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6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于嘗試的道理。
2、發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3、通過活動豐富幼兒的詞匯:磨坊、為難、難為情。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錄音機、磁帶、字卡
活動分析:
這個故事語言淺顯易懂,情節生動有趣,小馬這個形象也很可愛、很天真,適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學習這個故事的重點是理解故事內容,明白蘊含的哲理。難點是理解大與小、深與淺的相對性。為突破重難點,在導入時先出示圖片,讓幼兒比較分析三種動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況下會出現的不同結果。以欣賞課件為切入點,引起幼兒興趣,講述故事。進行提問:老牛是怎么說的?小松鼠是怎么說的?媽媽又是怎么說的?小馬又是怎么做的?請幼兒互相討論:為什么老牛說水才沒膝蓋呀?而小松鼠卻說她的小伙伴被淹死了。他們有什么不同呀?引導幼兒認識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淺不是固定不變的。欣賞課件,講述故事,總結故事中講述的道理。進行生活認知: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在同一種情況下會出現不同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動腦筋想問題,勇于嘗試。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三張圖片,請幼兒比較三種小動物的高矮,涉及過河問題,將難點提前突破。
二、展開
1、展示課件,教師講述故事提問:
(1)老牛說了些什么?
(2)小松鼠說了些什么?
(3) 小馬是怎么做的?
2、展示課件、聽錄音提問:
(1)老牛說得對嗎?為什么?
(2)小松鼠說得對嗎?為什么?
(3) 馬媽媽對小馬說的什么?小馬最后是怎么做的?
(4)故事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3、教師總結:碰到事情要多動腦筋想一想,還要動手去試一試,這樣才能聰明能干。
三、結束:進行生活滲透,請幼兒動腦筋試一試制作風標。
活動反思:這一次的優質課活動進行完了,上過去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課存在著這樣大的漏洞,因此做一總結,也算是對自己的深刻反思,僅以此為誡,好的繼續發揚,不好的加以改正。活動中有95%的幼兒掌握了故事內容,有80%的幼兒懂得了故事里的道理,現將優點與缺點一并分析如下:
一、將難點提到前面進行突破故事語言淺顯易懂,情節生動有趣,故事又蘊含深刻的'道理,存在著深與淺的相對性,這一點幼兒難于理解,因此我將這一難點提到前面進行突破,出示三種小動物的圖片,讓幼兒進行比較,在高矮上加以引導,使幼兒理解高和矮的相對性。
二、將故事中各人物的語言提出來,讓幼兒進行理解故事中老牛、小松鼠所說的話,其實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應該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來理解,所以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從這些動物的身體特征出發,深入理解他們所說的話,并用故事中的原話來回答。
三、課件不能很好的服務于教學我是用Flash做的課件,在做時只考慮到把主要故事情節展示給孩子就可以了,也許是自己的縱容,抑或是自己水平有限,課件的演示與故事情節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在時間上不能一致,這屬于兒童觀的不正確,沒有考慮到兒童的接受能力。
四、在活動過程中沒有對幼兒進行常規上的培養活動過程中有些孩子的坐姿不正確,而有些孩子雖然理解了故事,也能講出故事所講的道理,但是回答問題時的站姿不對,回答時有些口吃(或者說是有些口頭語),但是我都沒有注意到,沒有加以糾正。這也暴露了我的調控能力欠缺,對活動的控制能力太差,不能很好的控制活動的進展,從而使這一活動遜色了很多。
總之這一活動使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確了以后應該努力的方向,也象同事們學到了很多優秀的做法,我想在以后我會更加努力,使活動的組織形成自己的風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動作建議:
A段:小木偶站在原地不動,魔法師做制作木偶的動作;
B段:魔法師復活木偶,第一三樂旬魔法師對著小木偶施展魔法,第二四樂旬小木偶活動被施魔法的身體部位
C段:小木偶感恩,第一三旬小木偶用自己的動作感謝魔法師,第二四句魔法師模仿小木偶
活動目標:
1、在隨樂游戲中感知樂曲結構,嘗試自主創造及表現音樂。
2、能按照游戲規則按角色隨樂進行表演。
3、感受樂曲歡快、詼諧的風格特點,體驗隨樂游戲帶來的樂趣和挑戰。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有領袖模仿游戲的經驗
音樂素材準備:《啤酒桶波爾卡》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
l)教師:有一位魔法師,他制做了很多的木偶人。他想用強大的魔法讓木偶人都動起來,讓我們聽著音樂,看一看奇跡能發生嗎?
2)觀看情景表演:魔法師和木偶人
3)師幼共同梳理故事情境
2、分樂段、分角色感受音樂、表現音樂
1)引導幼兒感知A段音樂
2)引導幼兒感知B段音樂
①教師帶領幼兒按照游戲規則聽音樂進行隨樂游戲。
②引導幼兒在教師的語言、動作指令下按照游戲規則聽音樂進行隨樂游戲。
③嘗試自主按照游戲規則聽音樂進行隨樂游戲。
3)引導幼兒感知C段音樂
①遷移領袖模仿游戲的已有經驗,按照游戲規則表現音樂。
②嘗試自主進行隨樂游戲。
3、師幼共同完整欣賞、表現音樂
1)師幼共同梳理回憶故事情節。
2)兩兩合作分角色表現音樂,感知樂曲結構(A+B十C)。
3)引導幼兒自主創造表現C段音樂,并再次完整感知音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歌唱春天》歡快活潑的情緒,初步學唱歌曲。
2、在老師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圖示理解,記憶歌詞。
3、體驗通過自己的探索學會唱歌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復印放大幼兒用書中的圖譜《歌唱春天》(每人1張),放于幼兒座位下面。
2、幼兒已認識"春天"二字。
3、音樂磁帶、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幼兒感受歌曲《歌唱春天》旋律。
幼兒聽音樂磁帶,熟悉歌曲旋律。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今天老師個你們帶來一首春天的歌曲,請小朋友們先聽一聽。聽了這樣首歌曲,你感覺怎么樣?你覺得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教師隨音樂做舞蹈動作,幼兒欣賞。
師:老師為這首曲子編了幾個動作。你們看,這幾個動作表示什么意思?
2、幼兒學唱歌曲。
教師清唱歌曲,幼兒傾聽。
師:下面聽老師來唱歌,注意聽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曾經使用過的記憶策略。
師:歌里唱了什么?你有什么好辦法來學唱這首歌嗎?
教師出示幼兒用書上的圖譜,引導幼兒發現圖譜和歌詞內容的關系。
師:今天我們要用沒有用過的方法來唱這首歌,并且要靠小朋友自己去學,而不是老師教你們,你們有信心嗎?現在拿出你們座位下的圖,請小朋友們用手指著圖聽我再唱一次。
教師幫助幼兒理解圖譜的意思,引導幼兒發現將下面的小圖配在大圖上就是一幅完整的圖譜。
在教師的幫助下,幼兒嘗試將有關圖片逐幅配到相應的空格中,邊唱邊討論相應的擺放位置。
師:有沒有好辦法把小圖片貼在相應的格子里?大家一邊唱一邊試著把小圖片配到大圖空白的地方,好嗎?
3、幼兒看圖譜完整地演唱歌曲。
師:有什么辦法可以檢查自己貼得對不對呢?(再看圖完整地唱一遍)
4、教師引導幼兒反思。
師:今天我們用什么方法記憶來學習唱歌的?(利用圖譜來記歌詞)它給了我們什么幫助?(記不清歌詞時,可以看圖譜提示)看圖譜學唱歌--這個辦法真不錯,以后我們學唱歌時都可以利用它。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廢物真有用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有些廢物可以制成玩具。激發幼兒利用廢物棄物制成玩具的興趣。
2、引導幼兒利用一些廢棄物學習制作玩具,初步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用酸奶瓶制成的花瓶:用薯條盒做成的花,用可樂瓶制成的小豬
2、幼兒制作用的半成品:麥當勞飲料杯、一次性盒子、飯盒……
【活動過程】
1、引起廢物:
出示薯條盒、可樂瓶、酸奶瓶、牛奶房子
提問:盤子里有什么,這些東西還有用嗎?
2、引導幼兒觀看魔術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我來做魔術師,我要來變一變,看看這樣東西到底有用嗎?
(1)牛奶房子變成了大風車,真好玩呀。
(2)喝完的酸奶杯子變成了花瓶,真漂亮。
(3)幼兒參與表演:麥當勞的杯子變成了彩色的風車,真有趣。
(4)什么東西在叫,可樂瓶做的小豬,真可愛。
小結:你們看。風車、花瓶、小豬、龍,都是用什么做的?對,都是用廢物做的。廢物可以做出許多有趣的東西。
3、引導喲額看看講講廢物做成的玩具,獲得“化廢為寶”的知識。
(1)我們一起去看看,廢物還可以變成什么?
(2)用廢物做成的玩具多不多呀?
小結:牙膏盒可以做成小氣車、……
4、引導喲額利用廢棄物做做小玩具。
(1)我給你們準備了一些廢物,看看是什么?
(2)你們的小手也很靈巧,想去試一試嗎?
幼兒動手制作,教師巡視指導,并展出幼兒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⒈熟悉音樂的旋律和AB結構,并能創造性的用各種肢體動作表現做爆米花的過程和爆米花的造型。
⒉引導幼兒欣賞音樂,培養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得情趣。
⒊愉快地、積極地參與活動,感受音樂活動的樂趣。
⒋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⒌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能創造性的用各種肢體動作表現做爆米花的過程和爆米花的造型。
教學難點: 區分音樂AB結構。
活動準備
音樂、微波爐、玉米粒、盆子
活動過程
一、簡短談話,激發興趣
⒈出示玉米粒,把玉米粒放進微波爐,引導幼兒觀察。
⒉教師引導孩子認真聽聽微波爐里的聲音變化。
⒊請幼兒品嘗爆米花。
二、感受音樂,引發聯想
⒈欣賞音樂
師幼共同欣賞音樂,教師根據音樂段落出示爆米花制作的過程圖片,讓幼兒充分體驗音樂A-B式的結構。
⒉引發聯想
師:聽這段音樂你想到了什么?
師:你知道玉米粒是怎樣爆成爆米花的了嗎?(請幼兒說說自己的看法)
師:玉米粒在沒爆之前是怎樣的?那是怎樣慢慢變成爆米花的?你可以用怎樣的動作來表現?(幼兒自由表現)
三、傾聽音樂,自由表現
⒈自由表現
教師播放A段音樂請幼兒表現玉米粒變爆米花的過程。
⒉討論創編
師:玉米粒在微波爐里是怎樣轉?
師:爆米花爆開時還可以怎樣表現?
師:我們一起來聽聽音樂試試看。
教師播放B段音樂請表現幼兒爆米花轉動過程過程和爆開的樣子。
四、完整表演
幼兒跟隨音樂完整地表現爆米花的全過程。
五、結束活動
把爆米花帶回去和同伴一起分享。
教學反思
我組織的是大班音樂活動《爆米花》,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
首先,新《綱要》中提出:“讓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本活動正是貫徹了綱要的這一精神,讓孩子在音樂中盡情地創作和表現,體驗其中的樂趣。
其次,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我也做了精心的安排。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首先讓孩子通過視覺、嗅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去感知玉米粒和爆米花的多種形態,為后面的創編活動作鋪墊。然后用圖譜配合音樂幫助孩子熟悉音樂旋律和結構,再設計學做爆米花的情境引導幼兒創造性的用各種肢體動作表現爆米花的過程和造型。最后讓幼兒隨音樂大膽表現,自由創編。
第三,活動中,我注意積極引導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表現方式,讓孩子隨音樂創造性地自由表現,而不是把孩子變成機械式的技能訓練,讓他們充分的體驗到了創造表現的樂趣。
雖然我活動開展得比較順利,但是有不足之處,比如:對孩子的能力和各方面的情況都了解不夠,有些孩子雖然能夠根據音樂的變化而變化動作,但有些孩子還是要經過提醒,說明還是有小部分的孩子不太熟悉音樂結構,需要在今后教學工作中加強音樂欣賞以及創編動作方面的教學。
在我上完這節課的時候,專家指出幼兒在看微波爐爆爆米花的過程時用時過長,而且微波爐里的光線太黑,應該把燈都關了,讓孩子更仔細地觀察,效果會更好。專家還指出我在教學過程中對孩子放手不夠,經常要求孩子們做完動作后就坐回小椅子,怕孩子會亂。我在活動過程中確實存在這些問題,怕放手,特別是在進行啟發式的提問或對孩子評價時怕孩子太亂,會聽不清楚我說的話,不按要求去做。在今后的活動中我還要不斷總結提高,學會如何大膽放手讓孩子自主的學習,做到收放自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目標:
1.能初步用排比方式創編兒歌,體現對標志的認識。
2.積極參與班級討論,嘗試共同創編兒歌,體驗創編兒歌的樂趣。
準備:
1.幼兒對各種標志顏色和作用有了了解。
2.標志卡片。
3.紙、筆。
過程:
1.鞏固對標志的了解。
出示標志卡片,說說標志卡片的顏色和含義,進一步知道標志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
2.創編兒歌。
a.教師念兒歌上半部,激發幼兒創編下半部的愿望。
媽媽告訴我:標志是我們的好朋友。
它雖然不會說話。
卻能告訴我們:這是什么地方?
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標志,真能有這么神奇嗎?
b.幼兒集體創編兒歌。
c.啟發幼兒從標志的顏色、作用入手來創編兒歌。
d.從一方面入手(如:黃色的標志是警告……),共同來創編。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幼兒園大班禁煙教案04-17
幼兒園大班雙語教案03-27
幼兒園大班旅游教案03-27
幼兒園大班軍訓教案03-01
幼兒園大班《春雨》教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