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出游玩要牢記的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出游玩要牢記的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出游玩要牢記的教案1
“離園前活動”是幼兒園一日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忽視的教育環節,教師如果能組織好。“離園前活動”就給幼兒一日的幼兒園生活畫上圓滿的句號。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離園活動是幼兒園一日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重要的環節,教師不能忽略,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創設一個溫馨的、安靜的氛圍,組織并和幼兒一起活動,熱情的接待家長與個別家長交流幼兒的表現,親切的與幼兒說再見,使幼兒能高興地來幼兒園。那么怎樣能做好這一環節的工作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一、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在離園期間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又能穩定幼兒的情緒,離園活動時,不少老師怕煩,只安排幼兒唱歌、講故事、玩簡單的桌面游戲,不允許他們自由活動。5—6歲兒童的情感雖然有了一定穩定性,但仍會因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兒童開始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現,而且此時,由社會需要而產生的情感也開始發展。現在在我們班,離園前的活動,是這樣組織開展的。
1.今天我值日——教室內整理。
活動了一天的活動室總有紙屑,組織幼兒適當的勞動,既教育幼兒幫老師做事,又培養了幼兒愛勞動的好習慣。
2. 興趣活動——自由選擇,充分發展自己的特長。
針對孩子興趣開放不同區,我班幼兒佳悅對畫畫特別感興趣,一放學就到美工區選擇畫畫,成杰小朋友特別愛折紙。在短短的半學期里,佳悅的畫畫的水平提高的十分快,成杰也會折很多的東西,如坦克、會跳的青蛙、帆船、飛機等等。這些都說明教師只要多給幼兒選擇的機會,讓幼兒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是有許多好處的。
3.戶外活動——師生間的美好氣氛。
對于大部分中小班的孩子對大型玩具的喜歡是不容質疑的,特別是天氣轉暖和了放學,爸爸媽媽來接孩子們后,很大部分孩子都想玩一會大型玩具再回家,因為很多現在的孩子一回到家,就關在家里,爸爸媽媽要上班、做事,沒有很多的時間陪孩子玩,孩子也就沒有更多的游戲時間。離園前的戶外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愛。人少時的氣氛真好,我們可以盡情享受師生間美好的氣氛。
4. 合作創造游戲——寬松氛圍,自信前進。
離園前的寬松氛圍,會使幼兒在游戲中更加真實自然,如平時玩游戲時,內向的伊憶很少說話,平時更談不上很多的舉手發言了,可在這時,她卻能頻頻舉手,我及時稱贊了她,并希望在平時活動的時候也能這樣,讓伊憶覺得舉手發言并不可怕,也不難。接下來的日子,我驚奇的發現她能夠自信地舉起了手。
離園前幼兒知道快要回家了,一些控制力不強的幼兒,往往喜歡在教室里走來走去,思凡就是個很好的例子,這時我們老師就應該讓他們安靜下來,組織以集體、個人等形式的游戲,適當的勞動等。如唱歌、念兒歌,或分組操作學具、玩具,或復習當天所教的教學內容,讓他們從小就有完成任務的意識。通過這些活動既穩定了幼兒情緒又激發其對學習的積極性。
二、觀察記錄幼兒,進行適當的個別教育
離園活動是教師觀察幼兒,增進對幼兒了解的良好機會。此時教師較空閑,可以保證資料的真實性。平時教師很少有時間和幼兒進行深談,離園時,教師可根據小朋友白天存在的現象進行個別教育和幼兒一起談談,效果會更好。另外,還可以對在某些方面有明顯差異的幼兒進行個別輔導。新《綱要》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教師要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并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的松松,讓我漸漸的了解他一點的,我沒有再向以往生氣來評斷此次事情,而是等松松喝完水,坐回椅子上繼續畫畫,我走到他的旁邊,蹲下來問他:為什么在向豪的畫上亂畫?”他一臉壞笑地說:我想試試他的勾邊筆還有沒有水?”我點點頭:哦!你用這種方式檢查彩筆有沒有水啊?”他點點頭依然很得意地沖我笑。我說:那你為什么不在自己的紙上畫呢?”他說:我怕弄臟我的畫。”
放學后,松松的媽媽因為家里有事,所以來晚了,松松就立馬來到美工區繼續畫他未完成的畫。想起上午發生的事,我便來到他的身后,隨手從桌上拿起一支水彩筆,也在他的畫上亂畫了幾下,松松大聲喊了起來:你把我的畫弄臟了,隨即還舉起小拳頭,抬頭一看是我,所以沒敢動手。我漫不經心的說:我想試試你的水彩筆有沒有水呀,你上午不也是這樣在向豪的畫上試彩筆的嗎?松松當時啞口無言,想了一會兒說:老師,以后我再也不在別人的畫上亂畫了,我摸著松松的頭說:真是個好孩子,老師今天這樣做也不對,老師向你道歉。松松又認真的說:等明天向豪來了,我也要向他道歉。
我們教師要以理解、支持的態度,善于觀察、分析每個幼兒的不同,尊重幼兒的個別差異性或特殊性,在規則教育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而規則制定出來以后,教師是不是就按照既定的規則一層不變的硬性實施呢?《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注意尊重每一個孩子,以一雙慧眼及時去發現不同孩子的不同需要,不斷滿足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增強其自信心。靈活運用教育策略,發揚每個幼兒的長處,糾正其個性中存在的不足,從而促進每個幼兒均衡的健康發展。
三、通過隨機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隨機教育是由教師臨時組織的,但它抓住了教育的有利時機,符合“教育的及時性”原則。在美國,大多數教師對待教育計劃的態度是:“教育計劃隨幼兒的興趣和反應而調整。”這其中就體現了隨機教育的思想。美國教育專家還預測,教育計劃的精簡、教育手段的靈活是今后教育發展的趨勢。靈活機動的隨機教育對思維力、注意力、持久力均不穩定的幼兒來說,有著不可估量的教育效果。在離園活動中,要有效地開展隨機教育,就必須到孩子中去,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從而為自己開展隨機教育奠定基礎。
案例:一天放學后,活動室里大部分小朋友都被家長接走了,只有少數幾個小朋友在那里玩玩具。我剛一坐下,只見應該已被接走的思涵來到我面前,“思涵,剛才不是你奶奶來接你的嗎?怎么又回來了?”思涵說:“我的卡片落在籃子里了,奶奶叫我帶回去。”剛說完,只見曉俊也急沖沖地跑了過來,“曉俊你怎么也來了?”“我今天帶來一本故事書,我借給向豪看的,他沒還我。”“他已經回去了,明天老師讓他還你好嗎?”曉俊低頭無奈的走了。雖平時要求孩子們不要把家里的物品帶到幼兒園里來玩,可是有少數孩子在上幼兒園時還是會偷偷的帶一些玩具、書之類自己喜歡的東西,以便和班上的小朋友交換著玩。小朋友很容易把他們一些相類似的玩具圖書搞混。這就要求教師應在幼兒離園前幫助他們點清、認清自己的物品,辨別自己與別人相同或相似的玩具和用品。對中大班的幼兒,則指導他們自己整理衣服。夏季天氣熱,幼兒易因出汗而濕衣。在離園前要提醒他們帶走。
隨機教育是幼兒主體作用、教師主導作用的具體體現。只有在幼兒的主動活動中,教師才可能捕捉住隨機教育的契機。上述這些雖是小事,但在幼兒離園前是不可忽視的。它既體現了教師的責任感,同時又培養了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在活動中,教師要做有心人,發現最佳契機,采取適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方法,及時進行教育。
四、通過適時溝通,取得一致教育
幼兒教育與家庭教育是相輔相成的,是一致的,是幼兒健康成長的一個必要條件,家園溝通也是班級工作順利開展的保證。《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幼兒共同成長。”我們教師應該有強烈的責任感和角色意識,積極主動地接納家長,創設溝通環境,加強與家長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激發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興趣和熱情,實現家園互動,取得一致教育。
幼兒離園時教師應主動和家長談話,這也是家園溝通橋梁的一部分,讓家長及時的了解幼兒一天在園的活動情況,家長同時也可反應幼兒在家的行為。如:欣雨的奶奶在離園時說:“老師,最近欣雨在家吃飯速度慢,挑食,有時甚至要大人喂她吃。”可可的媽媽說:“可可最近在家特別愛看電視,經常看的很晚也不肯關掉。”樂樂的爺爺也反應說:“樂樂在家不懂禮貌”等等。只有家長與老師多聯系、常溝通,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其次,離園時教師應檢查家長帶的接送卡,如有丟失或忘帶的,應讓家長及時補辦或簽字,做到對家長負責,對孩子負責。
五、做好整理工作
為明天迎接幼兒做好充分的準備,當幼兒都走后,教師應清點當天教學活動所用的物品。如:頭飾、掛圖等用品。準備好明天活動所需的各種材料,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在新的一天里能順利開展活動。
總之,只要我們心中有孩子,以愛與孩子們交流,及時發現孩子們的小舉動,捕捉教育契機,充分利用離園前的寬松氛圍,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進行適當的個別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并與家長多溝通,共同培養教育好下一代,使孩子們不斷進步、發展。
幼兒園出游玩要牢記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一邊拍節奏一邊說出動物園里的動物名稱。
2、大膽模仿動物的動作。
【活動形式】
集體或小組進行。
【活動規則】
1、輪流說出動物園里的動物名稱。
2、一邊說動物名稱,一邊模仿動物的動作。
3、不能說別人說過的動物名稱。
【活動指導】
1、學習打節拍: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拍腿,反復、連貫拍出節奏。
2、大家一邊拍節奏。一邊問“動物園里有什么?”第一位幼兒站起來一邊說“動物園里有猴子”,一邊模仿猴子的動作。每位幼兒依次接著邊說邊做動作,整個游戲中幼兒都要一起打節拍。
3、如果有幼兒重復了前面小朋友說過的動物名稱,則游戲結束,該幼兒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游戲重新開始。
【活動延伸】
1、可以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和難度:大家加快打節拍的速度,幼兒說和做動作的速度也相應加快,訓練幼兒反應的靈敏性和口齒的伶俐性。
2、可以變換游戲主題:如“開心果園”,說出水果的名稱;“開心游樂園”,說出游樂園里的游樂設施名稱;“汽車王國”,說出汽車品牌……
幼兒園出游玩要牢記的教案3
活動教材分析:
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大多數第一次離家過集體生活,容易出現分離焦虛、對陌生環境有恐懼感,以及師生、同伴關系適應困難等現象。本次活動重點是使幼兒園成為幼兒喜歡的游戲場所,建立起師生伙伴關系,共同度過一個愉快的來園接待期。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愛幼兒園。
2、喜歡老師和同學,愿意和他們一起游戲。
活動準備:
1、標記牌每人一套。(胸牌、茶杯、毛巾、抽屜、座椅等屬于幼兒在班級的個人物品都有相同圖案的標記。)
2、活動區的布置:閱讀區、手工區、娃娃家、小超市、餐廳等。
3、允許幼兒從家里里帶喜歡的玩具、圖書、小食品來園。
4、組織家長和幼兒參觀幼兒園中、大班的游戲活動。
活動過程:
1、找標記:
幼兒來園時選擇自己喜歡圖案
標記胸牌掛在胸前。“找一找活動室、衛生間,哪里還有你這樣的牌子?”幼兒在教師引導下找尋。活動中幼兒認識了自己的毛巾、茶杯、抽屜、小床、座椅的位置,并試著學習使用。如:用茶杯去水桶倒水喝,將自己帶來的東西放進抽屜等。[點評:標記成為幼兒來園后第一個屬于自己的東西,孩子們非常喜歡,尋找標記這一任務,會很專注,就會忘記環境的陌生,根據標記圖案,很快找到了水杯、毛巾的位置,這種方法適合小班接受水平。]
2、玩游戲:
教師和幼兒手牽手玩開汽車游戲,沿路停車向幼兒介紹游戲區和好玩的玩具,幼兒可自由選擇游戲區下車玩游戲。[點評:這一活動與幼兒的家庭生活接軌,充分尊重了幼兒的自主選擇。]
3、個別談話:
教師和幼兒邊玩游戲邊個別交談,鼓勵幼兒和同伴交往。(1)向幼兒介紹身邊的小朋友“他叫某某,老師可喜歡你們啦、拉拉手、做朋友,你們倆一塊玩。”(2)“幼兒園里有許多玩具,你喜歡玩什么?”(3)“明天你還來幼兒園玩嗎?”
教師分別給每個幼兒評價“寶寶你真乖乖,不哭不鬧愛上幼兒園,老師喜歡你,請你明天還來幼兒園。”并發給小食品作為獎勵。[點評:談話在游戲中進行,孩子沒有壓力,有利于師生間的溝通。游戲中,孩子們會輕松、自然地建立同伴關系,在集體中不會感到孤單。
改變了傳統新生入園接待方式中,常規培養這一環節,取而代之的是幼兒自身的主動活動“找標記”。玩自選游戲是為幼兒提供了人的相互作用環境——小伙伴和老師,材料相互作用環境——游戲區設置和玩具的提供,在這樣的相互作用中,幼兒才能獲得主動發展,也不會感到環境與周圍人物的陌生,從而產生愉快的情緒,避免了哭鬧。
活動延伸:
1、組織幼兒和家長參觀、參與中、大班幼兒的游戲。
2、請家長配合,離園回家后問一問幼兒,如“上幼兒園好玩嗎?”“誰是你的朋友?”“老師鼓歡你嗎?”等等,鼓勵幼兒喜歡幼兒園生活。
【幼兒園出游玩要牢記的教案】相關文章:
人生要牢記的格言04-30
安全意識要牢記06-17
讀《明天要出大事》有感02-18
我們要修煉出心情日記01-03
讀《明天要出大事》有感范文04-27
《小雞出殼》幼兒園小班教案07-09
小雞出殼幼兒園音樂教案03-23
牢記失敗06-29
《去海邊游玩》幼兒園小班教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