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錦集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吹泡泡的體育游戲非常感興趣,常常會自主地手拉手玩起來,于是我想到根據小班幼兒愛唱、愛跳、愛模仿、好表現的特點,結合已有經驗,組織玩吹泡泡的音樂游戲。
(活動前,為了能讓孩子們在本次活動中達到邊唱歌邊愉快玩游戲的目標,我事先教孩子們欣賞學唱了吹泡泡歌曲。)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泡泡能用肢體動作模仿出泡泡的特征,同時區別大小、高低;2.在游戲中,理解、熟悉歌曲,能按規則游戲;3.感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學過吹泡泡歌曲;2.已有玩體育游戲吹泡泡的經驗;3.吹泡泡玩具,吹泡泡歌曲碟片。
活動過程:
1.觀察吹泡泡學習用肢體動作模仿泡泡特征;2.熟悉歌曲,邊唱邊做自編動作歌表演;3.學習按規則與同伴一起愉快游戲。
詳細教案:
一、觀察老師吹泡泡學習用肢體動作模仿吹泡泡
1.觀察泡泡用語言描述泡泡特征。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玩具,看看它能干什麼,邊說邊吹出一連串大小不同的泡泡。
師:(根據孩子們的回答引導)原來是吹泡泡的,我再吹吹泡泡,你們看看泡泡是什么形狀、什么樣子的?后來都哪去了?能捉住嗎?
幼:圓圓的,有的大,有的小,有高,有低,飛呀飛,不見了,捉不住……
師:(分別提問幼兒回答,再邊小結邊做出相應動作)圓圓的,有好看的顏色,有的大,有的小,有高,有低,飄飄悠悠,飛呀飛,不見了,捉不住……
2.鼓勵幼兒試用肢體動作模仿吹泡泡
師:你們想吹泡泡嗎?試做出吹的動作,盡量與別人做的不一樣;再表現一下大泡泡、小泡泡,高泡泡、低泡泡的動作;模仿泡泡飛起來,大膽、自由做;試做泡泡不見了、破了的動作。待會兒我們請做的最好,最像的寶寶來玩吹泡泡游戲。
師:請出參與熱情、做得好的寶寶來玩吹泡泡玩具。同時輕聲播放吹泡泡歌曲旋律,其他孩子自由表演。
二、唱吹泡泡歌曲,做歌表演,理解、熟悉歌曲
1.師:我們一起把剛才吹泡泡的事用歌曲唱出來吧!(師幼一起邊拍手邊清唱歌曲);2.師:下來我們聽音樂,邊唱邊用自己喜歡的動作表演一下歌曲吧。(引導幼兒邊唱邊做歌表演)
三、玩吹泡泡音樂游戲
1.利用串泡泡游戲先請部分幼兒來示范做吹泡泡游戲,學習游戲規則
師:我們來玩一個串泡泡游戲,小朋友每人做一個漂亮的泡泡,老師要串起一串泡泡集體做游戲。(在串泡泡時要求被老師摸到頭的幼兒先像開火車一樣一個接一個站好,然后和老師一起手拉手站成圓圈)
師:講游戲規則和孩子們一起游戲--孩子們先在圓圈上邊唱邊做吹的動作,然后手拉手退成大圓圈(表示大泡泡),再收攏一次(表示小泡泡),間奏點點頭,下來手拉手小跑步轉圈(表示泡泡飛上天),接著雙腳輕輕起跳左、右手食指分別直指天空(表示看天上泡泡),最后拍手各自轉圈散開下蹲(表示找不著泡泡)。
2.和著音樂旋律按規則邊唱邊做游戲。
3.請兩位配班老師和自己分別組織一組幼兒一起聽音樂唱歌做游戲。
4.請幾位幼兒自主獨立唱歌做游戲。
四、延伸活動
幼兒學泡泡飛,隨老師一起飛出活動室玩吹泡泡,捉泡泡游戲,還可以吹出高泡泡、低泡泡變化游戲玩法。(結束)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吹泡泡是幼兒生活中經常玩的一種游戲,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玩的一種游戲,但每次都是用現成的泡泡水來吹泡泡,很大程度上印制了幼兒的科學探索熱情,素服了有的思維發展,所以我實際了這屆科學活動課,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在探索中主動去建構知識。
活動目標
1、感知泡泡的特點。
2、通過操作,知道不同形狀的棒棒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
3、培養幼兒實際觀察與動手操作的能力,同時讓幼兒大膽想象與表達的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感知泡泡的特點,
2、通過操作,知道不同形狀的棒棒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
3、學會自治泡泡水。
活動準備
1、大小不同的吸管
2、香皂、肥皂、洗衣粉、洗滌劑、食鹽、醋、白糖、醬油等
3、清水 ,廢舊電線絲做成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工具。
活動過程
一:師演示吹泡泡,引起幼兒吹泡泡的'興趣,同時引出課題。
二:聯系生活經驗,讓幼兒初步感知泡泡的特點。
三:動手實踐,再次感知泡泡特點。
(一)設疑:所有的水都能吹出泡泡來嗎?生大膽猜測,引出操作活動。
預設:1、說可以的幼兒,我讓他們當場用自來水吹一吹。(通過演示自來水吹不出泡泡的過程,比老師的空說教效果強得多。)
2、說不可以的幼兒,我讓他們說說理由,說說生活中在什么地方看見過泡泡。
(二)制作泡泡水
1、讓幼兒用分別用身邊的材料家在在水里。
2、吹一吹,能否吹出泡泡來。(能吹出泡泡來的就在材料旁邊做上記號)
3、匯報交流制作情況,水中放入哪些材料會吹不出泡泡來,再次探索原因。
4、引導小結:泡泡水跟普通的水是有區別的,所放的東西也是有選擇的,一般在在清水中加 香皂、肥皂、洗衣粉、洗滌劑、才可以做成泡泡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則吹不出泡泡。
(三)引導幼兒觀察泡泡的大小、形狀、顏色
1、讓幼兒觀察用大小不同的吸管和形狀不同的鐵絲圈吹泡泡得出這樣的結論:大吸管吹出的泡泡大,小吸管吹出的泡泡小;吹泡泡的工具雖然形狀不同,但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2我讓孩子們帶上自己的泡泡水來到操場上玩吹泡泡,啟發幼兒觀察吹出的泡泡在陽光下是什么樣子的。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討論“怎樣留住吹出來的泡泡”
這下,孩子們可興奮了,都用自己的辦法去試,有的用手揮,有的用嘴吹,還有的索性站在高高的臺階上吹……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再次達到**。果然,經過他們的一番努力,泡泡真的飛上天去了,孩子們看得可開心了。
教學反思
本活動,我始終堅持以幼兒為主體,教師通過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探索空間,充分讓幼兒自主感知,直接操作或得知識經驗,發展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觀察能力,而教師始終是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參與者、協調者,這個活動組織有序,是和幼兒個性發展,幼兒自然成為活動的探索者,知識的建構者。
你樂,我樂,泡泡樂!在本次科學活動中,不僅激發了孩子們探索的興趣和欲望,而且也使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知道泡泡的形狀與吹泡泡的工具是無關的,打破圓形——圓形,三角形——三角形的匹配的思維定勢。
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在戶外活動中孩子已經玩過街上買來的泡泡的游戲,知道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圓的。
材料準備:
三角形吹泡泡的工具、泡泡水。
環境創設:一張大張的紙上貼一個三角形的圖形和一個圓形的圖形,每個幼兒一張卡片。
活動過程:
一、猜想、記錄三角形的工具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狀?
1、前幾天小朋友都玩了吹泡泡的游戲,而且你們還發現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今天老師帶來了不同的吹泡泡工具,你們看看它是什么形狀?跟你們玩的吹泡泡的工具一樣嗎?
2、教師提問: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幼兒猜想,有的說是三角形的、有的說是圓形的)
3、幼兒進行猜想記錄。
如果你認為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三角形的就把你的卡片貼在三角形的圖形下面,是圓形的就把你的卡片貼在圓形的圖形下面。
二、幼兒吹泡泡,驗證自己的猜想。
1幼兒自己選擇教師事先準備好的三角形吹泡泡的工具,開始吹泡泡。
2分享交流:
(1)你們用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
(2)到底用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形狀,老師再吹吹,小朋友看看到底是什么形狀。教師又用三角形的工具吹泡泡讓幼兒觀察,再次驗證三角形工具吹出來的泡泡也是圓形的。
三、幼兒調整事先的猜想記錄。
四、小結:不管是圓形還是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來泡泡都是圓形的,那么還有什么可以用來吹泡泡,吹出來的泡泡又是什么形狀,回家以后小朋友可以去找找,以后我們再來試。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4
制作方法、材料及玩法
吹泡泡是幼兒十分喜歡的游戲,肥皂泡在陽光下可以折射成五顏六色。玩吹泡泡的游戲主要有兩方面的準備,一方面是肥皂液,一般采用洗滌靈加少量甘油(增強表面張力作用);另一方面是工具的準備。過去是每人一根小管用嘴吹,這樣很不衛生,可以用鐵絲制成多種形狀,或用紗窗做成多種形狀,直接蘸肥皂液后用嘴吹,嘴不直接接觸工具。
教育意義
吹泡泡被孩子們喜歡,通過吹泡泡體會泡泡怎樣才能吹得多,吹得大。泡泡在陽光下折射為七彩球。
泡泡水的配方
一:材料:杯子2只,袋泡茶1袋,白糖,開水,洗滌劑方法:
1、取一只杯子倒入開水,放入袋泡茶
2、在空杯子里加入1-2匙白糖,倒入一些洗滌劑,倒入茶水,用筷子攪拌一下,這樣做出來的泡泡水吹出的泡泡大而且不易破。
二:
1、把香皂切成小薄片放在杯子里,沖進熱水把肥皂片溶化。2、再往杯子里加入適量的砂糖和一包袋袋茶,蓋好蓋子放置一夜即可。
三:將1杯水+1/3杯洗潔精+半勺白糖攪拌均勻后即可。這是已經驗證過的配方了。不象外面賣的泡泡水有一股刺鼻的氣味,而且安全。
四:用洗潔精加一點醋,只要洗潔精的濃度夠,效果也不錯.
五:用紅茶水加香肥皂和一點糖,泡一個晚上就做成了,這樣做出來水吹的泡泡又大又不容易破。
六:膠水:水:洗潔精:洗手液(或洗發水)=1:4:2:2,效果非常棒,還可以加糖,增加效果加藍墨水,按這個配方很容易成功的,如果用帶珠光的洗手液或洗發水泡泡的顏色更好,如果再加點加糖和醋,泡泡不容易破。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發現所吹的泡泡有大有小。
2、透過泡泡來觀察身邊的事物,體驗發現和游戲的快樂。
3、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每人一小罐肥皂水,一根吸管;幾張泡泡的圖片。
經驗準備:課前讓幼兒玩吹泡泡的游戲。
重點難點:
發現所吹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能透過泡泡觀察身邊的事物。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
教師示范,讓幼兒觀察泡泡的大小和老師吹泡泡的方法。
二、吹泡泡。
1、為每位幼兒一罐肥皂水和一根吸管,嘗試吹泡泡。
2、請吹的大、小不同的幼兒介紹自己吹泡泡的方法。
3、幼兒再次嘗試吹泡泡。
4、幼兒兩兩結伴,比一比誰吹的泡泡大,誰吹的泡泡小。
三、看泡泡
1、請幼兒觀察肥皂泡在陽光下變成什么顏色了。(七彩的)
2、請幼兒嘗試在瓶口吹一個大泡泡,把這個大泡泡做為照相機,透過它觀察周圍的世界。
四、抓泡泡
1、教師吹泡泡,小朋友們抓泡泡。
2、請幼兒看看泡泡抓到后有什么變化。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體育活動,通過玩泡泡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一開始,我是出示圖片讓幼兒仔細觀察泡泡的形狀、顏色,從而激發幼兒對這節活動產生興趣。教師示范吹泡泡的過程中,調動孩子們對活動的興趣及參與的積極性,孩子們高興地連跳帶說使勁拍手,有的幼兒還說:"老師我拍的好不好。" "真好,你真棒。"
在看泡泡這個環節中,幼兒的興趣更高。張光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吹的泡泡像氣球,真漂亮。"哲宇跑過來說:"老師我吹出了許多泡泡,一層一層的真好看。"每位幼兒都說出自己不同的觀點。最后,在和孩子們玩泡泡的過程中,幼兒你追我趕的玩的非常盡興,小思琦跑過來說:"老師看,泡泡在我手里破了,真好看。"喜歡搶鏡頭的張玉瑩說到,老師我的泡泡落在身上都把我的衣服弄濕了。整個活動完成的非常成功。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體內部空氣散發,鼓起的圓形或者半圓、橢圓形的汽泡等等。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吹泡泡》09-07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06-11
幼兒園小班教案《吹泡泡》02-22
《吹泡泡》幼兒園小班教案06-26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04-03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魚吹泡泡》06-16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吹泡泡》04-03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吹泡泡》教案01-09
幼兒園小班教案:《吹泡泡》15篇09-07
幼兒園小班教案《吹泡泡》(精選20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