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匯編八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掌握整理物品的基本方法,知道用完的物品要放回原處。
2.學習將不同的物品分類整理,并將整理經驗遷移到生活中去。
3.體驗整理物品及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內容包括嘟嘟熊整齊的家、雜亂的家,嘟嘟熊感謝和求助的話,雜亂的積木柜、鞋架、娃娃家和汽車后備箱);房間平面圖操作單人手一張,圖上有衣柜、玩具箱和書柜;可以隨意撕貼的衣服、玩具和圖書的小圖標若干;幼兒六人一組,每組兩個抽屜,里面雜亂地放著各種學習用品和食品。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師:嘟嘟熊搬新家了,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吧。(播放PPTl,嘟嘟熊整齊的家。)
提問:嘟嘟熊新家里有些什么?(衣柜、書柜、玩具箱。)你們喜歡嘟嘟熊的新家嗎?為什么?
2.師:第二天,嘟嘟熊的媽媽上班去了,嘟嘟熊一個人待在家里,東翻翻,西找找,把家搞成這樣了。(播放PFl2,嘟嘟熊亂七八糟的家。)
提問:這樣的家你們喜歡嗎?為什么?那怎么辦呢?
【評析:本環節我創設參觀嘟嘟熊新家的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對比的方法突出房間整齊很重要,調動起幼兒幫助嘟嘟熊整理房間的愿望。)
二、親歷體驗
1.整理房間。
(1)出示房間平面圖操作單,引導幼兒觀察嘟嘟熊的衣服、玩具和書該放在什么地方,應該怎么幫助嘟嘟熊整理房間。(幼兒嘗試物歸原處擺放物品,即把可以隨意撕貼-的衣服、玩具和圖書的小圖標分別粘貼在衣柜、玩具箱和書柜里。)
(2)幼兒持操作單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講述是怎么幫助嘟嘟熊整理房間的。
(3)教師結合操作單小結:衣服應放在衣柜里,玩具應放在玩具箱里,圖書應放在書柜里。
(4)師:聽,嘟嘟熊對我們說什么了?(播放PPT3,嘟嘟熊說:小朋友們,謝謝你們幫助我整理房間。)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幼兒通過動手做、眼睛看。完成了對“房間”的整理,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2.合作整理抽屜。
(1)播放嘟嘟熊的求助錄音:小朋友們,我家還有幾個抽屜沒有整理呢,請你們幫助我整理,好嗎?
(2)出示兩個抽屜,里面雜亂地放著學習用品和食品。師:抽屜里都放了些什么?給人的感覺是怎樣的?
(3)師:你們打算怎樣把兩個抽屜整理整齊呢?(幼兒交流,教師及時評價,如“你的想法真周到,把同類物品放在一起,找起來肯定很方便”。)
(4)每組六個小朋友合作,嘗試分類整理兩個抽屜里的學習用品和食品。
(5)講評交流。師:我們來看一看整理過的這些抽屜哪個最整齊,你最喜歡哪一個。先不要說出來,我們來玩個游戲,老師數到3,你就站到自己最喜歡的那個抽屜旁邊,說一說喜歡的理由。
小結:小朋友真能干,知道把同類的物品放在一起,學習用品放在一個抽屜里,食品放在另一個抽屜里。這樣,抽屜就收拾得整整齊齊的。
(評析:此環節我選擇了幼兒熟悉的食品和學習用品進行抽屜的合作整理,不但物品數量增加了,而且增加了二次分類的知識點,對中班幼兒有一定的挑戰性。幼兒通過議一議、說一說、分一分、理一理,學習將不同的物品分類整理,體驗到整理物品及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三、經驗遷移
1.師: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地方、哪些東西需要及時整理呢?
2.播放PPT4,雜亂的積木柜、鞋架、娃娃家和汽車后備箱。師:積木柜里的積木、鞋柜里的鞋子、娃娃家的擺設和汽車后備箱的雜物,這些東西該怎樣整理和擺放呢?
3.小結:生活中有很多的物品需要我們及時整理,讓我們動起手來,快樂整理,讓我們生活的環境變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
(評析:這是一個拓展環節,旨在幫助幼兒將獲得的整理經驗遷移到生活中去。)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在選材上貼近幼兒的生活;顒舆^程以整理為主線創設情境,情節的推進結合多媒體手段來實現.并通過畫外音的形式來串聯各個環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幼兒的思考,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教具選取上,我用的是易撕貼的小圖標及實實在在的常見物品,讓幼兒在動手做一做、動腦想一想的過程中,提高了整理的能力,感受到合作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抱一抱等多種形式認識水杉樹,并能用語言描述水杉樹的特征。
2.了解水杉樹的作用,在游戲中激發與水杉樹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圍坐在幼兒園的水杉樹底下。
2.錄音機、磁帶、照相機。
活動過程
1.我和水杉樹媽媽做游戲。
(1)談話交流,游戲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我們和這些大樹媽媽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好不好?
(2)游戲:開火車。
師幼隨音樂在水杉樹叢中開火車,嬉戲。
2.我和水杉樹媽媽做朋友。
(1)師:這棵大樹媽媽叫什么名字?一共有幾棵?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吧!
(2)引導幼兒觀察水杉樹。
師:誰來說說水杉樹媽媽長得什么樣?
、賻煟核臉涓墒鞘裁礃?
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學水杉樹媽媽高高直直的樣子。
、趲煟呵镲L一吹,水杉樹媽媽的葉子飄呀飄呀落到了地上,水杉樹的葉子長得什么樣呢?
每位幼兒自由地在水杉樹下撿起一片片落葉,教師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相互說一說。
、蹘煟赫l來學學小樹葉在秋風中怎么飄落的?(幼兒用不同動作表演。)
、軒煟盒淙~們,來,我們跟著音樂和水杉樹媽媽一起跳舞吧!
幼兒扮成一片片葉子,隨著音樂,在水杉樹下翩翩起舞。
3.我愛水杉樹媽媽。
(1)師:我們幼兒園里有這么多的水杉樹,你喜歡嗎?為什么要種這么多水杉樹呀?
(2)師:水杉樹媽媽真好,作用真大,你想對樹媽媽說些什么呢?
(3)師:我們該怎么保護水杉樹媽媽?
(4)分組和水杉樹媽媽去交朋友,一起游戲,拍照留念。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在生活中也能主動讓一讓別人,作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2.透過游戲讓幼兒體驗互相謙讓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體驗游戲圖片分析兒歌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系有細繩的小球礦泉水瓶子
活動過程:
1.游戲“逛公園”
1)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五個幼兒。
2)教師向幼兒說明不同顏色的小球代表誰。(紅色代表媽媽,綠色代表爸爸,藍色代表哥哥,白色代表爺爺,粉色代表小妹妹。)
3)幼兒將小球放入瓶子(公園)中,教師引導幼兒:公園里有什么,你們在公園里玩得開心嗎?
(鈴聲響起)教師:“公園里著火了,大家快跑!”
(鈴聲結束)幼兒松開手,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你們從公園跑出來沒有?為什么沒有跑出來?結果怎樣樣?你們又是怎樣跑出來的?
小結:公園里著火了,大家都趕緊往外跑。有的人互相擁擠,只顧著自己,結果誰也沒有跑出來。都受傷了,有的人互相照顧,一個一個地跑,就全都跑出來了,誰也沒有受傷。
2.討論:大家就應讓誰先跑,誰最后跑?為什么?
3.第二次玩“逛公園”的游戲,鼓勵幼兒按照大家討論的順序從公園里出來。
4.看圖講述: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做得對不對?我們就應向誰學習?
5.兒歌:“拍手歌”。結束活動。
附兒歌《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世界有我也有你。
你拍二,我拍二,大家生活在一齊。
你拍三,我拍三,互相謙讓很簡單。
你讓我來我讓你,和諧社會更美麗。
活動延伸:
在幼兒園放學回家的時候,組織幼兒觀察幼兒園樓道的擁擠狀況,讓幼兒了解擁擠的害處,在實際生活中明白要讓老人和小孩先走,走的時候靠樓梯的右邊,不能擁擠。同時號召家長也一同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來,教育幼兒養成互相謙讓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設計:
下雨時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自然現象,而孩子也異常喜愛雨天,他們常常興奮的談論著。我想不妨抓住這一季節特征,利用這一自然資源,引導幼兒有意識地去觀察、了解雨。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感受雨聲,下雨時的景象,能大膽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感受。
2。培養幼兒對雨的喜愛之情及對大自然現象的關注。
活動準備:
大雨和小雨的圖片、大雨和小雨的聲音、兒歌《大雨小雨》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課題 出示圖片師:小朋友們,老師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喜不喜歡下雨。槭裁?
小結:因為下雨過后的空氣特別的清新,小朋友還可以穿著雨衣或者打著雨傘出去踩雨玩。
【老師今天帶來幾張圖片請小朋友猜一猜那個是大雨、那個是小雨。】
1。出示大雨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提問
1)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這個是什么雨?(對這是大雨)提問
2)你看到的大雨是什么樣子的?當大雨落在地上的時候出現里什么?
小結:大雨的線條很粗,雨點落在地上的時候很大,有時候還能濺起水花來。
【我們再看看下面一幅圖是什么雨?】
2。出示小雨圖片讓幼兒觀察提問
1)出示小雨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對,這是小雨)提問
2)你看到的小雨是什么樣子的?當小雨落在地上的時候出現里什么?
小結:小雨的線條很緊密,小雨的雨點落在地上的時候,會出現一圈一圈的水圈,像小魚吐得魚圈。
【剛剛小朋友都認識了大雨和小雨,那你們有沒有聽過它們唱歌的聲音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看看那個小朋友能聽出來。】
二、聽雨
1。播放大雨的聲音提問
1)這是誰在唱歌?(哦,這是大雨在唱歌)提問
2)大雨唱歌是什么聲音?(嘩啦啦,)【請小朋友用自己的小嘴巴學一學大雨唱歌的聲音】
小結:因為下大雨的聲音"嘩啦啦"的,有時候還會出現打雷的聲音。
【小朋友,仔細聽聽這有是誰在唱歌?】
2。播放小雨的聲音提問
1)這是誰在唱歌?(這次是小雨在唱歌)提問
2)小雨唱歌是什么聲音?它和大雨的聲音一樣嗎?(滴滴答答,和大雨的聲音不一樣。)【請小朋友用自己的小嘴巴學一學小雨唱歌的聲音】
小結:小雨的聲音是"滴滴答答"的,它的聲音要比大雨的聲音小。
三、播放兒歌《大雨和小雨》讓幼兒用舞蹈來模仿大雨和小雨。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大雨小雨除了會唱歌,它們還會跳舞呢!我們也一起跳跳舞吧!】
四、活動結束【小朋友開心嗎?我們今天認識了大雨和小雨,跟它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特別的快樂對不對!那我們回到班里告訴其他的小朋友,讓他們也和大雨、小雨做朋友。】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極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懂得尊重環衛工人并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
3、有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課前可與環衛工人聯系好,約定參觀的時間和地點。(盡可能與幼兒園靠近
一些,且能確保安全。)
2、小抹布(與幼兒人手相等)
幼兒用書:《城市美容師》
活動過程:
1、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
(1)、教師:小朋友,知道我們的城市為什么清潔、漂亮嗎?(有環衛工人)環衛工人經常做什么事呢?我們今天去看看環衛工人在干些什么。
。2)、教師帶領幼兒在環衛工人工作的馬路對面觀察,引導幼兒注意環衛工人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工具,經過環衛工人的工作,馬路有什么變化。
2、討論環衛工人的工作與人們生活的聯系。
。1)、教師: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環衛工人,他們在干什么?
。2)、引導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環衛工人會怎樣?
3、尊重、愛惜環衛工人和他們的勞動成果。
。1)、教師:環衛工人很辛苦,不管刮風、下雨、下雪都在認真的工作。那
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呢?看看書上這些小朋友誰對誰不對
。2)清潔工人很辛苦,我們應該怎樣尊重他們,鼓勵幼兒做保護環境的好孩子。
反思:
通過活動孩子們知道了我們生活的小區、街道等都是有清潔工打掃干凈的,他們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平凡,但卻很偉大。今后有機會應帶孩子去親身體驗清潔工人的勞動,那樣對孩子的教育將更大。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各種各樣的小草,了解小草的多樣性。
2、認識有關愛護草坪的標志,知道要愛護小草。
活動準備:
1、家長與幼兒一起到野外尋找野菜,并拔2-3棵放入塑料袋。
2、蠟筆、紙張等。
活動過程:
1、感知
1)說說各自帶來的小草是什么顏色的?長得怎么樣?有什么用?他們是哪些小動物的食物?
2)帶幼兒進入可進入的草地,講講自己的感覺。
3)我們拔的野草和草坪上的小草一樣嗎?人們為什么要種那么多的草?
2、學習“愛護草地“的有關標志。
1)看一看、猜一猜,這些標志表示什么意思?
2)你還在哪里看到過這些標志?
3、畫標志
幼兒自己制作并張貼
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開始喜歡小草,喜歡周圍的植物,對他們充滿愛心和好奇心,更加懂得要愛護小草,保護環境。設計標志,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思考能力,并有意識的引導幼兒把“愛護小草,保護環境”逐漸內化為自覺的行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感受環衛工人,園林工人,建筑工人讓城市變得更漂亮。
2、能積極參與活動并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3、愿意為美化城市做力所能及的事。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準備:
PPT、城市美景圖、神秘禮物、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懸念引入
1、教師隨歡快的音樂和幼兒打招呼,給大家帶來神秘禮物,大家對禮物的興趣與渴望。
2、分發禮物,觀察討論。
你的禮物是什么,你喜歡它嗎?(播放滑稽背景音樂)通過這種落差,引發幼兒對清理垃圾的迫切需要。
二、誰讓城市變得美麗
(一)走進環衛工人
1、(出示堆滿垃圾的小區、街道圖)你們手上的東西就是從這里撿來的,你喜歡這里嗎?為什么?誰來把它打掃干凈呢?
2、出示環衛工人圖,你見過他們嗎?在哪見過?他們在干什么?
3、(播放PPT)讓我們走進環衛工人了解他們的工作。
4、了解了環衛工人的工作后,你覺得他們怎么樣?引發幼兒對環衛工人的尊重與喜愛。
5、(出示多幅圖片,觀察討論)環衛工人有哪些工作?
(二)定義城市美容師
正是有了這些環衛工人辛苦的勞動,我們的城市才能每天這樣干凈、整潔,讓我們送給他們一個美麗的稱號吧!(城市美容師)
(三)誰也是城市美容師?
1、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人也能稱為城市美容師(觀看建筑工人和園林工人的視頻)。
2、小結:原來,建筑工人能建出漂亮的'房子;園林工人能種出美麗的花草;環衛工人能將城市街道變得干凈、整潔,他們辛勤勞動裝扮我們的城市,正是有了他們,我們的城市才會變得越來越漂亮。
(四)我愛大豐城,
1、這些美麗的地方你認識嗎?(出示城市美景圖)是誰讓它變得如此美麗?再次感受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城市美容師給城市帶來的變化。
2、贊一贊工作在各個戰線上的城市美容師。
三、倡導幼兒為美化城市做力所能及的事,從小爭做小小城市美容師。
1、討論:我們小朋友能為美化城市做什么?
2、游戲:Yes or No
四、結束:走進生活
你們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小城市美容師了,老師之前送你們的禮物該怎么處理呢?對,讓我們趕快行動吧!
教學反思:
最近發現個別幼兒在戶外隨地吐痰以及亂扔垃圾的壞習慣,為了讓幼兒懂得從小事做起,從小培養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組織了社會活動《城市美容師》,以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極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為主題來延伸抓好班級幼兒常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陌生人"的含義,懂得不輕信陌生人的道理。
2.能初步識別陌生人的哄騙行為,樹立初步的防范意識。
3.提高遇到危險沉著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視頻:《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我不怕》PPT
2.歌曲《小兔子乖乖》
活動過程:
一、歌曲引入,了解哄騙提問
1.播放歌曲《小兔乖乖》。這首兒歌小朋友們熟悉嗎?這首兒歌的名字誰知道?那《小兔乖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2.小兔子開門了嗎?
3.小兔子是怎么知道大灰狼不是媽媽的?
教師小結:小兔子讓大灰狼把尾巴從門縫里伸進來瞧一瞧,判斷出這不是媽媽的尾巴。小兔子真聰明,遇到問題不慌不忙,動腦筋想辦法,值得我們學習。
4.提問:如果小朋友一個人在家,有人來敲門,你會怎么做呢?是所有的人敲門都不開嗎?(引導幼兒聯系實際思考判斷。并通過追問:是所有的人敲門都不開嗎?進一步引導幼兒判別自己的親朋好友等熟悉的人會開門,不認識的人就不開門。)
教師小結:當敲門的是自己熟悉的叔叔、阿姨時我們可以開門,不認識的人我們就不能開門,我們把這些不認識,不熟悉的人稱為"陌生人"。
5.討論:為什么不能給陌生人開門呢?(會騙人、會偷東西、會把小孩帶走……)教師小結:對,陌生人有可能是壞人,我們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
二、觀看事例,引發思考
1.有個叫小雨的小朋友自己在街上玩的時候碰到了一位陌生的阿姨,我們來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2.播放視頻《不跟陌生人走》,到"阿姨想帶小雨走"停止。
提問:
(1)如果你是小雨,會跟那位阿姨走嗎?
(2)為什么?
3.我們看一下小雨到底會怎樣做,繼續播放視頻,請幼兒看完后提問:
(1)那位阿姨是怎樣把小雨騙走的呢?(她說媽媽有事,請她來幫忙接小雨的)
(2)這位自己稱是媽媽同事的阿姨小雨認識嗎?
教師小結:所以無論別人怎么說,只要你不認識的人都是陌生人,陌生人都不能輕易相信。(通過引發幼兒思考,讓幼兒進一步了解"陌生人"的含義。)
(3)小雨的好朋友用了什么辦法救小雨呀?
(4)我們怎樣判斷陌生人說的話是真是假呢?
(引導幼兒通過討論得出一些常用的判別方法,如:給家里人打電話,詢問警察叔叔,找老師幫忙等等)
4.提問: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小雨真的被帶走的話,會有什么后果?(會被賣掉,被帶到其他的地方去,就見不到媽媽了)
5.總結:所以我們堅決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判斷推測,引發討論
現在我要來考考咱們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知道遇到陌生人應該怎么做了。
情景一:陌生人給小朋友玩具。
這幅圖上發生了什么事情?(陌生人給小朋友玩具)提問: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播放情景二:陌生人給小朋友好東西吃。
這幅圖上發生了什么?(陌生人給小朋友東西吃)提問: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播放情景三:陌生人帶小朋友找媽媽。
問題:遇到這幅圖上的情況你會怎么做?
教師小結:我們的身邊大部分都是好人,但也會有壞人。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不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也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做個機智勇敢的好寶寶。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12-16
幼兒園中班社會《勇氣》教案12-06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24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質教案06-08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06-01
中班社會幼兒園的標識教案03-31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09-05
幼兒園社會教案中班06-23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