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范文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感知能力。
2、鞏固練習徒手用泥團圓與搓長的技能。
3、初步練習分泥的技能。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彩色長布條若干、紅色方塊布一塊、橡皮泥若干、印模兩個、幼兒圍圓坐好。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出示紅色方布,放在圓圈中間,告訴幼兒這代表我們的幼兒園。問問幼兒你住在那里? 你每天是怎樣來幼兒園的?
給“幼兒園”安上大門(用印模)在次提問:你每天從哪里進到幼兒園?請幼兒走一走注意不要碰到兩邊。
二、放“地圖”:
在“幼兒園”四周方布條作通道,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從那條路進入幼兒園的,走走看。
拓展通道的各個方向與長度、擺放小區大門(用印模)引導幼兒看看自己上幼兒園時走過的路。說說來幼兒園時一路上看到那些東西?(人、樹、房子)
活動反思:
《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幼兒期也是健康情感的奠基期,是情感教育的黃金期。因此,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我們要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孩子感興趣的.各種活動,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情感教育,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比較穩定的、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良好的道德情感。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次活動是讓幼兒理解活動區大小與容納人數的關系,重難點是在游戲中學會遵守活動區域人數限制的規則,鼓勵幼兒在游戲中嘗試用協商的方法調節人數。
目標目標:
1、通過游戲,讓幼兒學會解決場地大小與人數多少的沖突,用協商或主動謙讓的方法調節人數。
2、培養幼兒遵守游戲規則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大型玩具小火車一輛,紙盒做的山洞4個,大灰狼頭飾一個。
2、大班幼兒3名,1 人在火車頭扮演司機,1人在火車上扮演乘務員,1人扮演大灰狼。
活動過程:
游戲“小兔乖乖”。老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小兔。
1、以游戲口吻,告訴小朋友:“今天媽媽帶你們坐火車去旅行,火車上每節車廂只能做4人,如果哪節車廂超過4人,火車就開不動了。”兔寶寶自選車廂,當一節車廂的人數過多而擁擠時。司機和乘務員要及時提醒“乘客”,互相協商,調換車廂,解決擁擠問題。
2、火車到站了,兔媽媽帶著小兔在草地上采蘑菇時,“大灰狼”出來了,兔媽媽招呼兔寶寶們快鉆進山洞。沒有鉆進大小合適的山洞的小兔就會被大灰狼捉住。
3、組織幼兒討論:
1、問:“火車為什么開動了?怎樣乘坐火車才合適,火車才能開?”
2、問:“那只小兔為什么沒能鉆進山洞?這個山洞人多了擠不下去,應該怎么辦?”
[點評:讓幼兒在游戲中發現問題,主動地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為幼兒再次活動積累經驗。]
3、教師:
教育幼兒在游戲中遵守游戲規則。在游戲中要學會謙讓,學會協商的方法解決游戲中的問題。
活動延伸:
幼兒分組玩開火車或開汽車的游戲,鞏固強化初步建立的規則意識。
日常教育活動滲透:
幼兒在區角活動、游戲中引導幼兒協商解決人員調配問題。
創新方法與策略:改變傳統的說教方式,讓幼兒在游戲中主動探索,學習掌握規則,寓教于樂。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意和小動物交朋友,激發愛護動物的情感。
2、了解愛護小動物的方法。
3、初步能判斷對錯,并說出原因。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小動物受傷的照片、電子大書及保護動物的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一、經驗分享。
——師:你們家里有養小寵物嗎?它是什么動物?叫什么名字?它幫你做什么?你是怎么照顧它的?
——教師請有養小寵物的幼兒介紹自己的小寵物。
二、學習保護動物。
1、教師出示一些動物受傷的照片,請幼兒說說小動物怎么了,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如何保護小動物。
3、教師出示電子大書和相關圖片,引導幼兒學習愛護小動物的方法。
——當小動物餓了,我們要給小動物喂食。
——不可以虐待小動物,比如說:不能打它。
——小動物臟了,要給它洗澡。
——小動物生病了,要及時帶它看獸醫。
——除了愛護動物,還要保護環境,帶小狗外出游玩時要拴狗繩,小狗拉的便便要及時清理。
三、判斷對錯。
1、教師舉例說一些情景,請幼兒說一說這些做法對不對,為什么?該怎么做?
——小狗臟了,明明覺得它難看了,把它丟在路邊不要了。
——馬路上有只小狗被車撞了,一個過路人看見了,趕緊把小狗送到醫院救治。
——家里養的小金魚好久沒有換水了,小金魚都生病了。
2、教師小結:小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不管是家里的小寵物還是大自然中的小動物,我們都要好好保護它們。
活動應變
教師在準備圖片時要注意,不要太血腥的圖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時間:
6月1日上午9:00——10:30
活動地點:
小三班教室
活動對象:
小班組全體幼兒及老師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是第一次在幼兒園度過六一兒童節,現在的幼兒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平時比較自私,為讓幼兒感受到節日的歡樂氣氛,以及與同伴分享帶來的快樂,我們從情感的角度出發,為幼兒創設輕松愉快的活動環境,體驗與同伴分享、合作的快樂以及成人對自己的關愛,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各項慶祝活動中,度過一個快樂的六一。
活動目標:
1、感受節日溫馨快樂的氣氛,樂意參加“慶六一”活動。
2、體驗與同伴分享、合作的快樂以及成人對自己的關愛。
活動準備:
1、準備一定數量的糖果,人手一份節日禮物;
2、錄音機、歡快的音樂磁帶;
3、布條若干根,五彩包裹若干個;圖片鼻子,五官畫像;
4、請每位幼兒自帶一些零食若干來幼兒園。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談話、參觀活動室,了解“六一”是小朋友的節日,體驗成人的關愛。
二、組織幼兒參與游戲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帶來的快樂。
1、游戲《揪尾巴》
玩法:聽到教師的指令后,幼兒互相揪同伴的尾巴,揪到尾巴的幼兒得一小禮物。
2、游戲《五彩包裹》
玩法:幼兒在音樂聲中,傳遞五彩包裹,當音樂停了,五彩包裹在誰手中,就打開一層包裹紙,繼續游戲,直到找到小禮物為止。
3、游戲《貼鼻子》
玩法:
蒙住幼兒的眼睛,站在規定線后走到黑板前將手中“鼻子”貼在相應的“臉上”,貼對的發獎品一份。
三、分享活動:在音樂聲中,引導、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水果、飲料等。
四、幼兒與老師共同收拾整理活動室。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多種肢體語言表示對同伴的友好。
2、體驗和同伴一起做游戲的快樂。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家園配合,收集表示人與人之間得友好的圖片。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積極參與游戲,嘗試用多種肢體語言表示對同伴的友好。
2、活動難點:懂得用合適的動作表示對同伴的友好。
3、指導要點:通過觀察圖片和做肢體游戲,讓幼兒學會如何用肢體語言表示對同伴的友好。
活動過程
1、看一看,學一學,說一說。
(1)欣賞圖片。
師:小朋友們,以前有一群非常有禮貌的人,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好朋友時,都會做一些動作來表示友好,他們是怎么做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2)模仿圖片上人們表示友好的動作。
師:好朋友見面時,他們是怎么做的?和你身旁的小伙伴一起來學學吧。
小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當你遇見好朋友時,可以用肢體動作告訴他們,你很喜歡他,見到他很高興。
2、肢體游戲:走一走,動一動。
師:老師的好朋友是楊老師,看看我們見面時是怎么做的。
(1)教師示范游戲玩法
師:(邊走邊念兒歌)走啊走,走啊走,找到我的好朋友。好朋友,見面了,握握手,握握手。(抱一抱,摟摟肩,貼貼臉)
(2)幼兒參與游戲。
師:在幼兒園里,你的好朋友是誰呢?當你看到好朋友時,會不會抱一抱,摟一摟呢?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教師念兒歌,幼兒四散找朋友。
(3)情感體驗,引導幼兒說說自己與培養抱抱、握手的感覺。
師:你和朋友抱抱、握手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呢?
引導幼兒指導:我們的身體動作好像會說話一樣。
3、拓展練習:想一想,做一做。
師:除了這些動作,你還會用什么動作告訴你的好朋友你喜歡他?
引導幼兒想一想有沒有和剛才不一樣的動作來告訴大家你們是好朋友。(在音樂《找朋友》的背景下)
自我反思:
活動通過看看、學學、說說,讓幼兒理解常見肢體語言的含義,并在游戲中嘗試用多種肢體語言表示對同伴的友好,體驗和同伴一起做游戲的快樂。很高興,在“拓展練習”環節幼兒能做出許多和別人不一樣的動作。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社會《開飯了》教案12-27
幼兒園小班社會春分教案03-08
幼兒園小班社會優質教案05-13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06-03
幼兒園小班社會環保教案04-07
小班社會我的幼兒園教案04-07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2-17
幼兒園小班的社會教案08-27
關于幼兒園小班的社會教案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