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匯總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分辨白天,黑夜,早上,晚上的突出特征。
2、理解簡單時間先后發生的時序關系。
活動內容:
活動一:早上和晚上
1、出示早上和晚上的圖片,請孩子觀察。
2、 比較2張圖片上的不同之處。
3、表述聯系:
早上,天亮了!太陽出來了!小朋友起床了!
晚上,天黑了!月亮,星星出來了!小朋友睡覺了!
提示:結合一日生活的具體細節給孩子進行相應的語言輸入。
活動二:我們的一天
1、 結合家庭實際情況,把孩子和家人一天當中做的事情都記錄下來(照片式的圖片式的)例如:早晨---起床,洗漱,吃早餐,上幼兒園。
白天---孩子上幼兒園,爸媽上班。
晚上---回到家,吃完飯,看電視,做游戲,做家務,洗漱,準備睡覺。
黑夜---天很黑,天上有月亮,星星,大家睡覺了。
2、對話交流:
早晨起床之后要做哪些事情?
白天誰去上幼兒園?誰要上班?
晚上我們可以做哪些事情?
天黑了,大家都睡著了,這是什么時候?
提示:可以根據孩子的理解水平,學習“先……然后/再……”,理解簡單時間的先后順序,比如:“早上起床,我先穿衣服,然后再洗臉刷牙。”“我先洗洗手,然后再吃東西。”
活動三:游戲
1、成人說情景,讓孩子判斷是什么時間。(白天,晚上,早上,黑夜)
如:天黑了,大家都睡覺了---黑夜
小朋友在幼兒園做游戲---白天
太陽出來了,小朋友坐在床上穿衣服---早上
洗澡,準備睡覺----晚上
2、成人準備不同時間的背景圖,和孩子一起玩過家家的游戲。
活動要點:
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活動幫助孩子理解時間的概念。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能將正方形紙對折,撕出兩個相同的三角形,并拼貼成蝴蝶。 體驗撕貼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活動前組織幼兒觀察蝴蝶,欣賞蝴蝶翅膀的形狀,發現蝴蝶的對稱美。
物質準備:(1)蝴蝶圖片,蝴蝶折紙的范例。(2)各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紙,圖畫紙、糨糊、彩色水筆等。
活動指導
1.出示蝴蝶圖片,直接引入。
★引導語:這是什么?它長什么樣子?蝴蝶兩邊的翅膀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對蝴蝶的認識,說說蝴蝶翅膀的形狀,理解“對稱”的含義。
2.欣賞范例。
★引導幼兒欣賞,說說教師制作的蝴蝶采用了什么方法,激發幼兒制作的興趣。
★提問:老師制作的蝴蝶,它的翅膀是什么形狀的?兩邊的翅膀怎樣?什么地方有對稱?(顏色、大小)
★引導幼兒回憶學過的對角折的技能。
提問:你會變出兩個一樣大小的三角形嗎?需要什么形狀的紙?
怎么折?
3.引導幼兒再次觀察教師范例,討論粘貼蝴蝶的方法。
★出示正方形色紙、圖畫紙、糨糊等材料,引導幼兒思考:撕貼蝴蝶應該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注意幫助幼兒積極思考,根據幼兒的情況邊講解邊示范撕貼蝴蝶的步驟。
4.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 作品展示。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辨別筷子顏色、圖案的不同,會配對并按顏色分類。
2、在游戲中,嘗試用筷子夾食物,體驗美味食物帶來的樂趣,并會分享食物。
3、體驗使用筷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四種顏色圖案的筷子。
2、四種顏色的插筷筒。
3、各種水果切成塊。
4、筷子若干,四個插筷筒。
5、電腦下載的音樂《開汽車》《蘋果豐收》。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師:
今天有位客人來我們班,看看是誰呀?
(請一位老師扮雞媽媽出場)小朋友,你們好!今天我想邀請你們去我家做客,你們愿意嗎?但是我遇到困難了,我家的筷子走散了,你們幫幫我,好嗎?
二、學習配對
1、師:我們來幫雞媽媽找找看。(幼兒左右找筷子)
2、幼兒活動――配對。
3、"xxx,請你說說,你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小結:原來你們是因為他們的顏色和圖案一樣,才找他們做好朋友的,你們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玩一玩:筷子游戲。
1、全體幼兒聽著音樂玩筷子打節奏師:筷子能夠發出聲音呢,我們來為音樂伴奏吧。
2、變一變。
師:筷子還變出東西呢。你們看老師變成了小兔。邊說"筷子筷子變小兔"邊把筷子放在頭上變成小兔的耳朵,我們一起來變一變。
四、學習使用筷子
1、師:那你們知道筷子還有什么用嗎?
2、小結:對了,筷子還可以夾東西吃。筷子是一種餐具,是我們中國最早發明的。你會用筷子嗎?
3、幼兒自由學習
4、邊念兒歌邊學習用筷子。
(小小筷子兩根棒,手握中間對對齊,張開嘴巴夾夾緊,阿嗚阿嗚吃個飽。)
5、我們再來試一試。
五、學習分類
1、師:筷子玩累了,我們送它回家吧?那你知道筷子的家在哪里嗎?
2、(出示插筷筒)你們看,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們有什么不同啊?(顏色)這個是什么顏色啊?那這個呢?
3、幼兒活動――分類。
4、請你們看看筷子的家找對了嗎?
教師小結:
六、水果大餐
1、師:我們開著汽車把筷子送給雞媽媽吧!
2、雞媽媽:你們幫我找到了走散的筷子,為了謝謝你們,我就請你們吃水果大餐,好不好?
3、今天我要請你們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們一定要用筷子夾,千萬不能用小手抓。
5、你也可以把水果夾給客人老師吃。
6、跟雞媽媽再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故事的名稱、角色、基本內容。
2、幼兒模仿小動物的叫聲。
3、學習詞:太輕、太響、太快、太慢。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花貓
提問:小朋友,你們看它是誰呀?(小花帽)
教師:對了,小花貓今天要去參加小動物們的唱歌比賽,你們想不想知道有哪些小動物參加了比賽,
誰得了第一名呀?
今天,老師講個故事,名稱就叫唱歌比賽(幼兒學講)
二、老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要求幼兒聽清哪些小動物參加了比賽,誰得了第一名?
聽故事提問: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參加了比賽,誰是裁判員。
3、誰得第一名,為什么?
(幼兒議論小貓唱得好在哪里,不下結論)
三、聽故事錄音,老師按故事內容操作圖片。
幼兒視聽結合,聽清小雞、鴨子、小狗、小鴨是怎么唱的,不好在哪里?
小貓是怎么唱的,好在哪里?
四、老師邊講故事,邊提問:
1、教師:“嘰嘰嘰、嘰嘰嘰”這是誰的叫聲?
小兔說:小雞唱的怎么樣?(學習詞:太輕)幼兒模仿小雞的叫聲。
2、教師唱:“呷呷呷、呷呷呷”這是誰在唱?
小白兔說鴨子唱得怎么樣?(學習詞:太響)幼兒大聲模仿鴨子的叫聲。
3、教師唱:“汪汪汪、汪汪汪”這是誰在唱?
小白兔說小狗唱得怎么樣?(學習詞:太快)幼兒大聲模仿小狗的叫聲。
4、教師唱:“咩咩咩、咩咩咩”這是誰在唱?
小白兔說小羊唱得怎么樣?(學習詞:太慢)幼兒慢聲模仿小羊的叫聲。
5、最后輪到誰?(小貓)
教師唱:“喵喵喵”,小白兔說小貓唱得怎么樣?(學講:不快、不慢、不響、不輕)
誰得第一名? 幼兒用最好聽的聲音模仿小貓的叫聲。
五、幼兒分組戴上小動物的頭飾進行唱歌比賽,老師作評判員。
“小白兔”戴上頭飾進行表演并教育幼兒以后唱歌要向小貓學習,唱得不快不慢,不響也不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傾聽故事,體驗小石頭實現愿望的喜悅心情。
2、愿意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小雞、小貓、蜈蚣的立體教具各一個、一塊貼有五官的石頭、一串石頭項鏈。
活動過程:
一、產生懸念
1.教師手拿石頭。"有一塊小石頭,很想跟別人一樣可以走來走去,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可是,它沒有腳,怎么辦呢?你們誰能幫幫他嗎?
幼兒集體討論并請個別幼兒回答。
2.你們想出了這么多有用的辦法啊,可真棒,讓我們來聽聽小石頭最后長腳了沒有?"二、傾聽故事并回答1.教師操作桌面教具,講述故事第一部分。(從"有一塊小石頭,光溜溜"到"小石頭多么想到處去看看")提問:"小石頭為什么想長腳?
2."這個時候,小石頭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可以問別人借腳啊!遠遠地,走來了小雞,小石頭想問小雞借腳,可是他有些害羞,你們愿意幫小石頭向小雞借腳嗎?你們一起來說說看(幼兒一起說:小雞,你把腳借給我好嗎?)"教師操作小雞教具,"小雞搖搖頭,不肯把腳借給他。哦,小雞可能覺得自己只有兩只腳,要是借給小石頭了,就沒有辦法捉蟲吃了。"
3."喵喵喵(教師做動作)遠遠地,走來了一只小貓。"教師操作小貓教具,"小貓搖搖頭,也不肯借腳。哎呀,小貓也不肯借腳,可能小貓要捉老鼠,借了腳就不能捉老鼠了。"
4."遠遠地,蜈蚣爬過來。""小石頭問誰借了腳?這些動物把腳借給他了嗎?如果是你,你現在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難過、傷心、生氣)"
5."小石頭沒有借到腳,真傷心,這時候來了個小朋友,發生了什么事?咦,小石頭要向小朋友借腳嗎?讓我們繼續聽下去。"
6.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從"喲,多漂亮的小石頭"到結束)"小朋友怎么做了,小石頭有沒有長出腳?""它跟著小朋友干了什么事?你覺得它的愿望實現了嗎?為什么?"7.請幼兒完整傾聽故事一遍。
三、想像活
1."小石頭雖然最后還是沒有長腳,但它感覺就想長了腳一樣,因為到處去看看的愿望實現了。如果是你,你想帶小石頭去哪里?干什么?"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各種不同物體跳動發出的不同聲音。
2、學習根據聲音的不同區分物體。
3、動手制作響罐,感受操作的樂趣,并進一步探索。
材料提供:
1、成品響罐若干。(內放米、沙、石子、豆子、木珠等)
2、各種帶蓋的瓶子,易拉罐、署片罐等若干,米、沙、石子豆子木珠若干。
指導建議:
第一層次,讓幼兒動手搖一搖成品響罐,感知里面有物體跳動,會發出聲音,并聽聽各聲音有什么不同。
第二層次,根據聲音的不同,探索各種罐子里有什么?
第三層次,自己動手制作響罐,探索罐子里裝單樣物體與多樣物體的聲音有何不同。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孩子們不太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聲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通過情景游戲,讓幼兒跟著“小鴨”一起大聲的說完整的話語,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改變名稱來嘗試簡單的仿編。
活動重點:在游戲情境中學念兒歌。
活動難點:替換兒歌中的名稱,嘗試改變兒歌。
活動準備:課件,毛絨玩具、小雞、小鴨、小牛頭飾。
活動目標:
1、在學念兒歌過程中,根據朋友的.名字改變兒歌。
2、激發幼兒喜歡同伴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觀察樹林場景,激發幼兒興趣。
1、師:這是什么地方呀?原來這是一片樹林。
2、師:今天有個小動物也來了這里,那我們來聽聽看,是誰來了?我們請它出來看看是不是小鴨?(今天的客人是小鴨)
師:原來嘎嘎叫的是小鴨子。你們看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鴨呀?
師:你們看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鴨呀?(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話表述小鴨特征)
3、過渡:寶寶們真有禮貌,告訴你們哦!今天,我要去找朋友玩,找呀找呀找朋友,(點擊)看看我找到了誰做朋友啊?
二、欣賞課件,在情境中學念兒歌。
1、小鴨走呀走,走呀走,瞧!它找到了哪個好朋友呀?(出現小兔耳朵畫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哦!長長的耳朵是小兔。
2、聽聽小鴨對小兔說了什么話?(放錄音)
3、小鴨是怎么說的?哪個寶寶聽清楚了,來告訴老師。(個別念兒歌)
我們也來學學小鴨跟小兔說一說,好不好?(集體念兒歌)
4、小鴨有這么個好朋友,她遇見朋友會用這么好聽的話來說,好朋友聽了可高興了。她又開始找了,找呀找呀找朋友,咦,地上有兩只小腳印,會是誰呢?(出示小雞腳印畫面)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鴨又找到了小雞做朋友,小鴨剛才用好聽的話和小兔做了朋友,她會不會也用一樣的話和小雞做朋友呢?你來做小鴨,我是小雞,你會對我說什么?(繼續學念兒歌)
5、寶寶們真聰明,小鴨繼續找朋友了,看得清是誰嗎?
猜猜小鴨這會兒會對小牛說什么?
6、小鴨一共找到了幾個好朋友啊?數一數。
過渡:小鴨和朋友們可高興了,它們一起做游戲呢,寶寶們想不想找好朋友啊?
三、游戲:找朋友
1、小鴨子有那么多朋友,好會用好聽的話對好朋友說,你們有朋友嗎?(幼兒自由說)趙老師也有一個好朋友,不告訴你們,你們聽聽看我的朋友是誰?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做朋友,****我愛你,你是我的好朋友。
2、我的好朋友是誰?我把他的名字說進去了,你們就知道是誰了是吧。那你們也有好朋友,你們找到朋友的時候也要把名字說進去哦,那我就知道你的朋友是誰了,好不好,那一起找朋友吧。
3、教室里還有好多我們的朋友,我們一起回教室找找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幼兒練習畫弧線。
探索、發現生活中小魚的多樣性及特征。
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活動準備
每一個幼兒一張畫有魚缸的紙、各色蠟筆
活動過程
1、展示畫紙引出主題:用講故事的形式激發幼兒畫畫的興趣,如:魚缸里有一條魚,它很孤獨,想找朋友,你們愿意幫它找到朋友嗎?
2、示范講解畫小魚。
3、虛手空中作畫。
4、提出作畫要求。
5、幼兒作畫,幫助能力弱的幼兒。
6、介紹幼兒作品。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對弧線掌握得較好,有一定的作畫能力,但魚的身體畫得不怎么圓,是扁的,我的范畫上有向右游和向左游的小魚,有的幼兒很能干,有畫向上游和向下游的魚,且在最后介紹作品時說我的魚想游上去找朋友,效果很不錯。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8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