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2-09-20 16:17:12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6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郵局及工作人員的工作特點。

  2、學習有重點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傾聽同伴的介紹。

  3、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拍攝郵局的照片并制作成多媒體

  2、制作的郵筒一個

  活動預設過程:

  1、 回憶交流,提問問題:

  --"上次我們在大馬路上看到了郵筒,也知道了郵筒里的信都要拿到郵局去,然后由郵遞員去送信的,對嗎?那小朋友們去過郵局嗎?

  你們到郵局去干什么呢?"

  2、 出示圖片,梳理對郵局的認識師生共同討論自己對郵局的認識:

  --"郵局的標志性顏色是什么?"(顏色)"郵局的標志是怎么樣的呀?""郵局有哪些功能呢?"(可以寄信、寄包裹、存錢、取錢、打電話、訂報紙雜志、帶收煤氣、電話、自來水費等。)"看一下照片,郵局里都有些什么呢?"(有郵箱、有稱、有電腦、有桌子等)"圖片上的這個人在干什么?"(寄包裹)為什么這里有個稱啊?稱是用來干什么的呢?""這里的人們在干嗎?"(儲蓄業務)

  3、 了解郵局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

  "這張照片上工作人員在干什么?"(辦理包裹業務)"這張照片上的叔叔在干什么?"(辦理快遞業務)"那這個阿姨又在做什么呢?"(辦理儲蓄業務)原來啊,郵局的叔叔阿姨們都有各自的工作崗位,做的事情都是不。一樣的。

  活動反思:

  了解郵局的特點和郵局與人們生活的關系,難點是掌握寄信的步驟,在綜合活動中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能力。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使幼兒認識水的有關性質及水的用途;

  2.使幼兒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并了解河水變臟的一些主要原因;

  3.幫助幼兒樹立起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并初步形成保護水資源的日常行動。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清水、臟水各一杯;一些透明的盛水器皿;泥沙少許;

  2.有關“水的用途”、“水污染的原因”的圖片數幅;

  3.幼兒與父母共同討論河水變臟的原因,可能的話請父母帶領幼兒觀察居住地的河流、池塘的水質。

  教學過程:

  (一)出示清水,分析水的特性

  1.組織師生談話,引導幼兒分別用眼睛、鼻子、嘴和手來感知水并描述自己的感覺。

  2.根據幼兒的描述,教師講解:水是透明無色、無味的液體,會到處流動,因而沒有固定的形狀。

  (二)聯系幼兒生活實際,談談水的用途

  1.組織幼兒討論水有哪些用途,啟發幼兒想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能否缺少水,除了人類以外,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動物、植物需不需要水。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水的種種用途,如飲用、洗手、洗衣服、澆花、滅火等。

  2.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總結歸納水的用途。教師向幼兒說明:水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物質。如果說地球是媽媽,水就是媽媽的乳汁,它哺育著地球上的人、動物和植物。沒有了水,我們人會渴死,絕大多數的動物和植物也會死亡,地球將變成一個荒涼的大沙球。可以說,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三)出示臟水,分析水污染的危害

  1.引導幼兒比較臟水與清水的不同之處,說說幼兒對臟水的觀感。

  2.教師講解、分析臟水的含義:江河受到污染,水就成了臟水。有時臟水的顏色黑乎乎的,還有一股臭味,技術人員將水取樣進行化驗,還會發現水里充滿各種病菌和有毒物質;有時臟水的顏色沒有發生變化,還是和原來一樣清澈見底,但水里已含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毒素。

  3.組織幼兒討論臟水的危害,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看法。如我們人喝了臟水會怎么樣?臟水可以澆花、養魚嗎?

  4.教師講解并置疑:當今全世界包括我國水污染非常嚴重。全世界每年大約兩萬多人因喝了臟水而死去。有人住在大河邊卻沒水喝,沒有鮮魚活蝦吃,也無法用河水澆灌農作物,因為河里流淌的是黑乎乎的臭水。為什么江河里的水會被污染變臟呢?

  (四)討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1.引導幼兒回憶與父母討論的結果及在父母帶領下觀察江水或池水,讓幼兒講述他們的想法。

  2.出示圖片,講解、分析江河受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業廢水這是嚴重的污染源。一些造紙廠、化工廠、印染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污水,如果不經處理,直接排入江河中,久而之久,影響了江河的水質。

  (2)生活污水每個家庭每天也有許多污水產生,如洗澡水、洗衣水、糞便水,這些污水流入江河,也會使江河里的水變質。

  (3)生活垃圾許多人把江河當成大垃圾箱,把各種各樣的垃圾傾倒進江河里,把江河搞臟搞臭了。。

  (4)農藥和化肥農田若施用了過量的農藥和化肥,殘余的農藥和化肥會經雨水沖刷流入江河。

  (5)森林砍伐江河兩岸的樹木被砍伐后,岸上的泥沙會毫無遮攔地流入江河,使河水變渾。

  (五)討論保護江河的方法

  1.引導幼兒根據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商量保護江河的辦法。

  2.總結幼兒力所能及的做法,要求幼兒背誦記憶,并在日常生活中行動起來,如:(1)節約用水,一水多用;(2)愛護花草樹木;(3)垃圾分類處理;(4)建議父母使用無磷洗衣粉;等等。

  (六)延伸活動:開展“護水小衛士”競賽活動。

  活動反思:

  通過本課學習,使大部分幼兒懂得了水的重要性,也懂得水被污染后的危害。更加懂得了怎樣去保護好水源。本節課結束后,我覺得不足之處是還是有一小部分小朋友的注意力不夠集中,課堂有點乏味。今后我會在教學中多下功夫。

  小百科:水,化學式為H?O,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無機物,無毒,可飲用。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被稱為人類生命的源泉。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無機化合、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手語關愛聾啞人。

  2、體驗愛與被愛的情感交流。

  3、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活動準備:

  手語新聞、《千手觀音》片段、《感恩的心》、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手語新聞導入

  1、小朋友,你們好!我們一起來看一段新聞錄像吧!

  (播放手語新聞)

  2、提問:剛才這段新聞里說的是件什么事啊?

  在這新聞播音員的旁邊還有一個人,她在干什么?(做手勢、做動作)

  這是做給誰看的呢?(聾啞人)(就是耳朵聽不見聲音,嘴巴里說不出話的人)

  3、小結:做給聾啞人看的手勢動作,我們叫“手語”

  聾啞人和我們一樣也喜歡看新聞,也關心國家大事,可他們的耳朵聽不見聲音啊,就用手語來告訴他們,這段新聞就是手語新聞。

  二、學習簡單手語

  1、老師做幼兒猜你們會不會做手語啊?老師學了幾個手語,做出來給你們猜一猜好不好?

  (你、我、他、哭、幫助、愛、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等)

  你們真棒(手語)!

  三、故事情境感染

  1、我們學了這么多手語了,當聾啞人遇到困難時,我們就能夠幫助(手語)他了。(音樂開始)

  2、幼兒表達愛的情感小女孩為什么發不出一點聲音?

  唉,這真是個可憐的小女孩,如果你遇到這個傷心的聾啞的小女孩,你想幫助她嗎?

  你想怎樣幫助她?(幼兒自由講述)

  3、你們說得都很好,可是這個小女孩先天聾啞,聽不到你們說的話,怎么辦呢?

  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和她交流?

  4、請幼兒嘗試用自己想出的手語動作將自己想說的話表達出來。

  請你和你旁邊的小朋友互相做做手語看,把你想說的話用手語做出來(教師巡視參與)

  5、請3、4位幼兒 做手語表達。

  四、欣賞《千手觀音》片段

  1、欣賞

  你們真是愛幫助人的好孩子,小女孩這回一定看懂你們說的話了。

  小女孩也真的得到了許多像你們一樣好心人的關心和幫助,從此她不再傷心,變得很堅強,而且還刻苦練習各種本領,漸漸地小女孩長大了,終于它出現在春節聯歡晚會上,看!(展示千手觀音定格畫面),她就在這群姐姐中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播放《千手觀音》片段)

  2、小結

  小姐姐們跳得怎么樣?這些小姐姐都是聾啞人,聽不見一點音樂,可他們卻跳得這么整齊這么美,真是了不起,我們一起用手語來夸夸她們:小姐姐,你真棒!(手語)

  五、手語歌曲,感恩升華

  1、小姐姐今天還帶來一首好聽的手語歌來感謝你們、感謝大家、感謝所有的好心人(手語)歌曲叫《感恩的心》請大家起立,跟著音樂唱一唱歌曲,學一學手語好嗎?(播放《感恩的心》片段)

  2、現在我們邀請客人老師一起來學這首手語歌,來感謝所有的一切吧!客人老師請起立,準備好嘍。(放《感恩的心》)

  3、結束:感謝你們!感謝大家!感謝所有的好心人!(教師做手語)

  活動反思:

  社會活動《愛心手語》,始終交織著一條愛的情感線。通過運用手語認識與情感體驗相結合的方式,使幼兒進一步關愛聾啞人,并逐步引導幼兒的心靈更加美麗、友善。通過活動幼兒知道了應該正確對待殘疾人,同情、照顧、關心、幫助殘疾人,從身邊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本次活動達到了預期效果,很多幼兒在聽到聾啞小女孩的不幸遭遇時留下了同情的眼淚,在學習手語時,孩子們表現都非常積極,表示要用自己學到的手語幫助聾啞人。

  不足之處是,有個別幼兒對老師講的故事沒有什么感覺,課后結合大家的評價,我覺得是我的引導還不是很到位,講故事時情感的流露感有所欠缺。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目的:

  1.了解塑料袋和紙袋埋在地下的不同結果。

  2.懂得塑料制品會污染環境。

  準備:

  一個月前,帶領幼兒在園內挖兩個坑,分別將一只塑料袋和一只紙袋埋在地下,并做上記號。

  過程:

  一、現場觀看實驗結果。

  1.一個月前,我們一起把塑料袋和紙袋埋在了地下,你們猜它們現在會有什么變化?

  2.教師帶領幼兒根據記號找到掩埋處,挖出埋在地下的紙袋和塑料袋,提問:你們發現了什么?(紙袋已有點腐爛,但塑料袋卻完好無損。)這是為什么?

  3.教師小結:在自然界中,蟲類和其他微生物會使紙袋慢慢分解腐爛,而塑料袋卻不容易分解腐爛,它會在土壤里“睡”上許多年,而且還會產生有害物質。

  二、了解塑料袋在生活中的使用情況。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塑料袋用得最多?(超市、菜場、水果店、快餐店、面包房等。)

  2.帶領幼兒到附近的菜場、超市、水果店等處觀察塑料袋頻繁使用的情況。

  3.帶領幼兒到附近的多處垃圾房觀看塑料袋的丟棄情況。

  三、回園談話,初步了解塑料袋對環境的污染。

  1.看到人們每天要用那么多塑料袋,你是怎么想的?

  2.使用塑料袋有什么危害?(會影響環境、污染空氣、損害人體健康等。)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回家統計當天家中使用的塑料袋數量,并向父母了解這些塑料袋是哪里來的,裝過什么。

  2.要求每個幼兒第二天帶家里用過的塑料袋來園。

  3.在以后的日子里,有意識地數一數家中一個星期或一個月要扔掉多少塑料袋或其他塑料容器。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別人攀比的道理。

  2.欣賞故事,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自己就是最好的,不和別人攀比的道理。

  2、難點:欣賞故事,嘗試用完整連貫的語言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故事課件。

  活動過程

  一、師幼交流,引出話題

  1.師幼交流對美發店的認識,激發幼兒語言表達的積極性。

  (1)小朋友們去過美發店嗎?美發店是做什么的?

  (2)大人們到美發店去做什么?你都知道什么發型?

  (3)你們看,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鹿小姐也開了一家美發店,它的美發手藝可棒啦!小動物們都喜歡到鹿小姐的美發店去做美發,瞧!誰來做美發了?

  2. 教師播放課件一,引出故事。

  二、建構故事,明確道理

  1.教師播放課件二,引導幼兒認識發型。

  (1)原來是花鴨大嬸、熊伯伯、松鼠姐姐,它們對自己的發型非常滿意!它們做的是什么發型呢?

  (2)噢!原來它們的發型都不一樣,你感到熊伯伯的小平頭怎么樣?(花鴨大嬸的盤發、松鼠姐姐的麻花小辮)

  2. 教師播放課件三、四,幼兒分析刺猬燙發的原因。

  過渡語:(教師歸納幼兒的答案)熊伯伯的小平頭又帥又酷,多精神啊!花鴨大嬸盤起了頭發,好漂亮,好美麗,好高貴呦!松鼠姐姐的兩根麻花小辨又獨特又可愛,漂亮著呢!大家都夸松鼠姐姐的技術棒!

  (1)你們看,誰又來了?

  (2)小刺猬看到大家美發后變精神變漂亮了,它的心里好羨慕呀!它也想讓鹿小姐給它做美發,小刺猬會做什么發型呢?

  (3)你們看,小刺猬做的什么發型?它滿意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3. 教師播放課件五、六,幼兒觀察圖片,猜測角色表情與對話。

  過渡語:小刺猬太高興啦!它連蹦帶跳地向家走去!

  (1)路上遇到了誰?牛大伯見到小刺猬是什么樣子?(說一說、學一學)

  (2)這是什么表情?牛大伯為什么驚訝?

  (3)牛伯伯驚訝地對小刺猬說了什么?

  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表現“熊伯伯驚訝地語氣說話”。

  過渡語:小刺猬一邊走一邊想:難道我這樣不漂亮嗎?

  (4)它走著走著又遇到了誰?小兔子見到小刺猬后是什么樣?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小兔子非常害怕,它是怎么做的?

  (5)這時的小兔子會說什么呢?

  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表現“小兔子害怕地語氣說話”。

  4. 教師播放課件七和八,幼兒了解小刺猬燙發的后果,體會故事中的道理。

  過渡語:小刺猬弄不明白,自己這樣明明挺漂亮,為什么會嚇跑小兔子呢?

  (1)小刺猬回到家里,刺猬媽媽見到它又會怎樣?它會說什么?(噢!原來媽媽也不認識它了)

  (2)媽媽讓小刺猬去果園背果子,它會背到果子嗎?你們看,它是怎么做的?

  (3)小刺猬背到果子了嗎?為什么?牛伯伯看到它很驚訝,小兔子見到它嚇跑了,自己又背不到果子,唉!這時的小刺猬心情會怎樣呢?

  (4)小刺猬沒有背到果子,只好回家去。咦!你們聽,誰來了?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

  (5)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大灰狼?小刺猬會怎樣呢?

  三、欣賞故事,深化主題

  1.幼兒帶疑問聽老師邊播放課件邊講述故事。

  教師放慢語速,將幼兒建構故事環節出現的答案也加入到完整欣賞故事當中。

  2.教師提問,幼兒進一步思考,體會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肯定自己,不可盲目地和別人攀比。

  (1)小刺猬逃走后,越想越不明白,原來自己從不害怕大灰狼,為什么這一次卻狼狽地逃走了呢?

  (2)為什么別人能燙發,它卻不能燙發呢?(原來小動物做了美發后不影響它們的本領,可是小刺猬的刺可以背果子、保護自己。)

  (3)唉!這時小刺猬的心情又會怎樣呢?小朋友們說,燙發適合小刺猬嗎?

  小結:對,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我們自己,不能盲目的`和別人去攀比,更不要看到別人去做什么,自己就去做什么。今后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想想自己的本領、自己的特點,想好了再去做。

  (4)請你幫小刺猬想一想,今后它該怎么辦呢?

  四、發散思維,解決問題

  教師引導幼兒發散思維,幫小刺猬想出既適合自己,又能不失本領的好辦法。

  “小刺猬非常的愛漂亮,但燙發又不適合它,我們怎樣讓小刺猬既漂亮,又不會失去自己的本領呢?”

  結束語:我相信你們打扮的小刺猬一定很漂亮,現在我們一起到教室里把你們漂亮的小刺猬畫下來,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用半圓形畫刺猬,大膽地畫出刺猬身上的刺,并畫上許多的蘋果。引導幼兒有控制地畫封閉的圓和能均勻的順一個方向涂色,如果單一地畫橫線和豎線一定是很乏味的,于是,我設計了一個“小刺猬背果子”的情景。活動一開始,我先出示刺猬圖片提問:“小朋友看看,誰來到我們班上了?” 然后以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小兔果園里的蘋果成熟了,這么多紅紅的蘋果怎么背回去呀?小兔心里非常著急。

  小百科:刺猬是屬于猬亞科(Erinaceinae)的一類猬形目哺乳動物的統稱,共有5個屬;其中猬屬(Erinaceus)的刺猬分布最普遍,廣泛分布在歐洲、亞洲北部,在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也分布很廣。中國最常見的有黑龍江刺猬(Erinaceusamurensis)等。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前言

  走在田山的小路上,看到了金黃黃的麥子,一大片一大片的,就像是汪洋的大海,被風一吹,一浪接著一浪,還不時的能夠看到割麥子的老農臉上蕩漾著幸福的微笑,雖然是頂著火紅的太陽,可是卻看不出他們有絲毫的疲憊,這是他們的收獲!通過此活動,考察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通過比較讓孩子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了四季的特點!

  活動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氣溫、天氣、水文、植物動物的生活、農業生產、人的生活等。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比較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使學生體會到,大自然是不斷變化的。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5.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活動準備

  1.課前觀察:當地的氣溫、天氣、河湖、池塘、植物生長情況、動物的出沒、農業生產、人的衣著等,與春天相比有什么變化。

  2.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活動過程

  (一)教學引入

  1.提問:誰能說一說春天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歌謠回答。)

  2.談話:現在是什么季節?

  3.講述: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夏天有什么特征。(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比較圖中的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1)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大

  (2)分組觀察、討論: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3)匯報觀察、討論結果:

  認識夏天的一般特點,是為了使學生獲得關于夏天的基礎知識,從而更好地認識當地夏天的特征。

  ①空有什么不同?(夏天的天空多云。)

  ②樹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樹葉茂密,桃樹結出了桃子。)

  ③田野里的莊稼有什么變化?(玉米長高,小麥成熟,開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么變化?(河岸長滿綠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開放。)

  ⑤人的衣著有什么變化?(換了夏裝。)

  ⑥孩子們在戶外玩什么?(游泳)這說明夏天的天氣怎樣?(變暖。)

  (4)觀察課本第18和48頁的圖。

  (5)分組討論:每幅圖說明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6)教師小結:夏天與春天的不同。(可參照下表中的內容進行小結。)

  2.比較當地的夏天與春天的不同

  (1)講述:課前,你們觀察了我們這個地方在這個季節的自然情況,下面來匯報一

  (2)匯報觀察結果:

  認識當天夏天的特征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① 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春天有什么個同?

  ②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圖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以上兩個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系統進行比較,可以分別提出一些問題──天氣、河水、樹木、莊稼、鳥、昆蟲、農業生產等進行比較。)

  (3)教師小結: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征是相似的,但具體的特征(例如天氣熱的程度、什么樹開花、什么莊稼和果實成熟、什么鳥飛來等)有所不同,夏天到來的早晚、延續的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國,一般來說,南方夏天到來的早,延續的時間長,天氣特別熱;北方夏天到來的較晚,延續的時間較短,天氣也沒那么熱。

  這個問題的講解,有助于學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學的局限性。

  (三)鞏固練習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夏天的特征。

  2.學習歌謠──夏天

  此歌謠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點,教師可以參照此歌謠,根據當地夏天的特點重新編寫。這樣,學生學起來更親切,更有意義。

  夏天天氣好炎熱,

  天氣多雨河水多。

  柳葉茂盛桃子熟,

  野草開花滿山坡。

  布谷鳥在樹上啼,

  蟬在樹上高聲歌。

  玉米長高麥收割,

  小孩游泳樂呵呵。

  (四)布置作業

  繼續觀察我們周圍的大自然,隨著季節的推移有什么變化。

  教學參考知識

  夏天的特征:

  (1)夏天天氣炎熱,有時會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長,夜晚短;

  (2)夏天,各種昆蟲,小動物都出來活動,許多鳥開始脫羽毛,有許多獸的毛也脫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長十分茂盛;

  (4)夏天是農民最忙的時期,他們要進行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勞動;

  (5)夏天,人們穿淺色和單薄的衣服,許多人都積極參加游泳活動。

  小百科:夏天,是一年的第二個季節,是四季之一。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5-29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的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14

幼兒園大班社會的感恩教案11-30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5-20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的教案12-01

旅行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1-28

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06-10

大班社會我愛幼兒園教案06-1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玖玖爱精品视频在线 | 午夜福利精品导航凹凸 | 视频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国产动漫欧美在线 | 永久免费视频片在线观看 |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全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