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

時間:2024-12-20 16:10:07 林惜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通用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通用5篇)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 1

  設計意圖:

  體育活動室內有一根拔河用的繩子,這是當年為親子運動會購置的。孩子們對這根又粗又長的繩子很好奇,經常上前拉拉、摸摸。后來,我們將繩子放到操場上,孩子們開心極了,圍著繩子跳來跳去,創造了許多不同的玩法。根據中班幼兒活潑好動、樂意接受挑戰的特點,我們創設情境,利用繩子設計了體育活動“過河”,讓幼兒在運動和游戲中愉悅身心,鍛煉體能。

  活動目標:

  1·學習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的動作技能。

  2·提高爬、跑、跳的能力,鍛煉體能,發展肢體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在難度逐步提高的游戲中,主動參與,大膽嘗試,挑戰自我。

  活動準備:

  1·大繩一根,鱷魚胸飾一個,平衡步道、沙包若干,筐一只。

  2·活動前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一、小蝌蚪變變變

  1·我們一起把繩子圍成一個大大的、圓圓的池塘,來做“小蝌蚪變變變”的游戲吧。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這一熱身運動的動作,幼兒觀察并跟隨教師模仿練習。動作如下:

 。1)身體趴在地上,雙手合放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動移動身體;

 。2)蝌蚪長出兩條后腿:身體趴在地上,用兩條腿連續蹬地并扭動身體前進;

 。3)蝌蚪長出兩條前腿:四肢匍匐爬行;

  (4)變成青蛙起跳:模仿青蛙跳躍的動作,做全身運動。

  二、青蛙跳田埂

  1·現在小蝌蚪變成了青蛙。你們知道青蛙有什么本領嗎?青蛙不僅會唱歌,還會蹦蹦跳。大家一起來學學青蛙跳田埂。

  2·教師用平衡步道作田。ㄒ粔K一塊間隔、兩塊兩塊間隔等),設置活動路線,通過不斷增加高度和寬度來提高活動難度。幼兒可選擇不同難度的場地進行練習。教師指導要點如下:

 。1)要求幼兒從同一方向進行跳躍活動。起跳時,用力蹬地,向前上擺臂;落地時,屈腿全蹲,保持平衡。

 。2)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變化難度,也可根據情況運用自己的肢體動作給幼兒增加難度。注意觀察個別能力較弱幼兒的活動情況,并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幫助。

  (3)用塑料圈在活動場地邊做小池塘,請小青蛙自主掌控休息時間。(通過本環節,全體幼兒熟練掌握了立定跳遠的.動作方法,大部分幼兒能夠進行助跑跨跳的動作練習,部分幼兒能夠利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較遠的距離。)

  3·幼兒自由活動,教師巡回觀察,通過增加難度和語言指導(如“看看別人是怎么跳的”“怎樣跳才正確”“現在步道變寬了,你怎樣跳過去”等),使幼兒的跳躍動作自然地由立定跳遠轉變為助跑跨跳。教師在活動中要注意觀察幼兒的活動量,適時集中請個別幼兒展示動作,并講解動作要領和安全保護知識,在重點部分示范動作并帶領幼兒集體練習。

  三、青蛙過小河

  1·青蛙越長越大,本領也越來越大。對面田里有許多害蟲,現在青蛙要跳過這條小河去捕捉害蟲。這條河有的地方寬,有的地方窄,你們看看能從哪里跳過去。如果游來了鱷魚,你敢不敢從鱷魚身上跳過去?

  2·教師將繩子在地上對折圍成一條寬窄不等的小河,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活動能力跳過小河,鞏固前面游戲中掌握的動作方法,并利用所學動作完成一定的目標,進一步鍛煉體能。

  第一次活動:幼兒自由跳過小河,教師引導幼兒看看自己能跳過多寬的河面,是用什么方法跳過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沖撞。

  第二次活動:教師通過增設下雨、河面變寬等情景,提高跳小河的難度。幼兒分散活動,教師巡回觀察,注意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嘗試。

  第三次活動:教師胸前貼上鱷魚圖片做鱷魚,雙膝微屈仰臥河中,幼兒依次跳過河捉到害蟲,再從鱷魚身上跳回來,將害蟲放到指定的筐里。

  3·幼兒依次游戲,教師根據幼兒的能力,通過改變自己膝蓋的高度來調節幼兒跳躍的難度。

  四、青蛙回池塘

  1·今天所有的青蛙都很能干,學會了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跳田埂,過小河,捉害蟲,掌握了很多本領。大家累了吧,我們再把繩子圍成池塘,休息休息吧。

  2·小青蛙在音樂伴奏下在池塘里游一游,用繩子模擬水波晃動,并相互拍腿放松,休息嬉戲。

  3·簡單點評活動情況,表揚幼兒的勇敢。

  4·師幼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評析:

  王老師是一個男教師,他結合中班幼兒體育鍛煉的目標要求,創設游戲情境,注重幼兒爬、跑、跳等運動技能和體能的培養,重點練習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興趣盎然,自主參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該活動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情境性和游戲性

  整個活動由系列連貫的情景游戲組成:小蝌蚪在池塘里變變變――青蛙跳田埂――青蛙過小河――青蛙回池塘。動態變化的情境能激活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其原有經驗,挑戰幼兒的新經驗和學習的愿望。把長繩圈起來變成池塘,讓幼兒到池塘里做“小蝌蚪變變變”的游戲;把繩子拉成一個長圓變成一條小河,讓幼兒學習跨跳過“小河”;用平衡步道作田埂,自己仰臥在河里做鱷魚等,增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情趣。

  2、差異性和挑戰性

  每個幼兒在發展過程中是存在差異的,王老師在組織教學時特別注重幼兒的發展差異,并據此確定了活動的目標層次和遞進策略。如教師用平衡步道作田埂設置活動路線,通過不斷增加高度和寬度來提高活動的難度和挑戰性,讓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難度的場地進行練習。從活動情況來看,全體幼兒基本掌握了立定跳遠的方法,大部分幼兒能夠進行助跑跨跳的動作練習,部分幼兒能夠利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較遠的距離。又如,教師將繩子對折圍成一條寬窄不同的小河,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循序漸進地練習跳小河。第一次,讓幼兒自由跳;第二次,讓幼兒增加寬度跳;第三次,讓幼兒增加高度和障礙跳,富有挑戰性的活動把幼兒的學習推向了高潮。

  3、自主性和有效性

  該活動組織環環緊扣、層層遞進。教師用簡單的道具創設動態的情境,把有挑戰性的活動練習置于有趣的游戲情境中,使幼兒主動參與,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表現出自主學習、勇于挑戰的精神。在活動中,教師還有意通過穿插輪流活動和讓幼兒間隔休息的方式來調節運動量。適宜的練習密度、梯度,小青蛙的角色體驗帶來的興趣和情趣,使活動有序、高效,達成了鍛煉體能和發展動作技能的目標要求。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 2

  學習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的動作技巧和正確方法,促進跳躍能力和肢體動作協調發展。

  2、提高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3、培養幼兒勇敢、大膽,敢于挑戰的意識。

  活動準備

  1、大繩一根、鱷魚頭飾一個、平衡步道若干個、沙包若干、筐一個。

  2、教師課前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活動流程圖:

  活動過程:

  (一)情境游戲:“池塘”里的小蝌蚪。

  教師和幼兒拉著大繩上場,把繩子圍合成一個大圓“池塘”,師生躺在“池塘”里做“小蝌蚪”。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動作,幼兒觀察并跟隨模仿練習,使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身心得到充分舒展,為開展下面的活動創造積極、愉悅的氛圍

  熱身運動“小蝌蚪變變變”:幼兒做蝌蚪跟隨教師在“池塘”中游動(動作方法:趴在地上,雙手合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動移動身體。)——蝌蚪長出兩條后腿(動作方法:身體趴在地上,用兩條腿連續蹬地并扭動身體前進)——蝌蚪長出兩條前腿(動作方法:四肢匍匐爬行)——變成青蛙跳跳(幼兒各自模仿青蛙跳躍的動作,全身運動)。

 。ǘ┻\動游戲:青蛙跳“田埂”

  游戲方式:教師用步道作田埂,設置活動路線,通過不斷增加高度和寬度來提高活動的難度和挑戰性,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難度的.場地進行嘗試練習活動。

  通過本環節,使全體幼兒熟練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方法,大部分幼兒能夠進行助跑跨跳的動作練習。部分幼兒能夠利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一定遠度的距離。

  規則要求:

 。1)幼兒從同一方向進行跳躍活動,起跳時,腿用力蹬地,臂向前上擺;落地時,屈腿全蹲,保持平衡。教師要注意幼兒的安全。

 。2)教師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進行難度變化,也可根據情況運用肢體動作來給幼兒增加難度。

 。3)教師要注意難度增加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活動情況,適當的進行鼓勵和幫助。

 。4)用塑料圈在活動場地邊做小池塘,請小青蛙自主選擇休息。

  場地一變化一變化二變化三

  幼兒在教師布置的場地上進行自由活動,教師巡回觀察,通過難度的增加,使幼兒的跳躍動作自然的由立定跳遠轉變為助跑跨跳。過程中注意幼兒的活動量,適時集中,請個別幼兒展示動作,講解動作要求和保護知識,教師示范動作并帶領幼兒集體進行練習。

  (三)高潮游戲:青蛙過“小河”

  教師以繩子為邊界在地上對折圍成一條小河,根據幼兒活動能力的差異,河的寬度設置有寬有窄。鞏固前面游戲中掌握的動作方法,并利用所學的動作方法完成一定的目標,進一步提高鍛煉身心的效果。

  第一次活動:小青蛙自由跳過小河,引導幼兒看看自己能跳過多寬的河面,用什么方法跳過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沖撞。

  第二次活動:增加難度,通過下雨,河水變寬的形式,提高跳過小河的難度。

  幼兒分散活動,教師巡回觀察,注意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大膽嘗試。

  第三次活動:增加游戲色彩:河里游來了鱷魚(教師做鱷魚坐在河中)、對面田里有害蟲(沙包替代),小青蛙依次跳過河捉到害蟲,從鱷魚的身上跳回來,將“害蟲”放在指定的筐里。

  幼兒依次進行游戲,教師根據幼兒的能力,通過提高自己身體的高度來調節幼兒跳躍的難度。

  (四)放松游戲:快樂青蛙回“池塘”

  1、害蟲捉完了,小青蛙到小河里去游一游、用繩子做波浪動作等等。把繩子再圍成“池塘”,幼兒當小青蛙在“池塘”里休息嬉戲。

  2、教師簡單點評活動中的情況,表揚幼兒的勇敢和大膽。

  3、幫助教師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 3

  活動目標:

  1. 發展幼兒的平衡性和協調性。

  2. 提高幼兒的.模仿能力和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

  活動準備:

  1. 器材:梅花樁16個、軟性棍25~30個(平均每人1個)、軟性環50~60個(平均每人2個)、秒表、竹扁擔及塑料瓶。

  2. 練習場地布置:設置兩條跑道,將梅花樁分別布置在兩個跑道上,間距為25cm,均勻排列。

  運動形式及動作要領:

  1. 樁上行走:幼兒身體直立,保持平衡從梅花樁上通過。

  2. 挑水行走:幼兒需要將“水”(塑料瓶)挑著,通過梅花樁。

  運動過程:

  1. 準備活動:徒手熱身操。

  2. 分項練習:

  平地挑“水”前進,每名幼兒1~2次。

  身體直立、兩臂展開保持平衡通過梅花樁,每名幼兒1~2次。

  挑“水”通過梅花樁,每名幼兒1~2次。

  3. 游戲:幼兒按總人數分成兩組,站在各自跑道的兩邊,每個跑道有8個梅花樁。游戲開始后,每隊的第一名幼兒挑好水要踩過8個梅花樁到達對面把水交給第二名孩子。在游戲過程中如果軟性環掉了或者幼兒從梅花樁上掉下來都算違規,需要在原地把環挑好迅速踩上梅花樁繼續進行游戲。

  注意事項:

  1. 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要對能力比較差的幼兒進行保護和引導。

  2. 游戲從簡到難,提高幼兒的自主性和克服困難的意識。

  3. 幼兒在自由練習挑水過程中注意不要相互推擠。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 4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掌握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的動作技巧和正確方法。

  2. 提高幼兒爬、跑、跳躍運動的能力,鍛煉體能,發展肢體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 培養幼兒主動參與、大膽嘗試、挑戰自我的勇敢精神。

  活動準備:

  1. 器材:平衡步道若干個、沙包若干、筐一個、舒緩愉悅的音樂帶。

  2. 場地布置:教師課前布置好場地,用繩子或標記在地上畫出池塘和小河。

  活動過程:

  1. 情境游戲:池塘里的小蝌蚪

  熱身運動“小蝌蚪變變變”:教師和幼兒拉著大繩上場,把繩子圍合成一個大圓“池塘”,師生進“池塘”做“小蝌蚪”(動作方法:趴在地上,雙手合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動移動身體)。

  蝌蚪長出兩條后腿(動作方法:身體趴在地上,用兩條腿連續蹬地并扭動身體前進)。

  蝌蚪長出兩條前腿(動作方法:四肢匍匐爬行)。

  變成青蛙起跳(幼兒各自模仿青蛙跳躍的動作,全身運動)。

  2. 運動游戲:青蛙學本領,跳田埂

  教師用步道作田埂,設置活動路線,通過不斷增加高度和寬度來提高活動的`難度。

  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難度的場地進行嘗試練習,使全體幼兒熟練掌握立定跳遠的動作方法,部分幼兒能夠進行助跑跨跳的動作練習。

  3. 高潮游戲:青蛙過小河

  教師以繩子為邊界在地上對折圍成一條小河,根據幼兒活動能力的差異,河的寬度設置有寬有窄。

  幼兒依次嘗試跳過小河,第一次活動讓幼兒自由跳;第二次增加寬度跳;第三次以教師或其他幼兒做障礙增加難度跳。

  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要注意幼兒的安全,并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進行難度調整。

  4. 放松游戲:快樂青蛙回池塘

  幼兒完成跳躍活動后,教師引導幼兒放松身心,把繩子再圍成“池塘”,幼兒當小青蛙在“池塘”里相互拍腿放松,休息嬉戲。

  活動反思:

  1. 教師應注重幼兒運動技能和體能的鍛煉,結合中班幼兒體育鍛煉的目標要求,利用本園現有的條件資源,創設游戲情境,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

  2.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幼兒的發展差異,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幫助,使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得到發展。

  3. 教師應充分挖掘和利用身體資源,創設有趣的游戲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欲望,使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和發展。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 5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掌握立定跳遠和助跑跨跳的動作技巧和正確方法。

  2. 提高幼兒爬、跑、跳躍運動的能力,鍛煉體能,發展肢體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3. 培養幼兒主動參與、大膽嘗試、挑戰自我的勇敢精神。

  活動準備:

  1. 器材:大繩一根、鱷魚頭飾一個、平衡步道若干個、沙包若干、筐一個,舒緩愉悅的音樂帶。

  2. 教師課前布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1. 情境游戲:“池塘”里的小蝌蚪。

  熱身運動“小蝌蚪變變變”:教師和幼兒拉著大繩上場,把繩子圍合成一個大圓“池塘”,師生進“池塘”做“小蝌蚪”。

  動作方法:趴在地上,雙手合在背上,利用上身的扭動移動身體(蝌蚪長出兩條后腿);身體趴在地上,用兩條腿連續蹬地并扭動身體前進(蝌蚪長出兩條前腿);四肢匍匐爬行(蝌蚪長出兩條前腿);變成青蛙起跳(幼兒各自模仿青蛙跳躍的動作,全身運動)。

  2. 運動游戲:青蛙學本領,跳“田埂”。

  教師用步道作田埂,設置活動路線,通過不斷增加高度和寬度來提高活動的難度,幼兒自由選擇不同難度的場地進行嘗試練習。

  幼兒從同一方向進行跳躍活動,起跳時,腿用力蹬地,臂向前上擺;落地時,屈腿全蹲,保持平衡。

  教師要注意幼兒的安全,并根據幼兒的活動情況進行難度變化。

  3. 高潮游戲:青蛙過小河。

  教師以繩子為邊界在地上對折圍成一條小河,根據幼兒活動能力的差異,河的寬度設置有寬有窄。

  第一次活動:小青蛙自由跳過小河,引導幼兒看看自己能跳過多寬的河面,用什么方法跳過去的。要求注意安全,避免沖撞。

  第二次活動:增加難度,通過“下雨,河水變寬”的形式,提高跳過小河的難度。

  第三次活動:增加游戲色彩,河里游來了“鱷魚”(教師胸前貼上鱷魚圖片,頭朝幼兒仰臥在河中雙膝稍稍彎曲躬起),對面田里有害蟲(沙包替代),小青蛙依次跳過河捉到害蟲,再從“鱷魚”的身上跳回來,將“害蟲”放在指定的筐里。

  4. 放松游戲:快樂青蛙回池塘。

  害蟲捉完了,小青蛙到河里去游一游、用繩子做波浪動作等等。

  把繩子再圍成“池塘”,幼兒當小青蛙在“池塘”里相互拍腿放松,休息嬉戲。

  教學反思:

  1. 情境性和游戲性:創設必要的情境能激活幼兒學習情緒,調動其原有經驗,變化的情境也能挑戰新的經驗和學習的愿望。

  2. 差異性和挑戰性:幼兒體育活動要注重幼兒的發展特點,并循序漸進,注重兒童的發展差異、教學的目標層次和遞進策略。

  3. 自主性和有效性:教師組織成環環緊扣、層層遞進的.教學活動,給幼兒自主選擇的權利,幼兒會根據自己的能力來嘗試,不成功的話會自我調整,教師把挑戰性的練習難度放置有趣的游戲情境中,幼兒躍躍欲試,釋放出巨大的學習潛能。

【《過河》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教案:過河03-04

幼兒園中班教案:過河11篇03-04

幼兒園中班教案:過河(11篇)03-04

幼兒園體育中班教案06-26

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01-07

幼兒園過河教案06-26

幼兒園過河教案03-01

椅子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01-08

幼兒園中班體育游戲教案09-24

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優秀09-2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亚洲.另类.国产 | 正在播放最新AV一区 |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亚州V日韩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 | 一级a爱做片观看免费国产 日韩一级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视频香蕉欧美在线最新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