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錦集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標識,能按標識對雨具進行分類,了解物體的共同屬性。
2、學習收拾雨具,知道要將用過的雨具整理到指定的位置。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帶一件雨具。
2、雨傘、雨鞋、雨衣、相應物品的分類標識。
3、幼兒活動材料第16頁。
活動過程:
一、展示雨具
1、下雨時,你帶什么雨具來幼兒園的?
2、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雨具(雨傘、雨鞋、雨衣等)。這是什么?(如指著雨傘)?有什么用?
二、給雨具分類。
1、引導幼兒觀察雨具,提出分類的方法。哪些雨具可以放在一起?為什么它們可以放在一起?
2、雨具帶到幼兒園要放整齊,你們說放在哪里比較合適呢?
3、出示畫有雨傘(雨衣、雨鞋)的標識,請幼兒說說標識的意義:提示我們,此處專門放置標識所表示的物品。
4、引導幼兒選擇分類標識,并把它們分別貼到合適的地方。
5、幼兒根據貼好的標識將雨具規整到相應的位置上。如,雨傘放到水桶里,雨衣掛在鉤子上,雨鞋放在鞋架上。等等。
三、幼兒操作活動。
1、發放數學操作材料,介紹數學操作要求。要求幼兒學習按某一特征(顏色、種類)進行分類。
2、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3、檢查幼兒操作結果。
四、收拾整理操作材料。
小百科:雨天指下雨的天,下雨是一種自然現象,主要指: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陽光的照射后,就變成水蒸氣被蒸發到空氣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氣便凝聚成小水滴,被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托在空中,在空中聚成了云。這些小水滴從云層落下便變成雨滴降到地面。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靠墊是幼兒非常熟悉的生活用品,它輕巧美觀、安全舒適,幼兒在家中也常常會拿著靠墊擺弄和玩耍。本次活動以靠墊這個低結構的材料作為幼兒的游戲玩伴,使孩子既感到親切熟悉,又有新奇感。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活動突出一個“趣”字,讓幼兒在與靠墊交朋友、做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鍛煉身體,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目標
1.啟發幼兒積極探索,想出靠墊的多種玩法。
2.通過和靠墊寶寶的游戲,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能力。
3.體驗玩靠墊游戲的樂趣,激發幼兒的愉悅情緒。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知道靠墊的用途。
物質準備:小靠墊幼兒每人一個,游戲情境圖,背景音樂,大筐三個。
活動過程
我和靠墊寶寶做朋友
1.幼兒到“靠墊寶寶樂園”自選一個喜歡的靠墊,熟悉了解靠墊。
引導幼兒根據靠墊的形狀,相互介紹靠墊的樣子,如小豬豬靠墊、方形靠墊、小愛心靠墊等。摸一摸、捏一捏,說說有什么感覺。
2.提問:你在什么地方見過靠墊?有什么用處?
3.和靠墊寶寶跳舞真快樂。
靠墊寶寶還喜歡和我們跳舞呢,來,抱著靠墊寶寶準備好: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蹲一蹲,跺跺腳;
碰碰腿,碰碰腿,夠夠腳,夠夠腳;
彎彎腰,轉一圈,蹦蹦跳,蹦蹦跳;
跳碰腿,跳碰背,再來一遍,跳碰腿,跳碰背。
抱一抱,搖一搖。(放慢速度)
嘗試探索一物多玩
1.想一想,還能和靠墊寶寶怎樣玩?
如小兔跳、烏龜爬、開汽車、高人走、矮人走、頭頂靠墊等。
2.試一試,把靠墊寶寶放在身體的不同位置,能發明哪些有趣的玩法?
3.選一個最舒服的姿勢靠在小靠墊上休息,聽故事《小烏龜學劃船》。
游戲“小烏龜學劃船”
故事:森林里有個烏龜寶寶,從小就喜歡劃船,想在森林里的劃船比賽中得冠軍,所以,小烏龜不怕苦不怕累,每天都堅持學劃船。不過,雖然小烏龜是個游泳的能手,可他怎么也劃不好船,怎么辦呢?我們去幫幫他吧,可是小烏龜可要好了,怕別人笑話,不想讓人知道這個小秘密。那我們就讓靠墊寶寶幫你變成一只烏龜哥哥去幫它吧。
1.小烏龜爬呀爬:請幼兒相互幫忙把靠墊放在后背上,手膝著地向前爬。
2.“嗨呦”來劃船:幼兒坐在靠墊上,手腳協調配合,模仿劃小船,使身體和靠墊一起移動起來。
3.烏龜寶寶們的游戲:靠墊一個接一個搭成一條長長的船,一起向前劃。
4.送靠墊寶寶回家:“天色晚了,小烏龜要回家了,我們跟小烏龜再見吧?繅|寶寶也累了,來,輕輕拍拍靠墊寶寶身上的灰,整理一下衣服,送靠墊寶寶回家吧。”活動結束。
活動評析
1.尊重幼兒年齡特點,突出游戲性。整個活動采用了游戲的方式來組織,通過多媒體為幼兒營造游戲情境,以自編的兒歌等讓幼兒在玩玩樂樂中得到技能的發展。
2.以健康活動為切入點的整合教育;顒又袑繅|的特點、用途的認知,喜愛靠墊的情感的激發,以及語言、藝術等領域內容的自然融合,體現了整合教育理念。
3.引導幼兒主動探究學習。雖然小班幼兒年齡小,在探究靠墊的玩法上會有些困難,但教師通過開放性、指向性的提問,運用觀察、比較、討論、情景設置和平等參與等方法,引導幼兒初步嘗試了靠墊的不同玩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遵守游戲規則,教幼兒學會看簡單的標記,能按箭頭方向前進。
2、發展幼兒雙腳跳、跨步跳的動作能力。
3、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4、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教師在活動場地布置好“小水洼”、音樂磁帶《我愛運動》。
2、用藍即時貼剪好小腳印。
3、用紅即時貼剪頭的形狀,粘貼出前進的方向。
活動流程
一、開始部分:
聽《我愛運動》的音樂讓幼兒做韻律操。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利用故事導入活動:炎熱的夏天到了,天空傳來轟隆隆的打雷聲,不一會就下起了大雨,大雨過后,地上出現了很多的小水洼。小水洼邀請我們一起做游戲呢。
2、教幼兒知道什么是小水洼后,教師問:“在下雨天,你們看到小水洼都會怎么做?”
3、引導幼兒學習兒歌,《門前一片雨水洼》:雨停了,天晴了,門前多了片雨水洼,雙腳跳,單腳跨,過了水洼就到你的家。
4、教師提出的問題:下過雨,地上都是一個個小水洼,怎樣才能既不弄濕鞋子,又能馬上到達朋友的家呢?
5、引導幼兒觀看“小水洼”,討論“兩個腳印”和“一個腳印”的不同含義以及箭頭表示的方向。(小朋友想一想,我們雙腳跳的時候,是兩腳著地的,單腳跳的時候是一只腳著地的。)
6、游戲開始:
7、教師先示范一次,邊念兒歌邊跳水洼,幼兒排好隊,一個一個越過小水洼。
8、活動反復進行數次,幼兒可邊念邊跳。
9、播放音樂放松活動。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都順利安全的跨過了雨水洼,干干凈凈的到達朋友家。我們可以把今天學到的教給好朋友,和朋友一塊做游戲。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喝白開水的好處,了解到白開水最容易解渴。
2、知道何時該喝水、如何喝水。
3、愿意在口渴時主動飲用白開水。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1、在上課前讓幼兒了解喝水的好處2、歌曲《健康歌》
3、獎勵卡片小水滴4、"今天你喝水沒有"的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感知討論,了解水對身體生長的重要作用。
(1)通過回憶激活已有體驗,感受口渴后喝水帶來的舒適。
。2)通過課前收集和討論知道水好處,激發幼兒主動喝水欲望。
二、知道白開水對身體最好。
(1)教師講述故事《小豬嘟嘟》,幼兒欣賞。
。2)講述完故事后教師提出問題。
三、知道什么時候該喝水、如何喝水。
。1)讓小朋友自己想想有哪些時候該喝水。
。2)教師情景表演。
(3)加深要主動喝水的欲望。
反饋我愛喝水這個活動是很接近生活的一節課,在本次的集體生活當中,我先讓幼兒知道了解,引導幼兒知道,天氣很熱,很容易出汗,那就要及時的補充水分,就是要多喝開水。雖然課是告一段落了,但是像有些情況還是不能避免的,幼兒對這種單純性的談話活動,本身就缺少興趣,不能讓幼兒有些就是根本就不來聽老師的,希望西祠能想出好的對策,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團”、“搓”、“壓”的技能,制作棒棒糖。
2、培養幼兒對泥工活動的興趣。
3、增進參與環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PPT課件;彩泥、泥工板。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制作興趣。
出示棒棒糖,提問: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呀?棒棒糖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你吃過什么樣的棒棒糖?
老師這里還有很多漂亮的棒棒糖,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激發幼兒制作愿望
1、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很有趣的棒棒糖,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呢?(出示橡皮泥棒棒糖)
2、提問:它是用什么做的?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個?
(幼兒討論)
三、幼兒操作活動。
1、引導幼兒用團圓、搓長、壓扁卷的方法制作棒棒糖,并能將糖與小棒穿插。
師:先取一塊橡皮泥放在掌心:
橡皮泥,團一團,變成什么了呀?(小圓形)
把小圓形放在泥工板上搓一搓,搓呀搓,搓呀搓,哎呀,你們看,變成什么了?(幼兒自由想象)
小手掌來幫忙,用力壓一壓(哎喲哎喲哎喲哎喲壓扁了)
抬起頭向前卷,卷呀卷,卷呀卷,卷成一個棒棒糖,棒棒糖還缺什么呀?
小小棒來幫忙,哎呀,小棒插在哪里呢?
教師:棒棒糖完成了,漂亮嗎?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動手試一試,制作一個棒棒糖吧。
教師巡回指導,關注個別能力差的小朋友,并及時給予評價。
3、請小朋友把做好的棒棒糖插在泡沫板上,然后拉衣服排隊。
四、游戲:卷棒棒糖
1、師:剛才我們小朋友用橡皮泥做了一個棒棒糖,現在老師要請我們小朋友也來變成一個棒棒糖,好嗎?
2、卷棒棒糖:卷呀卷,卷呀卷,卷成一個棒棒糖。(請最后兩個小朋友做小棒)老師來嘗嘗我們的棒棒糖好不好吃,
3、結束:棒棒糖真好吃,我們去外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來卷棒棒糖。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我并不刻意去要求幼兒,棒棒糖要畫的有板有眼。因為,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的作畫動機和信心都身份的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澆滅他們的信心,所以培養他們的興趣與信心是關鍵。只要他們愿意動手,愿意畫,我都會給于肯定,“你畫的真棒,你的棒棒糖是什么味的?你的棒棒糖要送給誰吃呢……”這時幼兒的情緒高昂,這是好事,可這也導致場面有點小小的失控。比如在提問“你吃過什么味的棒棒糖?”時,教室就像炸開了的鍋,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安撫他們激動的情緒。對于這樣的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多向他人學,在不斷的學習與探索中,使自己的教學越來越扎實。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了解基本的防火、救火常識,增強幼兒的防火意識。
2、指導幼兒練習鉆的動作,提高幼兒的平衡能力,并訓練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1、消防員的照片,消防錄像
2、消防員救火圖片一幅,場景布置“家禽、家畜、野獸”的家(包括字卡),
3、鉆洞四個,平衡木四條,“哭聲、電話鈴聲、消防車聲”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交流收集的照片,
引導幼兒回想消防員了不起的地方,引起興趣。
二、探索消防員的工作與人們的.關系
1、 觀看錄像。
2、 討論(1)為什么會起火?
(2)如果你是消防員,你會怎么救火?
。3)消防員是怎么做的?
3、再次觀看錄像
。1)說說你們怕不怕火?為什么?
。2)消防員怕不怕火?你認為他是個怎樣的人?
4、小結
三、游戲“小小消防員”
1、警報聲響,師:動物王國發生火災,需要大家去幫忙救火。
引入活動,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討論:怎樣將小動物救出來?
2、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基本的救火常識。
教師演示用“水”救“火”(用字卡演示),討論:除了水,還能用什么救火?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空氣無色無味,看不見抓不著,卻無處不在。
2、通過運用不同材料的多種方式感受空氣的存在。
3、樂意參加探索活動,體驗發現的快樂。
活動重點:
知道空氣無色無味,看不見抓不著,卻無處不在。
活動難點:
通過運用不同材料的多種方式感受空氣的存在。
活動準備:
氣球若干、塑料袋、包裝紙、吸盤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用吹起來的氣球來讓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并讓幼兒通過操作知道空氣無色無味,看不見抓不著,卻無處不在。
1、教師出示一個吹起來的氣球。
師: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氣球)小朋友想一想為什么他是鼓鼓的呢?它的里面有什么?(引導幼兒說出里面是空氣)。
2、教師將氣球里面的空氣放出,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空氣排出的過程。
師:現在氣球里面還有空氣嗎?(沒有了,空氣跑出來了)
3、教師為每一位幼兒發一個氣球,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發現空氣是無色無味,看不見抓不著的。
師:你們看到空氣了嗎?它是什么顏色的?什么氣味的?手能抓住空氣嗎?空氣排出的時候我們的皮膚能感覺到嗎?
教師小結:空氣看不見,沒有顏色,也沒有氣味,手抓不到,空氣從氣球里出來的時候,皮膚感到像風吹一樣的感覺。
二、幼兒嘗試用塑料袋、包裝紙、吸盤感受空氣的存在。
1、師:這里有一些東西它們可以幫助我們感受到空氣,看看都是些什么?(塑料袋、紙、吸盤)
師:請你們玩玩這些東西,看能不能感受到空氣。
2、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感知空氣的存在,教師觀察,及時引發幼兒思考。
3、幼兒交流發現,教師適時引導。
師:兩手抓住拎袋,揮動袋子抓空氣,迅速抓空氣,迅速封住塑料袋口,鼓鼓的袋子里是什么?
師:包裝紙放置在胸前,當快速奔跑時,包裝紙會怎么樣?為什么不會掉落下來?
師:吸盤為什么會吸在光滑的地方?吸盤里有什么?
師:剛才我們用不同的方法感受到了空氣的存在,雖然空氣看不見、抓不到,可是它無處不在。
三、幼兒討論。
師:我們生活在空氣當中,如果我們離開了空氣會怎么樣呢?
師:我們一起閉緊小嘴巴,捏住小鼻子,試一試有什么感覺,當你堅持不住的的時候就把小手拿下來。
師:為什么會有難受的感覺呢?因為空氣不能進入到我們身體里了,我們不能呼吸了,所以會覺得很難受。 如果時間長了,人就會慢慢死去的。你說空氣對我們的作用重要嗎?(非常重要)。
四 、結束活動。
“剛才小朋友在教室里用感受到了空氣的存在,那讓我們去戶外呼吸新鮮的空氣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選07-20
幼兒園小班教案01-08
幼兒園小班教案06-03
小班幼兒園教案06-30
幼兒園小班經典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