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范文五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理解小兔無意中撿蛋到成功孵蛋的故事情節。
2、樂意跟著老師一起說說、演演,感受小兔對蛋寶寶的關心和照顧。
3、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教學重點】
通過說說、演演,感受小兔對蛋寶寶的關心。
【教學難點】
學會傾聽,樂意表達畫面內容。
【教學準備】
1、ppt
2、仿真蛋(可打開內藏小烏龜)
3、故事表演場景:草地、小山坡、角色玩偶等
【教學過程】
一、引題并激趣【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通過設疑來激發幼兒猜一猜的興趣,調用幼兒對"蛋"的生活經驗,引發對生活中"蛋"的關注!
1、猜猜是誰的蛋出示ppt草地上的蛋畫面
(1)小兔發現了什么?
(2)猜測:這是誰家的蛋寶寶呢?
(提示:通過對畫面的觀察以及對關鍵點的設問,可以讓幼兒進行閱讀的一些隱性方法的習得,如:猜測故事的主角、猜測故事的主要情節等。)
二、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旨讓幼兒通過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表述,來感受到小兔對蛋寶寶的關愛之情。】
(一)幫蛋寶寶找媽媽
1、遇見小豬(1)小兔子遇見了誰?它對小豬說了什么呢?
(2)小豬會怎么回答的呢?
敘述:哎,這個蛋寶寶不是小豬的,于是,小兔繼續抱著蛋寶寶出發了。
2、遇見小熊(1)這次小兔又遇到了誰?如果你是小兔會怎么問呢?(激發幼兒樂意用不同的方式來詢問)
(2)那么小熊會有什么反應呢?
敘述:這個蛋寶寶既不是小豬的也不是小熊的,那么到底是誰的呢?小兔想呀想,怎么也想不出來。于是小兔決定把蛋寶寶帶回家,把它孵出來看看到底是誰的寶。
(二)小兔孵蛋
1、咦,小兔在哪兒啊?
2、小兔為什么要把蛋寶寶放在身體下面呢?
小結:小兔是為了用自己的體溫溫暖蛋寶寶。
3、小兔是壓在蛋寶寶身上睡覺的嗎?它是怎么睡覺的?
小結:小兔把蛋寶寶放在柔軟的小床上,給它溫暖,還小心翼翼地跪著,不讓蛋寶寶受傷。
追問:小兔還做了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敘述:就這樣,好幾天過去了,可是蛋寶寶一點動靜都沒有,小兔有些難過。
4、討論:你覺得小兔會放棄嗎?如果你是小兔會放棄還是繼續孵蛋呢?
敘述: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小兔顧不得吃飯、顧不得睡覺,細心的照顧著蛋寶寶,用它的愛溫暖著蛋寶寶。不知不覺,60天過去了,這一天,小兔忽然聽到了"咔嚓-咔嚓"的聲音。
(三)蛋寶寶孵出來了
1、發生了什么事情?
2、哎呀,蛋寶寶里孵出的是誰啊?(烏龜)小結:于是,小兔就帶著小烏龜出發去找烏龜媽媽了。
(四)送蛋寶寶回家
1、快看,那好像是烏龜媽媽,她正急著找自己的寶寶呢,我們快把她叫過來。
小結:烏龜媽媽找到了小烏龜很高興,而小兔子因為幫助了烏龜也感到很開心。
三、情感體驗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為幼兒創設情境通過演一演,讓幼兒更愿意表達,同時進一步感受對蛋寶寶的關愛,并且在最后打開仿真蛋找出藏在里面的烏龜,體驗成功感。】
讓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這個故事吧: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小兔孵蛋》
教師分發蛋寶寶,教師帶領幼兒扮演小兔子。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幼兒充分挖掘畫面的內容,對繪本的文字、符號、色彩、造型等進行多元解讀,隨著孩子的興趣點適時調整教學過程,給孩子更多的閱讀自由和空間。再次,讓幼兒通過感知理解、觀察表述、角色體驗、互動表演等多種方式,加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和感悟。最后拓展延伸,回歸幼兒的真實生活,讓閱讀豐富幼兒的生活,滋養孩子心中真、善、美的種子。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發展幼兒的傾聽能力。
2、愿意參加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咕咚》故事一則;語言游戲“老師說…”。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加深難度——再加深難度——再加深難度——活動結束
活動過程:
一、聽口令做動作,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發口令,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發口令的速度漸漸加快,動作出錯的幼兒取消游戲資格,最后的幼兒為獲勝者。
二、加深難度,聽短句數相同的字。
教師口述一短句,讓幼兒數句中共出現幾個“我”字?茨奈挥變簲档米钫_。
三、再加深難度,聽故事數相同的字。
教師講故事《咕咚》,讓幼兒數故事中共出現了幾個“咕咚”,看哪位幼兒數得最正確。
四、游戲“老師說……”。
1、教師發出口令,口令中有“老師說”的幼兒照口令做相應的動作,沒有“老師說”的幼兒就保持原來的動作,看誰堅持到最后。
2、游戲數次后,可請幼兒做發口令者,教師參與幼兒活動。(該游戲可請聽課老師一起參與)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聽音樂。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主要提示幼兒自制力差,往往出現行動與言語不相符的情況,通過讓幼兒找錯誤,提示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目標】
1、幼兒講述圖中內容,并判斷小明的行為是否正確。
2、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圖片四幅,與內容相符。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乖巧的小朋友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想認識嗎?他的名字叫"小明"小明他也想做乖巧可愛的好孩子,可是他是怎么做的呢?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二、幼兒看圖判斷小明的行為習慣正誤。
1、出示圖片,請幼兒看圖,說說每幅圖的內容,說說小明做的對嗎?
2、老師講述:小明在公園里扯小女孩的發辮,她不愛護和關心小妹妹,是不對的;小明向公園湖里扔石頭砸戲水的小鴨,小明不遵守公共秩序,打傷動物也是不對的;小明走在大街上隨手隨地扔香蕉皮,不講究公共衛生,也是不對的;小明橫過馬路時,不走斑馬線所示的人行道,不遵守交通規則,是不對的。
3、請小朋友說說怎樣幫小明改正錯誤。
4、老師小結:幫助、關心比自己小的朋友,保護動物,愛護公共環境,遵守交通規則,這些都是一個好孩子應該做到的。
三、師生互動。
1、請小朋友說說自己的錯誤行為,其他小朋友好的行為。
2、老師小結:小朋友們要向好的小朋友學習,有錯誤時及時改正。
四、活動延伸。
請家長配合,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行為習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小動物及小動物最愛吃的食物。
2.培養幼兒的專注性、想象力、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參加活動的樂趣。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難點:
動物最喜歡吃什么。
幼兒動手操作
準備活動:
1.《熊媽媽請客》課件
2.《生日快樂歌》歌曲
3.小動物、食物圖片、及盤子若干。
活動過程:
1.導題:聽生日快樂歌。
問題:
師:我們剛才聽到的是什么歌啊?
幼:生日快樂歌。
小朋友們猜一猜,今天是誰過生日呢?
任意回答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我們一起看看今天到底是誰過生日。
2.放課件:《熊媽媽過生日》
問題:
師:今天誰過生日啊?
幼:熊媽媽過生日熊媽媽過生日今天請來了好多客人!我們猜一猜都要哪些小客人?
幼:任意回答小朋友說了這么多,我們一起看看到底都有誰!
3.放課件:(雞、鵝、狗、羊、貓給熊媽媽過生日)問題:
師:都有誰來了呀?
幼兒:雞、鵝、狗、羊、貓來了這么多客人,熊媽媽會給它們準備什么好吃的食物呢?
4.放課件:(熊媽媽給他們準備了飯菜)問題:
師:熊媽媽給客人準備了什么好吃的?
幼兒:蟲、草、骨頭、魚、青菜師:為什么沒吃?
幼兒:送錯了師:小朋友們想想該怎么辦?幼兒:換一換師: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辦法,我們看看小熊是怎么辦的?
5.放課件:(小熊把飯菜換對了)問題:
師:小熊是怎么做的?
幼兒:換一換師:那你們知道它們各自最愛吃什么菜?幼兒:知道師:那我們也來換一換吧!
師:小朋友都換完了,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它們最愛吃的!逐一看。
老師這里還有很多飯菜,老師拿出食物讓幼兒認。并說出是誰最愛吃的。
教師留出一份:這是什么?是誰最愛吃的呀?
幼兒:菜,鵝那老師就把它放在鵝的盤子里。
老師這里還有這么多呢!現在請小朋友來幫它們送去。幼兒從老師這兒一人拿一份讓個別小朋友告訴大家拿的是什么,誰這愛吃的,然后再讓小朋友一起送去。
幼兒送完:
師:來,我們看看小朋友都送對了沒有?
逐一看,拿起食物,一手拿一手放。
小朋友們都放對了。熊媽媽也給我們準備了禮物,請小朋友們站好隊給客人老師再見,我們去領禮物嘍!
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活動的準備階段,我就問小朋友家里邀請賓客嗎?在請客前你的爸爸媽媽通常哪些準備?小朋友有的說:“請客之前會把家里整理干凈,并把家里布置的漂漂亮亮的!庇械恼f:“會準備很多好吃的。”教學時,我稍加改變變成熊媽媽請客,而這一環節來得又是那么真,那么自然。總的來說,十五分鐘的課即要突出重點又能充分發揮孩子積極主動性是有些難度的,所以對活動中時間分配要掌握好,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觀察畫面,理解講述畫面內容,知道要愛護花草樹木的道理。
2、根據教師提問的線索,把握講述的思路,學習大膽地講述。
3、積極參與討論,愿意表達自己多作品中任務的看法。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實物展示儀一臺。
幼兒會唱歌《春天來了》。
活動過程:
一、創設講述情景,引出講述內容。
講師:小朋友,你會哭嗎?你在什么情況下哭的?你會笑嗎?什么時候你會笑?
教師:你知道嗎,有一群花草樹木難過地哭了,后來又開心地笑了,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請你看一看圖畫,再告訴我好嗎?
二、幼兒自主講述畫面內容。
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啟發幼兒看圖說說:畫面上面有誰?他們在做什么?花草樹木為什么哭了?后來又為什么笑了?
幼兒獨立閱讀畫面,鼓勵幼兒輕聲與同伴交流自己對畫面的認識。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
三、用實物展示儀放大幼兒用書,聽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看圖講述。
教師:春天來了,草兒綠了,花兒開了。樹葉發芽了。誰來了?他們在做什么?花草樹木的表情是怎樣的?
教師:后來,誰來了?他們又在做什么?花草樹木的表情又是怎樣的?
鼓勵幼兒和教師一起完整地講述畫面內容。
四、圍繞重點討論,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講述內容。
教師:為什么花草樹木會難過的哭了?
教師:后來,為什么花草樹木又開心地笑了?
教師:你喜歡小猴、小狗和小熊?還是喜歡小鳥、蜜蜂和小朋友?為什么?
教師: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愛護花草樹木呢?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6-17
中班語言:下雨了幼兒園教案06-29
幼兒園語言教案中班03-22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06-01
幼兒園中班語言春天教案06-14
幼兒園中班語言《紙》教案01-07
幼兒園中班的語言教案01-19
幼兒園中班語言的優秀教案01-03
幼兒園中班語言方面教案11-02
幼兒園中班語言課堂教案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