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小班教案

時間:2022-08-20 09:24:20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錦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幼兒園小班教案范文集錦10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狗尾巴草,探索其多種玩法,體驗活動的快樂。

  2、大膽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染色、作畫。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重點、難點:

  活動的重點是:探索狗尾巴草多種玩法。難點是:把狗尾巴草當作畫工具,愿意和同伴一起在大舞臺上選擇顏色作畫。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狗尾巴草(插在花泥上)、顏料水、作畫的舞臺(在塑料板上貼上宣紙)、抹布、課件。

  2、經驗準備:幼兒散步時見過狗尾巴草。

  設計理念:

  《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設計思路:

  小班的幼兒活潑好動,他們對外界充滿了好奇,看到每一株花花草草都會很興奮,喜歡擺弄、操作。我園正處農村,狗尾巴草是孩子們隨處可見的比較熟悉的一種秋冬季植物。結合我園課題《鄉鎮幼兒科技教育活動研究》,因此,我設計了本次綜合活動《狗尾巴草》。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游戲的方式貫穿始終。

  教學過程:

  (一)認識狗尾巴草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小草,快來摸一摸、看一看它是什么樣子的?(教師指導幼兒觀察、講述)

  2、誰來說說它是什么樣子的?它像什么呢?(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操作課件,引出名稱——狗尾巴草。)

  3、狗尾巴草長在哪里呢?(待幼兒講述后,觀看課件)

  4、師小結:原來大樹下、小河邊、墻角邊都長著狗尾巴草,它呀就生活在我們的周圍。那你們有沒有和狗尾巴草玩過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一開始,我就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活動環境,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充分調動起幼兒的積極性。為引出下一個環節玩狗尾巴草作了鋪墊。)

  (二)玩一玩狗尾巴草

  1、今天我們就來玩一玩狗尾巴草,你可把它變成什么?怎么玩?快來試一試!

  (幼兒手拿狗尾巴草自由玩耍。在這過程中發現有特別的玩法時,就引導全體幼兒一起做一做。)

  2、(師手拿狗尾巴草作跳舞狀)看,現在狗尾巴草在干什么?我們也一起來跳一跳。

  (游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能有效的吸引孩子,引發孩子的興趣,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調動了他們探索狗尾巴草多種玩法的積極性。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此游戲活動能夠面向全體,能力差的、膽子小的幼兒也能體會到成功和快樂。同時又為下一個環節染色、作畫作了鋪墊。)

  (三)幼兒作畫

  1、演示

  師:狗尾巴草呀要穿上漂亮的衣服在舞臺上跳舞了!看,它要穿衣服了(示范染色),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衣服穿好了,跳舞開始了(師邊念兒歌邊作畫)狗尾巴草跳累了,休息一下,看!舞臺上留下了一幅美麗的(畫)。

  (教師將角色適當轉換,以狗尾巴草的角色穿插活動,并提出活動的要求、規則。這一環節目的是通過演示讓幼兒掌握正確的染色、作畫方法,激發幼兒操作的欲望。幼兒情緒十分高漲,為下一環節幼兒作畫打好基礎。)

  2、幼兒操作

  師:看,后面有個大舞臺,快讓你們的狗尾巴草也穿上漂亮的衣服跳舞吧!

  (此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重點,小朋友們通過自己的嘗試、探索,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在這個活動環節中,我是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寬松的活動氣氛中,幼兒的表現欲望得到了滿足。)

  (四)欣賞作品,結束活動

  師:快和好朋友一起來看一看、說一說,狗尾巴草跳完舞后,留下的畫像什么?

  (此環節為幼兒提供了自由交流的空間,一方面體驗交流的樂趣,另一方面通過聽、看、想,積累更多知識經驗。在這個環節中,他們不受干擾,說自己想說的,看自己喜歡看的。師幼互動交流評價,可讓幼兒在自我表達中,在聽同伴,聽老師的建議中,在思考中提高語言能力、擴展思路、提高審美情趣等多方面能力。也有利于教師進一步了解幼兒,開展有針對性的活動。評價是美術活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們各抒己見,有的說自己的畫,有的說同伴的畫,大家在相互交流中,感到十分的有趣,得到許多不同的啟發。活動在自我展示,體驗樂趣與成功中落幕。)

  活動反思:

  1、從選擇的內容上看,比較貼近農村孩子的生活,狗尾巴草是孩子們隨處可見的比較熟悉的一種秋冬季植物,他們具有一定的感性經驗,因此,做到了活動內容源自于生活。

  2、多媒體的使用使活動內容更加直觀,便于幼兒理解,使幼兒更快更直接地了解到狗尾草的生長環境,符合小班幼兒的理解特點。

  3、多種顏色的使用:豐富了幼兒視覺感受。紅、黃、藍做為小班幼兒最便于認識的顏色在本次活動中充分發揮了視覺效果,從而保證了幼兒參與活動的重要性,

  4、實物的使用,從多種感官來刺激幼兒,便于幼兒深入理解實物從而為其后的活動做好鋪墊的作用。的環節讓幼兒大膽地觸摸、觀賞、感受狗尾的特性,讓幼兒喜愛上狗尾草,喜歡和狗尾草游戲。從而為后半部分玩狗尾草、作畫環節打下基礎。

  5、作為綜合活動,在設計過程中我注重了各領域的整合滲透,在作畫環節中我不僅強調了藝術方面的美感、色感,要求還注重了情緒方面的體驗,讓幼兒感受自我作畫帶來的快樂和自我作畫過程中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常見的可泡發食品由小變大的有趣現象。愿意。

  2.在動手嘗試泡發食品的過程中,探索泡發食品的大小變化

  3.喜歡探究事物的變化,有初步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透明玻璃杯兩個,小碗幼兒人手一個;盛有溫水的大盆四個,小碟四個,盤子四個;木耳、菊花茶葉若干;音樂磁帶一盤。玩具泡泡球多個。

  經驗準備:提前幫媽媽泡一下木耳。

  活動建議: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師出示泡泡球并放入水中,引導幼兒觀察泡泡球的變化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玩的玩具,它會變魔術,我們一看它會變成什么樣子吧。

  :原來這個泡泡球可以從很小變得很大。我們的生活中就有很多東西會變這樣的魔術。

  二、出示木耳激發幼兒觀察其變化的興趣,使幼兒了解泡發食品的變化。 1.教師出示兩塊大小基本一樣的木耳,并動手實驗引導幼兒觀察其變化。

  師:我這里還有一位魔法師,大家都認識它,它還帶了一個好朋友過來變魔術,我們一看它們的表演吧。

  教師將木耳分別放入有水的和沒水的杯子中,引導幼兒認真觀察。

  2.引導幼兒猜想木耳的變化。

  師:大家猜一猜放在水里的木耳會變成什么樣?為什么呢?

  教師:木耳可能會變大了、變小了、沒變化。

  3.教師出示泡好的木耳引導幼兒發現木耳由小變大的科學現象。

  三、組織幼兒自主選擇動手泡發木耳,在動手操作中觀察發現木耳的大小變化。

  1.以生活情景為引導,激發幼兒動手泡發木耳的興趣。

  師:小朋友,老師有件事情想請你們幫忙,食堂的老師中午要做“木耳炒肉”,你們能幫阿姨泡一些木耳做菜用嗎?

  2.幼兒動手泡發木耳,

  啟發幼兒進行生活經驗聯想:你還知道那些食物泡發后會發生變化。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活動延伸:

  在益智區為幼兒準備菊花茶、胖大海等可以泡發的材料引導幼兒活動后動手沖泡,再次發現并體驗這一有趣的科學現象。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教幼兒練習在一定范圍內四散跑,增強幼兒跑的能力。

  2、初步培養幼兒在奔跑過程中的躲閃能力。

  3、進一步了解光和影子的關系,體驗游戲的樂趣。

  4、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陽光燦爛的戶外場地。

  2、事先用粉筆在場地上畫好一個大圓圈。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今天陽光明媚,天氣暖暖的,我們一起出去做游戲好不好?

  帶幼兒到活動場地。先帶領幼兒熱身,讓他們走走跑跑跳跳,活動一下四肢。

  二、玩游戲“踩影子”

  1、踩自己的影子

  讓小朋友們先找一找自己的影子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樣子的?接著,讓小朋友們分散開來想辦法踩自己的影子。

  2、踩好朋友的影子

  踩過自己的影子之后,接著我又開始引導幼兒踩別人的影子。兩個幼兒一組,一個踩另一個的影子,另一個邊跑邊躲閃。

  3、創新玩法

  等幼兒大致熟悉了這個游戲之后,開始讓幼兒四散開來玩“踩影子”的游戲,幼兒進行游戲,教師也可以參與到游戲中,啟發幼兒動腦筋怎樣才能不被捉影入捉到。(跑到陰涼處,沒有影子也就捉不到)

  交換角色,盡量多地給幼兒當捉影人的機會。在體驗到游戲的快樂之中,培養幼兒在奔跑過程中的躲閃能力。

  三、活動結束

  孩子們真棒,現在休息休息,甩甩胳膊踢踢腿,我們準備回教室了。

  活動反思:

  這個體育活動不但能鍛煉幼兒身體,還能開發孩子智力。在玩“踩影子”過程中,使幼兒進一步了解光和影子的關系。并且通過創新玩法,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發散思維。

  通過游戲,幼兒練習在一定范圍內四散跑,增強幼兒跑的能力,初步培養幼兒在奔跑過程中的躲閃能力。

  小百科:影子是一種光學現象。由于物體遮住了光的傳播,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而形成的較暗區域,就是我們常說的影子。分為本影,半影。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感冒的癥狀,知道感冒后身體不舒服要及時告訴大人。

  2.初步了解預防感冒的方法。

  3.知道感冒了不怕打針吃藥,做個勇敢的孩子。

  活動準備:

  1.小叮當手偶一個

  2.自拍錄像小片段

  3.預防感冒方法的圖片(洗手、吃飯、鍛煉……)

  4.小叮當音樂

  活動過程:

  1.設置情景——引發興趣,導入活動。

  出示小叮當手偶:“今天我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看看他是誰?”小叮當:“大家好!我是小叮當,今天我給大家唱一首歌曲(唱兩句后不停的打噴嚏),我怎么了?我不能給大家表演節目了,小朋友再見!”

  2、組織討論——了解感冒的癥狀及原因。

  問題一、小叮當怎么了?為什么會感冒?

  師小結:穿衣服少了、蹬被子了、到人多的地方被傳染了都容易引起感冒。

  問題二:你們感冒過嗎?感冒了會有什么感覺?

  師小結:鼻子不透氣、流鼻涕、嗓子痛、頭痛、咳嗽、打噴嚏、有時候會發燒,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要及時告訴大人。

  3.觀看錄像小片段——滲透情感,懂得不怕打針吃藥。

  討論:小叮當到哪里去了?他打針的時候哭了沒有?小朋友打針的時候是怎么做的?

  師小結:小朋友也是勇敢的孩子,如果你感冒了,要趕緊去看醫生,不怕打針吃藥,這樣感冒很快就會好了。

  4.結合圖片展開討論——初步了解預防感冒的方法。

  (1)討論:小朋友想一想,怎么樣就不感冒了?

  (2)看圖片提升經驗,了解預防感冒的方法:勤洗手、多喝水、不挑食、睡覺蓋好被子、天冷了及時穿衣服、不到人多的地方去、多鍛煉身體……

  五、活動延伸:隨著小叮當的音樂與幼兒一起外出鍛煉身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學習大膽朗誦兒歌。

  2、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豐富詞匯:暖洋洋。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詩歌,根據詩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重點難點

  能理解詩歌內容,會用詞匯形容太陽。

  活動準備

  制作課件:冬天里人們曬太陽的視頻、《種太陽》的 音樂、兒歌磁帶、錄音機、太陽的首飾。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

  今天可真冷啊,我們來看看人們都在干什么?(看視頻)

  提問:天氣怎么樣啊?人們有沒有覺得冷呢?為什么?

  那今天太陽公公還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樣禮物哦!

  二、學習詩歌。

  放錄音提問:小朋友聽到了什么?曬了太陽手兒怎樣了?臉兒怎樣了?

  老師朗誦一遍提問:冬天的太陽曬在身上感覺怎么樣?(豐富詞語:暖洋洋)

  如果太陽躲起來了,那小朋友會有什么感覺呢?

  出示太陽的手飾和太陽公公做游戲。

  拿出太陽幼兒就高興的邊跳邊念兒歌,躲起來就坐位置念兒歌(重復幾遍)

  三、結束。

  播放音樂。跟著音樂到外面邊曬太陽邊念兒歌邊游戲。

  活動延伸:教幼兒玩踩影子的游戲。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運用了課件,利用了視頻;激發幼兒的興趣,幼兒興趣濃厚,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能跟著老師一起討論太陽。幼兒能自己談出太陽曬太陽的一些感覺。

  小百科: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占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愿意參與觀察活動,觀察時專心、認真。

  2、初步了解菊花的.主要外形特征,能叫出名稱。

  3、學會關心、愛護幼兒園里的花。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5、探索與實驗,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活動準備:

  戶外正開放的菊花或盆栽菊花,音樂。

  活動過程:

  觀察盆栽的菊花,引起興趣。

  觀賞園內花卉,運用語言、表情誘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師:這里的花漂亮嗎?是什么顏色的?

  幼1:有黃的、白的。真漂亮。幼2:這是菊花 。

  師:在我們的教室里也有許多的菊花,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運用多個感官,感知菊花外形特征。

  師:這些都是什么花?幼:菊花。師: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幾盆菊花、有幾種顏色?

  師:這些菊花的樣子都一樣嗎?它們的花瓣是什么樣子?像什么?葉子什么顏色?

  師:聞一聞菊花是什么味道的?佳:沒有味道。豪;有點香香的。

  教師小結:在觀察菊花的環節中,還在嗎通過多種感官,對菊花進行觀察,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對菊花產生興趣的同時,學會了如何觀察花,對菊花有了新的認識。

  欣賞兒歌《美麗的菊花》,引發愛護花的情感。

  師:我們的菊花可真漂亮,老師幫小朋友把它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來念一念。

  師:花兒真美麗,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呢?幼:看到花只好看看,不好摘。幼2:花是用來欣賞的。幼3:看到別人采花,要說不能采。

  游戲:蝴蝶飛舞。

  師:我們的菊花今天來到我們的小二班很開心,想和你們做個游戲“蝴蝶飛舞”請小朋友來扮演蝴蝶飛到花叢中和菊花做游戲,采蜜。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我還發現在活動中幼兒似乎被教師牢牢地控制著,未能體現出學習的主體性。我們不禁要問,為何總是教師在提問?為何不鼓勵幼兒發現菊花其他的秘密?如果我們能給幼兒提供幾盆真實的菊花供幼兒盡情的觀察,是否就可以鼓勵他們在看一看中自己提出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整理出有價值、能促進發展的興趣點,從而教師再引導他們進一步探究、發現、交流、討論,這樣就可以讓他們在開放和充滿質疑的情境中學習,在不斷體驗探索中感受成功和樂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商店購物的基本程序:選擇商店→付款,能到商店。

  2、初步使用禮貌用語。

  3、懂得商店賣的東西不只是一種,會有很多。

  活動準備

  投放洗發水、沐浴露、蔬菜等玩具,飲水機,收銀臺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新增的商店游戲材料,導入游戲。

  1、教師:之前我們也玩了“買東西”的游戲,學會到商店購物。懂得要怎么樣去買,上星期我們在“娃娃家”游戲中開了一家商店,我們也看過商店里都有哪些東西。

  但是在看的過程中我發現到小朋友們對商店還不是很了解,他們總覺得很好奇但是不不知道怎么玩,他們也會混了以為商店里只有一種東西可以,不對的哦!商店里可以有很多東西是可以買的。(教師出示新增的商店材料,如洗發水、沐浴露、蔬菜等。)今天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就可以到商店里買東西了。

  2、教師與幼兒一起回憶商店購物的流程:選擇商品→付款。

  二、教師:在上次的游戲中,娃娃家的爸爸媽媽一直忙著煮飯炒菜,你們的爸爸媽媽平時在家還會做些什么呢?今天我們有了商店,那么,爸爸媽媽也可以去哪里呢?

  爸爸除了在娃娃家他還可以去哪里呢?有誰知道而且娃娃家新增的商店要誰來看店呢?

  三、提出游戲要求。

  1、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做家務要分工。

  2、商店的營業員與顧客之間要使用禮貌用語,上次啊!老師發現到很多小朋友們都很沒禮貌,不管是當老板還是當營業員,還有客人來了他們也不會去招待。

  四、幼兒自主游戲,教師觀察指導。

  1、重點觀察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到商店購物的情況。

  2、幫助娃娃家的爸爸媽媽豐富游戲情節,提醒他們去商店買東西等。

  3、提醒營業員和顧客使用禮貌用語。

  五、整理游戲材料,師幼分享游戲體驗,評價游戲情況。

  1、整理游戲材料。

  2、交流游戲情況。

  教師:今天你們扮演了誰,都做了些什么?你們到商店買了些什么?

  活動反思

  上完課后我發現孩子們玩得很開心,他們對于這個游戲也很喜歡在玩得時候孩子們都懂得自己的角色身份,不會像上次那么的亂,也不會出現把角色搞混了,后面我發現到收銀員把錢給了其他小朋友我想這跟我的指導有很大的關系,下次在指導的時候要先強調好規則和要求,加強孩子們的語言表達。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數。

  2、通過各種游戲培養幼兒動手、動口、動腦能力。

  活動重難點:讓幼兒知道數字寶寶和水果寶寶的數量一一對應的關系。

  活動過程:

  1、活動準備:

  游戲、﹙1﹚小朋友一起拍拍手、轉轉手、搓搓手。

  ﹙2﹚手指游戲、一只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咬!

  二只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

  三只猴子在水邊,看見鱷魚被水淹,鱷魚來了,鱷魚來了,鱷魚來了,咬!咬!咬!﹙幼兒邊做動作,邊伸手指頭﹚。

  2活動開始:

  師:﹙1﹚幼兒用手指表示1、2、3,這些數就在我們身上,在我們的教室里,在我們玩具中,我們不僅要會讀數,而且要認識數,以后逐步學會寫數。

  ﹙2﹚引導幼兒數數老師有幾個鼻子﹖有幾張嘴巴﹖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1。

  幼兒再數數老師有幾只眼睛﹖幾個耳朵﹖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2。

  繼續引導幼兒數數教室里有幾張獎狀﹖幼兒邊說,師一邊出示數字卡片3。

  ﹙3﹚讓小朋友觀察,1、2、3這3個數的長相不是一樣的,說一說它們各自的特點,

  1像小棒;2像小鴨;3像耳朵。

  師:﹙4﹚新年快到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好多好多的水果寶寶,送給你們,喜歡嗎?

  老師說出水果的名稱和數量,幼兒將水果的數量粘貼在相應的數字下面;反之根據水果的數量粘貼相應的數字。﹙貼對了,發給小紅花給予獎勵﹚。

  3:活動結束:

  ﹙1﹚師幼一起跳數字舞,一個小孩手摸地,二個小孩顛顛腳,三個小孩轉又轉……

  (2)小朋友回家以后數數你家里有幾頭豬?幾只羊?幾只雞?明天講給老師和小朋友們聽聽,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比較大和小,根據紙盒的特征進行分類和配對。

  2.體驗動手操作的快樂。

  3.培養觀察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與幼兒人數相等的鞋盒,大小各半,將大小配對的兩只鞋盒用相同的包裝紙包裝:一只特大紙盒;大小不等、形狀相同的球和雪花積木若:一大一小兩只塑料筐;自制示意網兩張;音樂《大雨和小雨》。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認識紙盒一家,兩兩對應區分大小

  1.教師變出一大一小兩個盒子,請幼兒觀察。師:(1)這兩個盒子一樣嗎?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2)你知道誰是盒子媽媽?誰是盒子寶寶?為什么?

  2.幼兒每人取一個紙盒,盒子包裝相同的兩人組成一組,分組比較,區分大小。

  (1)根據相同的包裝特征兩兩分組。師:找一找,哪兩個是一家人,一家人坐在一起。

  (2)比較相同圖案的紙盒。區分大小。師:比一比,誰是紙盒媽媽?誰是紙盒寶寶?

  (3)加深幼兒對大小的認識。師:請紙盒媽媽們一起打個招呼,請紙盒寶寶們也相互親一親。

  (4)將小紙盒放進大紙盒里。再次比較。師:紙盒寶寶要玩捉迷藏的游戲呢,快把紙盒寶寶藏到紙盒媽媽的懷里去。

  二、情境游戲,根據物體的大小特征進行分類和配對

  1.游戲一:運果果。教師扮紙盒爺爺,拖來一個大盒子,里面裝滿大小不同的球。

  (1)師:嗨喲嗨喲,我是紙盒爺爺,今年我的果園大豐收,收了好多果子,可是我年紀大了,沒力氣了,想請盒子媽媽和盒子寶寶幫我運果子。

  (2)師:大小不同的果子,應該怎么運呢?紙盒爺爺把要求都畫在圖片里了,請你們看一看,說一說。

  出示圖一,請幼兒看圖說出要求,并根據要求操作:用大紙盒裝大果子,小紙盒裝小果子;將大果子放進大筐子,小果子放進小筐子,

  2.游戲二:吃餅干。出示大小不同的兩種雪花片。師:紙盒爺爺為了感謝你們,給你們準備了餅干。誰吃大餅干?誰吃小餅干?一共吃幾個’盒子爺爺全都畫在圖里了,你們看一看就明白了。

  出示圖二,幼兒看圖操作:大紙盒里放兩片大雪花積木,小紙盒里放兩片小雪花積木。完成后,師生一起檢查操作結果。

  三、拓展延伸,體驗樂趣

  1.紙盒來唱歌。師:紙盒媽媽和寶寶都吃飽了,今天真開心,我們一起唱首歌吧。(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師指揮,幼兒有節奏地搖晃放有雪花片的紙盒,表演大雨和小雨。)

  2.送紙盒回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理解總序含義。

  2、學習誦讀弟子規。

  二、活動準備:

  本段大范例,《弟子規》教材,《弟子規》視頻。

  三、活動過程

  1、教師給幼兒講述“百善孝為先”的故事,引出《弟子規》總序內容。

  2、教師出示本段內容的大范例,逐字講解《弟子規》總序內容,讓幼兒初步理解總序含義。

  3、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平時是怎樣做的,鼓勵幼兒大膽發言。教育幼兒懂得“首先在家里,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說話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和朋友相處時要有愛心,并且要親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還有多余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的學習其他有益的知識本領了。”的道理。

  4、幼兒在古典音樂的伴奏下誦讀《弟子規》P1—10,感受經典美文的韻律感。

  5、結束活動:“今天我們學了弟子規的總序,知道了首先在家要孝順父母,回家以后,每一位小朋友都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8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

小班教案 | 幼兒園小班夏天教案:《大雨小雨》08-24

小班教案 |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緊急撤離08-24

幼兒園小班語言活動《河馬刷牙》教案小班教案01-16

小班教案 | 幼兒園小班《動物的新衣》科學教案08-24

小班教案 |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危險的小圓珠08-2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精品 |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 亚洲欧洲视频一区直播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 五月天Av中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