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體驗與朋友分享的快樂。
2、激發幼兒的大膽想象,在老師的啟發下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3、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4、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小白兔的禮物”
2、有關故事圖片。
3、每人一封裝有桃花瓣的信。
活動過程:
1、討論,導入主題。
如果你有一個新玩具,你愿意給別人玩嗎?給誰玩呢?
2、利用圖片講述故事前半部分。
提問:小白兔發現了什么好東西?小白兔收到花瓣,想怎么做?你們想一想小白兔會寄給誰呢?他們收到后心里會怎么想?
3、利用圖片講述故事后半部分。
提問:小花貓收到桃花瓣,怎么說的?小松鼠收到花瓣,怎么說的?小螞蟻收到桃花瓣,怎么說的?小動物們喜歡桃花瓣,小白兔心里有什么感覺?
4、完整欣賞故事,感受小白兔與小朋友的快樂。
提問:小白兔為什么要吧桃花瓣送給他的好朋友?
5、請幼兒利用“桃花瓣”進行想象,引導幼兒感受分享的快樂。
提問:小白兔將桃花瓣寄給了小朋友,你們喜歡嗎?你們想將它送給誰?
教師小結:我們平時可以吧自己心愛的東西給別人看一看,玩一玩,讓我們的朋友也快樂。
活動反思:
通過參加聽課和評課一系列活動,可以說受益匪淺,可以簡單地從兩方面說起:
通過這次講課,從老教師那學到了很多東西,至少明白課該怎么上,也切身體會到教師上課的情緒關乎著學生的聽課心情和狀態,可以說,通過此次活動讓我更加不怯場,由于我課前的準備東西挺多的,再加上課堂教學經驗有限,所以,我一直怕忘記教學環節,但當看到學生們一張張可愛的笑臉,這些緊張也稍微減少了一些。同時我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作為一名品德與社會老師,是越來越需要豐富的知識。在備課階段我一方面深鉆教學目標,充分運用教材上的內容,挖掘和拓展了很多相關知識和內容,另一方面我把所有課上需要的東西檢查得很仔細。我覺得這兩點是作為教師的必須品質和素質。
同時,我也意識到自己有很多不足,這些都是教學實踐經驗不足帶來的,課堂上我總以我的想法代替學生的思考,自己的教學思路還不夠開闊,心里一直等待學生把我要的答案說出來,當學生說不出來時,我就自己急于總結,說出課程重點,課堂上貼近學生的生活還不夠。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真正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總而言之,通過課后反思把教學實踐中的"得"與"失"加以總結,變成自己的教學經驗,這是十分珍貴的財富。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素質,爭取努力上好每一節《品德與社會》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輕松中感到學習的快樂,努力使我從“教書匠”變成“教育家”。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前言
走在田山的小路上,看到了金黃黃的麥子,一大片一大片的,就像是汪洋的大海,被風一吹,一浪接著一浪,還不時的能夠看到割麥子的老農臉上蕩漾著幸福的微笑,雖然是頂著火紅的太陽,可是卻看不出他們有絲毫的疲憊,這是他們的收獲!通過此活動,考察了孩子們的觀察能力,通過比較讓孩子們更加清楚的認識到了四季的特點!
活動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氣溫、天氣、水文、植物動物的生活、農業生產、人的生活等。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比較能力(比較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使學生體會到,大自然是不斷變化的。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5.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活動準備
1.課前觀察:當地的氣溫、天氣、河湖、池塘、植物生長情況、動物的出沒、農業生產、人的衣著等,與春天相比有什么變化。
2.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天。
活動過程
(一)教學引入
1.提問:誰能說一說春天有什么特征?(可以用歌謠回答。)
2.談話:現在是什么季節?
3.講述: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夏天有什么特征。(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比較圖中的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1)出示掛圖或投影片──春天、夏大
(2)分組觀察、討論: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3)匯報觀察、討論結果:
認識夏天的一般特點,是為了使學生獲得關于夏天的基礎知識,從而更好地認識當地夏天的特征。
①空有什么不同?(夏天的天空多云。)
②樹木有什么不同?(夏天的樹葉茂密,桃樹結出了桃子。)
③田野里的莊稼有什么變化?(玉米長高,小麥成熟,開始收割。)
④河岸、河水有什么變化?(河岸長滿綠草;河水增多,水中荷花開放。)
⑤人的衣著有什么變化?(換了夏裝。)
⑥孩子們在戶外玩什么?(游泳)這說明夏天的天氣怎樣?(變暖。)
(4)觀察課本第18和48頁的圖。
(5)分組討論:每幅圖說明夏天與春天有什么不同?
(6)教師小結:夏天與春天的不同。(可參照下表中的內容進行小結。)
2.比較當地的夏天與春天的.不同
(1)講述:課前,你們觀察了我們這個地方在這個季節的自然情況,下面來匯報一
(2)匯報觀察結果:
認識當天夏天的特征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① 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春天有什么個同?
②我們這個地方的夏天與圖中的夏天有什么不同?
(以上兩個問題,如果學生不能系統進行比較,可以分別提出一些問題──天氣、河水、樹木、莊稼、鳥、昆蟲、農業生產等進行比較。)
(3)教師小結:各地夏天的一般特征是相似的,但具體的特征(例如天氣熱的程度、什么樹開花、什么莊稼和果實成熟、什么鳥飛來等)有所不同,夏天到來的早晚、延續的時間長短也有所不同。在我國,一般來說,南方夏天到來的早,延續的時間長,天氣特別熱;北方夏天到來的較晚,延續的時間較短,天氣也沒那么熱。
這個問題的講解,有助于學生了解夏天的共性及地方性,避免教學的局限性。
(三)鞏固練習
1.講述: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夏天的特征。
2.學習歌謠──夏天
此歌謠只能反映夏季的一般特點,教師可以參照此歌謠,根據當地夏天的特點重新編寫。這樣,學生學起來更親切,更有意義。
夏天天氣好炎熱,
天氣多雨河水多。
柳葉茂盛桃子熟,
野草開花滿山坡。
布谷鳥在樹上啼,
蟬在樹上高聲歌。
玉米長高麥收割,
小孩游泳樂呵呵。
(四)布置作業
繼續觀察我們周圍的大自然,隨著季節的推移有什么變化。
教學參考知識
夏天的特征:
(1)夏天天氣炎熱,有時會下暴雨,天亮得早,黑得晚,白天長,夜晚短;
(2)夏天,各種昆蟲,小動物都出來活動,許多鳥開始脫羽毛,有許多獸的毛也脫落了;
(3)夏天,植物生長十分茂盛;
(4)夏天是農民最忙的時期,他們要進行三夏(夏收、夏種、夏管)勞動;
(5)夏天,人們穿淺色和單薄的衣服,許多人都積極參加游泳活動。
小百科:夏天,是一年的第二個季節,是四季之一。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了解上學的幾條路線,知道安全過馬路的方法。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過馬路》。
活動過程:
1、圖片情境導入:
(1)、看圖片:
“這樣過馬路安全嗎?”
(2)、幼兒議論,鼓勵幼兒每人發表自己的想法。
2、討論安全過馬路的方法:
“怎樣過馬路才安全呢?”
(1)、幼兒例舉幾種安全過馬路的方法:
看清馬路兩邊的車輛、要走斑馬線、不在馬路上追逐游戲、看懂警察的手勢等。
(2)、教師對幼兒的例舉進行小結歸納。
3、認識標志:
(1)、各種標志的解讀:
“這標志是什么意思?”
(2)、師生一起解讀交通標志。
(3)、小結過馬路要注意的事項。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過去玩具與現在玩具的不同,感受現在玩具的豐富。
2、學習、掌握一些過去玩具的玩法。
3、理解玩具的來之不易,懂得珍惜、愛護它們。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幾種玩具:滾鐵環、陀螺、彈子、紙飛機、沙包、繃繃繩。
2、每個幼兒帶一種自己喜歡的玩具。
3、邀請1~2位家長參與活動,活動前與他們交流活動的相關事項。
4、幼兒用書:《各種玩具》。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個陀螺,引出"玩具"的話題。
★教師(出示陀螺):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每個小朋友都回去詢問過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玩過的玩具,現在可以介紹給大家聽一聽。
★同伴間相互交流。
★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
★請家長介紹自己小時候的玩具。
★教師和幼兒的利用幼兒用書進行小結。
2、教師分別出示一些簡單的玩具,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比較。
★教師:你們仔細看一看這些爸爸媽媽小時的玩具,哪些你們也玩過?與現在的玩具相比,它們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幼兒自由進行觀察、比較。
★幼兒相互討論:爸爸媽媽小時候的玩具和我們現在的玩具有什么不同?
★教師:現在玩具的種類很多,而且每個小朋友都有很多的玩具,你們都很幸福。
★教師:你們知道玩具是哪來的?你們應該怎樣來玩?玩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幼兒相互討論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我們應該愛護每一樣玩具,不能隨便向家人要求買新玩具。
3、幼兒嘗試玩一些簡單的玩具。
★教師:你們也可以試著玩爸爸媽媽小時候玩過的玩具。
★幼兒在教師、家長的帶領下嘗試玩玩具。
★家長、教師帶領幼兒玩一些跳房子、編花籃等民間游戲,引導幼兒感受游戲的快樂。
★教師:以后我們比一比,看誰愛護玩具,看誰會玩的游戲多。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人與地球的依存關系,逐漸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
2、能用連貫的語言表述自己的見解,愿意與同伴和老師進行積極的交流
重點:
能認識到有了“健康的地球”才會有“健康的我們”
難點:
了解地球種種“病證”的原因
二、材料準備:
1、電腦上網(美麗的地球)(大自然的美麗風光)(被污染的大自然)
2、錄音(地球的自述)
三、活動過程:
(一)觀賞美麗的家園
1、你們知道我們人類生活在什么地方嗎?
2、還有誰生活在地球上呢?
3、哇,地球真大。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來,讓我們來看看我們的家園吧!(上網)
4、地球上哪些地方是很美的呀?
5、生活在這么美的地球上你覺得怎樣?
(過渡)師:可是這么美的地球上,有的地方卻遭到了破壞。其實地球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會生病,你知道地球上哪些地方生病了嗎?
(二)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種種危害
1、請幼兒說說地球上的哪些地方生病了(可以說說身邊的所見所聞,如教室地板上廢紙、草地上的垃圾,地上的痰漬、大小便等等)――教師按幼兒所說的內容投放相應的“環境污染”圖片
師:你們講得真好,原來有這么多的原因會使地球生病,讓我們來聽一聽地球是怎么說的吧!
(聽錄音:我是一個生病的地球,最近幾年,我身上的病越來越多了,我的空氣中有許多的細菌,空氣受到污染,我的海水、湖水都變了顏色,不再是藍藍的大海,清潔的河流,我的森林變得光禿禿了,有的樹葉也長不出來了,鳥兒沒有了自己的家,唉,真難過呀!)
2、地球生病了它覺得很難過,那么我們生活在這個生病的地球上會覺得怎么樣?
3、那么你想為地球治病嗎?你想讓地球健康起來嗎?為什么?
(三)小結
對,只有在健康、美麗的地球上,我們才能健康的生活。所以我們把每年的4月22日定為地球的生日……時刻提醒我們要愛護地球、保護環境。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中英文輩分的稱呼以及人物關系。
2、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記憶效果。
3、感受親情和家庭的溫暖。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清人物關系,能正確排輩分。
難點:間接人物關系的正確理解和排輩。
活動準備
描繪人物關系的卡通墻飾,中英文人物稱謂卡片,鋼琴。
活動過程
1、提問的方式:小朋友們知道爺爺的女兒我們應該叫什么嗎?引出活動主題《輩分歌》。
2、識記兒歌中生疏的中英文詞匯;朗讀熟悉歌詞;教學兒歌;以問答形式了解幼兒對人物稱謂與人物關系的理解情況;讓幼兒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并嵌入生活細節,使幼兒感受家庭的溫暖和親人的關愛之情。
3、用卡片給英文稱謂與對應的中文稱謂配對。
4、布置作業:唱兒歌給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教案11-23
幼兒園大班社會感恩的教案12-01
幼兒園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4-14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05-29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的教案08-03
幼兒園大班社會領域教案05-20
幼兒園大班社會的感恩教案11-30
幼兒園大班社會《春天到了》教案03-26
幼兒園大班社會《與時間賽跑》教案03-26
幼兒園大班社會《合作》教案范本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