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教案

時間:2022-09-10 10:00:4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5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范文集錦5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選擇合適的圓形紙折各種各樣的魚身、魚尾及水草。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提高幼兒對美的感受力與表現力。

  3、進一步培養幼兒看圖折紙的技能,鞏固折、壓、拼貼的技能。

  4、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1、有關魚的碟片。

  2、顏色各異大小不一的圓形蠟光紙若干,藍色背景圖5張。

  3、小魚、水草圖示2幅,示范圖1張。

  活動過程:

  一、看碟片,引起幼兒興趣。

  1、小朋友,你們知道誰生活在水里嗎?

  2、好,我們一起去看看吧!(看碟片提醒幼兒仔細觀察魚的顏色、形狀及水草)

  3、你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它長得什么樣?

  二、引導幼兒欣賞觀察示范圖。

  1、老師做了一幅圖,你們看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

  2、你們知道這幅圖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三、引導幼兒看圖折紙。

  1、你最喜歡哪條魚,它是怎么折出來的?請你把這條魚的圖示找出來。

  2、老師示范第一種折法

  3、小魚喜歡在水里游來游去,它們還喜歡在水里捉迷藏呢!那水草怎么折呢?

  4、水草折好后是一段一段貼上的

  四、提出合作要求。

  1、有的小朋友折要折很長時間,那怎么辦呢?

  2、小朋友先折魚,最后大家一起合作折水草

  五、幼兒作業。

  老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創造性地折出不同的魚、水草。

  六、講評。

  1、幼兒相互評價作品。

  2、老師表揚合作好的小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背景

  跳皮筋是我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游戲,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把跳橡皮筋游戲和童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符合幼兒活潑好動的個性特點。根據大班孩子的動作發展情況,我選擇了"跳皮筋"活動,并制定了不同階段的目標,希望在活動中,孩子們能在身體動作、想象力和創造力及合作意識方面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與發展。

  二、活動目標

  1.學習一些簡單的跳牛皮筋的基本動作

  2.通過幼兒自主活動,相互學習,培養合作精神,體驗自主活動的快樂

  三、活動準備

  牛皮筋、會念兒歌《小皮球》

  四、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在游戲中熱身。

  1.跟隨教師向前慢跑、倒退走、四散走

  2.四散慢跑,聽教師的哨音、看手勢"結對"

  3.做準備操

  (二)幼兒自己探索玩牛皮筋的跳法

  1、幼兒三人一組自由探索牛皮筋的玩法。

  2、教師演示跳牛皮筋的方法小朋友4人一組,一組三人撐皮筋放在腳脖處呈三角形;另一個小朋友,從一根皮筋跳到另一根皮筋,圍三角形繞圈,邊跳邊念兒歌:小皮球,三加一,馬蓮開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八三五六,三八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四八四五六,四八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五八五五六,五八五五七,五八五九六十一,六八六五六,六八六五七,六八六九七十一,七八七五六,七八七五七,七八七五八十一,八八八五六,八八八五七,八八八九九十一,九八九五六,九八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跳完結束。再加高距離跳。跳錯換另一組跳。

  (三)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1.4人一組,用石頭、剪刀、布的方法確定撐皮筋的人(3人)

  2.在跳皮筋時,要一邊念兒歌一邊跳

  3.跳錯的小朋友就要去拉皮筋

  (四)游戲開始

  五、活動延伸

  游戲結束后組織小朋友做放松活動,以免小朋友感到疲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運用搓、手捏、刻畫等方法制作故事中的動物形象。

  2.學習兔唇、龜紋等的細節處理。

  3.能運用輔助材料表現故事場景。

  活動準備:

  1.幼兒了解《龜兔賽跑》的故事情節。

  2.《龜兔賽跑》的故事掛圖。

  3.彩色卡紙、膠水、剪刀、廢報紙等輔助材料。

  4.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故事掛圖,引起幼兒的活動興趣。

  (l)教師:你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嗎?(出示掛圖,幼兒講故事)

  (2)教師: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

  (3)教師:后來,兔子改掉了驕傲的缺點,在第二次比賽中它得了第一名。因此烏龜和兔子都很可愛。今天我們用陶泥來捏出烏龜和兔子好嗎?

  ●通過出示掛圖,回憶故事,幫助幼兒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外形特征,為后期創作積累視覺經驗。

  2.幼兒討論。

  (l)教師:我們在制作中要注意些什么? (要求幼兒大膽設想,預知在制作過程中的細節處理)

  (2)教師強調有關兔唇、龜紋等細節處理。

  要點提示:

  通過提問,讓幼兒預先思考在創作中應注意的地方,為幼兒的創作掃除了一些障礙。同時,教師關于細節方面的處理提醒,進一步增強了幼兒大膽創作的信心,有效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3.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請先完成作品的幼兒運用輔助材料布置宅們的比賽場景。

  4. 展示幼兒作品,教師講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生活中,我們小朋友對"一雙"、"一對"的概念不太清楚,經常會說出一些笑言。現在冬天到了,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都戴起了手套,但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找到一只,丟了另一只,或者是找到的兩只不一樣。針對這種現象,我設計了雙雙對對這個數學活動,旨在幫助幼兒理解"一雙"、"一對"的含義,并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從而獲得更多的生活體驗。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知道"一雙"、"一對"的含義。

  2、難點:能準確將物品進行配對。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雙"和"對"的含義。

  2、能找出身邊成雙成對的東西。

  3、體驗解決問題的快樂。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手套、鞋子、筷子、襪子、茶杯一對、耳環一對、小熊玩偶一對、操作材料、貼紙等。

  活動過程:

  (一)分類游戲,引出"雙"、"對"的概念。

  1、教師展示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

  教師:請你們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好嗎?把相同的東西放在一起。

  【將手套、鞋子、襪子、筷子等全部打亂放在一起,讓幼兒根據已有的經驗進行分類、配對。】

  2、觀察分類好的物品,初步了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分好的東西,說出分類的理由。

  【這里主要是為了引出"雙"、"對"的概念,讓幼兒了解一雙或一對由兩個組成,理解"雙"、"對"的概念。】

  教師:我們把他們叫做"一雙手套"、"一雙鞋子"、"一雙筷子"。

  【向幼兒簡單介紹"雙"、"對"的含義及使用條件。】

  (二)分類游戲,進一步了解"雙"、"對"的含義。

  1、教師展示茶杯、耳環、玩偶等物品。

  教師:請小朋友再幫老師整理一下這些東西,盡量將這些東西也配成一雙或一對,并且說說分類的理由。

  【進一步強化幼兒的認知,并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小結: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成雙成對的物品都是有關聯的,我們將這兩樣具有相同用途或造型的物品稱作"一雙××"或"一對××"。

  (三)找找身邊成雙成對的物品。

  1、教師:除了老師準備的東西外,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成雙成對的東西呢?(比如:身體,教室環境等)請小朋友找找,什么東西可以成雙成對的。

  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生活中有這么多成雙成對的`東西,他們雙雙對對多漂亮啊!

  【通過此環節進一步的讓幼兒理解了活動的意義,也增進了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對幼兒的知識能力也有所提升。】

  (四)幼兒動手操作,進一步強化本活動中所學經驗。

  1、教師: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許多操作材料,我們大家帶動動手將它們進行成雙配對。

  2、教師展示幼兒操作材料,分組進行操作。

  3、幼兒成果展示。

  【這一環節里,主要是考驗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并再次強化幼兒所獲得的經驗,對知識進行鞏固。】

  教師小結: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可以成雙成對的不僅僅是那些物品,我們人也可以成雙成對,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出去試一試吧!

  (五)結束部分

  游戲《成雙成對》。

  活動反思:

  在"雙雙對對"活動中,幼兒掌握比較好,不但知道了鞋子,襪子,手套是成雙成對的,還了解了生活中的物品也有許多是可以成雙成對的,并能準確的用語言表述"一雙××"或"一對××"。幼兒對于該活動很感興趣,活動中表現的很積極。

  小百科:雙(拼音:shuāng)是漢語通用規范一級字(常用字)。此字始見于戰國文字 ,其古字形像一手抓住兩只鳥。雙的本義指兩只鳥,引申泛指成雙成對的,又引申為二或二的倍數的、偶數的。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本學期,我們幼兒園開設了自己的園本課程,由于孩子們的父母大都是魏橋創業集團的工人,為了讓孩子們了解父母的工作,了解在我們生活周圍,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內容,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和孩子們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園本課程的內容,如:線是怎樣來的、各種顏色的布、飛快的梭子等,而對于其中一些物品的生產過程,孩子們不了解,我們便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幫助錄下紡織工人工作的視頻,讓孩子們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

  本活動,我們選擇的是“條條線兒怎樣來”,在學習中,通過孩子們的觀察,探索,觀看視頻,動手操作,逐步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從學習中獲得快樂。

  【活動目標】

  1、了解線是怎樣紡出來的。

  2、了解古代與現代紡車的不同,體會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的線若干,關于紡線的視頻、古代的紡車、棉花若干、不同顏色的染料。

  重難點:了解線是怎樣紡出來的。

  【活動過程】

  1、探索不同的線,導入活動

  出示各種不同的線,請幼兒自由觀察,自由探索。

  師:“小朋友,你最喜歡哪幾條線?”(幼兒自由發言)

  師:那你們知道這些線是怎樣來的嗎?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2、出示視頻:現代機器紡線工作的過程。

  與幼兒一起觀看,邊看,教師邊介紹,讓幼兒了解現在先進的紡線過程。

  教師:把棉花彈彈,去掉雜物,彈的蓬松,細軟,把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細一尺余長的紡條,再用紡花車紡 成線,然后,經過經線、漿線、曬線等多道工序,最后上織布機。

  3、請幼兒觀看古代的紡車。

  師:剛才,我們一起觀看了現代機器紡線的的工作過程,現在請小朋友看這里。

  教師出示紡車,做詳細介紹,讓幼兒了解。

  教師邊操作邊介紹紡車,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古代紡線的過程。

  鼓勵幼兒也試一試,這種紡線的方法。

  4、我是小小紡線師。

  出示棉花,請幼兒互相討論,怎樣將棉花變成線。

  幼兒按照自己想的辦法動手操作實驗,教師進行小結,鼓勵幼兒再想辦法,幼兒多次操作實驗。

  (經過師幼多次動手操作實驗,終于將棉花搓成了線。)

  5、五彩線。

  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染料,為自己搓好的線,染上漂亮的顏色。

  6、請幼兒把五彩線拿到戶外晾曬。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用五彩線粘貼出各種有趣的圖形。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12-16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12-21

幼兒園大班教案05-28

幼兒園的大班教案08-26

大班幼兒園大班綜合教案模板12-14

國旗幼兒園大班教案12-08

幼兒園大班其他教案12-08

畫圓幼兒園大班教案01-02

蚯蚓幼兒園大班教案12-11

關于幼兒園的大班教案12-1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国产观看在线另类 | 午夜福利激情视频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色 | 在线观看视频人成福利 | 日本性爱视频观看久久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