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社會教案

時間:2022-08-12 17:27:46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社會教案集合6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社會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社會教案集合6篇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交新朋友的愿望,感受擁有新朋友的快樂;

  2、進一步了解名片的作用;

  3、能大膽想象介紹自己,與同伴分享、合作。

  4、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5、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準備:

  1、錄音帶、歌曲《好朋友》;

  2、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一張名片,自帶一件物品。

  活動過程:

  活動前半部分分別在蘿卜班、香橙班兩個班級上進行。

  1、游戲《猜猜我是誰》,引入活動

  (1)剛才參加游戲的小朋友,蒙上眼睛,為什么都能很快猜出后邊的小朋友呢?(因為我們都是一個班的同學,天天在一起,很熟悉了,我們都是老朋友了)

  (2)我們菠蘿班的老朋友天天在一起,你們快樂嗎?

  (3)為什么很快樂?

  (4)那如果我們有了更多的朋友會怎么樣呢?

  (5)你們想認識新朋友嗎?

  2、兩位鄰班教師(本班幼兒不認識的老師)帶著禮物出現。“當當當”響起敲門聲,老師打開門說:真巧,一說到新朋友,現在就有新朋友來了,請進!” 新老師和小朋友打招呼,并分別做自我介紹。

  3、幼兒做自我介紹

  (1)剛才我們認識了新老師,現在怎樣讓新老師認識我們呢?

  (2)請幼兒分別用名片、口頭自我介紹。

  (3)名片上面有什么內容(姓名、電話、住址)

  (4)教師小結名片上的作用。(名片能讓別人記得更清除、更長久)

  4、自主交往活動

  老師聽說香橙班的小朋友也在尋找好朋友,老師和他們約好了在音樂廳見面,現在讓我們帶上禮物和名片,一起去認識新的朋友吧

  (1)音樂開始,兩個班的小朋友分別從兩個門進入。香橙班:你們好,我是香橙班的小朋友,香橙香橙,快樂心情!

  菠蘿班:你們好,我是菠蘿班的小朋友,菠蘿菠蘿,健康快樂!

  (2)幼兒自主交往

  5、小結,請幼兒和自己新認識的朋友手拉手在一起。師:你認識了幾個好朋友?你是怎么去認識的?你和新朋友一起做了什么?你感覺什么樣的?小結:和朋友在一起真快樂,朋友越多,我們的快樂也就越多。

  6、音樂《找朋友》,結束

  師:認識了新朋友真高興,現在仍讓我們和新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吧!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設計中,輕松的環境有利于幼兒進入角色,體現了幼兒快樂學習的理念要求。我覺得最可取的是交往語在活動中的運用,既使幼兒的主動性得到了發揮也提高了幼兒語言交往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要不完善和運用。

  但是,如果在活動中能夠將幼兒與好朋友一起活動的形式設計的再多一些,會更好的讓孩子們動起來。并快樂的接受對方,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2

  【活動過程】

  一、操作樂器,感受聲音給我們帶來的不同感受。

  1.請個別幼兒上來操作樂器,并說說玩的是什么,聲音是怎么樣的。

  2.請五六個幼兒集體操作,說說自己的感受。

  3.聽錄音后,提問:你喜歡哪種聲音?為什么?

  二、出示圖片、講述故事。

  1.為什么火車的吼叫聲使小動物逃走了?鮮花枯萎了?

  2.為什么音樂氣墊火車那么受大家歡迎呢?

  三、聽幼兒自錄的日常噪聲,討論噪聲的產生及危害。

  1.為什么我們不喜歡聽噪聲? (危害健康、聽力下降、心情煩躁。)

  2.我們如果聽到噪聲怎么辦? (捂住耳朵或躲開)

  3.為什么會有噪聲?(從自身的行為談起)

  4.如何減少噪聲? (幼兒自由討論并回答)

  【活動延伸】

  觀察幼兒園日常生活中噪聲的主要來源。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現代的都市和城鎮充滿了噪聲。噪聲也是一種污染,讓幼兒知道噪聲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是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為了給幼兒加深印象和提高學習興趣,本活動中的多個環節巧妙地運用幼兒的各種感官,并結合了故事進行教學,讓幼兒分辨躁聲和樂音,通過對比感受樂音美,從而得出噪聲對人體的危害,并萌發主動減少噪聲的意識。

  二、效果分析

  讓幼兒把周圍日常噪聲錄制下來,然后播放給大家聽,使我們對常常充耳不聞、耳熟能詳的噪聲加以注意,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幼兒活動的興趣很高,討論過程中各抒已見,最后得出了“噪聲有害環境”的結論,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和故事了解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2.善于發現一日活動中不守規則的現象,聯系生活實際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想法。

  3.運用已有經驗以繪畫方式設計班級公約,并養成自覺遵守的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不守規則的丁當狗。(上可下載《幼兒畫報》5年第36期《好習慣故事》欄目)

  2.聯系生活實際的錄像、圖片等。

  3.記錄的彩色紙、筆。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了解規則的重要性。

  1.教師:有一只叮當狗,想到游樂場去玩,他是怎么做的呢?下面就請小朋友們一一段叮當狗的錄像。

  2.幼兒欣賞課件:《不守規則的叮當狗》。

  3.討論、交流。

  (1)叮當狗去游樂場發生了什么事情?

  (2)小動物們對叮當狗的做法感到滿意嗎?他們是怎么說的?

  (3)你覺得叮當狗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4)最后花喜鵲對叮當狗說了一段什么話?

  4.教師:是呀!叮當狗這樣做很不好,小動物們都不喜歡他,讓我們一起把花喜鵲說的話告訴叮當狗,讓他牢牢地記住:"叮當狗,聽我說,做游戲有規則,大家都遵守,玩得才快活!"

  (二)"火眼金睛",找出不守規則的行為。

  教師:生活中規則處處有,時時需要我們來遵守。現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名字就叫"火眼金睛",看看誰的眼睛就象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請大家找找圖片中一些不守規則的現象,并說一說這樣做為什么不對。"火眼金睛"的游戲是有規則的,拿就是--誰先發現誰就叫停。看誰找得快,說得好。

  1.播放幼兒一日生活的錄像片段,引導幼兒發現規則。

  (1)升旗時:行注目禮時眼睛不看國旗。(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升國旗時行注目禮是尊敬國旗熱愛國家的表現。)

  (2)吃飯時:在和旁邊的小朋友,不專心吃。(不僅吃得慢,飯要變冷,而且有時還會將米粒嗆到器官里,骨頭卡到喉嚨里,會有生命危險。)

  (3)上下樓時:兩步一走。(踩不好,會從樓梯上摔下來,身體受傷。)

  (4)課間時:和同伴在走廊里奔跑。(玩得滿頭大汗容易生病,還會你撞我、我撞你摔跤。)

  (5)洗手時:推擠前面的小朋友。(盥洗室很滑,腳下不穩就摔跤。)

  (6)玩滑梯時:從下往上爬。(容易摔跤,還會影響別的小朋友。)

  2.邊看邊說,有哪些不好的行為,可能會有什么后果?

  3.教師:說的好。看來小朋友們都有一雙孫悟空的"火眼金眼",都找到了,還明白了不守規則不僅自己會受到傷害,而且還可能會影響到別人,老師相信你們今后一定能做個遵守幼兒園規則的好孩子。

  (三)操作實踐,制訂班級公約。

  1.教師:我們小朋友每天都要在班級生活學習,那在班級中也要有各種各樣的規則做保障,請大家想想在我們班級里應該遵守哪些規則,形成我們的"班級公約",請大家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

  2.分組討論、交流。

  3.幼兒操作設計一日活動規則標記。

  4.展示標記,并說說適合放在活動室的什么地方,為什么?

  結束語:規則處處有,大家來遵守,方便你我他,生活更美好。讓我們一起把自己設計的規則圖制訂成"班級公約",做到人人遵守班級公約。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將一日活動規則設計成棋譜,幼兒進行棋類游戲。

  2.家園共育:圖文并茂的班級公約,由家長監督幼兒每日反思。

  3.日常滲透:在各項活動中提醒自覺遵守分享、輪流、等候等的游戲規則。

  資料附錄:

  故事:不守規則的丁當狗丁當狗,樂呵呵,"叮叮當當"唱著歌:"今天我去游樂場,我最喜歡過山車。"走上街,皺眉頭,排隊等車人真多。一個一個又一個,一排排成一條蛇。車進站,門打開,丁當狗一下撲上來:"我可沒有耐心來排隊,管他什么應該不應該。"右手扒開小花貓,左手推倒豬太太。上了車,搶個位,高高興興看窗外。大象伸出長鼻子,一下卷起丁當狗。一舉舉到半空中,丁當狗嚇得直發抖。大象鼻子晃又晃,把丁當狗輕輕放地上:"丁當狗,你想想,不守規則不應當。"花喜鵲唱起歌:丁當狗,聽我說,做游戲,有規則,大家都遵守,玩得才快活。

  設計意圖:

  社會規則是約束每個人言行的道德準繩,可如今的獨生子女自私、霸道,樣樣都要爭先,不守規則,其行為還直接導致了同伴關系的不融洽,受孤立。為此,我們針對幼兒中間存在的這一現象,在日常活動中要求幼兒遵守分享、輪流、等候等游戲規則,故事《不守規則的丁當狗》通過叮當狗去游樂場游玩發生的一系列不守規則的行為,讓幼兒有所感觸,從丁當狗的行為中折射出幼兒平時的行為。此活動將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并明白不遵守規則給別人造成的后果。從而幫助幼兒理解規則的重要性,并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習慣。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驗和教師在一起的快樂。

  2、能主動走進教師,與教師交朋友。

  3、知道被人幫助了自己時,要說"謝謝"。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5、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教師與幼兒建立親密關系。

  2、紙屑;插塑玩具。

  3、閱讀材料2《我和老師做朋友》;操作材料2《做朵紅花送老師》。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自我介紹,表達自己希望與全體幼兒做朋友的愿望: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嗎?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我們是好朋友?(擁抱、親吻、握手)

  (2)鼓勵愿意和教師做朋友的幼兒勇敢走到前面來,握握老師的手(擁抱、親吻)

  2、師創設背景,尋求幼兒幫助。

  (1)我的身上有很多的紙屑,用什么辦法幫助我弄干凈呢?

  (2)我兩只手上都拿著東西,xx掉在地上了,怎么辦呢?誰來幫助我?

  (3)你幫助了我,我該怎么說、怎么做呢?

  3、師幼一起玩游戲。

  (1)教師躲在幕布后面和幼兒說話,請幼兒猜猜是哪兩位老師。

  (2)教師從幕布下面露出鞋子,請幼兒猜猜是哪位老師。

  (3)教師提供插塑,提問:誰愿意請老師一起玩?(教師盡量和每組幼兒玩一會兒)

  活動建議與提示:

  1、這個活動也可當作游戲來開展,主要是為了增進幼兒與教師的情感,增進幼兒對班級保育老師的認識與了解,讓幼兒接納自己班級的教師和保育老師。

  2、提供閱讀材料2《我和老師做朋友》,指導幼兒閱讀,說說、試試圖書中的內容。

  3、指導幼兒從操作材料2《做朵紅花送老師》中取下花,用棉簽給花朵涂上紅色,作為禮物送給教師。

  4、在一日生活各個環節多與幼兒親密接觸,使幼兒盡快消除陌生感,和教師成為朋友。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它的意義是顯見的,它所提倡的是賦予幼兒一個良好的“社會的界定”,給他們一個積極的“他人眼中的自我”。孩子們渴望愛,渴望對他人的歸屬感,“好朋友”正是這種渴望的外在體現。因此我們應該多為他們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并且加以指導。“千里難尋是朋友”,真心希望每個孩子都有許多真誠的朋友。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

  2、培養幼兒大膽說話的能力,并通過此活動激發幼兒熱愛幼兒園工作人員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要求家長配合了解一些電臺、電視臺、報紙的名稱,有目的地觀察或了解記者的工作。

  2.收集本園部分工作人員的照片并對他們發出邀請,自制的簡易話筒、照相機、字卡、音樂、小卡片、筆等,“會議”場地及布置物品。

  三、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引入主題。“小朋友,你們聽說過記者嗎?”(引導幼兒回憶日常經驗)“你們知道記者有什么本領嗎?他們去采訪的時候,通常要帶上什么用具?”引導幼兒了解如何做一名“小記者”。“你們想當小記者嗎?”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你們去看看他們是誰?在干什么?”讓幼兒自由觀看。

  3.提問: “小朋友,你們都看到了誰呀?在干什么?誰先來說說?”

  4.“小朋友,你們看,今天我把照片上的一些園長、老師、阿姨請來了,你們都想當小記者,那么想問些什么問題呢?”讓幼兒自由說一說。

  5.“哦!小記者,你們想采訪的事可真多呀,這樣吧,等一下,你們商量決定,愿意采訪誰,就和他說說,問問你們想知道的事。不過,怎樣才能讓別人愿意接受我們的采訪呢?”請幼兒學習記者使用禮貌用語:我可以問你問題嗎?你能接受我的采訪嗎?謝謝你的合作。

  6.“如果你真的是一位記者,你喜歡在什么電臺、電視臺或報社工作呢?等一會兒,有禮貌地告訴你要采訪的人。”

  7.“采訪完后,我們開個‘新聞發布會’把采訪到的事告訴大家。小記者們記住啦:主辦單位是 ,地點是 ,時間是 ,請準時參加。”

  8.“為了工作和聯系方便,麻煩各位記者先登記一下單位,再帶上采訪用具去采訪。”請幼兒自報自己的服務單位,工作人員即時登記,****。老師和幼兒一起,自由去找自己的采訪對象談話。

  9.師生共同采訪時,“工作人員”布置會議場地,音樂響后,集中幼兒開“新聞發布會”。

  (1)開場白:老師代表“主辦單位”歡迎各位的到來并宣布“新聞發布會”開始。

  (2)請幼兒自由發言,把采訪的事告訴大家。

  (3)老師小結。

  10.請幼兒代表“主辦單位”向幼兒園工作人員送上一份簡單的

  禮物,謝謝他們對采訪工作的支持,并對他們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

  11.讓小記者們與各位“大合照”結束。

  四、各領域滲透

  語言:開展多種語言游戲,游戲中重點加強禮貌用語的訓練并提高小朋友大膽說話的能力。

  健康:通過讓幼兒玩一些體育游戲,向幼兒滲透不怕累,不怕苦的精神,懂得我們的工作人員、社會上真正的記者為了工作都在辛勤勞動。

  科學:認識攝影機、照相機、錄音機、話筒等的特點、用途。

  美術:學習一些自制玩具的技能,嘗試自己制作話筒,照相機等。

  五、生活中滲透

  讓幼兒聽一些新聞廣播,給幼兒讀報,注意引導幼兒觀察自己身邊發生的事情,主動和幼兒園工作人員接觸。

  六、環境中滲透

  張貼一些記者采訪過程的照片,幼兒園工作人員的照片,剪報等。

  七、家庭中滲透

  請家長在家有目的地引導幼兒收看電視新聞,收聽廣播、讀報,并引導幼兒嘗試大膽地和身邊人交往。

幼兒園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白天黑夜的異同的原因及轉換關系。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地球儀,陽光(手電筒一防止那天沒有出太陽)。紅色五角星。

  用白色卡紙和黑色卡紙制成“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

  夜晚圖片。

  活動過程:

  一、由圖片引出話題。

  師:你們看;老師手里有什么呢 ?畫的是什么時候呢?都畫了些什么東西呢?你們覺得好看嗎?

  二、討論黑夜的秘密。

  1、引出話題。

  師:你們覺得黑夜漂不漂亮?可是他是怎么形成的呢?那是因為地球自轉才形成了黑夜,(教師要講解一下什么叫地球的自轉)我們來一起看看是不是因為地球的自傳才形成了黑夜和白天。

  2、教師做實驗,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其中的現象。實驗介紹:教師將打亮的電筒固定在離地球儀有一定的距離的一側。在地球儀中國地域上貼上一個紅星代表中國。

  師:地球儀表示我們生活的地球。老師用手去轉動地球儀表示地球自轉,手電筒則表示太陽光。老師轉動地球儀,你們看會有什么樣的現象?

  3、教師操作活動。引導幼兒講出所看到的現象。

  師:當紅星對著光時我們這里是白天還是黑夜呢?那當紅星背離陽光時,我們這里是白天還是黑夜呢?

  4、與幼兒一起討論白天黑夜的轉換關系。

  師:地球在自轉,在自傳的過程中,有些地方就能照到光,有些地方就沒有了,當陽光照著一個地方時那它就是白天,遠離時他就是黑夜。所以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三、出示“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卡片。

  教師左右手分別模擬“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說:小朋友們好!我是白天先生,我是黑夜小姐,(兩者間相互提問)如:白天先生,你們那是什么樣的啊?大人和小孩是怎么生活得啊?(相互問一下各自特有的東西)

  四、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美工——漂亮的夜晚

  小百科:地球是一個很大的圓球,它自己不會發光,地球上之所以有白天和黑夜的區別,都是由于地球自轉的緣故。太陽離我們地球很遠,對于地球來說,它是固定不動的。地球不停地從西向東旋轉,一天轉一圈,所以地球總是一半向著太陽,一半背著太陽。向著太陽的半邊接收到太陽光,就是白天,背著太陽的半邊就是黑夜。地球自轉一圈就有一次白天、黑夜的變化,地球總是不停地轉著,白天和黑夜總是不斷地 、有規律的變換著。

【幼兒園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品德與社會的教案11-24

幼兒園社會教案05-13

幼兒園社會疫情教案03-05

幼兒園社會端午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冬天教案06-25

幼兒園社會教案06-08

幼兒園社會環保教案04-08

《社會安全》幼兒園教案03-29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07-14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12-16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夲道DVD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va午夜在线电影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女同 | 日韩欧美中文宇幕无敌色 |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 |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精品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