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制作陀螺》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制作陀螺》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學會手工的步驟、折紙的形狀和方向,能恰當的語言表述。
能認真觀察、養成注意聽和問的習慣。
學會剪紙,往不同方向折紙,折成不同的形狀。
探索、發現生活中陀螺的特征。
培養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手工的步驟、折紙的形狀和方向,能恰當的語言表述。
教學難點:折紙的形狀和方向。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
1、出示剪刀、畫有虛線大正方形的紙張,引起幼兒的興趣
2、分發學具,并提示安全使用事項,提醒幼兒注意觀察
基本環節:
一、教師示范,幼兒學習折紙陀螺。(教師說方法,幼兒跟著說,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1、示范使用剪刀和拿紙的正確方法。
2、示范按虛線剪出兩個正方形,教師巡視指導并給予幫助。
3、剪好正方形后,教師和幼兒比較是否為正方形。
4、教學按正方形中的'兩條虛線反折成長方形,巡視指導,完成后再比較。
5、兩個正方形都折成長方形后再折成平行四邊形,巡視指導,完成后再比較,這個過程要多花時間,多點耐心。
6、兩個平行四邊形交叉成十字形,將四個角往里折,最后一個角插入第一個角的縫隙里。教師巡視指導,給予幫助。
二、讓折好的幼兒按方法重折,保持課堂紀律,教師留出時間幫助其他幼兒
三、幼兒出示自己折好的作品,和教師作品做比較,進行鼓勵評價,提升幼兒成就感和喜悅感。
四、將正方形的作品四條邊往里壓成立體的陀螺身,再往中心孔里插入一根短木棍,一個完整的陀螺就做好了。
結束環節:指導幼兒用不同方式玩陀螺。
延伸環節:
1、課后比賽玩轉陀螺;
2、回家折陀螺給家人看,教他們折陀螺。
教學反思
由于是學前班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接受能力已經比較強了,做這次的手工對他們來說并不難。所以,選材和教學時間的安排上我處理得比較恰當,在每一個步驟中讓先完成的幼兒重做和幫助別的幼兒,使整節課堂能維持課堂紀律和保證教學質量起到關鍵的作用。但因為并非每個幼兒的能力都是一樣的,因此,在本節課中我還巡視并幫助有困難的幼兒。然而這個過程中還存在了一些問題:第一,需要幫助的幼兒占大多數,他們太依賴教師的幫忙。這時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去折。
第二,因為時間的關系,指導到后面的學生時由原先的教方法讓他折變成了一邊說一邊幫他做。這樣這個幼兒就缺失了動手的機會,是不利于幼兒的自我動手能力發展的。今后再上手工課時我一定會注意這樣的問題,盡量妥善解決。
【幼兒園大班《制作陀螺》教案】相關文章:
好玩的陀螺幼兒園大班游戲教案01-04
幼兒園大班美術優秀教案《陀螺》10-01
幼兒園大班教案《彩色陀螺》含反思07-25
自制陀螺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12-09
旋轉的陀螺幼兒園教案02-21
幼兒園教案:玩陀螺11-29
幼兒園小班《陀螺》教案01-05
神奇的陀螺幼兒園教案11-17
幼兒園大班制作書簽教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