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四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搖籃曲的寧靜、輕柔與優美,體驗媽媽對寶寶的關愛。
2、能安靜傾聽音樂,能用自己喜愛的動作表現媽媽哄寶寶睡覺的情景。
活動準備:
布娃娃及動物玩具每人一個,寧靜、輕柔的音樂;創設與音樂相符的環境。
活動過程:
一、利用娃娃導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哇哇哇哭的娃娃,"寶寶哭了,要睡覺了,怎么辦?誰來幫我想想辦法?(讓幼兒來說說你有什么辦法)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們來當爸爸媽媽,哄哄寶寶睡覺。
二、教師邊表演 邊演唱歌曲,引導幼兒安靜傾聽。
1、教師邊唱歌曲,邊搖著娃娃,歌曲輕柔,動作緩慢,寶寶聽著歌曲睡著了
2、你們覺得這首歌曲聽起來怎么樣?(請個別幼兒來說說)是總結幼兒的發言,并豐富搖籃曲
3、請個別幼兒來師范怎么樣抱寶寶睡覺的動作。
三、引導幼兒圍坐在教師身邊
再次感受音樂的安靜,優美的情緒,享受音樂中媽媽對寶寶的關愛,并嘗試用體態、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1、今天,老師就請小朋友們來當爸爸媽媽,哄哄寶寶睡覺。
2、幼兒抱起布娃娃,跟著老師邊搖呀搖,邊唱歌曲哄寶寶睡覺。
3、教師講評抱布娃娃中出現的問題,要求幼兒按照正確的方法再來一遍
四、音樂游戲《散步》
1、幼兒抱著布娃娃隨音樂的變化而做相應的動作。
2、讓幼兒玩辦家家當爸爸媽媽,從中體會游戲中的樂趣。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引導幼兒在角色游戲情景中布置娃娃、動物睡覺的場景,自己扮演娃娃的爸爸、媽媽,隨音樂表現哄寶寶睡覺。
2、家園共育:請家長在孩子睡覺前唱給孩子聽,演唱時要輕柔舒緩。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2
藝術活動:《手指變變變》(音樂游戲)
活動目標:
1、能隨樂邊演唱邊有節奏地表現相應的動作,增強節奏感。
2、提高手指動作的靈敏性,體驗手指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已熟悉《手指變變變》的童謠、幼兒已有模仿毛毛蟲、小兔、小貓、鴿子等動作經驗。
活動過程:
1、介紹游戲玩法。
(1)玩法:前奏時幼兒齊念口訣"我的小手真靈巧,我的小手變變變"。
(2)第一段:伸出左右手的手指,在變變變的時候雙手平放胸前,繞三圈,然后伸出一只手指頭平放胸前,做毛毛蟲爬行的樣子。
(3)第二段:伸出左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兩只手指頭豎直頂在頭頂頂部,做小兔蹦跳的樣子。
(4)第三段:伸出左右手的后三個手指,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三只手指頭放在臉頰旁,做小貓喵喵叫的樣子。
(5)第四段:左右手拇指下壓,其他四指伸開,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四只手指扇動,兩臂交叉做鴿子飛翔的樣子。
(6)第五段:左右手兩只張開,隨音樂伸出,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后伸出左右手五只手指頭彎曲,坐老虎撲食的樣子。
(7)重點指導幼兒的動作盡量符合音樂的節奏,在變變變的時候放胸前,繞三圈,然后變成相應的動物形象。
2、幼兒隨音樂游戲,教師指導。
幼兒熟悉玩法后,可引導幼兒自己變出不同的形象,編出其他不同的手指游戲。
3、評價活動。
活動延伸:
將音樂投放在表演區,供幼兒繼續游戲。
戶外活動:
1、體育游戲:運瓜 見領域活動指導P28。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的韻律、節奏美,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能用身體動作表現兒歌并大膽表達。
3.理解兒歌內容,嘗試大膽朗誦兒歌。
活動準備
玩具小手 洗臉、漱口、穿衣的圖片 兒歌音頻 幻燈片等
活動重點
學會安靜傾聽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活動難點
能夠大膽的在同伴面前表演兒歌,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過程
一、利用手指游戲,了解小手的作用
1.師幼一起做游戲“聽我說、跟我做”,激發幼兒對手的興趣,認識小手。
師:(1)剛才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游戲,現在請數一數你有幾只手?比一比你的兩只手是不是一樣大?(知道兩只手合起來是一雙手。)(2)伸出我們的雙手,數數一共有幾個手指頭?(從拇指開始,按次序進行,手口一致地點數,數好后再換一只手數。)
2.根據出示的玩具小手和圖片的提示,請幼兒說說、做做穿衣、扣*等動作。
師:我們的小手能做什么?
二、安靜傾聽,感知兒歌的節奏感
1.播放音頻,請幼兒安靜傾聽兒歌。
師:你聽到了小手能做什么事情?
2.教師結合圖片朗誦兒歌,使幼兒感知兒歌押韻的特點。
三、利用幻燈片教師有感情朗誦,使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
教師播放幻燈片,根據圖片提示,請幼兒學說兒歌內容。
四、師幼表演兒歌,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在同伴面前大膽地表演,并朗誦兒歌
播放兒歌音樂,教師與幼兒一起伸出小手,表演兒歌。
小結:我們現在已經長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才是最棒的小寶寶。
活動延伸
利用丙烯顏料進行手印畫:《我的小小手》。
附:
我有一雙小小手
我有一雙小小手,
一只左來,一只右,
小小手,小小手,
一共十個手指頭,
有了這雙小小手,
能洗臉來,能漱口,
會穿衣,會梳頭,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反思
直觀的教具能幫助幼兒更好的了解小手的作用。由于小班幼兒經驗缺乏,又喜歡模仿,因此,教師準備了各種貼近生活的圖片,來拓展幼兒的經驗。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景中傾聽音樂,嘗試按不同音樂來表現動作。
2、借助故事情節仔細觀察畫面,并且大膽進行想象。
活動準備:課件、三段音樂錄音、小熊掛飾、音樂《快樂的小熊》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小老鼠來了1、播放課件圖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看看是誰來了啊?(小老鼠)是一只怎么樣的小老鼠啊?(可愛的)1、原來是一只可愛的小老鼠。
二、進入情境:感受表現1、走一走1)播放課件圖2:今天小老鼠帶著我們要到處走一走,它走呀走,來到了一片大樹林里,它看到了很遠的地方有個咖啡色的東西,你覺得會是什么呢?(幼兒自由說一說)2)小老鼠也非常想知道這是什么東西,于是它就決定走過去看看,它是怎么走的'呢?請你們聽一段音樂(老師播放音樂A)3)你聽了音樂后覺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呢?你來走走看。(請2-3個幼兒學學小老鼠的走路)(老師繼續播放音樂A)4)你們覺得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啊?(有節奏)5)
小結:原來小老鼠是聽著音樂有節奏的向前走的。
6)請大家一起試一試,學學小老鼠聽著音樂有節奏的走路。(老師關注幼兒是否有節奏的學著小老鼠走路)2遍7)現在我們跟著小老鼠一起有向前走,看一看前面到底是什么東西等著我們。2-3遍2、由小變大1)播放課件圖3(從小逐漸變大):我們離那個東西越來越近了,那個東西發生了什么變化?
(變大了)怎么會變大的?(走近了)它是怎么變大的?(從小慢慢變大的)2)我給你一段音樂你來做一個變得越來越大的動作好嗎?你先做一個小小的動作。(播放音樂B)3)還有小朋友有不一樣的變得越來越大的動作嗎?原來可以做那么多的越變越大的動作啊。
4)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做自己喜歡的越變越大的動作。
5)你覺得這個越變越大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幼兒自由猜說)我們繼續跟著小老鼠向前走看看那個東西究竟是什么?(播放音樂A)3、睡覺1)播放課件圖4(一半身體):那個東西是什么?(熊)你怎么知道是熊?(幼兒自由說)2)你覺得他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它在睡覺呢?我給你們聽一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打呼嚕的聲音)(呼呼的打呼嚕聲音)3)你覺得這個大的動物是怎么睡覺的呢?我們來聽段音樂,請你來試試它睡覺的樣子(教師播放音樂C)。
4)聽第一遍后:聽了音樂后你覺得睡覺的時候身體怎么樣?(搖擺)像在干什么?(湯秋千)5)我們大家再一起跟著音樂身體像蕩秋千一樣的睡覺。剛剛你們睡覺的時候做美夢了嗎?等會兒把你做的美夢告訴我。
三、音樂游戲"石頭熊"
1、播放課件圖5:它到底是誰啊?(熊)我們一起叫醒它,我們一起玩游戲吧!
2、游戲"石頭熊":我是小熊我來和你們玩游戲了,(老師帶頭飾)請你們聽好了,音樂一響起你們要跟著音樂做大熊的各種動作,音樂一停就要立即停下不動,做"石頭熊",音樂響起,我們再做動作哦。(反復2-3次)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石頭的藝術》教案01-16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12-28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06-13
推薦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08-06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舞步12-20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水果歌》的小班教案01-16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玩色_小班藝術教案07-19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四篇04-20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八篇04-15
幼兒園小班藝術活動教案(精選13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