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匯編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一、設計意圖:
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童話,寫了五顆豌豆從豌豆莢里滾了出來,被一個小男孩用玩具槍一顆一顆打了出去。有一粒豌豆滾到了一位生病的小姑娘家的窗前。當小姑娘看到小豌豆發芽、開花時,她很高興,最后病慢慢好了起來。
這個經典童話所蘊涵的意義,對幼兒來說比較難理解,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運用多媒體手段的特點,即畫面有動感、伴有背景音樂,力求創設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情境,努力挖掘童話故事中蘊涵的語言美、意境美,使幼兒通過欣賞故事,感受到豌豆帶給小女孩的希望和快樂。同時,在活動中啟發幼兒大膽想象,提供幼兒講述的機會,讓幼兒在看看、說說中得到發展并有所感悟。
二、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并理解故事,愿意發表自己的見解。
2、積極思考,大膽想象,連貫講述。
3、能從故事情節和畫面中感受到豌豆帶給小女孩的希望和快樂。
三、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利用多媒體引出主題,并激發幼兒的興趣。
1、出示未打開的“豌豆莢”畫面
提問:這是什么?里面有誰?是多少?
2、出示打開的“豌豆莢”畫面,引出故事題目
(出示故事題目“五粒豌豆”)師:這“五粒豌豆”一溜排地坐在豆莢里,就象小朋友一溜排地坐著。
(二)教師邊演示多媒體課件邊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一段,了解豌豆的變化。
師:一天一天地過去了,豌豆怎么樣了呢?(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小豌豆在豆莢里有什么變化?它們覺得世界是什么樣的?為什么?
教師小結:小豌豆生活在狹小的豆莢里,它們看到的是青綠色、金黃色,所以它們覺得世界也是青綠色、金黃色。
2、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二段,引導幼兒想象并講述豌豆的去向。
師:小豌豆慢慢地成熟了,當它們長得飽滿硬朗的時候,被摘了下來,放進一個口袋里。最小的豌豆說:“我們當中誰能跑得最遠呢?”。最大的豌豆說:“唉,聽天由命吧!”隨后,它們落進了誰的手中?
(1)播放多媒體課件出示畫面一(小男孩)。
師:小男孩會用小豌豆做什么?
(2)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畫面二(男孩射豌豆).
師:很快,小豌豆被裝進了槍膛,“啪”豆子射了出去。這五顆豌豆射到哪里?結果怎么樣?(幼兒相互交流,然后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
3、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三段,理解最后一粒豌豆的經歷。
師:請你們來聽一聽最后一粒豌豆到了哪里?結果又是如何?(播放課件)
師:最后一粒豌豆落到了哪里?發生了什么變化?看到豌豆慢慢地長大,小女孩是怎么想的?做了什么?小女孩的身體為什么會好起來?
教師小結:這一粒不起眼的小豌豆,因為有了它的出現,才使得生病的小女孩點燃了心中希望的火苗,有了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收獲了屬于她的美麗、快樂和健康!
4、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其余四粒豌豆到了哪里?結果會怎么樣?我們來完整地欣賞一遍這個美麗、動聽的故事。
(2)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
(三)結束
1、師:其余的四粒豌豆到了哪里?
2、師:它們落在不同的地方,肯定也發生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我們一起到教室里去說一說吧。
(幼兒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引導幼兒掌握生活中各種事物的聯系,學習判斷對錯,發展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思維的流暢性和求異性。
2.引導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并迅速對語言信息作出反應。
(二)情感目標 在出錯和糾錯的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好奇心。
二、活動準備各種動物小卡片、訓練用的句子卡片。
三、活動過程
1.以談話引出游戲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2.教師講述一句話,請幼兒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并指出錯誤。
提問:誰能說說這句話的毛病?這句話說的對嗎?為什么?
3.向幼兒介紹游戲規則:由X X講一句話,全體認真傾聽,積極思考,并指出錯誤,知識正確及句子流暢者為勝。
4.教師與幼兒游戲,教師說一句,由幼兒指出錯誤并加以糾正。
例如:①小狗喜歡爬到樹上去玩。
②火車可以在公路上開。
③鹽是苦的。
④春天,知了在樹上叫。
⑤下雪的時候,荷花開了。
⑥烏龜是六只腳,螞蟻是四只腳。
⑦晚上下雨的時候,可以看到月亮。
5.幼兒分成二人一組,開展游戲。說出自己編有矛盾的句子,請另一方糾正。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引導幼兒發現圖片的錯誤。
五、生活中滲透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仔細,不要把事物顛倒。
六、環境中滲透 在語言區放置些有矛盾的句子卡片,引導幼兒認讀句子并糾正句子中的錯誤。
七、家庭中滲透 家長要注意發現孩子的病句,并予以糾正。
八、活動評價
項目
目標實現程度
內容適合程度
活動設計趣味程度
幼兒的“三性”表現
存在問題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對幼兒來說,霸王龍是殘暴冷血的形象,而故事當中的霸王龍一改人們心目中的形象,讓幼兒運用已有知識經驗猜測故事的發展,當故事的發展與幼兒想象不一致時,能夠引發幼兒了解故事的愿望。通過故事,讓每一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愛的種子,懂得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真諦-----信任、關愛和鼓勵。這個故事可以讓孩子體會愛的溫暖,家人之間互相關愛,父母對孩子的愛與關心,使幼兒學會愛與被愛,懂得感恩,體會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目標:
1.了解故事內容,在分享討論中初步理解霸王龍爸爸與甲龍寶寶的角色形象
2.感受霸王龍爸爸和甲龍寶寶之間的情感,體驗故事中愛與被愛的溫暖
3.在自主猜測故事發展的情節中,提升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5.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活動準備:
PPT、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幼兒回憶關于甲龍和霸王龍的相關知識,為故事引入作鋪墊師:小朋友們了解甲龍和霸王龍嗎?它們是什么樣的?
(一個食草一個食肉,一大一小)師:如果甲龍遇到了霸王龍會發生什么故事呢?
(霸王龍很兇殘,它有可能會吃了甲龍)
(二)講述故事一遍師: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師:"很好吃"是什么?
(甲龍的名字)
(三)使用PPT,分段講述故事講述故事第一段。
師:霸王龍碰到甲龍寶寶會怎么樣呢?現在我們帶著這個問題再來聽一遍(霸王龍要吃甲龍寶寶,甲龍寶寶一把抱住霸王龍叫爸爸,霸王龍就沒有吃它)講訴故事第二段至"就這樣,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師:霸王龍和甲龍是怎么相處的?
(它們每天在一起,一起吃食物,一起睡覺)師:霸王龍是怎么照顧"很好吃"的?那它遇到敵人又是怎么保護它的呢?
(幫助它打敗敵人,用自己的身體護住甲龍寶寶,自己卻受傷了)師:之后霸王龍教了甲龍寶寶很多的本領,有哪位小朋友告訴我?
(撞擊、甩尾巴、吼叫)師:霸王龍原來是怎樣的一種恐龍?
(霸王龍是一種食肉動物,非常大,喜歡吃其他動物)師:那他怎么會去照顧甲龍寶寶呢?
(教師要引導幼兒從霸王龍的內心需要去思考,體驗愛的情感。因為甲龍寶寶叫它爸爸,它就不忍心吃掉甲龍寶寶了)師:小朋友們猜一猜霸王龍和甲龍寶寶會一直生活在一起嗎?為什么?
(在孩子眼里,他們已經是"父子"了,生活得很幸福,怎么會分開呢?帶著這個問題,引發新的沖突。)講述至故事結尾師:霸王龍和甲龍寶寶分開了嗎?
(分開了)師:他們是怎么分開的?
(在賽跑中就分開了)師:那它們舍得分開嗎?
(不舍得)
(四)師幼集體討論師:你覺得甲龍寶寶跟誰一起生活比較合適?為什么?
(讓幼兒運用自己對故事的感受體驗來判斷分析,進一步理解霸王龍和甲龍之間的感情。)
活動反思:
《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是一本從名字開始就充滿趣味的兒童繪本。兇猛殘暴的霸王龍被善良天真的小甲龍誤認為爸爸,心靈深處的仁愛與柔情被深深的觸動,最后,為了小甲龍的將來,霸王龍忍痛將他送回了甲龍的群落里。宮西達也大刀闊斧、色彩鮮明的畫風能形成非常鮮明的視覺對比;故事里兇猛強悍又充滿無限溫情的霸王龍足以打動人心。
本次活動我以集體閱讀、自由閱讀、循環閱讀等形式來感受書中角色的內心活動,體驗小甲龍和霸王龍之間的情感,理解愛與被愛的快樂,提高孩子們理解圖畫書的能力。
一、本次活動的亮點。
1、圖畫書情感貼近孩子的心聲,觸動孩子閱讀的欲望。
《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該本圖畫書故事情感性很強,而現在的孩子自我中心強,比較喜歡享受愛,但卻不愿付出愛。貼近于孩子們的生活,在朝夕相處的日子中是那么的快樂,但最終還是要分離,這種感覺大大觸動了孩子們的心窩,觸動了孩子的閱讀欲望。其是在重點頁面霸王龍用自己的身體保護小甲龍不被吉蘭泰龍吃掉的畫面及夜晚霸王龍摟著小甲龍安穩入睡的畫面,更是讓孩子們不由得與自己最親近的家人聯系在一起,他們紛紛用語言和動作來向大家表述親人對自己的呵護之情。
2、多種閱讀方式結合,提高孩子觀察、理解畫面的能力。
本次活動在閱讀方式上主要采取的是利用PPT集體閱讀——利用小圖書進行前半部分的自由閱讀——利用PPT循環閱讀。考慮到整本書的頁面比較多,如果用傳統的模式整本書讓孩子自己閱讀的話,那么,孩子對于圖畫中的情感部分理解會比較薄弱。因此,在自由閱讀的環節中,師將后半部分用小夾子夾住,避免孩子們翻到后面,還能激發起幼兒對于閱讀圖畫書下半部分故事內容演變的興趣,從而有效地激發起了幼兒的`探索欲望。而對于圖畫書后半部分的閱讀,師采取的是利用PPT循環播放的閱讀方式,通過師言語的引導,協助孩子們完成對于圖畫書后半部分的理解。
3、交流喜歡的地方,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此次活動,師將提問方式改變為“你比較喜歡哪一頁?你的理由是什么?”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在交流環節,孩子們表現得很積極,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小小的一幅插圖,一個個場景在孩子們的頭腦中變得鮮活起來。通過分享自己喜歡的部分,孩子們對整本書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以孩子為主體,適時、適當地讓孩子展開想象,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同時更鮮明地感受到了小甲龍和霸王龍之間互相的關愛,孩子在輕松的閱讀氛圍中感受到隱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愛的種子”。
二、本次活動存在的不足:
1、面面俱到,反而造成重難點把握不凸顯。
《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是一本情感性很強的圖畫書,圖畫書中主要想表達的是愛與被愛的快樂,及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真諦——信任、關愛和鼓勵。師在設計活動時,考慮到中班幼兒對于作品的感受、理解會比較薄弱,而這又是該本書的重點,因此通過多增加提問、模仿語氣、情境熏染等方式來輔助幼兒理解故事。而在活動中,發現提問的問題較多,造成在重點頁面的理解上較不充分,重難點的把握也不明顯。
2、師的指導思路不夠清晰。在活動中,師對于圖畫書的理解還不是很到位,造成在指導幼兒時思路比較不清晰,如果在活動中能夠按“小甲龍到底有沒有被霸王龍吃掉呢?”“為什么沒有吃掉?”讓孩子進行回答,從而引導孩子體會霸王龍被小甲龍的行為感動了,溫暖了,決定以后要好好保護小甲龍這樣的情感。然后引導孩子思考霸王龍還為小甲龍做了些什么?救甲龍、教本領、找甲龍、吃果子、送回爸爸媽媽身邊這些事件的梳理相信孩子在理解上會比較容易,活動的難度也會降低不少,孩子們說的機會也會提高。其實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有一顆善良清純的心,心中都有一顆“愛的種子”。但是“以惡報惡”的惡性循環不斷干擾著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久而久之對孩子們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作為教師的我們最主要的是該如何是澆灌、培育這顆“愛的種子”,為孩子們點亮一盞心靈的明燈,指引一條光明大道,培育這顆“愛的種子”成長。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設計活動、思考問題,并通過家園共育,引導家長朋友們進行親子閱讀,讓孩子深深感受長輩對自己的關心愛護,豐富孩子的情感經驗。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能細心觀察掛圖,連貫完整地講述畫同,內容。
2、學習使用詞:先、再、最后。
3、學會做事要動腦筋,有條理。
活動準備:
教育掛圖
活動過程:
1、感知整體講述對象。
“圖上有誰?它在干什么?”
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掛圖,啟發幼兒積極思考,猴大哥最后把屋子打掃干凈了嗎?
2、幼兒適用區有經驗講述。
將幼兒分成若干組,圍繞“猴大哥是怎樣打掃衛生的”進行結伴討論。在討論時,教師參與到活動中去,幫助幼兒理清講述思路,充分理解“先”、“再”、“最后”三個詞的用法。
圖4,引導幼兒討論:“腳印是哪里來的?為什么猴大哥沒做干凈?”
3、遷移的講述經驗。
我們平時做什么事情時也是有先后順序的。重點引導幼兒適用“先”、“再”、“最后”三個詞,用連貫的語句講述。
4、教師表演動作幼兒講述。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大獅子找朋友的經過,懂得朋友之間應該真心相待。
2、樂于與同伴交往,并學會一些與人交往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馬戲團里的大獅子》。
2、在日常生活中收集幼兒有禮貌地交往、成為好朋友的事例。
活動過程:
1、師幼相互交流,引出話題:——“你有朋友嗎?你們是怎么成為好朋友的?”
2、教師出示圖書,幼兒認讀故事名稱,了解主要內容:——“你看到一些什么?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3、看看議議,理解故事主要情節:——“獅子想了哪些辦法來找朋友?”“小動物們愿意和獅子交朋友嗎?為什么?”“獅子找到朋友以后,心里會怎么想?”
4、聽賞錄音故事,幼兒質疑:——“你還有什麼地方不明白?”“假如大獅子找你做朋友,你會怎么做?”
5、生活經驗回憶,分享不同的感受:——“你會用哪些辦法找到朋友?找到朋友你有什么感覺?”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根據11只小貓的行為動作和表情,培養閱讀理解和閱讀預測的能力。
2、初步感受生活中規則的重要性。
3、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創新續編故事,大膽想象和講述。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繪本《11只貓做苦工》4-12頁
活動過程:
一、導入音樂導入,(播放《智慧樹》開場音樂)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伴隨著音樂開心地旅游吧!
二、展開
1、師(播放課件):看,這里有11只小貓也去旅游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去了哪些地方?經歷什么有趣的故事吧!
2、逐幅觀察并理解畫面內容第5頁:重點引導幼兒理解"禁止"的意思提問:小貓們看見花園的第一個反應是什么?"禁止采摘"是什么意思?
小結:禁止禁止就是不行!不能!不可以!不能夠!小貓們會采花嗎?
第6頁:重點觀察貓隊長的動作神態提問:誰是和其他小貓不同的?貓隊長的動作和神態好像在說什么?
第7頁:突出"人人都采花、戴花"的趣味性師:花兒好看我不摘,結果每人采了一朵戴在頭上。
第8-11頁:遷移前面的講述經驗,簡略閱讀和理解。
提問:"危險,禁止過橋"、"禁止攀爬樹木"這個標志告訴我們什么?如果你是小貓,你會怎么做?小貓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第12頁:重點引導幼兒猜測情節的發展提問:這次小貓們會鉆進去嗎?如果進去了會發生什么事呢?
3、鼓勵幼兒用繪畫的形式續編故事。
(1)幼兒繪畫,教師觀察。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不同的故事。
(3)請幼兒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鼓勵幼兒大膽講述,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4)同伴之間互相講述自己的故事。
(5)教師也講述自己的不同的故事。
三、結束在音樂中結束活動師;小朋友們為11只小貓編了這么多好玩有趣的旅游故事,小貓們玩得可開心了。現在,旅游結束了,我們休息一會吧。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
2、學會感恩,懂得表達對父母的愛。
活動準備:
《給爸爸的吻》繪本PPT、熊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的爸爸是怎樣的?小朋友是怎樣對爸爸表達愛的?
教師: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爸爸媽媽都很愛我們,我們也很愛爸爸媽媽。生活中的爸爸是怎樣的呢?小朋友有沒有給過爸爸吻呢?
二、講述故事《給爸爸的吻》。
1、學前過渡:教師展示熊圖片。
教師: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動物?你們喜歡熊嗎?
教師:這節課我們共同來聽一聽有關兩只熊的故事。
(鋪墊:小朋友認真聽,聽聽都出現了哪些動物)
2、分頁展示圖片請幼兒觀看,教師講述故事。
3、教師提問:
(1)這篇故事講的是什么呢?這兩只熊是誰和誰呀?
(2)小熊睡覺時爸爸想要一個吻,小熊有沒有答應?
(3)爸爸提到了哪些小動物給自己爸爸的吻?這些吻分別都是怎樣的?
(4)最后小熊有沒有吻自己的爸爸?
(5)聽完這篇故事后有什么體會呢?
三、爸爸的愛。
1、討論:
請幼兒分別說一說,生活中爸爸是怎樣對自己表達愛的,自己又是怎樣對爸爸表達愛的。
2、引導、鼓勵幼兒用語言和行動對自己的爸爸表達愛。
教師總結:除了人會愛以外,今天我們還了解到了動物之間的愛,是熊爸爸與小熊之間濃濃的父子之愛。無論我們在哪,其實我們一直都有爸爸和媽媽的愛保護著我們。這愛,在他們的目光中,談話里,更重要的是在他們的心里。如果小朋友們也愛爸爸媽媽,那么今天老師布置一個作業給大家,那就是回家后給爸爸媽媽一個吻,好不好。
活動反思:
《給爸爸的吻》是一本溫暖的親子故事。它的溫暖來自小熊的爸爸那柔和、細致和耐心的父愛。
幼兒繪本是幼兒園非常重要的教育材料,其中的內容充滿了童趣,情感,知識。我一定會繼續努力,努力學習如何繪聲繪色的講述故事吸引幼兒,還要認真理解圖畫書內在所蘊含的寓意并能讓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輕松、容易的領悟、接受。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3-05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11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的教案04-07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冬天教案07-12
幼兒園大班語言《微笑》活動教案08-12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家09-23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家》11-01
【推薦】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26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熱】07-28
關于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