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范文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跳房子是一種傳統的游戲活動,對于六七十年代的人來說,是一種并不陌生的游戲,可是對于現代的孩子,各種各樣的電子玩具充斥著他們的世界,戶外活動已是現代孩子的向往,跳房子的游戲,簡單安全。在游戲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序數的排列,而且學會了指物點數,在游戲的過程中,需要同伴的合作才能達到一定的級別,培養了孩子的合作意識,鍛煉了孩子的合作能力,使孩子的身心得到了愉悅和發展。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雙腳跳、單腳跳的能力。
2、培養幼兒對戶外活動的興趣,培養了孩子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沙包、用粉筆在地上畫的房子圖形
【活動過程】
幼兒隨音樂做熱身運動,踢腿、伸手、彎腰、點頭。
【活動規則】
1、不能跨格或者是數游戲者字跳,必須按順序1—2—3—4—5—6—7—8—9。
2、單腳跳的途中,如果其中一只腳落地了,就算輸,罰下場,等候第二輪比賽。
游戲一:
幼兒分組,每組三人,或者是自己組合,幾人均可。幼兒把沙包扔進標有數字“1”的長方形方格里面,然后雙腳夾起沙包把它扔到標有數字“2”的長方形格子里面。依次進行,直到沙包被扔到“9”時,幼兒彎腰把沙包撿起,跳出房子。第二名幼兒再重新開始。
游戲二:
幼兒把沙包扔進數字“1”里面,再單腳跳進“1”,然后單腳包沙包踢進“2”,依次進行。最后把沙包踢進“9”后,幼兒單腳站在數字“8”里面,彎腰把沙包撿起來。第二名幼兒再開始。
游戲三:
玩的方法同“1”或“2”,如果第一名幼兒沒有失誤,就可以再第二輪比賽中直接把沙包扔進“2”,如果還是沒有失誤,就可以再直接把沙包扔進“3”。第二名、第三名幼兒進行時也同樣。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后與同伴或者是哥哥姐姐玩跳房子的游戲。
【活動反思】
本游戲的玩法自由靈活,簡單安全。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幼兒隨時都可自由玩耍,并且對幼兒的認識數字,排列序數,指物點數都有一定的幫助,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是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體驗了活動的快樂,愉悅了身心。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幼兒通過合作玩吹乒乓球的游戲,鍛煉肺活量,同時在游戲中感知乒乓球滾動的原理,哥哥姐姐可以在游戲中初步形成責任感,嘗試主動、友好、禮貌地與弟弟妹妹合作交流,學習解決交往中出現的簡單問題:弟弟妹妹通過與哥哥姐姐的接觸,了解他人的存在,學習并體會站在哥哥姐姐的立場感受情境,理解哥哥姐姐主動關心自己的情感,
游戲材料:
乒乓球、桌子、積木。
游戲玩法:
桌了兩端設置網兜,積木在桌子兩側圍邊,桌子正中間畫一橫線,球放線上,幼兒兩人一組(大帶小)蹲在桌子兩端,一方幼兒合作將球吹進對方網兜內,先進球者勝
游戲規則:
合作吹球過程中,手不可以幫忙;對方的球過了中線才可以將球再次吹回給對方:
延伸游戲:
1、變換軌道(桌面)的長度。
2、通過調整圍邊積小大小改變軌道(桌面)的寬窄度,越窄的軌道,游戲時難度相對越低
3、用積小搭建多種形式的“球門”,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 。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摸、捏、聞、聽、做,豐富對泥巴的感知,了解泥巴的可塑性。
2、通過聽說交流,豐富對泥土的聯想,建立對泥土的情感,對大自然的熱愛。
3、通過玩泥巴,刺激泥塑欲望,鍛煉動手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了解,并初步認識體驗泥巴的特性,感受捏泥給我們帶來的樂趣。
2、教學難點:如何把作品做得生動、形象、有趣,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準備:
師:泥巴、教學課件一個、泥塑工具五套(教師一套,學生每組一套)、水桶
生:圍裙、毛巾
七、教學過程:
1、激發興趣,感知泥性
老師在你們的抽屜里放了一樣挺好玩的東西,找一找。每人拿一塊放在桌上,看看誰先和泥巴成了好朋友。
2、體驗泥性,探究方法
(1)摸摸揉揉泥巴,用你的感覺去體驗,把你的感覺告訴同學。
(感覺:冰冰的,涼涼的,涼爽,很舒服,很柔軟。)
(水多了很沾手,水少了太硬)??
班級交流對泥巴的手感,再互相說說自己的感覺。
(2)用鼻子聞一聞,體會、想像泥巴散發的氣味。(器官體驗,逐漸調動學生生活經驗和情感參與體驗)
用鼻子聞時,一定要用心去體驗。
聞聞泥巴,把聞到的氣味告訴小朋友。
班級交流:你聞到了什么味?(泥土味、臭味、草根味、青草味、泥土的香味,還有稻香、菜香、果香味??)
(3)親親泥巴,用小耳朵聽一聽,體會、想像泥巴在說什么?親親泥巴,可以縮短學生與泥巴的距離,讓學生喜愛泥巴。(思維與想像體驗,培養學生對泥巴的情感,逐步認知泥土與人類的關系) 小組、班級交流:用小耳朵聽聽泥巴在說什么?
a教師引導:從泥巴與水、泥巴與陶器、泥巴與植物、泥巴與環境的關系去討論、思考和體驗。 b小組討論:你聽見泥巴在說什么。
c班級交流:我聽見泥巴說??
親近泥巴,探究使泥巴聽話的方法。
玩玩泥巴,可以使用泥塑工具。你用哪些方法讓泥巴聽話,泥巴愿意做我們的好朋友,你多親近親近它,讓它聽話,看誰的辦法多,先試一試再與同桌同學互相說說。
班級交流,展示讓泥巴聽話的方法:搓、揉、壓、團、沾、捏、切等方法。
3、自主選擇內容,體驗泥塑方法
(1)老師這里有一個事先做好的小泥人,你們想知道是怎么做出來的嗎?教師示范怎樣做泥人。除了做泥人以外,還可以做小動物,器皿都可以做。課件展示一些泥巴做出來的作品。
(2)小組討論準備做什么作品,動手嘗試。可以獨立完成,可以小組合作。
4、展示作品,觀摩評價
告訴大家你們組的作品什么地方最豐富,最有創意,最精彩。你認為別人作品中有什么地方最有創意?你能給今天的泥塑課作一個小結嗎?
與同學互相觀摩討論,找出有新意的地方。
評出興趣獎,情感投入獎,合作學習獎,學習習慣獎,作品制作獎
(造型獎、精美獎、創意獎??)
5、課后延伸
“泥彩繪”中國傳統的民間工藝。
今天同學們用了這么短的時間,用一雙靈巧的小手,制作出了自己喜歡的作品。時間雖短,但收獲卻不小,老師希望同學們把今天的活動作為一個起點,以后可以利用所學到的知識和同學們結成興趣小組,在業余時間創造主題作品來提高技能、總結一些經驗,如果有同學想在這一領域有所成就還可以通過學習、深造來繼承泥塑這一民間藝術,在這一基礎上不斷的去探索、創新,將它發揚光大,一代代傳下去。
教學反思:
泥巴對于我們農村的孩子并不陌生,是再熟悉不過的東西。我們從小和父母在田間與泥土打交道,挖泥土、捏泥巴、玩過家家,對泥土的可塑性及其用途有一些實際生活的知識。我記得我小時候就經常和門口的幾個小孩一起用水和泥巴,玩過家家,可以說泥巴至少和我有著很深厚的感情。本課采用體驗性學習方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觸、嗅等體感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對泥巴的體驗與感悟中去,形成了學生體驗、情感投入的專注態度,促進了思維的發展。通過操作、制作而學習,貼近生活,激發他們的興趣,在“做中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的剛開始,我事先在學生的抽屜里放了一塊泥巴,讓學生找,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通過摸、聞、親、聽來探究泥巴的特性,特別是聽
這個環節充分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在學生基本掌握了泥巴的特性以后,我再來讓學生利用泥巴做一件喜歡的物件,題材不限。當然,我事先肯定先示范,然后讓學生欣賞一些其他的小朋友制作的泥巴作品,在這個基礎上,學生動手制作 ,最后評價作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通過激發興趣,感知泥性,體驗泥性,探究方法,欣賞作品,自由討論。動手嘗試展示作品,觀摩評價,體驗泥塑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文化的情感和弘揚民間藝術的愿望,培養了他們的獨立精神和協作品質。教學本身是一個創造性的活動過程,產生優質教育的前提應該是讓教材去合理、優化地適合學生,而這中間的紐帶就是教師。新課程改革主要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學應該創造能夠讓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創造個性的學習環境,給學生提供展現自己以及和同伴交流的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大的空間,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而教師在研究教學的同時,也應該不斷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教材、利用學生熟悉的事物、創造性的組織課堂教學。
《聽話的泥巴》這節課的內容安排稍覺過多,學生的激情由于時間關系沒有被充分滿足,有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沒有很好的參與進來,教師應該鼓勵創造、大膽夸張,讓學生享受創造的樂趣,快樂的投入角色。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玩皮球,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2.讓幼兒在觀察,比較中學習,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二、活動準備
1人手1份皮球,體操圈;
2.指偶1個。
三、活動過程
1.游戲“小鴨拍皮球”
師:“小朋友,我們來玩拍皮球的游戲,好嗎?你們做皮球,我來拍。”
2.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玩皮球
(1).幼兒獨自玩皮球
師:“你們的耳朵真靈,我要送禮物給你們了,這是什么呀?”
師:“你們會玩皮球嗎?皮球可以怎么玩,誰來說一下。”(幼兒練習)
師:“還可以怎么玩呢?誰來說?”
幼兒練習拋接球,夾球走,接球。
(2).兩個人合作玩球
師:“剛才我們是自己在玩皮球,現在我們來找一個好朋友一起玩,好嗎?”
師:“請你們先試一試兩個小朋友可以怎么玩?”
幼兒練習滾接球,合作抱球走等。
師:“我們變成小火車吧!”
(3).借助器械玩皮球
師:玩的有點累了,我們坐在皮球上休一下吧!(集中)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呀?(皮球)
師:誰來試一試,體操圈和皮球可以怎么玩游戲呢?
1名幼兒示范,其余幼兒練習。
3.結束活動“開火車”
師:“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多,我也來想一個好辦法。我們來開火車吧。請你們把皮球放在體操圈里,我們繞著走。”
師:“嗚……火車到站了。”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1、練習向指定方向自然跑;2、讓幼兒在游戲中初步中認識大、小。
重點、難點:重點:會自然快速地跑。
難點:能遵守游戲規則。
活動準備:1、自制螞蟻掛飾若干個,螞蟻洞一個;2、大、小球若干個。
教師行為:
1、老師和幼兒一起做熱身運動"早早起",穩定幼兒情緒。
2、老師出示一只螞蟻掛飾,問幼兒:"小朋友,這是什么?"(螞蟻)。對,這是螞蟻。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來做一個游戲"螞蟻搬豆",好不好?(好)。
3、老師來當螞蟻媽媽,小朋友來當螞蟻寶寶,一起來搬豆,老師將自制的螞蟻掛飾--給幼兒掛上,開始游戲。
4、老師先將大豆(大的球)倒在地上,對幼兒說:"小朋友,現在和媽媽將大豆(球)搬進對面的螞蟻洞內好嗎?"(好)。于是,老師和幼兒將大豆拿起,跑向對面的大螞蟻洞。(放入大筐中)。
5、老師再將小豆(球)倒在地上,對幼兒說:"小朋友,現在和老師一起將小豆(球)搬進對面的螞蟻洞內,好嗎?"(好)。老師和幼兒將小豆(球)搬起,跑向對面的小螞蟻洞內。(放入小筐)。
6、最后,老師將大豆(球)、小豆(球)搬進對面的螞蟻洞內好嗎?于是,老師和幼兒將大豆(球)、小豆(球)搬起,跑向對面的螞蟻洞內。(分別放入大、小筐內)。
7、結束。讓全體幼兒在歌曲"螞蟻搬豆"的音樂中自由搬豆。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雙腳跳、單腳跳和跨跳的能力。
2、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3、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及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每人一根棒。
2、幼兒學會念兒歌《馬蘭花》。
3、錄音機、磁帶、哨子一只。
三、活動過程
(一)隊列練習。(聽音樂有精神地進入活動室,繞場地一周后成4路縱隊)“小朋友,現在我們排著整齊地隊伍,拿好棒去操場鍛煉身體吧!”
(二)做“棒操”
“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來做棒操。”幼兒跟著老師做棒操(自編):
①伸展運動; ②下蹲運動(下蹲時要蹲下去);③踢腿運動(腿要伸直);④腹背運動(膝蓋不能彎曲);⑤跳躍運動;⑥整理運動。
(三)幼兒自由玩棒,教師觀察指導
“我們手里的這根棒,可以有許多種玩法,請小朋友自己找一個空地方玩一玩,看誰玩棒的方法多。”(教師注意觀察發現有創新的玩法,讓大家練習。)
(四)幼兒練習“跳棒”
1、 練習雙腳跳,跨跳和單腳跳。
①練習跳過60cm的寬度棒。
②練習跳過30cm~40cm高度的小棒。
2、 練習“分合跳”
①請4名幼兒示范分合跳。
②全體幼兒徒手練習拿棒的分合動作。
③幼兒分成4組自由練習“分合跳”。
④配上兒歌的節奏集體練習“分合跳”。
(五)游戲:拼圖形
幼兒自由拼圖。
(六)活動結束
學習孫悟空玩耍金箍棒。全體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動作出活動室。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04-06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07-26
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教案09-28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教案08-02
幼兒園大班的體育活動教案12-15
幼兒園小班體育活動教案10-28
必備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08-06
幼兒園小班體育活動設計教案08-18
《舞龍》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教案09-09
六篇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