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園社會教案范文匯編七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我是父親節的小精靈
活動目標:父親節快到了,幼兒能自發組成小組并選擇某個主題進行商討。
活動準備:
1、為幼兒準備各種顏色的彩色紙。
2、記號筆若干、幼兒園父親節教案。
活動過程:
1、教師提出活動主題:
教師:父親節快到了,作為小記者,你有什么打算呢?
2、幼兒分組商討采訪主題
效果分析:對于父親節的話題,孩子的想法真是太多了。
他們的打算有:
1、采訪爸爸,了解爸爸的有關信息。
2、采訪爺爺奶奶,了解爸爸小時侯的信息。
3、采訪整個大班的爸爸,統計出爸爸“打呼嚕”的有關情況。
4、采訪媽媽,了解媽媽眼中的爸爸。
5、采訪爸爸的工作,并進行統計。
6、采訪小朋友,了解小朋友眼中的爸爸。
7、了解父親節,孩子想送給爸爸的禮物。
8、收集爸爸的照片,并舉行“爸爸照片展”。
9、比帥(把爸爸小時侯的照片和小朋友比比,看誰帥。
接著,孩子開始自由組合,分組并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話題,而后,小記者開始行動了。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名稱
我們都是好朋友
活動目標
1. 加深友誼,了解一些交朋友的方法,增強交往能力。
2. 初步形成熱愛集體的情感。
環境創設
班級集體照片。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的好朋友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我們現在是大班的孩子了,我們從小班到中班已經兩年了,現在小朋友已經越來越喜歡到幼兒園來了。除了我們要學本領之外,還因為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朋友,請你們說說你最好的朋友。
幼兒自由討論。
二、情感激發
你們是怎樣交到好朋友的呢,老師先告訴你們我和我最好朋友的故事,然后請你們來說說你們是怎樣交到好朋友的。
教師總結,原來可以有很多交朋友的方法。
三、為朋友畫像
(1) 現在,請你們仔細地看看你的好朋友,他長得有什么特別讓你一眼能夠認出他?
(2) 現在你們已經熟悉朋友的長相了,去為你的朋友畫張相吧,我們的墻上有很多照片,還有我們的集體照,你們可以看著畫,也可以看著朋友畫。
四、展示
猜猜他們是誰?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眾所周知,中國歷來就有"禮儀之邦"的美譽,講文明、用禮儀,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徑。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在否定傳統弊端的同時,也丟掉了一些傳統的美德。作為祖國未來支柱的學前期幼兒,具備了會思考、會學習、接受信息快等素質,卻也滋長了一些作為獨生子女而引發的不良習氣,例如:不懂尊重父母、長輩,與人交往不懂謙讓,不講禮貌,公共場所不講秩序等,養成了唯我獨尊的品性。"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許多科學研究都證明:幼兒期是接受品德教育的最佳期。為此,我設計了大班社會活動--《粗魯的小老鼠》,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故事,讓幼兒懂得不尊重他人的行為是不對的,加強幼兒講文明、懂禮貌的意識。
活動可視幼兒接受情況分成一或兩課時。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學習正確與人交往的方法,懂得初步的交往禮儀。
2、通過游戲,增強幼兒講文明、懂禮儀的意識。
3、培養幼兒觀察、分析和探索的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學習正確與人交往的方法。
2、難點:使幼兒掌握初步的交往禮儀。
活動準備:
1、故事《粗魯的小老鼠》課件。
2、小老鼠、蝸牛、小魚、小豬的頭飾各一個。
3、幼兒日常行為(包括文明的和不文明的)圖片若干,即時貼做的哭臉、笑臉幼兒人手各一個。
4、自制的"文明小天使"胸貼若干。
活動過程:
一、播放課件中的兒歌《小老鼠》,導入課題。(計劃用時4分鐘)(老師帶領幼兒隨兒歌的節奏,做身體律動進入活動室,引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問:
1、兒歌中說的是誰?(小老鼠、小貓)
2、小老鼠平時喜歡干什么?(偷吃別人的東西;挖別人的墻角····)
3、小老鼠見了貓會怎樣?(會害怕,然后逃跑,是個膽小的家伙。)
小結:一般的小老鼠比較膽小,見到有動靜就趕快逃跑。可是有一只小老鼠可不是這樣,它總覺得自己了不起,結果吃到苦頭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只小老鼠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
二、播放課件《粗魯的小老鼠》,引導幼兒了解故事內容。(計劃用時8分鐘)提問:
1、故事中的小老鼠是什么樣的?(自以為了不起,說話粗魯,對別人很不禮貌。)
2、小老鼠是怎么對蝸牛的?(兇巴巴地讓蝸牛滾開,并一腳把蝸牛踢得很遠。)
3、小老鼠對河里的小魚做了什么?(用石頭扔小魚,把小魚嚇跑了。)
4、小老鼠后來碰到了誰?(小豬)小老鼠的腳怎么腫起來了?(小老鼠踢到了硬硬的豬蹄上。)
5、小老鼠為什么低下了頭?(小老鼠知道自己對別人不禮貌,結果嘗到苦頭了,覺得自己做錯了。)
小結:小老鼠自以為了不起,說話粗魯,對人很沒禮貌,最后得到教訓了。
三、展開故事,分角色扮演,引導幼兒懂得正確與人交往的方法。(計劃用時8分鐘)小朋友們,你們有過對別人不禮貌的行為嗎?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很有禮貌地對待蝸牛、小魚和小豬?
(教師分別依次請出蝸牛、小魚和小豬,引導幼兒探索正確與人交往的方式。)
1、你碰到正在慢慢爬行的蝸牛,應該怎么做?(可以這樣說:"對不起,請讓一下可以嗎?我想先過去!")
2、你想喝水時,有小魚在游泳時怎么說比較好?(這樣說比較好:"小魚,你好!我口渴想喝水,你能等我喝完水再過來游泳嗎?")
3、小豬睡覺擋住了你的去路,你該怎么辦?(應該這樣做:先叫醒小豬,然后對它說:"打擾一下了,小豬,你睡在這里可不好,別人過路會不小心踩到你的,你還是換個地方去睡吧,你說呢?")
4、如果小老鼠很有禮貌地對待別人,那它的腳會不會受傷?(不會,你不去傷害別人,別人也不會傷害你的。)
5、在生活中,我們還應該怎樣做個文明懂禮的人呢?(鼓勵幼兒暢所欲言。如:不要瞧不起別人,要學會謙讓;別人有困難時要出手相助;和朋友要友好相處等等。)
四、游戲:《我是小法官》,增強幼兒講文明、懂禮儀的意識。(計劃用時5分鐘)游戲規則:將幼兒分成五組,每組八人,五組依次進行。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判斷對錯,對的在圖片上貼笑臉,不對的貼哭臉。
五、總結:(計劃用時1分鐘)小朋友們從小要學習文明禮儀,和別人說話時要輕聲細語,不要說臟話、粗話,做人要謙虛,可不要象小老鼠那樣,自以為了不起,最后吃虧了才后悔。只有懂得尊重別人的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活動延伸:
1、幼兒根據自己所知道的交往禮儀,自編兒歌。
2、家長可以請朋友或同事來家做客,讓幼兒學習待客禮儀。
活動反思:
本此活動中,通過生動形象的課件播放,讓幼兒懂得故事中的小老鼠的做法是錯的,特別是看到小老鼠踢到豬蹄,腳腫起來的時候,表現得非常開心。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大大的激發了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表現力,如:他們在扮演小老鼠看到小魚時,會想到友好地和小魚握手,說明他們對平時生活的觀察是很細致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直扮演著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和幼兒共同完成整個活動過程,同時又引導幼兒從活動中得到啟發,達到了預訂的教學目標。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綱、嚙齒目、鼠科的嚙齒類動物,俗稱“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有鼠類大約480種,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目標:
簡單的方位知覺
材料:
鏡子、圖片。
過程:
1.幼兒站在盥洗室的鏡子前,幼兒邊照鏡子,邊指認自己五官的名稱和位置。
2.教師說出五官的名稱,幼兒快速地在自己的臉上指點。
3.學說“眼睛在鼻子的上面、鼻子在中間、嘴巴在鼻子的下面”。
建議:
1.活動區周圍可以布置幼兒的照片,讓幼兒看看認認自己和同伴。
2.在活動中念兒歌《真是漂亮的好孩子》。
3.活動后,可進行寶寶自己會整理的練習,感知簡單的歸類。
附兒歌:真是漂亮的好孩子(鴿翔)
寶寶有面小鏡子,每天用它照自己,
小臉干凈頭發直,真是漂亮好孩子。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體會與老師、同伴擁抱的親切感。
活動準備:
1.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2.曲調溫馨的錄音帶。
活動過程:
1.體會與老師抱一抱的親切感。
提問:誰愿意和老師抱一抱?(如果幼兒不想抱抱,不可以勉強)
2.欣賞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提問:小動物為什么不愿意和小豬抱一抱?
3.討論:抱抱的感覺。
你喜歡跟什么人抱抱,不喜歡跟什么人抱抱。
抱抱需要運用身體哪些部位。
4.游戲:大家來抱抱。
幼兒聽背景音樂,自由地與自己喜歡的同伴親親、抱抱。
建議:
幼兒念兒歌“我叫X X,我叫XX,點點頭,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大家樂陶陶,樂陶陶。”念完最后一句找個好朋友擁抱在一起。
1.離園時可跟老師或小朋友互相擁抱,說再見。
2.提供故事《想要抱抱的小豬》。
評價:
樂意和老師、同伴擁抱。
(附) 故事
想要抱抱的小豬
有一只小豬,它長著圓圓的腦袋,大大的耳朵,小小的眼睛,翹翹的鼻子,就在泥坑里滾來滾去,滾得身上都是泥漿。
一天,小豬想去找朋友玩。他走著,走著,看見前面有只小白兔,長著長長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紅紅的眼睛,白白的毛。真好看! 小豬高興地叫:“小白兔,我和你抱一抱好嗎?”小白兔回頭一看是小豬,全身臟兮兮的,轉身就跑。小豬走著,走著,走到草地上,碰到一只小白鵝。小白鵝,真美麗,紅紅的帽子,白白的羽毛。小豬高興地說:“小白鵝,我想和你抱一抱好嗎?”小白鵝一看是小豬,全身臟兮兮的。連忙說:“走,我帶你到河邊去洗個澡吧!”小豬用清清的水洗呀洗,洗得干干凈凈的。小白鵝高興地說:“小豬變干凈了,我們一起抱一抱吧!”小白兔看見小豬變干凈了,也來和他抱一抱。小豬和朋友們玩得可高興啦!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起幼兒對穿鞋的興趣。
2、了解小手本領大,初步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爸爸、媽媽、小朋友的'鞋若干雙。
2、環境布置:鞋屋。
重點難點:
幼兒對穿鞋有興趣,能自己嘗試穿鞋。
活動過程:
一、 帶幼兒參觀鞋屋,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導語:今天,我們一起到鞋屋去玩,高興嗎?
二、 通過嘗試,讓幼兒體驗穿不同鞋的感覺。
1、幼兒觀察各種鞋。
教師導語:讓我們來看一看,鞋屋里有些什么鞋子呀?
幼兒自由回答:皮鞋、旅游鞋、涼鞋。
教師導語:這些鞋都是誰穿的?
幼兒自由回答:這是媽媽穿的鞋的這是爸爸穿的鞋這是媽媽穿的鞋;這是爸爸穿的鞋;這是小朋友穿的鞋。
2、第一次嘗試,幼兒穿上爸爸的鞋。
教師導語:寶寶穿上爸爸的鞋子有什么感覺,誰來試一試?
幼兒嘗試、回答:走路很慢、我不會走路了、要拖著走;教師導語:怎么會這樣的呢?
幼兒嘗試回答:爸爸的鞋太大了。
3、第二次嘗試,幼兒穿上媽媽的鞋。
教師導語: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那試一試媽媽的鞋,看看有什么感覺?
幼兒嘗試、回答:我不會走路了,我走的時候摔了一跤,媽媽的鞋子太高了…..
教師小結:穿上媽媽的鞋,搖搖晃晃容易摔跤。
4、 第三次嘗試,幼兒穿自己的鞋。
教師導語:寶寶穿自己的鞋走走跑跑有什么感覺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幼兒嘗試:不大也不小正好,很舒服,穿自己的鞋跑得快……5、 幼兒小結、教師歸納:穿鞋真有趣,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穿上媽媽的鞋,搖搖晃晃容易摔跤;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所以平時我們不要去穿爸爸媽媽的鞋子,因為不舒服,也不安全。
三、幼兒嘗試,迅速穿上自己的鞋子。
1、請個別幼兒表演穿鞋。
教師導語:寶寶的小手呢?小手有什么本領呀?(幼兒自由講述。)誰會用小手自己穿鞋子的?
(請一個寶寶上來試一試。)
2、全體幼兒穿鞋,表揚鼓勵好的寶寶。
老師導語:現在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本領大,鞋子穿得又快又好?
(集體脫鞋、穿鞋比賽。)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活動角嘗試穿不同的鞋子。
教師導語:(出示嬰兒鞋、寶寶鞋)看,這是什么鞋子?寶寶一定很想試一試,等會兒進行角落活動時我們再試,好嗎?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口香糖對環境的污染,掌握正確處理口香糖的方法。
2、合作策劃和制作有關公益廣告,宣傳保護環境。
3、激發愛護環境的情感,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有關口香糖污染環境的新聞報導錄像及圖片。
2、各種口香糖和泡泡糖。
3、制作公益廣告或宣傳畫的材料。
4、其他公益廣告錄像和宣傳畫。
活動過程
1、口香糖知多少。
(1)讓幼兒觀察、欣賞各種形狀、包裝不同口味的口香糖和泡泡糖,讓幼兒說出是什么?激發幼兒了解口香糖的欲望。
(2)談論口香糖:喜歡吃口香糖嗎?為什么喜歡?吃口香糖有什么好處?在什么壞處?讓幼兒知道口香糖對清潔牙齒有好處,可以帶來口氣清新的感覺。但是,如果處理不當,對保護環境不利。
提示幼兒:想想你以前是怎么處理吃過的口香糖?這樣處理好不好?
2、口香糖的危害真不小。
(1)讓幼兒看圖片,觀察圖片上的小朋友處理口香糖的行為,說一說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為什么?
3、幼兒討論:如果將口香糖亂吐,會帶來什么樣的不好后果?說一說口香糖為什么很難清理?
(2)放錄像,看新聞報導“天安門廣場地面被口香糖污染了”,讓幼兒知道亂吐口香糖可不是件小事,清潔工人要費很多時間和精力去清理,給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4、處理口香糖
讓幼兒任意選一種口香糖或泡泡糖,說說口感,吹一吹泡泡。然后,想出正確的辦法處理吃過的口香糖(或泡泡糖),交流你是怎么處理的?為什么這樣處理?
5、廣而告之
(1)引導討論:我們用什么方法讓更多的人知道,隨便吐口香糖對環境的不良影響?知道正確處理口香糖的方法?引起幼兒做廣告的興趣。
讓幼兒欣賞中央曾放過的公益廣告錄像,以及其他宣傳廣告畫,啟發幼兒策劃公益廣告。
(2)以“不許口香糖污染環境”為題策劃公益廣告。分組討論講出自己的廣而告之的辦法。策劃出多種形式的廣告,如:廣告宣傳畫,廣告表演等。
提供制作廣告的材料,分組制作或排練表演,教師指導(提示幼兒可利用口香糖的包裝紙)。
(3)欣賞每組的公益廣告(表演形式的可配上音樂)。
活動延伸
1、帶領幼兒制作的宣傳廣告張貼在活動區,活動室明顯位置及幼兒園大廳,提醒大家不要亂吐口香糖,防止口香糖的污染。
2、在科學區域,在有口香糖的土壤和沒有口香糖的土壤里,同時種植花草,看有什么結果?體驗口香糖對環境的污染。
設計意圖
一天,午睡起床后,有一女孩發現自己頭上有口香糖,頭發被粘在一起,怎么也弄不下來,沒辦法只好大哭起來,經過詢問得知是另一小朋友午餐后吃口香糖,上床后,覺得好玩,把口香糖放在女孩頭上。由于口香糖洗不掉,只能把粘上口香糖的頭發剪掉。口香糖污染環境的事情在我們身邊經常發生,抓住這個機會,設計此活動,讓幼兒知道在物質給我們帶來享受的同時,也會給我們的生活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帶領幼兒走進環保,感知環境保護的重要。培養孩子從小做起,從我做起,養成文明的好習慣,增強環保意識,愿意保護環境,通過豐富的教育活動,讓環保深入幼兒的心靈。
【幼兒園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社會冬天教案06-25
幼兒園社會端午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教案05-13
幼兒園品德與社會的教案11-24
《社會安全》幼兒園教案03-29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07-14
幼兒園社會疫情教案03-05
幼兒園社會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環保教案04-08
參觀幼兒園社會教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