這一方法。

  建議2.幼兒展示作品的時候,教師可提供體積較大的正方體積木讓其搭建,這樣能讓其他的孩子一目了然,避免在展示臺展示時孩子視線觀察不到位。在這一環節我吸取了上節課的教訓,事先準備了一些體積較大的正方體積木。活動開始后我先讓孩子們自己先動手,自由玩積木,用積木進行壘高。然后讓孩子們數積木的數量,并請個別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請他按照自己用小積木所搭的小房子,用大的正方體積木再搭一個相同式樣的),然后讓其他幼兒猜個數?這樣一來孩子們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彌補了展示臺的不足。

  孩子們積極參與,興趣濃厚,一轉眼半個小時過去了,但孩子們似乎還意猶未盡。因為他們從數學活動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意識到學習數學并不是一件困難的、枯燥的事情。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對跑步感興趣,能體驗到跑步活動中運動、競賽和交往的樂趣。

  2、發展自身的耐力、速度和靈敏性。

  3、訓練往返跑的動作。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鍛煉幼兒的團結協作能力。

  活動準備

  1、設計場地,設置起、終點。

  2、分別放置1、2、3、4標志物。

  活動進程

  一、活動開始

  在教師帶領下作熱身運動,活動全身關節。

  觀察場地,啟發幼兒想出玩法:如:跳、跨、繞著跑等。

  二、游戲活動

  1、教師組織幼兒學習往返跑是動作。

  2、對比動作,掌握要領。

  (1)教師示范一次,請幼兒看教師是怎樣做的?

  玩法:先把手放在1標志物上,跑去摸一下2標志物,再跑回摸3標志物,然后跑去摸4標志物,跑回結束。

  (2)請2位幼兒和教師一起跑,對比動作的不同。

  (讓幼兒仔細觀察:提醒幼兒觀看教師轉身時腳的位置和身體的轉動)

  (3)教師總結往返跑動作要領:

  到達轉彎處前2——3步時步子要大,上體直或后仰,后腿蹬地用力稍小。

  最后一步腳向轉身方向內扣,然后轉身180,重心移至轉身后的前腳,繼續跑動。

  (4)幼兒練習往返跑動作。

  教師用語言提醒幼兒摸哪個點,提醒幼兒腳下動作,提示幼兒掌握動作要領。

  3、比賽激趣,鞏固練習。

  (1)講解比賽規則:以比賽接力進行,先跑完的隊獲勝。

  (2)進行游戲2遍,隨時指導幼兒注意動作要領。

  三、活動結束

  講評游戲,師幼做放松活動,結束。

  小百科:

  往返跑是一項非常耗費體力的運動。它對身體的協調性,技巧性以及速度的掌控是非常高的。下面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具體的跑法。一般來說,往返跑的距離是50米,這也使得它所需要的場地不像足球、籃球那樣寬廣。在同一直線上,相距50米的兩個地方放上兩個桿子,然后來回的跑4趟,并且每一次都要繞過桿子才可以回跑。這就是往返跑的方法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我園地處黃河人海口,這里資源豐富、風景優美。在這塊人杰地靈的沃土上,還生長著許多被現代人視為美味佳肴的野菜,在生活質量飛速提高的今天,野菜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飯桌上,成為人見人愛的綠色蔬菜。可孩子們對野菜又了解多少呢?于是我設計了此活動,意在讓幼兒走進自然,親近自然,學會觀察,學會收集資料,學會交往與合作,使幼兒更多地了解自己家鄉的特色,進而萌發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目標

  1、與家長親自去找、挖野菜,認識幾種常見野菜,了解其名稱、外形特征、用途,體驗與父母共同勞動的興趣,增進親子感情。

  2、能合作設計出簡單的野菜食譜,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簡單的烹制。

  3、體驗自己動手用野菜制作食品的快樂。

  4、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設計一張自己喜歡的野菜書簽。

  活動準備

  1、物色好長有各種野菜的地方,準備挖野菜的用具:人手一只裝野菜的小籃,人手一把小鏟刀或者一把小剪刀。

  2、與家長聯系,為幼兒準備一雙輕便鞋、一頂太陽帽。

  3、提醒幼兒參與買菜做菜等家務,觀看過家長制作的多樣菜肴。

  4、鍋、鏟、勺等烹飪工具,油、鹽、醬、醋、甜醬等調料,雞蛋、豬肉適量。布置書簽展覽。

  5、壓膜機一臺,壓膜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親子活動:一起挖野菜

  1、觀看課件《好吃的野菜》,引起幼兒興趣,激發幼兒挖野菜的愿望。

  小朋友,影片中的野菜你吃過嗎?他們看起來味道怎么樣?你知道這些野菜的名稱嗎?它們長在哪里?是什么樣子的?現在老師就和爸爸媽媽一起帶你們去尋找這些野菜。

  2、組織幼兒和家長到野外認識野菜、挖野菜。

  (1)向家長、幼兒交代途中注意事項。

  (2)請有經驗的家長分別介紹曲曲菜、蒲公英、薺菜、灰灰菜等各種野菜,觀察了解各種野菜的生長特征。

  (3)幼兒在家長的帶領下挖野菜,學習正確使用鏟刀和剪刀,體驗勞動的辛苦與喜悅。老師輪流指導,與家長和幼兒共同分享經驗。

  (4)讓幼兒把各自挖的野菜分類放好,集中起來,欣賞勞動成果。

  3、韻律活動“挖野菜”。

  小朋友,你們挖了這么多的野菜,心里一定很開心,老師為你們編了一首“挖野菜”的歌,現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唱一唱、跳一跳,把你們高興的心情表現出來。

  4、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挖了這么多的野菜,一會兒我們就把這些新鮮的野菜拿到幼兒園,一起做成可口的菜肴,讓大家品嘗。

  二、科學活動:美昧野菜湯

  1、組織幼兒擇洗野菜。

  提出活動要求:小朋友擇菜時,要把黃葉子擇去,把根去掉。洗的時候要輕輕搓一搓,把土洗干凈。

  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擇菜,一組洗菜。摘菜時注意將黃葉子擇去,洗菜時要浸泡并清洗干凈(教師在旁指導)

  2、制作野菜湯。

  教師指導幼兒進行烹調:先放油——放蔥花、姜——放人野菜——炒野菜——放水——水開后放雞蛋(雞蛋提前打碎)——放鹽、香菜、味精——美味野菜湯完成。

  3、師幼共同品嘗野菜湯。

  教師將幼兒制作好的野萊湯擺放在桌上,組織幼兒以自助餐的形式品嘗野菜湯,體驗勞動的快樂。

  4、師幼共同小結:野菜很好吃而且非常有營養,還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粗纖維,我們以后要多吃野菜。

  三、藝術活動:野菜書簽 1、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對書簽的興趣。

  師:小朋友快來看看我的書里有什么秘密?

  幼:有個紙片。

  幼:那叫書簽。

  幼:我爸爸看書就經常夾書簽。

  幼:我定的《幼兒畫報》贈給我一個紅袋鼠的書簽。

  小結:書簽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可以用來做標記,幫助我們更快地找到看書的頁碼,為我們節省時間。

  2、欣賞書簽展,交流、小結。

  師:我們看了這么多的書簽,你喜歡哪一種書簽?為什么?

  幼:我喜歡海綿寶寶的書簽。

  幼:我喜歡紅葉的書簽,原來葉子也可以做書簽啊。

  幼:我喜歡貝殼書簽,真漂亮!

  幼:我喜歡臉譜書簽,因為我爺爺喜歡聽京劇

  3、指導幼兒用野菜制作書簽。

  師:我們欣賞了這么多好看的書簽,這些書簽是用各種材料做成的,有葉子,有貝殼,有卡紙,還有的是用絲綢做成的,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做一個別致的書簽,放到自己的小書里面?

  幼:想!

  師:我們這幾天挖了野菜,又吃了美味的野菜湯,今天我們還要用野菜做成精美的書簽,好不好?

  (1)請幼兒分成蒲公英組、曲曲菜組、灰灰菜組、薺菜組、苦菜組、馬生菜(馬齒莧)組等幾組,自由選擇野菜。師:請小朋友自己選擇喜歡的野菜組,然后選擇剪子或彩筆等工具進行制作,可以把喜歡的圖案畫出來剪下來,還可以用多個野菜拼出自己喜歡的造型,大家看一看、比一比誰的野菜書簽最特別、最漂亮,還可以給你的野菜書簽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呢!

  (2)指導幼兒把選擇好的幾種野菜捋平,用工具進行繪制、裁剪,并擺出自己喜歡的造型,輕輕放進書里壓平。

  (3)教幼兒把擺好的野菜造型輕輕放進壓膜紙,把壓膜紙放平,放進壓膜機進行壓膜。

  (4)野菜壓膜結束后,指導幼兒沿邊剪下野菜書簽。

  (5)請幼兒互相交流自己制作的書簽,進行精品書簽展示,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小朋友,拿著自己親自做的書簽,開心嗎?幼:開心!師:你的書簽叫什么名字?是用什么做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嗎?幼:我的書簽叫云寶寶書簽,是用曲曲菜做的,我很喜歡它。幼:我的是奧特曼書簽,是用蒲公英和灰灰菜擺成的,我的很厲害!幼:我的是小兔子書簽,是用馬生菜(馬齒莧)做的,看它多可愛!(6)小朋友,現在我們自己制作了野菜書簽,都非常漂亮,請你把書簽夾在自己喜歡的書里,等再看書的時候就非常方便了。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充分利用本地區的自然條件,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活動,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認識了多種野菜,學習了挖野菜,參與了做菜,使教學活動變得開放、直觀、生動,大大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和愿望。既擴展了幼兒的知識面,又通過幼兒的自主活動,并與他人分享成果和快樂,促進了幼兒的社會性發展。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中心的現代教育觀念,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是主動的、積極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是個所表達的溫馨的家庭情感。

  2.學習詩歌,了解詩歌中事物之間的關聯。

  3.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并嘗試結合圖片仿編詩歌內容。

  4.認讀重點字詞:大樹、果實、琴弦、音符。

  5.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6.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教學讀本、大字卡、自己和爸爸媽媽的合影照片、大海圖片(圖中有浪花、帆船)藍天圖片(圖中有太陽、白云)。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幼兒展示和家人的合影照片,相互介紹自己的家人,引入詩歌。

  小結: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是快樂的,爸爸、媽媽和你,就組成了一家人。今天老師就給你們帶來了一首描寫家人的詩歌《我的家》。

  二、閱讀理解

  1.出示教學讀本,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幼兒欣賞。

  2.閱讀詩歌第一段,引導幼兒理解將一家人比喻成“綠葉”和“花朵”的意思,是父母的愛讓孩子像花朵一樣快樂成長。

  教師:在詩歌的第一段中,爸爸是什么,媽媽是什么,寶寶像什么?綠葉和花朵之間有什么關系?

  3.閱讀詩歌第二段,引導幼兒理解詩歌中比喻的“樹”和“果實”的意思,父母的希望就是孩子,而孩子也是他們豐收的喜悅。可隨機出示大字卡“大樹”、“果實”,帶領幼兒認讀。

  4.閱讀詩歌的第三段,引導幼兒理解詩歌中比喻的“琴弦”和“音符”的意思,孩子就是家中的歡樂音符,有了孩子,家里就永遠有唱不盡的歌。隨機出示大字卡“琴弦”、“音符”,帶領幼兒認讀。

  (小結:爸爸和媽媽為總結的孩子遮風擋雨,為孩子撐起了一個溫暖的家,呵護孩子快樂地成長。)

  三、創意閱讀

  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按照詩歌的結構仿編。

  (一)朗讀詩歌。

  1. 翻開幼兒讀本,跟隨教師一同朗讀詩歌。

  2.分組朗讀詩歌,教師鼓勵幼兒有感情地朗讀,并加入適當的肢體動作。

  3.教師和幼兒共同點評朗讀情況,表揚大膽表演、動作運用恰到好處的幼兒。

  (二)想象朗讀。

  出示大海、藍天的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間的聯系,嘗試仿編詩歌,教師記錄。如,爸爸像一朵浪花,媽媽像一朵浪花,我像小船一樣,在浪花的懷抱里遠航。

  四、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朗讀創編的新詩歌,自然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大班禁煙教案04-17

幼兒園大班教案《祝福》07-15

幼兒園大班教案《名字》07-15

幼兒園大班教案《電話》07-14

幼兒園大班教案《大樹》07-2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在线播放欧美 中出中文字幕欧美 | 午夜婷婷一区二区 | 欧美中文字幕一级电影 | 日韩少妇AV在线不卡中文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