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六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初步了解游戲規則,在教師帶領下學習分角色游戲。
2、借助燈臺圖片理解游戲的內容和情節,嘗試用動作表現情節。
3、樂意參加游戲活動,體驗游戲“貓來了”的緊張情緒和迅速跑回家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1、故事卡片《小老鼠上燈臺》
2、座位排成半圓形
3、貓的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練聲,律動
二、幼兒聽故事,理解歌曲《小老鼠上燈臺》的內容
1、幼兒邊看圖片,邊傾聽教師講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的故事
2、教師組織幼兒圍繞故事內容進行簡短談話
師:小老鼠爬到哪里偷油吃?后來誰來了?最后小老鼠是怎樣從燈臺上下來的?
三、幼兒傾聽教師范,唱《小老鼠上燈臺》,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內容
1、幼兒聽教師完整范唱歌曲
師:王老師吧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請你們來聽一聽。
2、教師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會議歌曲內容,引導幼兒用歌詞回答
師:你聽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ń處煂⒂變旱幕卮鸪鰜恚
3、教師再次在范唱,引導幼兒感受歌曲旋律
師:王老師還想表演一次,請你們給我鼓鼓掌!
四、幼兒學習演唱歌曲,按歌詞創編動作
1、教師引導幼兒創編上燈臺的動作
2、教師邊唱歌邊帶領幼兒按節奏做小老鼠上燈臺的動作
3、引導幼兒創編滾下來的動作,啟發幼兒用轉動的動作表現小老鼠從燈臺上慌亂逃跑的情景
師:貓來了,小老鼠是怎么下來的?滾下來怎么做?
4、幼兒邊傾聽教師演唱,邊跟著教師做表演動作
5、幼兒邊表演,邊跟隨教師做歌表演動作
五、幼兒理解游戲規則,學玩游戲“小老鼠上燈臺”
1、教師說明游戲規則
師:現在我請你們來當小老鼠,你們一起上燈臺,偷油吃,但是一定要小心老貓,老貓出來叫三聲“喵喵喵”之后,它就要抓老鼠了,所以呀,你們要趕快跑回家,坐在自己的小板凳上,這樣老貓就抓不到你們了
2、教師扮演老貓,幼兒扮演老鼠,根據規則進行練習
3、教師扮演老貓,幼兒扮演老鼠,共同游戲“小老鼠上燈臺”
六、總結
(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數字1、2、3的意義。
2.通過操作練習,正確感知數量3。
活動準備:
1.《我的數學》第6—7頁。
2.掛圖:《數字卡1、2、3》。
3.自制數字圖表掛圖。
4.魚的圖片30張、回形針、呼啦圈、磁鐵釣桿。
活動過程:
1.開頭:實物刺激法。
用大的呼啦圈當魚池,請幼兒將自己的小魚放入圈內。
2.將幼兒分成三人一組,每組一只釣竿、一張數字圖表,玩釣魚游戲。
3.老師告訴孩子釣魚的規則,讓孩子按照老師的指令釣上來一條或者兩條三條魚。請幼兒將釣到的魚貼在數字圖表上。著重點在于感知數量3。
4.看看幼兒的圖表有沒有貼對。
5.請幼兒將貼好的圖表內的三條小魚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6.請幼兒互相欣賞自己的小魚。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歌曲,熟悉歌曲的樂曲
2、在老師指導下發揮幼兒想象力。嘗試按節奏型創編歌詞
3、教育幼兒尊敬紡織工人。
教學準備:節奏卡一套(×× ×|×× ×|×××× ××︱×× ×︱),歌詞標記若干(各種布);詞語卡片:小朋友︱小朋友︱高高興興來到︱幼兒園︱
教學重點: 初步學習歌曲了解歌曲旋律特點
教學難點:嘗試按節奏創編歌詞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發聲練習,,《瞧鑼打鼓放鞭炮》 。通過對聲音的模仿練習發聲,
二、基本部分:
(一)談話。我們聽到的聲音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節奏卡,你能從里面找出我說話的節奏嗎?老師分別說出:小朋友,小朋友,高高興興,來到,幼兒園。
老師引導幼兒逐一找出各詞組的節奏卡。
×× ×| ×× ×| ×××× ××︱×× ×︱
小朋 友 小朋 友 高高興興 來到 幼兒 園
。ǘ┱堄變壕毩暟创斯澴嗵钤~說話。以此練習,為歌曲填詞做準備 。
師:生活中有很多有節奏的聲音。比如鐘表聲,手機鈴等。下面請小朋友看錄象,看看工廠里機器工作時發出的有節奏的聲音和工人們勞動時的場面。
。ɡ肰CD放織布的場面讓幼兒觀察)
師:提問;你看到了是什么機器。工人們在干什么?
師:紡織工人們織出了美麗的布我們小朋友才穿上漂亮的衣服,紡織工人真了不起,我們小朋友要尊敬他們。今天小朋友也來做紡織工人織出自己喜歡的布。
。ㄈ┯變焊枨魳穼W唱律動《織布》
出示歌曲樂譜請幼兒了解曲譜,通過看樂譜幫助幼兒記憶曲子。提醒幼兒這是律動的樂譜。
師:提問;小朋友織的什么布?(牛仔布、大花布、絲綢布、棉布、紅布等)。啟發幼兒說出勞動的喜悅心情。
。ㄋ模└鶕變核棽嫉牟煌龑в變壕幊龈柙~
引導幼兒看樂譜找出各節奏型,教幼兒按節奏型填歌詞,每填好一段請幼兒試著跟著鋼琴唱。教師可根據幼兒填詞的情況及時作必要的修改。讓幼兒為歌曲起名字教師記錄
小花布,小花布,快快變成,我的 花衣服 。
提醒幼兒還可以把其它事兒或動物編入歌曲中并起名
三、結束部分;聽樂曲《快樂的紡織工》結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小蜜蜂的基本外形,愿意用動作表現小蜜蜂采蜜。
2.感受2/4拍的節奏并體驗小蜜蜂勤勞工作的快樂。
3.通過游戲愉悅幼兒身心,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PPT課件蜜蜂服裝蜜蜂頭飾糖果花朵卡片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話題,引導幼兒初步認識小蜜蜂。
1.講述故事《勤勞的小蜜蜂》,引導幼兒感受蜜蜂勤勞的品質。
教師:你喜歡故事里的誰呢?為什么喜歡它呢?
2.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蜜蜂的樣子。
教師:我們喜歡知錯能改的小熊和勤勞的小蜜蜂。小蜜蜂不僅勤勞還很漂亮呢,你們見過小蜜蜂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小蜜蜂長什么樣子。它的身體有哪些顏色?頭上有什么呀?還有一對什么樣的翅膀?它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
3.教師小結:小蜜蜂頭上有兩根細細的觸角,身上的顏色是黑黃條紋的,黑黃條紋排排隊,還有一對透明的小翅膀,還會發出"嗡嗡嗡"的聲音。老師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哦,小蜜蜂的'身體下面還藏有一根小刺,這是它保護自己的武器。當遇到危險的時候,它才會用到小刺。
二、熟悉樂曲,感受小蜜蜂采蜜的快樂。
1.播放歌曲《小蜜蜂》,帶領幼兒跟著音樂打節拍。
教師:小蜜蜂還有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來聽一聽小蜜蜂的歌吧!
2.帶領幼兒學蜜蜂飛的動作。
教師:誰來學學小蜜蜂是怎樣飛的?小手放在胸前,上下擺動,小腳尖踮起來,輕輕地飛。
3.教師換裝變成小蜜蜂并示范動作。
教師:現在老師要來變魔術了,變成一只小蜜蜂。(教師換上著裝,自己邊念兒歌邊做蜜蜂飛和采蜜的動作:一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飛呀!飛呀!采蜜忙呀!)4.幫助幼兒變裝成小蜜蜂,隨音樂律動。
教師:你們想不想也變成小蜜蜂啊?(幼兒換裝)小蜜蜂們!跟著蜜蜂媽媽一起飛到花園里去吧!
5.引導幼兒根據要求一起采花蜜。
教師:這里開了好多花,我們一起去采花蜜吧!每只小蜜蜂找一朵花進行采蜜。
教師:我們繼續飛,這一次采蜜時只能采紅花(黃花)。
6.紛發蜂蜜罐,隨音樂再次根據要求進行采蜜。
教師:小蜜蜂們!我們采了這么多的蜂蜜該放在哪里呢?(人手一只蜂蜜罐)
教師:今天你們采了很多蜂蜜,真能干!累不累?快回到小椅子上休息一會吧。
三、品嘗糖果,體驗勞動的喜悅。
1.播放課件,變出糖果,讓幼兒體驗勞動的喜悅。
教師:我們剛才采的蜜叫什么呢?你們吃過嗎?聞聞看我們采的蜂蜜香不香?想不想嘗嘗啊?我們把蜂蜜送進食物加工廠里去,猜猜看能做出什么好吃的。
2.請其他幼兒和客人老師吃糖果,讓幼兒學會分享。
3.帶領幼兒隨音樂律動走出教室,去戶外采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比較中區分長方形、梯形、橢圓形。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初步的邏輯思維。
3、養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環境創設
老鼠畫貓圖片一張
幼兒操作教具、油畫棒人手一份
重點與難點
區分長方形、梯形、橢圓形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
1、圖中畫的是什么?是有哪些圖形組成的?
2、老鼠肚子餓了,它找到1支筆,一口咬住了,鉛筆對它說:“你別咬我,讓我畫一副畫。”
二、演示活動
教師邊說邊在黑板上作畫:
1、鉛筆先畫了個扁扁的圓形,它是什么形狀的?
2、鉛筆再畫了一個上窄下寬的圖形,看看像什么圖形?
3、現在鉛筆畫的是什么圖形?
4、看看,還畫了些什么圖形?
5、鉛筆畫出的像誰呀?——貓,老鼠嚇得逃跑了。
6、數一數貓是由幾個什么樣的圖形拼成的?
三、涂色活動
幼兒在練習紙上將長方形、梯形、橢圓形分別涂上不同顏色。
價值分析:
在擬人化的演示比較中區分長方形、梯形、橢圓形,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畫畫、猜猜中,進一步鞏固對梯形的認識。
在涂色活動中體驗長方形、梯形、橢圓形的區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傾聽理解故事,學習象聲詞:嘀哩、汪汪、啪嗒、咚咚。
2、能說出故事的主要對話“小熊醒來吧”和“我睡得真香啊”,用不同聲音、動作表現故事內容。
3、感受小熊和媽媽之間的感情,體會母子間的愛和默契。
4、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嘗試續編故事。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PPT課件;頭飾;各種小動物圖片。
活動過程:
一、創設小熊睡覺情境,引起幼兒興趣。
1、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到森林里找小熊玩。
2、(播放呼嚕聲)這是什么聲音?
3、原來小熊還在睡覺,我們來叫醒它吧。ㄐ∨笥岩黄鸾小靶⌒苄褋戆!”)它沒有醒。究竟誰能把它叫醒呢?我請來幾個幫手和我們一起叫醒小熊,你們覺得誰能把小熊叫醒?為什么?(出示小鳥、老鼠、小狗、小鹿、大象)究竟誰能把小熊叫醒呢?讓我們一起來聽故事《小熊醒來吧》!
二、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1、講述故事第一段
熊媽媽很早就起來干活了。小熊還在睡覺。
鳥兒唱:“嘀哩哩!嘀哩哩!”
老鼠叫:“吱吱吱,吱吱吱!”
小狗喊:“汪汪汪,汪汪汪!”
小熊睡得很香,什么也聽不見。
“啪嗒!啪嗒!”是小鹿來了,小熊還在睡覺。
“咚咚!咚咚!”是大象來了,地都震動了,小熊還在睡覺。
(1)都有誰想把小熊叫醒?他們是怎么叫的?(幼兒學習象聲詞:嘀哩、汪汪、咚咚,并鼓勵幼兒用動作大膽表現)
(2)這么多小動物都想把小熊叫醒?小熊醒了嗎?
2、到底是誰把小熊叫醒的呢?我們接著往下聽。
熊媽媽回來了,輕輕地對他說:“小熊醒來吧!”小熊聽得很清楚,回答說:“噢,媽媽!我睡得多香呀!”小熊醒來啦!
。1)發生了什么事情?(熊媽媽把小熊叫醒了)
。2)熊媽媽是怎樣叫醒小熊的?她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又對媽媽說了什么?
(3)角色扮演,鞏固熊媽媽和小熊的對話。
三、完整講述故事,感受媽媽對自己孩子的愛
1、小朋友,我們再來聽一聽這個故事吧,一邊聽一邊想一想,為什么小熊的朋友都沒叫醒小熊,熊媽媽輕輕叫一聲,小熊就會醒呢?完整講述故事。
2、小朋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3、為什么小熊的朋友都沒叫醒小熊,熊媽媽輕輕叫一聲,小熊就會醒呢?
4、你的媽媽早上是怎樣叫你起床的?媽媽叫你起床的時候你感覺怎么樣?
5、你想怎樣表達對媽媽的愛?
四、和幼兒一起表演故事,
結束活動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戴上頭飾,我們一起來講故事吧。(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五、養成教育。
小朋友愛媽媽嗎?那我們就要做個愛勞動的好孩子,回到家幫媽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反思:
活動內容淺顯易懂,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生動形象的活動教具以及動畫課件很好地吸引了每個幼兒,讓他們始終保持聆聽、觀看和積極參與的熱情。在活動過程中,將故事分為兩部分出現,一方面設置了懸念,增強了幼兒的興趣,另一方面避免了因提問、思考集中出現而導致幼兒出現視覺和精神疲勞。在游戲表演時,我沒有采用傳統的分角色表演,而是以集體表演的形式出現,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充分體現出以“幼兒為活動主體”這一教學理念。
游戲活動時,幼兒的表現不夠大膽。主要原因是幼兒年齡小、入園時間短、對于這部分的生活經驗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有的甚至連老鼠的叫聲都不知道。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8
幼兒園的小班教案08-26
幼兒園小班經典的教案08-27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