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錦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小班的幼兒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特別愿意咬人,(還喜歡咬衣服、手絹、紙等)在活動或游戲時,不斷地傳來“哇”地一聲,老師們想過各種方法:誘導、獎勵、批評都用過,可對小班的孩子不管用,轉(zhuǎn)眼之間就忘記了。為了加深2-3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印象,我設(shè)計了這一節(jié)課。
活動準備
利用故事讓幼兒同情小兔子,憎惡大灰狼。通過故事讓幼兒感悟到:人不能象大灰狼一樣咬人,做壞事。
出示圖片,幼兒看圖片聽故事。
活動過程
1、今天是星期天,天氣特別好,小兔子提著籃子蹦蹦跳跳來到樹林里采蘑菇,它一邊唱著歌一邊采蘑菇。這時,一只大灰狼從樹后面竄了出來,一口咬住了小兔子的腿,小兔子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它的喊聲被一位叔叔聽見了,叔叔抱起一根木棍朝大灰狼打去,把大灰狼打跑了。可是小兔子的一條腿被咬斷了,地上流了好多血,疼的小兔子眼淚直往外流。叔叔把小兔子抱回家,給它敷上藥包扎好傷口,然后又把小兔子送回家。小兔子的腿不流血了,可從此以后,小兔子的腿就瘸了,走路一瘸一拐的,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樣蹦蹦跳跳的地跳舞了,小兔子可傷心了!
2、引導幼兒討論,大灰狼是個什么樣的人?
提問:“你喜歡大灰狼嗎?”小朋友異口同聲的回答:“不喜歡!”我說:“為什么?”金豆說:“它咬小兔子,是個大壞蛋!”我說:“大灰狼真是一個大壞蛋,我也不喜歡它。我接著說:咱們班有的小朋友咬人好不好?“不好”“對,特別不好,老師、小朋友都不喜歡咬人的孩子”。
3、引導幼兒跟牙齒交朋友。
幼兒看圖片聽故事。我說:“小朋友看,這個小男孩長著一口整齊潔白的牙齒,誰看見了都說他的牙齒漂亮。可他的牙齒經(jīng)常哎聲嘆氣的,他說:它不喜歡這個小男孩,因為,小男孩經(jīng)常讓它咬人,還經(jīng)常讓它咬手絹、書。我這么漂亮的牙齒怎么能去咬人做壞事!做不講衛(wèi)生的事呢!如果下次他再讓我做壞事,我就跑掉,再也不跟他交朋友了。
討論:你跟你的牙齒是好朋友嗎?你讓他做壞事了嗎?牙齒的作用是什么?
小結(jié):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口漂亮潔白的牙齒,牙齒是我們的好朋友,幫助我們吃各種飯菜、水果、魚肉,如果沒有牙齒,我們就吃不到噴香的飯菜,甜美的水果和鮮美的魚肉,所以,小朋友一定要保護好牙齒,千萬不能再咬人了,也不能咬一些不講衛(wèi)生的東西如:“衣服、手絹、床、鞋等。臟東西咬到嘴里,細菌就會跑道牙齒里、肚子里,人就會生病,牙齒就會松動跑掉的!
活動結(jié)束:
孩子們最喜歡聽故事了,特別是小班的孩子喜歡重復地聽故事,課余時間我就經(jīng)常給孩子講這些故事。這段時間班上咬人的事件真的少了許多,我相信隨著我們的不斷努力,孩子們的壞習慣一定會徹底改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初步學唱歌曲,聽音樂合拍地跳。
2、引導幼兒了解身體各個部位名稱。
3、樂意認識新朋友,有與人合作的興趣。
【活動準備】
好朋友圖片、音樂《我愛洗澡》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我愛洗澡》
利用簡單的舞蹈提高幼兒興趣,并提問引出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
二、出示好朋友圖片,引導幼兒對圖片進行觀察。
1、教師提問:圖上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他們的表情怎么樣?
2、教師小結(jié):我們的身體除了跟老師做運動,還能幫我們認識新朋友。
三、學習歌曲《碰一碰》
1、教師示范歌曲,請幼兒仔細觀察老師是怎樣認識新朋友的?
2、請個別幼兒跟隨音樂尋找自己的新朋友,其他小朋友同老師一起為他們拍手唱歌。
3、引導幼兒說出還能用身體哪些部位來做動作。教師用簡單的符號來記錄,幫助幼兒對身體各部位名稱的記憶。
4、請全體幼兒隨音樂邀請客人老師一起做游戲。
四、延伸活動
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新朋友,讓我們到外面去尋找更多的新朋友吧!
【附歌曲】
碰一碰
1=C2/4
134|53|64|2---|134|53|42|1---|
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找一個朋友碰一碰,
44|6---|XXXX|XO|OO‖
碰哪里?鼻子碰鼻子真好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蝴蝶的外形特征,并對蝴蝶產(chǎn)生興趣。
2、根據(jù)自己的認知,運用彩筆對蝴蝶進行涂色活動。
活動準備:
人手一份彩筆,畫有蝴蝶輪廓的紙、以及范畫、圖片等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知道它是誰嗎?”“現(xiàn)在,我把它請出來,你們看……”。出示蝴蝶教具,引導幼兒觀察。
2、出示各種各樣的蝴蝶圖片,感知蝴蝶的外形特征。
“你們看,蝴蝶是什么樣子的,誰能告訴我呢?”引導幼兒說出蝴蝶有翅膀、身體、觸角等等。
3、教師示范
“你們看,我手上的是什么呀?”“是蝴蝶,但是,它少了什么呀?”“那我們來給它畫上一件漂亮的衣服,好不好。”“我們先來選一種顏色的彩筆寶寶來涂這一塊,我們涂的時候,要怎么樣啊?要用力小一點……然后我們再來涂這一塊……我們把這一塊也涂好了,現(xiàn)在蝴蝶已經(jīng)窗上衣服了,它的頭上有什么呀?{觸角}解釋一下觸角就是蝴蝶頭上的兩根。“這樣,美麗的蝴蝶衣服就畫好了。”
提出要求:
1、現(xiàn)在,要輪到你們來畫了,我們先畫什么呀?在畫什么呀。
2、管好自己的蠟筆寶寶,拿自己的紙。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提醒:用力均勻、把衣服畫滿,不留出空隙;別忘了觸角。
4、結(jié)束作畫
請畫完了的小朋友到后面坐好,并發(fā)給其一個小蝴蝶,進行交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背景:
剛?cè)雸@的孩子年齡尚小,加上是獨生子女的緣故,生活自理能力較弱,許多幼兒平時走路還要爸爸媽媽抱著,如何幫助孩子盡快的熟悉幼兒園的生活,并嘗試著自己走進教室,參與活動呢?我想到了小班下學期的一首歌曲“袋鼠媽媽”,結(jié)合《綱要》中提出的:要求幼兒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以及孩子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我設(shè)計了本次語言活動。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學會指讀漢字:小袋鼠、媽媽抱、好寶寶。
2、通過本節(jié)活動增強幼兒的獨立性。
3、通過本節(jié)活動增進家長與幼兒之間的感情。
活動準備:
字卡三張,小袋鼠掛圖一幅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小朋友,你們最喜愛的小動物是什么?”(小朋友的思維很快介入了我的問題,他們七嘴八舌的說出自已喜愛的小動物的名稱)教師“你們想不想知道教師最喜歡什么小動物?”(幼兒急切地回答“想”)
二、新授生字兒歌:
1、教師出示掛圖“是什么?”(幼兒齊聲說“小袋鼠”)
教師“對,是袋鼠”邊說邊出示字卡,讓幼兒認讀,并讓幼兒用問候法和字卡打招呼(幼兒顯得很興奮)。
2、教師“你們知道老師為什么喜歡袋鼠嗎?是因為袋鼠媽媽有一個很大的口袋,你們知道袋鼠媽媽的口袋有什么用?”(戴婭妮說:“是盛好吃的。”吳錦浩說:“是讓小袋鼠坐在里面的”
教師“看小袋鼠自己不走路,躲在媽媽的口袋里讓媽媽抱著,多害臊!”教師出邊做動作邊念兒歌的上半段,教師“我們班小朋友可能干了都是自己走著來上學的,不要媽媽抱對不對?”教師出示字卡問“你們要不要媽媽抱?”(幼兒響亮地回答“不要媽媽抱”)
3、教師出示“好寶寶“字卡“我們不要媽媽抱,都是好寶寶,讓我們對自己說我們都是好寶寶”(幼兒伸出大拇指興奮地對自己說:“我是好寶寶”)教師念兒歌下半段。
三、游戲《捉迷藏》:
教師舉著生字卡“今天我們認識了好多的字寶寶,他們是?”(幼兒大聲說出“小袋鼠、媽媽抱、好寶寶”)“老師這兒有一首兒歌今天我們學的這些字寶寶他們?nèi)疾卦诶锩妫覀冃∨笥寻阉鼈冋页鰜恚銈兛梢犠屑毩耍俊苯處熤缸x一遍兒歌后讓幼兒在兒歌中將學過的生字找出來。(陳佳玉在聚精會神地尋找,有的幼兒在三三兩兩的商量著)
四、學習兒歌《小袋鼠》
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兩遍后讓幼兒集體邊念兒歌邊做動作數(shù)遍。
五、音樂游戲《袋鼠媽媽》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小袋鼠是怎樣走路的?”
幼兒“蹦蹦跳跳的。”
教師“對,小袋鼠是蹦蹦跳跳的走路,現(xiàn)在我們一起玩?zhèn)游戲袋鼠媽媽的游戲”(趙鎮(zhèn)怡很高興地對我說“老師,我想做袋鼠媽媽好嗎?”幼兒興奮地積極參與到游戲之中)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形,知道正方形的名稱和基本特征。
2、讓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探索的快樂,提高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1、正方形娃娃一個、正方形手工紙兩張、“正方形世界”圖案一幅。
2、每個幼兒兩張手工紙、一件正方形(或圓形、三角形)掛飾。
3、課前場地上布置好小動物的家,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出示正方形娃娃。
教師:今天,我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客人“圖形娃娃”,看一看,它是什么樣子的呢?
幼兒:正方形。
二、基本部分:知道正方形的名稱和基本特征。
1、 讓幼兒觀察正方形。
教師:正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教師帶領(lǐng)幼兒點數(shù)。)
幼兒: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
2、教師以變魔術(shù)的游戲形式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讓幼兒積極探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師打扮成魔術(shù)師的樣子對幼兒說:“我是神奇的魔術(shù)師,我能變出很多很多的東西,看我變變變。”(邊說邊用一張正方形的手工紙按對角線快速地對折成四層小三角形。)提問:
(1) 正方形變成了什么形狀?(三角形)
(2)正方形的邊變到哪里去了?(啟發(fā)幼兒觀察并說出:正方形的邊變到一塊兒去了,它的四條邊一樣長。)
教師又對幼兒說:“我是神奇的魔術(shù)師,我能變出很多很多的東西,看我變變變。”(邊說邊用一張正方形手工紙按邊快速地對折成四層小正方形。)提問:
(3)一張大的正方形變成了什么?(小的.正方形)
(4)正方形的角變到哪里去了?(啟發(fā)幼兒觀察并說出:正方形的角也變到一塊兒去了,四個角一樣大。)
3、根據(jù)小班幼兒愛模仿的心理特點,讓幼兒也來當小小魔術(shù)師,積極探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師:剛才老師扮演了魔術(shù)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也來當小小魔術(shù)師,看一看誰最聰明!(幼兒操作)
師幼共同小結(jié):正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四條邊兒一樣長,四個角兒一樣大。
4、游戲:正方形翻跟頭。
教師:小朋友講得真對,現(xiàn)在“正方形娃娃”要表演節(jié)目,給你們看“翻跟頭”的游戲,請你們認真仔細地觀察。(教師演示正方形轉(zhuǎn)動的不同角度,讓幼兒多角度的看,加深對正方形的認識,掌握其基本特征。)
教師:正方形翻跟頭,翻到“正方形世界”里去了。教師出示“正方形世界”圖案,幼兒觀察后回答:
(1)“正方形世界”里有什么?(許多正方形)
(2)有哪些正方形?(紅的、黃的、藍的正方形;大的、小的正方形;不同角度的正方形。)
師幼共同小結(jié):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四條邊兒一樣長,四個角兒一樣大。轉(zhuǎn)正位置后(指與水平線平行),都是同一形狀。
5、讓幼兒感知正方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學會留意生活中的圖形。
教師:小朋友,在我們?nèi)粘I钪校心男〇|西是正方形的呢?(請幼兒說一說,找一找。)
小結(jié):原來在生活中有這么多的正方形。
三、鞏固應用。做游戲:小動物找家。
教師請一名幼兒扮演老狼,其余的幼兒扮演小動物,脖子上套著各種圖形掛飾。小動物在老狼身后邊走邊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一點了。”如此反復,直到“六點了”,“天黑了。”老狼轉(zhuǎn)身抓小動物,小動物們按圖形掛飾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家。游戲可交換掛飾反復進行。
教學反思:
1、將毫無生命的正方形稱為“娃娃”,將枯燥的形狀擬人化,這樣能幫助幼兒將抽象的概念轉(zhuǎn)化為具體的形象,使學習活動從一開始就讓幼兒感到親切、好玩,激發(fā)幼兒探討的興趣和欲望。
2、這節(jié)課,我不是直接把正方形的特征表述出來,而是引導幼兒通過對折游戲感知,充分給予了幼兒實際操作的機會,體現(xiàn)了讓幼兒自己動手感知,自己得出結(jié)論這一科學的教育理念。
3、讓幼兒通過尋找生活中的正方形,意識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shù)學,培養(yǎng)孩子關(guān)注生活,了解生活的情感,達到學習數(shù)學的真正意義。
4、愛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活動中運用變魔術(shù)的游戲、正方形翻跟頭的游戲、小動物找家的游戲,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體現(xiàn)了“以游戲為幼兒園基本活動”的思想。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要求:
1、在看一看、踩一踩、玩一玩的過程中增進孩子對腳的認識,發(fā)展腳的觸覺功能。
活動準備:
1、用不同材料鋪成的小路(黃沙、鵝卵石、木板、地磚)
2、不同質(zhì)感材料若干(紙、草坪、海綿、泡沫、黃豆、彈珠、地磚、米)
3、頭飾若干,五角星若干
活動重難點:能用腳感知出不同質(zhì)感的材料
活動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任務
操作要點
1、音游:滑稽的腳先生
2、猜猜他在哪里。(師說名稱幼兒快速指出:腳尖、腳跟、腳底、腳背、大腳趾、小腳趾)。
3、小腳有什么用?(小腳本領(lǐng)真大)
一、走小路,體驗不同感覺。
1、瞧,今天王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四條小路,看看是哪四條小路;(黃沙路、鵝卵石路、木板路、地磚路)
2、你們用小腳去走走有什么感覺?
3、幼兒交流:把你的感覺來告訴大家。
4、小結(jié):木板路走上去感覺硬硬的,有點暖暖的;地磚路是冰涼的,很光滑的;黃沙路是麻麻的,腳還會陷下去的,鵝卵石路是不平的,有點疼疼的。
二、幼兒探索感知不同質(zhì)感的材料。
1、說說有些什么東西?
2、幼兒自由探索感知,老師指導;
3、小結(jié)交流:小腳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游戲:幼兒兩兩結(jié)隊相互檢查感知不同材料。(找一個朋友,兩人商量好誰先遮起眼睛來猜另一個人來幫他檢查,猜的人全說對了給他一顆五角星,再換過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制作意圖:
(1)托班幼兒年齡小,手眼協(xié)調(diào)能力弱,對繪畫有困難,繪畫時沒有順序、步驟,不知如何下手,制作了擦擦畫畫書,并設(shè)計了相應的步驟以及簡單的兒歌,便于幼兒練習畫畫,幼兒較容易學,寓繪畫于娛樂之中。
(2)2-3歲幼兒生活經(jīng)驗少,通過生活中幼兒熟悉的蘋果、西紅柿等滲透相關(guān)的顏色。
教育價值:
(1)激發(fā)幼兒繪畫的興趣
(2)擦擦畫畫書可以重復使用,便于幼兒繪畫。
選用材料:
(1)各色卡紙畫有圖案、塑封;
(2)彩色水筆。
制作方法:
(1)選用各色卡紙,封面上畫有相應的圖案;
(2)在書中畫有步驟圖,并配有簡短的兒歌。
操作方法:
(1)打開擦擦畫畫書;
(2)按書上的步驟輪廓圖邊說兒歌邊畫;
(3)能力強的幼兒還可以在輪廓內(nèi)填色。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辨紅、黃、綠、藍、黑五種顏色;
2、發(fā)展撕、團、貼的美工技能;
3、充分體驗游戲的樂趣。
4、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活動準備:
1、福娃系列掛圖、幻燈片,奧運五環(huán)。
2、紅、黃、綠、藍、黑五種顏色皺紋紙和紙花。
活動過程:
1、觀看福娃幻燈片。今天有五個可愛的娃娃要到我們班來和小朋友們做游戲,我們來看看是誰。
你們喜歡福娃嗎?想和福娃一起玩嗎?
教師很神秘地告訴幼兒:福娃就躲在我們活動室呢!引導幼兒找福娃。
(設(shè)計意圖:捉迷藏是小班幼兒非常喜愛的游戲情境,這一情境激發(fā)了幼兒興趣,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體會找到福娃的成就感和愉悅感。)
2、認辨福娃。
請幼兒找個最喜歡的福娃抱抱、親親,看看是誰,是什么顏色的。
教師引導幼兒逐個認辨顏色,找找周圍生活中的具有這些顏色的事物,使幼兒知道什么顏色的福娃最喜歡什么顏色(如紅色的歡歡最喜歡紅色了,他每次穿紅色的衣服)。
(設(shè)計意圖:著重引導幼兒分辨這四種顏色,結(jié)合周圍環(huán)境,讓幼兒自己在生活中尋找教育資源,不知不覺中學會相同顏色的一一對應。)
3、制作彩花。
游戲:變魔術(shù)。
出示一張皺紋紙:現(xiàn)在老師要變魔術(shù)了!變變變!變成一朵小花。這朵花是什么顏色的?
我們應該把它送給哪位福娃呢?
教師引導幼兒一一對應送花給福娃(如綠色的花送給綠色的福娃)。
教師講解操作過程:挑選自己最喜歡的顏色的皺紋紙,輕輕團一團,送給福娃。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設(shè)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滿足了幼兒繼續(xù)游戲的愿望,又發(fā)展了基本的美工技能,給幼兒提供了自己操作,親近福娃的機會。)
5、總結(jié)交流,結(jié)束活動。
提示:瞧!我們把福娃變得更可愛了,福娃可高興了?真不簡單,表揚一下自己吧。
福娃玩累了,要回家了,我們一起送福娃回家吧!
出示五環(huán),請幼兒說說他們的家在哪里。引導幼兒按顏色對應送福娃回家。
福娃們都回家了,我們一起和福娃說再見吧。
(設(shè)計意圖:共同欣賞福娃高興的神情,體會自己的勞動帶給別人的愉悅感受和游戲操作后的成就感、滿足感,在自然的情境中結(jié)束活動。)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
幼兒園小班經(jīng)典的教案08-27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8
幼兒園小班經(jīng)典教案02-22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