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科學《老虎打瞌睡》的教案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老虎打瞌睡》的教案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科學《老虎打瞌睡》的教案設計1
活動目標
1、喜歡玩科學小游戲。
2、了解眼睛的延時現象。
活動準備
1、鉛筆若干。
2、小長方形卡紙、彩筆。
3、自制繪畫作品:老虎、籠子。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看一看圖上畫的是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請幼兒注意觀察鉛筆上貼畫的變化。
2、幼兒制作。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試一試,讓其他小動物也到籠子里睡覺?
制作方法:
(1)在紙的一面畫上一只小動物,另一面畫上籠子。
(2)把卡紙貼在鉛筆的中間。
3、教師請幼兒試試看,并小結。
操作:把自己制作的特別的鉛筆轉動起來試試看,看看小動物是不是能進到籠子里。
小結:鉛筆轉動起來后,小動物進到籠子里了,這就是眼睛的延時現象。
教師小結:如果慢慢擊打。你的硬幣塔是會倒的!擊打的時候,要快!
幼兒園中班科學《老虎打瞌睡》的`教案設計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求知欲、好奇心。
2、了解聲音傳播的媒介。
活動準備
1、傳聲筒成品一個。
2、圖片、紙杯兩個、毛線、牙簽。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發幼兒對傳聲筒的興趣。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相應的頁面,提問:小朋友們看看圖中的兩個小朋友在做什么?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說出自己的想法。(在說話)提問:他們是在說話嗎?用紙杯說話能聽見嗎?
引導幼兒大膽猜想。
提問: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請兩名幼兒先體驗一下玩傳聲筒的樂趣。
2、制作傳聲筒。
閑情幼兒仔細觀察傳聲筒的成品由哪些材料構成,再請幼兒根據幼兒用書上的步驟,兩名幼兒一組進行制作,教師指導。
完成后,請幼兒兩人一組嘗試用傳聲筒進行對話。
提問:小朋友,聽到你的好朋友說的話了嗎?
教師小結:這個紙杯,通過小繩一連,能把我們說的話傳出去,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傳聲筒"。對著紙杯說話。振動被毛線傳送到另一個紙杯,于是另一邊的小朋友就聽到聲音了。
3、鼓勵幼兒隨意玩傳聲筒。
嘗試:往紙杯里放東西。
幼兒發現聽到的聲音不清楚了:傳聲筒里塞的東西,堵住了傳過來的聲音,就聽不清楚了。
教師小結:傳聲筒里的東西越滿聲音越不清晰。
【幼兒園中班科學《老虎打瞌睡》的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打瞌睡的房子》教案01-13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設計12-19
幼兒園中班《老虎》教案01-10
幼兒園中班科學《好玩的筆》教案設計12-25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設計參考12-17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買菜教案設計12-17
幼兒園中班《沙的特點》的科學教案設計12-12
《老虎》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