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時間:2022-09-12 14:38:28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集錦九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集錦九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石頭在我們農村隨處可見,在小河邊、馬路旁、山坡上,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石頭。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石頭,卻對人們的生活起著巨大的影響。在開展的《石頭樂》的主題活動中,幼兒在玩一玩、畫一畫、講一講中發現石頭還能發出好聽的聲音,順著孩子們的興趣、思路,我設計了此次活動,旨在提高他們音樂節奏的敏感性及表現力,體驗音樂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看圖譜學習用石頭打擊歌曲的節奏。

  2.感受石頭敲擊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

  3.喜歡音樂活動,體驗石頭敲擊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兩塊鵝卵石,人手一件金屬物品(如小勺)。

  2.音樂磁帶《加油干》,大圖譜一幅,反復標記。

  3.在音樂伴奏下學習用石頭敲擊簡單的節奏。

  活動過程:

  一.運用已有經驗,感受表現歌曲。

  1.引入:師:"小朋友,今天的音樂時間又到了。"2.復習歌曲《加油干》

  師 :"上次我們學習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叫《加油干》,今天,我們再來唱一遍。""這首歌很好聽,我們除了唱出來,還可以用什么來表現這首歌呢?(樂器)"二.借助圖譜,學習用石頭為音樂配節奏。

  1.提問:"我們在什么時候唱這首歌?"(幼兒回答)教師小結。

  2.出示圖譜,感受歌曲的力度。

  (1)師:" 果園里的蘋果成熟了,農民伯伯要把它們運到市場上去賣,你看看這幾筐蘋果有什么不一樣?(大筐小筐)農民伯伯搬大筐的蘋果時因為蘋果重,所以要慢一點,搬小筐的就?(快一點)為什么?(小的輕)我們用拍手來為他們加油,一筐蘋果拍一下手,我們一起來唱一遍。"(2)完整的聽音樂拍節奏。到大筐時要拍大力一點,小筐時輕一點,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

  3.石頭碰碰響(1)看,誰來了?調皮的小石頭也要來為他們加油了。

  (2)師:"小朋友,老師在你們椅子下面的籮筐里準備了小石頭和小勺子,請你們來玩一玩,待會兒請你來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3)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個別指導,引導幼兒互相交流。

  (4)請個別講述小石頭與不同物體碰撞的聲音是否一樣,各是怎樣的聲音。

  (5)引導幼兒探索用不同聲音來表現歌曲內容。

  4.石頭打擊樂(1)幼兒分聲部練習(2)出示反復標記,引導幼兒理解其含義。

  (3)教師指揮,幼兒分組演奏。

  (4)幼兒指揮,集體練習演奏樂器。

  三.總結評價,鼓勵幼兒用樂器繼續表現樂曲。

  師:"今天,我們用石頭與勺子為這首樂曲配上了好聽的聲音,那老師這里還有什么呢?"(出示各種樂器)師:"老師把這些樂器放到區角里,下課后,請小朋友去玩一玩,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的。今天的音樂時間就到這里。"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目標:

  1.感受將生活中的物品運用于音樂活動中所帶來的創意性的表達方式。

  2.嘗試運用多種方法讓紙杯發出不同的聲響,表現出一定的節奏。

  3.能與同伴協商、合作。

  準備:

  1.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欣賞用紙杯作打擊樂材料的表演視頻,嘗試模仿視頻中的不同動作讓紙杯發出不同的聲響。

  2.將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欣賞的視頻資源添加到音樂區PPT節目菜單中,便于幼兒自主欣賞、學習。

  3.紙杯4~6個,便于幼兒擺放、敲擊紙杯的操作臺。

  玩法說明:

  幼兒在欣賞視頻的基礎上充分探索讓紙杯發出聲音的方法,形成自己的一種演奏方式和節奏型后,協商演奏的順序,合作表演。

  指導要點:

  1.教師要給予足夠的時間,鼓勵幼兒自由探索讓紙杯發出聲音的方法。

  2.引導幼兒通過協商共同明確演奏的順序,知道一輪演奏完后要重頭開始、循環表演。

  小貼士:

  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節奏紙杯”,即可獲得多個用紙杯進行演奏的視頻,教師可選擇其中動作易于觀察、時長較短的視頻給幼兒欣賞,豐富幼兒的經驗。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對于動物都很感興趣,一說起動物,孩子們的臉上就露出燦爛的微笑,還會滔滔不絕地講個沒完。在主題《動物王國》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都很高,在課余時間,孩子們還會圍攏過來,問我動物的小問題,看到孩子們對動物的喜愛,我設計了本次大班音樂活動《小動物舞會》,讓幼兒能進一步感受動物舞會的快樂氣氛。

  選擇這一活動正如《綱要》中所說的,“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而此活動《小動物舞會》既來源于幼兒的生活,而且本教案,從教材的選擇到教法的設計,較多的考慮了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和心理特點,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自然地、潛移默化地掌握樂曲的情緒和曲式結構,通過音樂的節奏和強弱變化創編出不同的動作,體驗舞會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輕松愉快、詼諧幽默的情緒,初步理解ABCA的曲式結構。

  2.能根據音樂的節奏和強弱變化創編出不同的動作。

  3.體驗與同伴共同參加舞會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樂曲輕松愉快、詼諧幽默的情緒,理解ABCA的曲式結構。

  難點:根據音樂的節奏和強弱變化創編出不同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小動物舞會音樂。

  2.圖譜。

  3.猴子、小鳥、兔子、大灰狼等小動物的圖片和頭飾。

  教學方法:

  故事導入法、啟發提問法、情境創設法、演示法、師幼互動法等。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師:今天,陳老師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教師講述故事:

  美麗的森林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它們每天都生活在一起。可是大家除了勞動就沒有別的活動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活難免會有些枯燥。有一天,小猴子提議說:“我們來辦一場舞會怎么樣?肯定很有趣!”小兔連忙拍手叫好:“行啊行啊!我最喜歡跳舞了!”其他的小動物也都欣然地同意了。這天晚上,小動物們的森林舞會開始了……

  3.教師提問:你們猜猜看,哪些小動物會來參加舞會呀?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把幼兒說到的小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小兔子、小貓、小猴、小蛇等)

  4.老師簡單小結一下,參加舞會的小動物有哪些。

  師:原來……這么多小動物都來參加這個舞會呀,真熱鬧!

  二、分段欣賞音樂,根據音樂創編動作。

  1.播放第一段音樂。

  師:呀!舞會開始啦!走,我們一起去瞧瞧!

  2.提問:

  (1)師:在剛才的舞會中,你覺得發生了什么?

  幼兒自由討論:小動物們在跳舞;它們很開心;它們在轉圈圈……

  (2)師:小動物們在跳舞、轉圈……真開心!如果請你來扮演里面的一個小動物,你想表演什么小動物呢?

  (3)請個別幼兒做一做小動物的動作。

  師:你要表演小蛇你會做什么動作呢?我們跟……來學一學!如果你想表演……你有會做什么動作呢?

  (4)播放第一段音樂。

  師:小動物們,你們都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跳舞吧!

  3.播放第二段音樂。

  師:舞會上發生了什么?

  幼:有很恐怖的事情發生了;大灰狼來了;小動物們很害怕……師:原來是大灰狼來了呀,小動物們可害怕了,全都躲了起來。你們覺得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演呢?

  師:他做得好不好呀?來我們一起跟他學一學!

  4.播放第三段音樂。

  師:聽了這段音樂,你感覺怎么樣?

  幼:小動物們好像在打大灰狼……師:小動物們齊心協力想趕走大灰狼,想一想你可以怎么表演呢?

  (帶領全體幼兒一起學習打大灰狼的動作。)三、按音樂節奏完整表演動作。

  1.師:現在我們來完整地欣賞一遍音樂,在聽的時候可以配上相應的動作,我來看看哪個小朋友的小耳朵最靈了!

  2.師:剛才我們一共聽到了幾段音樂?(4段)哪兩段的音樂是一樣的呢?(第1段和第4段)那最后一段音樂你覺得表現了什么呢?(大灰狼被打跑了,小動物們又跳起舞來了)

  3.教師引導幼兒做一做趕走大灰狼后歡呼的動作。(手拉手轉圈)

  4.師生共同完整表演。

  四、游戲“小動物舞會”。

  1.教師出示小動物的頭飾,請個別幼兒上來分角色進行表演。

  師:森林里的舞會可好玩了,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跟著音樂一起跳舞呢?

  師:誰愿意演小猴子的?誰愿意演大灰狼的?……

  2.教師帶領全體幼兒表演。

  師:嗯,剛才小朋友表演的真好看!老師也想來表演了,我和你們一起參加這個舞會,好嗎?

  五、結束活動。

  師:小動物們舞會結束了,我們高高興興回家去吧!

  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做放松運動。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基本達成,通過故事的形式導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知道有很多動物會來參加舞會,讓幼兒簡單說說有哪些動物。在欣賞音樂中,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節奏變化和強弱不同,初步感受ABCA的曲式結構,分段欣賞中,幼兒能根據不同音樂創編動作,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在結束部分,教師通過變化形式,讓幼兒完整表演,體驗參與舞會的快樂情感。活動的效果較好,幼兒積極性、參與性都很高。

  但是,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活動導入中出示動物圖片,教師應準備充分,活動中有幼兒說到動物但教師未準備好更多的動物圖片。另外,小動物舞會應該是一個熱鬧的場景,所以教師的語音、語調、動作都應該更為夸張一些,這樣能更好的調動幼兒參與的情緒,使活動達到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意嘗試用小樂器進行游戲和演奏活動。

  2.通過感知對比,嘗試聽辨四種樂器的聲音,并在游戲和演奏活動中正確運用。

  3.能看懂圖譜,迅速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并運用所聽出的樂器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的準備:認識鈴鼓、沙錘、響板、碰鈴四種樂器,能說出它們的名稱。熟悉樂曲《郊游》。

  2.物質材料的準備:鈴鼓、沙錘、響板、碰鈴四種樂器若干。音樂播放器、帷幕、四種樂器圖樣標記。地面用彩色粘貼布置成田字格狀,分別貼上標記。樂曲《玩具兵進行曲》,樂曲《郊游》演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引入。

  1.以與藏在簾子后面的小樂曲做游戲的形式激發幼兒聽辨的興趣。

  2.教師分別敲擊樂器,幼兒進行聽辨,并說出樂器的名稱。

  二、聽辨樂器聲音,與小樂器做游戲。

  1.請幼兒自由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樂器,與小樂器交朋友。

  2.教師在幕后敲擊某種樂器,請幼兒辨別,判斷后站在貼有它標記的家中。

  3.聽辨過程中讓幼兒自由交換手中的樂器,感受每種樂器的音色和表現形式。

  先后敲擊某一種樂器。

  同時敲擊某兩種樂器。

  同時敲擊某三種樂器(根據幼兒接受情況而定)。

  三、在音樂背景下,聽辨樂器并隨著音樂旋律敲擊樂器。

  1.聽音樂《玩具兵進行曲》,教師先后敲擊不同樂器,幼兒聽到那種樂器的聲音就演奏相同的樂器。

  2.不停變換敲擊樂器的種類,逐步加大聽辨的難度。

  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同時敲擊兩種不同的樂器。

  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同時敲擊兩種聲音相似的樂器。

  在音樂背景下,輪換敲擊和同時敲擊樂器。

  四、看圖譜,合奏樂器。

  1.看圖譜,請幼兒根據圖譜上的標記為樂曲《郊游》配伴奏。

  2.進行打擊樂表演。

  3.在演奏打擊樂《郊游》中,引導幼兒理解和聽指揮進行演奏,注意休止符。

  活動延伸:

  1.繼續接觸有關符號、節奏、音符的游戲活動。

  2.投放多種打擊樂器,鼓勵幼兒利用各種樂器進行演奏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幼兒能聽辨出鈴鼓、碰鈴、沙錘、響板四種樂器的聲音。活動的難點是,能迅速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并運用所聽出的樂器進行演奏。目標定位是,聽辨能力是音樂中比較關鍵的能力,也是進行音樂活動的基礎。因此此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在:通過各種游戲,聽辨、區別樂器聲音,并嘗試在演奏活動中運用。在活動材料方面,我選擇了四種樂器,涵蓋了高中低三個聲部,使得音色有所區別。

  整個活動都圍繞和小樂器捉迷藏的游戲情景,使活動充滿神秘感和情趣,活動中設計了田字格,使幼兒在有趣的占格游戲和器樂合奏中完成目標,實現寓教于樂,充分調動了幼兒參與互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環節一:聽樂器聲音,猜樂器名稱(說出樂器的聲音特性,說說聲音像什么?激發幼兒想象力,調動幼兒生活經驗,進一步提升對樂器音色的感知。環節二:與小樂器交朋友,選擇樂器玩聽聲音找家游戲。(幼兒每人選擇一種樂器,聽到幕后的聲音就站到相對應樂器的家中(占格)。這里逐步加大聽辨的難度,從一種樂器單獨敲擊--兩種樂器同時敲擊--同時敲擊四種樂器。幼兒在過程中不斷與同伴交換樂器,體驗各種樂器聲音性質的不同。環節三:在音樂背景下,迅速聽辨樂器并有節奏的隨著音樂敲擊。(在第二個環節上難度有所提升,不光要聽辨樂器音色,更要聽樂器旋律和節奏。)環節四:看圖譜,合奏樂器。(提升經驗,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整個活動是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逐步開展,孩子們在"聽"、"辨"、" 玩"、"練"等有趣環節中,不斷獲得新的音樂經驗。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①區分歌曲中的“勤勞人”和“懶惰人”對“勤勞”和“懶惰”有一個初步概念。

  ②會唱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準確把握歌曲節奏。

  ③喜歡音樂活動,能夠融入到集體音樂表演活動中。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做個快樂的勤勞人。

  【活動難點】準確把握歌曲節奏,唱準節奏。

  【活動準備】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故事《勤勞人和懶惰人》。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根據歌曲《勤勞人和懶惰人》改編故事,勤勞人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而懶惰的人因為懶于動手,最后餓死的結局,引導幼兒做一個快樂的勤勞人,遠離懶惰的人。(可以對“勤勞人”和“懶惰人”進行討論,對“勤勞”和“懶惰”進一步認識)

  二、教師彈唱歌曲,進入音樂教學

  師:寶貝們老師不僅會講勤勞人和懶惰人的故事,還會唱勤勞人和懶惰人的歌呢!不信你們來聽聽,聽聽老師唱了些什么!(初次試聽)

  教師再次彈唱,幼兒帶著問題聽歌曲(第二次聽歌詞),導入的故事中的內容大多和歌詞內容相仿,幼兒應該可以很快說出歌詞大意

  分句彈唱,熟記歌詞,學唱歌曲(這里需要反復幾次,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把握節奏)

  三、表演唱

  此環節為游戲環節,幼兒可進行分組唱或者歌詞接龍等方式在游戲中熟練歌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一、 活動目標:

  1、 能夠根據幻燈片內容大膽表現歡快和笨重的兩種不同音樂,并能根據音樂性質進行游戲活動。

  2、 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二、 活動準備:

  1、幻燈片、碰鈴、雙響筒、鼓。

  2、了解小鳥、兔子、熊等動物的動作特點。

  三、 活動過程:

  (一)觀看幻燈片,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內容。

  1、 看一看:(1)這是什么地方?(2)發生了什么事情?(3)都有誰?(4)后來怎么樣?

  2、 說一說:(1)這里這么安靜,怎樣才能讓森林熱鬧起來? (2)每部分圖片要配什么樣的音樂?(幼兒根據自己對圖片的感受,說說圖片要配什么樣的背景音樂。)

  3、 聽一聽:(1)幼兒傾聽教師準備的音樂,聽一聽是幾拍子 的音樂?(2)感受圖片與音樂相結合的效果。

  4、玩一玩:教師彈奏,幼兒嘗試跟著音樂唱唱跳跳。

  (二)音樂游戲:熊與石頭人。

  1、 教師扮大熊,幼兒扮小動物游戲。

  2、 個別幼兒扮大熊,其他幼兒扮小動物自由選擇造型游戲。

  3、 打擊樂伴奏深化游戲。幼兒按意愿扮演小動物,其余幼兒選擇樂器為音樂伴奏。

  4、游戲規則:教師彈奏舞曲,幼兒自由結伴舞蹈。教師彈奏《熊走》音樂,扮演“熊”的幼兒按節奏走出來,扮演小動物的幼兒自由做造型不動,動的“小動物”則被“熊”吃掉,退出游戲回座位等待。

  (三)教師提出問題結束游戲。

  “今天小朋友玩的都很開心,請你們回家以后想一想,還有哪些不同的玩法,可以玩的和今天不一樣?”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中“X.X”的節奏。

  2、嘗試創意地紡編歌詞。

  3、跟隨鼓聲節奏做走、跑、跳、踏等不同的動作。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歌曲:《我是一個小木匠》

  2、鼓、錄音機、錄音帶。

  3、“認知游戲”:《雕刻師傅》

  活動過程:

  1、請幼兒先跟隨老師“X”的鼓聲節奏走步,再跟隨“XX”的鼓聲節奏跑步,最后再隨著“X.X”的鼓聲節奏踏跳,讓幼兒通過動作感受其不同。

  2、播放歌曲,請幼兒跟隨旋律踏跳。

  3、教唱歌曲《我是一個小木匠》,并表演動作。例如:唱到“一個鐵錘”時,則舉起右手做用鐵錘狀;唱到“兩個鐵錘”時,則舉起左手做用鐵錘狀;唱到“三個鐵錘”時,則抬起右腳踏步;唱到“四個鐵錘”,則抬起雙腳跳步,;唱到“五個鐵錘”時,則舉起雙手旋轉;唱到“然后睡覺了”時,則做睡覺狀。

  4、問幼兒:小木匠的工作是什么?他會用到哪些工具?

  5、和幼兒一起討論,用改編的歌詞演唱這首歌曲。

  6、問幼兒:小木匠做工時需要鐵錘,雕刻師傅雕木頭時需要什么工具呢?

  7、請幼兒看幼兒用書《雕刻師傅》的畫面,找一找雕刻師傅的工具在哪里?如此類推,引導幼兒思考不同職業的工作者所用的工具和他們的動作特點,并嘗試將此變成新的歌詞句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音樂選自奧爾夫音樂,本音樂節奏鮮明,三段音樂之間的差別還是比較明顯比較容易辨別。教師設計了螞蟻造舞臺的情景增加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中班幼兒的想象力與合作能力正在發展,因此本活動的目標達成情況比較好,幼兒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

  本活動主要有以下亮點:

  1.教師教態比較自然,與幼兒的互動較好。教師在整堂課下來精神飽滿,對于情境中的各種表情動作也做的比較夸張,帶動幼兒的表演欲望。在師生互動方面也是比較親密的,幼兒的一聲聲“小媽媽”可以看出教師與幼兒之間相互親密,教師對于所有幼兒的表現都能關注到。

  2.教師利用圖譜教學,幼兒看的比較直觀形象,能夠更好地把握什么時候變什么動作。

  3.每個環節的安排比較合理,從進場的聽音樂,讓幼兒熟悉音樂,進行預熱,到聽音樂想象在做什么事情,在過渡到請幼兒學一學動作,然后獨自游戲到合作游戲,一步步都是循序漸進,之前的環節為之后的環節做好鋪墊,后一個環節是前一個環節的提升。

  在觀摩本次活動后,本人有一些想法如下:

  1.教師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鋸木頭、釘釘子、擰螺絲,因此用了較多的時間來解釋猜測這些東西,教師可適當精簡語言,讓幼兒多做一做、學一學這些動作。

  2.本次活動幼兒比較喜歡,但是本次音樂游戲要讓幼兒感受節奏做相應的動作,幼兒對于音樂哪里需要做什么動作還沒有理解很透徹,因此在游戲中幼兒只專注于自己喜歡的鋸木頭環節,忽略了釘釘子、擰螺絲的環節,因此教師對于哪里需要做什么還需要帶領幼兒共同來探討。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綱要》明確指出:選擇的教育內容既是貼近幼兒的生活和經驗,尊重知識的系統性,與幼兒興趣、能力相適應的,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小班幼兒正處于典型的游戲年齡階段,是角色游戲的高峰期,他們對游戲特別感興趣,其中辦家家就是孩子最喜歡的游戲之一,在活動中孩子們可以扮演爸爸媽媽、玩煮飯燒菜的游戲….所以我選擇了《辦家家》這首音樂。歌曲《辦家家》就是根據這個游戲改編而來的,它來源于幼兒生活,充滿兒童情趣,深受幼兒喜愛,其中旁白部分節奏性特別強,朗朗上口,也正是這個地方可以給孩子一個拓展的空間。教師通過游戲貫穿整堂課堂,讓孩子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自主學習。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4分節奏,并嘗試用餐具來表現節奏型,激發孩子對敲擊節奏的樂趣。

  2、初步學習仿編歌詞,并從中體驗創造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4分節奏,并嘗試用餐具來表現節奏型。

  難點:學習仿編歌詞。

  活動準備:

  1、課前熟悉歌曲《辦家家》

  2、VCD片及VCD機子。

  3、人手一份餐具:鍋、碗、瓢、盆、筷子、調羹等。

  4、布置超市,內放各種蔬菜玩具。

  活動過程:

  一、分配角色,復習歌曲《辦家家》,教師帶領幼兒共同歌表演《辦家家》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二、嘗試運用餐具敲擊聲響來表現:XX X/XX X/XX XX/XX X

  1、學習節奏型

  師:寶寶聽說我們小朋友玩辦家家的游戲,他來做客了,我們一起炒小菜給他吃吧。

  2、游戲:“快樂娃娃家”,引導幼兒用小碗、湯勺等來表現節奏。

  (1)教師表演,激發幼兒表演的*望。

  師:娃娃吃飽了,高興地笑了,瞧,大媽媽的碗娃娃和調羹娃娃也高興唱起了歌,聽聽,他們唱的是什么歌呢?

  (2)引導幼兒用調羹敲擊小碗來表現節奏,教師用大鍋來控制敲打的速度。

  (3)教師指揮幼兒以分小組的形式來敲打小碗或者以爸爸媽媽比賽的形式來敲打節奏。

  (4)伴隨音樂完整地表演一遍“快樂娃娃家”

  三、引導幼兒初步學習創編歌詞。

  1、教師以班上來了很多客人老師,要為他們準備更豐富的蔬菜為由,帶領孩子去超市挑選一樣蔬菜。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挑選的是什么蔬菜

  3、教師示范把挑選的蔬菜編到歌曲中,如“炒黃瓜,炒黃瓜,炒好黃瓜開飯啦~”

  4、幼兒學習創編歌詞,并互相交流。

  5、選擇1-3種蔬菜完整演唱一遍。

  四、給客人老師送上自己炒的蔬菜,并把自編的歌曲唱給客人老師聽。活動自然結束 。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對游戲的興趣和積極性都很高,對于節奏的掌握也比較好,還能用身體的各個部分拍出聲勢。但是由于孩子們第一次使用碗和湯勺來進行節奏練習,都比較興奮,常規不能很好地掌控。

  后半部分的仿編通過游戲也都掌握得較好,也許游戲加入一些會更好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和創編節奏型的能力,提高使用節奏樂器演奏樂曲的技能。

  2.激發幼兒欣賞、感受、表現音樂的興趣和能力。

  3.初步認識瑤族的服飾特征,節奏譜,瑤族服裝一套。

  【活動準備】

  錄音機、所需磁帶、節奏譜、瑤族服裝一套。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入活動室進行律曲表演

  二、復習節奏型

  1.用體態律曲復習語言節奏《小毛驢》。

  2.復習照譜視奏。(出示節奏譜)

  小貓:× × | × 0 ||

  小鴨: × × | × ××||

  小雞: × × × | × × ×||

  公雞: × × × | × × ×||

  青蛙: ××××× | × × ×||

  3.啟發幼兒按以上節奏型創編語言節奏:

  例:× × | × × × || ①

  我 愛 幼 兒 園

  ××××× | × × ×|| ②

  夏天到來了 荷 花 香。

  三、復習節奏樂《金蛇狂舞》

  四、請幼兒聽音樂《瑤族舞曲》,談感受

  1.請幼兒說說音樂的節奏是幾拍子的?整個音樂分幾段?兩段有什么區別?

  2.教師講解《瑤族舞曲》的音樂性質及特點。

  3.請一名教師扮演瑤族客人表演舞蹈,幫助幼兒認識瑤族服裝特征理解音樂,激發幼兒演奏興趣。

  五、教師、幼兒為樂曲創編節奏

  第一樂段

  1.請幼兒聽音樂,加深熟悉程度。啟發幼兒根據音樂的性質和自己樂器的音色創編節奏型。

  2.用樂器合奏第一樂段。

  第二樂段

  1.聽音樂加深印象。

  2.請幼兒拍腿、拍手、跺腳照譜視奏。

  3.用樂器照譜合奏。

  六、老師指揮幼兒用節奏樂器完整地演奏

  1.配班老師用大鼓合奏。

  2.幼兒伴奏請瑤族客人跳舞。

  七、在歡樂的樂曲聲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1-25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08-19

幼兒園音樂活動《我愛音樂》教案02-01

大班音樂活動幼兒園教案07-14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的教案12-21

幼兒園音樂活動《袋鼠》教案01-15

車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01-03

幼兒園音樂游戲活動教案12-25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范文09-09

熱門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08-2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婷五月天综合网在线 | 亚洲熟女乱综合一区二区 | 玖玖资源站国产剧情 | 日本中文字幕二区区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无套 | 最新国产乱子伦真实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