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2-10-07 20:56:24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合集六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合集六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男孩,女孩的性別特征,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2、體會兩種性別各有優勢是平等的,應該互相欣賞和幫助。

  3、讓幼兒識別自己的性別,進一步認識自我,發揮自我意識。

  活動重難點:

  1、重點:了解男孩,女孩的性別特征,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2、難點:體會兩種性別各有優勢是平等的,應該互相欣賞和幫助。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入小朋友們,在今天的社會課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位小客人,他們是紅紅和冬冬,(出示兩張人物圖片)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吧!

  二、看一看,說一說

  1、小朋友們注意看,他們兩個長得怎么樣?說說他們的特點。

  2、找找他們兩個的不同點,引導幼兒從頭發、服飾等方面找不同。

  3、說說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

  4、老師總結男孩與女孩的不同。

  5、你是男孩還是女孩?(要求幼兒用完整話回答)6、說一說班里誰是男孩?誰是女孩?

  7、家里誰是男的?誰是女的?

  8、游戲:按要求做動作所用男孩起立,所有女孩舉手;所月女孩彎腰,所有男孩踢腿等

  三、評一評,說一說

  1、男孩子有什么優點?指男孩說一說。

  2、女孩子有什么優點?指女孩說一說。

  3、男孩眼中的女孩:請男孩子評價一下女孩的優點。

  4、女孩眼中的男孩:請女孩子評價一下男孩的優點。

  5、師小結:男孩:力氣更大,跑步更快,勇敢等。

  女孩:做事認真,擺放物品有序等。

  四、辨一辨,說一說:

  在日常生活中你作為男孩或者女孩,如果發現對方遇到困難,應該怎樣做呢?

  1、出示幾張圖片,請幼兒觀察。

  2、幼兒判斷后回答哪是對,哪是錯。

  3、教師小結: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互相幫助,要學會尊重對方(板書)

  4、游戲:男孩為一組,女孩為一組,男女一一對應,手拉手完成《開火車》這首歌。

  五、全課總結:

  在這節社會課上,孩子們的表現都是精彩的,都是讓人滿意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老師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孩子們能互幫互助,做個好孩子。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講講做做玩玩,學習穿襪子的正確方法。

  2、認識腳趾、腳跟。

  3、愿意參加集體活動,能用普通話表達自己的意愿。

  活動準備:

  1、 課前讓每個幼兒腳上穿一支襪子,老師穿上一只襪子(有襪跟的,厚的)2、 場地上放著每個幼兒的另一只襪子(打亂撒在地上)3、 場地上幼兒的座位上貼好小圓點活動過程:

  一、幫助襪子找朋友1、進場音樂,學高人,矮人走,帶幼兒進活動室,一起做小腳游戲:小腳丫,小腳丫,點點頭,搖搖頭,拍一拍,搓一搓,腳尖碰一碰,腳跟碰一碰。

  2、讓幼兒發現他們的小腳上都只有一只襪子,進而引出幫襪子找朋友這一環節。記住在找以前要先看看,和你自己腳上的襪子比一比,要找到最合適的朋友。

  3、 師和幼兒一起討論

  (1)、“你幫你的襪子找到朋友了嗎?那我們來看看襪子是什么樣的呢?”

  (2)、“為什么它們兩個是好朋友?”

  (3)、“為什么要兩只兩只做好朋友?”

  二、學習穿襪子

  1、幼兒先自己嘗試穿襪子,教師觀察,并適時指導2、請個別穿得不對的幼兒到前面,教師和幼兒一起找原因,用兒歌總結示范穿襪子的正確方法:拿起襪子瞧一瞧,找到襪跟別弄錯,襪跟朝著下面放,小腳用力往里鉆,腳趾鉆到最前面,腳跟放到襪跟上,我的小腳真舒服。

  游戲:碰一碰“恩,你們真棒,給我們的襪子找到了朋友,那現在我們也去找個朋友做做游戲吧。”(彈碰一碰的游戲音樂)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新入園的幼兒及其家長初步了解幼兒園生活

  2.熟悉本班教師,消除新生及其家長對幼兒園的陌生感。

  活動準備

  玩具、圖書、水杯、記事本等。

  活動過程

  1.邀請家長

  邀請家長在見面會的上午,自由選擇自己合適的時間與幼兒共同來園,

  并陪伴幼兒在班上停留一段時間。

  2.與家長和幼兒見面

  教師接待不同時間來園的家長與幼兒時,首先要與家長、幼兒互相見面,彼此認識,

  然后可帶領家長、幼兒參觀本班教室,向家長介紹環境及功用等。

  3.家長與幼兒共同游戲

  教師鼓勵家長帶領幼兒熟悉本班環境并陪伴幼兒游戲。教師可介紹幼兒家長、幼兒相互認識,

  并鼓勵幼兒與同伴一起游戲。

  4.了解幼兒個別情況

  教師可抓住時機,向家長了解幼兒特點、成長環境、特別需要等情況,

  并注意觀察幼兒的一般特點、親子關系等等。

  5.與幼兒親近

  教師在適當的時候主動與幼兒親近,讓每個幼兒感到被關注,使幼兒消除陌生感。

  6.告別

  教師逐個與幼兒及家長告別,并告訴他們什么時間再來。

  建議

  消除家長與幼兒對幼兒園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關鍵在于教師的態度,

  本活動要求教師必須熱情、耐心。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自己獨立就餐的好習慣。

  2、讓幼兒知道愉快就餐有益于身體健康。

  3、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餐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看幼兒讀物,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并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

  1、教師:小朋友,請你們仔細的看看,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呢?(吃飯)請你們看看這些小朋友進餐的時候有沒有不對的地方呢?

  2、教師:貝貝是怎么樣吃飯的呢?這樣好不好呢?(教師引導幼兒根據畫面說一說。)

  小結:貝貝沒有自己養成自己吃飯的習慣,還需要媽媽來喂,這樣是不對的哦,小朋友應該要養成自己獨立進餐的好習慣。

  3、教師:亮亮吃飯的時候是怎么樣的呢?這樣做對嗎?

  小結:亮亮吃飯的時候拿小勺和小碗的姿勢不對,所以桌上總會灑出飯菜來。

  4、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紅紅是怎樣吃飯的呢?她吃飯的時候對不對呢?

  小結:紅紅坐得很端正,會拿勺子和小碗。做得很好。

  5、教師: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三位小朋友地,誰吃飯的習慣最好呢?誰做得最好,你們喜歡哪個小朋友呢?為什么?(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好的進餐習慣,并教育幼兒應該向紅紅學習,自己吃飯,并且能夠坐得端正、吃得干凈。)

  二、教幼兒學習正確的進餐方法,會使用勺子和小碗。

  1、教師:小朋友,你們在吃飯的時候是會和誰一樣呢?你們自己有沒有一個好的進餐習慣呢?

  2、教師:我們吃飯的時候應該要坐姿端正,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一口飯,一口菜,細嚼慢咽,安安靜靜,不把飯菜灑在桌上、地上,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

  教師進行示范,請個別幼兒進行練習操作。

  三、教育幼兒在幼兒園或在家里都要自己吃飯,吃飯時不能大聲說話,不吵鬧,要高高興興地吃飯,只有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長得壯,長得好!

  四、學念兒歌《吃飯》

  坐在小桌邊,寶寶學吃飯,右手拿小勺,左手碗扶牢,一口飯,一口菜,干干凈凈全吃完。

  小百科:亦作“吃飯”。泛指生活或生存。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好聽的名字》這一教材來源于幼兒的生活,故事中借助生動的小動物,引導幼兒懂得:在生活中,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小班幼兒,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都需要逐步養成,但是生硬的規定和過多強調不易于幼兒接受,他們更喜歡通過情景創設的形式來掌握知識和技能。于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中,通過創設情境了解故事中不同名字的含義,讓孩子在看一看、說一說、練一練中學習正確的方法,萌發幼兒養成良好習慣的意識。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各種好聽名字的含義。

  2.懂得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知道自己的名字;會自己吃飯、洗手、睡覺。

  2.物質材料準備:故事掛圖4張;動物小圖片4張;幼兒吃飯、洗手、睡覺視頻錄像。

  活動過程

  一、交流介紹,告知同伴自己的姓名。

  師:"我們班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好聽的名字。"誰愿意告訴大家你叫什么名字?

  二、結合故事,感知不同名字的含義。

  師:我們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獨特而好聽的名字。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位可愛的小寶寶,他也有許多好聽的名字哦!你要仔細看、認真聽哦!

  1.結合圖片,講述故事。

  2.通過提問,理解故事。

  師:可愛的小寶寶都有哪些好聽的名字啊?為什么叫他大公雞啊?你們想不想做大公雞呀?那應該怎么做呢?

  還有什么好聽的名字啊?為什么叫他大老虎呀?你們也想做大老虎嗎?那你們應該怎么做呢?師:我們家寶寶除了剛才說到的,還有什么好聽的名字啊?他怎么變成香香兔啦?你們喜歡洗澡嗎?我們一起來洗洗看好嗎?

  還叫他什么?小小豬?為什么叫他小小豬呢?你們喜歡小小豬嗎?那你們應該怎么做呢?你們睡覺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

  師:可愛的小寶寶真厲害,憑著自己養成的好習慣擁有了大公雞、大老虎、香香兔、小小豬這么多好聽的名字。

  三、觀看視頻,萌發養成良好習慣的意識。

  師:其實在我們幼兒園里也有許多的大老虎、香香兔、小小豬。我們一一段視頻,你們可要仔細看哦!

  1.觀看視頻一: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

  提問:他們在干什么啊?怎么吃飯的?我們可以送給他們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大老虎"。

  2.觀看視頻二: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除了大老虎,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還想獲得各種好聽的名字呢!我們再來看一段錄像,你們會送給他們什么好聽的名字呢?(播放視頻)他們在干什么,你想送給他們一個什么好聽的名字呢?

  3.觀看視頻三:懂得早睡早起的道理

  請你自己看哦,想一想你想送什么好聽的名字給他們?為什么叫他小小豬?

  岳老師,聽說我們班的小朋友可厲害了,盡管現在天氣冷了,可是仍然堅持早早起床,準時到園,你們真不錯,我也要送你們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大公雞"!

  師:最后,岳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哦!其實,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的好習慣越多,好聽的名字就會越來越多,讓我們共同加油!

  設計意圖: 《好聽的名字》這一教材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借助生動形象的故事中典型的一些小動物特點或者生活習性等,引導幼兒懂得在生活中,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針對小班幼兒,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都需要逐步養成,但是生硬的規定和過多強調不易于幼兒接受,他們更喜歡通過情景創設的形式來掌握知識和技能。因此,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整個活動的設計過程中,通過小動物有好習慣從而獲得好聽名字的方式,激發幼兒模仿學習的欲望,萌發幼兒養成良好習慣的意識。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各種好聽名字的含義。

  2.懂得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知道自己的名字;會自己吃飯、洗手、睡覺。

  2.物質材料準備:故事掛圖4張;動物小圖片4張;幼兒吃飯、洗手、睡覺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主題。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小客人,他的名字叫小寶寶。出示圖片,小朋友們,我們和小寶寶打個招呼。

  今天,這個小寶寶要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他還想和你們做好朋友,但是,他還不知道小朋友的名字,你們愿意告訴小寶寶你叫什么名字嗎?"

  二、結合故事,感知不同名字的含義。

  師:你們都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可是,小寶寶有許多好聽的名字,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寶寶有哪些好聽的名字。

  1.結合圖片,講述故事。

  2.通過提問,理解故事。

  (1)可愛的小寶寶都有哪些好聽的名字?媽媽為什么叫小寶寶大公雞?平時你在家里,有沒有早早起床呢?你們想不想做大公雞?

  (2)為什么爸爸給小寶寶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大老虎?學一學小寶寶大口大口的吃飯。

  (3)你們喜歡洗澡嗎?小寶寶每天洗澡洗得香噴噴的,奶奶送給他什么好聽的名字?我們一起來學學是怎樣洗澡的?

  (4)睡覺時,爺爺為什么叫小寶寶小小豬?你們睡覺的時候應該怎么做?

  :可愛的小寶寶真厲害,有大公雞、大老虎、香香兔、小小豬這么多好聽的名字。

  三、觀看圖片,萌發良好習慣的養成意識。

  師:其實在幼兒園里也有許多的大老虎、香香兔、小小豬。我們一一看。

  1.教師播放圖片一:吃飯提問:他們在干什么?怎么吃飯的?我們也送給他們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大老虎"。

  2.教師播放圖片二:洗手我們再來看一些圖片,他們在干什么,什么時候要洗手?你想送給他們一個什么好聽的名字?

  3.教師播放圖片三:睡覺你們看,他們睡得多香啊,想一想可以送什么好聽的名字給他們?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也很厲害,盡管現在天氣冷了,可你們仍然堅持早早起床,準時到園,你們真不錯,我也要送你們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大公雞"!

  :原來,早早起床,大口吃飯、喜歡洗澡、按時睡覺都是好習慣。

  師:小朋友們,你還有什么好習慣?(上課認真聽、玩具收拾好、排隊不擁擠、早晚都刷牙)我相信,你們的好習慣會越來越多,好聽的名字也會越來越多,你們真棒!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小班年齡段的孩子,獨占意識較強,有好吃的東西或好玩的玩具總是喜歡自己獨霸,不愿意和別人分享。最近我們班爭搶玩具的現象屢禁不止,雖然老師也引導孩子好玩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或和別人商量:“你的玩具給我玩一下好嗎?” “你愿意和我交換玩玩具嗎?”“我和你一起玩好嗎?”但收效甚微,我想可能是在情感上激發得還不夠,孩子并沒有真正體會分享所帶來的快樂,光知道做法并不能讓小年齡的孩子做到真正分享,所以我采用了講故事的形式,讓孩子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向故事中的'榜樣——小豬學習,萌發幼兒這方面的情感。

  活動目標: 學說故事中的短句,體驗與同伴共同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一套,草地背景圖,錄音。

  活動過程:一、看看、說說

  1、出示小豬:這是誰呀?

  今天小豬要去旅游了,你們猜猜看豬媽媽會給他準備什么好吃的食品?

  2、出示圖片(包里的物品可以拿下來):看,媽媽給小豬準備了一大包好吃的東西,都有些什么呀?

  Tips:

  通過猜豬媽媽準備什么食品這一問題,讓孩子的思維進一步發散,同時讓孩子說說媽媽為什么要給小豬準備這一食品,如:準備面包,因為它能填飽肚子,準備飲料,因為旅游時會累,會口渴等,從而理解事物的關聯性。

  二、猜猜、學學

  1、播放小鳥的叫聲。聽聽誰來了?

  小鳥聞到香味來了,胖胖拿出一個面包給小鳥姐妹,面包只有一個,怎么分呢?(將面包一分為二)

  幼兒學說“小鳥姐姐,我請你吃面包。一起野餐真開心。”

  2、猜謎請出猴子一家。

  又有誰來了?全身毛茸茸,調皮又可愛,愛爬樹,愛吃桃子。

  小猴一家聞到香味來了,胖胖拿出桃子分給小猴一家,怎么分呢?(大、中、小匹配)

  幼兒學說:猴爸爸我請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開心。猴媽媽我請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開心。

  猴寶寶我請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開心。

  3、用動作引出小兔、小貓、小烏龜。

  小兔

  蹦蹦跳跳跑來了,小貓靜悄悄的走來了,小烏龜慢吞吞的爬來了。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胖胖請他們吃糖果,,一包糖果可以怎么分呢?

  一粒一粒的分。請幼兒學說短句。

  小兔(小貓、小烏龜)我請你吃糖,一起野餐真開心。

  4、老師放錄音完整欣賞故事。

  Tips:

  以猜的方式引出小豬的這些朋友,并且猜的方式的變化:通過聲音猜,通過動作猜,通過謎語猜,這樣更能抓住孩子的興趣。

  而每次都需要孩子想辦法來解決怎么分的問題,對孩子有一定的挑戰,同時數學方面的內容巧妙的融入其中,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鞏固數知識。

  作為一個語言活動,每次的對話學說都是重復性的語言,更適合小年齡的孩子,更易于幼兒語言的模仿和習得。

  三、想想、做做(經驗遷移)

  1、好吃的東西分給了朋友,可小豬怎么樣?為什么呢?

  師小結:小豬覺得把好吃的東西分給好朋友一起吃,和大家一起分享是最快樂的。小豬看到小動物吃的那么高興,心里樂滋滋的。

  2、我們如果有好吃的東西和好玩的玩具,應該怎么樣?

  3、孩子們分享老師帶來的食品,體驗分享的快樂。

  Tips:

  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教師把孩子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拋向他們,讓孩子通過經驗遷移來解決這些問題,最后的分享食品,孩子的情感已得到激發,真正體驗到了分享的快樂。

  活動延伸:

  1.好朋友互相分享帶來的食品和玩具:一起玩、一起吃

  2.表演區中表演故事《小豬胖胖的野餐》

  活動反思與建議:

  1.活動中基本上都是以聽、說為主,如果有操作,能動靜交替,更顯合理。

  2.在第三環節中,經驗遷移稍嫌不夠,怎樣設計讓孩子愿意分享的情緒能得到更深刻的體驗,需要進一步思考。

  3.小結語還不夠精煉,最好以兒歌式的語言來進行小結,更易于幼兒理解和掌握。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的社會教案08-2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2-17

小班社會我的幼兒園教案04-07

幼兒園小班社會春分教案03-08

幼兒園小班社會環保教案04-0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05-13

幼兒園小班社會《開飯了》教案12-2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我會搬椅子_小班社會教案07-13

小班社會我愛幼兒園教案09-01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字幕高清 | 色综合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v欧美v国产ⅴ在线成 |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99 | 亚洲中文字幕5g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