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身體》含反思(通用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身體》含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身體》含反思 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探索人體奧妙的興趣。
2、充分運動自己的身體,進一步熟悉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并初步了解關節的作用。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一張人體結構圖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們先做個小游戲,游戲的名字叫:"說哪兒動哪兒",老師說身體的一個地方,小
朋友們讓它動起來,好不好?
二、引導幼兒講出身體各部位名稱及用途
師:剛才我們讓我們的身體運動了一下,那小朋友,我們運動了身體的哪些器官呢?
師:哪些器官我們沒有動呢?
師:剛才我們做游戲的時候,有的器官動了,有的沒動,所以他們不高興了。現在咱們讓他們都動起來吧!(和幼兒一起舞蹈)
師:咱們先坐下休息一會兒,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跳舞時都用了哪些部位,怎樣用的?
(幼兒討論)
師:現在誰來告訴大家?
師:你用到四肢了,你知道他們還有什么用處嗎?
師:哦,原來脖子可以扭呀,他還可以干什么?
三、引出關節
師:你們說的這些都是我們用眼睛能看見的,在身體里面還有許多看不見的,誰知道有哪些?
我們的身體為什么會動?腿為什么會彎?
四、用木頭人的游戲來初步了解關節的用處
師:木頭人很喜歡我們的小朋友,想跟我們做游戲,你們愿意陪它玩嗎?我們如果跟木頭人一樣沒有關節會怎樣呢?
小結:我們今天學習了關于身體的許多知識,眼睛,鼻子,耳朵,嘴巴,還認識了關節,它們的作用都很大,我們要好好的保護它們。
活動反思:
在這次"我們的身體"活動中,利用身體這一活的教具,和孩子們玩了一次認識人體的游戲,加深了幼兒對身體各個器官的認識,加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中,我和幼兒一起細致地觀察描述了身體的一些器官,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性格,在活動中穿插了一個小舞蹈,通過跳舞,孩子們親身體驗到了各個器官的用處,而且,還聯想到了一些細節,如:關節,如果沒有關節,我們的身體就不會動,同時,針對身體各種器官的作用,充分利用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說出應該怎樣做好身體的自我保護。在活動最后,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和家長一起去探索,進一步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本次活動從簡單的描述身體器官,到細致深入的了解他們的用處和保護方法,幼兒的身體保護意識大大提高。但在如何保護這些器官的問題上,雖然幼兒的思維很開闊,可是知識的系統性較差,我在設計教學時,對這個問題預料的不夠,應在今后的日常教學活動中以及區角材料的投放方面,豐富這方面的知識,使幼兒對身體的每個器官的保護都很到位,如:如何保護眼睛、聽力、牙齒,如何防止感冒、防止摔傷等等,切實加強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身體》含反思 2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并了解身體各部分的名稱及功能。
2、懂得要愛清潔、講衛生,愛護自己身體。
3、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果。
4、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水果及小卡片。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引入課題今天我們的活動室來了一個水果客人老師,它們藏在魔術盒里,我們一起把它們請出來。魔法咕嚕變(出視蘋果)
二、認識身體各部分你們看到了什么?
蘋果請問你們是用什么能看見蘋果的?
眼睛你的眼睛在哪里,小朋友用小手摸摸你的小眼睛。我們的眼睛可以做什么?(看老師,看爸爸媽媽)還可以干什么?
(看書)我們聞一聞蘋果是什么味道?香香的請問你們是用什么聞出蘋果的香味的?
鼻子指指看我們的鼻子在哪里?鼻子有什么用途?
我們摸一摸蘋果表面是什么樣的?光滑的請問你們是怎樣知道蘋果的表面是光滑還是粗糙的?
手摸的小朋友,你們的小手在哪里?拍拍你們的小手!我們的小手還可以做什么?(畫畫、拿東西、)用小手可不可以打人啊?我們把蘋果劃開,嘗一嘗?
甜甜的脆脆的請問你們是用什么嘗出蘋果的味道的?
嘴巴嘴巴可以干什么?(說話、吃東西)你們聽到了什么?嚼蘋果的聲音。
那耳朵可以用來干什么?(聽聲音)
三、動動我的身體請你跟我做:我的頭,我的臉,這是我的肩。
我的腰我的.腿,這是我的膝蓋,小小手手,小小手,小手真可愛,上面還有我的十個手指頭。
四、引導幼兒愛護身體小朋友的身體上有這么多的寶貝。那么我們是不是要好好的愛護它們呢?能不能讓它們臟臟的呀?
勤洗頭,勤洗澡勤洗頭,勤洗澡,身無異味身體好。
講衛生,愛整潔,儀表美觀朋友到。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氛圍中輕松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身體》含反思 3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嘗試跟隨音樂輕拍身體各部位。
2.邊念歌詞,邊做出相應的動作。
3.在空地方表現相應的動作,體念活動身體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教學CD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玩指認自己身體各部位的游戲,了解身體各部位名稱
1.今天,身體寶寶要和我們做游戲,它請小朋友猜猜它身上各個地方的名字
2.老師慢速地從頭到腳讓幼兒指認身體各部位的`名稱,這是我身體的什么地方?
3.老師快速指身體各部位,讓幼兒指認
二.引導幼兒欣賞歌曲,了解音樂旋律和歌詞
1.聽!這里有一首好聽的歌也說了身體的事情,我們一起聽聽它說了什么
2.播放歌曲請幼兒欣賞,然后引導幼兒自由表達欣賞到的歌詞內容
三.老師慢速哼唱歌曲,讓幼兒根據所聽到的歌詞內容,有節奏地輕輕拍打身體各部位
四.老師播放音樂,用夸張的動作拍打和指認身體個部位,邊引導幼兒念歌詞,跟音樂表現相應的動作
五.提醒幼兒做動作時在人少的地方進行,注意安全。
活動反思:
在聽音樂發出聲音這個環節中,幼兒能夠根據聽到音樂發出聲音,并且也會有節奏地根據音樂的快慢來發出聲音,可見,上一環節的節奏,也讓幼兒在這個環節中,用身體根據音樂來發出聲音,更加有方向性,給他們一種節奏的習慣。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身體》含反思 4
課程分析
孩子們對各種各樣的聲音感興趣,利用自己的身體結合音樂來玩樂,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綱要》指出我們要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得機會,鼓勵幼兒用多種不同的形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課程目標
一、發現身體部位發出的各種各樣的聲音,并大膽進行嘗試表現為音樂伴奏。
二、認識四類樂器,熟悉它們各自發出的'不同聲音。
三、萌發喜愛打擊類音樂活動。
課程準備
一、各種打擊樂器4-5件。
二、音樂
課程過程
在音樂歌曲的帶領下出場
學習身體的幾個部分發出的不同聲音。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來跟我們的小身體一起玩游戲。
請你告訴我,你的小身體上有哪些地方呢?
說下身體上有哪些部分,然后根據一起唱歌hello你好嗎,動起來。
看看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一起動。
今天我們不僅要動起來,還要一起聽聽它們的聲音。
聽跺腳聲,在老師的指揮下跺腳發聲。
聽拍手聲,在小朋友的指揮下拍手發聲。
播放音樂,跟隨音樂擺動身體的相應部位。
三、認識各種樂器,熟悉它們各自發出的不同聲音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打擊樂器,請你們仔細聽一聽,它們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
教師逐一出示并操作打擊樂器使其發出聲音,認識各種樂器。
每種樂器發出的聲音代表身體的一個部位,幼兒自主選擇。
都拿好樂器好,根據老師的手勢讓手中的樂器發出聲音。
老師唱歌,根據老師的唱的身體部位,相應的樂器做出演奏。
根據音樂再做一次。
四、結束退場
今天我們的樂器小樂隊和我們的小身體做了一場演奏,現在讓它們回家了,看看我拍哪里對應的樂器就要送回來哦!
課程反思
幼兒喜歡音樂,對于較少接觸的音樂游戲和打擊樂更是感興趣,所以在活動開展時,不管是專注力和配合度都比較高,通過活動較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此活動還可以有個第二課時,可以在后期將它作為律動繼續開展。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身體》含反思 5
活動目標:
1、知道五官數量與點子數量的匹配。
2、說說身體上主要器官及其基本用處。
活動準備:
1、水果糖、餅干、護手霜,五官及手腳圖片。
2、1~4的點子卡片。
3、幼兒操作材料3《我的身體有……》
活動過程:
1、嘗一嘗、看一看。請幼兒閉上眼睛品嘗餅干,猜猜才吃了是什么?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吃的東西,小朋友們想不想吃呀?那我請舉手而且做做好的小朋友吃,而且吃得時候要閉上眼睛,猜一猜吃了什么?
——小朋友們是怎么知道的,是誰幫助了你呀?(教師適當提示并出示嘴巴圖片)
——看一看,你猜的對不對?
——這次誰有幫助了你?(出示眼睛圖片)
——小朋友數一數我們有幾張小嘴,幾只眼睛呀?(將對應的點子數放在旁邊)
——小朋友看一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是什么味道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2、聞一聞。
——那請小朋友聞一聞老師帶的護手霜的味道,告訴我是什么味道。
——你是怎么知道的?誰幫了我們?(出示鼻子的圖片)
——數一數,我們有幾個鼻子?(將對應的點子數放在鼻子旁邊)
3、聽一聽。
——小朋友仔細的聽一聽拍了幾下,你們是怎么知道的,誰幫助了我們?(出示耳朵的圖片)
——數一數,我們有幾個耳朵?(將對應的點子數放在耳朵旁邊)
4、找一找。
——我們身上還有什么,并且數一數,他們分別有幾個?
幼兒互相在自己或同伴身上找一找。
——我們身上還有小手和小腳,數一數我們有幾只小手,幾只小腳?(將對應的`點子數放在旁邊)
5、小結:
我們身上有一張嘴巴可以吃東西,兩只眼睛可以看東西,一個鼻子可以聞味道,兩個耳朵可以聽聲音,兩只小手可以做事情,兩只小腳可以走路。
6、做《幼兒操作材料3》中的《我的身體有……》
教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程中,通過嘗一嘗,看一看,聞一聞,聽一聽,找一找等環節,讓幼兒發現自己身體上的東西,但在實施時,不能較好的達成教學目標,并且在出示圖片時,在放手和腳的圖片時,由于地方太小,使得整個畫面太亂。在講到身體部位的用途環節時,講的非常詳細,讓幼兒了解如何愛護它們。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身體》含反思 6
設計意圖:
小班孩子初上幼兒園,一切都還不適應,不論是身心發展還是在生活與學習上都還有諸多不適應。設計這一課,是想讓孩子知道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該怎樣做才能確保自己身體健康無疾病,而且考慮到不論任何年齡階段的幼兒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挑食習慣。因此,想通過這節活動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而促進其身心健康全面和諧發展,從小抓起,對其今后的發展也是利大于弊。
活動領域:
生活與健康
活動名稱:
《我的身體棒棒的》(小班)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常見的水果、蔬菜及肉類等,并認識一些其它相關的內容,讓幼兒知道挑食不利于身心健康。
2、初步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PPT課件、自編兒歌《我的身體棒棒的》、音樂《健康歌》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用繪本故事《好餓的小蛇》導入活動課。(配合ppt課件)
PPT1、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現了一個圓圓的蘋果。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PPT2、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PPT3、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現了一根黃色的香蕉。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PPT4、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PPT5、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現了一個三角形的飯團。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PPT6、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PPT7、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現了一串紫色的葡萄。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PPT8、啊嗚—咕嘟!啊!真好吃。
PPT9、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現一個帶刺的菠蘿。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PPT10、啊嗚—咕嘟!
PPT11、啊!真好吃。
PPT12、好餓的小蛇扭來扭去在散步,它發現了一棵結滿紅蘋果的樹。你猜猜好餓的小蛇會怎么樣?
PPT13、扭來扭去爬上樹,然后……張大嘴巴……
PPT14、還是咕嘟!
PPT15、結滿紅蘋果的樹呢?小蛇變成了一棵樹。
PPT16、“啊—真好吃”。好餓的小蛇再也不餓了,擦擦嘴扭來扭去地走了。
教師:(1)小朋友們,在剛才的故事中有誰告訴我小蛇都吃了哪些食物呢?最后小蛇還餓嗎?
(2)孩子邊說邊出示圖示,讓孩子對照并再一次加深印象。(PPT17)
(3)小結:小朋友們回答的都正確。原來小蛇每次遇到食物時從不挑食,它什么都吃,所以最后好餓的小蛇再也不會感到饑餓,并且一天天地在茁壯成長。(PPT18)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也有一些東西想和大家分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出示常見水果類的圖片(PPT19)
(1)、請小朋友對照圖片依次說出水果名稱,并想一想這些水果對人身體有哪些益處,隨即教師依次對圖片做以小結。?
(2)、在出示一些其它的水果圖片,引導孩子嘗試說出這些水果的名稱。(PPT20)
(3)、教師小結。(多吃水果,會讓我們的`皮膚光亮又嫩滑,而且還能預防疾病的發生,對我們的身體大有益處)。
2、出示常見蔬菜類的圖片(PPT21)
(1)、請小朋友對照圖片依次說出蔬菜名稱,并想一想這些蔬菜對人身體有哪些益處,隨即教師依次對圖片做以小結。
(2)、在出示一些其它的蔬菜圖片,引導孩子嘗試說出這些蔬菜的名稱。(PPT22)
(3)、教師小結。(蔬菜里還有大量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纖維素,能夠幫助我們補充每日所需的不同營養物質及幫助我們清理腸道垃圾)。
3、出示常見蛋奶類及禽肉魚類的圖片(PPT23)
(1)、請小朋友對照圖片依次說出蛋奶類及禽肉類名稱,并想一想這些食物對人身體有哪些益處,隨即教師依次對圖片做以小結。
(2)、在出示一些其它的相關圖片,引導孩子嘗試說出這些名稱。(PPT24)
(3)、教師小結。(蛋奶類及禽肉類的食物應按身體每天所需要的營養進行補充,多食不僅不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同時還會加重我們的腸胃負擔,從而導致積食并引起疾病)。
(三)結束部分
(播放健康歌結束活動)小朋友們,今天我的活動課就到這里了,老師還為此給小朋友們編了一首兒歌,叫《我的身體棒棒的》。(我是一個乖寶寶,爸爸媽媽都愛我。不挑食也不剩飯,我的身體棒棒的)。并且配合音樂,和孩子一起做動作并結束活動。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回家后看看還有哪些食物是自己認識的,并想想這些東西對自己身體會有哪些益處。
活動反思:
這節課我是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課程內容,其中配有歡快的音樂和配音,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故事聽起來更生動豐富些,從而更好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加之配有色彩豐富亮麗的圖片,在配上相關的講解內容,能更好地吸引孩子,便于孩子積極主動的認知與學習,知道挑食是不利于身體健康的,從而達到想要的教學效果。在最后以邊表演邊唱兒歌的方式結束活動,是用“動”的方式來表達。期間不足的地方就是在介紹食材那里內容可以在豐富一些,講講不同的食材里都含有哪些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可以在講的細致一些。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身體》含反思 7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要注意一些保護自己的簡單常識,知道不做危險事情。
2、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3、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動延伸:
一、情景導入,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出示小熊,引起幼兒的興趣:今天唐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出示小熊(小熊)
2)引導幼兒與小熊打招呼:師:我們跟維尼打聲招呼,幼:hello,小熊。老師用小熊的聲音說:小朋友好。
3)師:維尼它怎么了,怎么身上有那么多的創可貼?幼:維尼受傷了。師:維尼哪里受傷了?,提問讓幼兒發散思維,嘗試著幼:可能被人欺負了,師:有可能的。幼:可能摔跤了:(師轉向維尼;你摔跤了嗎,)被媽媽爸爸批評了(我也這樣想)
4)我們來聽聽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二、用一個故事導入在家里什么東西是危險,并聯系幼兒生活經驗進行拓展。
1、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1)師:它怎么會受傷的?它幼:幼:它玩刀的時候不小心就受傷了,它玩捉迷藏不小心受傷了。
2)師:你們受傷過的?幼:受傷過的,師:能不能告訴小熊你是怎么受傷的?請幼兒詳細描述自己受傷的過程幼:我的頭是撞在桌子的角上才受傷的。(師:所以小朋友要小心桌子的角)我的'是被小朋友抓傷的(小朋友之間互相玩的時候要特別當心)--讓幼兒闡述自己受傷的地方和過程,由小熊的故事聯系到幼兒本身。
3)教師總結:(對著維尼說:)維尼,剛才小朋友用自己的經歷告訴你還有那么多危險的事情,你能不能玩呀,(讓幼兒幫小熊說:"不能"),你下次玩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了,現在,和小朋友一起學本領吧。
2、出示幻燈片,幼兒仔細觀察師:看,這是唐老師的家,請你們找一找,我們家里有哪些東西,小朋友要特別注意,不能隨意亂碰幼:電風扇,手伸進去葉子會把我們的手劃破的,師:哦,電風扇,我們小朋友小手不能伸進去,不然會受傷的。(老師注意:讓幼兒說清楚什么東西不能碰以及不能碰的原因)幼:小刀,如果玩的東西會弄傷手的。師:小刀用的時候要特別注意,不然它很尖的,容易割破我們的手。
幼:筆,很尖的,會戳痛我們的。看幻燈片的演示。師:我們在家里能不能拿了尖尖的東西亂跑幼:不能,師:我們千萬要小心,不能向紅紅一樣亂跑,不然,會弄傷自己的。----強調幼:不能躲在門的后面,門如果開的很用力,就會把頭弄傷的。師:門的后面,我們要小心,不然會維尼一樣受傷的。
幼:熱水瓶很危險的,里面的熱水會燙傷我們的。師:你說的真棒,熱水瓶小朋友不能碰,如果熱水燙在身上,可疼了。
幼:飲水機很危險的,里面有熱水,會燙疼的。
幼兒說一說那些地方很危險,我們不能碰,我們不能玩,看幻燈片的演示,小朋友要喝水的時候要留心,千萬不能弄傷自己。--強調師:剛才,小朋友在我家里發現那么多要特別注意,不能隨便亂碰的東西,(總結小朋友說過的幾處危險的地方)小朋友,你們在自己的家里一定要小心,不要變成邦迪小朋友,好嗎。幼:好。那除了這些事情之外,還有沒有哪些事情我們也要特別小心的?比如;馬路上,幼兒園等,公園里幼:我們不能亂穿馬路,不能在馬路上玩。師:對呀,馬路上好危險,小朋友要特別注意。
幼:幼兒園的剪刀也很危險的,會弄傷我們的手的。師:用剪刀的時候,我們要小心。
教學反思:
1、因為生活中的不安全物品和不安全隱患太多,在這節課中不能面面俱到。
2、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調,教師應根據幼兒情況在調整教學。
3、這節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身體》含反思 8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要注意一些保護自己的簡單常識,知道不做危險事情。
2、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活動準備:
幻燈片等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1)出示小熊 維尼,引起幼兒的興趣:今天唐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出示小熊 維尼(小熊 維尼)
2)引導幼兒與小熊 維尼打招呼
3)師:維尼它怎么了,怎么身上有那么多的創可貼?
幼:維尼受傷了。
師:維尼哪里受傷了?提問讓幼兒發散思維。
幼:可能被人欺負了
師:有可能的。
幼:可能摔跤了(師轉向維尼,你摔跤了嗎?)被媽媽爸爸批評了(我也這樣想)
4)我們來聽聽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二、用一個故事導入在家里什么東西是危險,并聯系幼兒生活經驗進行拓展。
1、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師:它怎么會受傷的?
2)師:你們受傷過的?能不能告訴小熊 維尼你是怎么受傷的?(請幼兒詳細描述自己受傷的過程)
師:所以小朋友要小心桌子的角,小朋友之間互相玩的時候要特別當心——讓幼兒闡述自己受傷的地方和過程,由小熊 維尼的故事聯系到幼兒本身。
3)教師總結:(對著維尼說)你下次玩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了,現在,和小朋友一起學本領吧。
2、出示幻燈片,幼兒仔細觀察
師:看,這是唐老師的家,請你們找一找,我們家里有哪些東西,小朋友要特別注意,不能隨意亂碰
師:我們在家里能不能拿了尖尖的東西亂跑。
幼:不能。
師:我們千萬要小心,不能向紅紅一樣亂跑,不然,會弄傷自己的。
師:門的后面,我們要小心,不然會維尼一樣受傷的。熱水瓶小朋友不能碰,如果熱水燙在身上,可疼了。
師:剛才,小朋友在我家里發現那么多要特別注意,不能隨便亂碰的東西,(總結小朋友說過的幾處危險的地方)小朋友,你們在自己的家里一定要小心,不要變成邦迪小朋友,好嗎。那除了這些事情之外,還有沒有哪些事情我們也要特別小心的?
比如:馬路上,幼兒園等,公園里。
活動延伸:
布置情景,引導幼兒判斷正確與否。
師:圖片上的這幾個小朋友做的對不對?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和維尼一起學了很多本領,還知道很多事情是危險的,危險的事情能做嗎,我們要做一個健康安全的好寶寶。
反思:
在活動中,師"幼互動有一定的不協調,教師應根據幼兒情況在調整教學。
這節課還是很成功的,教師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身體》含反思 9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自己的身體來發出聲音,體驗“身體唱歌”的樂趣。
2、能按簡單的節奏發出聲音。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發現自己身體能夠制造聲音,體驗“身體唱歌”的樂趣。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在自己身上尋找聲音。
活動準備:
1、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玩過“找部位”的游戲。
2、 活動材料準備:節奏譜一張,一段節奏感強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游戲“找部位”。借助游戲中的動作,引導幼兒進一步加深對身體各部分的認識。
師: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玩一個《找部位》游戲,小朋友想不想玩?我們唱到身體的哪個部位時,就趕緊用小手把它指出來,老師看看誰最聰明!
二、尋找身上的聲音
1、師:“小朋友,你們可真棒呀!能用小手指出我們身體的這么多部位!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仔細聽!” 幼兒閉眼,教師拍手。
師:“聽到什么聲音了?”
幼:“拍手的聲音。”
師:“這種聲音是老師拍身體的哪一部分發出來的?”
幼:“拍手。”
師:“老師拍手可以發出聲音來,你們拍拍自己的小手,能發出聲音嗎?”
2、從教師的尋找聲音中,讓幼兒自主地去嘗試、探索,體驗聲音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師:“小朋友,剛才我們用手拍出了好聽的聲音,現在大家想一想我們還能用身體的哪個部位發出聲音呢?”
3、請2-3名幼兒演示自己尋找的聲音。 “想好了嗎?誰來表演一下?”(及時表揚)
4、幼兒跟教師,模仿一些滑稽的聲音,如嘴唇開合發出的聲音,捏住鼻子發出的聲音,左右腳交替的聲音,用嘴發“p”的聲音等。
5、小結:原來我們的身體能夠發出這么多有趣的聲音。老師這里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幅圖片呢!
三、我的身體會唱歌
1、出示節奏譜,按節奏分別念一念,邊有節奏地跟念邊用手打擊身體。
2、我們用身體來唱一首歌吧!教師輕輕播放一段節奏歡快的'音樂,幼兒跟著音樂節奏用身體發出聲音。再次播放音樂,幼兒換一種方法讓身體唱 歌。
3、請幼兒聽音樂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讓身體唱歌。
四、小結
今天,我們用身體發出聲音的游戲好玩嗎?原來,聲音無處不在。除了我們今天玩的在身體上找聲音,在我們家里、在上幼兒園的路上、在我們操場上都能找到很多的聲音,現在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找找聲音吧。
活動反思:
從活動的內容上看: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身體發出聲音,感受這個活動的樂趣。幼兒在活動中,也能大膽想象,嘗試運用各種方法來讓自己的身體發出聲音,體驗到用身體發出聲音的樂趣。
從活動的改變上看:我讓孩子以一定的節奏XX XX | X X | X — |來發出聲音。幼兒在嘗試熟練了之后,對有節奏地發出聲音的興趣很大,這對于幼兒的節奏感,也起到促進的作用。
在聽音樂發出聲音這個環節中,幼兒能夠根據聽到音樂發出聲音,并且也會有節奏地根據音樂的快慢來發出聲音,可見,上一環節的節奏,也讓幼兒在這個環節中,用身體根據音樂來發出聲音,更加有方向性,給他們一種節奏的習慣。
幼兒園大班教案《我的身體》含反思 10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在平衡木上變換手臂動作走,增強幼兒的平衡能力。
2、發展幼兒跑的動作,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3、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活動準備:
平衡木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隊列練習。
教師:“小朋友,現在我們學習運動員進行隊形練習。”
(2)運動員模仿操:射擊、游泳、舉重、推鉛球、打排球、自由體操。
要求幼兒學做運動員模仿操,要學的對,學得像,做的到位有力。
2、基本部分。
(1)幼兒跟老師在地面上復習平衡木上的動作。
(2)幼兒在平衡木上進行動作練習。老師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幼兒分組進行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復習游戲“追圈”。老師交代游戲規則:先滾動圈,追到后再繼續進行滾動,繞過目標回來后將圈交給第二個幼兒,游戲繼續進行。
3、結束部分。
(1)總結幼兒學習平衡木動作的情況。
(2)做放松整理活動。
教后反思:
運動員是小朋友非常羨慕的人,游戲的開始讓幼兒練習各種運動的動作,很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該活動發展了幼兒的平衡能力和跑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