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匯編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教學理論依據
《誰的本領大》是一篇久經傳承的童話故事,故事內容淺顯易懂,但寓意深刻。這篇童話故事通過:梅花鹿和小猴比本領―― 遇到困難想辦法―― 相互合作摘到果子的情節為主線,揭示了互相幫助才能摘到果子,本領更大以及合作更快樂的道理。
針對中班幼兒語言正處在迅速發展時期以及直覺形象思維的學習特點,我對教材進行了適當調整,增加了動物之間的對話。
教學策略
1。視聽結合,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創設活動所需的情景,使幼兒如臨其境,能更好地激發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良好的情感。
2。充分利用開放式提問、分析性提問、遞進性提問等有效提問的教育手段,引導幼兒分析故事情節,明晰故事所講道理。給幼兒創造想說、敢說的空間,讓語言活動成為師幼雙方積極互動的過程。
3。運用模仿、表演游戲等體驗式學習形式,啟發引導幼兒用語言、表情、動作表達對故事的理解,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4。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幼兒回憶與同伴互相幫助、一起合作的生活場景,向幼兒提供一個將文學作品經驗遷移到生活中與幼兒生活經驗結合起來的機會,從而加深對故事里所講道理的理解和應用,形成愿意與同伴合作的態度,掌握與同伴合作的方法,增強幼兒在生活中的合作意識。
通過以上策略,讓幼兒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積極大膽地交流所思、所想,這樣幼兒獲得的不僅僅是語言經驗的積累,更重要的是情感、態度、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和提高。
活動目標
1。知道梅花鹿和小猴各自的本領,理解梅花鹿和小猴共同合作摘到果子的故事情節。豐富詞匯:抓耳撓腮、合作。(重點)
2。能大膽表達自己摘果子的辦法,嘗試用語言、表情和動作表現小猴和梅花鹿的對話。(難點)
3。感受合作的快樂,懂得同伴之間相互幫助本領會更大的道理。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初步了解動物的本領,幼兒有互相幫助合作的經驗感受。
2、物質準備:課件、音樂、視頻資料(幼兒在幼兒園游戲中各種合作的照片)
活動過程
1、創設談話情境引入活動,幼兒初步了解梅花鹿和小猴的本領。
教師出示小猴、梅花鹿課件。
提問:梅花鹿和小猴都有什么本領?
你認為誰的本領大?
2、播放課件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幼兒學說對話,初步了解小猴和梅花鹿是怎樣摘到果子的。
。1)教師講述第一段故事,引導幼兒理解――雖然梅花鹿和小猴都有各自的本領但是也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提問:故事里的小猴和梅花鹿都有什么本領?它們是怎樣夸自己的?
聽了剛才的故事你認為誰的本領大?
。2)幼兒討論交流摘果子的辦法。
提問:有什么辦法能讓小猴和梅花鹿都摘到果子?(幼兒討論、猜測)
。3)教師續講故事,幫助幼兒理解――互相幫助一起合作就能摘到果子的道理。
提問:小猴和梅花鹿是怎樣摘到果子的?(豐富詞匯:合作)
小猴和梅花鹿是怎么說的?
3、師幼共同完整講述故事,感受合作的快樂,懂得合作本領更大。
4、結合課件,師幼共同講述故事。
(1)師幼互動,比較小猴、梅花鹿摘果子前后的不同表現及不同心情,理解互相幫助一起合作會讓我們更加快樂。
提問:為什么一開始小猴和梅花鹿沒有摘到果子?沒摘到果子它們的心情怎么樣?(豐富詞匯:抓耳撓腮)
。2)后來是怎樣摘到果子的?摘到果子后它們的心情怎么樣?
現在你們知道誰的本領大了嗎?
小結:小猴會爬樹、梅花鹿會過河,它們用自己的本領互相幫助一起配合就摘到了果子,合作讓本領更大了。
5、幼兒表演故事,引導幼兒用語言、表情、動作表現小動物們合作摘果子的情節,進一步感受合作的快樂。
。1)幼兒自主選擇角色。
。2)幼兒表演故事,重點啟發幼兒能夠用語言、表情、動作表現小猴和梅花鹿的對話。
6、集體分享交流,引導幼兒感受生活中的合作以及合作帶來的快樂。
。1)引導幼兒講述,交流生活中的合作。
提問:在幼兒園里做游戲的時候你們是怎么合作的?
。2)欣賞視頻,進一步感受合作本領大以及帶來的快樂。
小結:只要我們能互相幫助、一起合作,我們的本領會更大,得到更多的快樂。
附故事:(根據原故事改編)
森林里,住著一只梅花鹿和一只小猴。他們都覺得自己的本領很大,小猴說:“我會爬樹,我的本領最大!泵坊拐f:“我跑得快,我的本領最大!庇谑菦Q定比一比,請來大象當裁判。大象說:“河對岸有棵又高又大的果樹,你們誰先摘到果子,就算誰的本領大!
比賽開始了,梅花鹿跑得快,一眨眼就跑到了小河邊,輕輕一跳就過了河,他一口氣跑到了果樹下?墒枪麡涮吡,他伸長脖子跳了又跳,怎么也摘不到果子,心里真著急說:“怎么辦呀”。小猴呢?他跑到小河邊,河上沒有橋也沒有船,小猴不會游泳,也跳不過去,急得他抓耳撓腮團團轉“怎么辦怎么辦?”。
小猴想了想,有辦法了!他對梅花鹿說: “梅花鹿,你馱我過河,我們一起去摘果子吧!”梅花鹿說:“好,我們一起去摘果子。”梅花鹿馱著小猴跳過了小河,小猴很快爬上了果樹,摘到了果子。他們一起把果子交給了大象。大象笑瞇瞇地說:“小猴會爬樹不會過河,梅花鹿會過河不會爬樹,你們只有互相幫助才能摘到果子,本領也就更大了。”小猴和梅花鹿開心的笑了,從此他們成了好朋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看到《給熊奶奶讀信》這個活動,勾起了我對小時候關于信件的些許回憶。升學了,同學們互相留下聯系方式,常常寫封信來傾訴生活學習中的煩惱和對彼此的思念。那時候寫信和等信是一件讓人覺得又神秘又期待的事情。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話、網絡等發達的通訊工具便捷了我們的溝通,現在的孩子們幾乎沒有見過信件,更不知如何寫信,所以我在給熊奶奶讀信的環節后又加入了幫熊奶奶回信的環節。讓孩子們通過收信——讀信——回信,了解這種用信件來溝通交流的方式。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知道不同的心態對待同樣的事情會有完全不同的語言表達。
2.能根據畫面展開想象,用親熱、懇切的語言進行表達。
3.感受奶奶和小熊之間的祖孫情,聯系生活經驗幫熊奶奶回信。
【活動準備】
PPT課件、自制信封、信紙、筆、膠棒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引出小熊給奶奶的信。
——“熊奶奶收到一封信,是她的孫子小熊寄來的!
用課件出示信封,引導幼兒觀察收信人和寄信人位置的不同。
一、幫熊奶奶讀信
——“熊奶奶年紀大了,請小朋友幫忙讀一下!
重點引導幼兒猜測畫面所要表達的意思。
——講述故事“熊奶奶請小老鼠來幫忙讀信”至結尾。
——為什么同一封信小老鼠讀得讓熊奶奶生氣,而小松鼠讀得卻讓熊奶奶滿臉都是笑呢?
——再次請幼兒讀信,重點引導幼兒讀信時的語氣要溫柔、真摯,充滿愛。
二、幫熊奶奶給小熊回信
——如果你是熊奶奶該怎樣給小熊回信呢?討論回信的內容。
——每人一份信紙和信封,給小熊回信,提示幼兒信封上收信人和寫信人位置的不同。
四、各種各樣的信封
——用PPT出示正式的信封、明信片、卡通信封等,引導幼兒觀察信封的格式。
——生活中,如果我們想給親人或朋友寫信的話要用正式的信封,而且要寫郵編、貼郵票。
【活動延伸】
共同欣賞給小熊的回信,討論猜測畫面的意思,鍛煉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反思】
教育來源于生活,更要回歸到生活。在這個活動中我從故事中的信回歸到生活中的信,盡量的穿插更多的知識在里面,比如故事題目的認讀,孩子會因為認識奶奶這兩個字,再看到畫面上的信封,聯系猜測到這個故事是和奶奶的信有關的,又如信封的寫法、正式的信封等知識點的滲入,都會在孩子的頭腦中留下一定的印象。但正式因為這些知識元素的加入使得本次活動的語言目標不是那么的明顯,而且占時比較短,所以孩子們在讀信時語言目標完成的不是很好,多數孩子只能簡單的陳述一句話,如:“小熊想送給奶奶一罐蜂蜜”,而不能聯系生活經驗進行拓展,讓信的內容更豐富!毒V要》中強調“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我想可以利用延伸環節,讓孩子們繼續練習讀給小熊的回信,或者讓孩子們每周一到園跟大家說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來發展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感知可愛的小兔和媽媽之間真摯深切的母子深情。
2.通過媽媽和小朋友面對面的表演和對話交流,體驗母子和母女之情。
3.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自己對媽媽的愛,表達自己的情感。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5.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活動準備
1.繪本PPT
2.圖片:按蠛、翗洹⒃铝列切、圍巾、鄭州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書名。這本書叫什么名字,這本書里的愛字在哪里其他的字可以不認識,可是這個愛字你一定要認識.
二、閱讀圖書琍PT
1.這個故事講的是誰和誰的愛的故事
2.我們一起聽一聽這個愛的故事晚上,小兔子該上床睡覺了,可是他拉著媽媽的耳朵不放要他聽自己說話。他對媽媽說:"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媽媽說:"這我可猜不出來。"小兔子把手張開,張到無法再張開說:"媽媽 , 我愛你有這么多。"媽媽一看,也把手張開,張到無法再張開說:"我愛你有這么多。"小兔子一看:"哦, 真多啊!"
提問:小兔子用了一個什么動作說明對媽媽的愛呀壩昧艘桓穌趴的動作, 嘴里說:"我愛你有這么多,"八來和媽媽比比誰的愛多。
小兔子為什么要把手張開?因為她愛媽媽, 小兔子說:"我愛你一直到我的手指頭。"媽媽說:"我愛你一直到我的手指頭。"小兔子一看, 阿,真高啊!小兔又在原地拼命地跳說:"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媽媽說:"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提問:小兔子又用了什么方法來說明自己對媽媽愛的,跳得方法,邊跳邊說,"我跳得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舉手指頭的方法,說:"我愛你一直到我的手指頭。"小兔子說著說著來到了哪里? 他們看到了什么盎、山、述棦小河、竹住⊥米涌吹侥敲炊嗟.東西又說出了對媽媽的愛,"媽媽竹子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澳隳馨芽吹降畝西比成對媽媽的愛嗎?小草有多多我就有多愛你,疤煊卸喔呶揖陀卸喟你,盎ㄓ卸嗥亮我就有多愛你。
三、談話活動教師出示圖片
大海、柳樹、月亮星星、圍巾、鄭州
你能用什么來說說看對媽媽的愛。圍巾有多長,我就有多愛你。
媽媽說:"房子有多高就有多愛你。"等等說著說著,小兔子累了,看著月亮說:"媽媽,我愛你從這里到月亮那里。"說著,說著,睡著了,媽媽說:"傻孩子,媽媽愛你從這里到月亮那里,又從月亮那里回到這里。"這里的愛多嗎?請把你的愛告訴你愛的人,你最愛誰呢?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學會用“XX多XX,就有多愛你”這個句式以及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活動一開始以圖片導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接著分段講故事,通過故事內容和小兔子的話來感受愛的不同表達方式和學說這個句式。在這個過程中,多采用翻頁的形式進行講解覺得不叫單一,可采取多多種形式來讓幼兒更投入其中。在讓幼兒的回答時,還是自己講的較多,應該讓孩子多說,并且對于孩子的回答應該多多追問,拓寬他們的思維。在進行創編的時候可能是孩子們已經看多這本繪本整個創編過程比較順利,因此我就請幾個小朋友來創編應該多請孩子來說一說。最后完整欣賞的時候,由于孩子們已經聽過這個故事,單純的讓老師來講可能孩子就不怎么有興趣聽,可以采用分角色的方式,孩子們扮演小兔子,老師扮演兔媽媽來表演整個故事,這樣孩子們可以參與其中,會覺得更有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的內容,感受緊張和驚險的故事情節。
2、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故事情節,并能用較豐富的語言表達出來。
3、懂得任何時候不要輕易地相信壞人。
【活動準備】繪本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PPT
師:今天森林里要舉辦一場動物聚會,這個聚會是誰舉辦的呢?
提問:你覺得蟒蛇是一種怎樣的動物,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一下?
師:那這個故事里的蟒蛇是不是像小朋友們說的那樣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ǘ┬蕾p故事
播放PPT并引導幼兒講述
提問:
。1)聚會上有哪些節目?他們怎么表演的?
。2)你覺得他們的表演怎么樣?我們一起給他們鼓掌吧!
。3)接下來出場的是鵜鶘先生,他是一只有著超級大嘴巴的鳥。猜一猜,
他會給小動物們帶來什么樣的表演?
。4)那我們一起來看鵜鶘先生的表演吧!
(5)這時,大蟒蛇說話了,他說:“我也不太確定,不過我也許可以做的更好些。”你覺得他想表演什么?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去大蟒蛇的嘴巴里玩嗎?為什么?
。6)小動物們在大蟒蛇的肚子里很不舒服,想出來了,大蟒蛇會讓他們出來嗎?
(7)是誰來了?他會用什么辦法就小動物?
(8)動物們被救了出來,他們現在的心情怎么樣?會對大蟒蛇說些什么?會怎么懲罰他?
。ㄈ┛偨Y教訓
師:這個故事給了你們什么教訓?
(四)完整欣賞
播放錄音完整欣賞故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說兒歌,豐富動詞“剪”“綁”“燙”。
2.通過創編動作理解兒歌。
3.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重難點:
學說兒歌
理解兒歌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一.1.出示ppt看畫面進行討論。
問:今天小馬準備去理發店,我們看看做了什么?
(幼兒:小馬去理發店剪頭發)
二.看圖豐富動詞的內容。
1.幼兒畫面,請幼兒說一說,引導幼兒說完整話。
看圖1小馬在干什么?
(幼兒回答:小馬剪頭發)
看圖2小馬在干什么?
(幼兒回答:小馬綁頭發)
看圖3小馬在干什么?
(幼兒回答:小馬燙頭發)
2.請幼兒再次觀察小馬剪了后的發型變化和特征。
看圖1理發師剪了什么樣的發現?像什么?
(幼兒回答:像牙刷)
看圖2理發師剪了什么樣的發現?像什么?
(幼兒回答:麻花)
看圖3理發師剪了什么樣的發現?像什么?
(幼兒回答:花)
三.教師完整念兒歌,請幼兒說一說聽到了什么?
1.教師完整的復述兒歌,請幼兒說一說聽到了什么?
(幼兒回答:小馬剪發等)
2.教師問:小馬發型像什么?
(幼兒回答:像牙刷等)
3.請幼兒與師一起學習念兒歌。
四.幼兒根據兒歌創編動作。
1.請幼兒自己先一句一句的創編一個簡單的動作,師引導并提醒。
(創編后,幼兒一同邊念邊做相應動作)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在大自然中,處處都表現出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到處充滿著春天的秘密!洞禾斓碾娫挕肥且粋有趣的童話故事,用小動物打電話的形式向幼兒報告了春天來臨的信息。故事結構簡單、語言重復,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既能激發幼兒觀察春天變化的興趣,又能通過活動讓幼兒學會打電話,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本次活動以小動物發現春天來了,給伙伴打電話的情景貫穿始終。FLASH、PPT的多媒體閱讀能很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更直觀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征。教學活動中多采用畫面展示法、設計情境法、親身體驗法。
本活動共有四個環節:
環節一以情境方式導入,激發幼兒傾聽故事的興趣。有趣的開頭,吸引幼兒的注意。
環節二借助多媒體,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里的人物和事件。通過教師提問引導,讓幼兒知道有好消息要告訴好朋友。
環節三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學念動物的話。在學說對話的過程中可進一步感知春天的各種變化,也在討論中知道要互相關心好朋友的愛好。
環節四帶領幼兒一同尋找春天,感受在教室中不能體驗的內容,真正接近大自然,欣賞春的美景。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春天來了的一些特征學說動物對話。
2、體驗互相關心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材料準備:
1、《春天的電話》flash、PPT。
2、小熊、小松鼠、小白免、小花蛇、小狐貍圖片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師:冬天的時候,小黑熊在干什么呢?(冬眠)
2、師:可是,“轟隆隆”的一聲把小黑熊給吵醒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黑熊發現了什么。
二、欣賞故事、討論 1、教師播放flash,幼兒欣賞故事。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1)故事中有誰?(小熊、小松鼠、小白免、小花蛇、小狐貍)
2)他們為什么打電話?(告訴好朋友春天到了的消息)
3)你從哪些話里可以聽出春天來了?
3、師:春天來了,他們想把好消息告訴好朋友,希望好朋友一起出來玩。那么,我們再來聽聽,他們究竟是怎么說的。
三、理解故事、學念動物的話 1、教師播放PPT,幼兒找找小動物出場的先后順序。
2、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說動物的話,并說說打電話時為什么這么說。
3、小結:原來,雪融化了、草綠了、冰融化了、蟲子出來了、花開了,這些都告訴了大家“春天來了”。
四、尋找春天 教師:剛才我們聽了故事《春天的電話》,故事中說了很多春天的變化,現在我們一起到大自然中去找找春天吧!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唱歌表演的快樂。
2、理解歌曲內容,懂得同伴之間應該相互幫助。
3、在教師幫助下嘗試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歌曲CD(MP3格式)、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入室:聽二拍子的音樂,幼兒腳走交替步,按2/4拍節奏拍手入室
二、學習新歌。
——師:你的好朋友是誰?你會幫他做什么?他會幫你做什么?
——師:這有一首《好朋友》的音樂,你們聽聽這兩個好朋友會怎樣互相幫忙、互相關心?
——幼兒欣賞音樂。
——歌曲里的兩個好朋友是怎么互相幫助的?(教師清唱,幼兒回答)
——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地朗誦歌詞。
——教師帶領幼兒唱歌。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唱歌。
——教師引導幼兒按樂句為歌曲配動作。
——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邊做動作。
三、游戲《友誼之圈》。
——請幼兒站成兩個人數相等的同心圓,大家一起邊念指令“圓圈圓圈轉轉轉”邊圍繞圓圈行走(兩個圓按照不同方向旋轉),停下來后,兩個圓對應著的幼兒手拉手表演兒歌,演唱一遍后,游戲繼續。
四、創編歌詞。
——教師提示幼兒,好朋友之間除了可以互相梳梳頭、扣紐扣之外,還可以做什么,把它加入到歌曲之中,進行表演。
活動應變
游戲也可以在戶外活動時進行。
活動延伸
在日常環節進行游戲《友誼之圈》。
區角活動
1、語言區:將好朋友互相幫助的圖片貼在語言區,鼓勵幼兒根據圖片表述內容,進行歌詞的再創編。
2、表演區:投放《好朋友》音樂,鼓勵幼兒進行歌曲表演。
環境創設
收集幼兒相互幫助的照片,布置主題墻“我會關心朋友”。
家園同步
1、家長幫助幼兒復習兒歌,仿編兒歌。
2、家長跟幼兒一起,按照歌曲旋律,創編“幸福家庭之歌”,體現家庭里的互幫互助,團結互愛。
隨機教育
當幼兒自由活動時或者飯后等,引導幼兒復習兒歌,體會好朋友互幫互助的樂趣。
相關鏈接
可以和幼兒一起觀看芭比電影系列《三個火槍手》以及《瘋狂原始人》等,感受朋友間的互幫互助和家庭的團結互愛。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部分動物的生存環境。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并能夠進行情景表演并能續編故事。
。3)培養幼兒的傾聽、表達能力,養成懂禮貌的好習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重點難點
教學難點:幼兒續編故事。
教學重點:了解部分動物的生存環境,培養幼兒禮貌用語。
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動物圖片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新課導入
1. 教師以小白兔的身份出現,和全班小朋友交朋友,并一起玩耍,讓幼兒感受的有朋友的快樂。
2. 一只小魚來敲門,嗚嗚大哭起來,“怎么了?小魚”,”你們都有好朋友,都有人玩,可是我孤孤單單的沒有小動物和我玩”“那我們幫你找個小伙伴吧”
(二)新課講授
。1)小魚在不同的角落找到小雞、小鳥、最后找到蝌蚪。有了小玩伴。
。2)教師提問,幼兒回答:
“小魚先找到了誰?他們說了什么?”
“小魚第二個找到了誰?他們說了什么?”
“小魚第三個找到了誰?他們一起晚了”嗎?為什么可以一起玩?“
。3)教師總結“小魚的家在水里,小雞和小鳥的家在陸地上,小蝌蚪的家在水里,所以它們可以一起玩”。
(4)小朋友相互之間討論一下,還有那個動物可以和小魚一起玩。教師正確引導幼兒。
。5)觀看幻燈片,倒敘故事并講述生活在水里的動物,擴展幼兒的知識。
。6)師幼兒帶幼兒進行續編故事。
。7)幼兒分組進行表演,教師在旁指導。
(8)布置今日任務
教學反思
1.能夠完成課前所定目標,幼兒能夠自己主動地進行模仿對話,自主創編
2.有禮貌的提出和回答問題
3.擴展幼兒的知識面,認識了水母,貝殼,海星等動物
4.利用多媒體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的專注力
5. 教師應該引導幼兒自己進行對話,沒有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性。
6.在情景表演時教師不應固定幼兒思維,讓幼兒自由發揮。
小百科: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干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于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閱讀圖畫書,觀察理解畫面中動物消防員的信息。
2.發現各種動物的特征、本領與消防員職責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故事大書《動物村的消防員》、故事紙偶、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教師運用故事大書告知幼兒故事的開頭,引發幼兒閱讀故事的興趣。
1.動物村的消防員是誰?每次發生火災時他們怎么樣?
2.它們決定做什么?
3.你們猜猜會有哪些動物來應聘消防員呢?為什么?
二、請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了解故事的內容。
三、再次運用故事大書,討論動物的本領和消防員之間的聯系。幼兒說到哪個動物,教師就把故事大書翻到那一頁,和幼兒共同閱讀畫面。
1.你還記得哪些動物來應聘消防員的呢?它們有什么本領。
2.請你學一學它們說的話和它們的動作。
四、帶領幼兒閱讀故事大書的最后兩個跨頁,讓幼兒觀察消防員里的每一個成員分別在做什么?
1.發生火災時,動物消防大隊是怎么做的?
2.做得怎樣?
五、教師播放DVD,動物消防大隊是怎么做的?做的怎么樣?
六、運用故事紙偶和故事紙偶,與幼兒合作講述和表演故事。
七、聯系生活實際,了解消防員的基本職責。
1.我們的生活中,消防員幫了我們什么忙?
2.你喜歡消防員嗎?為什么?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了解消防員是做什么的,并且能夠通過故事了解動物們為什么要來應聘消防員和小動物們有些什么本領可以幫助消防隊,通過生活中知道消防員幫了我們什么忙。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中小動物與傘之間的關系,學習朗誦兒歌。
2.能結合生活經驗大膽想象,并嘗試用兒歌中的句型仿編句子。
活動準備:
教師材料:
1.兒歌大書一本,句卡。
2.大樹、螞蟻、蘑菇、青蛙、荷葉等小圖片幼兒材料:動物、背景胸卡;繪畫紙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書導入主題1.師:嘩啦嘩啦,下雨啦!怎么辦呢?
下雨啦!我們可以撐起漂亮的小花傘,那小動物會到什么傘下躲雨呢?
2.認識大書封面及傘字。
師:看!這里有一本大書,封面上有什么?還有一個字呢!誰認識這個字呢?
這本書里講的就是關于小動物們找傘躲雨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 理解畫面,模仿創編1.出示小鳥,引出第一句。 3.請個別幼兒上來翻到第三頁,觀察畫面,引出第三句。
師:小螞蟻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蘑菇傘,真高興,誰來接著翻書,看看誰又會在找什么傘呢?(呈現青蛙和荷葉背景圖)青蛙怎樣到傘下的呢?(出示句卡,嘗試模仿講述。)誰能看著卡片把這句好聽的話完整的說出來?(模仿講述:嘩啦嘩啦,下雨了,青蛙跳到荷葉下,荷葉傘!)4.請個別幼兒上來翻到第四頁,引出第四句。
師:青蛙找到荷葉當傘真聰明,誰再來幫我們翻大書,看看還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你能看著卡片用好聽的話完整的說一說嗎?(看句卡嘗試講述:嘩啦嘩啦,下雨啦,瓢蟲飛到花瓣下,花瓣傘。5.出示小雞,引出第五句。
師:嘰嘰嘰,誰還在雨里找傘呢?
小雞找不到躲雨的地方,被大雨都淋濕了,多可憐呀,其實它有一把溫暖的大傘,是什么傘呢?
看到這樣的畫面,你心里感到怎么樣?真是一把讓人感動的、溫暖的大傘呀!媽媽的翅膀就像一把大傘,那為這把傘取個好聽的名字吧!
小雞怎樣到媽媽的翅膀下?大家一起把這句好聽的話說出來吧。ǹ淳淇,創編講述:嘩啦嘩啦,下雨啦,小雞跑到媽媽的翅膀下,翅膀傘!)6.翻到第六頁觀察畫面,引出第六句。
師:小雞在溫暖的媽媽傘下幸福地躲雨啦,可是這兩個小家伙正發愁著呢。ǔ鍪揪淇ǎ龑в變褐v述:嘩啦嘩啦,下雨啦,松鼠和烏龜的傘呢?)其實,它們的身上就藏著一把傘,找一找吧!什么是它們的傘呢?
7.翻到第七頁,引出第七句師:你說對了嗎?嘿!大尾巴、小甲殼,不就是最好的傘嗎!(出示句卡,嘗試看句卡講述。)師:看!誰來了?
它是怎么來的?你能用動作做做看嗎?小鳥有傘嗎?
師:其實它也有一把大傘,是什么傘呢?(翻到畫面第一頁,呈現大樹圖片)什么傘?
師:我可以說句很好聽的話:嘩啦嘩啦,下雨啦,小鳥飛到大樹下,大樹傘!(邊說邊出示句卡,引導幼兒學說第一句)你會說嗎?看著卡片和我一起說說吧!
2.觀察第二頁畫面,引出第二句。
師:大樹真是一把特別的傘!這又是一把什么特別的傘?(翻到畫面第二頁,呈現蘑菇圖)什么動物會到蘑菇傘下躲雨呢?為什么?
誰猜對了,到底是誰呢?
螞蟻小,它躲在蘑菇傘下真正好!
螞蟻怎么來的呀?一起來學學吧!
我們看著卡片一起說一句好聽的話吧:"嘩啦嘩啦,下雨啦,螞蟻爬到蘑菇下,蘑菇傘!"(出示句卡,引導幼兒學說。)三、 問題討論1.師:小動物們都找到自己喜歡又有趣的傘躲雨,真高興呀!想一想,小鳥為什么喜歡找大樹傘呢?
2.師:螞蟻為什么找蘑菇當傘?(依次類推)四、完整欣賞1.看句卡完整朗誦兒歌。
師:其實我們已經把它們找傘的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名字就叫傘,一起來完整地欣賞一下吧!
2.看大書完整朗誦兒歌。
師:在卡片的提示下,我們能講得這么好聽,現在加大難度,看著大圖書還會朗誦這首兒歌嗎?試一試吧!
五、情境表演兒歌1.集體表演師:你們真棒!這么短的時間就學會了這首兒歌,我們又會編,又會念,真了不起,那我們把這首兒歌表演出來給大家看吧!
2.分角色表演師:每把椅子下面都有一張胸卡,請你拿出來看一看,自己是什么角色?
六、延伸活動:添加雨傘師:嘩啦嘩啦,雨還在不停的下,還有這么多小動物沒有找到合適的傘躲雨呢!請你們幫忙啦,下課后,請你選擇一個動物朋友,然后把你們的話和編的句子放在一起,又變成了一本好看的、有關'傘'的圖書啦!
附:兒歌 《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小鳥飛到大樹下,大樹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螞蟻爬到蘑菇下,蘑菇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青蛙跳到荷葉下,荷葉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瓢蟲飛到花瓣下,花瓣傘!
嘩啦嘩啦,下雨啦,小雞跑到媽媽的翅膀下,翅膀傘!"嘩啦嘩啦,下雨啦,松鼠和烏龜的傘呢?
嘿!大尾巴、小甲殼,不就是最好的傘嗎!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的語言教案01-19
幼兒園中班語言《紙》教案01-07
幼兒園中班語言的優秀教案01-03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4-10
幼兒園中班語言的教案參考08-25
幼兒園中班語言識字教案08-26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文的教案08-26
幼兒園中班語言家教案08-26
幼兒園的中班語言教案08-25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的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