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8篇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互相謙讓的重要性。
2.鼓勵幼兒在生活中也能主動讓一讓別人,作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教學方法:體驗游戲 圖片分析 兒歌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 系有細繩的小球 礦泉水瓶子
活動過程:
1.游戲“逛公園”
1)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五個幼兒。
2)教師向幼兒說明不同顏色的小球代表誰。(紅色代表媽媽,綠色代表爸爸,藍色代表哥哥,白色代表爺爺,粉色代表小妹妹。)
3)幼兒將小球放入瓶子(公園)中,教師引導幼兒:公園里有什么,你們在公園里玩得開心嗎?
(鈴聲響起)教師:“公園里著火了,大家快跑!”
(鈴聲結束)幼兒松開手,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你們從公園跑出來沒有?為什么沒有跑出來?結果怎么樣?你們又是怎么跑出來的?
小結:公園里著火了,大家都趕緊往外跑。有的人互相擁擠,只顧著自己,結果誰也沒有跑出來。都受傷了,有的人互相照顧,一個一個地跑,就全都跑出來了,誰也沒有受傷。
2.討論:大家應該讓誰先跑,誰最后跑?為什么?
3.第二次玩“逛公園”的游戲,鼓勵幼兒按照大家討論的順序從公園里出來。
4.看圖講述: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做得對不對?我們應該向誰學習?
5.兒歌:“拍手歌”。結束活動。
附 兒歌《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世界有我也有你。
你拍二,我拍二,大家生活在一起。
你拍三,我拍三,互相謙讓很簡單。
你讓我來我讓你,和諧社會更美麗。
活動延伸:
在幼兒園放學回家的時候,組織幼兒觀察幼兒園樓道的擁擠情況,讓幼兒了解擁擠的害處,在實際生活中知道要讓老人和小孩先走,走的時候靠樓梯的右邊,不能擁擠。同時號召家長也一同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來,教育幼兒養成互相謙讓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2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著急心情,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
動物頭飾 情景表演
過程:
開始部分
(一)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了解小貓丟了東西著急、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后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么?心里怎么樣?(著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他說了什么?)
集體練習: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著見小貓這么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丟過什么?心里怎樣?
(2)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里怎樣?
(3)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樣?
3、情景表演,激發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看看又發生了什么事,小動物們為什么難過?(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里怎么樣?
(1)提問:小動物們這么難過?它們丟了東西心里怎樣?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里怎樣?那怎么辦呢?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剛才你們在哪里玩的?)我們到走廊里、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發現地上有東西就怎么辦?
(2)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后怎么做呢?問問撿到東西后怎么說?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幼兒找東西
(4)師:剛才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樣?(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提問:剛才你撿到了什么東西?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說了什么話?
4、幼兒討論1)拾到了東西為什么要還給別人?
(a)人家會難過,會著急。
(b)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表揚自己)
討論: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么辦呢?
(三)結束:
總結,今天我們小朋友幫助了小動物找東西,還給了他們,心里非常高興,以后我們撿到了東西都要想辦法還給別人,我們要保管好自己的東西。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有幼兒撿到東西后引導他自己找失主或幫助他一起找失主,并給予鼓勵表揚。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了解農民的辛苦,知道糧食來之不易。
知道珍惜糧食,不浪費食物。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米飯”圖片;《我不浪費糧食》動畫視頻;“不浪費食物”組圖。
活動過程
出示圖片“米飯”,引導幼兒討論米飯的來源。
這是什么?米飯是用什么做的?
你知道大米是從哪里來的嗎?
播放動畫視頻《我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感知大米的來之不易。
熊貓奇奇和妙妙也想知道大米是怎么來的,他們和小伙伴一起坐上巴士嘟嘟的飛碗來到了田野尋找大米的由來。
大米是什么加工而成的?
稻谷是怎么來的呢?
小結:農民要經過翻地、播種、育苗、插秧等種下水稻,等待水稻長出金燦燦的稻谷,再進行收割、脫粒,最后把谷粒加工脫殼碾出大米。大米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的,我們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不挑食,愛惜糧食。
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引導幼兒了解珍惜糧食的方法。
1、討論交流珍惜糧食的方法。
糧食來之不易,我們都應該珍惜糧食,你知道哪些節約糧食的方法?
2、出示組圖“不浪費糧食”,討論圖中的現象。
這些行為對不對?應該怎么做?
小結:我們要懂得珍惜糧食,吃飯的時候雙手扶好碗,不掉米粒,吃多少盛多少,不隨意丟棄;去飯店用餐時點菜要適量,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不能浪費糧食。
活動延伸
日常活動
1、教師在用餐環節提醒幼兒不隨意倒飯菜,珍惜食物。
2、在過渡環節可適當播放“寶寶巴士APP”中的“古詩國學”第一集《憫農》供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懂得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
家園共育
家長給幼兒樹立榜樣,幫助幼兒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4
情境目標:
1、能大膽與他人交往,表演朗誦兒歌《拜年》并運用熟悉的樂器進行伴奏。
2、感受節日的歡樂、友好氣氛;
情境創設:
樂器:鑼、圓舞板、雙響筒、小鈴或杯子、筷子、鐵盒、積木等生活樂器。
活動實施:
1、老師向小朋友拜年:
1)先向全體小朋友拜年。
“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真熱鬧,我來給你拜個年,小朋友,新年好!祝你們天天身體好,祝們天天哈哈笑,哈哈笑。”
2)老師分別向個別小朋友拜年,逐步吸引大家和老師一起來“拜年”。(根據幼兒改變以下兒歌祝福的內容。)
2、小朋友向老師拜年()
1)啟發幼兒改編兒歌內容:向老師拜年應該說什么?(如天天工作好等)
2)每個幼兒自選一種樂器,為朗誦的拜年兒歌伴奏。
3、向爸爸、媽媽等家人拜年
1)啟發幼兒改編祝詞詞。
2)布置任務:回家向家人拜年。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背景:
社會領域的目標重點是要培養幼兒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同時《綱要》也指出“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過程,應當為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
在進行社會領域活動主題“葫蘆兄弟”下,其中有制作名片的活動,活動目的是體驗與父母一起動手制作,與父母一起用繪畫、書寫、剪貼等方式制作自己的名片,在實際進行這個活動時,我們感到僅是這樣一個活動沒能充分挖掘出“名片”作為現代交際工具的教育意義,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活動進行了深化、拓展,縱向的活動有收集名片,從而讓孩子對名片有一個具體的、外觀的,內容上的了解,再自己制作名片。同時在班級內,利用名片進行交流活動,對名片的作用有所了解,感受。
同時,我們專題組本期研究的重點是如何利用資源達成社會領域總目標,而同伴資源的利用是我們研究內容其中的一點。
基于以上幾個方面的考慮,我們組織了這樣一次班際間的交流活動。
活動名稱:
交往活動――我的新朋友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交新朋友的愿望,感受新朋友的快樂。
2、進一步了解名片的作用。
3、能大膽地介紹自己,與同伴分享、合作。
活動準備:
1、錄音帶:歌曲《友誼舞》《找朋友》。
2、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一張名片,自帶一件物品。
3、請幾位幼兒不認識的老師做客人。
活動過程:
活動前半部分在菠蘿班、香橙班兩個班上分別進行
一、游戲《猜猜我是誰》,引入活動。提問:
1、剛才參加游戲的小朋友,蒙上了眼睛,為什么都能很快猜出后邊的小朋友呢?(因為我們都是一個班的同學,天天都在一起,很熟悉了,我們都是老朋友了。)
2、我們菠蘿班的老朋友天天都在一起,你們快樂嗎?
3、為什么很快樂?
4、那如果我們有了更多的朋友會怎么樣呢?
5、你們想認識新朋友嗎?
二、兩位鄰班教師(本班幼兒不認識的老師)帶著禮物出現。
“當當當……”響起敲門聲,老師打開門“真巧,一說到新朋友,現在就有新朋友來了。請進!”
新老師與小朋友打招呼,并分別作自我介紹。
三、幼兒做自我介紹
1、剛才我們認識了新老師,現在怎樣讓新老師認識我們呢?
2、請幼兒分別用名片、口頭介紹。
3、名片上面有些什么內容?(姓名、電話號碼、住址……)
4、師小結名片的作用。(名片能讓別人記得更清楚,更長久。)
以下部分兩個班在音樂廳進行
四、自主交往活動
老師聽說香橙班的小朋友也在尋找新朋友,老師和他們約好了在音樂廳見面,現在,讓我們帶上名片和禮物,一起去認識新朋友吧。
1、音樂開始,兩個班的小朋友分別從兩個門進入。
香橙班:你們好,我們是香橙班的小朋友,香橙香橙,快樂心情!
菠蘿班:你們好,我們是菠蘿班的小朋友,菠蘿菠蘿,健康快樂!
兩個班老師分別作自我介紹。
2、幼兒自主交往。
五、小結,請幼兒和自己新認識的朋友手拉手在一起。
老師:你認識了幾個新朋友?你是怎么去認識的?你和新朋友一起做了什么?你感覺怎么樣?
小結:和朋友在一起真快樂,朋友越多,我們的快樂也多。
六、音樂《找朋友》,結束
老師:認識了新朋友真高興,現在我們和新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吧!
園長點評:
1、因有前期班級幼兒在一起學習生活,相互熟悉了解以及好吃好玩的東西及趣事分享的快樂體驗。此活動,教師以“猜猜我是誰”喚起幼兒認識新朋友的激情,好!
2、活動中,教師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引導幼兒關注認識新朋友的方法,并設置情境讓幼兒親身參與交朋友的活動中,幼兒情感、態度、認知、行為都有一定的發展,好!
3、幼兒社會性中的交往、合作能力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社會組的教師關注了“如何利用各種資源達成社會領域目標”的問題,我相信,老師們對資源的理解是全面的,這是涉及影響幼兒社會性發展的人與環境等的多種因素,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善于發現和整合幼兒生活世界中的可利用的資源,以幼兒的興趣為基點,立足于幼兒現實與長遠的`發展,以幼兒喜愛的方式,預設或生成一些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發展。因而,本次社會活動以“認識新朋友”應該說在上述問題上得到了突破,好!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6
重點難點
知道三月八號是婦女節,了解婦女節的涵義。
學習制作禮盒,將做好的禮盒贈送給媽媽或老師,奶奶等,培養幼兒尊敬女性長輩的情感。
活動準備
剪刀、膠水、紙盒
活動目標
知道三月八號是婦女節,了解婦女節的涵義。
學習制作禮盒,將做好的禮盒贈送給媽媽或老師,奶奶等,培養幼兒尊敬女性長輩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今天是什么節日你們知道嗎?婦女節是哪些人的節日?
在婦女節這一天,我們來做一些禮盒送給她們。
二、教師示范
1、沿著黑線將禮盒的外形輪廓剪下。
2、按虛線將外形輪廓折好。
3、用膠水將底部膠好,頂部口子用線綁好,禮盒就做好了。
三、幼兒操作
提醒幼兒操作時保持桌面整潔。
四、評價
讓幼兒想一句祝福詞。并將禮物送給女性長輩。
活動反思
三月八日是媽媽的節日,通過學習制作禮盒,將做好的禮盒贈送給媽媽,培養對媽媽的感情,愛媽媽,并引導幼兒在三八節時送上自己的祝福。兒童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禮物的意義
2、學習包裝和裝飾禮物。
3、體驗贈送和接受禮物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掛圖、用紙包著的神秘禮物;彩色膠帶、色紙、畫筆、剪刀等
活動過程:
1、與幼兒一同欣賞掛圖`《我喜歡......我會......》,結合幼兒用書中的內容,請幼兒想想自己對喜歡的人會做什么,與圖中是否一樣。
2、告訴幼兒,老師今天收到一個神秘禮物。向幼兒展示經過包裝裝飾的神秘禮物,請幼兒自由猜測里面是什么。
3、打開神秘禮物,讓幼兒體驗里面的禮物與猜測的是否吻合的驚喜或遺憾的心情。
4、與幼兒一起談論禮物的意義。
(1)、你們收到過獎品嗎?
(2)、收到禮物的時候,心情是什么樣的。
(3)、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會贈送禮物或收到禮物呢?
5、引導幼兒聯系自己的經驗,談談自己想給誰送禮物。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神秘禮物__開花樹__小貓釣魚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神秘禮物__開花樹__小貓釣魚。
6、將幼兒分組,采用不同材料做“禮物大包裝”。包裝好禮物后可以幫助他們寫好卡片,然后將禮物分送給自己喜歡的人。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引導幼兒了解鳥類與人類的關系。
2.知道小鳥是人類的朋友,初步了解一些愛護小鳥的方法及初步的環保意識。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讀過有關鳥類與環境的書或看過錄像。
2.知道鳥的一些名字。
3.故事圖片。
【活動過程】
一、播放幾張鳥的圖片。
這些鳥漂亮嗎?剛才小鳥告訴老師:前幾天,它們舉行了一次大罷工。(理解“罷工”表示抗議,不愿意工作。)小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小鳥為什么不捉蟲子了嗎?好了,下面老師就帶你們去“呼呼國”看看。
二、出示圖片一,教師表情豐富,語言生動地講述故事。
1.小朋友,你們聽到了什么,發生了什么事情啊?
2.獵人這樣做對不對?
3.你替小鳥想想辦法,覺得小鳥應該怎么做?
同學們的想象里真豐富。咱們來看一看小鳥們是怎樣做的。
1.小鳥們為什么要罷工?
2.小鳥們罷工了,不捉蟲子了。害蟲們知道了怎么樣?
同學們真棒,想得很好。咱們接著來聽故事看一看害蟲們都干了些什么?
三、出示圖片二
1.害蟲們都在干什么啊?
2.呼呼國變成了什么樣子?
四、再欣賞一遍故事,幼兒了解鳥類與人類的關系。
我們為什么要做鳥類的朋友,要保護它們?小鳥對人類有哪些幫助?
(消滅害蟲,報春鳥、布谷鳥、鴿子、啄木鳥)
教師小結:有了小鳥,森林才能更加美麗,小樹才能茁壯成長,果實才能獲得豐收。小鳥幫助人們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它們可真是我們的好朋友。
五、集體討論如何保護小鳥
你覺得呼呼國的小鳥還會回來嗎?快來幫他們想想辦法吧!
組織幼兒談談如何保護小鳥。
討論:我們應怎樣愛護小鳥?為什么要愛護小鳥?(減少空氣污染、不亂砍伐樹木、給小鳥做個窩、給小鳥喂食、放飛小鳥)
1)愛護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保護鳥兒的生存環境,爭做環保小衛士。
2)不把鳥兒當作自己的玩具,讓它們擁有一個自由的天空。
3)在遇到有人傷害、捕殺鳥類的時候,要積極勸阻或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
4)向社會廣泛宣傳鳥類的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鳥類,知道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
5)不隨意搗毀鳥巢、掏取鳥蛋,不驅趕、不捕殺鳥類,為鳥類等野生動物創造一個寧靜和諧的生存環境。
6)我們可以做一些保護小鳥的標志牌,把它插在我們周圍環境中,時時來提醒人們要保護小鳥。
六、結束部分
小結:小朋友真能干,知道這么多保護小鳥的方法。我們大家都來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這樣我們的周圍就就會變得更美麗。當春天來到時,小鳥一定會來和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戲。現在就讓我們跟隨音樂變成一只美麗的小鳥,飛到大自然中去。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中班社會課教案09-05
幼兒園中班社會《勇氣》教案12-06
幼兒園中班的社會教案12-16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11-24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秀教案04-21
幼兒園中班社會微笑教案05-13
幼兒園社會教案中班06-23
中班社會幼兒園的標識教案03-31
幼兒園中班社會領域教案04-02
幼兒園中班社會優質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