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集錦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眼睛的構造、用途。知道6月6日是世界"愛眼日"。
2、教育幼兒愛護眼睛,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3、引導幼兒學習緩解眼睛疲勞的保健操。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5、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眼睛的構造圖,故事眼鏡和鼻梁,幼兒不良行為的情景圖(也可以是孩子和老師的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眼睛》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夾顆黑葡萄。
上大門,下大門,關起門來就睡覺。
二、了解眼睛的構造,用途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提問: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處?中間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間的小圓點是什么?眼睛是用來干什么的?
2、請幼兒閉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見東西的感覺。
小結: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沒有眼睛我們什么也看不到。
三、引導幼兒了解保護眼睛的必要性和保護眼睛的辦法。
1、欣賞故事《眼鏡和鼻梁》
提問:眼鏡和鼻梁為什么吵架?最后發生了什么事情?
小結:眼鏡帶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視眼,沒有眼鏡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我們的眼睛。
2、欣賞情景表演或看圖片(1)小朋友在用臟手揉眼睛。
提問:這個小朋友做得對不對?為什么?應該怎樣做?
小結:小朋友的臟手上有很多的細菌,如果用臟手揉眼睛會讓眼睛生紅眼病,我們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凈的毛巾、手絹或者衛生紙擦。
(2)小朋友頭趴在桌子上畫畫。
提問:這個小朋友哪個地方做的不對?為什么?應該怎么做?平時還要注意什么事情?
小結:看書,畫畫時眼睛不能距離紙太近,也不要躺著看書,否則容易得近視眼。我們要在看書畫畫時抬起頭,眼睛離開約1尺的距離,平時還要注意不要看電視的時間太長,看書時間長了要向遠處眺望一下。不要玩尖銳的東西,多吃一些對眼睛有好處的胡蘿卜、動物肝臟等食物。
四、引導幼兒做簡單的鍛煉眼睛的保健操。
1、教師示范眼睛保健操--眼睛向上和向下向左向右看,然后向上、左、下、右轉動,用手指輕輕按摩眼睛周圍的肌肉,按摩眼睛上面的肌肉,按摩下面的肌肉,按摩太陽穴等2、幼兒在輕音樂的伴隨下和老師一起做眼睛保健
活動反思:
通過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親身體驗了解眼睛的作用,感受到保護眼睛的重要意義,并初步掌握了解簡單的自我保護眼睛的方法。
小百科:眼(又稱眼睛,目)是一個可以感知光線的器官。最簡單的眼睛結構可以探測周圍環境的明暗,更復雜的眼睛結構可以提供視覺。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眼睛對人的重要性
2.懂得如何保護眼睛
3.培養幼兒關心、幫助殘疾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眼罩與幼兒人數相等、三幅頭像畫、盲人圖片、一些關于保護眼睛的圖片、“眼睛”六個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游戲:指五官
轎是說一個五官的名稱,幼兒必須又快又準得指出來
2.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活動內容,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謎面: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
二:了解眼睛對人的重要性
1.幼兒聽歌曲《五官歌》
師:小朋友,聽了這首歌誰能說說我們的眼睛可以幫我們做什么?(幼兒自由回答)那我們如果沒有眼睛將會怎么樣呢?好,現在請小朋友一人拿一個眼罩戴好,親身感受一下,你可以站起來慢慢得走兩步。(幼兒親身感受后回答問題)
2.出示盲人圖片師:那個小朋友來說說這個叔叔為什么帶著一個墨鏡,手里還拿著一根木棍在馬路上走?(幼兒回答)
教師引出盲人一詞,剛才我們小朋友也親身感受了眼睛看不見東西是什么滋味,所以盲人叔叔做事情很不方便,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呢?(使幼兒懂得關心、幫助殘疾人)
三:懂得如何保護眼睛
師:眼睛對我們這么重要,那我們是不是應該保護自己的雙眼呢?
怎么保護呢?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幾幅圖,請你們來做裁判,看看說做的對。(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出示一幅,幼兒作出判斷,并說明原因,答對的一組獲得一朵小紅花)
最后,教師與幼兒一起小結在生活中如何保護眼睛。
四:玩“貼眼睛”的游戲
幼兒手里拿著兩個“眼睛”,站在距頭像一米處,把眼睛蒙上,向前走給頭像貼眼睛,看說貼得準。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為了改善幼兒的偏食、挑食的現象,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飲食特點以及食物特點展開幼兒飲食營養教育。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蔬菜的營養價值。
2、能根據顏色特征給蔬菜分類。
3、喜歡并愿意吃多種蔬菜,不挑食。
教學重點、難點:
從蔬菜寶寶我愛你,了解蔬菜的營養價值及愿意吃多種蔬菜,不挑食。
活動準備:
1、胡蘿卜、芹菜、大蒜寶寶的手偶。
2、蔬菜百寶箱(里面裝有:西紅柿、土豆、黃瓜、蘿卜、辣椒、青菜等實物),幼兒人手一個蔬菜卡片。
3、蔬菜寶寶給幼兒們的一封信。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謎語導入。
(1)謎面1:像柿子,沒有蓋,又當水果,又當菜。(謎底:西紅柿)
謎面2:頭戴綠帽子,身穿紫袍子,小小芝麻子,裝滿一肚子。(謎底:茄子)
二、基本部分:
1。組織幼兒討論蔬菜的不同種類。
教師:請大家想一想,紅色、綠色、紫色、黃色、白色的蔬菜各有哪些?
2。幼兒自由講述。(教師根據幼兒講述出示相應圖片)
3。教師:請小朋友把這些蔬菜寶寶送回家,想想能把哪幾種蔬菜送回一個家?
4。利用各種蔬菜圖片,讓幼兒根據蔬菜顏色、種類等特征進行分類。(如把青菜、菠菜送回一個“家”,因為它們都是綠色;把土豆、蘿卜送回一個“家’,因為它們都是長在土里)
5。結合課件,引導幼兒了解蔬菜的營養價值。
(1)教師:你們喜歡吃哪些蔬菜?為什么?
(2)幼兒自由講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教師:我們聽聽蔬菜寶寶是怎么說的。
三、結束部分:
教師組織幼兒欣賞手偶表演。
(1)胡蘿卜寶寶:我長得紅紅的,身體里有豐富的維生素A,小朋友吃了我,眼睛很明亮。
大蒜寶寶:我的本領可真大,小朋友和我做朋友,我可以幫你殺細菌,保護你身體健康。
中班健康教案蔬菜寶寶我愛你
芹菜寶寶:我長得綠綠的,身體里有各種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小朋友吃了,可以大便順暢。
活動延伸:
幼兒自制蔬菜沙拉、涼拌西紅柿或涼拌黃瓜。
蔬菜小百科:蔬菜是指可以做菜、烹飪成為食品的一類植物或菌類,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物質。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以肢體動作來表現繞彈簧過程及其彈跳特征。
2.能兩兩合作,協調游戲。
二、活動準備:
較為寬敞的場地 幼兒看過小彈簧,知道小彈簧的外形特征和特點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隊形訓練:帶領幼兒走圓(大皮球)帶領幼兒模仿動物(動物園)帶領幼兒進行走跑交替練習。帶領幼兒由圓走成六列縱隊。
2.調整隊形、隊列:請小朋友聽老師口令“立定”(要求幼兒立定站好在位置上)“原地踏步”(要求幼兒原地有地踏步)前后調整位置(要求幼兒伸出手臂,踏步,進行前后位置的調整)立正、稍息練習。
3、活動身體:帶領幼兒活動身體各部位,重點活動腳部。
(二)基本部分
1.小彈簧跳一跳
小朋友你們知道小彈簧嗎!小彈簧喜歡怎樣玩呢?(引導幼兒說出小彈簧喜歡蹦蹦跳)那,現在,我們也像小彈簧一樣來蹦一蹦,跳一跳吧。(帶領幼兒模仿小彈簧進行蹦跳練習,(提醒幼兒蹦跳時,應控制好力量,小心腳踝、膝蓋等處受到運動性創傷)并同時邊練邊念兒歌“我是一只小彈簧,蹦一蹦,再跳一跳”
2.繞個圈跳一跳
小朋友,你們知道小彈簧長得什么樣子嗎?(引導幼兒記憶,彈簧是一圈一圈繞起來的)那,現在我們來學做小彈簧吧,先繞一繞,再跳一跳。第一次可以先繞一圈,如果繞一圈你轉得好,就可以繞兩圈再轉。(提醒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繞圈跳練習)
幼兒練習,教師觀察,提醒幼兒不可轉多圈,平衡能力差的幼兒可盡量少轉。
3.按按按、跳跳跳
①小朋友都繞成會跳的小彈簧了,你們以前和小彈簧做過游戲嗎。如果你把小彈簧按下去,它就會跳起來,如果你輕輕地按,它跳得低一點,按得重的話,它就會跳得高一點。
②教師示范蹲跳的動作。
③現在,請一個小朋友扮演小彈簧,老師來做按彈簧的人,我按得輕你要跳得低,按得重就跳得高。(教師與一幼兒合作游戲,并帶念兒歌“我們都是小彈簧,按一按,跳一跳。按得輕,跳得低,按得重,跳得高。跳跳跳,跳跳跳,真是快樂的小彈簧。”)
講解合作游戲的要領:兩個人一起合作,你按我跳,我按你跳,可以按肩膀、頭部等處,被按者一被按拍,立即往上跳。
④幼兒自由結伴,進行按按按、跳跳跳的游戲。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幼兒做放松運動,重點放松膝蓋,腳部。
2.幼兒排好隊,回教室。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身體關節與運動的關系。
2.喜歡模仿運動天使的動作,感覺身體運動的奇特和快樂。
活動準備
1.紅色圓點貼紙若干,用不干膠剪的皇冠一個。
2.在現成的木頭關節人的后背用紙粘貼兩個小橢圓形作為翅膀,在關節人的頭部粘貼一個皇冠,使之成為“運動小天使”。
活動過程
(一)運動天使動一動
1.這是一個喜歡運動的小天使,你能讓他動起來嗎?教師出示運動天使,引導幼兒觀察。
2.你能讓小天使投沙包嗎?幼兒說說投擲時手和腳的動作,教師根據幼兒的表述,給小天使擺造型。引導幼兒觀察小天使的關節變化。
3.你能讓小天使拍皮球嗎?拍皮球的`時候,手是怎樣運動的?教師操縱小天使,是之手臂一上一下彎曲,做出拍球的動作。
4.你能讓他跑起來嗎?教師操縱小天使,使之手臂前后彎曲,兩腿分開,膝蓋彎曲,做出跑步的姿態。
(二)運動的秘密
1.小天使是怎么動的?你能找出他會動的身體部位嗎?
2.幼兒說出運動小天使會動的身體部位,如頭頸、手臂、腳、腰等,教師將紅色圓點貼紙——粘貼在小天使的關節部位。
3.連接骨與骨之間的是關節,有了關節我們就能做出很多動作。
4.你能學著小天使的樣子動一動嗎?手臂彎一彎,小腳踢一踢,再轉一轉屁股,抖一抖肩膀。
5.你能找到自己身上的關節嗎?引導幼兒發現關節與肢體動作之間的關系。
6.運動小天使的提醒:如果沒有關節或是關節受傷,我們就會動不了,一定要保護自己的關節,要活動開關節,做些運動,有些不容易完成的動作不要硬做。
(三)我是運動小天使
1.教師將皇冠形狀的不干膠粘貼在一個幼兒的額頭上,請該幼兒變身成“運動小天使”,邊做邊說:“請你跟我XXX。”其他幼兒邊模仿他的動作邊說:“我就跟你XXX”
2.誰被貼上了皇冠,誰就是運動小天使,帶領大家做運動。
(四)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回憶并說出自己高興的事情以及高興時的舉動、表現。
2、學會保持快樂的方法,初步能調節情緒。
3、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快樂,并能初步感知與理解別人的快樂。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1、兩段音樂;
2、繪本故事《生氣湯》。
活動過程:
1、放一段輕緩的音樂,教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沉浸在音樂里,回憶自己開心的事情。
2、轉到一段比較活潑輕快的音樂,請小朋友輪流說出自己高興的事情,并描繪自己當時的舉動、手勢或者表現。老師可先舉例示范,例如“老師最開心的事情是與爸爸媽媽去看3D電影,當時我高興得蹦了起來”,教師要加上蹦的動作感染小朋友。
3、小朋友描繪的過程中,教師注意讓其他幼兒傾聽,并且提問幼兒當時的表情、手勢或表現,例如強調“小明開心的表現是嘴里不住地哼著歌”,“你開心的表現是什么?”“你當時是怎么表達你的開心的?”
4、教師緊接著簡單地講繪本故事《生氣湯》,引導幼兒討論自己不開心時如何能開心,如何保持開心。
5、最后,教師請幼兒自行分成幾人一組,互相分享自己其他的開心的事情。教師注意觀察并且引導幼兒去傾聽他人分享,還可參與其中請小朋友說一說如何能使自己開心也使其他人開心起來。
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欣賞一組圖片,觀察圖片上的小朋友的表情、手、腳以及其他部位的動作,看看別人開心的樣子是什么樣子的,有助于幼兒能準確了解自己開心時的心情以及感知別人的快樂。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健康的皮膚》06-22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06-09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2-25
幼兒園中班水健康教案01-07
《阿嚏》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2-05
幼兒園中班健康領域教案01-16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04-19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耳朵》04-27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洗澡》04-27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洗手》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