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生活教案(精選2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生活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1
活動由來:
寶貝們情緒穩定下來了,愿意參與班級活動。但是,還不會將小椅子一個一個的放好,經常亂放。搬椅子的方法也不對,拖著椅子走,推著椅子走,甚至有個別孩子還把椅子扛到了頭上,針對這種情況,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學會了搬椅子的本領。
活動名稱:
生活游戲:我會搬椅子
目標:
1、學會搬、擺小椅子的方法,會一個挨著一個擺。
2、知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準備:
1、小兔頭飾人手一個、大灰狼的頭飾一個。兔跳的音樂、大灰狼的音樂。
2、場景布置:散放在活動室中的小椅子。
3、教會幼兒說兒歌《搬椅子》
過程:
一、 師扮演媽媽,幼兒扮演小兔子,跳進活動室。
師:“兔寶寶們在外面玩累了,和媽媽一起回家吧!”師生共同學小兔子跳進活動室,發現散放在地上、桌邊的小椅子。兔媽媽:“哎呀,我們的家怎么這么的亂,小椅子怎么到處亂跑呀?我們應該怎么辦呢?”引導幼兒說出把椅子擺好。
二、幼兒一邊念兒歌《搬椅子》,教師根據兒歌內容,引導幼兒模仿搬椅子的方法。
三、引導幼兒把椅子排成同字形,幼兒在中間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戲。
我們用椅子來擺個家,好嗎?來,和兔媽媽一起搭我們的新家。
兔寶寶們擺得真整齊,一定很累了,我們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戲吧!請林老師來當大灰狼,待會大灰狼出來的時候,小兔子們要趕快回家哦。(坐回椅子上)玩游戲兩遍。
四、請幼兒把椅子放回桌子底下。
天黑了,小椅子要去找它的桌子媽媽了,小兔子快把它送回家吧。記住怎么搬椅子了嗎?
五、小結:
兔寶寶們都學會了搬擺小椅子,長了本領,媽媽真高興。以后,記得要用我們學會的新本領來送小椅子回家,好嗎?
附兒歌《搬椅子》
小椅子,我會搬,兩手抓住放胸前。
一個挨著一個放,整整齊齊真好看。
活動后反思:
因為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游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學技能。因此,我設計了這次活動,孩子們沉浸在游戲的情景之中,興趣很高,在游戲中學會了搬、擺椅子的方法。這個活動結束后,大部分的孩子都掌握了搬椅子的方法。因為對他們來說不是學本領,而是玩游戲。以后設計教學活動內容時,要多思考,多找些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使他們樂意參與,并愿意在游戲中學會的活動。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2
預設活動目標:
1、利用科學小竅門解決幼兒生活中常常遇到的清潔難題,培養幼兒少用化學洗滌用品的習慣,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2、培養幼兒有身邊處處是科學的意識。
活動準備:
有污垢的茶杯若干;臟的醬油瓶若干;臟的煤氣爐一個;有腥味的碟子和碗若干;鹽、醋、果皮、牙膏、雞蛋殼若干(分別用盒子裝起來分成三份);幼兒人手一小張廢報紙;教師用的大記錄表和油性筆以及幼兒人手一張小記錄表和一支蠟筆;歡快的音樂;錄音機;
預設活動過程:
教師和幼兒進行互動進入活動室內。(以兒歌的形式進入)
準備工作:
1、教師和幼兒打扮成搞清潔的樣子。(教師穿圍裙、戴手套;幼兒穿圍裙)
2、“昨天客人來了,屋子還沒有收拾好,現在請小朋友幫忙收拾一下,把要清洗的分類放在桌子上。”“好,現在開始!”請幼兒幫忙收拾屋子里的臟東西,找出后把物品分類放到桌子面上。(配班播放歡快的音樂)
3、(配班教師幫忙把三盆溫水放在桌子上)再請幼兒說說這些東西什么地方臟了,平時在家媽媽是如何把它們洗干凈的?
4、請幼兒觀看課件的第一部分,讓幼兒知道洗滌用品對人類、環境的危害。
5、教師講出洗滌用品對人類、環境的危害,然后出示并介紹新型的生活清潔用品――鹽、醋、牙膏、果皮、雞蛋殼。(“如果我們的洗滌用品用多了,就會對我們人類以及環境造成危害”)(“昨天老師在上網時發現了一個小秘密,原來在我們的生活中,除了洗滌用品還有很多環保的生活清潔用品也可以把物品洗干凈,你們看老師今天就給你們帶來了一些,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有鹽、有醋、有牙膏、還有果皮和雞蛋殼呢”)
6、教師出示實驗記錄表,再結合實物講解實驗的記錄方法。(“原來我們生活中的鹽除了可以炒菜,醋可以吃,牙膏可以刷牙等還可以清潔呢,還有果皮雞蛋殼等廢物也可以用來清潔呢!你說奇怪不奇怪?那么你們知道這些東西當中哪些可以清潔茶杯的污垢?哪些可以清潔醬油瓶和煤氣爐?”)教師在介紹時邊手指記錄表邊結合實物講解。配班老師把鹽等的物品都放在三張桌子上。
7、讓幼兒手拿小記錄表自由選擇先后進行實驗,利用鹽、醋、牙膏、果皮、雞蛋殼等物品清潔茶杯、醬油瓶和煤氣爐。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幼兒。
8、教師從幼兒的實驗結果中總結三個實驗的結果。教師提問:“剛才你們發現有什么東西能把茶杯的污垢洗干凈?”(醬油瓶、煤氣爐同上)教師用筆記錄幼兒的實驗結果。
9、教師再引入課件的第二部分內容,使幼兒認識更多的生活清潔小竅門的知識。(“除了上面我們看到的這些生活小竅門外,還有更多的清潔小竅門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10、你剛才認識了多少種清潔的小竅門,你能說說嗎?讓幼兒回家試試這些好辦法。(“你們剛才認識了什么清潔的小竅門呢?你能說說嗎?好,讓我們一起回家試試這些好辦法吧!)
活動延伸:
以課件中紙皮可以擦亮玻璃的例子,讓幼兒嘗試結束活動,并讓幼兒幫忙收拾干凈。(你們想不想試一試用廢報紙擦亮玻璃是否會成功?那現在請各個小朋友每人取一小張廢報紙來試試啦。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教幼兒正確扣紐扣的方法。
2、鍛煉幼兒小肌肉動作及手眼協調能力,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活動準備:
1、小動物布絨玩具若干個、衣服若干。幼兒每人穿有紐扣的外套。
2、情景創設:動物園。
活動過程:
一、情景:開著火車去玩。
1、寶寶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到外面玩,好嗎?怎么去呢?開著火車去吧。(放音樂“火車快飛”)帶領幼兒隨音樂邊開火車邊唱歌,問:“寶寶們想開著火車去哪玩?”(南昌、贛州……)贛州有個動物園,里面有很多小動物,我們開著小火車一起去看看吧。
2、來到動物園,看看有哪些動物?(小兔、大老虎……)我們來學學小動物走路吧。(帶領幼兒做模仿動作)
3、寶定們累了嗎?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剛才我們開著火車到動物園玩,還學了小動物走路,寶寶們真能干。喲,現在老師有點熱了,寶寶們熱嗎?我們把外套脫下來吧。(帶領幼兒脫外套,教師幫助幼兒一起脫)
4、我們在這里息,誰來給大家表演節目?(選2—3個寶寶給大家表演節目)
5、有點冷了,我們把衣服穿起來吧,不然會感冒的。
二、學習扣紐扣。
1、寶寶們都把衣服穿起來了,可是我看到許多小朋友都沒扣紐扣,你們會扣紐扣嗎?看看老師是怎么扣紐扣的?老師在自己身上示范扣紐扣,邊扣邊說:首先要把衣服的下端對齊,然后找到扣眼和紐扣。把扣眼放在扣子上面,一只手拿扣眼,一只手拿紐扣,再把扣子從里到外送到扣眼里,最后從外面把扣子拉出來,這樣紐扣就扣好了。
2、寶寶們,你看清楚老師是怎么扣的嗎?誰學會了,到前面來試一試,請個別示范,教師根據幼兒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并進行著重講解。
3、現在請定寶們把紐扣都扣起來吧,看誰扣得雙快又好。幼兒集體操作。
4、教師巡回指導,并帶領幼兒邊扣邊念兒歌:一個眼一個扣,我幫它們手拉手,結成一對好朋友。
5、檢查幼兒是否扣整齊。
6、“鈴……”動物園的小動物午睡起床了,我們看,它們都不會扣紐扣,都等著爸爸媽媽幫它們扣呢,扣好了衣服的寶寶來幫助它們好不好?讓先扣完的寶寶幫助小動物扣紐扣。
三、總結活動情況
寶寶們真能干,都學會了扣紐扣,小動物也說謝謝我們小朋友,以后它們也要向我們小朋友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寶寶以后在家里、在幼兒園也要自己扣紐扣,好嗎?
四、活動延伸。
把小動物放到娃娃家區角里,讓幼兒繼續練習扣紐扣。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安全行為的重要性。
2、積極參與競賽活動,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體驗合作帶來的快樂,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圖片、教學掛圖。
2、操作材料、筆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請幼兒說一說幼兒園的安全設施。
幼兒根據圖片自由發言,介紹幼兒園已有的安全設施。
2、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了解安全與危害的重要性。
教師:在幼兒園的環境中,有許多安全設施,小朋友在這里會發生危險嗎?請看這里的圖片,請你說一說他們這樣做是危險的還是安全的?為什么?
幼兒自由討論,發言。
教師小結:幼兒園里有很多為小朋友安全考慮的安全設施,可是如果我們不注意安全,安全的地方也會變得不安全。
3、教師組織游戲,引導幼兒發現日常活動的不安全隱患。
玩游戲‘火眼金星’,請小朋友以最快速度從中找出不安全的行為。
4、小組活動。
教師;我們已了解了安全設施和安全行為的重要性。你們愿意把我們了解的安全知識告訴全園小朋友嗎?可以有哪些宣傳方法呢?
制作安全警示牌:設計安全警示標記,可粘貼在幼兒園內及安全設施上。
目標: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識;
2、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
準備:
1、課件;
2、實物:鞭炮、氣球
3、錄音機、圖片、方向盤
過程:
1、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們這來玩,看!他們在干什么?
(大班幼兒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傷手的事情)
老師問:大班哥哥姐姐這樣做安全嗎?為什么?我們能不能這樣做?
2、觀看錄像,討論娃娃丫丫的行為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娃娃、丫丫的媽媽不在家,他們做了許多不安全的事,請小朋友仔細看,他們做了哪此錯事,這樣做好不好,為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去做?”
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鏡;不能玩煤氣;不能玩插頭;不能玩刀。
、谑制屏瞬荒苡门K抹布擦;不能亂吃藥;喝水前要試試水溫;不能用手撿碎玻璃。
③不能在看電視時離電視太近;不能給陌生人開門;不能玩錘子;不能亂掏耳朵、眼、鼻。
3、平時在幼兒園還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請幼兒講述。
4、電話鈴響,原來是邀請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圖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
幼兒判斷圖片上安全行為的對與錯,并說出原因。
當幼兒講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時,與幼兒一起唱滑滑梯歌曲,并與幼兒一起出去玩滑滑梯,然后結束。
延伸活動:
、僭诨葸^程中再次滲透安全教育;
②可將活動中的一些安全知識編排成情景游戲,讓幼兒自己比比誰對誰錯,進一步增強和鞏固幼兒的安全意識;
、劢Y合階段安全教育的要求,在教室設置“安全小衛士”評比欄,鞏固教育的內容。
、芡ㄟ^親子活動家園配合,進一步增強和鞏固幼兒和家長的安全意識。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5
適宜對象:
該材料適用于小班幼兒區域化學習活動使用。
價值取向:
1、這本操作書主要讓幼兒練習扣鈕扣、系鞋帶、拉拉鏈、別別針、編辮子、打蝴蝶結等技能,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2、通過操作,讓幼兒按自己的愛好搭配不同的服飾,培養幼兒色彩協調能力。
材料設計:
(一)材料與工具:約30厘米×40厘米的彩色軟泡沫4張、五顏六色的布、毛線、鈕扣、拉鏈、別針、美工紙、花邊、雙面膠、剪刀、直尺、打孔機
(二)制作方法:
1、選4張軟泡沫裁成(約30厘米×40厘米),其中三張裁成三份。
2、將每張裁成三份(頭、身體、腳)的軟泡沫上用毛線、布、鈕扣、拉鏈、花邊、別針等制作成三個漂亮的巧巧娃,分別做成不同顏色的臉蛋、衣服和鞋子,以便讓幼兒按自己的愛好搭配不同的服飾,增加興趣。
3、將完整的一張軟泡沫做書的封面,旁邊打孔,用毛線打成蝴蝶結,中間用絨布做一朵花,代表孩子是祖國的花朵,花芯用鈕扣做(便于幼兒練習扣鈕扣),再用美工紙打印書名“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操作書”,反面打印“巧巧娃”,最后用美工紙折些小花點綴一下。
(三)提示
練習扣鈕扣、系鞋帶、拉拉鏈、編辮子、別別針、打蝴蝶結等動作技能,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愛好,為書中三個娃娃搭配不同顏色的衣服、褲子和鞋子等服飾。
玩法與指導:
1、扣鈕扣
玩法提示:看好扣眼,把鈕扣放在扣眼里。
指導要點:扣眼與鈕扣要對齊。
2、系鞋帶
玩法提示:先打一個結,再在兩頭重疊整理出一段從中間穿過去。(鞋帶預先穿在鞋子上)
指導要點:先讓孩子看老師示范,然后再練習,打結時要收緊。
3、拉拉鏈
玩法提示:拉合時把兩邊的拉頭插齊,左手按住,右手慢慢往上拉;拉開時輕輕往下拉,把兩邊的拉頭分開。
指導要點:拉開拉合時不得有拉頭卡住上止、下止的現象。
4、編辮子
玩法提示:把頭發(毛線)分成三撮,兩兩交叉編。
指導要點:每一撮頭發要編緊,避免散開來。
5、別別針
玩法提示:把針頭打開,從衣服門襟穿過,再把針頭藏好。
指導要點:細心使用別針,提醒幼兒小心弄到手。
6、系蝴蝶結
玩法提示:將毛線交叉打好結,兩頭整理出一截做蝴蝶結的羽翼,再次打結。
指導要點:再次打結時要收緊羽翼。
7、搭配服飾
玩法提示:把三個娃娃的頭、身體和腳隨意搭配,自己喜歡皆可。
指導要點:根據自己的愛好,輕輕翻書,一頁一頁搭配服飾。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學會穿脫衣服,鞋襪、系鞋帶及疊衣服、被子等基本的生活技能。
2、在有趣的比賽活動,讓孩子感受自己長大了,引導幼兒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通過班級之間的比賽,增強孩子的比賽意識和集體榮譽感。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二、活動時間與項目:
時間:20xx年9月30日上午9:10
地點:音樂室穿衣服、穿鞋子、疊被子比賽
三、參賽人員:
全體幼兒
四、活動準備
衣服:24件,被子:12張,桌子:12張
五、比賽形式與規則
1.各班1名教師當評委,1名教師和保育員負責叫人與照看幼兒。
2.分年段進行,每次每班派出6名幼兒參加,每位幼兒一次機會,參加比賽的幼兒自己拿好衣服、鞋子、分班成一路縱隊站好,聽到主持人的口令開始比賽,以記時的形式開展。
3.評判要求:
。1)參賽幼兒衣服穿好后,要求穿得整齊、領子翻平,鈕扣正確、一一對齊。
。2)疊被子方法:左邊折向中線,右邊這向中線
六、獎項制定
小能手獎:4分鐘內完成所有規定項目者,衣服、鞋襪正反穿著正確,物品擺放整齊者。
進步獎:4分鐘外完成所有規定項目者,衣服正反穿著正確,衣服、鞋襪正反穿著正確,物品擺放整齊者。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7
活動準備
七色花音樂、謎語、鏡子、牙齒模型、牙齒用途的三張圖片保護牙齒的視頻、不好的習慣圖片、刷牙舞音樂。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牙齒的名稱及作用。
2、知道保護牙齒的方法,提高幼兒保護牙齒的意識;顒舆^程
(一)在教師的引領下,幼兒隨《七色花》音樂入場
(二)謎語導入: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猜一猜。謎面:小小石頭白又硬,整整齊齊排兩排,口中飯菜它磨碎,天天早起刷干凈。打一種我們身上的器官(牙齒)
請小朋友們露出你們的牙齒讓老師來看一看!
(三)通過照鏡子,牙齒模型,讓幼兒了解牙齒的名稱。
1、師:剛剛看到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口漂亮的牙齒,今天,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一面鏡子,請小朋友們照著鏡子仔細觀察你的牙齒是什么樣子的,等會告訴大家。引導幼兒觀察時,請小朋友看看前面的、旁邊的、里面的牙齒都是什么樣子的,觀察完畢后請幼兒說一說。
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到底這些牙齒是什么樣子的,叫什么名字呢?
2、從外觀認識牙齒。教師帶著牙模走進幼兒,讓幼兒通過觸摸和近距離的觀察,能夠說出牙齒有的扁扁的、有的尖尖的、有的方方的。
師:今天,劉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牙齒模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中間、旁邊、里面的牙齒的樣子,中間的扁扁的,旁邊的尖尖的,后面的方方的)。通過觸摸和觀察,幼兒再來說一說牙齒的樣子。
教師小結:牙齒有上下兩排,是白顏色的。上下兩排扁扁的牙齒叫門牙,門牙旁邊尖尖的牙齒叫尖牙,也叫虎牙。尖牙旁邊的牙齒叫磨牙。
再次鞏固牙齒的名稱。師:小朋友,我們剛才說的扁扁的牙齒叫什么?尖尖的牙齒叫什么?方方的牙齒叫什么?
通過你問我答的形式進一步掌握牙齒的名稱。師:接下來,老師和小朋友玩一個拍手游戲:扁扁的牙齒叫什么?扁扁的牙齒叫門牙。尖尖的牙齒叫什么?尖尖的牙齒叫尖牙。方方的牙齒叫什么?方方的牙齒叫磨牙。(游戲兩至三遍后進入下一環節。)
。ㄋ模┙柚鷪D片,讓幼兒了解牙齒的作用。師:小朋友們都知道了牙齒的名稱,那牙齒都有那些作用都有哪些?小朋友們來說一說。
教師出示圖片進行小結:牙齒讓我們變得更漂亮;牙齒讓我們發出聲音;最主要的牙齒還可以咬東西。
(五)通過提問、視頻,了解保護牙齒的方法。
師:牙齒有這么大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保護牙齒呢?幼兒暢所欲言,并在集體前回答。
幼兒回答結束后,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真不錯,讓我們來聽一聽牙科醫生告訴我們要怎么保護牙齒。(少吃糖、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飲料、定期檢查牙齒、早晚按時刷牙,刷牙時要認真)
。⿲τ變荷钪谐霈F的一些對牙齒不好的習慣,教師加以強調。
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些圖片,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小朋友做的對嗎?小朋友們應不應該這么做?(出示圖片)
。ㄆ撸┗顒咏Y尾,通過刷牙舞鞏固并激發幼兒保護牙齒的積極性。
師:今天,我們不但知道了牙齒的名稱,而且還知道了一些保護牙齒的方法,牙齒對我們的作用可大了,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它。下面,劉老師還帶來了一段刷牙舞,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跳起來吧!
活動小結
很多孩子雖然知道保護牙齒,但卻對牙齒的結構、名稱都不太了解,而且對保護牙齒的意識也不夠強,導致對牙齒的保護不夠徹底。通過本節活動讓幼兒懂得了愛清潔、講衛生、保護牙齒的重要性,通過謎語和刷牙舞充分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并通過照鏡子讓孩子對自己的牙齒進行觀察,這節活動的重點孩子充分了解了牙齒的結構及名稱、作用。樹立孩子對牙齒重要性的認識,從而學會好好保護牙齒。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8
小手掛衣服
活動目標
1:結合運動中發現的問題,鼓勵幼兒學著又快又整齊的將衣服掛在衣架上,從而進一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2:激發幼兒表現自我能力的積極性,初步形成我的小手真能干,會做許多事的積極想法。
活動重點
鼓勵幼兒學著又快又整齊的將衣服整掛在衣架上,進一步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活動難點
知道正確的掛衣方法。
材料與環境創設 衣架、衣服若干
設計思路
運動時由于運動量的變化,幼兒會感到熱,所以脫衣服掛衣服是運動中的一個必要環節。中班幼兒年齡小,自我服務能力不強,有的幼兒脫下衣服后隨手將衣服甩在衣架上;有的想掛卻不知道如何掛;還有的掛時動作太慢而影響了運動……種種現象對幼兒的 生理、心理健康極為不利,作為教師有必要創設一定的情境與機會,使幼兒的自理能力初步形成與提高。因生活活動來自與生活,所以本次活動就班級的實際情況,就運動中發現的問題組織幼兒展開討論,使幼兒知道合適的掛衣方法并學著動作迅速的去完成,同時最后的集體掛衣又給了每一位幼兒行為鞏固的機會。本生活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使
幼兒知道我有一雙能干的會做事的小手。
活動流程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行為鞏固——延伸
一 發現問題
1. 你們快來看呀,衣架上的衣服怎么是這樣的?
2. 你們覺得這樣放衣服好嗎?
二 解決問題
1. 哦,你們都發現了,這樣掛衣服是不對的,那應該怎么樣掛呢?
2. 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講講自己的方法。
3. 師:是這樣掛的呀,你能掛給我們看看嗎?(個別幼兒示范)
4. 師:這樣掛衣服還真不錯呢,一件一件就象我們小朋友排隊一樣真整齊,我記住**小朋友的方法了,你們知道了嗎?
小結:先找到衣服或帽子的中間,再把衣服輕輕掛在鉤子上就行了。
5. 我還想問你們一個問題,為什么衣服要一件一件整齊地掛在鉤子上,不能隨手一放呢?(幼兒議論、發言)
6. 小結:這樣掛衣服看上去比較整潔,拿的時候又方便不容易掉而且最重要的是說明我們小朋友長大了,我們的小手可以做好多好多的事情。
三:行為鞏固
1. 那兒還有幾個衣架上的衣服沒有掛好,我們一起去把它掛好吧,看看哪些小朋友掛的又快又好。(幼兒操作,師觀察指導)
2. 看呀,這些衣服一件一件多整齊,這可都是我們小朋友的功勞,你們開心嗎?老師也為你們高興,因為你們有一雙能干的小手。
3. 最后我還有一句話送給大家:希望你們在平時也象今天一樣又快又整齊的掛衣服,你們說能做到嗎?
四 延伸
1. 待會兒,我們把這些衣服送到其他班級去,再把你們今天學會的本領教給他們,讓他們也變的和我們一樣能干好嗎?
2. 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幫助幼兒)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知服裝的樣式的不同。
2、喜歡并學會用恰當的語言描述服裝的款式、顏色、大小等。
活動重點:
了解服裝的樣式,訓練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敘述。
活動準備:
1、《幼兒操作》:《生活中的服裝》
2、適合時裝表演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時裝表演
1、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穿的衣服可真漂亮呀,我們來進行時裝表演好不好。
2、他們表演的好不好呀,咱們夸一夸他們吧。
二、描述服裝
1、誰來說一說你喜歡那件衣服?為什么呀?
2、小朋友你們想一想,今天我們穿的這些衣服適合在什么地方穿呢?
3、你還有什么樣的衣服不適合在這些地方穿呢?(睡衣、運動服、泳衣)
4、你還見過什么樣的服裝呢?(禮服、職業裝等)
三、操作
1、請小朋友把《幼兒操作》打開到13頁,把服裝與適合穿的地點用線連起來。
2、教師檢查后幼兒自己帖獎勵粘貼。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10
活動名稱:
小花被
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抱一抱娃娃,幫娃娃蓋蓋小被,激發幼兒關心別人的情感。
2、初步了解正確折小被、鉆小被的方法,有初步的保暖意識。
活動準備:
娃娃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娃娃的床、白色方巾(大小以能包住娃娃為準。
活動過程:
一、抱娃娃
1、自由的抱娃娃,和娃娃說說話,激發幼兒扮演角色的意識。
2、出現娃娃哭聲,引出話題:娃娃怎么拉?為什么要哭?(幼兒自由講述)
3、教師歸納幼兒的回答,引發出娃娃要睡覺了。
二、帶娃娃睡覺
1、 那你們帶娃娃去睡覺,好嗎?
2、 幼兒帶娃娃睡覺(觀察幼兒是否給娃娃蓋小被,以及幼兒蓋小被的方法)
3、 你們的本領很大的,都帶你們的娃娃睡覺了是嗎?咦?怎么娃娃還在哭?(幼兒自由講述)
4、 老師傾聽娃娃說話,引出話題:原來娃娃的被子旁邊都沒有蓋好,風婆婆從這鉆進去了,娃娃覺得很冷啊,你們能不能想想辦法,讓娃娃睡的暖和一點?
5、 幼兒自由為幼兒包折小被。
三、帶領幼兒觀察娃娃
1、 請“爸爸、媽媽”介紹自己包的方法(不強求方法,以能包住娃娃為準,以鼓勵為主)
2、 可在幼兒自己得出結論的基礎上,引導個別還在再來包一包。
四、出示幼兒蓋的小被
1、 你們平時睡的小被暖和嗎?
2、 你們的小被是怎樣蓋的?
3、 示范幼兒小被的折法,介紹幼兒正確鉆小被的方法。
五、延伸活動
1、你們的小被又暖和有漂亮,那么你們看看,娃娃的小被漂亮嗎?
我們等會做游戲的時候也幫娃娃把被子打扮的漂亮一點好嗎?
2、和娃娃說再見,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2、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與數字相關的生活物品的照片
2、各種與數字相關的物品實物。
活動過程:
一、觀察生活中運用數字的實物照片,初步感知數字的用途
師: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照片,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什么?你還發現了什么?
2、它們的`上面都有什么?
3、照片上都有些什么數字,這些數字有什么用呢?(教師重新播放照片)
二、回憶生活中的有關數字,進一步感知數字的用途
師: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么地方也有數字?(家里、商場、馬路等)
……
師:你們真能干,想出那么多。(出示錢幣、門牌號、報箱、站牌等的照片)你們知道這些東西上的數字有什么用嗎?
三、尋找自己身邊的數字,切身感受數字與自己生活的關系
師:1、我們身上有數字嗎?
2、老師的鞋子上有數字,你們鞋子上有數字嗎?是多少呢?
3、老師的鞋子號碼是38。我們來比比誰的鞋子大。為什么呢?
師:原來鞋子的號碼越大說明鞋子也越大。
師:我們的衣服上有數字嗎?
教師出示兩件不同號碼的衣服,請幼兒比較后知道:數字就越大,衣服越大。
師:我們中班活動室里有數字嗎?它們有什么用呢?
師:老師這兒還有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請小朋友上來每人拿一件,找一找上面有數字嗎?它們又有什么用呢?(與同伴交流)
四、教師小結
今天小朋友找了許多生活中的數字,它們都有不同的用途,請小朋友以后再去找一找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數字?它們的用途是什么?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觀察感知生活中的數字,初步了解各種數字的不同含義。
2、學習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3、激發對數字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活動準備:
生活中各種帶有數字的物品、課件、音樂磁帶、畫冊。
活動過程:
一、律動:數字歌
二、利用幼兒熟悉的故事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
1、師:小朋友都聽過《雪孩子》的故事,如果雪孩子不用故事中的辦法救小白兔,他還可以向誰求救哪?(119)出示119,它表示什么意思?誰會來?小白兔和雪孩子會怎么樣?
2、出示110、120,提問:這兩組數字又表示什么?
三、觀察、交流各種數字的不同含義
1、師:我們的生活中數字無處不在,讓我們一起來找找吧!
2、師:你在什么東西上發現了數字,他表示什么意思?
四、感知數字和我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1、師:生活中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地方也有數字,我就發現了很多,我還拍下來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組織幼兒看課件,并講解這些數字有什么用。
五、數字游戲
1、出示圖片,請小朋友添數字、猜數字。 2、組織幼兒操作畫冊。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1、激發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大膽向老師表達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2、知道有便意時及時入廁,養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濕褲子、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活動準備:1、故事掛圖、課間、圖片。
2、表格、哭臉笑臉標志。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講述故事《小剛的褲子濕了》。
2、集體討論:(1)、故事里的小剛怎么啦?他為什么會尿濕褲子?
。2)、你尿過褲子嗎?尿在褲子里會有什么感覺?
3、引導幼兒體驗尿濕褲子的感受:(1)、出示體驗。
。2)、請幼兒談自己的感受。
小結:現在是冬天,天氣很冷,有了大小便不及時告訴老師尿在褲子里,就會像剛才毛巾放在胳膊上那樣,冰冰涼涼、不舒服,而且如果是拉到褲子里會很臟、很臭。
4、引導幼兒說說有了大小便該怎么做。
二、引導幼兒觀看課件,激發幼兒在活動中能大膽表達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1、課件一:蒙氏自主活動中
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2、課件二:集體活動中
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3、課件三:做操時
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4、課件四:戶外活動時
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小結:你喜歡剛才的小朋友嗎?為什么?
三、熟悉幼兒入廁環境,培養幼兒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1、圖片一:廁所里外環境——簡單介紹入廁方法
2、圖片二:廁所男女標志——區分男女廁所
3、圖片三:男、女孩入廁——正確入廁
4、圖片四:清潔員清理廁所——提醒幼兒要將大小便便到便槽里。
四、判斷對錯
1、介紹表格及哭臉笑臉標志
2、引導幼兒根據圖中幼兒表現判斷對錯,并貼到表格中合適的位置。
五、組織幼兒集體入廁
活動延伸:
1、學習正確大小便方法。便后整理衣服。
2、生活中,加強幼兒入廁能力的培養
分析和反思:
小班部分孩子由于環境的改變,心情變得焦慮、緊張,有了便意時憋著,不敢上廁所、不敢向老師尋求幫助,以至于尿拉褲子現象時有發生,根據這一情況我設計了“我要上廁所”這一活動。目的是通過這次活動激發幼兒能大膽的表達有便意時的需求,養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濕褲子的好習慣。
通過活動,我發現設計的活動存在三個大問題:首先從目標上分析,定的有些不合理,涉及的范圍較廣,突不出活動重點,到底要解決什么問題。其次,從整個活動設計環節來看,我設計的主要意圖是讓幼兒學會在活動中大膽表達有便意的需求,這是核心環節?稍诨顒又兄皇窃诘谝画h節中體現了一下,其它環節如:熟悉廁所環境、區分男女廁所等占了很大的比重,給人以主次不分的感覺。再次,活動內容偏多,在短短一個活動內,既要讓幼兒體驗尿褲子的感受,又要學習表達有便意的需求及熟悉環境等,不可避免地導致每一個環節都進行的都很匆忙。所以,本次活動在環節上還需梳理,緊緊圍繞目標,突出重點要解決的問題,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說說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
(2)遇到困難能自己想辦法辦法解決
(3)體驗想辦法解決困難的喜悅
活動準備
故事、四幅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提問:"故事里有誰?""它們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仔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二、第一次操作
鼓勵幼兒根據故事里發生的事情,開動腦筋幫助小動物們解決困難。
提問:"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動物你會想什么辦法解決困難呢?"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分享經驗
出示圖片,讓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儆鹈虮粧煸诹藰渖希⊙蚰苡檬裁捶椒ò阉∠聛砟?
、谛∏驖L進了樹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來呢?
、坌⌒艿难澴咏o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辦呢?
、茏哪绝B喝不了這半杯水,你們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
⑤小鹿的釘子全撒在這了,你們能用什么方法把釘子很快地撿起?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辦法解決圖片上的問題并大膽的說出來。
四、再次操作
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有許多困難問題,鼓勵幼兒大膽想出解決方法。
提問:
、"你在家里、幼兒園遇到了困難是怎么解決的呢?"
、"如果媽媽生病了,家里只剩下你一個人了,你該怎么辦呢?"
③"如果在公園玩,你跟媽媽走散了這時有一個你不認識的叔叔走來說要帶你去找媽媽你該怎么辦呢?"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解決困難的辦法。
活動延伸
講圖片投放到區角。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15
設計思路:
陶行知說過:“生活即教育。”我覺得,我們設計的教育的內容應體現其生活化,促使幼兒感受和體驗到探究學習對自己和同伴的意義,幫助幼兒適應現實及將來的社會。所以,我設計的大中班混齡互動游戲<小鬼當家>與生活巧妙結合。在游戲中,幼兒通過扮演爸爸媽媽和寶寶角色 ,運用自己的技能,賺取相應的勞動果實。這種生活化和情景化的游戲,是幼兒家庭生活的縮影,其中不但滲透了數概念。人際交往。審美情趣。教師在游戲現場進行的實時引導,更內化了幼兒的分享、合作、謙讓、助人等正向的親社會行為。
活動目標:
1、創設特定的游戲環境,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生活經驗,通過施展本領來獲取相應的勞動果實。初步掌握用貨幣購物的基本常識;
2、通過與大中班幼兒互動,培養大班幼兒的責任感和自信心,激發中班幼兒向哥哥姐姐學習的愿望,在活動中相互獲得愉悅的情緒體驗。
3、在游戲中培養幼兒分享、合作、謙讓、互助等正面親社會行為。
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游戲標志 全新人民幣:1元及1角面值若干,人民幣一套 小錢袋人手一個 游戲區域創設 : (食品加工廠 開心魚塘 溫馨花店 小小建筑師 搬運工 休閑區 )相應材料超市小食物(水果 果凍 糖果 薯條 貼紙 等) 愛心捐助箱 錄音機。
活動過程:
1、 以談話導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
1)今天我們中一班來了好多客人,他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讓我們用掌聲歡迎他們。用你喜歡的方式打個招呼,相互介紹自己的名字,找個地方坐下來。
2)師提問:在我們生活中,你們吃的穿的是從哪來的?錢又是從哪來的呢?請幼兒回答。
3)出示一套全額人民幣,簡單介紹元、角,并引出這些錢有什么用處?怎樣才能得到這些錢這個話題。
4)師:“我們也來學學爸爸媽媽的樣子,賺一些錢買東西,好不好?”角色分配:五名幼兒到各區當店長,其他幼兒自由組合,大班幼兒分別扮演爸爸媽媽,中班幼兒扮演寶寶,每個家庭都在胸前貼上相同的圖形標志。
2、組織游戲部分一:
1)帶領幼兒到各游戲區參觀,介紹它們的功能和玩法:每完成各區規定的任務,就能得到一些以角為單位的真錢。同時要求爸爸媽媽要帶好自已的孩子,共同分工合作完成。游戲中要管好自己的錢。
2)幼兒以家庭為單位到各游戲區開始游戲:
食品加工區:三人合作完成指定的食品,包糖果,做餅干,剝鵪鶉蛋各6個裝盤,得到5個硬幣。
溫馨花店:三人合作在花籃里插花,造型美觀合理得5個硬幣
開心魚塘:用長釣桿釣魚,每釣上5條得5個硬幣
小小建筑師:三人合作用小推車推大型積木并搭建房子 成功可獲5個硬幣。
巧手坊:用筷子和夾子等輔助工具,夾瓶內物件.成功可獲5個硬幣。
3、組織幼兒集中談話:
“你是怎樣通過勞動賺到這些錢的?”重點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家庭怎樣賺到這些錢?一家三口是怎樣互助合作的?體驗爸爸媽媽賺錢的不易.
你們家一共賺了多少錢?”讓幼兒以家庭為單位,圍成小圈清點自己家總共獲得多少錢。滲透10角也可稱為一元的數學概念。
“你們打算怎樣花這些錢?”引發討論。(其中滲透父母是怎樣愛自己的孩子?初步滲透家庭理財觀念)
4、組織游戲部分二:
1)介紹超市:老師開了一家小超市,里面有好多好吃和好玩的東西,每個小家庭都可以帶上你的錢到這來消費,這里的每一件東西都有一個標價,記住你有多少錢才能買到這些東西。這里還有一個愛心捐助箱,也可把你賺來的錢捐給災區的小朋友.
2)幼兒家庭為單位到超市自由購買東西,并到休閑區自由食用,教師主要指導幼兒:
與食品標價相應的數量的錢;
在游戲中觀察幼兒分享和謙讓的行為,提出倡儀和指導。
5、播放背景音樂
幼兒在寬松的環境中品嘗食物,體驗勞動成果的喜悅。
結束活動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說說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難
(2)遇到困難能自己想辦法辦法解決
(3)體驗想辦法解決困難的喜悅
活動準備
故事、四幅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故事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提問:"故事里有誰?""它們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仔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二、第一次操作
鼓勵幼兒根據故事里發生的事情,開動腦筋幫助小動物們解決困難。
提問:"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動物你會想什么辦法解決困難呢?"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分享經驗
出示圖片,讓幼兒分組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儆鹈虮粧煸诹藰渖,小羊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下來呢?
、谛∏驖L進了樹洞,小猴能用什么方法把它取出來呢?
③小熊的褲子給刮破了,如果你是小熊,怎么辦呢?
④啄木鳥喝不了這半杯水,你們有什么方法喝到水呢?
⑤小鹿的釘子全撒在這了,你們能用什么方法把釘子很快地撿起?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辦法解決圖片上的問題并大膽的說出來。
四、再次操作
引導幼兒感知生活中有許多困難問題,鼓勵幼兒大膽想出解決方法。
提問:
、"你在家里、幼兒園遇到了困難是怎么解決的呢?"
、"如果媽媽生病了,家里只剩下你一個人了,你該怎么辦呢?"
、"如果在公園玩,你跟媽媽走散了這時有一個你不認識的叔叔走來說要帶你去找媽媽你該怎么辦呢?"
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解決困難的辦法。
活動延伸
講圖片投放到區角。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17
【設計意圖】
在主題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已經出現了交往意愿,但卻不善于交往的。“請求加入一起游戲”,是小班幼兒需要學會的一項基本的交往技能。我選擇這個活動,目的就是想讓幼兒能運用簡單的交往語言學習與同伴和諧地交往,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請求加入一起玩的技能。
2、感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邀請中班兩位幼兒,事先排練好情景表演。
2、布娃娃一個,各種玩具等。
【活動過程】
一、交代任務,引起興趣。
師:小朋友快看,今天老師請誰來我們班做客?今天阿巧姐姐和亦星哥哥要給小朋友表演一個節目,我們一起來看看阿巧和亦星他們做了什么事?
二、情景表演“一起玩”
師:阿巧姐姐和亦星哥哥他們做了什么?他們說了什么話?(有許多幼兒舉手,作答者不多)
幼:玩娃娃。
幼:我們一起玩吧。
師:亦星哥哥你剛才說了什么?再說一遍,好嗎?(幼兒活動前沒有觀看情境的經驗,因此對老師的提問未能理解。為了讓孩子能較好地理解表演內容,我利用小客人來示范并講評幼兒回答情況來引導幼兒理解。)
亦星:阿巧,我和你一起玩好嗎?
師:哦,亦星哥哥說了什么?
幼:我和你一去玩,好嗎?
師:姐姐說了什么?
幼:姐姐說,好的,我們一起玩。
師:我們一起來學哥哥說的話,好嗎?
幼(全體):阿巧,我和你一起玩好嗎?
師:我們一起來學姐姐說的話,好嗎?
幼:(全體)好的,我們一起玩。
三、小結情境講述結果,利用榜樣來教育孩子。
師:在玩玩具中,看到別人有好玩的玩具時,不能用搶的,應該用有禮貌的話說:我和你一起玩,好嗎?當自己有好玩的玩具時,應懂得和小伙伴一起玩。
四、以游戲形式,引導個別幼兒練習說話。
師:下面我們做個游戲,誰說得對,聲音響亮,我就把娃娃給誰玩。
幼:我想玩布娃娃,給我玩一下好嗎?
師:你在跟誰說話?
幼:老師,給我玩一下,好嗎?
師:給你玩,我就沒玩具可以玩了,怎么辦?(啟發幼兒分享)
幼:我們一起玩。
師:好的,我們一起玩。
五、幼兒實踐活動,活動結束。
師:今天,林老師還準備一些玩具,可是老師準備的這些玩具不夠,怎么辦?
幼:一起玩。
幼:我玩一下,他玩一下。
幼:大家一起玩。
老師分發玩具(每組4—6人,玩具2—3個),幼兒玩玩具,教師來回巡視引導。部分幼兒能與同伴一起玩玩具,如佳莉和希垣,至淳和飛洋等;也出現了搶玩具現象如澤專、偉銘等;也有幾個幼兒向老師尋求幫助;還有像小涵還能利用今天所學知識跟同伴一起玩玩具,也出現了一些打抱不平的小朋友,會說“他沒有一起玩玩具;要一起玩”;甚至出現剛才在小朋友面前說玩具要一起玩的幼兒在搶玩具(這說明孩子們雖然已有了分享與謙讓的意識,但只停留在口頭上。)
【活動反思】
“小客人”的到來,吸引并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采用“榜樣”教育,改變了社會性教育的單調說教形式,更利于幼兒的接受。在幼兒不理解時,教師能及時引導、幫助幼兒重新理解情境表演內容。在因引導理解表演內容和學說對話句型時,如果能運用新玩具激發幼兒情緒,讓更多的幼兒參與進來,那么課堂的氣氛會更好。在玩玩具中出現的說與做不一致的情況,更說明了社會性教學不能急于求成,需持之以恒,幼兒雖然已有了分享與謙讓的意識,但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要將其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就需要我們成人運用各種方法進行反復加強。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18
活動目的:
1、體驗畢業離園時的惜別之情,記住這一美好而難忘的時刻。
2、萌生對小學生活的向往之情。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過程:
一、我們的故事1、觀看大(二)班全體成員的照片。
2、回憶在一起的往事。
A、談談開心、有趣的事。
我們大二班的小朋友已經在一起生活三年了,還有的小朋友已經四年了呢,在這段日子里哪件事讓你覺得很有趣,很快樂的?(幼兒自由討論,個別介紹)
B、談談有意義、感動的事(幼兒介紹)
3.小結:
在這么長的時間里我們發生了許多事,有快樂的,有有意義的,還有很感人的,我們就像一個大家庭。讓我們在家庭里健康成長。
二、我們的朋友
1、 幼兒園里還有很多朋友在關心著我們的大家庭,讓我們覺得更加溫暖,你們知道嗎?
2、和幼兒園一些朋友互動。
1.老師對我們提希望。
2.我們對弟弟妹妹提希望。
3、小結:
在我們幼兒園的生活里,還有許多許多大二班以外的朋友在關心著我們,幫助著我們,和我們在一起。我們在一起的日子真溫暖啊!
三、我們的留念不久你們就要畢業,離開我們輔延中心幼兒園了,你們的心情怎么樣啊?你們要記得回來看看我們,我們幼兒園也歡迎你們回來看看。
四、我們最想做的事情
1、說說在幼兒園里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2、看實情滿足孩子愿望。
3、幫助孩子留住這美好的瞬間,交換聯系號碼。
祝愿孩子們在以后的成長道路上,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有空;丶铱纯!老師們永遠在心底里愛著你們!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19
設計思路盤、碗、碟、杯是孩子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一次剛吃完飯,幾個孩子拿著筷子丁丁當當敲個不停,其余的孩子也都跟著模仿起來,看到孩子們對丁丁當當的聲音特別感興趣,我產生了針對孩子們生活中很常見的生活用品來設計教學的念頭,所以我設計了這節教學活動。在這首歌曲中既有唱歌部分,還融入了孩子們喜愛的節奏,使他們感知了歌曲旋律、體驗了打擊樂與唱歌相結合的音樂活動的樂趣,還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知歌曲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體驗打擊樂與唱歌相結合的音樂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
二、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課件、
2、各種質地的敲擊樂器,盤、碗、碟、杯。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玩“木頭人”的游戲。即請幼兒和老師一塊兒練聲,每一樂句結束時,做一個木頭人的動作。
2、玩“拍節奏”的游戲。教師引導幼兒拍出不同的節奏。
3、幼兒自由敲擊樂器。教師在活動室放置一些不同材料的小樂器,如紙盒、塑料板、小鐵桶等物品,讓幼兒自由探索,去敲擊這些物品,教師觀察并引導幼兒敲擊不同的節奏。
4、教師范唱歌曲提問:
(1)歌曲里面誰在歌唱?
。2)誰沒有歌唱?
5、教師出示課件,幼兒欣賞課件,學唱歌曲。
6、幼兒自由選擇樂器,分為四組音塊(盤、碗、碟、杯),隨歌曲一塊演奏。
7、幼兒創編節奏。
8、幼兒討論:“我們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會唱歌呢?” “我們再出去找一下吧!”
活動延伸:把歌曲中“盤、碗、碟、杯在歌唱”的歌詞讓幼兒創編,如“鍋、筷、勺、叉在歌唱
幼兒園生活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認識、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萌發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請食堂師傅做一些精美可口的小點心。
(2)請大班幼兒準備好能帶著弟弟、妹妹跳的舞蹈。
(3)準備一些小班幼兒喜愛的布娃娃和各種電動玩具。
活動過程
1.通過“開汽車”游戲,組織幼兒參觀園內的主要場所
老師當司機,幼兒坐上“汽車”。老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小汽車,笛笛笛,跑到東,跑到西,跑到x x地方看看(玩玩)去。每到不同處所,兒歌中的末尾一句可作些變動。如:
(1)跑到食堂看看去,吃點好吃的
(2)跑到活動室玩玩去,玩一會兒電動玩具
(3)跑到音樂教室玩玩去,和哥哥、姐姐跳個舞
(4)跑到游戲室看看去,看哥哥、姐姐做游戲
(5)跑到游戲場玩玩去,玩有趣的大玩具
2.在參觀的基礎上,學念兒歌《大家一起真快樂》
幼兒園里朋友多,有姐姐,有哥哥;玩玩具,做游戲,大家一起真快樂。
3.帶領幼兒參與幼兒園的活動
(1)大帶小活動:讓大班幼兒帶領小班幼兒進一步熟悉幼兒園的主要場所,并到游樂室玩耍,使小班幼兒親自感受到幼兒園是個好玩的地方,在幼兒園里生活很愉快。
(2)音樂活動:學唱歌曲《幼兒園像我家》,激發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幼兒園生活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生活教案08-12
生活中的標志幼兒園教案06-01
幼兒園健康生活教案12-17
幼兒園生活活動教案06-13
幼兒園生活教案(15篇)08-12
生活中的垃圾幼兒園教案08-27
關于幼兒園生活的活動教案08-26
幼兒園生活中的卡教案10-01
《難忘的幼兒園生活》的社會教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