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時間:2022-09-12 10:56:4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集合七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集合七篇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請幼兒把故事中的一個情節畫成一幅畫,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2、讓幼兒注意畫面安排,注意遠近、大小關系。

  3、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4、感受色彩對比。

  活動準備:

  1、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教師對故事內容要很熟悉,語言要生動、形象,特別是講到動物的形狀、色彩、動態時,更要仔細具體)

  2、每個一盒蠟筆、油畫棒、彩色鉛筆和一張紙。

  活動過程:

  1、啟發談話:小朋友,今天我們要畫“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圖畫,怎樣畫呢?不是看著老師的畫再畫,而是聽了老師講的故事以后再畫。小朋友,你們會畫嗎?認真聽老師講故事的小朋友,就一定會畫。現在聽老師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小池塘邊,長著許多水草,在草叢里,青蛙媽媽生了許多小寶寶。小寶寶長大了,變成了大腦袋、尖尾巴的小蝌蚪。許多小蝌蚪你追我趕地游呀游呀。小蝌蚪要回家了,可是媽媽呢?媽媽不見了,快快找,小蝌蚪找媽媽,游到西,游到東,游到荷花旁邊,看見一條金魚,眼睛圓又大,忙叫:“媽媽!媽媽!”金魚說:“你們認錯了,我是金魚,白肚皮的才是你們的媽媽。”小蝌蚪問問這個,這個說“不是”,問問那個,那個也說“不是”。“呱呱呱”,青蛙媽媽游過來了,說:“孩子,好孩子!我是你們的媽媽呀。”小蝌蚪看看青蛙:大眼睛,白肚皮,四條腿,樣子怎么跟我們一點兒也不像呢?青蛙媽媽說:“好孩子,你們還小呢,等你們長大了,就像媽媽了。”小蝌蚪終于找到媽媽了。

  小朋友,故事講完了,請小朋友把故事里的事畫給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看好嗎?不要忘記故事里講到的地方,是哪里?(在池塘里)那里有什么呀?(有水草、荷葉、荷花,還有各種小魚……)更不要忘記小蝌蚪是去干什么呀?(找媽媽)……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安排好畫面,注意遠近、大小關系。

  3、講評:結束后,將幼兒的圖畫張貼起來,讓幼兒觀看和相互學習。

  活動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傳統課文,因其內容生動、有趣而深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在課堂中我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生上課被動和機械訓練的弊端。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尋人啟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對某件事所表現出來的喜愛的情緒。課堂中,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有無,直接影響著課的質量。上課伊始,老師神秘地告訴學生,剛才在校門口看到了一張尋人啟事,想看看嗎?在同學們詫異聲中,教師用幻燈打出

  《尋人啟事》:

  我是小蝌蚪,當我看到別的小動物們歡快地和自己的媽媽一起玩耍時,我多羨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在哪里?聽說二(7)班的小朋友是最聰明的,請你們幫我找找媽媽吧!

  同學們恍然大悟,不一會兒小臉上個個綻出燦爛的笑容,原來是可愛的小蝌蚪找他們幫忙來了。這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問:“你們愿意幫這個忙嗎?”孩子們一邊齊聲響亮地喊愿意,一邊迫不及待地打開課本讀課文。沒有大費周折的導入語,也沒有頗費時間的練習題,學生就這么自然而然地進入了課文,進入了角色。

  二、讀、說、貼、討論學文,豐富語言的積累

  1.讀——分層朗讀,讀出感情

  (1)初讀。教師有趣導入課文以后,隨即拋出問題。a.課件播放全文,學生思考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b.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從文中找出它媽媽的特征。學生在讀中了解內容梗概,獲得整體感知。帶著問題讀,使讀不再是漫無目的,提高了讀的質量。

  (2)精讀。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教師精心導學,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的培養。課文第二、第三兩小節,是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處理如下:a.讀這兩小節,回答小蝌蚪先碰到了(),又碰到了()。b.比較句子。

  (小蝌蚪看見鯉魚媽媽在教小鯉魚捉食,就迎上去。小蝌蚪一看見烏龜在水里游,就追上去。c.朗讀指導。重點指導小蝌蚪與鯉魚、烏龜之間的對話。d.分角色朗讀并表演。

  2.說——以讀促說,說中理解

  (1)說順序。要求學生用上先、再、接著、最后,說小蝌蚪的生長過程。通過學生的說來完成填空題。

  (2)說內容。在學生知道青蛙的樣子以后,要求他們在尋人啟事中加入青蛙的特征。把學到的內容及時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3.貼——據文貼畫,貼中取樂

  教師準備好五幅畫,分別為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后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小青蛙。通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說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教師相機貼出對應的圖片。這樣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松自如,毫不吃力。

  4.討論——形式多樣,深入引導

  新基礎教育理論認為:

  “任何學校教育活動都會對人的身心產生多方面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所以,每一項學校教育活動都應顧及學生多方面的發展。

  ”課堂教學尤需如此。鯉魚媽媽說蝌蚪媽媽四條腿,寬嘴巴,烏龜卻說蝌蚪媽媽長著大眼睛,披著綠衣裳,到底蝌蚪媽媽長什么樣呢?他們倆誰說的對呢?問題一拋出,立即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積極討論,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在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說出蝌蚪媽媽的樣子,并加以引申。通過學生課前資料的尋找以及課上資料的交流,學生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并且開動腦筋說出了許多保護的措施。增強了學生保護有益動物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體現出育人的本質和實現育人的功能。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課也有許多遺憾。比如:學生讀懂了課文,但對學生理解課文的方法總結的不及時、不明確。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將堅持把讀的權利留給學生;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把評的自由還給學生。通過感悟、聯想兩個支點,盡可能讓全體學生參與,人人動腦、動口、動手,全員活動,全程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家鄉青花瓷盤,觀察紋飾,感受蘊含在作品中的平衡美。

  2、了解青花瓷盤有很多不同的造型,青花瓷盤在生活中的用途

  3、在觀察和交流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線條和圖案來設計和裝飾青花瓷盤。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播放歌曲《青花瓷》,幼兒隨著音樂一起進入活動室。

  教師:咦,這是什么聲音。(唱歌) 誰在唱歌啊,(周杰倫)這首歌真好聽叫什么名字啊?(叫青花瓷)你們見過青花瓷沒?那今天老師帶大家一起去青花瓷市場參觀?

  二、看ppt,認識什么是青花瓷

  1、播放ppt第一張,各式各樣的青花瓷。

  a)教師:哇,好漂亮啊。邊指著實物邊提問幼兒:你看到了什么?(茶杯、碗、瓶子、盤子等等)

  b)教師提問幼兒:小朋友它們都是什么顏色的啊?(藍色也叫做青色)我們把這些白色的底青色的花叫做青花瓷。、

  c) 最后參觀的是青花瓷盤教師提問:這是什么?(盤子)引導幼兒說出有各種各樣的圖案.而且也都是白色的底青色的花叫做青花瓷。提問:幼兒你們家里有沒有盤子啊?都是有什么顏色的圖案呢?(請幼兒回答)

  d)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幾塊盤子,我們一起來看看?:

  播放圖片請幼兒觀察并說出盤子圖案及顏色,并引導幼兒了解這些不同顏色的圖案的盤子不是青花磁盤。

  教師總結:這些都是我們常見的盤子,顏色都不一樣,所以不是青花瓷盤。

  二、播放圖片,認識青花瓷盤。

  1、教師:這個盤子和剛才那些盤子是一樣的嗎?請幼兒說出哪不一樣。

  2、教師:播放圖片一,接下來我們看看這個青花磁盤。

  3、提問:看看這個青花瓷盤最里面是什么圖案啊,圍繞著的旁邊一圈又有一圈圖案,上面畫有什么?最外面還有一圈圖案,上面畫有什么呢?

  4、提問:小朋友有沒發現有個什么規律,都是圍繞著最里面的一圈圖案來畫來點綴的,一個圖案中間隔著一朵花,一一排著隊。我們把這種圍繞著中間來繪畫的?這種方法叫做中心對稱法。

  5、教師:今天我們去了青花瓷市場,認識了青花瓷盤,老師有個建議我們一起來設計個青花瓷盤,然后把它拿到剛剛我們去的那個青花磁的市場去賣,看看你們誰的盤子買的人做多好不好?

  四、教師示范并帶領幼兒繪畫青花磁盤。

  1、 教師向幼兒介紹繪畫工具(盤子和筆)。

  2、教師邊講邊試畫,并引導幼兒先繪制青花瓷的底部。隨后再在外圍用不同的線條進行裝飾。

  3、提醒幼兒在設計青花瓷的時候要掌握規律。

  4、 鼓勵幼兒選取多種圖案進行繪畫。

  五、幼兒繪畫青花磁盤

  發放筆、蛋糕盤子播放音樂幼兒開始繪畫。

  六、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們把繪畫好的盤子粘貼在墻面上,拿到青花瓷市場去賣,請小朋友去買并說出自己喜歡哪一個盤子,為什么?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有關西瓜的簡單知識。

  2、學習用蠟筆給西瓜涂色并用棉簽蘸顏料畫西瓜子。

  3、喜歡參與美術活動,體驗美術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多媒體PPT2.顏料、棉簽、蠟筆活動過程:

  一、導入1、通過問答方式引入活動。

  天氣越來越熱了,天熱的時候特別想吃水果,你們最歡吃什么水果呀?(蘋果..)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朋友,請你們猜猜它是誰?(看部分西瓜的花紋圖片)引出西瓜。

  2、觀察圖片西瓜。

  西瓜大不大?是什么形狀的?(整個西瓜是橢圓形的)什么顏色的?(外面的皮是綠色的,里面包著紅紅的果肉)西瓜的味道怎么樣?(甜甜的) 它里面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來看看,西瓜切開后是什么顏色的?瓜瓤里還有什么呀?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二、示范大家都愛吃西瓜,今天我們就來畫畫西瓜。出示基礎圖片,運用到蠟筆、熟悉的朋友棉簽先用蠟筆涂色,再用棉簽粘上籽的.顏色,邊示范邊說兒歌:大西瓜,穿紅衣,撿顆芝麻粘上去,又圓又大真好吃。

  三、巡回指導四、展評活動: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學會運用蠟筆棉簽畫西瓜,生活中應多吃各種水果,才能快快長大。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用揉、搓、團、捏等技能制作饅頭。

  2、借助輔助食品裝飾饅頭。

  3、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洗凈雙手,做好桌面、器具等消毒工具。

  2、揉好的、放過酵母的面團若干。沒有放過酵母的面團一個(教師用)。

  3、酵母粉少許。

  4、輔助食品(葡萄干、香腸、青梅、紅棗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花色面包。

  1、這些面包與一般的面包有什么不一樣?

  2、動物臉形的面包添加了哪些食品?分別代表什么?

  二、討論制作材料和衛生要求。

  1、制作面包需要使用哪些材料?

  2、面包和饅頭都是食品,制作中應注意哪些衛生?

  制作花色饅頭。

  1、幼兒分組用揉、搓、團、捏等技能制作不同造型的饅頭,并進行裝飾。

  2、記住自己的饅頭(或做上標記)后,連同教師沒有酵母的饅頭放入蒸架蒸熟。

  三、賞饅頭,嘗饅頭。

  1、辨認“自己的作品”(注意不要讓幼兒燙著),陸續將其他饅頭全部蒸熟。

  2、饅頭在蒸熟前和蒸熟后有什么變化?

  3、為什么你們做的饅頭又白又胖,而老師做的饅頭又黑又小呢?

  4、原來你們制作的面團加入了一種神奇的東西,它的名字叫酵母。

  5、比較哪一種好吃,理解又松又軟和又黑又硬。

  活動反思:

  幼兒藝術教育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主要在于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活動中,注重兼顧群體需要與個別差異,關注每一個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敏銳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提供物質材料和技能支持。幼兒不僅僅是看,而是親身體驗。并對不同水平的幼兒及時給予鼓勵與引導,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獲得成功體驗,并在活動的過程中獲得新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對冬眠的小動物感興趣,萌發喜歡小動物的情感。

  2、通過繪畫學習,能畫出冬眠動物睡眠時的突出特征。

  3、了解冬眠動物的特征。

  二、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幼兒對部分需要冬眠的動物有所了解,了解冬眠的含義。

  2、冬眠動物的相關圖片;教師范畫“誰在冬眠”背景圖;彩筆若干。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冬眠的小動物。

  (1)教師激發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回答問題。

  師:你知道的冬眠小動物有哪些?

  (2)討論:什么是冬眠?有的小動物為什么需要冬眠?

  (3)教師“動物的冬眠”。

  2、出示冬眠動物圖片,讓幼兒了解冬眠動物的特征。

  (1)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中的小動物冬眠的特征。

  (2)討論:為什么小動物冬眠的姿勢要那樣?

  3、出示“誰在冬眠”背景圖,引導幼兒構思。

  (1)教師提出要求,讓幼兒將冬眠的動物圖片貼到背景圖的正確位置上。

  (2)師幼共同檢查。

  4、教師提出繪畫要求,請幼兒構圖繪畫。

  (1)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2)重點:讓幼兒繪畫冬眠動物的睡眠特征。

  5、分享交流作品。

  四、活動結束

  1、

  2、

  五、活動延伸

  可以將自己繪畫的冬眠動物剪下來,布置一個冬季主題墻中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設計】

  “三八”節時,幼兒有一個繪畫活動《為媽媽設計發型》。畫好之后有一組的小朋友發現了畫紙下面墊板上的印跡,大家的興趣一下子都轉移到了那上面,議論紛紛。我想那不就是版畫的雛形嗎?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就在于激發情趣、激活興趣、培養創新意識,體驗創作的快樂。由此我們生成了這一節美術活動《有趣的版畫》。

  【活動目標】

  1、欣賞了解多種發型,感受頭發造型的藝術美。

  2、嘗試用版畫的形式設計出自己喜歡的發型,體驗創造的快樂。

  3、能與同伴共享空間和操作材料,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各種發型圖片。

  2、各種水粉顏料、調色盤、粗鉛筆、排筆、抹布等。

  3、音樂、展板。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進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看看我,崔老師和剛才相比有什么變化?那我們在座的小朋友都有什么樣的發型呢?請回頭看一看,小朋友身后的老師們也有各種各樣美麗的發型。

  (二)欣賞各種各樣的發型,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

  師:這么多好看的發型都是由誰設計出來的?美發師真能干!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做出了那么多好看的發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欣賞生活中常見的發型。(PPT1)

  師:這些發型中有的是直發,有的是卷發;有的是短發,有的是披肩長發;有的扎了辮子,有的盤起了頭;有的有劉海,有的沒有劉海。頭發的顏色有黑色的,黃色的,紅色的,金色的,多美呀!

  2、欣賞特殊的發型。

  師:美發師除了做出這些漂亮的發型,他們還喜歡在頭發上加上裝飾物,設計出一些特殊的發型。那會是什么樣的呢?我們也來看看吧。(PPT2)

  師:這些特殊的、夸張的發型生活中會經常看到嗎?你在什么活動中會見到?

  小結:這些一般是舞臺表演時用到的發型,比較夸張,很有創意。

  (三)幼兒認識版畫及所用材料。

  1、師:發型師真了不起!崔老師也想學做發型師。看!這是我設計的發型(圖片展示)

  提問:大家覺得我的畫和你們平日里畫出來的畫有什么不一樣?

  2、引入“版畫”,幼兒初步了解。

  師:我用的是版畫的畫法。什么是版畫呢?(邊播PPT3邊大概講解)

  “版畫”是我國許多種繪畫方式中的一種,就是用小刀或硬的東西在紙版、木版、銅版上雕刻好畫面再涂上顏料,然后印刷出來的東西。現在小朋友們看到的就是一組版畫作品。

  3、介紹作畫材料,提出作畫要求。

  (1)我制作這些版畫時用到了KT板,畫紙、顏料、粗鉛筆、排筆。

  (2)畫的時候要記住(教師演示):先在KT板上“用力畫出來”,然后用排筆“均勻刷顏料”,最后“輕輕蓋紙使勁壓”。

  (3)幫助幼兒鞏固畫法步驟。

  展示剛畫好的版畫。

  提問:想完成好版畫,第一步要干什么?(在kt版上“用力畫出來”)力氣太大會戳破kt版,太小用力畫出的痕跡會不清楚。

  第二步要干什么?(用排筆“均勻刷顏料”)

  第三步要干什么?(輕輕蓋紙使勁壓。

  (四)幼兒設計發型。

  1、師:小朋友們想不想也來設計一個漂亮的發型呢?你們想設計出什么樣的發型?

  2、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五)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

  向同伴、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設計的發型,分享創造的快樂。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孩子自身以及身邊熟悉的人的發型入手,激活孩子們的已知經驗,通過欣賞生活常態下的各種發型,幫助孩子復習對各種發型的認識,為創造奠定基礎。第二次讓孩子欣賞有裝飾的發型和造型奇特的發型,是為了激活孩子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創造靈感。通過版畫這種獨特的形式,結合孩子們熟悉的話題,讓其創造性的表現自己設計的發型,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嘗試版畫創作活動是難點,教師要特別注重孩子作畫過程中的巡視、指導,注意幼兒能力差異。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春天的氣息,喜歡親近大自然。

  2。學習運用撕貼表現綠草,手指點畫花瓣。

  3。養成良好的水粉操作習慣。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愿意參加美術活動,感受繪畫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會使用廢舊紙條、固體膠棒進行撕貼;了解花、草的外形。

  2。材料準備

  ①教師用材料:示范畫紙一張、綠色卡紙一張;音樂《春天在哪里》。

  ②幼兒用材料:《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1~2頁;水粉顏料、綠色卡紙、固體膠棒、材料筐、抹布。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教師打扮成"春姐姐",引導幼兒回憶春天的變化,引出花的主題。

  指導語:"春姐姐"來了,我們幼兒園里什么地方發生了變化?草叢里有花嗎?你看到的花兒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呢?

  小結:草叢里有五顏六色的小花兒,在綠綠的草叢里隨風舞蹈呢,太美麗了!

  二、探索發現

  1。引導幼兒討論表現花叢的方法。

  指導語:"春姐姐"想把美麗的花叢帶到我們幼兒園的花叢里,我們來幫助她實現這個想法吧!用什么方法來變現花叢呢?

  2。翻開《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一頁,引導幼兒欣賞"藝術角"中的作品,學習撕貼草叢、點畫花朵的方法。

  指導語:猜一猜,畫面中的草叢是用什么做的?上面的花是用什么畫的?

  3。出示繪畫材料,引導幼兒用撕貼、點畫的方法變現花叢。

  指導要點:先將綠色卡紙撕成條狀或塊狀,再用固體膠棒將其粘貼在示范畫紙上表現草叢,最后用手指蘸上顏料點出美麗的花朵。

  三、創作表現

  1。請幼兒翻開《情景創意美術。繪畫篇》第2頁,鼓勵幼兒在"創意墻"進行自由創作。

  指導語:把你心中美麗的花叢用撕出的紙片和手指點畫的方法變現出來吧!

  2。提醒幼兒將碎紙片放入指定的材料筐里,點畫時注意水粉操作的常規。

  3。播放歡快的音樂《春天在哪里》,幼兒自由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欣賞評議

  1。幼兒互相欣賞作品,并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2。集中展示幼兒作品,重點從作品構圖及色彩搭配兩方面引導幼兒欣賞作品。

  五、結束活動引導幼兒收拾整理自己的材料,并保持環境的整潔。

  活動反思:

  此活動各個環節設計緊湊,符合幼兒的需要,課堂中,我嘗試了新的教學方法,完成了活動目標。但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第一:本節課是美術課,課堂中不單單是傳授孩子繪畫方面的技能,而應該讓他們知道有關蝴蝶的更多知識,如:可讓孩子簡單了解毛毛蟲是怎樣變成蝴蝶的,蝴蝶是益蟲還是害蟲,當時也考慮到了,搜集了一些資料,有的說它幼蟲期是害蟲,因為它吃農作物,成蟲期是益蟲,因為它通過飛行給植物傳播花粉,也有的說在幼蟲期是益蟲,因為它吃蚜蟲,答案不統一,也就沒給孩子傳授這方面的知識。第二:范畫時,示范完蝴蝶的畫法后,應該把范畫拿過去,不應該展示在黑板上,這樣,孩子作畫時,可讓他們自己充分想象,還可以畫什么,從而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

  總之,本次教學活動從設計到展示,我收益非淺,尤其在活動后的反思中認識到每次活動都是一次藝術的創造,相信在不斷的學習和反思中,對中班幼兒的課堂教學我會把握的更好。一節課不過二十五分鐘,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留給上課的、聽課的人的思索都會很多,我作為執教者,對這節課還是回味無窮,因為它讓我成熟了很多。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幼兒園大班教案07-01

大班美術幼兒園教案08-04

幼兒園大班的美術教案07-06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6-09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4-22

幼兒園大班美術《船》教案01-10

老鼠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1-04

幼兒園大班貓美術教案01-04

奶牛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1-07

幼兒園大班美術《雪花》教案01-08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亚洲视频在线 | 久久青青91费线频观青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乱码专区 |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 | 亚洲欧洲日本无在线码 | 亚洲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