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匯總八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體會與他人分享時的快樂和自我滿足感,愿意與他人分享。情感目標
培養與人分享快樂的情感,明白分享也是獻出關愛,相互幫助體現了一種生存的道德智慧。
行為目標
實際參與合作,學會與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樂,體驗來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學重點:學會與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樂,體驗來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教學難點:理解分享是種快樂。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糖果、樹葉、葉貼畫、課件。
2、學生準備:一兩件自己最喜愛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唱歌激情,引言揭題
1、播放《幸福拍手歌》,師生共享。(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抓住學生心理特點,為營造快樂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做鋪墊,用快樂的歌聲調動學生快樂的情感,初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2、引言揭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展開活動,分享快樂
(一)物質分享的快樂
活動一:我們班的“分享日”,分享活動,享受物的分享快樂。
1、分享活動建議:
a.你可以向別人介紹你的心愛之物,也可以把你的心愛之物借給同學。b.你可以與小組內的同學分享,也可以到其它組和其它同學分享。c.欣賞別人的物品請用心愛護。
2.小組活動,教師巡視參與其中。
3.交流感受:在剛才的分享活動中,你們A覺得快樂嗎?為什么這么快樂呀?
(設計意圖:在快樂輕松的活動中讓學生真正感受分享的快樂。)
4.總結歸納:你有一個快樂,拿出來與別人分享,就變成了兩個快樂。
5.體驗升華:將糖果獎給剛剛與人分享最多,給更多人帶來快樂的同學,讓他說說打算如何處理糖果。
(設計意圖:體驗分享,深化理解“你有一個快樂,拿出來與別人分享,就變成了兩個快樂。”的意思)
活動二:我們共分享,回歸生活,體驗肋人的快樂。
1.生活小故事。情境表演,感受分享就是獻出關愛。
(設計意圖:選擇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有教育價值的內容讓學生情境表演,使學生認識到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情況和困難,而分享就是獻出關愛,幫助別人會讓自己覺得快樂。)
2.活動拓展:下雨天,同學們陸續回家了。一個同學站在校門口,焦急地望著天空。這時,小剛同學拿著傘剛要回家,小剛該怎么辦?
情境ABC:小剛把傘借給那個同學,自己冒雨回家。
小剛讓這個同學在學校等他,他回家取傘給他。
小剛把這個同學送回家后再回家。么樣的辦法幫助別人會更好?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運用道德智慧,用最好的辦法幫助別人,更好地與人分享,獲得更多的快樂。)
(二)智慧分享的快樂
活動一:大家的智慧多又多,感受合作的快樂
1、葉貼畫的游戲規則:
思想碰碰車:a.先把自己的構思在小組內交流。
b.派一代表去別組學習,了解別組的做法
c.小組商量,選擇最佳言方案大家一起動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
2.學生小組活動,老師指導。
3.交流匯報:游戲中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4、總結提升: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之后,我們每個人將各有兩種思想。(設計意圖:各小組自定一個主題,用樹葉創作葉貼畫,做完后進行成果展示,讓學生談做的過程中的感受,使學生意識到彼此在分享著各自的想法,在合作學習中體會到了分享的快樂。)
活動二:故事與思考,深化對分享的理解。
小品表演:盲人打手電筒
(設計意圖:用生動的表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領會每一個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彼此的分享,我們的生活才會快樂。)
三、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能理解“讓座”的意思。
懂得讓座是一種美德,知道要給需要幫助的人讓座。
體驗與同伴一起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小螞蟻讓座》故事音頻及圖片;《讓座》歌曲音頻。
紙面教具:《我會讓座》。
活動過程
師幼討論,幫助幼兒初步理解“讓座”。
——小朋友們坐過公交車嗎?
——你見過別人把座位讓給另外一個人嗎?
——你有把自己的座位讓給別人嗎?給誰呢?
小結:在公交車上,如果有人需要幫助,我們把座位讓給他們,這就叫讓座。
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小螞蟻讓座》,引導幼兒欣賞并理解故事。
1。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小螞蟻讓座》第一段。
——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公交車)
——公交車上還有哪些小動物?(小羊、小狗、小猴、小豬)
2。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小螞蟻讓座》第二段。
——車開到了半路,誰上車了?(熊婆婆)
——哪些小動物要給熊婆婆讓座?它們是怎么說的?
——熊婆婆說了什么?(謝謝你們)
3。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小螞蟻讓座》第三段。
——熊婆婆最后坐了誰的座位?
4。播放故事音頻及圖片《小螞蟻讓座》第四段。
——小螞蟻最后坐在了哪里?(熊婆婆肩膀上)
——一路上小螞蟻在熊婆婆的肩膀上做了什么?(唱歌)
播放歌曲音頻《讓座》,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要給需要的人讓座。
———誰給歌曲中的“我”讓座呢?(叔叔)
——后來“我”給誰讓座了呢?(老婆婆)
——你們知道為什么要給老婆婆讓座嗎?
小結:讓座是一種文明的行為,也是傳統的美德,老婆婆年紀大了,公交車行駛的時候會站不穩,容易摔倒。所以,我們如果遇到一些身體不好的人、老爺爺老奶奶或者是帶著小寶寶的媽媽,可以給他們讓座,這樣我們會感到快樂,別人也會覺得很溫暖。
提供紙面教具《角色頭飾》,鼓勵幼兒表演故事內容。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體驗潔凈的水給人帶來的愉悅
愿意親近水,喜歡玩水
學習小海豚保護環境的行為
主要形式集體
時間安排一課時,15分鐘
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潔凈的水給人帶來的愉悅
難點:在水中動作協調,保持平衡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玩水的經驗,并初步了解海豚的生活習性
物質準備:游泳池水深至幼兒大腿處;雪花片、毛巾
拖鞋、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享受空氣浴
1.幼兒跟著音樂做律動操,進行泳前準備活動:
“我是小海豚,生來會游泳。伸伸臂點點頭,尾巴晃一晃,誰也追不上。我是小海豚,大海是我家,歡迎來做客,共同愛護它。”邊念兒歌,邊進行頸部、腕部、腰部、腿部的放松活動。
(反復2—3遍)
2.適應水溫。
二、幼兒探索,進行游戲,享受水浴
1.幼兒自由地在水里行走,體驗玩水的快樂。
2.教師敲擊小鈴,幼兒聽信號在水中扮演各種動物的角色進行活動。如:“海豚海豚變變變,變成小鳥飛飛飛”、“變成烏龜爬爬爬”、“變成小兔跳跳跳”等。
3.重點輔導幼兒進行水中的跳躍活動,鼓勵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進行練習。
4.游戲“清理垃圾”。
錄音機播放:“哈哈哈,我是垃圾大王,我要把海洋變臟!”配班教師趁幼兒注意聽錄音機時,悄悄將雪花片灑到泳池中,然后主班教師說:
“小海豚快來呀,垃圾大王亂扔臟東西,我們快幫大海媽媽撿干凈!”幼兒可自由尋找,然后放到老師身邊的籃子里,游戲1~2次。
三、游戲結束,放松身體,享受日光浴
1.坐在泳池邊的鵝卵石上,邊曬陽光邊把自己擦干:“小海豚上岸來,曬曬太陽曬曬背。”
2.幼兒在蔭涼處換好干凈的衣服和鞋子。
【延伸活動】
請家長在夏季帶幼兒到泳池中玩水,提高幼兒在水中的平衡能力。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知道擁抱會給人帶來愛和快樂。(重點)
2、能和好朋友擁抱并能說出關心的話。(難點)
3、體會與老師、同伴親密擁抱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音樂《找一個朋友抱一抱》等。
【活動過程】
一、手指謠游戲:調動幼兒對擁抱的已有經驗。
師:大拇哥、二拇弟、中鼓樓、四小弟、五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誰是心肝寶貝?
你覺得高興嗎?
誰抱過你?什么時候?
二、播放課件、欣賞故事,創設情境,引導幼兒積極體驗擁抱的快樂。
1、通過爸爸媽媽老師擁抱嘟嘟熊的故事情境,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擁抱經驗,引導幼兒感受擁抱帶來的快樂。
師:我們一起認識新朋友嘟嘟,分享嘟嘟擁抱的快樂。
(1)媽媽在家里,誰抱過你?什么時候?怎么抱?
小結: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愛我們,抱我們感覺很幸福、很溫暖。
(2)老師抱嘟嘟熊,老師抱過你嗎?什么感覺?小結:擁抱讓我們感覺很快樂。
(3)通過嘟嘟給好朋友咪咪和汪汪的擁抱的情景,引導幼兒體驗擁抱別人時的快樂。
(4)嘟嘟抱咪咪。
師:嘟嘟為什么要給咪咪擁抱?
好朋友傷心了,需要安慰我們可以給他擁抱哄一哄朋友。嘟嘟是怎么說的?我們一起學著他們的樣子試一試吧!
2、嘟嘟抱汪汪、祝賀
師:汪汪沒有哭,嘟嘟為什么也給他擁抱呢?原來好朋友成功了,我們也可以用擁抱表示祝賀的。
總結:擁抱可以送給關心的人、喜歡的人、擁抱讓我們感覺和開心、很溫暖、很幸福、很快樂。
三、玩“抱一抱”音樂游戲,讓幼兒體驗與同伴、老師擁抱的快樂。
師:這里沒有你的朋友?我們也找一找好朋友抱一抱吧!
講解游戲玩法:幼兒便跟唱音樂游戲。前兩句唱到“抱一抱”時,每個人要找到一個好朋友抱一抱:唱到“抱抱誰”時大家都抱抱指定的人。
(今天天氣真好,有一只小猴子到公園里玩,玩了一會它累了,于是從背包里拿出一只香蕉吃,吃完以后它把香蕉皮扔在了草地上。這時又有一只小兔子在逛公園,它感到餓了,吃點東西吧,就從口袋中拿出了一顆糖來吃,它吃完以后把糖果紙扔進了垃圾桶里面。)問:
①小猴和小兔在吃完東西以后,分別把垃圾扔在了什么地方?
②他們誰做的對?
2、看圖片。
看圖片前問:如果小朋友們都像小猴這樣亂扔垃圾會怎么樣?(會臟,會不好看,會臭,會不衛生,會影響身體健康,)下面老師帶你們看一些圖片,看一看亂扔垃圾會怎么樣。(跟剛剛你們說的一樣,結合圖片再說細節,好看的地方變得不漂亮了,吸引蚊蟲。)看圖片后問:你們平時出去玩的時候是怎么做的?如果遇到別人亂扔垃圾你會怎么做?
3、討論:如果身邊沒有垃圾筒,垃圾還可以放在那里?(垃圾袋,小紙盒,塑料小桶,小盒子)4、總結:以后我們不論在哪里,去哪玩,都不能亂扔垃圾,要把垃圾扔進垃圾桶里,在干凈的環境里可以讓我們心情愉快,我們要保護好我們的環境,愛護好我們的地球,做一個不亂扔垃圾的環保小衛士。現在我想帶小朋友們在幼兒園里找一找,有沒有被亂扔的垃圾,我們去把它撿起來,扔進垃圾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通過參觀肯德基,幼兒了解有關肯德基內食品的加工,初步感知服務員工作的辛苦。
2、在看看講講吃吃的過程中激發幼兒珍惜食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幼兒事先提出一些有關肯德基的想法和問題,并作好記錄。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參觀肯德基的興趣與愿望,教師提出要求。
1、小朋友,你們最愛吃什么?
2、那么你們知道肯德基里的薯條,漢堡包,土豆泥,雞翅都是怎么做成的?
二、組織游戲,體驗快樂
1、肯德基的姐姐和幼兒做操。
2、互動游戲:通過幼兒和肯德基工作人員進行互動游戲,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興趣。
三、幼兒參觀肯德基,了解制作過程。
1、參觀肯德基店,對其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2、參觀買賣過程,了解如何正確購買。
活動反思:
少一半的幼兒對教師的提問能積極反應,大部分幼兒比較被動,需要鼓勵和再次引導。大多數幼兒能簡單自我介紹,在游戲互動環節里,幼兒都能參與活動,在旦表述時語句單一,缺完整、連貫說話的表達能力。所以,有勇氣在同伴面前大聲說話、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述還需要在不同的領域教學中滲透能力培養,多給幼兒表達的機會。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社會《開飯了》教案12-27
幼兒園小班的社會教案08-27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05-13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2-17
幼兒園小班社會春分教案03-08
小班社會我的幼兒園教案04-07
幼兒園小班社會環保教案04-0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