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模板匯總7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家庭成員是孩子最喜歡和最親近的人,有關父母、爺爺、奶奶的故事也是他們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題。本活動設計意在從幼兒熟悉且關心的家庭成員入手,通過相互介紹、唱歌等形式知道家里的人數,萌發幼兒對親人的熱愛之情。同時寓數學教育于幼兒日常生活中。
活動目標
1.知道家庭成員數量。
2.萌發對親人的關愛之情:
3.會比較多、少、一樣多。
活動準備
1.收集全家福照片。
2.音樂磁帶《我家有幾口》。
過程建議
1.共同欣賞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
2.數一數自己家有幾口人?
3.幼兒之間相互比較自己家庭成員與別人的家庭成員人口數有什么不同,比一比,誰家人口多,誰家人口少,誰家和誰家人口一樣多。
4. 用自然聲學唱歌曲《我家有幾口》。
5.嘗試根據自己的家庭成員情況改編歌詞,互相演唱、欣賞。
延伸提示
1. 將“全家福”照片收集起來辦一個“我的家”展覽。
2.在活動區中用實物鞏固比較多、少和一樣多。
3.欣賞歌曲《我家有幾口》。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繼續運用已有經驗創編屬羊的符號。
2、培養孩子大膽采訪與記錄的能力。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黑板、老師示范用紙與筆、采訪記錄紙、筆、采訪
活動過程
1、引出話題:“今年是羊年,你們知道有誰屬羊嗎?”
2、幼兒議論,說一說誰屬羊
3、采訪要求,“今天我們去采訪,問一問別班的小朋友,還有幼兒園的老師、阿姨等其他工作人員,誰屬羊?"
4、大家討論采訪記錄:“屬”的符號怎么記錄?“羊”的符號怎么記錄?
5、統一記錄符號。老師將大家創編的符號在黑扳上示范。
6、采訪要求:個別幼兒重復采訪的用語。鼓勵幼兒大膽采訪,并將個別能力差的幼兒與能力強的搭檔采訪。
7、采訪后的反饋。請幼兒把采訪的記錄一一向大家匯報,糾正記錄錯誤的幼兒。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欣賞故事知道遇事應想到別人,不能光顧自己。
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豬八戒木偶或圖片。
2、幼兒帶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
【活動過程】
1、出示豬八戒木偶或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2、幼兒聽教師講述故事《豬八戒吃西瓜》,了解故事內容,知道遇事應想到別人,不能光顧自己。
提問:
(1)豬八戒開始是怎樣分西瓜的?最后有沒有這樣做?
(2)豬八戒是怎樣獨自一人吃掉一個大西瓜的?
(3)孫悟空是怎樣教訓他的?
(4)豬八戒做對了嗎?為什么?
3、鼓勵幼兒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
(1)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物品名稱、玩法、吃法。
(2)啟發幼兒與別人共同分享,體驗快樂。
教師:你有好看的書、好玩的玩具、好吃的東西,自己一人享用,有意思嗎?怎么辦?(與別人一塊玩、一塊吃)
(3)幼兒共同分享。
教師:你覺得大家一起玩、一起吃開心嗎?為什么?
教學反思:
孩子們非常地感興趣,通過本次活動,我們也知道了只要幼兒感興趣地東西,他們就會給你意想不到地驚喜,所以,在以后的活動中,我們應該從幼兒地興趣出發,來提高活動地質量,因為興趣是幼兒最好地老師。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珍惜、愛護我們生活環境的情感。
2、讓幼兒關注生活中的大氣污染,使幼兒初步了解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危害及減少大氣污染的方法。
重點:初步了解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危害及減少大氣污染的方法。
難點:激發幼兒珍惜、愛護我們生活環境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有關圖片資料。
2、小實驗所需要的物品。
3、故事、彩筆、紙。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請小朋友捏住鼻子,你有什么感覺?
師:我們的生活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可是現在空氣質量發生了變化,今天我們一起看一看,哪些事情對空氣有影響。
二、讓幼兒看有關圖片。
1、做飯時冒出的油煙。
2、工廠煙囪冒出的黑煙。
3、焚燒垃圾時產生的濃煙。
4、汽車、摩托車排出的廢氣。
5、正在吸煙的人。
6、路邊燒烤產生的濃煙。
三、頭腦風暴。
1、看完圖片后你有什么感受?(難受、嗓子癢、想咳嗽)
2、你認為這些事情對大氣有沒有影響?
四、提問:污染的大氣對動植物和人類有什么危害呢?
五、小實驗。
將兩只昆蟲分別放入兩個玻璃瓶里,其中一瓶內懸掛幾支點燃的香煙,另一瓶作為對比實驗。觀察結果:瓶內掛有香煙的昆蟲急噪、不安,想跳出去,而另一瓶內的昆蟲很平靜。
六、小結:空氣被污染不僅對動植物有危害,如果我們人吸入被污染的空氣,就容易患感冒、肺炎、氣管炎、哮喘病,嚴重的還會導致肺癌,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七、實地調查:帶幼兒進行戶外實地調查污染大氣的行為,并要求幼兒把結果用圖畫畫出或用符號標出來。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初步認識救護車的外形和功能。知道救護車是人類的好朋友,許多人的性命都是靠救護車挽救的。
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準備:
救護車圖片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說說自己都認識什么車。
2、你們認識救護車嗎?
3、請幼兒觀察救護車圖片。
4、你們說救護車是什么顏色的?
5、再說說救護車長的什么樣?
6、你們知道救護車有什么用嗎?
7、救護車和其它車不同,它是白顏色的,方形,它是用來救病人的。
8、救護車上方有鳴笛,如果有生命垂危的人就可以打開鳴笛,鳴笛一響,所有人都要給它讓路。如果沒有救護車,有些人會因為病情拖延而死。所以,救護車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百科:救護車司機受過專業培訓,可以在繁忙的路段、夜里和壞天氣里快速安全地駕駛。培訓也包括救護車打滑控制和野外駕駛。速度固然重要,不過當車上運載著一名重病或重傷的患者,其他工作人員又在對他進行急救時,平穩行駛也是必需的。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目標及內容
1、 引導幼兒初步認識本班的物品和環境.
2、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漢字與人.物的對應關系,感知文字的具體意義.
準備
1、 活動室.睡覺房.廁所."洗漱間.門.窗,鋼琴.玩具.圖書.老師,小朋友.等大字卡.漿糊(或透明膠條)等.
2、全班幼兒的名字卡.
過程及建議
(一) 幼兒介紹本班的人與物等情況.
1、 教師:從今天開始,幼兒園就是我們的新家,我們班就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這個大家庭都有些什么呢?有活動室.洗漱間.睡覺房,有風琴.玩具,圖書.還有許多寶寶(教師舉起相應的大字卡).我們這個新家里都有誰呢?有老師,我是老師(舉"老師"字卡).這些字寶寶就叫"老師".有小朋友.你們是小朋友(舉字卡"小朋友").這些字寶寶叫"小朋友.
2、 帶幼兒陸續認識環境物品并貼上相應的漢字.如:這是睡覺房,是小朋友睡覺的地方(貼"睡覺房"字卡,并讓小朋友摸一摸"睡覺房"這幾個字.以下類推).
(二) 發名字片,引導幼兒初步認識自己的名字
1 、帶領幼兒回座位坐好,用名字卡點名,點到名字的幼兒站起來說"到".教師將名字卡發給幼兒(教師可以先叫能力強的幼兒)
2 、幼兒自己看"名片",鼓勵幼兒自由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名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分蘋果活動,學會分享和謙讓2、通過操作活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樂意與同伴,成人分享好吃的食物
活動準備:
1、奶奶、媽媽、小男孩、小女孩及1個盤子、3個大蘋果、1個小蘋果的圖片2、操作冊《大蘋果分給誰》
3、每組1個點心盤,放入比幼兒人數數量少1個的橘子,水彩筆人手1只
活動過程:
1、故事引入主題嘗試為故事中的人物分蘋果,初步了解與別人分享東西的方法。
故事:一個星期天,奶奶帶著小妹妹到歡歡家做客,媽媽端出一盤水果,讓歡歡分給大家吃,歡歡最喜歡吃蘋果了,他看看盤子里大小不一的蘋果,很快將蘋果分好了,小朋友你們看看歡歡分得合適嗎?
集體討論歡歡分得是否合適,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如需調整,并請個別幼兒上前調整。
教師小結:有好吃的東西時應互相謙讓大的分給別人,小的留給自己。
2、將學到的分享方法加以實踐,深入感知分享好吃的'東西時要先想到客人、長輩、同伴和比自己小的人。
請幼兒坐在桌邊,打開幼兒操作冊《大蘋果分給準》
教師:請幼兒用連線的方式幫歡歡分蘋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3、遷移經驗,嘗試運用謙讓和分享的方法品嘗橘子教師:老師帶來了好吃的橘子,可是不夠每個小朋友分一個,怎么辦?誰能想出好辦法?
引導幼兒用謙讓和分享的方法幼兒分組品嘗橘子,教師巡回指導
4、欣賞歌曲《李小多分果果》
教師小結:
小一班的小朋友你們真棒,大家都學會了如何來幫助歡歡分蘋果吃。教師還發現了你們不僅學會了幫歡歡分蘋果,而且還學會了分享,教師希望你們回家也給你們家里的人分蘋果吃,大的分給別人,小的留給自己。
活動反思:大蘋果分給誰《大蘋果分給誰》是一節小班社會領域的活動。這是一個培養幼兒學會謙讓和分享的活動。幼兒,尤其是小班的幼兒,由于他們主要是以自我為中心,很少有與他人分享或謙讓的機會。本活動通過讓幼兒嘗試不同的分水果的方法,能夠培養幼兒形成好吃的東西與大家一起分享的意識和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以及與他人交往的方法。
通過這節活動的開展,使我班幼兒學會了與人分享,謙讓的行為。讓他們知道了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僅僅是一味地索取,而是應該學會謙讓、學會付出。雖然通過這一節小小的活動還不能讓幼兒完全地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在我們的一日生活活動中,教師會不時地向幼兒滲透,使幼兒明白"分享,謙讓"這一美德。在這節活動中,我班大多的幼兒都能夠很情愿地與同伴分享,但是有個別的幼兒由于年齡小的原因,他們對于與同伴分享這一主題比較抗拒。尤其是我班高紹喆小朋友,這名幼兒從小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加上爺爺、奶奶對孩子比較溺愛,什么好吃、好喝的東西都給孩子。造成了孩子自私的性格,所以在組織的這節活動中,這名幼兒表現的很突出,十分不愿意與同伴分享。針對這名幼兒的行為,我和本班的另外一名教師一起討論想出解決方法。希望幼兒能學會分享,懂得謙讓這一美德。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05-13
小班社會我的幼兒園教案04-07
幼兒園小班社會春分教案03-08
幼兒園小班社會環保教案04-0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社會《開飯了》教案12-27
幼兒園小班的社會教案08-2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2-1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玩具》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