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總是嚷著要吹泡泡,看著一個個五顏六色的泡泡在空中慢慢飄落,孩子們都會追著泡泡跑,用小手去抓住,然后大聲叫著:“老師,我抓到泡泡啦!”孩子們玩得很開心,象是一只只回歸到大自然的小鳥,此次活動就讓幼兒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玩游戲的快樂吧!
活動目標:
①、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熱愛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的美;
②、培養幼兒與同伴團結合作、自我保護和保護他人的能力;
③、引導幼兒學會踮腳、下蹲、后跳。
活動準備:泡泡水,幼兒已有牽圓圈進行游戲的經驗。
活動流程:
①、開始部分
○ 開始部分帶幼兒整隊走到戶外花園,提醒幼兒戶外的常規要求。
○ 教師吹泡泡,讓幼兒自由抓泡泡,比比誰抓的多,提醒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安全。
②、基礎部分
○ 引導幼兒學習踮腳、下蹲、后跳的動作,注意幼兒動作的準確性。
○ 教幼兒游戲的兒歌。
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個大泡泡,一吹吹個小泡泡,泡泡飛高了,泡泡飛低了,泡泡破了。
○ 講解游戲規則。
當兒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時,幼兒拉成一個大圓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時,幼兒向中靠攏;念到批泡泡飛高了,幼兒踮腳;念到泡泡飛低了,幼兒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兒向后跳。
○ 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玩游戲。
③、結束部分:
引導幼兒課后放松活動,帶幼兒一起觀察地上的小草,說說小草的特征;感受一下在草地上走是什么感覺?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案:交通安全
城市交通的不斷發展促使我們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讓幼兒了解一些危險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設計這個活動時,我首先根據小班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與認知發展水平,將目標定位為:了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由于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因而活動內容不能過于繁雜,而應簡單明確。為此,我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幾個場景,教育幼兒不在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我采用多媒體課件、情景模擬游戲等引導幼兒參與活動,并請家長在平時參與教育活動,實現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目標
了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形成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有與成人一起外出的經驗。
2、有關模擬游戲的情景創設。
3、課件《看望兔奶奶》。
活動過程
1、邊觀看課件(一)邊討論。
(1) 兔奶奶生病了,兔媽媽帶兔寶寶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媽媽到水果店給奶奶買水果,兔寶寶就跑到了馬路上。她看到花叢中有一只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飛到了馬路中央,兔寶寶就一路追過去,差點被車撞上。
(2) 為什么兔寶寶差點被車撞到?
(3) 教師歸納:兔寶寶離開媽媽在馬路上玩耍,差點被車撞上。這樣太危險了,不管什么情況我們都不能在馬路上玩。
2、邊觀看課件(二)邊討論。
(1) 兔媽媽和兔寶寶繼續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馬路對面,兔寶寶興奮地想沖過馬路見奶奶,可是被兔媽媽一把拉住了。
(2) 兔媽媽為什么要拉住兔寶寶?過馬路應該走哪里?
(3) 教師歸納: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4) 十字路口有斑馬線,行人是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走呢?什么時候可以走?
(5) 教師歸納:過十字路口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6) 兔媽媽和兔寶寶走到斑馬線前,等綠燈亮時再穿過馬路去奶奶家。
3、小結:兔寶寶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險,你們知道怎樣才能避免那樣的危險嗎?(幼兒回答后,教師用自編兒歌進行歸納:小朋友,要牢記,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過馬路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確保安全是第一。)
4、在情景模擬游戲“去春游”中或到馬路上去實地體驗。
(1) 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場景一:人行道和車行道
師:前面有兩種道路,行人應該走哪一種路?(人行道。)
師:行人應該注意什么?(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十字路口
師: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么走?(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場景三:天橋
師:這是什么?我們應該怎么走?(走天橋就像走幼兒園的樓梯,要靠右邊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能推也不能擠。)
(2) 順利到達目的地之后,引導幼兒對剛才的情況進行小結,啟發幼兒把過天橋的要點編到兒歌里去,如“過天橋靠右邊,一個跟著一個走”。
延伸活動
行人走在馬路上還應該注意什么?請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然后把它們也編到兒歌里去好嗎?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與同伴手拉手,按照兒歌的節奏向圓心和圓外走。
2.借助標記、周圍同伴的位置等為參照物,快速站圓圈。
3.在游戲中體驗吹泡泡、追泡泡、拍泡泡的樂趣。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吹泡泡用的肥皂水和泡泡槍、一塊有圓圈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吹泡泡、追泡泡。
(1)教師出示肥皂水和泡泡槍,引起幼兒興趣。
(2)交代游戲要求,提醒小朋友追泡泡的時候要當心,不能撞在一起。告訴幼兒老師會在這里吹泡泡,也會在那里吹泡泡,小朋友要到不同的地方追泡泡。
(3)教師吹泡泡,幼兒玩追泡泡的游戲。
二、游戲"吹泡泡"
(1)教師:今天,我們班級也有很多調皮的泡泡,它們還會連在一起變成大泡泡呢!這些大泡泡,一會兒變大,一會兒變小很好玩,你們想不想試試?
(2)交代幼兒名稱以及玩法:你們都是我吹出的泡泡,現在你們這些泡泡要連在一起變成一個大泡泡。我們一起念兒歌,讓泡泡變大、變小。當聽到老師說:"皮球回來了!"小朋友找圓圈,然后快速站到圓圈上。
(3)引導幼兒玩游戲,邊用語言提示幼兒: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提示,變成大泡泡的時候,泡泡不能破,不能漏氣,要是漏氣了,這個大的泡泡就沒有了,吹小泡泡的時候不能擠在一起……游戲進行1--2次。
(4)表揚快速回到圓圈上的幼兒,并提問:這些小朋友為什么能夠快速回到圓圈上呢?開展游戲1--2次。鼓勵小朋友和教師一起念吹泡泡的兒歌。
三、放松活動:小孩,小孩真愛玩。
活動前,老師提醒小朋友:老師請小朋友摸什么,小朋友只能摸以下就快快跑回來。活動結束后,表揚快速回來,而且不撞到別人的小朋友。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體驗不同作畫方式的樂趣。
2、在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繪畫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范例;紅、黃、綠三種顏料的洗潔精水;吸管;畫紙;墊板。
知識準備:已經會用吸管吹泡泡。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玩接泡泡游戲,引起幼兒興趣。
1、(幼兒圍在教師身邊)師:前兩天我們在外面玩了吹泡泡的游戲,現在老師來吹泡泡,你們試試看用小手能不能把這美麗的泡泡接住?
(教師吹泡泡吸引幼兒注意力,幼兒主動接泡泡。)
2、師:剛才你們接住泡泡了嗎?泡泡在哪里呀?(引導幼兒說出泡泡不見了)
3、師:這些美麗的泡泡停留的時間太短了,寶寶的小手碰到就破了,不見了,真可惜。寶寶能想個辦法把這美麗的泡泡留住嗎?(幼兒討論,教師肯定幼兒的討論結果:畫下來、拍照…)
二、出示泡泡畫范例,引起幼兒作畫興趣(屈老師 )
1、師出示范例和作畫材料,和幼兒共同討論怎樣吹出彩色的泡泡畫。
(引導幼兒說出是用吸管吹出的泡泡畫,請幼兒認識作畫材料:三種顏色洗潔精水、吸管)
2、教師示范作畫步驟:拿相應的吸管輕輕的蘸上顏料——拿平吸管,輕輕的吹出泡泡,并在畫紙上留下彩色的泡泡。
(配上短小的兒歌:小吸管,喝口水,蘸一蘸,舔一舔,吹一吹,接一接,彩色的泡泡出現了。)
3、請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用不同的顏色吹出彩色的泡泡。
(2)幫助幼兒掌握吹泡泡的方法。
(3)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在畫紙上吹滿泡泡。
(4)提醒幼兒注意衛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三、請幼兒欣賞自己的作品,鼓勵幼兒發揮想象,說一說吹出的泡泡畫像什么?(圓圓的泡泡像氣球、像皮球等等)
溫馨提示:本次活動重難點是將吹出的泡泡輕輕地放在畫紙上,并留下彩色泡泡。
【活動延伸】
投放材料于美工區,請幼兒繼續創作。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04-03
幼兒園小班教案:《吹泡泡》09-07
幼兒園小班教案《吹泡泡》02-22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教案06-11
《吹泡泡》幼兒園小班教案06-26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吹泡泡》04-03
幼兒園小班吹泡泡游戲教案09-27
《吹泡泡》幼兒園小班游戲教案04-29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魚吹泡泡》06-16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吹泡泡》教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