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2-09-04 13:09:1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模板六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模板六篇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社區環境中的主要設施及與人們的關系。

  2、知道運用社區中不同的設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3、萌發幼兒愛自己社區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手偶一個2、有關社區設施的照片

  3、幼兒已有參觀社區的經驗

  活動重點:

  了解社區環境中的主要設施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難點:

  能運用社區中不同的設施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并能自覺維護社區環境

  活動過程:

  一、情境談話,導入活動。

  教師:今天從卡通王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它是誰?(教師操作手偶,引起幼兒的興趣)

  手偶:(教師以手偶語氣)小朋友們好!我剛剛來到這里,覺得周圍的環境漂亮極了!我就照了好多照片,你們能為我做一次小導游,向我介紹一下它們都是什么地方嗎?

  二、演示課件,逐個了解社區主要設施:

  1、出示幼兒園照片,手偶:⑴這是什么地方?在哪條路上?

  ⑵你們能告訴我你們自己的家在什么地方嗎?(幼兒回答)

  ⑶你們能告訴我幼兒園周圍還有一些什么嗎?

  2、分別出示海豐廣場、水清溝街道辦事處、交通銀行、車站、便民超市、社區門診等的照片,逐個提問所出示照片的名稱、位置、作用以及與我們的關系。

  (例如):這是什么地方?它在哪里?它是干什么用的?

  三、游戲《應該到哪里》

  手偶:小朋友都這么了解自己的社區,現在我想考考小朋友。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名字叫《應該到哪里》,游戲的玩法是:我出示幾張照片,請小朋友看看圖片上發生的事應該去社區的什么地方去解決?

  分別出示“小朋友摔倒、晨練、坐車”等圖片請幼兒回答

  第一遍游戲請全體幼兒回答。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社會領域的目標重點是要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同時《綱要》也指出“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過程,應當為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

  在進行社會領域活動主題“葫蘆兄弟”下,其中有制作名片的活動,活動目的是體驗與父母一起動手制作,與父母一起用繪畫、書寫、剪貼等方式制作自己的名片,在實際進行這個活動時,我們感到僅是這樣一個活動沒能充分挖掘出“名片”作為現代交際工具的教育意義,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活動進行了深化、拓展,縱向的活動有收集名片,從而讓孩子對名片有一個具體的、外觀的,內容上的了解,再自己制作名片。同時在班級內,利用名片進行交流活動,對名片的作用有所了解,感受。

  同時,我們專題組本期研究的重點是如何利用資源達成社會領域總目標,而同伴資源的利用是我們研究內容其中的一點。

  基于以上幾個方面的考慮,我們組織了這樣一次班際間的交流活動。

  活動名稱:

  交往活動――我的新朋友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交新朋友的愿望,感受新朋友的快樂。

  2、進一步了解名片的作用。

  3、能大膽地介紹自己,與同伴分享、合作。

  活動準備:

  1、錄音帶:歌曲《友誼舞》《找朋友》。

  2、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一張名片,自帶一件物品。

  3、請幾位幼兒不認識的老師做客人。

  活動過程:

  活動前半部分在菠蘿班、香橙班兩個班上分別進行

  一、游戲《猜猜我是誰》,引入活動。提問:

  1、剛才參加游戲的小朋友,蒙上了眼睛,為什么都能很快猜出后邊的小朋友呢?(因為我們都是一個班的同學,天天都在一起,很熟悉了,我們都是老朋友了。)

  2、我們菠蘿班的.老朋友天天都在一起,你們快樂嗎?

  3、為什么很快樂?

  4、那如果我們有了更多的朋友會怎么樣呢?

  5、你們想認識新朋友嗎?

  二、兩位鄰班教師(本班幼兒不認識的老師)帶著禮物出現。

  “當當當……”響起敲門聲,老師打開門“真巧,一說到新朋友,現在就有新朋友來了。請進!”

  新老師與小朋友打招呼,并分別作自我介紹。

  三、幼兒做自我介紹

  1、剛才我們認識了新老師,現在怎樣讓新老師認識我們呢?

  2、請幼兒分別用名片、口頭介紹。

  3、名片上面有些什么內容?(姓名、電話號碼、住址……)

  4、師小結名片的作用。(名片能讓別人記得更清楚,更長久。)

  以下部分兩個班在音樂廳進行

  四、自主交往活動

  老師聽說香橙班的小朋友也在尋找新朋友,老師和他們約好了在音樂廳見面,現在,讓我們帶上名片和禮物,一起去認識新朋友吧。

  1、音樂開始,兩個班的小朋友分別從兩個門進入。

  香橙班:你們好,我們是香橙班的小朋友,香橙香橙,快樂心情!

  菠蘿班:你們好,我們是菠蘿班的小朋友,菠蘿菠蘿,健康快樂!

  兩個班老師分別作自我介紹。

  2、幼兒自主交往。

  五、小結,請幼兒和自己新認識的朋友手拉手在一起。

  老師:你認識了幾個新朋友?你是怎么去認識的?你和新朋友一起做了什么?你感覺怎么樣?

  小結:和朋友在一起真快樂,朋友越多,我們的快樂也多。

  六、音樂《找朋友》,結束

  老師:認識了新朋友真高興,現在我們和新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吧!

  園長點評:

  1、因有前期班級幼兒在一起學習生活,相互熟悉了解以及好吃好玩的東西及趣事分享的快樂體驗。此活動,教師以“猜猜我是誰”喚起幼兒認識新朋友的激情,好!

  2、活動中,教師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引導幼兒關注認識新朋友的方法,并設置情境讓幼兒親身參與交朋友的活動中,幼兒情感、態度、認知、行為都有一定的發展,好!

  3、幼兒社會性中的交往、合作能力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社會組的教師關注了“如何利用各種資源達成社會領域目標”的問題,我相信,老師們對資源的理解是全面的,這是涉及影響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人與環境等的多種因素,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善于發現和整合幼兒生活世界中的可利用的資源,以幼兒的興趣為基點,立足于幼兒現實與長遠的發展,以幼兒喜愛的方式,預設或生成一些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發展。因而,本次社會活動以“認識新朋友”應該說在上述問題上得到了突破,好!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

  2、培養幼兒大膽說話的能力,并通過此活動激發幼兒熱愛幼兒園工作人員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配合了解一些電臺、電視臺、報紙的名稱,有目的地觀察或了解記者的工作。

  2.收集本園部分工作人員的照片并對他們發出邀請,自制的簡易話筒、照相機、字卡、音樂、小卡片、筆等,“會議”場地及布置物品。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入主題。“小朋友,你們聽說過記者嗎?”(引導幼兒回憶日常經驗)“你們知道記者有什么本領嗎?他們去采訪的時候,通常要帶上什么用具?”引導幼兒了解如何做一名“小記者”。“你們想當小記者嗎?”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你們去看看他們是誰?在干什么?”讓幼兒自由觀看。

  3.提問: “小朋友,你們都看到了誰呀?在干什么?誰先來說說?”

  4.“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我把照片上的一些園長、老師、阿姨請來了,你們都想當小記者,那么想問些什么問題呢?”讓幼兒自由說一說。

  5.“哦!小記者,你們想采訪的事可真多呀,這樣吧,等一下,你們商量決定,愿意采訪誰,就和他說說,問問你們想知道的事。不過,怎樣才能讓別人愿意接受我們的采訪呢?”請幼兒學習記者使用禮貌用語:我可以問你問題嗎?你能接受我的采訪嗎?謝謝你的合作。

  6.“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記者,你喜歡在什么電臺、電視臺或報社工作呢?等一會兒,有禮貌地告訴你要采訪的人。”

  7.“采訪完后,我們開個‘新聞發布會’把采訪到的事告訴大家。小記者們記住啦:主辦單位是 ,地點是 ,時間是 ,請準時參加。”

  8.“為了工作和聯系方便,麻煩各位記者先登記一下單位,再帶上采訪用具去采訪。”請幼兒自報自己的服務單位,工作人員即時登記,****。老師和幼兒一起,自由去找自己的采訪對象談話。

  9.師生共同采訪時,“工作人員”布置會議場地,音樂響后,集中幼兒開“新聞發布會”。

  (1)開場白:老師代表“主辦單位”歡迎各位的到來并宣布“新聞發布會”開始。

  (2)請幼兒自由發言,把采訪的事告訴大家。

  (3)老師小結。

  10.請幼兒代表“主辦單位”向幼兒園工作人員送上一份簡單的

  禮物,謝謝他們對采訪工作的支持,并對他們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

  11.讓小記者們與各位“大合照”結束。

  四、各領域滲透

  語言:開展多種語言游戲,游戲中重點加強禮貌用語的訓練并提高小朋友大膽說話的能力。

  健康:通過讓幼兒玩一些體育游戲,向幼兒滲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懂得我們的工作人員、社會上真正的記者為了工作都在辛勤勞動。

  科學:認識攝影機、照相機、錄音機、話筒等的特點、用途。

  美術:學習一些自制玩具的技能,嘗試自己制作話筒,照相機等。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聽一些新聞廣播,給幼兒讀報,注意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主動和幼兒園工作人員接觸。

  六、環境中滲透

  張貼一些記者采訪過程的照片,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剪報等。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在家有目的地引導幼兒收看電視新聞,收聽廣播、讀報,并引導幼兒嘗試大膽地和身邊人交往。

  中班社會教案:拾到東西要歸還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 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著急心情, 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開始部分

  (一) 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了解小貓丟了東西著急、 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后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么?心里怎么樣?(著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 (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 (他說了什么?)

  集體練習: 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 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著見小貓這么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 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 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 丟過什么? 心里怎樣?

  (2) 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里怎樣?

  (3) 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 你是怎么做的? 心里怎么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 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 看看又發生了什么事,小動物們為什么難過? (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里怎么樣?

  (1) 提問: 小動物們這么難過? 它們丟了東西心里怎樣? 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里怎樣? 那怎么辦呢? 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 剛才你們在哪里玩的?) 我們到走廊里、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 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么辦?

  (2) 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后怎么做呢? 問問撿到東西后怎么說? 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 幼兒找東西

  (4) 師: 剛才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 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樣? (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 提問: 剛才你撿到了什么東西? 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 說了什么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為什么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著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 (表揚自己)

  討論: 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么辦呢?

  (三) 結束: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讓幼兒知道生活、游戲中有許多規則需要大家一起來遵守。

  2.能愉快地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懂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感受由遵守規則帶來的快樂。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時的ppt課件。

  2.貼有交通標示的活動場地一塊。

  活動過程:

  一、看一看,說一說

  知道生活、游戲中有許多規則需要大家一起來遵守。

  1.出示幼兒游戲時沒遵守規則的圖片,討論:圖片中的小朋友

  這樣做有什么危險?我們應該怎樣做?

  2.出示幼兒喝水時沒遵守規則的圖片,討論:圖片中的小朋友為什么沒有喝上水?我們應該怎樣做?小朋友在幼兒園要遵守規則,那生活中是不是也要遵守社會規則呢?

  3.出示生活中人們沒遵守社會規則的圖片“小區怎么了”,討論:你如果生活在這樣的小區,你的感覺是什么樣的?那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4.教師小結:規則無處不在,無論在幼兒園還是生活中都需要遵守許許多多的規則,只有這樣才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二、做一做,玩一玩,感受由遵守規則帶來的快樂

  1.游戲——安全過馬路,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2.幼兒遵守規則和老師一起做游戲,感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反思

  本活動有兩大環節,第一環節是利用幼兒在活動時沒遵守規則的圖片,讓他們發現不遵守規則所帶來的危險,此設計目的在于以新的形式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從而調動幼兒的興趣。幼兒通過尋找——發現——表達,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明辨是非的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第二環節是以游戲的形式帶領幼兒安全過馬路,通過親身體驗,判斷出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增強了遵守規則的意識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感受由遵守規則帶來的快樂情緒。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參觀鞋店,知道鞋子的品種繁多,并能說出鞋子的基本構造。

  2、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耐心地傾聽講述者的講述。

  3、運用美工材料制作獨特的鞋子,培養感知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活動準備:與鞋店老板取得聯系。

  活動過程與實錄:

  1、參觀鞋電店,認識鞋子的顏色、種類、款式。

  當孩子們得知我們要帶他們參觀鞋店的消息時,活動室里傳出一陣歡呼聲。首先我們帶孩子來到“大不同”鞋店,孩子們一進門就被鞋架上擺的鞋子吸引住了,都用自己的小手去撫摸自己中意的鞋子。巖松拿著一只拖鞋高興地說:“老師,快看,這是‘酷兒’的拖鞋!”說著就把手伸到鞋里面,把它舉了起來:“我的手能伸到鞋子里,像小船一樣!”接著,我們又帶孩子去了另外兩家鞋店,孩子們在那兒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鞋子,有小朋友冬天穿的棉鞋、夏天穿的涼鞋、還有媽媽穿的高跟鞋、爸爸穿的皮鞋。

  2、參觀制鞋店,了解鞋子的構成。

  這么多漂亮的鞋子是怎么做出來的?從鞋出來后,我們又帶孩子參觀了制鞋店。我們走進店門口時,制鞋店一位叔叔正在制鞋。凱旋走到叔叔面前,驚嘆道:“你們快看,叔叔在剪鞋!”孩子們聽了這句話后全都圍到叔叔身邊,“叔叔,你在干什么?”“叔叔,你為什么要剪鞋?”“剪了就沒法穿了?”孩子們提出了種種疑問,于是我們請正在制鞋的叔叔向孩子簡單介紹了鞋子的制作過程,及鞋子的基本結構:鞋面、鞋底、鞋邦。

  3、總結性談話。

  參觀活動結束后,我們和孩子進行了一次談話交流,首先讓孩子說說剛才自己在鞋店里看到了什么。在交流的過程中,孩子說的最多的是在制鞋店里看到的事情。薛陽小朋友說:“做鞋的那個叔叔真熱,他都沒穿衣服!”“那是他干得太累,都出汗了!”程杰小朋友說。“是呀,我們穿的鞋子做起來還真不容易!我們可要愛惜自己的小鞋子!”我在一旁附和著說。孩子們聽了后使勁地點了點頭。

  4、綜合表征《我眼中的鞋子》。

  我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區角材料,他們用皺紙粘貼、毛線粘貼、玉米皮粘貼、水果網套粘貼、蛋殼粘貼、餅干紙粘貼、布貼、紙板制作等多種方式表征了自己眼中的鞋子。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了解種子的傳播方式。

  2.知道種子的來源。

  活動準備

  1.蒲公英草、蒼耳樹、大豆藤、椰子樹、柑橘樹的圖片;蒲公英、蒼耳、大豆、椰子、柑橘的圖片。

  2.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知道種子的來源。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是什么嗎?

  依次出示蒲公英草、蒼耳樹、大豆藤、椰子樹、柑橘樹的圖片。

  引導幼兒看圖回答。

  教師:你們知道它們的種子寶寶都是什么嗎?它們都長什么樣子?

  引導幼兒大膽回答。

  出示蒲公英、蒼耳、大豆、椰子、柑橘的圖片,引導幼兒看圖認物。

  教師:你們想不想知道蒲公英草、蒼耳樹、大豆藤、椰子樹、柑橘樹的種子寶寶是怎么出生的?

  先請幼兒猜一猜,然后教師給予常識講述。

  2.了解種子的傳播方式。

  教師:秋天到了,種子寶寶慢慢地長大了,它們都想離開媽媽去別的地方旅行,可是它們沒有手,沒有腳,不能自己走,這可難壞了種子寶寶們,可是它們都很聰明,各自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那小朋友猜一猜它們各自想出了什么好辦法呢?

  教師引導幼兒發揮想象逐一講述。

  教師:小朋友想出的辦法又多、又好,特別棒,小朋友以后要是看到了子寶寶,就把咱們的好辦法告訴它們好不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漂亮的圖畫,這上面就有種子寶寶旅行的方法,請小朋友認真看圖后告訴老師它們分別是怎么旅行的。

  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認真觀察圖片后回答問題。

  種子傳播的方式:蒲公英的種子通過風傳播;蒼耳掛在小羊的皮毛上傳播;大豆成熟后,種子從豆莢里蹦出來;椰子成熟后掉入海里;柑橘會被小鳥吃進肚里,種子會通過排泄物排出體外。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04-21

幼兒園中班社會微笑教案05-13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09-05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12-16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24

幼兒園中班社會《勇氣》教案12-06

中班社會幼兒園的標識教案03-31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06-01

幼兒園社會教案中班06-23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视频 | 中文字幕日韩理论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