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集合4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針對農村孩子缺乏衛生常識、不講衛生、不合理的飲食習慣等問題,特意設計這個活動主題,讓農村的小朋友養成講衛生、有規律的飲食等習慣。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紅色食物。
2、知道紅色食物對人體的健康益處。
3、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一些紅色食物并說出它們的名稱。
2、了解它們的食用價值。
活動準備
1、紅辣椒、胡蘿卜、西紅柿、紅蘋果、紅棗等食品。
2、紅色的布娃娃。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
出示紅色娃娃,以孩子的口吻讓小朋友們迅速進入童話情境,邀請小朋友們到“紅色王國”去做客。
二、認識紅色食物
1、引導幼兒觀察出示的物品,說出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紅色。
2、談話: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知道的紅色食品。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說一說紅顏色的食品,例如:紅辣椒、胡蘿卜、西紅柿、紅蘋果、紅棗等。
3、品嘗紅顏色的食品。
幼兒自由品嘗教師提供的紅色食品,并引導幼兒說出它們的不同味道。例如:辣、甜、酸……
三、討論
1、引導幼兒了解這些紅色食品對人體的健康益處。
2、幼兒自由討論紅色食品的作用。
四、總結
紅色食品中都含有豐富的營養價值、維生素,能增強人體的活力,起到抗病毒等作用。所以,小朋友們要多吃些紅色的食品。
教學反思
這一節課一開始出現紅色娃娃和紅色食品,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因為幼兒都喜歡鮮艷的顏色和玩具。興趣式的投入讓幼兒有了積極的心態,課堂上認識紅色食品的時候,幼兒們都比較積極參與活動。充分讓他們認識和了解了紅色食物的名稱,順利的完成了制定的教學目標。
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兒沒有理解到紅色食物對人體的益處,還有的幼兒是理解之后卻不能用語言來表述。比如,幼兒知道紅色食品的作用很多,這些食品都出現在我們身邊,時刻陪伴著我們,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幼兒也了解到紅色食物對我們的重要作用就是增加我們的活力。還有部分幼兒一時無法改變不良的習慣,比如水果不洗就吃、不削皮就吃、暴飲暴食、偏食等壞習慣,還需要在今后多花時間進行教育和糾正,讓他們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障礙物,提高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
2.培養幼兒能與同伴一起友好地玩。
活動準備
1.課件:童謠-馴鹿,出發
2.廢紙箱剪成寬窄不同的紙板,(30—60厘米),彩紙飾成為小溝和小河,青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
幼兒扮小花鹿,教師扮飼養員,四散地在場中央跑。
2.念兒歌活動身體和腿部,腳裸處。
小花鹿,長得高,跟著飼養員往外跑。
東跑跑,西跑跑,跑到草地來做操。
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
練練腿,練練腿,踩呀踩,踩呀踩,
轉呀轉,轉呀轉,變短了,長高了,
天天鍛煉身體好。
二、展開
1.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視觀察。
每位幼兒拿取一條30厘米寬的小溝,自由選擇場地擺放,嘗試跳過小溝的方法,活動方式不限。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擺放的位置的跳的方法,注意互不碰撞。
2.觀察幼兒的動作
有那些幼兒用單腳或立定跳遠的方式跳過小溝的;有那些幼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的;有哪些幼兒什么方法也不會。
3.個別幼兒示范,教師啟發引導。
教師請2至3位幼兒站在前面示范給全體幼兒看,從而導入新的活動方式“有幾只小花鹿他們跳過小溝的樣子和我們跳的不一樣,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么跳過小溝的?”
4.教師示范,幼兒觀察討論
這幾只小花鹿,他們跳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飼養員也來學一學。教師示范講解,并請幼兒一起參與討論活動要求:“跑跑跑,一個腳用力跨過去”。
5.幼兒全面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全體幼兒帶著教師的要求,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其中既可以跳自己的小溝,也可跳別人的小溝,既可單獨跳,也可合作好了輪流跳。教師則重點輔導能力弱的幼兒。
6.幼兒自由選擇練習目標,教師隨機指導。
教師再出示寬窄不同的小河(40-60厘米)引導孩子自由選擇跳。“小花鹿,窄窄的小溝我們都跳過去了,那邊還有寬寬的小河我們敢不敢去跳。”幼兒既可以選擇原來的小溝跳,也可以選擇小河跳,教師深入到小組內指導,也可請個別幼兒再來示范小組合作跳的方式。
7.變化游戲情景,提高活動興趣,調節活動量。
教師演示指導:“這里有一條長長的溝和長長的河,我們小花鹿來把他們搭起來好嗎”。幼兒沿著教師指定的方向搭一條長長的小溝和一條長長的小河。
三、結束
教師提示:“我們小花鹿的肚子有點餓了,我們跨過小溝和小河去對岸找找看,有沒有我們小花鹿喜歡吃的青草。”
幼兒分批跨過小溝小河,教師則幼兒的動作還是顯得笨拙,在以后的體鍛活動中繼續給予指導幫助。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收拾整理房間的簡單方法。
2。樂意自己收拾整理房間,保持環境的清潔整齊。
3。能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注意保持環境的整潔有序。
活動準備:
事先排練好兩段幼兒在家游戲的情境表演。
活動過程:
(一)集體觀看情境表演。
1。觀看情境表演一。
明明在家里,看完書后隨手往地上一扔,然后坐在地上玩汽車,接著把膠粒往桌上倒,弄得滿桌滿地都是。外面有人喊他出去玩,他扔下膠粒就跑出去了……
2。觀看情境表演二。
偉偉在家里,看完書后把書放回書架,然后坐在地上玩汽車,把汽車放在櫥里后,接著把墻角的膠粒桶放到桌上,用一個玩一個。外面有人喊他出去玩,他把膠粒放回桶里,把桶放回墻角再出去……
(二)引導幼兒討論,知道整齊清潔的環境能使我們感到舒適。
教師:你喜歡誰的家?為什么?說說自己在家里是像明明還是偉偉。我們應該向誰學習?
(三)請幼兒說說應該怎樣收拾整理房間。
教師:偉偉是怎樣收拾整理房間的?這樣收拾整理有什么好處?
(四)幼兒實踐練習。
1。請1~2位幼兒幫助明明整理自己的房間。
2。請幼兒看看班上的玩具是如何擺放的,并說說這樣擺放有什么好處。
3。游戲"送玩具"。
教師請幼兒仔細觀察各種玩具在玩具柜中的位置,并記在心里。
活動延伸:
平時游戲結束后,及時提醒幼兒立即收拾、擺放好玩具。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家長的溺愛使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明顯展露,因此,在幼兒園經常會看到小朋友之間為了一把小椅子互相爭搶,自己占有玩具,不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分享等不愉快、不友好的現象。抓住這個鍥機開展了本次活動《快樂心情》,萌發幼兒關心他人,愿為朋友帶來快樂的情感,增強與人友好交往的意識。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讓小朋友們體會高興與傷心的不同心情,懂得要關心他人,與朋友一起分享美好的事物。讓孩子通過表現不同表情娃娃所帶來的不同感受,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小朋友之間發生的不友好現象來進行突破。
活動目標:
1、通過說說、演演、畫畫等形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2、嘗試想辦法保持好心情,做一個高興的娃娃。
3、萌發幼兒關心他人,愿為好朋友帶來快樂的情感。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前期準備:
1、心情火車六列。
2、畫有圓臉的彩色紙若干,勾線筆人手一份。
3、哭和笑娃娃各一個,投影儀一臺。
4、幼兒對各種各樣的表情產生了興趣,并能分辨一些簡單的表情。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大膽表達自己的情緒。
難點:嘗試想辦法保持好心情。
預設內容:
一、說說演演
導入:老師要帶小朋友到兩個小娃娃家去做客,現在我們一起出發吧!請小朋友觀察哭笑圖片,說說哭笑臉有什么不同。引出幼兒高興與傷心的事件。
出示笑娃,引導幼兒觀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翹、眉毛和眼睛彎彎的,眼睛瞇成一條線等。
1、 你們什么時候也會笑?
2、 你們會學一學她笑的樣子嗎?還可以用什么來表示高興?
出示哭娃,引導幼兒觀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淚等。
3、 猜猜她為什么哭?怎樣讓她自己變的開心了呢?
4、 你們什么時候也會哭?(重點啟發、鼓勵幼兒幫助同伴或娃娃想辦法解決她遇到的傷心事,使她高興起來,讓幼兒懂得關心他人。)
二、畫畫講講
1、 根據自己意愿畫表情卡,畫完后把它插入與自己相應號數的心情火車。
2、 和朋友一起說說自己的表情卡,師觀察、傾聽、隨機引導。
三、延伸活動
把心情火車處作為一個“心情小站”,鼓勵幼兒在那里講講悄悄話,說說演演自己的表情、心情等。
活動反思
反思對于一個教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教師對自己的表現有個整體的回顧。
本次活動的形式多樣,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孩子們的表演雖然稚嫩,但是卻是他們真實情感的表露。由幫助娃娃想辦法高興起來過渡到自己和同伴,孩子們很自然地想出了謙讓、共享、輪流等辦法,而在畫畫講講中,孩子記錄下了自己最真實的情感、表情,又在互相交流中進一步萌發了要讓好朋友快樂的情感,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及重難點。然而中班孩子對保持好心情的經驗還是比較少的,這需要我們在今后的活動和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的,所以最后的延伸活動是比較有意義的。
以上是我在活動中的一點感想,我只希望以后再通過教學實踐多摸索經驗,使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健康的皮膚》06-22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2-25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06-09
幼兒園中班水健康教案01-07
幼兒園中班健康領域教案01-16
《阿嚏》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2-05
幼兒園中班健康課教案03-01
幼兒園中班健康課程教案12-14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熱門】04-01
【精】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