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范文匯編六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這是一個大班的繪畫教學活動,一般幼兒認知經驗少,所以在教學時教師應該開放,放手讓幼兒畫出自己心中所想,不要約束幼兒。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設計繪畫未來的車的興趣,體驗師幼合作的樂趣。
2、在活動中讓幼兒能夠不受限制設計出未來的車,并涂色。
3、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想象設計未來的車。
4、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懂得創造性的設計未來的車。
教學難點:用添畫的方法使幼兒能夠設計出與別人不同的車。
活動準備:
教師范例,示范紙,教師事先在幼兒畫紙上設計幾種不同的車的外形輪廓,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基本環節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坐車嗎?你們都坐過什么樣的車呢?還看見過什么樣的車呢?你能夠想象出未來的車是什么樣的嗎?激發幼兒設計繪畫的興趣。
二、基本環節
教師出示示范畫,引導幼兒觀察。
1、畫上的未來車都是什么形狀的?
2、這些未來的車能干什么呢?
3、教師出示范例,幼兒觀察,說出自己喜歡設計什么樣的車?
4、教師出示示范紙,引導幼兒想象設計未來的車,幼兒添畫車輪、車窗、車輪等方法設計未來的車。
5、幼兒分組活動,教師指導。
①教師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想象,在原來的形狀上用添畫車燈、車窗、車輪、車門等方法進行添畫,然后涂上顏色。
②引導幼兒設計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6、作品評價:
①幼兒小組之間進行評價,重點評價幼兒作品的創造性。
②引導幼兒體驗師幼合作的樂趣(兒歌:蝸牛車、鯨魚車、花車、樹車,這些都是未來的車,老師小朋友們齊動手,大家一起合作快樂。)
7、幼兒模仿開著自己設計的車出活動室玩游戲。
三、延伸環節
活動延伸:在美工區投放材料,幼兒繼續設計未來的車。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孩子們非常感興趣,首先感覺本活動知識非常的豐富,在簡單認識車子結構功能的基礎上,啟發幼兒的想象力,大膽的設計未來的車。教師物質準備和知識準備都比較充分,圖片豐富,能充分調動幼兒的想象力,教師對一部分幼兒的評價語也比較及時、到位。幼兒表現很積極,想象出各種各樣未來的車。
2、對活動過程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很積極,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大膽的`說出自己喜歡設計的車,在小組活動時,個別孤僻的幼兒沒有開口動手繪畫。不過大多數幼兒合作還是比較好的,在活動中培養了幼兒的小組合作的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由于是從小學的教師轉到幼兒園,所以對幼兒的一些認知掌握度不夠。但是,我基本上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活動中,教師能關注每個幼兒,在幼兒表現好時,教師及時給予評價,使幼兒在活動中感覺到快樂。教師能依據幼兒的需要調整教學。
⑷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把主動權交給幼兒,讓幼兒在活動中自由的翱翔,設計出與眾不同的車,讓幼兒無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讓幼兒得到更好的鍛煉。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創造性的藝術表現,感受彩繪、拼畫的特殊效果。
2.體驗合作創作的樂趣,發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范例:彩繪積木、積木拼圖。
2.材料:三角形木塊、丙烯顏料、棉簽、毛筆、白色底板。
活動過程:
活動一:積木彩繪
1.感知欣賞。
(1)教師出示材料——三角形木塊,提問: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些是什么?它們是什么形狀的?
(2)教師再出示彩繪的木塊,引導孩子觀察:這些木塊跟剛才那些相比有什么不同?上面有哪些顏色和圖案?如果讓你們來畫彩色的積木,你想在上面畫上什么樣的圖案和花紋呢?
2.創作表現。
(1)教師介紹彩繪的材料:丙烯顏料、棉簽、毛筆。
(2)提出創作要求:在木塊上畫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和圖案,制作漂亮的彩色積木。
(3)孩子動手彩繪,教師重點指導孩子在木塊上先涂上底色,再大膽設計圖案和花紋,注意運用對比色進行裝飾。
活動二:積木拼圖
1.欣賞討論。
(1)教師:上次大家都制作了很多五顏六色的積木,想一想,這些彩色的積木可以怎么玩呢?
(2)教師出示積木拼圖范例,引導孩子欣賞,激發興趣:你們看,老師用彩色積木拼了一個什么圖案?你們想用彩色的積木拼出什么東西呢?
(3)請個別孩子上來示范拼圖,大家一起評價討論,提出改進方案。
2.合作設計。
提出活動要求:請每組的小朋友一起討論設計,合作拼出作品,看看哪組的設計最有創意。
孩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創作,教師鼓勵孩子大膽想象,邊想邊拼,邊拼邊調整。
3.展示作品。
每組派一個代表來介紹自己組的作品,孩子互相欣賞評價。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3
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一雙手套的對稱美。
2.知道什么是左右對稱,即左邊的圖形、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與右邊的圖形的大小、形狀和排列一一對應、完全一樣。
3.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創造,運用多種圖形、顏色、線條、裝飾手套面。
4.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準備:
1.手套三雙。
2.范畫六張。
3.供幼兒作畫的手套形畫紙。
4.油畫棒。
5.電視。數碼相機。
過程:
1.引起興趣:
老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猜一個謎語:十指尖尖肚里空,有皮無骨愛過冬,不怕寒冷不怕風,十冬臘月逞英雄。(手套)老師戴上手套。
2.引導幼兒感受這雙手套的對稱美
老師:請小朋友看看,這雙手套你發現了什么?(右邊的手套和左邊的手套一樣在哪里?引導幼兒說出右邊手套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和左邊手套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都是一樣的,這樣的就稱為左右對稱。)
3.幼兒討論什么是對稱
請一位小朋友上前來戴上一雙手套,(顏色、圖形不同的手套讓幼兒觀察)大家看!這位小朋友戴的一雙手套,你們發現了什么?(左手手套的顏色,圖形與右手手套的顏色、6圖形不一樣)這樣的一雙手套我們能稱為左右對稱嗎?(不能)讓這位小朋友換上左右對稱的手套,再請小朋友觀察,并說出左右對稱的手套美。
4.幼兒討論如何裝飾手套。
老師:小朋友知道一雙手套要有左右對稱的圖形才美。這些手套的圖形顏色都是工人叔叔,阿姨設計出來的,我們也來設計一雙漂亮的手套好嗎?現在我們的教室是工廠,老師是師傅,小朋友是工人,先看師傅怎樣設計手套面。首先把一雙手套擺放好。拇指相對,想好要畫的圖形,再開始動手畫,在一只手套面上畫圖形,在另外的一只手套上也要畫上相同的圖形,這樣才是對稱的手套。最后涂上顏色。也要求左邊與右邊的顏色相同。
老師出示設計好的手套(啟發幼兒大膽想象。創造)
可愛的娃裝飾的手套是不是很漂亮?
流暢的波浪線也能裝飾出漂亮的手套。
看!連我們學的阿拉伯數字都能裝飾出美麗的手套。
這是英語字母裝飾的手套也與眾不同。
簡單的折線。圓點也能裝飾出漂亮的手套。
頑皮的熊貓裝飾出的手套很有情趣。
5.幼兒裝飾手套
“請小朋友當設計師,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漂亮的圖形把自己的一雙手套裝飾的最漂亮。”
發給小朋友手套形的白紙兩張,油畫棒一盒。
畫的快的小朋友可以幫助畫的慢的小朋友。
老師把畫好的手套拍下來,在電視中放出給小朋友欣賞。
6.講評:
剛才小朋友裝飾的手套有動物的,有花草的,還有人物等等,這些手套的圖形都好看,顏色又鮮艷,現在請小朋友把自己裝飾好的一雙手套貼在墻上開個展覽會,比一比誰的手套最漂亮。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4
活動內容:
大班藝術活動《七彩自然》
活動目標:
1、了解大自然色彩的豐富性,知道彩虹七種顏色的名稱。
2、會和同伴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對七彩自然的感受。
3、培養幼兒對色彩的感受能力,激發幼兒的藝術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各色水果糖、多媒體及課件、錄音機及音樂磁帶、作業展示板等
學具:水彩筆(蠟筆)、剪刀、彩紙、膠水、大張鉛化紙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品嘗各色水果糖,說說吃了什么顏色的糖?覺得味道怎樣?
2、課件展示大自然景色,讓幼兒欣賞,從中找一找更豐富的色彩。
3、欣賞二段音樂,讓幼兒說說音樂里表現的是什么顏色?你是怎樣聽出來的?
4、導入正題,教師:色彩居然具有這么大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表現《七彩自然》吧!說到七彩兩個字,老師就想起了一種自然現象,叫彩虹,誰能說出彩虹顏色的名稱來?(幼兒回答)將幼兒分成七組,分別以顏色命名。
5、欣賞小朋友作品三幅(電子幻燈片),說說它是用什么方法來表現自然的?
6、展示材料,讓幼兒討論如何用這些材料來表現大自然的色彩美。
7、幼兒創作,教師分組巡回指導。尊重幼兒意愿,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表現形式,重新組合每組的陣容,開始用色彩來進行創作。
8、展示每組作品,進行交流。每組派一名小朋友當解說員,其他人和老師當觀眾,一起參觀《七彩自然》畫展。
9、欣賞大師作品。教師:世界在我們的眼里是多么新鮮、神奇和美麗,藝術大師們也用豐富的色彩表達著對大自然的熱愛。(以電子幻燈片形式讓幼兒欣賞3―4幅作品,并簡單說說自己的看法)。
結束語:原來大師的想法和我們很多小朋友是一樣的,只要大家經常用發現的眼光尋找生活中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自己的想法,不久你們也肯定能成為藝術大師。最后,讓我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去發現去感受更多更美的色彩吧!
活動自評:
本次活動處處突出了幼兒的主體性,先讓幼兒通過看、聽、說來感受自然界顏色的豐富,再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材料來表現七彩自然,各組幼兒自由組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彼此介紹作品所表現的內容,每一個環節老師都尊重幼兒的意愿,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在活動中老師還借助多媒體課件將大自然的景色展示于幼兒眼前,后與音樂欣賞結合,更加深了幼兒對色彩的感受,最后展示大師的作品又較好地激發了幼兒繼續創作的愿望。總之,本活動運用多種手段,巧妙地將各種資源統合在七彩自然這一內容中,使幼兒獲得了多元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面具,初步感受面具的豐富多樣和裝飾特征。
2.嘗試運用繪畫、粘貼等方式制作屬于自己的面具。
3.體驗制作面具以及運用面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面具欣賞ppt,面具實物若干,背景音樂。
2.幼兒進行過裝飾畫學習,有運用水粉作畫以及運用粘貼材料進行制作活動的經驗。
3.不同造型的面具底板,各種易粘貼輔助材料及半成品材料(如紙環、紙卷等),顏料、水粉筆、油畫棒、勾線筆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幼兒交流對面具的了解。你們知道面具嗎?你還見過或玩過哪些面具?
二、觀察欣賞面具范例,感受面具的多樣和特別的裝飾。
1.欣賞面具視頻,引導幼兒感受面具的特別之處。
2.進一步觀察欣賞不同類型的面具圖片和實物面具,引導幼兒從面具的色彩、裝飾特點進行觀察。
3.幼兒戴上面具,體驗變臉后心里產生的變化。
三、共同探討面具的裝飾方法與制作步驟。
1.引導幼兒觀察范例面具的裝飾方法,探討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教師介紹提供的面具底板材料(平面、立體、半面、自制)和輔助材料。
四、幼兒創作自己的面具,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了解工具材料的操作要求,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面具創作。
2.教師觀察幼兒在創作中的表現,引導幼兒解決遇到的困難;關注幼兒良好操作習慣的養成。
五、幼兒跟隨音樂。體驗戴上自制面具變換角色進行游戲的快樂。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 篇6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靜物蘋果籃子
活動名稱:
靜物蘋果籃子
活動目標:
1.欣賞塞尚的作品《靜物蘋果籃子》,感受畫面中色彩的鮮艷,體驗畫家用水果的暖色和瓶子、果籃黑色搭配產生的平衡感。
2.大膽講述自己的對畫的感覺。
3.喜歡參與欣賞活動。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活動準備:
塞尚《靜物蘋果籃子》活動課件。
活動過程:
1.猜蘋果的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2.教師演示課件(塞尚《靜物蘋果籃子》原圖)
(1)“在畫面上你看到了什么?它們是什么顏色的?有什么感覺?”
(2)“你喜歡畫面上的哪樣東西的顏色?為什么?”
3.教師演示課件(塞尚《靜物蘋果籃子》顏色替換圖)
(1)“你們都喜歡暖色的蘋果,那我們把黑色的酒瓶和籃子也換成暖色,看看會有什么效果好嗎?
(2)“看了這幅圖你們有什么感覺?”
4.幼兒同時欣賞塞尚《靜物蘋果籃子》顏色替換圖和原圖
(1)“你喜歡哪幅圖?為什么?”
(2)引導幼兒體驗黑色的酒瓶和籃子與暖色的水果搭配而給畫面產生的平衡感。
5.請幼兒給畫取名字。
6.教師介紹畫家塞尚和作品的名稱。
活動建議:
塞尚的靜物作品很多,可以在日常活動中繼續引導幼兒欣賞。
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06-13
《織網》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12-20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燈籠》教案08-28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模板09-22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09-17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范文09-30
關于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09-28
幼兒園大班美術手工活動教案08-25
有關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