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范文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1
小老鼠鉆洞
主要目標:練習雙手雙膝爬行動作。體驗與同伴游戲的樂趣。
活動材料:地毯、頭飾、玩具。
指導要點:家長們面對面蹲著或跪在場地上,互相手拉著手當做老鼠洞,讓寶寶們練習鉆、爬。教師說完兒歌后,孩子們開始鉆、爬老鼠洞,一個跟著一個鉆、爬,避免互相碰撞。.
小熊鉆山洞
主要目標:練習手膝著地爬行,同時鍛煉膽量。
活動材料:鉆桶兩個,小熊胸飾、手鈴若干個。
指導要點:教師引導寶寶手膝著地并爬進鉆桶中,家長在鉆桶的另一端搖手鈴,吸引寶寶向前爬行。
自編兒歌:鉆呀鉆,鉆山洞,鉆出山洞看見誰?“媽媽,媽媽!”
建議:在家中,家長可利用電動小玩具(如會走的小狗)等吸引寶寶爬行,當寶寶爬一段距離后,讓他拿起玩具玩一會兒,加強興趣。之后,可反復練習此游戲。
注意:在寶寶爬行時。家中容易破碎的東西和危險的物品要遠離寶寶。
鉆洞洞
主要目標:①練習爬過四面圍合的洞。②鍛煉孩子的膽量并滿足其肢體動作發展的需要。
活動材料:廢舊的長方形空紙箱2―3個(如電視、冰箱等盒子),當做要鉆的洞洞。
指導要點:①將紙箱兩頭打開,一個個接好,引導孩子從一個洞口爬到另一個洞口。②將紙箱一個與另一個錯開擺放,引導孩子從一個洞口爬到另一個洞口。
家庭小游戲推薦:①鉆床單:爸爸媽媽分別坐在兩邊的床頭,用床單圍成隧道,讓寶寶從爸爸那邊鉆爬到媽媽這邊,可以反復來回鉆爬。②在小桌子底下鉆爬:從桌子的四面鉆進鉆出,在鉆的過程中可以推擋寶寶,鍛煉寶寶用頭頂,用手拉,想辦法,找出口。③枕頭隧道:用枕頭做隧道兩壁,用布或床單閉合,父母各在一頭,讓寶寶在隧道里鉆來鉆去。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2
活動時間:20xx年9月29日(星期六)下午3點整
活動目標:
1.通過中秋知識競答的形式,了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基本的文化習俗。
2.通過一起過中秋,共同分享節日的快樂,加深對我國傳統節日的體驗。
3.動手操作能力的鍛煉。
4.體驗節日的快樂氛圍。
5.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準備:
1.視頻《月亮姑娘做衣裳》、爺爺為我打月餅、中秋月兒圓
2.請爸爸媽媽和小朋友一起收集關于中秋節的知識,(中秋節的來歷或者古時候的人怎樣過中秋節的知識,月亮的大小變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詩等等)
3.關于中秋節的知識小問答
4.盤子若干
活動流程:
各位家長好,感謝大家能來參加今天的活動,明天就是中秋節了,今天我們邀請了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陪我們一起歡度中秋,之前也讓家長和孩子們了解了相關中秋節的知識,知道了月亮在中秋節這天是最圓的,下面我們來欣賞一個故事感受月亮形狀的變化。
流程一: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看完故事老師總結:在一個月的時間里,月亮的形狀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月亮姑娘的衣服總是穿不上。
流程二:中秋知識問答小比拼
有關中秋節和月亮的知識有很多,下面就來考考我們家長和小朋友,來個"中秋知識問答小比拼"
1.八月十五又稱什么節?(b)
a月餅節 b團圓節 c故鄉節 d詩人節
2.中秋節又可以稱為什么?(a)
a仲秋 b月夕 c秋節 d追月節
3.在哪個朝代中秋節才開始成為固定的.節日?(a)
a唐 b宋 c元 d明
4.月餅最初是用來做什么的?(a)
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饋贈親友的禮物 c節日食品 d地方小吃
5."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是誰的佳作?(a)
a王安石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在典故中,吳剛伐的是什么樹? B
a槐樹 b桂樹 c柳樹 d楊樹
7.以下哪個不是中秋節傳說? D
a嫦娥奔月 b吳剛伐桂 c玉兔搗藥 d迎濤神說
8.中秋節在亞洲其他國家也很盛行,在( b ),中秋節也叫感恩節。
a 日本 b 韓國 c 新加坡 d 馬來西亞
9.在古代月圓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a)
a悲歡離合 b天氣的好壞 c兇吉的象征 d身體是否健康
10."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這是描寫中秋節的千古名句,它出自( a )
a 蘇軾《水調歌頭》 b 蘇軾《中秋月》
c 王建《十五夜望月》 d 辛棄疾《太常引》
游戲三 《猜燈謎》
1. 老師提前將若干燈謎藏在教室的各個角落
2. 請寶寶們站在教室中間,告訴寶寶們在教室內去尋找燈謎(并拿一個寫有燈謎的卡片,讓寶寶進行觀察,知道去找什么樣子的卡片)
(1)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圓盤,有時像鐮刀---月亮
(2)中秋歸來---八歸
(3)嫦娥下凡---月季
(4)中秋菊開---花好月圓
(5)明月照我還---歸有光
(6)舉杯邀明月---賞光
(7)舉頭望明月---當歸(藥名)
3. 找到后,交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手中,請爸爸媽媽去猜燈謎,用時最短的家庭獲勝。
流程四:合唱歌曲《中秋月兒圓》、親子表演
為了慶祝中秋節,我們小朋友學了一首新歌,一起來唱給爸爸媽媽聽。
老師還知道小朋友在家和爸爸媽媽也學習了新的兒歌和歌曲,歡迎大家到前面來表演。
流程四:親子制作月餅
我們中秋節必吃的一樣食品就是月餅,下面老師帶來了許多顏色形狀都很特別很漂亮的月餅,請大家一起欣賞,看到自己喜歡的可以用橡皮泥模仿著做出來,當然也可以發揮想象做出自己想吃的月餅。
流程五:月餅展示
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來了,細細的,彎彎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涼風吹得她有點冷,她就撕了一塊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還是找一位裁縫師傅做件衣裳吧。
裁縫師傅給她量了尺寸讓她五天以后來取。
過了五天,月亮姑娘長胖了一點兒好象彎彎的鐮刀她來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連扣子也扣不上。
裁縫師傅決定給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讓她再過五天來取。五天又過去了,月亮姑娘又長胖了一點,彎彎的象只小船。她來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連套也套不上。
裁縫師傅漲紅了臉,說:"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過去了,月亮姑娘來取衣裳,裁縫師傅看到月亮姑娘變得圓圓的,象一只圓盤那樣,吃了一驚:"啊,你又長胖了!"裁縫師傅嘆了一口氣,對月亮姑娘說:"唉!你的身材量不準,我沒法給你做衣裳了。"
原來,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所以她到現在還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陽公公出來了,她不好意思出來,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小問題:
1.月亮姑娘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為什么三次都沒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她是怎么變的呢? 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
教學反思: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大班幼兒已經有多次中秋節慶祝的體驗,對中秋節的傳統習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開展中秋節慶祝活動,更注重的是讓幼兒了解中秋節的有關知識,以及感受現代中秋節所特有的藝術性。
小百科: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3
1、 引導幼兒為媽媽送祝福的話,利用各種方式表達對媽媽的愛。
2、 讓媽媽和幼兒一起游戲,感受親子活動的快樂,增進母子情感。
3、 向幼兒進行感恩教育。
活動準備
錄音磁帶 皺紋紙 線繩 枝條等。
活動組織
開始部分:
今天是三月七號,明天是幾月幾號?是什么節日?
我們怎樣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1、 集體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我們像歌里唱得一樣,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情怎么辦?
2、 集體表演唱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3、 幼兒動手制作禮物,送給好媽媽。老師個別巡回指導。老師給你準備了皺紋紙、線繩、枝條等物品,你自己動腦動手做媽媽喜歡的東西。作為禮物送給好媽媽,讓媽媽更年輕、更
漂亮,更開心。
4、 把自己制作的禮物送給媽媽根據禮物的不同,幼兒選擇贈送方式。
活動結束:
幼兒和媽媽一起隨音樂《小烏鴉愛媽媽》進行表演活動。
活動活動中,家長和幼兒的積極性高,充分表現了相互之間的愛,幼兒、家長、老師體驗到親子活動的快樂,家長和孩子充分進行了互動,我們的孩子懂得了感恩。孩子知道用祝福的話、畫畫、唱歌、制作禮物等各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愛。。我們的孩子和家長個個表現突出,家長充分起到了榜樣的作用,孩子充分表現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孩子們送上了各種各樣的自己制作的禮物:項鏈、胸花、各種各樣的花、紅旗、釣魚竿、小扇子、毽子、小傘……家長在表演、做操的時候,個個奮勇爭先……場景讓我們快樂并感動著……
當然,還要反思自己的活動設計,也敬請家長提出寶貴的建議。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4
主要目標:
訓練寶寶如何邁步,體會走路的動作感覺。
指導要點:
①家長和寶寶面對面地站好,用雙手拉著寶寶的手,寶寶的小腳踩在家長的大腳上。②家長邊說兒歌邊走著,帶動寶寶向前邁步。
建 議:
這個游戲適合學步兒,幫助他們體會走路的動作感覺。
兒歌
一二一,走呀走,
媽媽寶寶手拉手,
小腳踩在大腳上,
邁開大步向前走。
第二種活動:找媽媽
主要目標:
訓練寶寶朝著一定的方向獨立行走。
指導要點:
寶寶和媽媽分別站在場地兩端,媽媽叫寶寶的名字,寶寶從場地的一端走向另一端去找媽媽。
注 意:
寶寶和媽媽的距離不要太遠,以免寶寶感到困難,失去信心。
第三種活動:踩尾巴
主要目標:
①培養孩子對音樂的感受力。②引導孩子大膽地行走。
活動材料:
音樂磁帶,自制拖地紙條當做尾巴。“ 。嘉導要點:①在家長的后腰上系著‘‘尾巴’’行走。隨著音樂節奏的快慢調整行進速度。寶寶用手抓或用腳踩‘‘尾巴”。②教師引導孩子們相互追踩“尾巴”,注意按音樂節奏的快慢行走。
建議:
在晴天時,父母可帶著孩子到戶外,玩踩人影子游戲,看誰先踩到別人的影子,先踩到者為勝。
第四種活動:捉蝴蝶
主要目標:
①訓練孩子視覺追逐能力。②練習孩子四散行走,轉換蹲下、站起動作。
活動材料:
彩色紙蝴蝶、軟電線。
指導要點:
①家長拿著紙蝴蝶逗引孩子,讓孩子的視線追逐蝴蝶的落點。
②家長逗引孩子追著蝴蝶走動,當蝴蝶落地時,讓孩子蹲下捉住它。③為增加孩子游戲興趣,家長可以讓孩子拿著蝴蝶,家長反過來追逐孩子。
家庭小游戲推薦:①抱氣球。家長手拿氣球上下左右飛動,引逗孩子去追、抱氣球。②追光游戲。晚上利用手電筒的光線,引逗孩子追光游戲。
第五種活動;送小動物回家。
主要目標:
訓練寶寶能獨立穩步行走。
活動材料:
小推車,小雞、小貓、小兔、小狗等常見毛絨玩具(用積木搭四間小房子,房子的上面貼有以上小動物圖片,作為每個小動物的家)。
指導要點:
①寶寶圍坐在一位教師的周圍,另一名教師模仿哭聲,這位教師拿起身邊一樣小動物,放在自己耳邊,輕聲問: “你為什么哭呀?”答:“我們沒聽媽媽的話,走遠了,找不到自己的家了。”這位教師說: “寶寶們,我們一起幫助他們,把他們送回家吧。”②寶寶可任選一個小動物,把它放在小推車里,表示送小動物回家。③家長站在小動物房子后面,如果寶寶找對了家,家長可模仿小動物叫聲以示鼓勵,游戲可反復進行。
建 議:
兩三歲的寶寶,可騎小三輪車送小動物回家。在小房子的設置上,可貼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作為每個小動物的家。
第六種活動:開汽車
主要目標:
①學習繞障礙行走,發展寶寶平衡能力、平穩仃走的雕刀。⑵練習發出“嘀嘀”的聲音。
活動材料:
玩具汽車一輛,塑料圈每人一個,拱形門2個,紙積木,塑膠小路2條,《小司機》音樂磁帶。
指導要點:
①開汽車。寶寶模仿教師發出“嘀!嘀!”的聲音。②寶寶手拿塑料圈當做方向盤,聽《小司機》的音樂和老師一起開汽車。③家長帶領寶寶邊開汽車邊通過各種障礙物,如鉆拱形門、繞過紙磚、走過小路等。
第七種活動:走遣宮
主要目標:
練習向指定方向走。
活動材料:
紙條寬20厘米,長2米,上面有各種幼兒熟悉的圖案。
指導要點:
教師沿著紙條走,寶寶跟著教師走。教師拿出一個發響玩具,邊搖動,邊念兒歌: “小寶寶,走走走,跟著老師,向前走。”教師在前面走,家長配合教師領著寶寶沿著紙條走,邊走邊引導寶寶認識紙條上的圖案。
建 議:
幼兒游戲多次以后,可將紙條圍攏成一個蛇形,中間加入鉆桶等輔助材料。寶寶走時,家長注意在旁邊保護。
第八種活動:踩紙球
主要目標:
練習聽指令行走,培養孩子感受音樂的能力。
活動材料:
錄音機、樂曲磁帶、報紙球。
指導要點:
家長將報紙揉成紙球,繩子一頭系著紙球,一頭由家長拉著走,孩子跟在紙球后面用腳踩,教師控制錄音機,音量小表示拖著紙球慢慢走,音量大則快走。
建 議:
在孩子熟悉了聽音樂節奏變化行走之后,還可以聽音樂變換方自走。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 篇5
適合年齡:1歲至1.5歲
活動目標:聽到自己的名字后能大膽舉手示意。
活動準備:小猴子手偶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邊搖鈴鼓邊唱《坐好歌》,保持與寶寶平等的體位,身體隨音樂節拍自然擺動,家長聽到教師的歌聲后,和寶寶一起收拾玩具,然后帶領寶寶坐在教師的對面,呈半圓形或扇形,準備開始點名游戲;
2、教師出示小猴子,引起寶寶的興趣,教師點名請寶寶舉起小手向小朋友打招呼,寶寶做完這些事情后讓小猴子親親寶寶,表示鼓勵;
活動指導:
對于膽小、怕生的寶寶,家長不要著急,要用親切的語言鼓勵寶寶站起來并舉手示意。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08-26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09-07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08-21
親子活動幼兒園教案08-18
幼兒園中班親子活動教案05-26
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范文09-09
幼兒園中班親子活動教案12-25
幼兒園大班親子活動教案03-05
幼兒園親子活動小班教案03-15
【精選】幼兒園親子活動教案四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