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匯總6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夏天到來了,隨著溫度的升高,教會孩子學習避暑的方法和好處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通過這堂課讓孩子們和學習夏天找涼快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
2.知道并了解各種找涼快的方法,并學習討論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
[活動重點與難點]
重點:本課重點在于讓幼兒明白夏日避暑的正確方法。
難點:本課難點在于如何在輕松與興趣中讓幼兒學會找涼快的方法,并能正確記憶吹空調、風扇和吃冷飲以及其他活動應該如何安全正確的進行。
[活動準備]
1.準備找涼快課件PPT
2.準備幼兒學習資源⑥第12-13頁
[活動過程]
1.由老師提問“夏天到了,小朋友覺得炎熱是什么樣子的”引出幼兒對熱的闡述,進而引導出熱需要怎樣躲避,有哪些方法可以躲避炎熱,找到涼快。
2.讓幼兒相互討論自己認為的可以涼快的方法,并鼓勵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3.擺放找涼快的圖片,讓幼兒說己感興趣的方法,并說明如何安全正確的運用方法,老師給予適時的。
4.共同討論吹空調、風扇以及吃冷飲需要注意的問題。
5.指導幼兒學習資源⑥第12-13頁。
6.引導幼兒思考幼兒園涼快的地方
[活動延伸]
制作紙扇:炎熱的夏日,父母辛苦工作,為了給爸爸媽媽找到涼快,讓幼兒們動手為爸爸媽媽制作一把涼快的紙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教材分析:香煙對孩子來說既熟悉有陌生。熟悉是因為幼兒見得多了,陌生是因為幼兒對香煙的害處不大知道。所以從禁止吸煙的標志入手,讓幼兒了解吸煙的危害,從中增強他們環保的意識。活動重...
教材分析: 香煙對孩子來說既熟悉有陌生。熟悉是因為幼兒見得多了,陌生是因為幼兒對香煙的害處不大知道。所以從禁止吸煙的標志入手,讓幼兒了解吸煙的危害,從中增強他們環保的意識。
活動重點: 認識禁止吸煙的標志,知道為什么要禁止吸煙。
活動難點: 了解禁煙標志在社會中的作用,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認識禁止吸煙標志,知道它所表示的意思。
懂得吸煙有害健康、污染環境等的害處。
引導幼兒關心周圍的生活環境,形成初步的是非感。
活動準備: 錄象、圖片、幼兒畫畫的紙和筆。
活動過程: 看錄象引出標志
這個叔叔在干嗎?
他來到了什么地方?
為什么不讓這個叔叔進幼兒園呢?
認識禁止吸煙標志
這是什么標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小結:(用圖示范)一根點燃了的香煙表示在吸煙,加上一個紅色的斜線表示不能、禁止吸煙的意思。
你在什么地方也見到過這個標志?
為什么在這些地方要有這個標志呢?這個標志有什么用?
看圖片了解吸煙的害處
吸煙好嗎?為什么不好?(生病、咳嗽、……)
我這里有些圖片,我們一起來看看:
吸煙人生病了。
吸煙引起火災。
香煙味很嗆人等。
師生一起邊看邊互相說一說。
吸煙有這么多的害處所以我們 ——對!禁止吸煙!
小小宣傳員
如果你周圍有人在吸煙,如你的爸爸、爺爺、或者客人,你會怎么做呢?
我們想什么辦法幫助提醒他們,使他們不吸煙呢?
幼兒自己設計禁止吸煙的標志或圖片。教師把幼兒的作品展示出來,并互相介紹說一說。
活動延伸:
幼兒把自己的標志張貼在家中或幼兒園里,當一名禁煙的宣傳員。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與人相處。
2.發展幼兒的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學習初步簡單的分析問題,教育幼兒能選擇一種處理問題的較好的方式方法。
4.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5.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活動準備
圖片-爭搶球的孩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圖片
爭搶球的孩子兩個小朋友在玩球,玩著玩著,他們開始爭搶,為此吵了起來,來又動手相互打對方。
二、展開
1.引導幼兒分析解決問題。
(1)教師請幼兒舉手發言,知道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2)幫助幼兒分析問題。
教師:結果他們誰玩到新球了?(誰都沒有玩到)誰都玩不到球,大家還都不高興,那么誰能幫他們想個好辦法?
請幼兒動腦筋、想辦法,說出自己的看法。
2.故事,引出新問題。
教師:戶外游戲時,一個幼兒往前跑時潮后面看,不小心撞了前面的小朋友,他趕緊說:"對不起。"被撞的小朋友不原諒他,動手又打了他一下。
(1)教師: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并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理由。
(2)教師教幼兒學習分析:
如果別人打了你一下,你要看他是不是有意的,如果他是無意碰到你,又向你道歉,應該原諒他,說聲"沒關系"。
3.教師提出一個新問題,請幼兒思考:
你站在那兒玩,別人跑過來故意打你一下,你怎么辦?
教師幫助幼兒分析:
(1)他為什么打你?是不是妨礙了別人?是不是別人和你逗著玩?
(2)他打疼你了嗎?疼說明了什么?不疼說明了什么?
(3)他打疼了你,你怎么做?
(4)他總是那么做,你怎么辦?
教師啟發幼兒回答:
--告訴老師,請老師解決。
--學會躲閃。
--給他以有力的回擊,保護自己。
三、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要團結友愛、相互幫助,不允許欺負別的小朋友。
當別人打了你,你要了解清楚是"為什么",然后再選擇好的解決辦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袋子的多樣性,了解各種袋子的不同作用。
2、知道購物時要使用環保袋,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重點:感知袋子的多樣性,了解各種袋子的不同作用。
活動難點:知道購物時要使用環保袋,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各種各樣的袋子,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各樣的袋子。
1、教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有趣的王國,你們猜一猜會是什么地方?
教師帶領幼兒進入布置好的“袋子王國”內參觀。
教師:我們進入了什么王國?這里有許多什么?
2、教師拿出準備好的袋子的種類,讓幼兒觀察。
教師:看看這里都有些什么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袋子,感知袋子的多樣性。
1、教師:誰能說說你看到這些袋子的感受,這么多的袋子都一樣嗎?一眼看上去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教師引導幼兒每人拿一個袋子進行觀察,說說自己拿的袋子的特征。教師:如果讓你觀察袋子,你會從哪些方面進行觀察呢?(啟發幼兒說出從袋子的形狀、顏色、質量、外形特征方面進行觀察)請幼兒說出各種袋子的不同特征,仔細的觀察。全方面的說說。
3、集體交流自己觀察的袋子特征。
教師:請你說說自己觀察的結果。
三、了解袋子的共同作用和每種袋子的特殊作用。
1、教師:雖然袋子各種各樣,但是它們都是有一個共同特征,想想是什么呢?它們都可以裝東西,可是裝的物品都不一樣,你知道你的袋子可以裝哪些東西嗎?用這個袋子裝上你說的這些有什么好處?
2、引導幼兒看幼兒用書,說說書中每種呆子的特征及用途。
四、遷移幼兒生活經驗,說說自己見到的其他袋子,同時增強環保意識。
1、教師: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袋子呢?你們在購物的時候,用什么袋子裝東西呢?
2、幼兒回答。
3、教師:我們在購物的時候,會使用環保袋,這樣就可以重復利用袋子。不會浪費一次性袋子,為我們國家節省了資源,更不會造成白色污染,有利于環保。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
2、培養幼兒大膽說話的能力,并通過此活動激發幼兒熱愛幼兒園工作人員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配合了解一些電臺、電視臺、報紙的名稱,有目的地觀察或了解記者的工作。
2.收集本園部分工作人員的照片并對他們發出邀請,自制的簡易話筒、照相機、字卡、音樂、小卡片、筆等,“會議”場地及布置物品。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入主題。“小朋友,你們聽說過記者嗎?”(引導幼兒回憶日常經驗)“你們知道記者有什么本領嗎?他們去采訪的'時候,通常要帶上什么用具?”引導幼兒了解如何做一名“小記者”。“你們想當小記者嗎?”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你們去看看他們是誰?在干什么?”讓幼兒自由觀看。
3.提問: “小朋友,你們都看到了誰呀?在干什么?誰先來說說?”
4.“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我把照片上的一些園長、老師、阿姨請來了,你們都想當小記者,那么想問些什么問題呢?”讓幼兒自由說一說。
5.“哦!小記者,你們想采訪的事可真多呀,這樣吧,等一下,你們商量決定,愿意采訪誰,就和他說說,問問你們想知道的事。不過,怎樣才能讓別人愿意接受我們的采訪呢?”請幼兒學習記者使用禮貌用語:我可以問你問題嗎?你能接受我的采訪嗎?謝謝你的合作。
6.“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記者,你喜歡在什么電臺、電視臺或報社工作呢?等一會兒,有禮貌地告訴你要采訪的人。”
7.“采訪完后,我們開個‘新聞發布會’把采訪到的事告訴大家。小記者們記住啦:主辦單位是 ,地點是 ,時間是 ,請準時參加。”
8.“為了工作和聯系方便,麻煩各位記者先登記一下單位,再帶上采訪用具去采訪。”請幼兒自報自己的服務單位,工作人員即時登記,****。老師和幼兒一起,自由去找自己的采訪對象談話。
9.師生共同采訪時,“工作人員”布置會議場地,音樂響后,集中幼兒開“新聞發布會”。
(1)開場白:老師代表“主辦單位”歡迎各位的到來并宣布“新聞發布會”開始。
(2)請幼兒自由發言,把采訪的事告訴大家。
(3)老師小結。
10.請幼兒代表“主辦單位”向幼兒園工作人員送上一份簡單的
禮物,謝謝他們對采訪工作的支持,并對他們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
11.讓小記者們與各位“大合照”結束。
四、各領域滲透
語言:開展多種語言游戲,游戲中重點加強禮貌用語的訓練并提高小朋友大膽說話的能力。
健康:通過讓幼兒玩一些體育游戲,向幼兒滲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懂得我們的工作人員、社會上真正的記者為了工作都在辛勤勞動。
科學:認識攝影機、照相機、錄音機、話筒等的特點、用途。
美術:學習一些自制玩具的技能,嘗試自己制作話筒,照相機等。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聽一些新聞廣播,給幼兒讀報,注意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主動和幼兒園工作人員接觸。
六、環境中滲透
張貼一些記者采訪過程的照片,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剪報等。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在家有目的地引導幼兒收看電視新聞,收聽廣播、讀報,并引導幼兒嘗試大膽地和身邊人交往。
活動《三只蝴蝶》教學研討
陳:目標1.感受蝴蝶與花對待朋友的熱情,積極幫助故事中的角色想辦法解決問題。
2.嘗試理解只有合理的幫助才能最終給大家帶來快樂。
以往的活動中是體現蝴蝶的相親相愛,但為什么不能分開躲雨呢?能不能從故事出發讓孩子引發思考,理性地對待這樣的問題。上課中社會和語言還是有較多的說教。
王:目標中不是熱情,故事中傳遞出的語氣是有些對朋友的不熱情。原故事中的體現不是這樣的。
冰:我一問孩子就說分開來躲。
王:這個故事的載體合適不合適。目標2中好像活動中沒有體現而且
吳:這個活動應該不是幫助,而是合理的解決問題。
王:以前的價值觀和現在的價值觀的轉變,
吳:能否把小朋友生活中的問題再現。
陳:社會領域比較容易說教,
丹:孩子的理解還是蠻淺層次的。
沙:第一個孩子處理辦法就比較好,說出在同一朵花下的幾片葉子。
王:社會活動應該來源于生活,到底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活動還是老師選擇的。
陳:今天的思路是。可是今天上出來不是這樣的,孩子一下子就能說出來,是否有必要開始。
王:課件里與問題,花朵很多,蝴蝶一看就覺得有地方躲。還有好多細節,花這么多蝴蝶完全可以躲,畫面馬上跳到下雨,應該有一幅突出好朋友的情節。在表演時應該投放一些胸飾。
丹:這個活動中還有一個相親相愛有很多中方法,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的方式也就是
沙:老師講故事的時候語氣較平,故事不生動。
王:老教材和時代有些脫節,而且情節很淡薄。需要借助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王:三只蝴蝶還有什么其他的角度。
丹:相親相愛的角度能不能挖進去。
吳:用生活的問題。
王:不過相親相愛的教材有更多優秀的教材。針對這個活動還是不用這個教材。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夏季天氣炎熱,孩了們在學習夏天的時候.聯想到可以用游泳、吃冰棒、吃西瓜、喝飲料等方式讓自己涼快起來。其中西瓜是大家熟知、喜愛的水果。我設計“西瓜”的主題,是深入開展季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在—定的經驗積累基礎上,進行想象、理解。激發幼兒的創造熱情;引導幼兒相互學習;鼓勵幼兒大膽表現,提高數學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教學目的:
1、鼓勵幼兒應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從中體驗快樂。
2、學習圓形的二、四等分的方法。培養大膽的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情景表演道具、頭飾等。
2、購買西瓜的錄像帶、電視機、幼兒填寫的調查表。
3、顏料、排筆、白紙、紙西瓜(每人一張)、剪刀。
4、各品種西瓜若干、紙杯若干。
教學過程:
1、幼兒觀看情景表演:“西游記”片段,激發幼兒興趣。并幫助表演人物想出把西瓜搬走的方法。
2、幼兒動手操作,學習二、四等分的方法(對折、撕、剪均可)。
3、觀看錄像帶,回顧分西瓜的過程。談談自己的感受,并介紹填寫調查的表格。分享學習經驗。
4、介紹自己帶來的西瓜,鞏固其特征及用途。與同伴一起品嘗西瓜的美味。
5、搬運西瓜。自由選擇活動區活動。
活動延伸:
1、開設表演區域,學習“西游記”的片段。激發幼兒繼續探索、表演的欲望。
2、開設計算區域,鞏固分類、點數和二、四等分的操作。
3、開展體育活動“運西瓜”。
4、玩角色游戲“賣西瓜”,通過模仿成人的活動,豐富幼兒的社會經驗,提高相互合作的能力。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12-16
幼兒園中班社會《勇氣》教案12-06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24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質教案06-08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06-01
中班社會幼兒園的標識教案03-31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09-05
幼兒園社會教案中班06-23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