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范文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中了解"生氣"對人的影響,獲得消除這一消極情緒的辦法。
2.能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用恰當的語言表達消氣的方法。
3.知道"生氣"是正常的情緒,愿意想辦法消除這一消極情緒。
活動準備:
消氣方法的圖片、小兔木偶、游戲音樂活動過程:
一、導入主題,了解生氣是一種不良情緒。
1.小兔怎么了?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小兔的表情)幼:小兔生氣了,它的眉毛皺起來、嘴巴往上翹,嘴角往下、還握緊了拳頭……2.你喜歡這個表情嗎?為什么?
小結:生氣讓人變得不漂亮、不快樂,還會影響身體。
二、梳理經驗,獲得消除生氣情緒的方法。
1.小兔可能為了什么事生氣呢?
聯系幼兒生活經驗:被爸爸批評了、新玩具壞了、和朋友吵架了、比賽輸了……2.看來,每個人都會遇到生氣的時候。聽一聽,小兔到底怎么了?
師:它穿了一件新衣服,本來很得意,可是朋友笑他象個胡蘿卜,所以他生氣了。
3.(接著教師講故事:小兔生氣了,它扔掉了新衣服,飛快地跑回家。)猜一猜,小兔生氣的時候會做些什么?
幼:扔壞了玩具、打翻了水杯、嚇壞了兔妹妹……師:這樣做有用嗎?
小兔感到越來越生氣,看來這樣做是沒用的。
4.怎樣才能讓小兔消氣呢?快來幫幫小兔吧!
(情境轉換:教師出示木偶,以小兔的口吻與幼兒互動,及時肯定幼兒的好辦法,歸納消氣方法)5.看一看,小兔用了哪些好辦法呢?
(幼兒分散觀察故事圖片并分享交流,最后教師把幼兒交流過的以及沒有想到的辦法都融入故事)小結:深呼吸能使人冷靜、舒服;傾訴能得到安慰和幫助;想想別人的好,會很快忘記不高興的事;當然,生氣的時候還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運動、美餐和聽音樂……小兔用了大家的好辦法,心里的氣全消了。
三、遷移鞏固,知道要保持愉快的情緒。
1.想一想,如果以后遇到生氣的事情,你會怎么做呢?
師:如果感到生氣你會怎么做?
幼:去運動……師:如果感到生氣你會怎么做?
幼:聽音樂……
四、小結:
每個人都會有生氣的時候,這很正常,重要的是你必須記住生氣時該怎樣做。希望大家快樂越來越多,煩惱越來越少,每天都有一份好心情。
五、游戲:
幸福列車(播放音樂:幸福拍手歌)玩法:幼兒排成一列,跟著音樂跑動起來。當火車頭(老師扮演)提問時,幼兒要跟著節奏輪流表述消氣的辦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要保護水源不受污染。
2、初步了解垃圾的處理方法,知道亂扔垃圾的危害。
3、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情感。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標志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小議水的用途。
1、聽聲音提問,引起課題(流水聲)
提問:小朋友,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你們喜歡水嗎?水有什么用處呢?如果沒有水會怎么樣?(幼兒討論后發言)
2、教師小結:對了,我們人需要水,植物也需要水如果水臟了,會怎樣呢?
二、通過看PPT,讓幼兒了解水污染的原因及帶來的危害。
1、看PPT,了解水污染的原因。
師:其實,動物也需要水。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提問:小魚原來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里?現在它們生活的怎么樣?小魚在喊什么?他們為什么要喊救命?它的家里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師:怎么會有這么多垃圾的?你看了以后,覺得怎么樣?我們怎樣幫助小魚呢?
2、啟發幼兒動腦筋,想辦法解決水污染問題。
提問:如果到處都是垃圾,我們的環境會變成什么樣子?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環境呢?
教師小結:在河里的垃圾會有河道清潔工用工具去撈河面上的垃圾,馬路上垃圾會有環衛工人去打掃。小朋友平時要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不能亂扔垃圾。
三、引導幼兒知道怎樣處理垃圾。
1、師:其實有些垃圾我們不要扔掉,可以把它回收,加工就可以變成新的有用的東西。
小結:原來有些還可以加工變成新的東西,我們小朋友從小到大要養成好的習慣,垃圾不隨便扔,要把有用的垃圾收集起來。
2、認識垃圾標志。
3、師:如果人們都把垃圾進行分類處理,不亂扔垃圾,我們的環境會變得更美麗。
四、教育幼兒保護環境。
師:平時生活中,我們要保護環境,不亂扔垃圾,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的美麗。讓我們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
活動反思:
這次教學活動從幼兒感興趣的角度出發,因為幼兒對于“水”一向來都是比較喜歡的,所以我想這節跟“水”有關的內容應孩子們應該非常感興趣,從而可以集中注意力,積極地參與活動。
從平常科學區情況的觀察來看,現在孩子接觸實驗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越來越少,讓幼兒失去了自發探索的欲望,所以我選擇了以實驗為主的科學課。從課堂結果來看,我可以肯定幼兒對于課堂內容的選擇非常感興趣,參與也非常積極。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到誰都會遇到傷心的事,傷心是很正常的, 知道當自己傷心的時候要想辦法解決,盡快擺脫傷心的情緒。
準備:
手偶戲“傷心的云云”。
活動與指導:
1.今天給小朋友們表演一個手偶戲,它的名字叫“傷心的云云”。
2.出示手偶角色,教師邊操作手偶邊講解。云云最喜歡地的布娃娃,她每天睡覺都摟著布娃娃,有一天,她帶著布娃娃出去玩,不小心將布娃娃掉到河里,因為河很深,云云無法拿到布娃娃,云云傷心地哭了。媽媽說給她買個新的布娃娃,可是她不想要,她只想找回原來的布娃娃。晚上睡覺時沒有布娃娃她感到十分孤獨,她想:其它小朋友會遇到我這樣的傷心事嗎?
3.請小朋友告訴云云,你們遇到過傷心事嗎?請幼兒談淡自己曾經遇到過的.傷心事。
4.傷心事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這是十分正常的,沒有什么奇怪的。
5.請小朋友將云云的故事繼續編下去。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應怎樣與人相處。
2、發展幼兒的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學習初步簡單的分析問題,教育幼兒能選擇一種處理問題的較好的方式方法。
活動準備
圖片-爭搶球的孩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圖片-爭搶球的孩子。
兩個小朋友在玩球,玩著玩著,他們開始爭搶,為此吵了起來,后來又動手相互打對方。
二、展開。
1、引導幼兒分析解決問題。
(1)教師請幼兒舉手發言,知道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
師:請小朋友說說,這兩個小朋友做得好不好,為什么?
:他們兩個不對,他們互相爭、搶、打,只會浪費時間。
(2)幫助幼兒分析問題。
師:結果他們誰玩到新球了?(誰都沒有玩到)
誰都玩不到球,大家還都不高興,那么誰能幫他們想個好辦法?
請幼兒動腦筋、想辦法,說己的看法。
:幼兒園里這種事情經常發生,解決的辦法:
——小朋友要相互謙讓,也可以一起玩。
——可以商量,相互輪流玩。
——可以利用“石頭、剪子、布”的游戲輪換著玩。
2、故事,引出新問題。
師:戶外游戲時,一個幼兒往前跑時潮后面看,不小心撞了前面的小朋友,他趕緊說:“對不起。”被撞的小朋友不原諒他,動手又打了他一下。
(1)師: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并請幼兒說己的理由。
(2)教師教幼兒學習分析:
如果別人打了你一下,你要看他是不是有意的,如果他是無意碰到你,又向你道歉,應該原諒他,說聲“沒關系”。
3、教師提出一個新問題,請幼兒思考:
你站在那兒玩,別人跑過來故意打你一下,你怎么辦?
教師幫助幼兒分析:
(1)他為什么打你?是不是妨礙了別人?是不是別人和你逗著玩?
(2)他打疼你了嗎?疼說明了什么?不疼說明了什么?
(3)他打疼了你,你怎么做?
(4)他總是那么做,你怎么辦?
教師啟發幼兒回答:
——告訴老師,請老師解決。
——學會躲閃。
——給他以有力的回擊,保護自己。
三、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小朋友要團結友愛、相互幫助,不允許欺負別的小朋友。
當別人打了你,你要了解清楚是“為什么”,然后再選擇好的解決辦法。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不高興的時候。
2、學習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初步學會與朋友交往的簡單方法。
4、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5、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教師平時收集本班幼兒較突出的不高興的實例(小童、小卡、小靜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講故事《生氣的時候》
①與幼兒討論:麗麗和豆豆為什么要撅嘴和哭鬧?如果是你,會怎樣做?
② 你平時有不高興的事嗎?為什么不高興?生氣的時候可以做些什么?
2、介紹幾種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
告訴幼兒:生氣并不是一件壞事情,人人都會有生氣的時候,如果生氣后,問題解決了,大家互相更了解。這就是適度的生氣,是件好事情。如果生氣時,傷害自己,妨礙了別人,就是件壞事情。生氣時,可以獨自呆一會兒消消氣,也可以對別人說出生氣的原因,或者哭一哭,叫一叫,睡一覺,看看書,聽聽音樂等等,或者為別人想一想,這樣很快就沒事了。
3、 組織幼兒討論后,制定本班“公約“,如生氣的時候不能打人、大聲吵鬧、損壞東西等,并把這些內容畫出來(事先畫好)貼在教室的墻壁上。
4、 幼兒唱歌曲《拉拉勾》。
附:《生氣的時候》
麗麗和豆豆是鄰居。
一天晚上,麗麗想讓媽媽給自己講故事,可媽媽正忙著,說:“明天再講吧。”麗麗不高興了,她一聲不響地走到墻角邊撅著嘴生悶氣。
這時,豆豆正坐在自己家的電視機前,津津有味地看著動畫片,爸爸走過來說:“現在正播放精彩的足球賽,不看太可惜了。”說著把動畫片換成了足球賽,豆豆生氣了,他大哭大叫地跺著腳,哭得連嗓子也啞了,還把桌子上的東西弄得很亂很亂。
活動反思:
本活動的重要價值在于對幼兒心理健康的關注,中班下學期的幼兒由于自我意識的增強,開始產生一些消極情緒,在這一階段通過集體教學活動,讓他們學會直面自己的消極情緒,并能積極化解自己的消極情緒,這對于幼兒的終身發展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根據中班幼兒具體形象的思維特點,教師在活動中運用了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如利用多媒體課件調動幼兒視覺、聽覺的共同參與,用小兔木偶和幼兒一起互動對話,讓幼兒更加投入到活動中,呈現重要的故事圖片為幼兒創設了觀察、想象的空間以及鍛煉語言的機會,而最后的游戲分享則讓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梳理提升了所獲得的經驗。
總之,整個活動用一根故事的主線把幼兒帶入了豐富的情感世界,讓他們在小兔的故事中體驗自己曾有過的消極情緒,產生情感共鳴。事實證明,教師采用的這一方法是有效的,幼兒在活動中始終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積極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幫助故事中的小兔消除不良情緒。
整個活動的不足之處在于最后一部分與前一環節有些重復,未能達到再上一個臺階的效果。建議調整活動方案時,可在最后呈現一些幼兒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情境,讓幼兒在現場想辦法解決,使得前面環節中獲取的經驗能更好地運用于生活中。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04-21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12-16
幼兒園中班社會《勇氣》教案12-06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24
幼兒園中班社會微笑教案05-13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09-05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06-01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質教案06-08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
中班社會幼兒園的標識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