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集合五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圖譜的幫助下,欣賞歌曲,初步理解歌曲內容與結構,感受歌曲十六分音符的歡快、跳躍。
2、嘗試運用身體樂器為歌曲中“嘚啵嘚啵嘚”伴奏,體驗多形式歌唱活動的快樂。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4、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理解歌詞的含義。
【活動準備】
ppt一份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理解歌曲結構與內容
1、傾聽歌曲,初步了解歌曲內容
師:今天何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首歌,這首歌在去年的少兒原創歌曲比賽中獲得了金獎,讓我們仔細來聽一聽。
2、嘗試用拍手、跺腳打節奏
1)找一找歌曲中有趣的部分(學習嘚啵嘚啵嘚)
2)出示出示節奏ⅩⅩⅩⅩⅩ,引導幼兒數一數拍手一邊
3)簡單了解“嘚啵嘚啵嘚”是平時爸爸媽媽在我們耳邊的嘮叨,都是愛我們的表現。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嘚啵嘚啵嘚”。
3、傾聽錄音,尋找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引導幼兒聽見一個做一個動作,并在心里面數好。
4、通過提問理解歌詞內容(教師一邊演唱一邊貼節奏卡,幫助幼兒尋找正確答案,演唱結束后也提同樣問題,并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歌詞圖片,并按歌曲節奏擺放,重點學習爸爸、媽媽的話。
5、播放錄音,幼兒跟唱歌曲,進一步鞏固對歌曲
二、嘗試用身體樂器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鞏固對節奏ⅩⅩⅩⅩⅩ的掌握。
1、教師提問,引出身體樂器,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標記,每次幼兒提出、出示相應標記后,大家一起拍一拍,特別是用嘴唇和舌頭發音的作為重點練習,并提示用了這個嘴里就不能唱“嘚啵嘚啵嘚”了
2、選擇一種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若選用嘴巴和舌頭,可以先單獨練習一句)
3、選擇兩種身體樂器為“嘚啵嘚啵嘚”伴奏
1)幼兒自己探索運用兩種身體樂器為“嘚啵嘚啵嘚”伴奏
2)個別展示并帶著大家我們試試
3)集體演奏(兩遍)
三、嘗試兩人合作演奏(用一種動作、兩種動作都可以)
1、幼兒兩兩探索合作的方式,教師巡回觀察和指導。
2、兩兩展示,教師及時給予鼓勵。
3、集體運用身體樂器進行演奏。
【活動反思】
在活動設計上,為了讓幼兒快速理解歌曲,考慮到幼兒又具有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所以先請幼兒欣賞歌曲視頻,在圖文聲并茂的情境中,最大化地理解歌曲。實踐證明,觀察的仔細的孩子馬上就能理解“嘚啵嘚啵嘚”的含義,也清楚的知道了歌曲中有爸爸、媽媽和孩子三個角色。
接著請孩子分句傾聽每個角色說的話,孩子們對于爸爸媽媽的話都能很快地學說,也發現了該歌曲的說唱特點。整個活動中孩子說的話是難點,孩子們聽了以后說不完整,需要教師的講解,既要用孩子們能聽懂的語言,又要概括的言簡意賅。在理解的基礎上出示相應的節奏卡讓孩子能夠有節奏地說,因為難度較大,所以進行反復的聽和說的練習,當然每次策略都不一樣,從拍手打節奏說——配上圓舞板打節奏說——配上琴聲說。
解決難點之后,孩子看著圖譜就能很自然地就把歌曲完整的說唱出來了,通過數次不同的角色分工讓孩子體驗不同的角色特點,也能更深的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由此引出社會教育話題,引導孩子聯想到生活中喜歡和自己“嘚啵嘚啵嘚”的其他人,理解這種愛的表達方式,感受他人對自己的關愛,也懂得了和他人“嘚啵嘚啵嘚”是相互表達關愛的一種方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設計意圖:
《新綱要》指出:在藝術活動中“要尊重幼兒個人的意志,給兒童自己選擇表達內容和方式的自由”。大班幼兒節奏感較強,而《蘿卜謠》讓幼兒自選樂器伴奏和自由創編節奏詞,充分給了幼兒自由表現音樂的機會。這首節奏兒歌簡單、明快,在音樂活動中通過拍打,敲擊身體的各個部位以及自由選擇節奏樂器,產生不同節奏的聲音,從而有興趣地創造性地來表現音樂。
活動目標:
1、感受節奏兒歌的韻律之美,嘗試自編相應節奏動作及兒歌伴奏有趣、詼諧的特點,提高幼兒音樂節奏能力。
2、學習自編節奏詞,體驗創編的樂趣。
3、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4、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活動準備:
1、打擊樂器若干。
2、多媒體課件。
活動重難點分析:
學習自由創編節奏詞。
活動過程:
一、課件引出節奏兒歌。
故事:有一只兔子叫跳跳,它呀最愛吃蘿卜了,中午到了跳跳該吃中飯了,它來到菜地拔蘿卜|拔蘿卜|拔拔|拔0|,回到家打開水龍頭,跳跳洗蘿卜|洗蘿卜|洗洗|洗0|,洗干凈了,就把蘿卜放在菜板上用刀切蘿卜|切蘿卜|切切|切0|,然后放在鍋里炒蘿卜|炒蘿卜|炒炒|炒0|,不一會兒,蘿卜就炒好了,跳跳就美美地吃蘿卜|吃蘿卜|吃吃|吃0|。
二、請幼兒一起說兒歌,并配上自編的動作。
1、這個故事有趣嗎?哪些地方有趣? 拔蘿卜|拔蘿卜|拔拔|拔0| 洗蘿卜|洗蘿卜|洗洗|洗0| 切蘿卜|切蘿卜|切切|切0| 炒蘿卜|炒蘿卜|炒炒|炒0| 吃蘿卜|吃蘿卜|吃吃|吃0| 2、幼兒分成四組,分別是“拔、洗、切、炒”最后大家一起說“吃蘿卜”,邊說邊做相應動作,教師指揮幼兒練習2遍。
三、用打擊樂器為兒歌伴奏。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邊說兒歌,邊按節奏齊奏。
2、幼兒分成四組,每組按“拔、切、洗、炒”打節奏一次,最后一句“吃蘿卜”一起打節奏。
四、自編兒歌節奏詞。
1、請小朋友想一想還可以編哪些有節奏又有趣的詞?
2、幼兒自編節奏詞如:踩高蹺|踩高蹺|踩踩|踩0| 蹦蹦床|蹦蹦床|蹦蹦|蹦0| 拍皮球|拍皮球|拍拍|拍0| 敲小鈴|敲小鈴|敲敲|敲0|等 幼兒齊說并配上樂器伴奏。
3、快樂大比拼活動:自編節奏詞串聯 下面我們來玩一個快樂大比拼活動,比一比誰能得冠軍。
請小朋友把自編的節奏詞串聯成句,如:刷牙齒|刷牙齒|刷刷|刷0| 背書包|背書包|背背|背0| 乘汽車|乘汽車|乘乘|乘0| 看誰編的多,就能奪得冠軍。
五、活動延伸:
提供給幼兒一個新節奏,請幼兒自己創編節奏詞,下次再參加快樂大比拼。
活動反思:
在本次的新教師會教中,我選擇了一節大班音樂活動《蘿卜謠》,這是一節以樂器敲打節奏為主線的課程。之所以選擇了這一類型的音樂活動,是因為在我們班有許多數量的原來保留下來的樂器資源,但之前幼兒卻很少接觸節奏及樂器的教學,于是,我希望通過這節課,能讓幼兒體會到樂器節奏所帶來的樂趣。
縱觀整個活動,主要分成四個環節來完成:音樂圖片,引出兒歌——學習兒歌,鞏固節奏——運用樂器,表演節奏——小組合作,創編節奏。從目標的完成度來看,尤其是最后的難點環節,幼兒還是磕磕絆絆地創編出了自己的節奏類型,但同時,我也對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以下幾點反思:
一、整體安排欠緊密,時間拖沓
整節課的教學時間足有四十分鐘,遠遠超過了大班的上課要求,總結其原因主要是教學內容過多,安排不夠緊湊。其實這個簡單的節奏幼兒已經能夠很快掌握,在實施中可以適當地根據進度減少練習次數,同時,創編節奏詞這一環節并沒有很好地起到鞏固節奏的作用,幼兒只是模仿性地將后面的名詞進行了改動,而不能自己拓展性地創編出新詞,或許可以將這一內容省略。并且,最后的小組創編環節由于細則沒有說清楚,操作時也浪費了不少時間。
二、提問無創意,語句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一、預設目標
(一)音樂智能
1、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引導根據童謠內容進行簡單的肢體律動。
2、初步認識樂器——響棒。
(二)整合其他智能
1.身體運動智能:在操場上玩游戲。
二、活動資源
活動材料:1、小老鼠、小貓的頭飾。2、樂器:響棒 3、音樂《嘉禾舞曲》
三、示例活動
1、帶領寶寶到戶外有落葉的地方,邊念兒歌邊鼓勵寶寶觀察并感受樹葉飄落的到處都是的景象。
師:秋風吹,樹葉飄,紅葉黃葉往下掉。一片一片拾起來,和我一起做游戲。
2、可運用優美和生動的語言激發寶寶對大自然的熱愛,加深寶寶對秋天到處都是落葉的美好景象的感受。
3、鼓勵寶寶用動作或語言表達對美好景象的感受,如學學小樹葉飄。
4、給每位寶寶一個小筐,并帶領寶寶找樹葉、撿到的樹葉放近筐里。
5、可請配班老師協助分組進行活動,注意觀察寶寶的行動,保證寶寶在老師的視線內,注意寶寶的安全。
6、引導并鼓勵寶寶在撿樹葉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樹葉的顏色、形狀等。
c 四、活動指導策略:
(一)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秋天落葉的美好景象。
難點:喜歡親近大自然。
(三)活動形式:談話、戶外實踐。
四、活動觀察與
各關鍵能力表現突出表現較好表現一般備注語言能力
感受能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盧梭的《睡著的吉卜賽姑娘》,感受畫面的寧靜、悠遠、奇特、神秘。
2、在感受作品的基礎上,嘗試畫一幅人與動物共存的想象畫。
3、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材料準備:
1、實物投影儀,盧梭的《睡著的吉卜賽姑娘》。
2、各種繪畫工具、卡紙。
活動過程:
1、以提問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你喜歡什么動物?你和它在一起有什么感覺?
幼1:我喜歡老虎,老虎是森林之王。
幼2:我喜歡小花貓,小貓很可愛能陪我睡覺。
幼3:我喜歡小熊,跟它在一起,我覺得很暖和。
幼4:我喜歡小鳥,小鳥會和我們一起唱《誰會飛》。
……
2、欣賞抽象畫《睡著的吉卜賽姑娘》,根據畫面的內容展開討論。
師: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幅人與動物的畫。
師:你在畫上看到了什么?獅子和姑娘各是怎么樣的?他們在干什么?
幼1:我在畫上看到了獅子和姑娘,姑娘在睡覺,獅子在保護她。
幼2:我看到了獅子和姑娘,姑娘在演奏琴累了就睡著了,獅子在看她睡覺。
幼3:我也看到了獅子和姑娘,姑娘被獅子咬死了就躺在沙漠上。
幼4:我覺得姑娘在聽獅子講故事呢!
……
師:獅子吃人是什么樣子的呢?
幼:很兇,很恐怖(幼兒比劃獅子吃人的樣子并學獅子的吼叫)。
師:那畫面中的獅子是什么樣的呀?
幼1:獅子很安靜,靜悄悄的和姑娘講故事。
幼2:獅子在保護小姑娘,跟姑娘說:“你睡吧,我會保護你的。”
……
師:除此之外,你還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幼1:我還看到了月亮,感覺月亮很圓、很亮。
幼2:我還看到了琵琶、月亮、花瓶,好象是姑娘在夜晚時演奏琵琶,使我聽到了什么?
……
師:這琴不叫琵琶,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曼陀鈴(豐富詞匯:曼陀鈴)
師:你覺得這是什么時候發生的事?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幼:晚上發生的`事情,因為有月亮。
3、引導幼兒欣賞畫面的色彩及細節的刻畫,討論:
師:你看畫面中最明亮的是什么?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幼:月亮,因為月亮很亮,照亮了獅子和姑娘。
小結:月亮在畫面中雖然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卻讓整個畫面變得明亮起來。使人產生一種神秘、幽靜的感覺。
師:你覺得畫中描繪的最細致的是什么?這樣畫有什么好處?
幼:我覺得獅子的毛畫得很細致,還有姑娘身上的衣服頭發也畫的很細致。這樣給人感覺很舒服。
小結:獅子、曼陀鈴和姑娘身上的衣服是畫面中描繪最細致的地方。這樣畫,有的很細致,有的很概括,讓人感到既像在我們當中,又像在我們夢幻中,有一種亦真亦幻,非常奇特的感覺。
師:老師這有三首曲子,你覺得哪一首最像這幅畫呢?(幼兒欣賞曲子進行配樂)
幼1:我覺得第三首曲子,因為姑娘在睡覺時很安靜,很舒服。
幼2:我覺得第二首曲子,因為小姑娘在演奏曼陀鈴很歡快、很好聽。
幼3:我覺得第三首曲子最像這幅畫了,就像獅子在和姑娘說悄悄話或獅子跟姑娘講故事。
……
4、進一步引導幼兒感受畫面的寧靜、空曠與神秘: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飛進畫里,坐在姑娘的身邊,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師配樂講片段,使幼兒更能投入到畫中)
幼1:我好象聽到了獅子說:小姑娘你睡吧,我會在這保護你。
幼2:我聽到了獅子對小姑娘說:“我愛你!”
幼3:我聽到了獅子在跟小姑娘說:“我喜歡你,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
師小結:一幅畫不僅可以看,還可以聽,這樣,畫就變得有聲有色了。
5、簡單介紹畫家和作品名稱,你喜歡這幅畫嗎?你想給它起個什么名字?你知道這幅畫的作者是誰嗎?
幼1:我喜歡這幅畫,就給它取個《美麗的姑娘》。
幼2:我覺得叫《獅子和姑娘》比較合適。
幼3:我也喜歡這幅畫,就叫《漂亮的月亮》。
……
6、引導幼兒討論: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它是什么樣的?你希望和它怎樣相處?你能像盧梭一樣畫一幅人和動物在一塊兒的畫嗎?
幼1:我喜歡獅子,我覺得獅子能保護所有的小動物。我想跟它一起來保護我們班的小朋友。
幼2:我喜歡小兔子,我要和它玩《小兔子乖乖》的游戲。
幼3:我喜歡小狐貍,狐貍很聰明,這樣我就可以天天起來回答問題了。
幼4:我喜歡長頸鹿,因為長頸鹿很高,可以把我也舉的老高老高的。
……
7、幼兒自制繪畫工具作畫。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想象的畫面,大膽用色。
師:那就請小朋友畫一幅人和動物的畫吧。
8、作品評價:展示幼兒的作品,并請幼兒互相觀摩欣賞與交流。(引導幼兒自由述說,互相評價)
師:你這幅畫是和誰在一起,在做什么呢?(可以和你的同伴一起分享你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音樂活動中享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發展幼兒的音樂表現力。在理解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鞏固附點音符的演唱。
3、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秋天背景圖、棉桃等戰士小圖片一套、錄音機、鋼琴、布置秋天的美麗場景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發聲練習
教師:見到小朋友我很高興,剛才我送給大家樂一首好聽的歌作為禮物,你們也送給我一首好聽的歌好嗎?我聽聽誰送的歌最好聽。
2、參觀秋季豐收景象
教師:秋天到了一切好像都在悄悄地變化,我發現蘋果豐收了,你發現了什么?
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有很多果實都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參觀一個秋季果實博覽會吧.(方音樂“秋天多么美”)
二、展開部分
1、觀察棉桃,以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你知道嗎?你看它正咧開嘴在對著我們笑呢,多可愛啊!我們就叫它棉桃姐姐吧!(引導幼兒觀察露出的棉花就象他的小百牙)你知道棉桃姐姐為什么笑的這么開心嗎?
2、教師范唱兩遍
(1)教師:它好象在對著我們說秋天多么美,秋天多么美,你覺得秋天美不美,你也笑著告訴棉桃姐姐,秋天多么美,秋天多么美。我還想到了一首歌呢,名字就是秋天多么美我唱給大家聽吧!
提問:你覺得這首歌曲好聽嗎?為什么?
(2)你最喜歡哪一句呢?請你在來聽一遍,聽完了告訴大家。(教師再次范唱并用圖片提示)
3、語言節奏學歌詞
小朋友你最喜歡歌詞的哪一句?
4、幼兒整首跟唱
(1)提示幼兒唱歌的姿勢和用自然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2)第二遍提示幼兒注意情緒的表達
教師:小朋友剛才都說到了聽到這首歌曲感到很歡快很優美,就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用最好聽的聲音來唱出秋天的美吧。
5、分組表演唱
教師:小朋友唱的真好聽,剛才看到小朋友還邊唱邊加上動作呢,誰想上來表演一下讓大家都聽聽看看。(唱完后讓孩子們自評)你喜歡誰的表演?為什么?
三、結束部分
教師演唱后兩段引起幼兒在學習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唱的好極了。這首歌曲還有兩段呢,唱到了稻花姐姐和高粱姐姐,我唱給小朋友們聽聽。
帶幼兒走出教師
教師:你們看秋天多美啊,大家都這么的開心,我還帶來了照相機呢!我想和小朋友到院子里和秋天的美景照張像,留作紀念,你愿意嗎?好我們去照相了!(放音樂出教室)
活動反思:
《秋天多么美》是一首優美、活潑的兒童歌曲,本次活動有三個目標:
1、讓幼兒感受優美的樂曲,并能用自然的聲音唱出來。唱時要表現出喜悅輕快、活潑的情緒。
2、通過歌曲教學加深幼兒對秋天的認識。
3、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
為了達到本節活動的目標,我把本次活動分為四大環節,即秋天的序曲、認識秋天、歌唱秋天、美麗的秋天,從聽、看、動、作、思五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設計。
一、聽,即用耳朵聽。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因此在歌曲教學活動中,我采用多聽多變的形式,變換著不同的形式讓幼兒多聽。如聽mtv唱片、聽老師范唱、帶著問題聽、打著節奏聽、跳著舞來聽等,讓幼兒潛移默化地學唱歌曲,培養其獨立學習的能力,避免了老師唱一句,幼兒唱一句的灌注式教學。
二、看,百聞不如一見,活動前我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搜集了棉桃、水稻、高粱三種植物,讓幼兒過目后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制作了豐富多彩、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如考慮到城市的孩子大多生活在水泥鋼筋建筑的高樓里,離秋天里農村收獲的景象距離很遠,因此,我把農村收獲的景象用相機拍下來制成課件,讓幼兒有一種親臨其境的感覺,分享收獲的喜悅,加深了對秋天的認識,同時利于歌曲的感情處理
三、動,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因此不失時機給孩子提供動的機會,讓幼兒心動、腦動、口動、手動、全身動,感情處理讓其心動,歌曲創作讓其腦動,歌曲演唱讓其口動,節奏強弱讓其手動,豐收舞蹈讓其全身動,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
四、作。即創作,在平日的活動中孩子的創新總是令我贊嘆不已,因此我大膽地進行著教學實驗,不論是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我都用歌聲與孩子進行交流,鼓勵孩子把想說的用歌聲唱出來,我想充滿歌聲的童年一定是快樂的童年。
五、思。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有著豐富的內涵,借助《秋天多么美》優美的音樂,結合新課改的精神,我從各個領域進行教育滲透,如自然科學教育、藝術教育、品德教育、衛生教育等,使幼兒不僅僅是學到了一首好聽的歌,而是學到了許許多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知識。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音樂《音樂噴泉》教案08-03
《音樂噴泉》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1
幼兒園大班音樂音樂教案07-28
幼兒園音樂大班教案07-3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09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1
賽馬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1-26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買菜》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