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集錦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幼兒了解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成長以及出生過程。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用動作表現出自己在媽媽肚子里的生長過程,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3、通過學習知道自己從哪里來,進一步體會***偉大,培養幼兒愛***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1、關于寶寶孕育生長過程的圖片、碟片。
2、磁帶兩盤、鮮花一束。
3、皮球二十個,角色游戲用的火車一列。
活動過程:
一、聽錄音《開火車》進入場景,設疑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班來了一列火車。看,火車開進來啦。”——開進場
“劉老師,你怎么這么高興啊?”。劉:“小朋友,你們猜猜看!”
小朋友猜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還是讓劉老師自己來回答吧。”劉說:“你們看我的肚子,因為再過幾天,我就要做媽媽了。”“噢,原來劉老師要做媽媽了,所以才特別高興。那你們想知道你們在媽媽肚子里怎樣長大的嗎?看看小火車上的這些圖片,你們就知道答案了。”
二、利用圖片,通過看、聽、摸、玩等形式讓幼兒了解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生長及出生的過程。
1、出示圖一,了解**和**以及結合成胚胎的知識。
“小朋友看,這個圓圓的東西是什么呀?”“其實它叫**,它長在***身體里。”“再看看這又是什么?它像什么呢?”“對了,這個像蝌蚪一樣的東西叫**,它長在爸爸的身體里。當你們的爸爸媽媽結婚后,爸爸就將**作為禮物送給了媽媽,讓它成為媽媽肚子里圓圓**的好朋友,兩個好朋友合在了一起,猜猜看,他們會變成什么?”
2、了解孕早期胎兒的大小、形狀以及子宮是寶寶生長的第一個家。
(1)邊出示圖二邊說,“對了,當**和**結合以后,他們就變成一個像蠶豆一樣小的胚胎。”——(學小胚胎)“這時的胚胎和大多數動物的胚胎一樣,都有一條小尾巴。小小的胚胎在***肚子里找呀找,終于找到了一個適合她生長的地方,哎呀!這個地方真舒服,軟綿綿、暖和和的,猜猜看這是個什么地方呢?”——引出“子宮”
“這個地方在***肚子里,它像寶寶的宮殿一樣,我們叫它子宮。子宮是我們小朋友第一個溫暖的家。當小胚胎在***子宮扎根以后,爸爸***心情怎么樣呢?”“對,他們的心里別提多高興了。不過在這個時候,媽媽也感到特別的不舒服,整天沒有精神,想睡覺,還不想吃飯,經常感到嘔心,有時還會嘔吐呢!”
(2)出示圖三,“慢慢地,小小的胚胎在***肚子里一天一天的長大了,開始有鴨蛋一樣大了,長出眼睛、鼻子、胳膊和腿了,小尾巴也消失了,從這個時候大家都叫它胎兒。
(3)出示圖四,了解胎兒在中期的胎動情況以及臍帶是輸送幼兒營養的通道等。“瞧,這幅圖上的胎兒,現在已經很象個小人兒了。你們知道胎兒會動嗎?”“對了,這時它已經能動動頭、踢踢腿了。(提示幼兒學做小胎兒先緊抱一團不動,然后再動動頭、踢踢腿。)小胎兒在***子宮里沒有牙齒,不會吃東西,它怎么長大呀?”“原來呀,在小胎兒的肚子上有一根和媽媽相連的長長的帶子叫臍帶,媽媽就是通過這根臍帶把營養輸送給胎兒的,等到寶寶出生以后,醫生才把這根輸送營養的臍帶剪斷,就成了我們現在肚臍。
3、讓幼兒了解孕晚期胎兒隨著時間的推移媽媽肚子越來越大、胎動越來越明顯的特點。
(1)“隨著胎兒逐漸長大,***肚子也越來越大。直到快出生時,胎兒將身體轉過來,頭朝下了。”
(2)通過與孕婦交流、聽胎音、摸胎動了解寶寶胎動明顯的特點。
小朋友們看,劉老師肚子大不大呀?象什么呢?”——劉出場,幼兒通過看、聽、摸,感受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情景。“你們想不想來摸摸、聽聽呢?”提醒幼兒不推擠、不碰撞。
劉:“你們知道我的寶寶現在在肚子干什么嗎?”“他呀,像個小小拳擊手,我們來學一下,左邊兩下嘿嘿,右邊兩下嘿嘿,他還會踢呢,左邊兩下踢踢,右邊兩下踢踢。”(幼兒隨意模仿動作)我的肚子越來越大,寶寶也一天天地在長大,寶寶開始在我的肚子里調皮了生氣時還會皺起眉頭撅起小嘴巴呢!”
4、幼兒扮演小胎兒,隨錄音模仿小胎兒,鞏固了解寶寶在媽媽肚子的成長過程。
“小朋友已經知道寶寶在媽媽肚子會做什么了,下面我要揮動魔法棒,讓所有小朋友回到***肚子里,我們再來當一次肚子里的小寶寶,好不好?”“好,我們跟著音樂來做。”
錄音:“肚子里的寶寶像個小蠶豆,緊緊地抱成一團,一動也不能動,慢慢慢慢長大了,我要當個拳擊手,左邊兩下嘿嘿,右邊兩下嘿嘿,我還要學習踢皮球,左邊兩下踢踢,右邊兩下踢踢。我要開始調皮了,我想在媽媽肚子里翻跟斗,我還會生氣皺皺眉頭,撅起我的小嘴巴,媽媽媽媽我要出去,出來出來終于出來了,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呀,啊啊啊啊啊……”“好了,我們的小寶寶聽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吧,
5、了解寶寶出生的過程,知道媽媽生孩子時的痛苦和危險。
“寶寶越長越大,當***子宮裝不下它時,他就想離開子宮,到外面看精彩的世界,這時的爸爸媽媽會怎么辦呢?”“對了,爸爸會把媽媽送到醫院,在醫生的幫助下,寶寶用了很長時間,費了很大的勁才打開了子宮房子的門,沿著一條長長的走廓走出來了,當然也有的寶寶自己不愿意出來,或者頭太大,醫生只好在***肚子上割一道口子,將寶寶從***肚子里抱出來。”“小朋友,你們是怎樣從媽媽肚子里出來的?”
三、觀看VCD,讓幼兒進一步了解生命孕育的過程,體會***偉大。
“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張碟片呢,里面放的就是我們怎樣在媽媽肚子里長大和出生的過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觀看VCD,了解生命孕育過程。
2、通過談話使幼兒懂得***艱辛和危險,培養幼兒愛***情感。
“剛才我們看了小寶寶從胚胎到長大到出生的錄像,看了以后,你們覺得在自己長大出生的過程中,最應該感謝的人是誰?為什么?”
3、扮演孕婦,親身體驗做***艱辛。
師總結并做游戲:“你們知道嗎?當你們在媽媽子宮里的時候,媽媽不僅身體一直不舒服,而且還因為肚子越來越大行動很不方便。當你們大到子宮裝不下你們時候,不管是自己從子宮里出來的,還是被醫生從媽媽肚子里抱出來的寶寶,媽媽在生你們的時候都是非常痛苦的,而且還冒著很大的危險呢!等到你們出生以后,媽媽還要很辛苦地照顧和養育你們。所以我們最應該感謝的人是媽媽,下面我們來玩個《做媽媽》的游戲,讓我們來感受一下做大著肚子的媽媽做事是多么的不方便!”“我們把椅子下的皮球拿出來,放在衣服里面當寶寶,等會兒做動作的時候,注意不能讓自己的寶寶摔下來。”錄音
4、啟發幼兒自由與孕婦交流,讓用祝福、獻花等形式來表達幼兒的愛媽媽情感。
“現在我們都知道媽媽是世界上最最偉大的人,是你們親愛的媽媽千辛萬苦地把我們帶到了這個精彩的世界里,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感謝自己的媽媽呢?”(送畫,幫做事,不惹生氣)“劉老師也快做媽媽了,小朋友心里一定有許多祝福的話,想對劉老師或者她肚子里的小寶寶說,對嗎?”——啟發幼兒說出感謝和祝福的話。“劉老師做媽媽也很辛苦,我們把這束花送給她。”放音樂,請幼兒送花。
四、幼兒游戲《幸福一生號列車》,讓幼兒進一步體會***辛勞,理解人生成長的經過,學會珍惜生命、樂觀對待生活。
“小朋友,你們的媽媽在你們沒有出生之前付出了很多很多,在你們出生之后的成長過程中,媽媽付出的將會更多。小朋友你們看,老師今天為你們準備了一列長長的火車,這列火車和普通的火車不一樣,在它的車廂上畫有人的一生成長圖片,有的是你們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有的是你們出生以后,媽媽教你們坐、爬、走、說話,還有的是,你們漸漸長大上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再漸漸的長大成人,也做爸爸媽媽……(掀開蓋布,邊說邊指著火車上的圖片),等會兒,請小朋友先按照人的成長順序和車廂上的序號將火車車廂連接起來。請每個小朋友拿一節車廂,開始排隊。”教師檢查,“我們這列火車叫幸福一生號,火車準備出發了,小朋友們跟我一起上火車吧。——教師示范,“火車開動起來啦,嗚……”(幼兒隨音樂開火車出門)
活動反思:
大班孩子好奇好問,愛動腦筋,我們經常聽到孩子問:“我從哪里來?”面對這個敏感的話題,家長們常常會含糊地回答:揀來的,從醫院抱來的……我覺得孩子既然有這個求知的欲望,我們就應該科學、易懂地向幼兒進行解答。于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利用網絡資源,做了大量深入細致的學習和研究,搜集有關胎兒不同發育時期的圖片和VCD,自制火車道具等。活動中,我牢記兒童性教育的主旨:允許孩子發問,鼓勵孩子發問,保證溝通渠道的暢通。利用圖片和碟片,引導幼兒主動觀察,自由討論,幫助幼兒了解胎兒的生長及其出生過程,并讓幼兒與孕婦媽媽交流,通過摸胎動、聽胎音、學胎兒的動作,來滿足他們的探索求知欲望。
對于一些較淺顯的問題,還鼓勵幼兒自己動腦,大大地激發了幼兒的探究意識。活動快結束時,我讓幼兒用皮球藏入衣服內,扮演大肚子媽媽,既激起了幼兒的興趣,又讓他們親身體驗***辛苦,知道***偉大,激發了他們愛父母、愛家庭的情感。在游戲《開火車》過程中,如果我能提醒幼兒先看清自已車廂上的圖片內容再進行排隊,而不是按照序號來排,幼兒就能夠更深刻的掌握、理解人的一生成長過程,起到復習鞏固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體驗探究人體奧秘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2.進一步認識人體各消化器官的名稱、功能和食物在人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
3.能說出保護各消化器官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煮熟的黃豆一盤。
2.多媒體課件:《小黃豆的旅行》(包括:故事-小黃豆的"旅行"、消化器官排序圖、健康飲食衛生拍手歌、健康知識搶答題。)
活動流程:
一、談話導入,品嘗黃豆,激發興趣。
二、觀看課件,了解消化器官名稱、功能和食物在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
三、談話討論,保護各消化器官的好方法。
四、健康知識搶答活動活動延伸玩健康行為棋。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快上學了,要注意坐姿端正、握筆正確并注意用眼衛生。
2.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圖片的內容。
活動準備:
1.圖片2.作業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教師和說說小學的情景。
師提問:你知道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嗎?
2.教師請幼兒觀看,并引導幼兒觀察A.教師請幼兒觀看圖片:神氣的坐端正(一),并提問。
教師:他們上課時是怎么坐的?請你們來學一學。
B.教師:快上小學了,上課時要坐正,腰挺直,不靠到椅背上;仔細聽講,不隨意和別人說話;積極動腦筋,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
C.教師和幼兒一起看:圖片(二),并提問。
教師: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是怎樣拿筆寫字的?
D.教師請幼兒學習書中的姿勢完成作業。在幼兒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斷表揚做得好的幼兒,并提醒握筆、用眼不正確的幼兒。
E.教師:握筆寫字時,大拇指和中指握住筆的兩旁,食指壓在筆的上端,握筆時不要離筆尖太遠也不要太近(一寸距離),把筆的中間靠在手的虎口位置。腰挺直(離桌面一拳距離),眼睛正視作業或黑板。
教師:上課的時候你的眼睛應該看什么地方?怎么看?為什么?眼睛看書時間長了應該怎么辦?
F.教師:學習時,我們的眼睛應該正對著老師或者黑板,看書時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而且,看的時間長了,應該讓眼睛休息一下,可以做做眼保健操,也可以向遠處看看。
3.教師提出問題和幼兒共同討論并玩“小老師”的游戲。
A.教師:你還知道怎樣做才能當一名優秀的小學生?
B.教師請幼兒玩“小老師”的游戲。
規則:請一名幼兒當小老師,其他幼兒當小學生,小老師講故事或者出題目;然后再由小老師選出上課認真的幼兒再當小老師,循環游戲。
C.游戲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坐姿、用眼、握筆的正確方法。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2、通過故事,懂得只有又吃蔬菜,又吃葷菜,才有利于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
3、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4、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
5、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活動準備】
三只小熊的圖片。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三只小熊圖片,引起幼兒觀察,提問:這三只小熊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顏色、胖瘦不一樣。)你知道他們為什么會有的胖,有的瘦嗎?
2、教師操作圖片講述故事。
3、組織幼兒討論。
◎白熊為什么會那么胖?(因為它不吃蔬菜,只吃肉。)
◎黃熊為什么會那么瘦?(因為它只吃蔬菜,不吃肉。)
◎為什么大家都夸棕熊漂亮呢?(因為它不挑食,身體不胖不瘦。)
◎你愿意做哪只小熊呢?為什么?
◎怎樣才能像棕熊那樣漂亮呢?教師小結:大家都想做漂亮的小棕熊,那你們就要像小棕熊一樣,又吃蔬菜,又吃肉,這樣身體才健康。結合三只小熊,我另外請了三個胖瘦不一的寶寶,我想這樣更利于寶寶們直觀的了解胖和瘦,同時對于挑食的、瘦瘦的.寶寶來說更是一次直接的教育,所以效果比預期的好。
【活動反思】
我班有好多孩子有挑食的現象,他們主要是不喜歡吃蔬菜,而且飯也吃的很少,在家也這樣。通過這次活動以后,當天吃飯時,就有孩子吃蔬菜了,而且還一口菜一口飯吃得很好。最可喜的是夏語晴小朋友還很快吃完了自己的一份飯菜呢?為了讓他們天天如此,我特地在班里表揚了他們,讓他們繼續發揚下去。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在孩子吃飯時經常提醒他們,以表揚、鼓勵的形式,讓他們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小百科: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于良好的狀態。健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主要臟器無疾病,身體形態發育良好,體形均勻,人體各系統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較強的身體活動能力和勞動能力,這是對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較強,能夠適應環境變化,各種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對身體的作用。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體會到保護皮膚的重要。
2、幼兒喜歡養成保持皮膚的清潔習慣。
3、體會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點:
體驗、感知皮膚的作用,懂得保護皮膚,喜歡自我清潔。
材料準備:
感知所需的材料:熱水(不易過熱并裝到有蓋子的瓶子里)、冷水、鋼絲刷(不易太尖)、絨毛玩具、瓷磚、粗糙的木塊、放大鏡、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讓幼兒感知不同位置的皮膚,簡單了解皮膚表面的構造。
1、玩“小手爬爬”的游戲,幼兒隨教師指令觸摸全身皮膚,讓幼兒感知人體不同位置的皮膚。
2、看一看皮膚是什么樣?
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放大鏡和印泥,讓幼兒仔細觀察。(皮膚上有細細小小的毛孔,絨絨的汗毛,通過印泥在紙上印指印使幼兒清晰的觀察到手上的皮膚還有指紋,通過捏、按等感受皮膚的彈性。)
3、討論:每個人的皮膚一樣嗎?引導幼兒說出皮膚有各種顏色,皮膚有厚有薄,不同年齡的人的皮膚也不一樣等等。(讓幼兒觀看不同膚色的、體現皮膚衰老過程的圖片。)
二、通過觸摸、觀察,讓幼兒初步感知皮膚的作用
1、讓幼兒用皮膚去感知教師所提供的各種物品,讓她們說出自己的感覺。(冷熱、光滑、粗糙、軟硬、平整、刺手等。)
2、教師通過撫摸幼兒,與幼兒貼臉、擁抱等身體接觸,讓幼兒感受這其中傳遞的溫暖情意和愛的表達。
提問:你的家人喜歡你時是怎樣表達的?(親親我、摸摸我、抱抱我等身體接觸或夸夸我等語言表達。從而讓幼兒意識到皮膚的接觸是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和途徑。)
3、觀察受傷的皮膚:請幾位皮膚受過傷的幼兒到前面來,讓幼兒觀察他們的皮膚出了什么問題?受了什么傷?(曬紅的、曝皮的、癢癢的、疙瘩、生痱子的、跌破的等。)
談話:為什么會這樣?受傷后怎樣處理?不及時醫治會怎樣?
起因:太陽過度暴曬引起的紅和曝皮、蚊蟲叮咬的疙瘩、出汗不及時沖洗引起的熱痱子、運動中保護不慎引起的刮傷、跌傷等。
治療:涂抹清涼的藥膏、消炎的藥水等。
不及時醫治的后果:細菌入侵、感染、發炎潰爛等。
4、討論:皮膚有什么作用?如果人沒有皮膚會怎么樣?
*感知物體的冷熱、光滑、粗糙等。
*通過排汗起到身體代謝的功能。
*保護身體內部的組織。
*感受溫暖的情意、愛的表達及其他感情的表達。
*美觀等。
師:皮膚這么重要,受傷后又會讓人很難受,那么我們要怎樣保護好自己的皮膚呢?
三、潛移默化的向幼兒滲透對皮膚的自我保護意識
1、談話:通過對皮膚作用的深刻感受,引導幼兒談談如何保護好自己的皮膚?
(保持皮膚清潔、勤洗澡、洗臉、洗手、換衣服;經常鍛煉并在運動中注意自我保護防止皮膚受傷、防止在太陽下長時間暴曬、受傷后及時醫治等。)
2、快樂體驗:聽快樂的音樂,做快樂的皮膚保健操,增強幼兒對皮膚的喜愛,從內心深處激發幼兒自我保護皮膚意識。
四、實踐活動:洗手、洗臉。
師:剛剛小朋友們摸了許多物品,老師和小朋友們之間也互相撫摸、貼臉等皮膚接觸,我們臉上、手上的皮膚可能都有了細菌,馬上要進餐了,大家一起來清洗一下手上和臉上的皮膚。(師生共同洗手、洗臉,用行動及時向幼兒傳遞一種養成衛生清潔好習慣的信息。)
拓展活動:
一、生活活動
1、在園的一日三餐前,及時提醒幼兒清潔手、臉部的皮膚。
2、天氣炎熱提醒幼兒及時涂抹家長事先準備好的防曬霜。
3、午睡時為幼兒準備花露水、痱子粉,給需要的幼兒用。
4、進餐時注意不燙傷、運動中注意不刮傷、跌傷。
二、家園共育
1、在此專欄向家長介紹有關皮膚保健的常識和保健的方法。
2、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開展親子活動:我干凈、我漂亮,在日常生活中與幼兒一起洗漱,幫助幼兒選擇適宜的護膚品,讓幼兒學會自己涂抹,從而使幼兒在家庭中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同時在園開展“我干凈、我漂亮”之星活動,提高幼兒參與衛生清潔的積極性和鞏固良好的衛生習慣。
3、提醒家長選擇幼兒護膚用品的安全性和引導幼兒學習使用的正確方法。
三、評價指導建議
對于皮膚的保護,應以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為主要目標。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家長和社會的共同努力,對于已有良好習慣的幼兒,應幫助他們理解皮膚對人體的重要性以及對人們生活的重要,進一步鞏固以形成的良好習慣,防止反復;對于保護意識不強,習慣養成不夠全面的孩子,應分析其原因,加深認識,同時在行為上,家長與教師都要給予強化,加強有針對性地指導,對習慣的培養要長期地關注。
四、思考空間
可以向幼兒介紹一些兒童常用的護膚品,認識其標志,知道使用假冒偽劣產品會損壞皮膚,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五、區域活動
閱讀區:
1、讓幼兒自由閱讀《幼兒用書》下冊第37頁,進一步鞏固對皮膚的認識,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2、準備《豬小弟》磁帶,讓幼兒自行播放與欣賞,通過此故事增強幼兒自我清潔意識。
認知區:
提供一些體現不同膚色的、體現皮膚不斷衰老的過程的圖片,讓幼兒感知不同膚色的人,探索皮膚奧秘。
科學區:
提供一些放大鏡,讓幼兒游戲時自由觀察自己和同伴的皮膚特點,并嘗試探索運動后會出汗的現象和原因。
生活區:
1、準備一些安全性很好的護手霜、痱子粉,讓幼兒清潔后自行涂抹,增強幼兒自理能力和小肌肉的發展。
2、設置娃娃家:為幼兒提供娃娃和相應給娃娃洗浴的用品,讓幼兒通過給娃娃洗澡,增強自我清潔意識,從而幫助幼兒養成保持身體清潔的好習慣。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02-23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06-09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吃健康的食品》06-10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吸煙有害健康》08-23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健康郊游餐08-12
幼兒園大班健康優秀教案《健康娃娃》08-23
幼兒園大班水果健康教案01-04
幼兒園大班健康《心情》教案03-29
幼兒園大班健康活動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