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2-10-05 09:33:3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年歷的構圖及組成,引導幼兒自由創作一幅具有某種含義或能表現自己美好祝愿的年歷。

  2、引導幼兒欣賞年歷的主要色調,感受年歷不同的氣氛。

  3、積極參與版畫活動,體驗其樂趣。

  活動準備:各類年歷、范畫。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上次我們認識了年歷,現在我們一起來觀察年歷有哪幾部分組成?

  二、欣賞年歷,了解年歷的構圖及組成。

  1、欣賞年歷的內容。

  (1)引導幼兒分散自由討論欣賞。

  師:這么多畫貼在窗上真漂亮呀,現在請你和好朋友一起看看這些年歷上畫了些什么?(教師引導幼兒欣賞年歷中的主要內容)

  (2)集中欣賞,請個別觀察幾幅典型年歷并講得較好的幼兒交流。

  師:你看了哪幅年歷,畫上畫了些什么?

  (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年歷并展示在黑板上)

  2、通過討論,使幼兒了解年歷所表現的含義。

  師:剛才我們看了許多年歷,每一幅年歷上的內容都不一樣,那你知道畫家為什么要畫上這些東西呢?他要表示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小結:原來這些年歷都有一定的含義,它可以表示一種祝愿也可以表示一種希望。

  3、欣賞年歷的色彩,感受色彩所帶來的喜慶、吉祥、歡樂的氣氛。

  4、了解年歷的組成

  年歷上除了圖畫,還有什么呀?對呀,還有日期。每個不同的月,每個月里還有不同的天數。

  三、操作活動

  1、我們也來設計一幅年歷,先想想你的年歷上要畫些什么,表達什么愿望,然后想想用哪些顏色可以表現出過年時熱鬧、歡樂、喜慶、吉祥的氣氛,看誰設計得和別人不一樣。你設計的是哪個月份的?再把那個月的日歷添上去。

  2、幼兒創作

  四、結束講評。展示幼兒作品:請你說說你的年歷是幾月份的?上面畫了些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嘗試將規則圖形二等分、四等分。

  2.通過分蛋糕游戲感知理解圖形的分合變化。

  3.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探索發現的快樂。

  4. 進一步提高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及動手操作能力.

  5. 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等分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能通過游戲操作把圖形等分。

  活動難點:感知理解一個圖形能夠分成相同的幾部分。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學具:每小組若干正方形和長方形彩紙。剪刀,黑色水彩筆。每組一個空的小籃子。

  2.教具 :自編故事《小熊過生日》,講述小熊過生日請朋友吃蛋糕,隨著來訪朋友的人數多少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平分蛋糕。自制正方形、長方形蛋糕圖片,小熊、小豬、小馬、小牛圖片。教師用正方形和長方形白紙若干張。水彩筆。黑板。事先畫好的分割完成圖(見教材,去掉分割長方形的不等梯形)。

  活動過程:

  一、復習拼圖,感知回顧圖形的分合關系。

  1.用大小不一的三角形、長方形,找到一樣的朋友拼成正方形、長方形。

  2.幼兒操作的時候教師參與觀察了解幼兒的拼法,了解現有經驗。

  故事引入,初步感知分蛋糕。

  1.小熊過生日請朋友吃正方形的蛋糕,來了一只小豬好朋友,兩個人怎么分吃蛋糕?

  教師鼓勵幼兒設想分蛋糕的方法,說明要把蛋糕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部分,傾聽幼兒表達想法,詢問用什么方法才能使蛋糕分好的兩塊是一樣的,肯定幼兒的設想并請幼兒前來嘗試用紙嘗試對角折、對邊折的方法折出印痕、畫線條,詳細講解過程,使幼兒看見正方形蛋糕被“畫”成了兩個三角形和兩個長方形,將圖形留在黑板上,問問幼兒在哪里見過這樣的圖形。

  2.教師小結:先把正方形對角和對邊折紙、再畫線的方法可以把正方形蛋糕分成兩塊一樣的。

  二、初步嘗試操作。

  1.給小熊分蛋糕。幼兒用剛才看見的方法用剪刀把正方形彩紙折、畫、剪成二等分圖形,把分好的圖形放在小組桌子中間的小籃子里。

  2.幼兒分割的時候,教師觀察、互動,和幼兒交流討論自己是怎樣分的,分好的兩塊蛋糕是不是一樣大的,給幼兒分好的圖形拍照。

  3.看照片小結幼兒的成功嘗試,說明一塊蛋糕分成了兩塊一樣大的,幼兒會發現在正方形里,對邊折的時候豎線和橫線分割出的圖形是一樣的。

  4.故事繼續,圖形引申。

  ——教師 :小熊和小豬都喜歡吃蛋糕,小熊的蛋糕很快吃完了,其實小豬也帶了蛋糕:長方形蛋糕!這該怎么分呢?

  ——鼓勵幼兒思考用剛才折紙的經驗進行對角折、對邊折、畫線條。

  ——發現長方形折后和正方形蛋糕的形狀不同,也發現橫對邊折和豎對邊折折出的圖形是不一樣的,把折好、畫好線條的圖形和正方形的一起陳列,觀察它們的不一樣。

  ——幼兒把長方形圖形剪成二等分圖形,放在小籃子里。

  ——幼兒操作的時候,教師給剪好的圖形拍照。

  5.觀看照片小結。長方形也可以分成兩個一樣的圖形,分享交流大家是怎樣分的。

  三、運用已有經驗探索四等分,提升思考和實踐能力。

  1.教師 :又來了兩個好朋友,小馬和小牛,他們也帶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蛋糕來祝賀。4個人怎么分蛋糕?

  2.根據幼兒意愿例如先分正方形。師生討論怎樣把一個正方形分成4個一樣的。教師:剛才我們用了對角折、對邊折的方法,折了一次。現在要分成4份,還是用這個方法嗎?怎么折?折幾次?

  ——請幼兒示范,如對角折紙、畫出線條。

  ——還可以怎么折?另取一張紙,對邊折紙。

  ——還有其他方法嗎?如幼兒說不出,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思考折疊的不同方向,或者說出自己和大家不一樣的辦法,進行示范。

  3.長方形的蛋糕怎樣分成4份呢?

  ————請幼兒示范折紙、畫出線條。

  ——還能怎么折?另取一張紙。

  還有其他方法嗎?如幼兒說不出,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思考折疊的不同方向,或者說出自己和大家不一樣的辦法,進行示范。

  ——把折好、畫出線條的圖形出示在黑板上。

  4.問問幼兒在哪里見過這樣的圖形?都是正方形和長方形變化出來的,它們和剛才只折一次的圖形有什么不一樣?

  5.幼兒操作把正方形和長方形四等分。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幫助個別幼兒進一步梳理折紙分割的方法,對幼兒的細心提出積極的鼓勵和肯定。并為幼兒的操作結果拍照。

  ——在長方形四等分中,幼兒可能會有豎著等分的現象,使得長方形被分成了4個長細條,這也是一種分法,教師應予以說明和肯定。

  6.觀看照片小結。把正方形和長方形分成4份,要用到和分成2份一樣的方法,但需要多折、多畫、多剪,分好的幾個圖形就是一樣的。

  四、回顧、總結。

  1.在黑板上豎排出示正方形和長方形圖片各一張,和幼兒一起回顧、討論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

  2.隨著幼兒的回顧、表達,教師在每個圖片的的右側貼上事先畫好的分割完成圖,如對應正方形圖片的是一張畫著一條對角線的正方形,畫著一條中間分割線的正方形,畫著兩條對角線的正方形,畫著中心十字線的正方形,畫著豎線分割成四塊的正方形。長方形同理出示。

  3.師生共同觀看,用歸納、表述的方式整理思考,鞏固習得經驗。

  延伸活動:

  1、把幼兒操作剪好的小圖形分類、壓膜,放在科學區域,供幼兒練習拼圖和分割,鞏固對圖形分合的經驗認識。

  2、在數學活動中繼續開展圖形認知活動。

  3.鼓勵幼兒在家里找一找由幾個小圖形拼成一樣家具等的物品將數學經驗運用到生活中去,又使幼兒的生活經驗能夠遷移到后續數學活動中,不斷增長新經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增強幼兒集體游戲的興趣。

  2、幼兒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培養。

  3、啟發幼兒通過個人、合作、拼擺等多種形式探索金箍棒的各種玩法。

  4、體驗合作創編游戲的樂趣。

  5、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培養。

  難點:幼兒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培養。

  活動準備

  1、金箍頭飾每人一個;

  2、金箍棒數量與人數相同,預先在場地一端擺好幾種造型,如:

  3、充氣西瓜若干、筐子4個;

  4、電視劇或動畫片《西游記》主題和片尾音樂、照相機、多媒體;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進入角色,激發興趣。

  (教師、幼兒頭戴金箍分別扮“大圣”與“孩兒們”。教師在語調上要盡量模仿孫悟空。 )

  師:孩兒們,花果山今天要舉行“花樣金箍棒表演”,我們一起參加吧!好!讓我們操練起來。

  2、聽音樂,做熱身活動。

  二、探索金箍棒的各種玩法

  (一)“造型金箍棒”表演

  1、請幼兒觀看金箍棒拼擺的幾種造型,并自由探索各種走、跑、跳等玩法。

  師:大圣我會72變,我的金箍棒也很厲害,可以36變,孩兒們你們看!請幼兒說一說每一種造型像什么,利用這種造型我們可以怎樣玩,比比誰想出的玩法最多。

  2、提出要求:請幼兒4人合作探索新的造型及玩法。

  師:請孩兒們4人一組,合作拼擺出新的造型,想出新玩法,一會兒展示給大家。

  3、引導幼兒嘗試8人合作探索新的造型及玩法。

  師:孩兒們,你們可真聰明!創造出了那么多種新的造型,想一想,如果8位小朋友在一起合作,又能創造出什么新的造型嗎?

  4、簡單講評幼兒的活動,并將金箍棒獎勵給幼兒。

  (二)“百變金箍棒”表演

  1、鼓勵幼兒個人探索金箍棒的各種玩法,并為幼兒拍照。

  師:孩兒們,快到大圣這里來!(放低聲調)金箍棒可以36變,想一想你的一根金箍棒可以變成什么呢?不過孩兒們在表演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要傷到別人!咱們比比誰變出花樣最多!

  2、教師引導幼兒兩人或三人合作游戲。

  (幼兒和同伴一起,有的拉大鋸,有的抬轎子,有的炒黃豆,有的搭山洞,玩得不亦樂乎)

  3、適時組織集體游戲“鉆山洞”。

  4、休息,觀看剛拍攝的照片,互相介紹自己的玩法。

  5、集體游戲:百變金箍棒。以兒歌形式,教師問,隨機請幼兒逐個回答,根據回答集體表演相應的動作。

  師:金箍棒變變變,變成風火輪,轉!轉!轉!

  金箍棒變變變,變成什么? 幼:變成摩托車,(齊)嗚!嗚!嗚!

  金箍棒變變變,變成什么? 變成小飛機, 飛!飛!飛!

  金箍棒變變變,變成什么? 變成小白馬, 駕!駕!駕!

  三、競賽游戲:運西瓜

  1、請幼兒幫忙往水簾洞運西瓜。

  師:大圣我為你們買來了西瓜作為獎勵,不過咱們得先一起想個辦法:怎樣用金箍棒將西瓜運到前面的筐子里呢?要求:運送過程中只能用棒不能用手,中間西瓜不能掉落。

  2、啟發幼兒探索運西瓜的方法。請個別幼兒展示。

  3、組織幼兒以分組比賽的形式運西瓜。

  4、再次啟發幼兒換一種新的方式,比賽運送第二批西瓜。

  四、放松活動。

  師:孩兒們,你們可真能干!我們一起回水簾洞吃西瓜嘍!

  (在《白龍馬》音樂的烘托下,教師帶領幼兒邊慢慢走動邊用金箍棒輕輕敲敲腿和胳膊,最后興高采烈地將西瓜筐運回水簾洞。

  教學反思

  一、角色道具吸引幼兒,游戲貫穿引導有趣。

  玩槍弄棒可以說是男孩的'最愛,但一般只會打打殺殺,女孩更是很少接觸,而本節活動教師與幼兒始終以“孫悟空和孩兒們”的角色探索,通過環環相扣的情景,使一根“金箍棒”可以變換多種玩法,可以百變,可以拼擺,可以當作工具……幼兒在自由的玩耍中時時感受著新奇和快樂。

  二、時時探索,環環互動。

  整個活動體現了探索在前。教師在活動中充分尊重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分層次引導幼兒探索金箍棒的各種玩法,教師隨時做一個發現者,及時捕捉玩法獨特的幼兒,讓他們在集體面前展示,組織幼兒體驗同伴的玩法,以啟發其他幼兒思考,喚起了幼兒的創造的熱情。

  三、動作發展與思維發展并進。

  健康活動以促進幼兒動作發展為主要目標。在孩子探索時主要以“跳、跑”為主,教師及時引導,如變成飛機、杠鈴等來鍛煉上肢動作,組織游戲“鉆山洞”、 “運西瓜”等,使走、跑、跳、鉆、爬、拋接、平衡等各種動作都得到鍛煉,促進幼兒身體協調發展。

  在健康活動中隨時注重幼兒思維能力和合作意識的培養,是本節活動的一大亮點。

  有個人,有合作,有集體,不同的形式,由易到難的要求,大大激發了孩子的創造欲,而且培養了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和競爭意識。

  四、動靜結合,組織有序。

  活動注重遵循“動靜結合”的原則,而且設計自然巧妙,每一環節在自由探索盡情活動之后都安排了互相交流展示環節,其實這同時也是休息,特別是在幼兒探索玩“百變金箍棒”后,利用多媒體展示、講評,很自然地將孩子集中過來。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處,初步學會利用時鐘來安排自己的生活。

  2.嘗試自己制作時鐘,進一步認識鐘面的構成。

  3.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4.嘗試用線條記錄實驗結果,并能用恰當的詞匯進行描述。

  活動準備:

  1.示范用的時鐘,紙制鐘面4個,時間牌4張,關于幼兒園生活內容的字卡。

  2.手表每人一塊,幼兒已初步認識過整點、半點。

  3.幼兒制作用的卡紙大鐘面、小鐘面多個,時間牌多張,1-12數字貼紙、長針短針、小花瓣若干,剪刀、膠水等。

  4.墻面上已布置好花莖和花葉。

  活動過程:

  一、認識鐘面

  1.教師出示時鐘,引導幼兒觀察鐘面上的時針、分針和1~12的數字。

  2.教師反復撥動時鐘的時針、分針,讓幼兒觀察發現時針與分針“行走”路程的不同,并引導幼兒理解、表達時針與分針之間的關系。

  二、根據要求配時間

  1.出示鐘面與時間牌,引導幼兒將鐘面上的時是和時間牌配對。

  2.認識鐘面上的時間與日常生活的關系。這是幾點?這個時候我們一般在做什么?你能用動作來表示嗎?

  3|.教師做吃飯、睡覺、刷牙等日常生活動作,幼兒在手表上撥出適宜的時間,也可由個別幼兒上來做動作。

  三、自制時鐘

  1.激發幼兒的制作興趣。

  2.介紹制作材料和方法。

  A組:我們的一天——制作花形時鐘

  出示活動時間表和花形時鐘。請你用靈巧的小手做個花形時鐘來告訴我們一天中的活動安排。

  B組:我的一天——制作時間表

  請你自己來設計、制作一張時間表,先安排活動內容,再排出時間,每個人的時間表可以不一樣。

  3.引導幼兒按意愿選擇組別進行制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

  4.與幼兒討論做好的花形時鐘:哪個鐘面有問題,什么問題?怎么修改?

  四、布置墻面

  1.將幼兒做好的花形時鐘和時間表張帖在墻面上(高度與幼兒的視線平行)。

  2.啟發幼兒互相欣賞、指認。

  活動反思

  1.與幼兒一日常生活緊密相聯

  對于在幼兒園生活的孩子來說,一日活動既豐富又有規律,

  孩子們對一些固定的活動時間已比較熟悉。從他們的一日生活入手,設計組織活動,既激發和保持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又通過感知特定時間與相應活動的對應關系,加深了幼兒對時間的連續性、可測量性的認識。

  2.巧妙利用幼兒的手表

  過去我在和孩子一起認識時間時往往使用自制的手撥鐘面,由

  此出現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孩子對于分針的走動很敏感,但容易忽略時針的變化,如在撥半點時,他們常常把分針指在數字6上,而時針依然指在整點數字上。針對這一情況,我在這次活動中采用了孩子們的手表,它的時針和分針是連動的。在撥撥玩玩中,孩子們知道了撥動的方法,又弄清了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關系,真是一舉兩得。

  3.鼓勵幼兒運用生活經驗

  這次活動,我給孩子們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制作內容,供他們選擇。其中“我的一天”是自己制定作息時間,孩子們可以自己設計、安排一日生活,合理制定時間。有的說“我要8;00起床”,有的說“我10:00要去學鋼琴”,有的說“我下午3:30去超市買東西”。孩子們制作的時間表各具特色,充分反映了他們的生活經驗。

  4.提供大量展示作品的空間

  展示自己的創作成果,從而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認可,有利于孩子積累成功的體驗,形成自信、自尊的人格。為此,我為孩子們提供了大量展示作品的空間,孩子們的作品既可布置在墻面上,也可懸掛在空中。這些作品成了環境布置的一部分,孩子們不時地議論、指認,主動積極地與環境交互作用,加深了對時間的認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能用火柴棒和圖片組合,創造性的拼出人的各種動態。

  2. 感受多種運動姿態,會用彩筆給作品布設場景。

  3.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4. 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火柴棒、圖片若干、白紙若干、水筆人手一支。

  2. 亞運會視頻

  活動過程:

  1.播放視頻《亞運110米欄決賽》。

  師:今年的11月12日在廣州舉行里了亞運會,老師截取了一段關于亞運會的視頻,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放視頻)

  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

  小結:這段視頻就是剛剛結束的亞運會110m欄的總決賽賽況,中國選手劉翔和史冬鵬非別活得了冠軍和亞軍。

  2.談談我們喜愛的運動項目。

  師:你們還知道有哪些體育項目?

  3.游戲:猜猜我在做什么運動?

  (1)師:今天有一個調皮的小人,他想給小朋友表演他做的運動,小朋友來猜猜他們做的是哪種運動,好不好?(出示圖片)

  (2)師:剛才我們觀看小人做了一些運動,這些小人是用什么拼出來的?火柴怎樣拼貼呢,請小朋友仔細看老師。(教師示范拼貼小人,具體講述怎樣使用漿糊。)這里還用許多火柴也想拼出運動的小人,請小朋友來幫助他好不好?

  4.幼兒操作活動。

  (1)幼兒在A4紙上自由拼出小人的各種動態,并用水筆給作品布設場景。

  操作要求:今天老師為每位小朋友準備了白紙、火柴、漿糊,請小朋友拼出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并添畫上背景。

  (2)教師巡回指導,對能力弱的幼兒給予幫助。啟發幼兒可以通過連接兩根或折斷一根火柴來表現手臂或腿部的彎曲動作。

  5.展示和相互交流。

  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白板上,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所畫的小人是什么動作。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已初步發展,在活動中我借助音樂、動作、語言、圖片等多種方式幫助幼兒了解運動,提高了幼兒自我觀察的能力,充分體現了孩子自己的價值,從而使幼兒獲得真正的滿足。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主動性較高,學習效果較好,達到預期的活動目標。現我反思如下:

  第一次上教研課,雖然事情做了很充分的準備。但是當老師一個個進班的時候,還是會有一點點緊張、有一點點擔心,總怕自己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

  一節課下來,覺得小朋友和自己的配合還是不錯的。就是由于自己的一點點緊張,在教課過程中一些細節處理上還不是很到位,比如說:個別漢字發音不準、在幼兒操作前,沒有很好的提醒幼兒場景布設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我努力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不僅教育好學生,還會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看圖編5以內的口頭應用題。

  能用加號、減號、等號列算式。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加號、減號、等號。

  課件準備:“我來列算式”組圖。

  紙面教具:《我會編應用題》。

  活動過程

  操作課件,鼓勵幼兒看圖說話,用“一共”編加法應用題。

  ——山頂游樂場開張了,熊貓奇奇約上小伙伴們一起去玩,我們也去看看吧。

  1。操作課件,鼓勵幼兒說說畫面內容。

  ——奇奇最先跑進游樂場,他在玩什么?接著誰來了?你能完整地描述嗎?

  ——如果把圖上的內容編成一道加法應用題,應該怎么說?

  小結:旋轉木馬上有1個小朋友,又來了2個小朋友,一共有3個小朋友。

  2。操作課件,引導幼兒用“一共”編加法題。

  ——山頂游樂場真好玩呀,還有誰來玩呢?請你看圖說一說。

  ——你能用“一共”,把圖上的內容編成一道加法題嗎?

  小結:“一共”是合起來,加起來的意思。我們可以用一共來表達兩個部分加起來,編寫加法應用題。

  操作課件,鼓勵幼兒看圖說話,引導幼兒用“還剩”編減法應用題。

  1。操作課件,鼓勵幼兒說說畫面內容。

  ——滑滑梯上原來有幾個小朋友?后來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能完整地描述嗎?

  ——如果把圖上的內容編成一道減法題,應該怎么說?

  小結:滑滑梯上原來有3個小朋友,1個滑下來了,滑滑梯上還剩2個小朋友。

  2。操作課件,引導幼兒用“還剩”編減法題。

  ——小伙伴們在玩什么呢?誰不玩走了呢?請你看圖說一說。

  ——你能用“還剩”,把圖上的內容編成一道減法題嗎?

  小結:“還剩”說明原來有的人或物品變少了、減少了。我們可以用還剩表示剩下來的人或物品的數量,編寫減法應用題。

  出示組圖“我來列算式”,引導幼兒用算式表示圖片內容。

  ——這些是什么符號?(運算符號)

  ——剛才我們用口編應用題的方法描述了這些圖片,其實還有一個很趣的方法也可以表達圖片上的內容,猜猜是什么?(數學、列算式)

  ——加號/減號/等號表示什么?(合起來/減少了/結果)

  ——請你根據圖片內容,正確選擇運算符號把算式補充完整吧。

  ——說說你列的算式,它表達了什么意思呢?

  小結:加號和等號用來列加法算式,表示兩部分數量合起來的結果。減號和等號用來列減法算式,表示總數減去一部分數量的結果。

  發放紙面教具《我會編應用題》,鼓勵幼兒看圖口編應用題并列算式表示。

  ——太陽快下山了,小伙伴們離開了游樂場,看看他們做了什么呢?

  ——請先試著把畫面內容編成一道應用題,再列算式表示。

  ——請你和旁邊的小伙伴說說你編的應用題,互相檢查所列的算式是否正確。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

  家長可以利用身邊的實物,如水果、積木等,和幼兒玩口編應用題的游戲,并鼓勵幼兒列算式表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積極用語言及身體動作表達自己對散文的理解。

  2. 學習按散文中的句式進行仿編。

  3. 樂意參與散文欣賞,能與同伴合作表演。

  活動準備:

  1. 與散文內容匹配的課件。

  2. 錄制散文錄音。

  3. 表演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欣賞牽牛花畫面,講述對畫面的感受。

  教師:我們來欣賞一幅美麗的畫。

  1. 說說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樣子的,她們好象在干什么。

  2. 那是什么樣的花呢?葉子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3. 這種像喇叭花一樣的是牽牛花,牽牛花好象在干什么?

  4. 牽牛花可高興了,又跳舞又吹喇叭,那么,誰聽到了牽牛花的喇叭聲呢?

  二、欣賞散文。

  1. 聽散文錄音一遍。

  提問:說說誰聽到了喇叭聲。

  2. 再次欣賞散文散文提問:花和草聽到了喇叭聲在干什么呢?

  3. 分段欣賞柑橘幼兒講述的情況,有選擇的點擊麥苗,豌豆花等畫面,欣賞散文,并適時知道幼兒用語言或者動作表達自己對散文的理解。

  4. 誰聽到了喇叭聲呢?聽到后它做了什么?(麥苗)看得清麥苗嗎?看上去是什么樣子的?

  白白的,看不清,白白的是霧,小朋友看見過霧么?你見過的霧是什么樣子的?(詞匯:白茫茫)

  5. 還有誰聽到了喇叭聲?(蘑菇)蘑菇是什么樣子的呢?(圓圓的像~~~)

  6. 有紫色的薔薇花,它說我也聽到了喇叭聲。看看薔薇在干什么?

  薔薇是怎么開的呀?請你用動作來表現薔薇張開一片一片的花瓣。

  7. 趴在哪里呀?是怎么趴的呢?請兩個小朋友來合作表演豌豆花趴在竹籬笆上。

  豌豆花趴在竹籬笆真快樂,小朋友想不想來表演呀?請趕快找一個小伙伴商量誰演豌豆花,誰演竹籬笆,合作的時候要互相配合,表現出快樂的神情。

  8. 還有誰聽到了牽牛花的喇叭聲,它又在干什么?(睡蓮)這些睡蓮的花瓣是什么顏色的呀?許多顏色可以用什么詞語來形容?(五彩繽紛,五顏六色)。我也有一個好聽的詞—— 五彩的花瓣。

  三、連續播放課件。完整欣賞散文。

  教師:這些畫面真美麗我們再來欣賞一遍吧。

  為什么世界變得如此芬芳,如此美麗,因為有了牽牛花。

  結合課件邊欣賞散文,邊表演。

  四、聽錄音分角色表演。

  五、仿編散文。

  除了這些花,草聽到了牽牛化的喇叭聲,還有誰也聽到了?他們四什么樣子的?在做什么?

  附散文《牽牛化》

  在綠油油的草地上,住著一群牽牛花。

  他們每人都有一個淺蘭色的喇叭。

  他們每人都有一件嫩綠色的衣服。

  他們迎著早晨第一道陽光,吹起了喇叭。

  全世界的花和草,聽見了喇叭聲,都快快起床了。

  你看,綠油油的麥苗,撥開了白茫茫的舞。

  圓圓的蘑菇撐開了美麗的小紅傘。

  紫色的薔薇張開了一片片花瓣。

  快樂的豌豆花爬上了比值的竹籬笆。

  嬌艷的睡蓮張開了多彩的花冠。

  于是,世界變得如此美麗,如此芬芳。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企鵝幼兒園大班教案12-04

幼兒園大班教案匯總12-25

蚯蚓幼兒園大班教案12-11

關于幼兒園的大班教案12-14

幼兒園大班優質教案12-1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爽爽爽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 | 亚洲动漫国产制服丝袜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电影欧美 | 性欧美俄罗斯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