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模板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郊游的游戲場景中,能運用生活經驗交流有關乘車安全的問題,掌握安全乘車的常識。
2、了解在公園游玩應遵守的社會行為規則,激發保護環境的意識。
3、體驗郊游游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體驗同伴間友好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創設情境:公共汽車情境。
2、草地的場景。
3、乘車視頻。
4、歌曲:《開汽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天氣真好呀!這么好的天氣,我們一起坐車去逛公園吧!車那邊,我們坐車去咯!
二、乘車情境游戲,了解乘車安全規則,嘗試去遵守。
1、了解排隊乘車的基本規則。
提問1:小朋友們都找好位置坐好了嗎?剛剛你們上車的時候表現得好不好?誰來說說你是怎么上車?
提問2:我們怎么上車、下車才是文明的?
小結:剛才那位小朋友說了,我們要排隊上車才是文明的。你們都記住了嗎?
2、練習上、下車,鞏固幼兒上下車的行為規則。
師:我們現在先來練習一下,看看小朋友們都是不是記住剛剛說的,上車要排隊,不要推,也不要擠。(來,小朋友們起來。)
3、觀看乘車視頻,了解安全乘車的常識。
開車之前請你們看一段動畫片,看完后請你們說說動畫片里發生的事情。
提問:①、動畫片里發生了什么事情啊
②、車開了,我們的頭、手能伸出窗外嗎
③、在車上,我們能不能到處走動、打鬧
④、我們坐車除了不要把頭和手伸出窗外,也不能在車上走來走去、打鬧。還要注意什么呢?
4、開車游戲。
師:小朋友都們都知道坐車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了。那你們都坐好了嗎?有沒有握緊扶手?好,我們的趙司機要啟動車了哦!(聽音樂開車:小朋友們注意了哦!汽車要轉彎了。)
到站了,我們要怎么下車呢?
三、公園游玩情境游戲,了解在公園游玩應遵守的社會行為規則,激發保護環境的意識。
⑴、布置垃圾滿地的公園場景。
師:公園到了,我們一起到公園里玩吧!
提問:咦,我們平時到公園里玩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小朋友們都說得很好。我們要愛護公物,愛惜花草樹木,在公共場合不要大聲喧嘩,不能隨地吐痰和亂扔垃圾。我們要做一位講文明,講衛生,有禮貌的好孩子。
⑵、游戲:吹泡泡。
師:好了,我們起來一起玩游戲吧!玩什么游戲呢?(吹泡泡)
好累啊!我們休息一下吧!小朋友們玩得開心嗎?(幼兒:開心)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好吃的東西來起來分享。可是我們吃完了東西會有很多的垃圾,怎么辦?(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對了,我們要做一位講文明,講衛生的好孩子。
今天老師帶你們來逛公園,你們開心嗎?可是天色不早了,我們坐車回去休息吧!小朋友們排隊上車。
教學反思:
如今交通工具很發達,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轎車,但是孩子們對于乘車的規則,文明乘車的意識還不是很了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乘車規則,增強文明乘車意識,學會保護環境。我設計了這一活動。創設帶幼兒去“逛公園”的情境游戲,讓幼兒在情境中逐步地感知和掌握初淺的社會行為規則。讓幼兒在游戲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能夠在游戲中學習,了解在公共場合,每個人都有愛護公務,愛惜花草樹木,保護我們周圍環境的樂趣。
真個活動設計的流程是很清晰,線條也是很清楚,比較貼近孩子的日常生活的經驗,對于他們來說是很熟悉不過的了。所以很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了解生活中各種各樣鞋子的基礎上,學習按照鞋子的不同特征從多種角度進行分類。
2、嘗試與同伴協商合作進行操作活動。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投影儀,各種鞋子圖片、鞋架圖。
學具:每組各種鞋子圖片,鞋架圖,鉛筆,橡皮。
活動過程:
(一)看鞋、說鞋。了解各種鞋,體驗生活中離不開鞋子。
1、通過赤腳,體驗鞋子的作用。
"沒穿鞋子有什么感覺?""能不能一直不穿鞋子?為什么?"小結:鞋子可以御寒、可以保護我們的腳,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離不開鞋子。
穿鞋。"穿上鞋子以后感覺怎樣?"
2、說說各種各樣的鞋子。
"你現在穿的是什么鞋?"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鞋子。
"你以前還穿過什么鞋?你在什么時候穿過這種鞋?"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鞋子。
"你還知道什么鞋子?(你還看見過什么鞋子?)它是什么樣的?"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鞋子。
(二)分鞋。嘗試從不同角度給鞋子分類。
1、感受把鞋子擺整齊并分類擺放的重要性。
"這么多的鞋子,都可以開一個鞋店啦!如果你來開鞋店,你怎樣放這些鞋子?"個別幼兒擺放。
體驗需要按類擺放。教師當顧客,讓幼兒幫忙找鞋子,在此過程中體驗不分類擺的話找鞋子就不容易。
2、討論從什么角度分鞋子。
"哎,買一雙鞋子,找得可真累。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能讓我們更快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想要買的鞋子呢?""你想把什么樣的鞋子歸類放在一起?"(同伴間商量討論)集中,根據幼兒商量情況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簡單的標記表示。
3、幼兒嘗試合作操作給鞋子分類。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與同伴商量設計標記。
用多種方法分類。
4、交流、講評。
請個別幼兒組合介紹自己的分法和自己設計的標記的含義。
給"最佳合作獎""最佳設計獎"等發獎。
(三)結束:
"經過小朋友們一起動腦想辦法,我們把鞋店的鞋子擺放得又整齊又清楚,方便了顧客。現在,我們可以去鞋店買鞋子啦!"回教室。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課,我以為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并不能體現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為集體的成功感到高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集體榮譽感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力
活動準備
1、雪花片2、五種顏色的獎牌若干
活動建議
一、 導入方法
教師身披彩帶,手拿五種顏色的獎牌,隨音樂走進教室。教師向幼兒講解五種獎項:作品造型獎、作品色彩獎、操作速度獎、助認為樂獎、努力認真獎。激發幼兒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活動過程
1、照圖拼擺,教師多角度評價
(1)教師將幼兒分成五組。講清哪組獲得獎牌多哪組就是勝利者。(強調集體合作精神)。
(2)教師出示圖1,用雪花片示范拼擺三角形并進行評價。然后請幼兒拼擺圖中的“飛機”。
(3)幼兒動手操作,照圖拼擺“飛機”。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發現每個幼兒活動中的特點。
(4)教師請幼兒對照圖1進行檢查。看拼擺是否正確。并對幼兒的活動進行多角度的評價。根據幼兒小組完成的情況頒發集體獎牌。
(5)教師依次出示圖2、圖3、圖4,讓幼兒照圖拼擺完成后教師進行多角度評價,為幼兒頒發小組集體獎牌。
2、自由拼擺,教師多角度評價
(1)教師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用雪花片自由拼擺一種物品,并說出其名稱。教師巡回指導,因人施教。
(2)教師為創作新穎,命名準確,造型優美的幼兒小組頒發獎牌。
三、結束方法
幼兒相互展示自己小組的獎牌,講講得獎牌的感受。教師通過幼兒小組的獎牌的多少評出優勝組,分享集體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植物生長記錄
有益的學習經驗:
學習觀察記錄的知識,樹立初步的觀察植物、照顧植物的任務意識。
準備:
每組一本植物生長記錄簿、種子完整生長過程的圖片,記錄樣例、標尺簽。
活動與指導:
1.出示植物完整生長的圖片,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植物生長的過程,激發幼兒觀察自己種植物的興趣。
2.提示幼兒植物生長是漫長的過程,不象錄相演的那樣快,希望小朋友注意觀察,看看種子什么時候發芽,什么時候開花……
3.啟發幼兒用畫和測量的形式來記錄它的生長。
4.示范記錄方法。
要求:看生長情況,數葉片,量株高,把觀察結果記錄在本上。記錄可以用寫數字或涂色高度、數量、空格的統計辦法。提醒幼兒植物未發芽前,用圓圈或三角形代表無變化。
5.請幼兒分組作記錄練習,提示幼兒每日的觀察記錄時間,以及輪流記錄的方法。
6.活動結束后注意觀察,觀察和督促幼兒的記錄,請幼兒定期向全班匯報記錄結果,逐漸形成責任心和任務意識。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在商店里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理解禮貌不僅是會使用文明用語,還要態度和氣。
2.學習用和藹、熱情的態度辦事。
準備:
商店角、情境表演一個。
活動與指導:
1.觀看情境表演:在商店里內容大意:甲售貨員說話和氣、辦事主動。例如,當她看見老奶奶來了主動詢問: “您買點什么呀?”“我要買牙膏”。“我們這兒的牌子很多,有小白兔、中華牙膏、藍天六必治、還有高露潔,你要哪一種呀?”當顧客買完東西,她還會說: “您慢走!再見!歡迎下次再來!”而乙售貨員則正相反,他態度不好,從不關注顧客的需要。見人來了也不問要什么,顧客所要的東西沒有,他也不主動介紹商品,一直站在那里沒事干。即便顧客走,他也不說再見。結果顧客一來就愛找甲,而乙則沒人搭理,他很奇怪為什么賣不出東西?
2.討論:
(1)你喜歡哪個售貨員?為什么?
(2)為什么甲能賣出東西,顧客盈門,而乙則冷冷清清呢?他該怎樣做才是好售貨員。
3.小結禮貌待客的方式是態度主動又和氣。
4.請五至六名幼兒扮演售貨員,其他幼兒扮演顧客玩商店購物游戲,練習正確禮貌交往。根據情況,游戲可輪換角色。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元宵節
有益的`學習經驗:
知道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又叫花燈節。了解相關的民俗文化。
準備:
有關元宵節的錄相、元宵一盒、花燈等。
活動與指導:
1.猜謎語:湯園。說說這是過什么節的一種吃食。引出談話主題:元宵節。
2.觀看錄相元宵節。讓幼兒說說從錄相中看到了什么。
3.講解元宵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
讓幼兒知道元宵節的主要習俗是吃元宵、點花燈和猜燈謎。元宵又叫湯圓,它象征著全家團圓,生活幸福甜美。點花燈是為了讓節日的夜晚明亮,歡快。人們為了增添娛樂的情趣,還在燈上寫上謎語,讓大家來猜,猜中有獎,非常有趣。這個節日從古代傳下來的,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花燈的樣子越做越多,工藝越來越復雜,每年過節時,各地都有花燈展,鼓勵小朋友隨家人節日去賞燈。井告訴幼兒電視臺屆時還要播放相關節目,請大家注意收看,體驗全家一起過節的樂趣。
3.請幼兒觀看傳統花燈的樣子和吃元宵。說說自己見過什么樣的花燈,吃過什么餡的元宵。
備注:
關于元宵節的來歷,有這樣一種傳說。元宵節起源于漢朝。據說漢高祖劉邦死后,呂后(雉)臨朝稱制,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呂雉死后,周勃、陳平等人掃除諸呂,擁立劉恒為帝,即漢文帝。因為掃除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所以每到這夜,漢文帝就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也叫“元夕”、或叫“元夜”。此翻傳說,教師了解即可,不必詳細講給幼兒聽,若講,酌情簡化。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小鳥和牽牛花
有益的學習經驗:
1.學習同情別人的疾病痛苦,知道病中的人需要關心和幫助。
2.了解給病人送溫暖的方式。
準備:故事、及圖片。
活動與指導:
1.看圖聽教師講故事《小鳥和牽牛花》。(故事見附錄)
2.提問:
(1)故事叫什么名字?有誰?講了一件什么事?
(2)小鳥生病時心里怎么想?它對風仙花、小草說了什么?小草和鳳仙花又是怎么做的?
(3)為什么小鳥哭了?如果你生病時,沒人看你、陪你玩,你會不會難過?
(4)誰給小鳥送來了溫暖?牽牛花是怎樣關心生病的小鳥的?它的關心有什么用處?
3.請幼兒聯想自己說一說生病時的心情和痛苦的經歷,渴望得到哪些關懷,是誰給予了關懷,自己的心里怎樣想。
4.啟發:小朋友生病是很痛苦的事,得到關心愛護和幫助會感覺很幸福、溫暖。如果,小朋友、老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生病時,我們該怎樣讓他們也感到溫暖呢?我們應該說些什么話?做些什么事?
5.小結并肯定幼兒的想法,鼓勵幼兒付諸行動。
附故事:
小鳥和牽牛花
在一棵很高很高的大樹上,搭著一個鳥窩,里面住著一只小鳥。
小鳥每天飛到大樹下邊來,跟小花、小草一塊玩,在草地上捉蟲吃。
有一天,小鳥生病了。它孤單單地躲在窩里,心里很悶。小鳥想:“跟大樹下面的花兒、草兒玩玩多好!”可是它飛不下去了,只好慢慢地從窩里伸出頭來,對大樹下邊的鳳仙花說: “鳳仙花姐姐,我生病了,不能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兒好嗎?”鳳仙花聽了,紅著臉兒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又對大樹下面的小草說:“小草弟弟,我生病了,不能飛下來找你,請你上來跟我玩一會好嗎?”
小草聽了,搖了搖頭,說:“對不起,小鳥,我長得不夠高,也不會爬樹,不能上去和你玩了。”
小鳥看著鳳仙花和小草都不能上來跟它玩,嘆了口氣慢慢地把頭縮回去,躺在窩里哭起來了。
大樹下面的牽牛花聽見了,就繞著大樹用力往上爬。牽牛花爬呀,爬呀,爬到了鳥窩旁。
這時,小鳥已經睡著了。
牽牛花想讓小鳥知道朋友來看它,就輕輕的吹起它的小喇叭來:“嗒滴嗒滴,嗒嗒滴嗒……”一會兒,小鳥醒了,它睜開眼一看,咦?牽牛花站在旁邊吹喇叭呢。小鳥心里一高興,病就好多了。牽牛花看見小鳥的病好多了,就大聲吹起喇叭來:“嗒嗒滴滴嗒,滴滴嗒嗒嗒……”
小鳥隨著喇叭的聲音在樹枝上高興地跳起舞來了。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我家有誰
有益的學習經驗:
1.通過互相介紹家庭成員的情況,增近小朋友之間的個人情況了解。
2.認識家庭成員的勞動和家居生活,產生尊敬熱愛他們的情感。
準備:
幼兒自帶全家福照片,教師準備一塊展板或教室墻壁一角小房子數座。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觀察展板或墻飾一角帶有空白窗戶的幾座小房子。告訴幼兒,這是新建的房子還未有人入住。詢問幼兒是否樂于讓全家住進來?
2.入住新房、布置墻飾。請幼兒按小組為單位,每組幼兒將自己的全家福嵌入其中一座房屋。布置好后,互相欣賞。
3.教師請新住戶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以增近相互間了解。方式以一座房子―小組為單位,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是準?叫什么名字?做什么工作?是否和自己住在一起?每天在家做什么事情?
4.結束時,教師把座座小房子布置在準備開設的娃娃家的墻壁上方,告訴幼兒剛才大家通過介紹互相作了家庭情況的初步了解,希望小朋友回家各自觀察家人的勞動和家居生活,在即將開設的娃娃家游戲中扮演他們。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充分發揮想象力,畫出一些新式的汽車,激發起創造性繪畫的熱情和興趣。
2、能大膽地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汽車的外觀造型。
活動準備:
記號筆、油畫棒、圖畫紙,錄音機、錄音帶《夢幻曲》、未來城的馬路背景圖,范例長翅膀的車。
活動過程:
一、夢游未來城:以夢幻形式帶幼兒到未來城去旅行,引出課題。
1、幼兒閉上眼睛,靜靜聽教師隨音樂講述:我們開著時空車,來到了未來城,未來城里的汽車和我們見過的可不一樣,有的汽車長著翅膀,可以在天空自由地飛,也可以在地上開;有的汽車長得象西瓜一樣圓圓地;有的汽車有許多輪子,有的車身象彎月亮。想一想,你看見了什么樣新式的汽車?
2、以問答的形式豐富幼兒對未來車的想象。
二、繪畫活動:
1、請幼兒根據想象,動手設計未來的汽車。
師:請小朋友也來設計一部未來城的汽車。想一想汽車由哪幾部分組成?怎么才能設計得和別人不一樣?
3、幼兒作畫,老師指導。繼續播放夢幼曲,啟發
幼兒的想象。
三、講評小結:展示幼兒的繪畫作品,對有獨創性的作品給予特別介紹并表揚肯定。
結束:請全體幼兒“開”著自己設計的汽車,參觀未來城。
分區活動:
1、汽車制造廠。(重點指導:用大色塊的即時貼裝飾汽車)
材料:紙盒、圓形板、即時貼紙。剪刀、鉛筆、雙面膠等。
2、畫未來城的汽車設計圖。
材料:作畫工具。
3、開汽車、交通警。(重點指導:交通警維持秩序)
材料:紙盒汽車、交通警袖章、紅綠燈。
4、為未來城造新房。
5、娃娃家、小醫院、超市。
6、機動:圖書館(放交通工具的圖片、書)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迷路之后該怎么辦,了解如何正確分辨方向。
2、懂得迷路之后不要害怕,要大膽、禮貌的向他人尋求幫助。
活動準備:故事內容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今天趙老師的好朋友鼠先生遇到了一個大問題,想請小朋友幫幫忙。
2、師:我們一起聽聽它遇到了什么問題。(出示PPT)
二、分段講述。
(一)幼兒觀看故事前半部分。
1、師:鼠先生遇到了什么問題?
2、師:鼠先生為什么找不到鼠小姐的家?(因為鼠先生迷路了)
3、師:鼠先生應該怎么辦?幼:可以問警察,可以做記號等。
(二)觀看故事后半部分。
1、師:那最后鼠先生找到鼠小姐的家了嗎?幼:找到了。
2、師:鼠先生是用了什么辦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幼兒:問了許多的小動物,幼兒自由回答)
3、教師與幼兒角色扮演。
三、經驗遷移。
1、師:鼠先生迷路了之后是通過問路的辦法找到鼠小姐的家的,那如果有一天我們小朋友一個人在外面迷路了該怎么辦呢?(幼兒自由回答,教師適當給予提示、指導)
2、小結:迷路后可以使用的辦法有,記住自己家的門牌號、電話號碼、父母手機號,打電話給家人;向路上的行人問路;找警察叔叔,讓他們把自己送回家……
3、我們回家后可以問問家長還有什么好辦法,下次活動時大家在一起進行交流。
四、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幫鼠先生找到了鼠小姐的家,他們高興的擁抱在一起,那我們也很開心,我們一起和鼠先生、鼠小姐跳舞好嗎?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 并且了解另類植物
2 、鼓勵幼兒學習動物表現
3 、培養創造力和想象力
活動對象:中班
活動準備:
1、另類植物 及圖片
2、 投影儀 展臺展板
3、 教學光盤
活動過程:
1、不止"另類"植物展覽會 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教師出示圖片 把幼兒分成兩組進行
教師:大家都見過這些植物嗎 他們都叫什么"(請幼兒相互解答)
二 、召開另類植物的新聞發布會
教師:你們知道這些植物都有什么本領嗎
教師:現在我們來召開一個"另類"植物的新聞發布會 請小朋友們輪流當新聞主持人 ,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所知道的"另類"植物的秘密(教師注意選擇帶有不同資料的兒童進行介紹)
3、 播放"另類"植物的聲像資料,進一步拓展幼兒的認識
教師:老師帶來了一些有趣的植物資料,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教師根據已介紹的內容補充介紹教學光盤的內容
4 、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植物的特有的有趣本領
教師重點引導光盤中"有趣的捕蠅草"的介紹.
教師:這是什么植物 ?他有什么特別的本領?
教師:捕蠅草真有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捕蠅草捕蠅的動作,叫兩個小朋友 請他們商量 一個扮演捕蠅草 一個扮演小昆蟲
請兩個幼兒合作用動作的方式表現出"捕蠅草"捕食的樣子
教師:你們還想表現那個植物的本領?(鼓勵幼兒兩兩一組的進行表演)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農貿市場是人們買農副產品的地方。
2、通過觀察嘗試了解市場營業員的工作及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系。
3、進一步豐富對幼兒對農副產品的經驗,能有序地跟隨老師進行參觀活動。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選擇好附近的農貿市場及參觀的路線。
2、幼兒每人帶一元錢,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交代任務,引出話題。
1、交代任務。
師:春天到了,現在有很多蔬菜和水果都長大了,你們喜歡吃什么蔬菜呢?還有什么蔬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菜場找一找吧!
2、引出農貿市場。
二、提出參觀要求。
1、告訴幼兒農貿市場里人多,小朋友要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要掉隊,參觀時要注意觀察,并提出注意事項。
2、農貿市場有很多蔬菜,看看自己認識多少。
三、帶幼兒參觀農貿市場。
1、引導幼兒參觀攤點是怎樣擺放的,都有什么蔬菜,如何分類擺放的,知道這里的商品很豐富,人們在這里能買到各種各樣的農副產品。
2、引導幼兒邊參觀邊認識一些常見的蔬菜、家禽和魚類,知道它們的名稱。
3、引導幼兒觀察顧客和營業員之間的活動,觀察顧客是怎樣買菜的,營業員是怎樣使用秤的,了解秤的用處。
4、讓幼兒親自購買蔬果,與營業員進行對話,嘗試買菜的過程,進一步了解營業員是怎樣工作的。
5、鼓勵幼兒詢問所要購買的蔬菜的價格,學習如何選擇蔬菜的好壞,嘗試同營業人員討價還價,請營業人員用秤稱稱重量,嘗試付錢、找錢。
四、參觀后的談話活動,鞏固幼兒對農貿市場的印象。
教學反思:
從這個活動中,我認識到幼兒園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孩子為主體,同時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在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問題,不斷地變換教學手段和方法,從而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活動中,準確地掌握知識。帶領幼兒游戲時,要顧及到絕大多數的孩子,將個別示范與分組游戲、集體游戲相結合,可以根據幼兒的課堂情況不斷地變換游戲形式,從而提高每個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幼兒在集體和分組談活動中,了解交通工具的名稱、顏色、特點、用途等。
2、幼兒的耐心地傾聽同班的談話內容,能大方地在集體面前說話,不跑題。
3、幼兒樂于與同伴交流、討論,并在討論中體會到快樂。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拿著自己之前畫的我的交通工具;
2、各種交通工具圖片各一張
3、與交通工具相對應的人物的圖片各一張
4、準備某種交通工具的模具(已拼好的)
活動過程:
1、問候: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是幾月幾號?天氣怎么樣?今天吃早餐了嗎?
2、熱身: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手指操,好嗎?請你跟老師一起做。“小白小白上樓梯,打開電視機,拉拉小天線,電視不好看,關掉電視機,小白小白下樓梯,去吃肯德基,薯條阿薯條,雞翅啊雞翅,可樂啊可樂,漢堡啊漢堡,呃,吃飽了。”你們吃飽了嗎?
手指操:你到漂亮的大操場,一隊出列,二隊出列,三隊出列,四隊出列,五隊出列,起步走,一二、一二,一二一。
3、創設情景,引出話題:
老師想考考小朋友,看誰最聰明,能猜出這是什么?拿著卡片擋住一角讓小朋友猜一猜。
4、主題展開談話:
(1)教師引導:老師今天是騎自行車來的
你是坐什么交通工具來的?引導幼兒想,交通工具老師提出以下問題:你坐得是什么類型的車?你的車是什么顏色的?什么特點?你為什么喜歡坐這類型的車上幼兒園。
(2)幼兒自由交談: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根據老師的提問,互相談論自己的交通工具,教室巡視幼兒談話,引導幼兒圍繞主題討論,不跑題,提醒分神的幼兒參加討論(3-5min)
(3)個別發言:老師邀請在自由談話中發言較好的幼兒來發言,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交通工具。(3-4個幼兒)教室可以引導幼兒用類似句型表達這是我的交通工具。
5、圍繞主題,拓展談話內容:
(1)教室提問:你還知道那些交通工具?這些交通工具有什么用途?教室逐漸拓展談話內容,引出各種類型的交通工具如吉普車、火車、列車、汽車等。
(2)配對游戲:出示交通工具的圖片和準備班里小朋友的圖片,引導幼兒找伙伴喜歡的什么車。然后小朋友的畫,要求他們在規定的時間里把自己畫里面的車給對應的車圖片對上。
6、結束:教室(目標)
延伸活動:
根據小朋友交通圖工具的特點,教小朋友做交通工具的模型。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社會微笑教案05-13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04-21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12-16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24
幼兒園中班社會《勇氣》教案12-06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09-05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06-01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質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教案中班06-23
中班社會幼兒園的標識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