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2-09-26 17:37:02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模板匯總9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模板匯總9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與朋友交往的快樂。

  2.能用較完整的語句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3.正確使用請、謝謝、不客氣等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2.趣味練習: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問題導入課題。

  提問:有人到你家里面先要說什么?

  主人給我們端水,請我們吃水果、糕點,我們應該說什么?

  在別人家里我們要怎樣表現?

  離開時我們要說什么?

  二、展開

  1.經驗講述:做客。

  提問:我們到別人家做客,意見活動過程

  2.趣味練習:到朋友家做客

  提問:到朋友家做客,你應該說些什么呢?

  見到大人的時候。

  大人給點心的時候。

  回家的時候。

  小結:去別人家做客,見到主人我們首先要問:“您好”,

  吃東西要向主人說“謝謝”,

  做客時不能在別人家里亂跑,不隨便亂動人家的東西,

  離開時要跟主人說:“再見”。

  3.交流活動:請客。

  (1)幼兒自由討論,說說請小朋友到自己家做客需要說那些話、做哪些事。

  指導語:客人來了,熱情地請客人進門,給客人遞拖鞋,為客人端水。

  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一起閱讀圖書,還可以晴爸爸媽媽幫忙招待。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使用“你好、請、謝謝、不客氣、再見、歡迎再來”等禮貌用語。

  4.開展游戲:請到我家來做客。

  引導幼兒分組利用環境布置“家”進行游戲,教師積極參與指導。

  5.知識拓展:給東西和接東西的禮節

  比如:鉛筆,剪刀

  給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接東西的小朋友怎樣做?

  三、結束

  1.活動講評:根據幼兒參與活動使用禮貌用語情況進行講評。

  2.活動延伸:要求幼兒在實際生活中運用禮貌用語。

  活動《三只蝴蝶》教學研討

  陳:目標——1.感受蝴蝶與花對待朋友的熱情,積極幫助故事中的角色想辦法解決問題。

  2.嘗試理解只有合理的幫助才能最終給大家帶來快樂。

  以往的活動中是體現蝴蝶的相親相愛,但為什么不能分開躲雨呢?能不能從故事出發讓孩子引發思考,理性地對待這樣的問題。上課中社會和語言還是有較多的說教。

  王:目標中不是熱情,故事中傳遞出的語氣是有些對朋友的不熱情。原故事中的體現不是這樣的。

  冰:我一問孩子就說分開來躲。

  王:這個故事的載體合適不合適。目標2中好像活動中沒有體現而且

  吳:這個活動應該不是幫助,而是合理的解決問題。

  王:以前的價值觀和現在的價值觀的轉變,

  吳:能否把小朋友生活中的問題再現。

  陳:社會領域比較容易說教,

  丹:孩子的理解還是蠻淺層次的。

  沙:第一個孩子處理辦法就比較好,說出在同一朵花下的幾片葉子。

  王:社會活動應該來源于生活,到底有什么問題需要解決,這個活動還是老師選擇的。

  陳:今天的思路是………………………………?墒墙裉焐铣鰜聿皇沁@樣的,孩子一下子就能說出來,是否有必要開始。

  王:課件里與問題,花朵很多,蝴蝶一看就覺得有地方躲。還有好多細節,花這么多蝴蝶完全可以躲,畫面馬上跳到下雨,應該有一幅突出好朋友的情節。在表演時應該投放一些胸飾。

  丹:這個活動中還有一個相親相愛有很多中方法,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的方式也就是

  沙:老師講故事的時候語氣較平,故事不生動。

  王:老教材和時代有些脫節,而且情節很淡薄。需要借助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王:三只蝴蝶還有什么其他的角度。

  丹:相親相愛的角度能不能挖進去。

  吳:用生活的問題。

  王:不過相親相愛的教材有更多優秀的教材。針對這個活動還是不用這個教材。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自己所居住的社區的名稱、地址及一些公共場所設施。

  2、初步萌發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準備:

  1、請家長在雙休日帶幼兒對所住社區的設施進行一些調查了解,幼兒以繪畫方式記錄在表格里,家長可幫助加上文字說明。

  2、幼兒園所在社區地圖一副。

  3、將調查表帶回園,布置成專欄,以便交流與分享。

  4、幼兒調查表人手一份:我居住的社區社區里哪些設施

  教學過程:

  一、初步了解社區的含義。

  1、出示幼兒園所在社區地圖。

  提問:地圖上有什么?我們幼兒園所在社區的名字是什么?社區里有哪些公共設施?

  2、教師介紹幼兒園所在社區名稱,使幼兒知道在我們的城市里有許多社區,每個社區都有名字和地址,還有一些為居民服務的公共設施,初步懂得“社區”的含義。

  二、介紹自己所居住的社區。

  1、提問:你的家住在哪個社區?社區里有些什么?由幼兒介紹自己所在社區的名字和調查結果。

  2、介紹“社區”的含義——社區是城市的基本組織單位,是人們居住的地方,一個社區的居民常在一起共同生活、學習,一起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社區為居民服務和一些公共設施,居民則要愛護社區,維護社區環境整潔,遵守社區居民公約。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綱要》在科學目標里明確指出: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將生日派對這一真實的生活情景引入幼兒的學習生活中,通過超市購物、開火車、送禮物、統計等環節,涉及了數的分解組合、排序、量詞的正確運用、分類、統計等方面的數學知識。讓幼兒感受數、量的關系,提高解決身邊實際問題的能力,彰顯幼兒的數學意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提高解決身邊實際問題的能力;

  2、讓幼兒感受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激發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以及與他人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貓頭飾?小貓寫給小朋友的信??小超市及超市商品(根據幼兒人數確定商品數量的多少)?商品標簽?購物劵?1-24的數字胸卡分類柜?統計卡?生日派對的用品?樂曲《開火車》《生日快樂》?售貨員

  2、知識的準備:學習正確運用數量詞?如:一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出話題,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今天我收到一封寫給我們中四班小朋友的信,你們猜猜這封信是誰寄來的?信里說什么了?(教師出示信)

  2、教師給幼兒念信,提問:小貓請我們去參加他的生日派對,我們該為小貓帶些什么呢?(禮物)

  二、超市購物,為小貓送禮物

  1、超市購物。交代注意事項:購買禮物的時候,小朋友要看清楚商品的價錢,該用多少錢去買。

  2、小朋友排隊結賬,"售貨員"要注意看幼兒付的款對不對。

  三、參加生日派對1、放音樂《開火車》,幼兒排成一隊模仿開火車去參加生日派對。要求數字

  1當火車頭,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

  2、給小貓送禮物。每個幼兒說一句"小貓,祝你生日快樂,我送你一?"

  3、統計統計參加生日的人數,男孩子()人,女孩子()人;統計各類禮物的多少。幼兒按照玩的、吃的和文具統計各類禮物的多少

  4、慶祝生日,共享美味,分享快樂全體幼兒為小貓共唱《生日快樂》歌,慶祝生日,吃生日蛋糕,分享小貓節日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情境目標:

  1、能大膽與他人交往,表演朗誦兒歌《拜年》并運用熟悉的樂器進行伴奏。

  2、感受節日的歡樂、友好氣氛;

  情境創設:

  樂器:鑼、圓舞板、雙響筒、小鈴或杯子、筷子、鐵盒、積木等生活樂器。

  活動實施:

  1、老師向小朋友拜年:

  1)先向全體小朋友拜年。

  “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真熱鬧,我來給你拜個年,小朋友,新年好!祝你們天天身體好,祝們天天哈哈笑,哈哈笑!

  2)老師分別向個別小朋友拜年,逐步吸引大家和老師一起來“拜年”。(根據幼兒改變以下兒歌祝福的內容。)

  2、小朋友向老師拜年()

  1)啟發幼兒改編兒歌內容:向老師拜年應該說什么?(如天天工作好等)

  2)每個幼兒自選一種樂器,為朗誦的拜年兒歌伴奏。

  3、向爸爸、媽媽等家人拜年

  1)啟發幼兒改編祝詞詞。

  2)布置任務:回家向家人拜年。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教案目標:

  1、學習一些表達的方法。

  2、知道新年即將來臨,在新的一年里,自己會有許多變化,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愿望。

  3、樂意對周圍人表達自己的祝福。

  教案重點和難點:

  1.激發幼兒喜歡過新年的情感。

  2.愿意表達自己在新年里的愿望。

  教案準備:

  1.了解去年和今年自己的身高體重情況以及帶若干件已經穿小的衣物。

  2.每人都已收到一張來自于父母或老師或同伴的賀卡,并將其布置成一個“賀卡展”。

  3.做賀卡用的厚紙和一些用來裝飾的彩紙。

  教案流程:

  感知經驗,自己身高體重,自己穿小的衣服——激發情感,談話——表達情感——給新年老人寫信,做賀卡,送賀卡

 。ㄒ唬└兄涷

  1.準備自己的身高體重卡。

  說明:事先讓幼兒了解并記錄自己今年與去年的身高體重的變化。其方法可以是用數字記錄,也可創設一個角落,形象地記錄著幼兒的身高體重變化情況。

  2.與父母一起準備自己穿小的衣物。

  說明:幼兒在準備過程中,獲得自己已經長大了的感性經驗。

 。ǘ┘ぐl情感

  1.說說我們在長大。

  說明:①可以先說說自己在長大。在幼兒說出自己身高體重的變化后,說說哪里可以證明自己在長大,如“我的褲子短了”、“我的鞋子小了”,甚至可以讓幼兒來穿套一下小了的衣物,和同伴共享長大的喜悅。

  ②可以說說別人在長大。說說同伴身體的長大和能力的“長大”。

  2.記錄現在的情況。

  說明:記錄現在的情況,等明年再來看看我們的變化。老師可以用大張的白紙,刻畫孩子的身高;幼兒的手、腳沾上顏料,印畫在紙上,并保存好記錄,來年再用。

 。ㄈ潮磉_情感

  1.給新年老人寫信。

  說明:畫畫自己在新一年里的愿望。

 、倮蠋熆梢砸龑в變河懻搶懶鸥袷剑

  a.畫新年老人的頭;

  b.畫自己的愿望;

  c.畫自己的頭或寫上自己的名字;

  d.寫日期。

  老師可根據班上孩子的情況,或引導幼兒畫新年老人頭,也可老師代為畫好,以激發幼兒與新年老人交流的愿望。

 、诮榻B自己信的內容。

  老師應盡量引導幼兒講述清楚自己的愿望。

  ③也可將信寫給親人,如媽媽、奶奶等等,以增進孩子與成人的交流。

  2.做賀卡。

  說明:

 、僖龑в變盒蕾p“賀卡展”。

  ②談談自己喜歡哪一張賀卡。

  老師引導:

  a,從卡的封面來有,可以用各種裝飾紙裝飾。

  B.從卡的內容圖畫來看,知道在卡的里面畫上自己的祝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一、設計意圖:

  鞋子是日常中不可缺少的。孩子從學走之日,鞋子就和孩子共生活同"成長";隨季節的更換和方便起見,運動鞋,拖鞋,涼鞋,皮鞋,布鞋,雨鞋等不同質地,不同款式和不同作用的鞋子也隨之出現在每個孩子的生活中。平日里,不少孩子偶爾因好奇或好模仿,嘗試著穿上大人的鞋子滿屋子走,開心極了。雨天時節,不少孩子偶爾發現鞋底的花紋在地上清晰地留下印跡時興奮不已,并成了他們快樂的游戲……于是老師以"鞋子"為題,把教育性,趣味性整合在一起,巧妙地設計成活動并引進幼兒的學習和游戲之中,倍受孩子喜愛。

  二、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鞋的特點和用途,體驗穿大鞋的樂趣。

  2、嘗試用鞋子印畫,感受美麗的花紋并用印,畫等方式大膽表現藝術作品。

  三、活動準備:

  1、請家長讓孩子各自從家中帶來鞋子。

  2、若干個鞋架上配有不同類別的鞋樣標志及相應的文字卡。

  3、大小不等的塑料拖鞋,顏料盤內各盛有不同顏色的顏料若干種,四開圖畫紙人均兩張以上,水彩筆,衣兜和袖套等四.活動過程:

  (一)看大鞋:了解鞋的不同類型。請大家打開袋子互相看看,你帶來了誰的鞋,是什么鞋?

  (二)穿大鞋,體驗其樂趣,感受鞋的作用

  1.穿大鞋,體驗其樂趣:

  (1)我們來穿一穿大鞋子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看看有什么感覺?相互說一說

  (2)大家相互換一換大鞋子再走一走,跳一跳,看看有什么感覺?(配樂,<大鞋小鞋>)

  2談話交流穿鞋的作用

  (1)比較交流穿自己的鞋和穿大鞋的不同感受穿了大鞋再穿自己的鞋子有什么感覺小結:穿鞋子一定要穿合腳的,這樣才舒服,活動起來才方便

  (2)相互交流大人們何時穿這雙鞋

  (3)交流穿鞋的作用

  (三)辦鞋展:分類

  1我們用這些鞋子辦個鞋展?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鞋架,鞋架上有標志,大家仔細看你的鞋應該放哪里?

  2數一數,每個鞋架上有幾雙鞋?哪種鞋多(少),多(少)幾雙?指導能力強的記錄

  (四)印鞋印:大膽創作

  1啟發談話,引出印畫活動今天老師還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拖鞋.大家想想這些拖鞋可以做什么/啟發觀察拖鞋背面的花紋

  2示范作畫,感受鞋底的花紋美,激發印畫的欲望

  (1)示范印畫,了解印畫的要領

  (2)欣賞畫面,引發聯想

  3幼兒創作,師指導師關注幼兒的印畫情況,指導個別幼兒

  4師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并介紹自己的畫,結束活動附,印畫改為<鞋子找朋友>:為不同季節或大小,男女服飾搭配鞋子。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和理解生活中等待行為的意義,初步體驗秩序帶來的方便和快樂。

  2、嘗試設計等待的溫馨提示標志,提醒大家要耐心等待。

  3、培養孩子耐心等待的意識。

  【活動準備】

  溫馨小提示的照片;紙和筆、糖果。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活動,激發孩子的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了禮物呢,你們瞧!你們想不想要呀?等會音樂響時,大家跟著我一起跑一跑。

  師:大家都拿到糖了吧,你們怎么拿的?剛才拿糖的時候亂哄哄的,怎么回事呀?

  幼:他們都搶著拿!都擠在一起了。

  師:大家都擠著拿搶著拿,太讓老師失望了,算了,還是把糖都還給我吧!(幼兒送糖)等會,誰愛動腦筋誰愛舉手發言,還是可以給你們的哦!

  師:我們拿糖果的時候怎樣才能不擁擠呢?

  幼:前面的小朋友拿,后面的'小朋友就稍微等一等,這樣就不擁擠了。

  二、尋找標記的基本規律,嘗試設計等待標記。

  師:這個道理小朋友都知道,但有的時候一著急,就忘記了等待。就像剛剛拿糖果時一樣。

  師:你有什么好方法提醒大家要耐心等待呢?(看溫馨小提示)

  幼:可以提醒別人注意等待。

  幼:畫幅畫提醒別人。

  標記一師:這上面畫的什么呀?

  幼:畫了很多標記,還有斜線呢!

  師:斜線表示什么?

  幼:表示不許、禁止!

  師:這下面還有字呢?有沒有誰認識?

  小結:這個標記就是提醒我們不能踩踏小草,要愛護小草。

  標記二師:這是什么標記?你在哪見過?

  幼:在洗手池那,告訴我們注意節約用水。

  師:我們能不能也設計一個這樣的標記來提醒我們拿糖果的時候不擁擠呢?

  師:畫些什么來提醒大家呢?我們畫一個斜線表示不擁擠,我來試試。還可以寫上字呢!

  師:除了不要擁擠,我們還可以提醒大家怎么做呢?

  幼:也要提醒別人耐心等待。

  師:對,你來試試。(幼兒示范)

  幼:看到了這個標記我們就知道玩游戲的時候不能擁擠,要耐心等待。

  師:我們把標記貼在哪呢?

  幼:貼在玩游戲的地方。(教師貼標記)

  三、再次游戲,體驗等待帶來的好處。

  師:小朋友,馬上音樂響起時,大家跟著老師跑一跑,當音樂一停,每個小朋友拿一粒糖,不過大家要注意不能擁擠,耐心等待哦!(幼兒游戲)

  師:在幼兒園里,還有什么時候我們也需要耐心等待呢?(幼兒說,教師出示照片)

  幼:我們在玩沙的時候也要注意等待,一個一個換套鞋。

  幼:在玩滑梯的時候也要等待,不能擁擠。

  幼:在喝水的時候也要排隊,不然水會潑在地上。

  四、設計等待標記,培養等待的意識。

  師:原來在我們的幼兒園里還有許多地方需要等待呢,你覺得什么地方需要等待,就給它設計一個標記吧。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紙和筆呢。(教師巡回指導)

  師:你畫的是什么?

  幼:我畫了滑梯,我要提醒大家在滑滑梯的時候要排隊,不能擁擠。

  師:我來幫你寫下來吧!

  師:我們把這些溫馨小提示貼到需要的地方去吧!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聲音無處不在,無所不有,對于幼兒來說,聲音是熟悉的,又是奇妙的。中班幼兒的自控能力還不是很強。平時,他們總是玩著玩著就發出很大的聲音,有時還會拖動椅子等發出難聽的噪音。為了讓他們了解噪音的危害,感受樂音的舒暢,逐漸養成輕輕講話,輕輕做事的習慣,特設計此活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人們都需要安靜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環境,人人應自覺控制自己的行為,不做干擾他人的事。

  2、萌發幼兒的環保意識,維護集體和社會公共利益。

  【活動準備】

  錄有火車吼叫聲及美妙音樂的磁帶,幼兒日常生活的噪聲磁帶,故事掛圖,鈴鼓、手鈴、小鼓、沙錘,“靜”字標志。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出示各種樂器,讓幼兒自由敲擊,演奏。

  (二)展開:

  1、操作樂器,感受聲音給我們帶來的不同感受。

 。1)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樂器,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玩的是什么樂器?聲音是怎樣的?

 。2)請五六個幼兒集體操作樂器,并且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很亂、聽不清楚、很吵……)

  (3)放火車吼叫聲及美妙音樂聲的磁帶,小朋友喜歡哪種聲音?為什么?

  2、出示掛圖,教師講述故事。

 。1)為什么火車的吼叫聲使小動物們都逃走了?鮮花都枯萎了?樹葉都變黃了?

  (2)為什么音樂氣墊火車那么受大家的歡迎呢?

  3、聽自錄的幼兒日常噪聲,引導幼兒討論噪聲的產生及危害。

 。1)小朋友來說一說我們為什么不喜歡聽噪聲?

 。2)我們聽到噪聲時應該怎么辦?

 。3)為什么會有噪聲?(引導幼兒從自身行為談起)

  (4)幼兒自由討論:我們應該怎樣減少噪聲?

  4、出示“靜”字的標志,理解其意義和作用。

 。1)請小朋友說一說“靜”的意義,它告訴人們什么?

 。2)請小朋友自由討論回答:我們應該把這些標志貼在什么地方?

 。ㄈ┙Y束:

  組織幼兒隨著優美悅耳的音樂一起走出活動室,把“靜”字的標志貼到適當的位置。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體會到了很多噪音是在我們無意之間造成的,感受到了噪音給我們帶來的危害。減少噪音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多變的風

  活動背景:天氣漸漸轉涼,風兒也從浮躁轉為涼爽了。為了體驗和了解風和我們生活的聯系結合幼兒的喜好,特別設計了這樣一節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膚覺,視覺,“聽覺于感官感受風!

  2.知道制造風的方法。

  3.體驗和了解風和我們生活的聯系。

  活動準備:

  風車、風箏、肥皂水、吸管、扇子、碎紙片、塑料袋、電風扇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摸一摸,抓一抓四周,讓幼兒體會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2.引導幼兒描述自己所理解的風。

 。L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可以看見風造出來的效果,風吹過來,有什么樣不同的感受,運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皮膚感覺風的存在。)

  3.操作活動,請幼兒思考風是怎么來的,如果沒有風,我們可以制造風嗎?如何制造風?(幼兒自選材料,制造風。)

  4.活動后,讓幼兒互相分享剛才制造風的方法,并進行比較。

  5.請幼兒想一想后發言:風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利用風可以進行那些活動。-

  6.總結:通過畫面介紹風的功能。

  結束活動:

  帶領幼兒到戶外,吹泡泡,放風箏,進行體驗風的活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活動設計--車輛總動員(公開課)

  活動目標:

  1、 了解常見車輛的名稱及作用,并按不同類別分類。

  2、 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記,在游戲中學習運用。

  3、 能隨音樂合拍地創編動作。

  4、能愉快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懂得遵守規則。

  活動準備:

  1、 卡車、自行車、小轎車、面包車、摩托車、人力車等車輛標記小卡片若干,請幼兒自由選擇一個標記貼在胸前。

  2、 把活動場地設計成馬路,貼上各種交通標記。

  3、律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 認識各種車輛,并分類

  1、 讓幼兒說說自己的名稱及用途

  “呀?工廠里一下造了這么多車子!你是什么車?有什么用?”

  2、 車子進入停車場,按標記分類停放

  “我們一起停到停車場去吧?停車場在哪兒呢?”(認識停車場標志)

  “請車子們進入停車場后找到自己停的地方!

  車子聽音樂駛入停車場(活動室)按標記停放(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兩大類:機動車又可以分成貨車、客車、摩托車三類)

  二、 通過開車游戲認識交通標志

  1、 帶領車輛駛上馬路,沿途認識各個交通標志

  “車輛們請注意了!上馬路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我們出發了!”

  “看!前面路口有一個牌子,這是什么呀?”……(按順序認識了:禁止鳴喇叭、紅綠燈、人行橫道、禁止超車、禁止非機動車道、環形道、轉彎等交通標志)

  三、 韻律活動:車輛加油

  1、 進入加油站(音樂室)

  “車輛開了那么多路,沒油了怎辦?”

  2、 提醒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來創編加油動作

  “車子們先看看你的油箱在哪兒?你怎么用你的身體動作來表現加油?”

  3、 聽音樂創編檢修車輛的動作

  “油加好了!我們再檢查一下有沒有哪個地方壞了,需要檢修?”

  4、 用動作表現高興的心情

  “車輛檢修好了,油也加滿了,我們一起高興高興吧!”

  四、 復習交通標志

  按原路返回,復習鞏固交通標志的名稱及含義

  “車子們!我們又可以出發上路了!我們按原路返回!

  五、 結束

  車輛返回停車場停好,休息。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質課教案:幼兒園是我家

  目標

  1.共同回憶幼兒園的生活情景,了解幼兒園中部分成員(保健老師、廚師等)的工作及其與自己的關系.萌發互愛的情感。

  2.觀察照片、錄像、圖表、實物等,選擇有用的信息大膽交流。

  準備

  有關幼兒園生活情景的數碼相片,營養食譜,燒飯用的大、小鏟子,白大褂,白鐵盒,畫筆,畫紙。

  過程

  一、經驗回憶

  1.師(出示本班幼兒活動的數碼相片):照片上都記錄了哪些我們在幼兒園度過的快樂時光?

  幼1:我們舉行升班儀式,陳老師扮成了小兔子。

  師:剛開學的事還記得,看來那次狂歡你們印象挺深刻的。

  幼2:那次我們還宣誓、唱歌到舞呢!

  幼3:我們和劉老師在做游戲。

  幼4:我看到丫丫和小易在吃飯。

  師:瞧她倆大口大口地,吃得多香!

  幼5:這種咖喱飯很香,我也很喜歡吃。

  師:對呀,幼兒園的飯菜特別香。

  幼6:還有陳老師在草地上給我們講故事!.

  師:幼兒園里快樂的事可真不少。唱歌、眺舞、開party,和劉老師做游戲.聽陳老師講故事。你們喜歡到幼兒園來嗎?喜歡陳老師和劉老師嗎?

  幼:喜歡。

  2.師:幼兒園就像快樂的大家庭,除了陳老師、劉老師,還有誰呢?

  幼1:還有看門的馬師傅。

  幼2:我還采訪過燒菜師傅。

  師:噢,你們每天吃的可口的飯菜就是他們燒的。

  幼3:我采訪過林老師,我很喜歡她。

  二、重點解讀

  1.解讀保健老師的工作

  (1)師:你們一口氣說了這么多,今天我們要重點來說說幾個人。他們是誰呢?(出示白鐵盒、白大褂)我先提供兩件東西,看看你能不能猜出來。

  幼1:醫生吧?

  幼2:是周老師,她每天都穿這件白大褂。給我們吃藥時她就拿著這個白盒子。

  師:你觀察得還真仔細,到底是不是呢?(出示大屏照片。)

  (2)師:周老師平時在幼兒園都做些什么事情呢?

  幼1:中午給我們吃藥。

  幼2:我們如果不舒服可以去找她。

  幼3:每天早晨給我們發牌子。

  師:對,在幼兒園每天最早迎接你們的不是陳老師或劉老師,而是周老師。周老師為什么要給你們發牌子呢?

  幼1:我拿的一直是紅牌子,周老師說我很健康。

  師:那還有其他顏色的牌子嗎?

  幼2:還有綠顏色的,我拿過一次,那次我咳嗽了。

  師:原來不同顏色的牌子代表身體的健康狀況不同,這樣可以提醒我們注意誰身體不好,需要多多關一心。

  (3)師:周老師還做一些什么事呢?

  幼:我還看到她經常用電腦。

  師:你們知道她在打什么嗎?(幼兒搖頭。)

  師(出示營養食譜):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糖的特征和來源。

  2.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一罐蜂蜜、一袋白砂糖、一瓶楓糖漿、麥芽糖的圖片、各種糖的來源的圖片。

  活動過程

  1.了解各種糖的特征。

  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吃糖嗎?你們都吃過什么樣的糖?

  引導幼兒回答出各種不同種類的糖。

  出示實物:一罐蜂蜜、一袋白砂糖、一瓶楓糖漿,一張麥芽糖的圖片。

  請幼兒說一說這些都是什么,看一看這些糖的特征,并說出來。

  教師小結:這里有蜂蜜、白砂糖、楓糖漿和麥芽糖。

  2.糖的來源。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一想這么多好吃的糖是從哪兒來的呀?

  請幼兒猜想并回答題。

  教師:糖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甜蜜禮物,小朋友說了這么多糖來自的地方和采集的方法,讓我們看一看這些糖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吧!

  教師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出示實物和糖的來源圖片。

  教師:蜂蜜是蜜蜂辛勤釀出來的;白砂糖是由甘蔗制成的,甘蔗又甜又長,是世界上最普遍的制糖原料;在糖楓樹的樹干上開一個小洞,流出來的汗液加熱后就是好喝的楓糖漿了;把碾碎的小麥芽和糯米一起加熱、攪拌,冷卻以后就做成了甜甜的麥芽糖。

  教師:誰知道其他糖是怎么做出來的?

  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知道的糖的來源。

  教師小結:甜菜又叫糖蘿卜,糖分在它的胖胖的根部,它也是做糖的主要材料,玉米可以制成玉米糖漿和果糖,常加在飲料和調味醬里。

  教師:糖雖然是大自然送給我們的禮物,但是小朋友也不能多吃糖,小朋友要注意保護牙齒呦!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09-05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12-16

幼兒園中班社會《勇氣》教案12-06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24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04-21

幼兒園中班社會微笑教案05-13

中班社會幼兒園的標識教案03-31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質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教案中班06-2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怡红院 | 亚洲自产精品视频 | 亚洲午夜高清国产自 | 亚洲中精品级在线 | 亚洲欧美v不卡在线 | 伊久线香蕉观新综合在线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