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熄滅的蠟燭》

時間:2022-11-14 13:16:5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熄滅的蠟燭》(通用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熄滅的蠟燭》,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熄滅的蠟燭》(通用7篇)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熄滅的蠟燭》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蠟燭燃燒的原理以及空氣助燃的特性。

  2.學習做科學小實驗的方法,萌發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欲。

  活動準備

  大小相同和不同的廣口瓶;大小、粗細相同和不同的蠟燭;火柴。

  活動過程

  1.第一次實驗。

  實驗目的:探究燃燒的蠟燭被罩上廣口瓶后,會發生什么現象,初步感受空氣對燃燒的作用。

  (1)可根據需要設計問題:如果我們點燃一根蠟燭,然后在上面罩上一只廣口瓶,猜猜會有什么現象發生?

  (2)請幼兒4人一組,分組進行實驗,驗證猜想。

  小結:在燃燒的蠟燭上罩上廣口瓶,蠟燭過一會就會熄滅。這是因為燃燒的蠟燭把瓶子里的氧氣用完了,說明蠟燭燃燒需要氧氣。

  2.第二次實驗。

  實驗目的:探究兩只蠟燭在不同大小的兩個廣口瓶內燃燒的時間,進一步感受空氣的量對燃燒時間長短的影響。

  (1)可根據需要設計提問:點燃兩根相同的蠟燭,然后分別罩上大小不同的廣口瓶,猜猜會有什么現象發生?

  (2)請幼兒分組實驗,驗證猜想。

  小結:通過驗證,我們發現小瓶中的蠟燭先滅,是因為大瓶子里的氧氣較多,所以燃燒的時間較長;小瓶子里的氧氣較少,所以燃燒的時間較短,就先滅了。

  3.第三次實驗。

  實驗目的:探究蠟燭燃燒的時間與蠟燭的粗細、長短及廣口瓶大小的關系,激發進一步探究的愿望。

  (1)可根據需要設計問題:點燃兩根粗細、長短不一樣的蠟燭,分別罩上兩個相同大小的廣口瓶,會發生什么想象呢?

  (2)請幼兒動手實驗,發現瓶子里粗而長的蠟燭先熄滅。

  小結:粗而長的蠟燭燃燒用掉的空氣多,用得快,所以先滅。

  4.引發幼兒思考與繼續探究的愿望。(1)提出話題:如果點燃兩根粗細、長短不一樣的蠟燭,分別罩上兩個不同大小的廣口瓶,會發生什么現象呢?

  小朋友可以回家查閱資料,或者問問爸爸媽媽,第二天再來一起分享。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熄滅的蠟燭》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蠟燭燃燒的原理以及空氣助燃的特性。

  2、學習了解做科學小實驗的方法,萌發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欲。

  活動準備

  粗細相同與不同的蠟燭多根,大小相同與不同的玻璃瓶數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昨天晚上老師家里停電了,黑黑的什么也看不見,也沒有手電筒,你們說如何才能讓屋子里亮起來呢?

  讓幼兒自由回答得出蠟燭可以照明。

  二、基本部分

  1、師:點燃的蠟燭不把他吹滅,他會怎么樣呢?

  幼:蠟燭會一直燃燒。

  師:如果給蠟燭上面罩上一個玻璃杯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幼兒自由回答。

  2、實驗一:點燃一支蠟燭上面罩一個玻璃瓶,觀察其現象,再點燃一支蠟燭放旁邊進行對比。讓幼兒初步感受空氣對蠟燭燃燒的作用。

  結論:罩玻璃瓶的蠟燭會熄滅,另一只繼續燃燒。

  3、實驗二:點燃兩只相同的蠟燭,分別罩上不同的玻璃杯,觀察結果。

  結果:小瓶里的蠟燭先滅,大瓶中的蠟燭后滅。

  小結:大瓶里的空氣多,蠟燭燃燒的時間長,小瓶里的空氣少,蠟燭燃燒時間短,先滅。

  4、實驗三:點燃兩根粗細不同、長短相同的蠟燭,并分別罩上兩個相同大小的玻璃瓶,觀察結果。

  結果:粗的蠟燭先滅了。

  小結:粗蠟燭用掉的空氣多,所以先熄滅了。

  三、總結

  空氣對蠟燭有助燃作用。

  延伸:

  如果點燃兩個粗細長短都不一樣的蠟燭,分別罩上兩個不同大小的廣口瓶,會發生什么現象?引發幼兒思考與繼續探索的愿望。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熄滅的蠟燭》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蠟燭與空氣助燃的關系。

  2.學習做科學小實驗的方法,萌發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欲。

  活動準備:

  PPT課件、玻璃杯、蠟燭若干、記錄表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猜謎語

  心細如線,胸懷大志,燃盡自己,照亮別人。

  說一說小火苗像什么呢?(星星、太陽、螢火蟲)

  二、感受空氣對燃燒的作用

  1.請幼兒說一說蠟燭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請幼兒說一說如何點燃蠟燭(火柴、打火機)

  引導幼兒用不同方法將蠟燭熄滅(用手扇,用嘴巴吹)

  2.第一次實驗:如果我們點燃一根蠟燭,然后用一個玻璃杯罩在蠟燭上,猜猜會怎樣?做實驗驗證猜想。

  小結:在燃燒的蠟燭上罩上玻璃杯,蠟燭燃燒一會就會熄滅,這是因為燃燒的蠟燭把瓶子里的空氣用完了,這說明蠟燭燃燒需要空氣。

  三、感受空氣量對燃燒時間長短的影響,引導幼兒探索蠟燭燃燒時間與蠟燭大小的關系,激發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1.第二次實驗:點燃兩根相同的蠟燭,分別罩上大小不同的玻璃杯,猜猜會有什么現象發生?分組實驗,驗證猜想。

  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小瓶中的蠟燭先熄滅,這是因為大瓶子里的空氣多,所以蠟燭燃燒的時間長;而小瓶子里面空氣較少,所以蠟燭燃燒時間較短,就先熄滅了。

  2.第三次試驗:點燃兩根大小不一的蠟燭,罩上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會發生什么現象呢?幼兒實驗,驗證猜想。

  小結:大的蠟燭燃燒用掉的空氣多先熄滅。

  四、讓幼兒了解火的便利和危害,注意用火安全。

  活動延伸

  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今天我們發現的蠟燭的秘密。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熄滅的蠟燭》 篇4

  設計意圖:

  科學對于幼兒來講就是生活中好玩的事情,是他們覺得好奇的現象。雖然空氣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蠟燭的燃燒需要空氣”這個原理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比較抽象,但我們可以創造條件讓幼兒比較容易地感知。本次科學活動,就是讓幼兒通過動手實驗,直觀感受空氣對燃燒的作用以及空氣的多少對燃燒時間長短的影響。

  活動目標:

  1、實驗探究蠟燭燃燒與空氣的關系,了解空氣助燃的特性。

  2、學習做科學小實驗的方法,喜歡做科學小實驗。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大小相同和不同的玻璃瓶;大小、粗細相同和不同的蠟燭;打火機、記錄卡;

  經驗準備:提前與幼兒玩裝空氣的游戲,引導幼兒了解我們周圍都有空氣,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蠟燭燃燒的原理以及空氣助燃的特性。

  活動難點:學習做科學小實驗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主題,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1、謎語:心細如線,胸懷大志,燃盡自己,照亮別人。(打一日常用品)——蠟燭

  2、點燃的蠟燭有什么現象?有什么辦法讓蠟燭熄滅呢?如果給蠟燭上面罩上一個玻璃瓶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激發幼兒已有經驗,進行猜想)

  二、實驗操作,探討蠟燭燃燒的原理以及空氣助燃的特性

  (一)實驗一:初步感受空氣對燃燒的作用

  1、點燃蠟燭,引導幼兒觀察燃燒的蠟燭罩上玻璃瓶后,會發生什么現象。

  2、師幼共同做實驗,驗證猜想,交流發現。

  3、師幼交流、討論,梳理總結。

  小結:實驗發現,在燃燒的蠟燭上罩上玻璃瓶,蠟燭就會慢慢的熄滅。這是因為燃燒的蠟燭把瓶子里的氧氣都用完了,說明蠟燭的燃燒需要空氣中的氧氣。

  (二)實驗二:實驗感受空氣的多少對燃燒時間長短的影響

  1、點燃兩根相同的蠟燭,然后分別罩上大小不同的玻璃瓶,猜測會有什么現象發生。

  2、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材料,提出要求。請幼兒分組做實驗,驗證猜想。(教師巡回指導)

  3、師幼交流、討論,梳理小結。

  小結:通過實驗,發現小玻璃瓶中的蠟燭先熄滅,大玻璃瓶中的蠟燭后熄滅。這是因為小瓶子里面的空氣較少,所以蠟燭燃燒的時間較短,就先熄滅了。而大玻璃瓶子里面的空氣較多,所以蠟燭燃燒的時間較長。

  (三)實驗三:實驗探究蠟燭燃燒時間與蠟燭的長短、玻璃瓶大小的關系,進一步激發探究的愿望

  1、點燃兩根長短不一樣的蠟燭,然后分別罩上兩個相同大小的玻璃瓶,引導幼兒猜想會發生什么現象?

  2、幼兒動手實驗,觀察哪個蠟燭最先熄滅。教師巡回指導。

  3、 師幼交流、討論,梳理小結。

  小結:同樣大的玻璃瓶罩上長短不同的蠟燭,長蠟燭的先熄滅,短蠟燭后熄滅。也就是說,蠟燭燃燒時間與蠟燭的長短、玻璃瓶大小有關系。

  三、活動延伸:引發幼兒思考與繼續探究的愿望

  如果點燃兩根粗細、長短不一樣的蠟燭,分別罩上兩個不同大小的廣口瓶,會發生什么現象呢?引導幼兒回家或者到科學區操作驗證,與同伴一起分享。

  四、安全提醒

  蠟燭雖然用處很多也很漂亮,但我們平時在家里千萬不要自己點蠟燭玩火,那樣是很危險的,要學會保護自己。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中班的孩子對科學探索活動充滿了興趣,而蠟燭又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備的生活用品,但幼兒對蠟燭的使用缺乏一定的生活常識,即使是家里有停電現象,為了安全起見,通常都是家長點燃使用的,但孩子對點燃后的蠟燭發生的現象比較感興趣。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熄滅的蠟燭》 篇5

  教學目標:

  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培養探究周圍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

  培養幼兒觀察蠟燭的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材料準備:

  大小不同的廣口瓶以及大小、粗細相同的小蠟燭。

  實驗操作:

  (1)點燃一根小蠟燭后,用廣口瓶罩住,觀察蠟燭的變化,讓幼兒了解蠟燭燃燒需要空氣。

  (2)同時點燃兩根小蠟燭然后用大小不同的兩個廣口瓶同時罩住,讓幼兒觀察比較,看哪根蠟燭燃燒的時間最長。

  指導建議: 蠟燭為什么會熄滅

  ●引導幼兒觀察發現瓶子的大小不同,里面的空氣多少不同,所以蠟燭燃燒的時間的不同。

  ●初步引導幼兒了解空氣助燃的特性。

  ●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防止燙傷或燒傷。

  拓展與替代:

  請幼兒觀察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了解它們發生的一些變化都離不開空氣。

  可以找幾段大小、粗細相同的蠟燭代替小蠟燭,進行實驗。

  科學反思:

  在活動過程中使幼兒明白杯子里的蠟燭熄滅是由于杯子中的燃燒產生的熱空氣占據了杯子的頂端,杯子上面沒有足夠的氧氣支持燃燒。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熄滅的蠟燭》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蠟燭燃燒的園里以及空氣助燃的特性。

  2、學習做科學小實驗的方法,萌發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欲。

  活動準備:

  大小相同和不同的廣口瓶,大小、粗細相同和不同的蠟燭,打火機等。

  活動過程:

  1、猜謎語:蠟燭

  心細如線,胸懷大志,燃盡自己,照亮別人。

  提問:蠟燭是做什么用的?摸上去是什么樣的感覺?有什么用途?

  2、教師點燃蠟燭,讓幼兒觀察蠟燭有什么樣的變化?發生了什么有趣的現象?

  3、實驗一:讓幼兒初步感受空氣對燃燒的作用。

  (1)教師點燃蠟燭,讓幼兒探究燃燒的蠟燭被罩上廣口瓶后,會發生什么現象?

  (2)請幼兒分組做實驗,驗證猜想。

  (3)教師小結:在燃燒的蠟燭上罩上廣口瓶,蠟燭過一會就會熄滅。這是因為燃燒的蠟燭吧瓶子里的氧氣都用完了,這說明蠟燭的燃燒需要空氣。

  4、實驗二:讓幼兒通過實驗進一步感受空氣的量對燃燒時間長短的影響。

  (1)教師點燃兩根相同的蠟燭,然后分別罩上大小不同的廣口瓶,讓幼兒猜想會發生什么現象?

  (2)請幼兒分組做實驗,驗證猜想。

  (3)教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小瓶中的蠟燭先滅了,這是因為大瓶子里面的空氣較多,所以蠟燭燃燒的時間較長;而小瓶子里面的空氣少,所以蠟燭燃燒的時間短。

  5、實驗三:讓幼兒通過實驗探究蠟燭燃燒時間與蠟燭的粗細、長短以及廣口瓶大小的關系。

  (1)教師點燃兩根粗細、長短不一樣的蠟燭,然后分別罩上兩個相同大小的廣口瓶,讓幼兒猜想會發生什么現象?

  (2)請幼兒分組做實驗。

  (3)教師小結:粗而長的蠟燭燃燒用掉的空氣多,用的快,先滅掉了。

  6、安全教育: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不能隨意玩火和蠟燭,注意生命和財產安全。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熄滅的蠟燭》 篇7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并設計簡單的控制變量的探究性實驗,學會記錄。

  2、利用控制變量的實驗設計,認識空氣的氣體形態及成分,了解人類對空氣性質的利用。

  3、培養學生耐心、細致、尊重證據,善于反思的科學態度。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引入話題

  師:今天這節課,老師先來給大家變個戲法,想請兩個小助手來幫忙,誰愿意?(邀請兩位同學與老師配合)

  師:大家看,這是兩支高低一樣的蠟燭,請他們倆同時點燃。兩個大小一樣的.杯子,假如我用杯子把它蓋住,大家猜結果會怎樣?

  生:蠟燭肯定會熄滅。

  師:噢,怎么回事?(蠟燭一支沒滅)其實這不是戲法,老師剛才做的是一個對比實驗。請這位小助手告訴你秘密吧。

  生:看,這個杯子沒底兒。

  師:為什么杯子沒底,蠟燭就不會滅呢?

  生:我想,杯子沒有底,空氣就會進去。

  師:可見,蠟燭燃燒可能和什么有關?

  生:空氣。

  師:同學們來對比一下剛才實驗中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1 :蠟燭的高低、粗細、火焰大小一樣。

  生2 :杯子的高低、粗細、大小也一樣。

  生3 :老師是同時把杯子蓋在蠟燭上。

  ……

  師:有什么不同點呢?

  生:一個杯子有底兒,一個杯子沒底兒。

  師:看來,有許多個相同點,只有一個不同條件,這就是對比實驗的要求。

  (設計意圖: 教師以變戲法的形式開頭,引發學生的興趣。通過有沒有底兒的對比實驗,使學生直觀地感知了燃燒與空氣可能有關,順利引入了新課。)

  二、猜想——實驗,探究新知

  (一)判斷蠟燭燃燒與墊棋子有什么關系

  師:同學們看,如果現在在這個杯子(上組實驗中有底的玻璃杯)下面再墊一枚棋子,你猜結果會怎樣?

  生1 :過一會兒就滅了。

  生2 :蠟燭不會熄滅,一直到蠟燭燃盡了。

  師:蠟燭會不會熄滅,蠟燭燃燒時間的長短與杯口下面墊得棋子的多少到底有什么關系,同學們想不想用實驗來證明嗎?

  師:好,趕快小組討論一下怎么做。

  師:哪一組愿意匯報一下你們的想法?

  生1 :我們組想用三個杯子,下面分別墊一枚、二枚、三枚棋子,比一比哪支蠟燭先滅。

  師:對蠟燭有什么要求嗎?

  生1 :蠟燭要一樣高,一樣粗細。

  生2 :我補充,蠟眼兒也要調整成一樣大。

  師:對杯子有什么要求嗎?

  生3 :杯子的大小、高低、粗細都要一模一樣。

  生4 :還要記住杯子都要有底兒。

  師:其他的組還有什么辦法?

  生5 :我們組設計用三個杯子,一個不墊棋子,一個墊一枚,一個墊兩枚,看哪支蠟燭先滅。

  師:杯子、蠟燭還有其他條件是不是都要一模一樣?

  生5:是。

  師:下面就按照自己的設計進行實驗,注意小組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實驗結果填寫在實驗記錄表上,還要注意杯子輕拿輕放,注意安全,小心燙傷。(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參與其中,發現問題,及時指導。教師注意:①實驗過程中蠟燭點燃幾次后,要用剪刀把蠟眼剪得一樣大。②蠟燭要始終保持一樣高,需用尺子不時量一量。③每次實驗后提醒學生將杯口提起晃動,放出杯口的二氧化碳,以免影響實驗效果。)

  師:看到大家在實驗中認真鉆研的勁頭,老師覺得你們就是未來的科學家。好,現在大家來匯報一下你們的發現吧。

  生1 :我們組實驗的結果是,墊一枚棋子蠟燭燃燒3.96秒,墊二枚棋子蠟燭燃燒5.79秒,墊三枚燃燒6.18秒。我們發現杯子下面棋子墊得越多,蠟燭燃燒時間越長。

  生2:我們測得的結果是,不墊棋子蠟燭燃燒了1.71秒,墊一枚棋子蠟燭燃燒了2.16秒,墊二枚棋子燃燒了2.83秒。我們想,杯子下面棋子墊得越多,縫隙就越大,蠟燭燃燒時間就長。

  生3 :我覺得杯子下面棋子墊得越多,縫隙就大,流入的空氣就多,蠟燭燃燒時間就長。

  師:同學們不僅有了發現,還說明了原因,真棒。那么,從剛才大家的實驗結果來看,蠟燭燃燒時間的長短與空氣有關嗎?

  生:與空氣的確有關系。

  師:那么,剛才的實驗同樣是只有哪個不同條件?

  生:棋子的多少。

  師:只有棋子的多少這一個條件不相同,其余條件都相同,這也是一個對比實驗。現在大家學會設計對比實驗了嗎?

  (設計意圖: 學生在教師已經演示了一個對比實驗的基礎上,再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是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學生經過見證杯口下面墊棋子多少不一樣的確導致蠟燭燃燒時間長短的不同,從初步感知蠟燭燃燒可能與空氣有關,到明白蠟燭燃燒 的確 與空氣有關,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二)判斷蠟燭燃燒還與哪些因素有關

  師:既然大家已經學會設計對比實驗了,那么蠟燭燃燒時間長短還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你能設計簡單的對比實驗嗎?

  生:能

  師:先請同學們分組討論設計方案。

  生:同學們分組討論。

  師:各組根據自己組的方案進行實驗驗證。

  生:學生分組實驗。

  師:實驗成功的小組請把你們的記錄貼在黑板上,進行匯報。

  生1:我們猜想蠟燭燃燒時間長短與蠟燭高低有關,用一支5厘米的蠟燭,一支8厘米的蠟燭,看哪個蠟燭燃燒時間長。結果,蠟燭高的先滅。

  生2:我們組猜想蠟燭燃燒時間長短與杯子大小有關,用一個大杯子和一個小杯子同時蓋住蠟燭,結果大杯子里的蠟燭燃燒了9.43秒,小杯子里的蠟燭燃燒了5.35秒。我們想大杯子的空氣多,所以蠟燭燃燒時間長。

  生3:我們也猜想與杯子大小有關,先用一個杯子蓋住蠟燭,只燃燒了8.38秒,然后把蠟燭放子杯子里點燃,上面再倒扣一個杯子,結果燃燒了9.94秒。我覺得兩個杯子的空氣比一個杯子里的多,蠟燭燃燒時間長。

  生4:我們組猜想蠟燭燃燒時間長短與火焰大小有關,把蠟燭火焰用剪刀剪成一個長的,一個短的,同時蓋上杯子,結果火焰大的蠟燭先滅。我認為火焰大的蠟燭燃燒需要的空氣多,而杯子上面的空氣不夠用,它就先滅了。

  師:從大家的實驗數據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蠟燭燃燒需要空氣嗎?

  生:需要。

  師:老師今天還帶來了一個小資料,請同學們了解一下。(將課本72頁的閱讀制作成課件播放。)

  師:從這個小資料中,我們知道其實是空氣中的什么能夠支持燃燒?

  生:氧氣能支持燃燒。

  (設計意圖: 本環節可以說是一個完整的探究活動,為了節省時間,讓學生從猜想、設計方案,到實驗一同進行,然后再進行匯報,知識點上使學生知道了燃燒需要空氣,更進了一步。)

  三、拓展思維,合作小結

  師:燃燒需要氧氣,除此外燃燒還需要哪些條件,留做課后思考,同學們可以查閱資料。

  師:現在,同學們來說說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吧。

  生:……

  師:同學們這節課不經意間做了很多偉大的事情,大膽的猜想,嚴密的計劃與組織,認真的實驗,還有仔細的觀察、用心的記錄等等,這些都是科學家從事的事情,我們都做到了,同學們真棒,請為我們加油吧!

  (設計意圖: 結尾不但讓學生對自己有所評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知到科學并不神密,愿意親近科學。)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熄滅的蠟燭》】相關文章:

熄滅的蠟燭散文04-14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熄滅的蠟燭》02-22

蠟燭為什么會熄滅學生作文01-06

幼兒園科學《蠟燭為什么會熄滅》教案與反思05-22

幼兒園大班教案《蠟燭》08-22

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科學教案《美麗的家園》01-01

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科學教案《認識水》09-22

《吹泡泡》幼兒園大班下學期科學教案09-30

到底那只蠟燭先熄滅六年級作文07-10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爱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 亚洲欧美在线你懂的观看 | 真实国产普通话对白乱子子伦视频 | 日韩老熟女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