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2-08-03 13:37:23 幼兒園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匯編十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范文匯編十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樂曲ABCA’的曲式結構,感受樂曲歡快、優美等特點。

  2.能通過音樂圖譜、故事感知等方式,進一步理解音樂的特點及樂段的變化,能用肢體動作體驗和表現土撥鼠一天不同的心情。

  3.激發幼兒根據音樂大膽想象,體驗隨樂游戲的快樂。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音樂《休閑的男子》;音樂圖譜、心情圖譜、土撥鼠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

  一只可愛的土撥鼠,它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三種有趣的表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出示三張表情圖:快樂、緊張、舒心)

  教師小結。

  二、完整欣賞

  1.師:土撥鼠把這三種表情藏在了一首好聽的樂曲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分別藏在了什么地方?(完整欣賞樂曲一遍)

  2.提問:土撥鼠先表現出了什么表情?接著表現出了什么表情?最后表現出了什么表情?(根據幼兒的回答一一排列表情圖)

  3.再次完整欣賞,驗證表情匹配結果。

  三、分段欣賞

  1.欣賞A段

  (1)師:有一天,土撥鼠要去草叢中找土豆,它踩著快樂的腳步出發了。(邊聽A段音樂,邊欣賞教師A段動作。)

  (2)引導幼兒學土撥鼠走路的樣子。(出示口令圖:腳印腳印腳印腳印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目標:

  1.欣賞樂曲《月光下的鳳尾竹》,初步了解傣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2.通過現場欣賞葫蘆絲等樂器演奏及隨音樂舞蹈,多通道感受樂曲柔美、流暢等特點。

  3.積累合作舞蹈的智慧,體驗其中的樂趣。

  準備:

  1.樂器(葫蘆絲、笛子、陶塤),錄音帶。

  2.教師用的少數民族服裝,幼兒用的自制羽毛腕飾。

  過程:

  1.教師與幼兒一起隨音樂進入活動室,完整欣賞錄音樂曲第一遍,感受樂曲的美妙、動聽。

  2.幼兒欣賞樂曲第二遍,教師引發幼兒注意聽辨主奏樂器——葫蘆絲。

  3.教師現場用笛子、陶塤、葫蘆絲分別演奏,請幼兒分辨樂曲中的主奏樂器。

  4.教師用葫蘆絲現場完整演奏樂曲。

  5.教師與幼兒討論樂曲的相關信息,如云南、傣族、鳳尾竹以及曲名等。

  6.教師穿上傣族服裝,合作舞蹈。

  7.幼兒在音樂伴奏下帶上腕飾參與表演,分別進行孔雀舞表演及模仿吹葫蘆絲表演,教師提示幼兒跟隨音樂旋律、節奏做不同動作。

  8.幼兒分角色兩兩組合隨音樂完整表演1—2遍。自我反思活動以音樂欣賞為主線,用整合的手段營造了一個審美的藝術氛圍,借助葫蘆絲、陶塤、笛子、少數民族服裝、孔雀舞、教師現場演奏等多種與樂曲相關的要素,幫助幼兒全面感受、理解樂曲。幼兒通過多通道的參與,發展審美能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形式,培養幼兒的節奏感,讓幼兒熟練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節奏型。

  2、培養幼兒反應敏捷及注意力集中。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十六宮格、小落葉的圖片若干,呼啦圈六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進場,要求幼兒的腳步隨音樂的變化而迅速改變師:秋天到了,小樹葉們從樹上落了下來,跟著秋風姐姐跳起了舞。

  l、聽,風越吹越慢了,我們該怎么飛呢?

  2、喲,風又大了,我們該怎么飛呢?

  3、真累,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吧!

  二、理解并學拍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1、小樹葉長得真漂亮,有幾片小樹葉也想飛上來玩一玩,你看,這片大樹葉“*”的一聲,就飛到天上去了。這片小樹葉也想上來,可它有點害怕,于是又找了一片小樹葉,兩個人“**”兩聲也飛到了天上。

  提問:

  a、大樹葉是怎么飛上來的?(*)我們把大樹葉飛上來的節奏叫一拍。

  b、小樹葉是怎么飛上來的?(**)小樹葉很靈活,所以一下子就飛上來了。

  c、一共有幾片小樹葉飛上來呢?(2片)我們把一片小樹葉飛上去的節奏叫半拍,用手來拍拍看。

  2、大樹葉和小樹葉飛上去的速度是不一樣的,我們用手拍一拍。原來,樹葉們呆在一起,就是一句好聽的節奏了。(幼兒練習用手拍節奏)

  3、落葉的節奏還會變呢!看,把他們的位置換一下,就變成什么樣的節奏了?

  4、誰能上來讓落葉變成不一樣的節奏呢?(請個別幼兒變換節奏,其余幼兒練習)

  三、游戲:小落葉回家

  l、師:秋風姐姐帶來了六間小房子(呼啦圈),你們想不想進來作客?不過一間房里最多只能站兩片小樹葉。現在我們一起唱歌(歌曲附后),被秋風姐姐點到的小樹葉就可以飄到小房子里了。(游戲第一遍)提問:這間小房子里有幾片小樹葉?應該怎么拍?那間小房子里有幾片小樹葉?應該怎么拍?

  2、原來:小樹葉站在房子里,也是一句好聽的節奏。除了拍手,還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

  3、你們想不想也變成節奏?誰來當秋風姐姐?(游戲第二次)

  四、認識十六宮格,學拍并創編十六宮格中的節奏

  l、師:小樹葉們快回來,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森林里要舉行舞蹈比賽,請小樹葉們編一個好看的舞蹈。怎么編呢?秋風接姐姐編了一個,你看:(出示十六宮格如圖一)

  a、一片大樹葉表示什么?

  b、一片小樹葉表示什么?

  c、空白的地方表示什么?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

  2、運用多種形式讓幼兒練習節奏

  a、這么多的格子連起來,就是小落葉的舞蹈了,我們從紅色格子開始來拍拍看

  b、加點音樂好不好?跳舞沒有音樂可不行。

  c、參加比賽光用手可不行,我們讓腳也動起來!

  d、跳得真棒,要是再整齊一點就好了。

  e、你們這么有本事,我也有本事。你看,讓我的小格子翻個身,從綠色格子開始,就變成不一樣的舞蹈了,我們再來跳跳看。師:原來,從不同顏色的格子起拍,節奏會變得不一樣。

  3、師:風姐姐的舞蹈編好了,你們的任務還沒完成呢!看,那邊地上有許多小樹葉,你們六人一組,商量一下,編一個好看的舞蹈來跳跳看。(請幼兒合作,將樹葉貼到十六宮格紙上,并商量用什么動作來表示出不同的節奏。)

  4、師:小落葉們,把你們的舞蹈帶過來!

  a、這是哪組編的?誰來跳給大家看一下?(請一位幼兒跳)

  b、這是誰編的舞蹈?(請幾位幼兒同時跳)

  c、這又是誰編的?(請這組幼兒一起跳)

  5、師:每一組小落葉都編得這么好看,到底誰去參加比賽呢?這樣吧,我們把這三個舞蹈連起來一起去參加比賽。第一段用什么動作表示?第二段?第三段?(全體幼兒把三段舞蹈連起來跳)五、師:森林里的舞蹈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了,小落葉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吧!(聽音樂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本節音樂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幼兒在歌唱時能控制聲音的輕重和節奏的快慢,能夠表現出小樹葉的不同情感。為達成此目標,我在圖譜的設計上做了一些改進,比如我用灰亮不同的背景色來表明小樹葉的不同心情:灰色表示傷心、亮色表示開心;背景色塊形狀上高矮、長短的不同代表聲音高低和節奏快慢的不同:高短的表示節奏快聲音高、矮長的表示節奏慢聲音低。在實踐操作中,我發現這個方法作用真的很大,通過簡單的圖譜一方面幫助幼兒理解了歌詞含義、另一方面又讓幼兒掌握了歌曲節奏,真是一舉多得。

  歌唱活動主要就是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幼兒學會唱這首歌,讓他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感受這首歌。為此,我在設計活動過程時,也是一步步深化,讓幼兒先從感受歌曲開始,接著再了解歌曲,然后才是學唱歌曲,最后能夠扮演角色表現歌曲。

  在感受歌曲環節中,幼兒通過聽老師有情感的演唱,發現兩段歌詞所表現的情緒是不同的,了解小樹葉為什么要這樣歌唱。在小朋友的敘述中,他們基本都能夠清晰感受到小樹葉離開媽媽后的傷感,還有回到媽媽身邊的高興,還有個別幼兒感同身受,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傷心的哭了起來。在了解歌曲環節,幼兒再次欣賞歌曲,說說聽到了什么,老師出示圖片,肯定小朋友的表訴,通過引導讓幼兒發現圖片傳達的含義,理解歌詞內容以及圖譜含義。然后在學唱部分,我用對比分明的兩種狀態演唱歌曲,鞏固幼兒對歌曲的理解和表現。最后的角色扮演本來在設計時是分組演唱,可在教學中發現小朋友的情緒很高,于是臨時添加修改了這個環節,分別邀請兩個小朋友來扮演黃樹葉和綠樹葉,我來扮演大樹媽媽,請大家給他們伴奏演唱,他們來表現不同的兩段內容,小朋友的表現力真不錯,表演黃樹葉的幼兒很傷心的離開了,飄落到了別處,綠樹葉高興的回到了媽媽身邊。活動本該到此就結束了 ,可是小朋友依然興趣很濃,于是我在延伸活動中,讓小朋友繼續表演,自己分配角色,選好搭檔邊唱邊演。

  通過這次音樂活動,我感受到要想讓幼兒學會一首歌,首先得讓他了解歌曲的背景、里面包含的不同情感;接著再通過圖譜輔助手段幫助他們記憶歌詞,當然圖譜不是簡單的歌詞的呈現,也可以包括節奏和情感;最后對歌詞內容的動作神態表現,讓他們更進一步理解歌曲的涵義。我相信只要我們平時教學時多用心,肯定還能發現更多更加恰當的方法,讓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會唱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比較等方法為樂曲匹配合適的樂器。

  2、學會在圖譜和口令的暗示下,為樂曲伴奏。

  3、在闖關游戲的情境中大膽演奏,體驗與同伴合奏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欣賞過“超級瑪麗”的電玩游戲并會隨樂律動游戲。

  2、物質準備:相關圖譜、音樂、鈴鼓、圓舞板、碰鈴各8套,大鼓一套。

  【活動過程】

  一、隨樂進行超級瑪麗的律動游戲,再次感受游戲情節的樂趣。

  師:小朋友們,前幾天我們玩了個超級瑪麗的游戲,你們還記得嗎?今天我們要繼續闖關,小瑪麗們準備好了嗎?(隨音樂闖關)

  二、看圖譜分角色再次表演游戲情節。

  l、總結圖譜與身體律動的關聯,整理瑪麗闖關的路線。

  提問:剛剛我們闖關的時候是按照什么路線走的呢?這邊遇到了誰?遇到毒蘑菇怎么辦呢?一起跟圖譜說第一行節奏?

  師:遇到烏龜為什么不能動?接下來是怎么走呢?遇到了一顆大蘑菇怎么做?

  2、看圖譜,分角色表演動作。

  師:下面請你們分工合作,請這對做走的動作,這對做跳的動作,還有一對做吃蘑菇慢慢長大。

  三、探索為樂曲匹配合適的“樂器武器”并能看指揮大膽地進行間關演奏游戲。

  師:太棒了,通過大家的努力,我們贏得了三種武器,看,分別是小鈴、鈴鼓和圓舞板。

  討論:教師示范三種樂器發出的聲音,請幼兒討論那種樂器可以用來表示走,遇到蘑菇的時候可以用什么武器,吃一個蘑菇慢慢長大可以用什么呢?

  請幼兒將自己的討論結果上來試一試。請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選擇一樣的樂器的寶貝坐在一起,一起跟著音樂來試一試。

  四、闖關開始。

  1、看指揮完整隨樂演奏,初步感受用“樂器武器”進行闖關的樂趣(第一關)

  師:請小瑪麗拿起武器一起來闖關!成功后用瑪麗的音樂表示成功。

  2、在游戲情節進展線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進行合樂演奏。(第二關)

  ①根據故事情節發展探索在(毒蘑菇)處累加大鼓,成功或失敗根據幼兒演奏情況而定。

  師:恭喜小瑪麗們闖過了第一關,我們又獲得了一個新的武器,看是什么?聲音怎么樣?

  第二關毒蘑菇的毒性變得更強了,那我們可以把大鼓用到什么地方?大鼓和圓舞板一起對付蘑菇。

  ②如果聽到的是失敗的音樂,師幼共同討論失敗的原因,再次進行闖關演奏。

  3、交換“樂器武器”,體驗用不同的武器進行闖關的樂趣(第三關)

  剛才我們小瑪麗都是用自己的武器,接下來第三關又增加了難度,你們會使用別人的武器闖關嗎?

  五、活動結束。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1.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點。2. 學習采茶舞的基本動作,樂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現情感。二、活動準備:1. 樂曲:《采茶撲蝶》2. 能表現采茶情景的圖片或音像資料三 活動過程:1.請幼兒欣賞樂曲《采茶撲蝶》,說說聽完之后的`感覺。2.結合有關的圖片或音像資料,講述舞蹈動作及其所表現的采茶情景。3.示范采茶舞,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采茶、拔樹枝、背著茶籃回家等情景。4.在教師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現的情景,討論如何用舞蹈動作表現蝴蝶出現和撲蝶的情景。(如蝴蝶飛得高,蝴蝶停下來,蝴蝶有飛走了等)5.鼓勵幼兒隨著音樂有節奏地舞蹈。

  音樂活動設計:懶惰蟲和勤快人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學唱歌曲,感受和表現歌唱中的弱起節奏。

  2、借助歌唱,動作表演和人際交流,體驗和表現歌曲中的幽默。

  3、大膽仿編歌詞,產生對“懶惰蟲”的否定情緒,知道要做勤勞的孩子。

  活動準備:歌曲的圖譜、一些幼兒勞動的圖片若干、歌名

  活動重點:能用詼諧有趣的的情緒、動作表現歌曲

  活動難點:根據歌詞內容能用不同情緒、節奏等表現歌曲。

  活動過程:

  、進場律動《趕小鳥》——入座律動

  二、創設情境,引出懶惰蟲的形象。(布置好亂糟糟的場景)

  師:這是怎么了?伸出我們勤快的小手,來整理一下吧!

  這里剛才還好好的,怎么一下子變成這樣了呢?一定有個懶惰蟲,讓我來找找吧!

  二、幼兒初步感受歌曲。

  1、教師清唱二遍,邊唱邊逐個指點幼兒,點到最后一幼兒問:“你是不是懶惰蟲?”

  2、引出歌曲的圖譜。

  師:看來這個懶惰蟲不是你們,那是誰呢?她藏在哪里呢?……哦,找到了,原來在這里呢!

  三、看圖譜學唱歌曲

  1、出示圖譜,清唱歌曲一遍

  提問: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用歌聲回應)

  2、我再來唱一遍,你們仔細聽一聽,然后告訴我聽了這首歌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

  (教師用肢體語言,邊唱邊表演有趣的動作)

  提問:誰來告訴我你聽了這歌,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呢?(有點滑稽、好笑、幽默、有趣)

  3、幼兒看圖譜學唱

  4、看譜慢速唱一遍(懶惰蟲很懶,我們唱懶惰蟲的時候應該快些還是慢些呢)

  5、邊表演邊唱,選擇幼兒自己創造的動作來演(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下這個懶惰蟲吧!)

  四、學習創編歌詞:

  1、提問:你是懶惰蟲嗎?那你在家會幫爸爸媽媽做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

  2、嘗試創編第二段:我是勤快人

  (教師選擇幼兒的一種回答,出示圖譜)

  看圖譜跟唱:

  師:剛才×××說,她會洗手帕,我覺得她是個勤快的人,我要來唱唱最這個勤快人。

  ×××小朋友還會掃地,我們也來唱一唱會掃地的勤快人吧。

  邊動作邊唱

  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做一做這些勤快人吧。

  3幼兒創編、表演

  師:除了洗衣服、掃地,你還會做些什么?讓幼兒嘗試把說的唱進歌曲里。

  ●選一名幼兒嘗試我會擦桌子,我會擦桌子,我把桌子擦干凈。(我會自己擦桌子)

  你還會做什么能干的事,直接把它唱出來吧(個別幼兒——集體跟學——上來表演)

  五、完整歌唱,用不同情緒、動作表現歌曲。

  1、大家可真能干,本來這首歌是唱懶惰蟲的,我們又給它編了第二段“勤快人”,那我們就把這首歌取個《懶惰蟲和勤快人》的名字吧(出示歌名)

  2、一起把兩段連起來唱一唱,隨琴聲完整唱一遍。

  懶惰蟲和勤快人是完全不同的人,我們怎么樣唱才能表現出他們的不一樣呢?(懶惰蟲:唱的慢一些,懶散一些、滑稽一些;勤快人:唱的快些、有力些、高興點)

  3、集體表演:

  (1)要求前奏做簡單的動作,隨音樂一起表演(提示:表現出不同的速度和表情,第二段根據要求動作做)

  (2)繼續游戲:教師用動作告訴幼兒第二段唱什么。

  (3)邀請爸爸媽媽、客人老師一起表演。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幼兒嘗試用鼓點創造性地表現音樂的節奏。

  2.培養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意識。

  3.讓幼兒體驗集體合作游戲的快樂。

  4.愿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腰鼓及鼓棒幼兒人手份,多媒體課件《音樂小屋》。

  活動過程:

  1.導入激趣--回聲游戲。

  幼兒隨音樂邊敲腰鼓邊進入活動室。

  師:小朋友,以前我們玩過回聲游戲,今天我們用腰鼓也來玩一玩,好嗎?那用腰鼓可以怎么玩呢?

  幼1:教師敲,我們做回聲。

  幼2:我來敲,大家來做我的回聲……。

  師:好的,就用你們的方法來試一試。

  教師合理采納幼兒的方法,帶領幼兒玩回聲游戲,鼓勵幼兒敲出不同的節奏型,豐富幼兒的節奏經驗。

  評析教師以前曾帶領幼兒用唱歌的形式玩過回聲游戲,此時,鼓勵幼兒把以前的經驗遷移到這里,用敲腰鼓的形式來玩,既激發了幼兒自主游戲的興趣,又巧妙地練習了多種節奏型,為后面的活動做好經驗準備。

  2.音樂游戲:開城門。

  師:回聲游戲好玩吧?下面我們玩個更有趣的游戲--開城門。(出示多媒體畫面)看,這里有一座非常神奇的音樂城,里面藏著許多神秘的禮物,想不想進去玩?不過,要進音樂小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須通過三扇大門,每扇大門上都有一幅畫,里面藏著有趣的節奏,假如你能用鼓點把這幅畫中的節奏敲出來,你就能打開這扇門。你們有信心嗎?

  (1)開第一扇門。

  (出示下圖:大手小手無序排列)師:咦,小朋友看,圖中畫了些什么?它們的位置是怎么樣的?想一想,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節奏來表示它?你能用鼓敲出來嗎?

  (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用一段無規律的鼓點把畫面內容表現出來)來,我們一起演奏音樂。(門打開了)評析第一扇門上的內容是許多無序的小手,所以表示的是一段無規律的節奏。看似非常簡單,卻讓幼兒明白了看圖的方法,循序漸進,為后面的活動埋下伏筆。

  (2)開第二扇門。

  (出示下圖:大手小手有序排列)師:看,這幅圖上有些什么?和前面的一幅圖有什么地方不同?這幅畫應該用什么樣的節奏來表示呢?

  (鼓勵幼兒用鼓點敲出圖片中的節奏)師:這么多好聽的節奏,除了大家一起敲,還可以用什么樣的方式來演奏?

  幼l:大手的地方敲鼓面,小手的地方敲鼓身。

  幼2:大手的地方大家一起敲,小手的地方只要一半人敲。

  幼3:和老師合作敲,大手的地方老師敲,小手的地方小朋友敲。

  幼4:大手的地方站著敲,小手的地方蹲下來敲……老師帶領幼兒逐一嘗試。

  師:我們用了這么多的辦法來表現這幅畫的節奏,看,門打開了嗎?(演示畫面:開第二扇門)(3)開第三扇門。

  (出示下圖:一只大手)師:最后一扇門,你們有信心打開嗎?圖上畫了什么?咦,只有一只手,用什么音樂表示好呢?

  幼:可能是讓我們停下來吧。

  師:有沒有不同的意見?

  幼:只要敲一下。

  師:那我們來試試看。

  (幼兒集體拍一下,聲音參差不齊)師:奇怪,門怎么不開呢?

  幼:鼓聲不整齊。

  師:有道理,那你們有什么好方法讓大家的鼓聲整齊呢?

  幼兒自由討論,集體交流。

  幼1:老師喊1--2--3,然后大家一起敲。

  幼2:可以說預備--起,大家一起敲。

  幼3:我們看老師指揮,統一敲。

  幼4:敲錯的小朋友就站在旁邊不要敲。

  師:每個小朋都想進音樂小屋玩,我們都要做個有愛心的孩子,你能想個好辦法幫助敲錯的小朋友嗎?

  幼:那讓他看好老師的指揮,就不會錯了。

  活動反思: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也是對兒童發展最具有價值的活動。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內容,游戲方式和游戲伙伴開展真正的兒童游戲,獲得游戲的體驗和身心各方面生動、活潑的發展。各種民間游戲在幼兒園內如火如荼的開展著。民間游戲的玩法有很濃厚的趣味性,而且容易理解。根據中班幼兒好奇、好動的年齡特點,讓孩子們在玩中樂、樂中學、玩中有得、玩中有創,更好的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1.消除生疏拘束,一開始我與一位幼兒玩,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游戲的具體玩法,并且對這個游戲也非常感興趣,“城門城門幾丈高”這個活動,很快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孩子們也玩的都很不錯。但是,隨著游戲的越來越熟練,問題也接踵而至。“不算不算,兒歌還沒念完,你就套住了我”“老師,我套住了他他還在跑……。”越來越多的孩子反映著相同的問題,我仔細琢磨了游戲的全過程,發現是游戲的規則出現了漏洞,讓機靈的孩子鉆了空子。

  2.過程安排靈活。要根據幼兒實際,靈活地有針對性地安排教學過程。何時探索,何時休息,視幼兒的需要而定,不作統一安排。如靈活地用情景來調控幼兒的活動量。于是,我和孩子們一起商量了起來……“兒歌完后,套住的小朋友就不能再鉆了,就表演節目” “遵守規則的才是好寶寶……”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說開了。同時活動密度加大,避免等待的現象,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更能調動孩子們主動思考、積極探索的興趣。

  3.制定好游戲規則、玩法。到了活動實踐階段出現一系列的問題,我意識到由于游戲規則制定的不夠細化,沒有制定違規懲罰措施,讓機靈的孩子鉆了空子。再次游戲前規定幼兒在游戲中必須遵守游戲規則,促使幼兒控制自己的行為。發現問題后,我決定將游戲的規則進行細化。最后,我們決定違反游戲規則的幼兒將失去繼續參加游戲的資格,同時在游戲結束后評選出“最佳游戲寶寶”。游戲又繼續運轉起來了,這次,再也沒有孩子耍小聰明了,游戲迅速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

  4.民間游戲有其相對固定的規則和玩法,教師在引導幼兒理解游戲規則的意義之后,重要的是鼓勵幼兒對游戲的創新。在組織民間游戲時,教師不應讓幼兒呆板地遵守規則,按照固定的玩法,一成不變地使用材料,而是要鼓勵幼兒在游戲中根據自己參與游戲的體驗和需要,制訂出適宜的規則。幼兒自己制訂的游戲規則,他們更容易去遵守。

  5.不斷變化,更新。老是一種玩法,有的孩子開始坐不住了, “老師,這個游戲太簡單了”有的直嚷著要換個新游戲。 “再教給我們一個好玩的吧……”于是,我提出新的游戲玩法及規則:“蘋果”和“香蕉”站在場地的一個圓圈內,相互用肩膀、臀部把對方擠出圓圈外,看圓圈外“蘋果”多還是“香蕉”多就哪隊勝。贏了小朋友就會忍不住“嘿嘿嘿”的笑,勝利的喜悅溢于言表,歡樂的笑聲充滿整個教室。整個活動,老師沒有進行任何的說教,每一個孩子就在愉快的游戲中不知不覺掌握了滾球的基本技能,并且充分感受著花樣玩球的快樂!在整個游戲活動中,我班的孩子們都表現出了很濃厚的興趣,孩子們都玩兒的特別開心。

  不足之處是在游戲環節和短暫的休息時,幼兒不能很好地控制身體的動作,有相互碰撞現象發生。如果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游戲準備上和安全預防設計上更細致一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來源:

  主題“多彩的秋天”實施過程中,帶領孩子們去校園內找秋天,好多孩子都對樹木的變化感興趣,有的發現樹葉變枯了,有的發現樹葉隨風飄到了地上,甚至有的小樹光禿禿的了,看到這些,孩子們很難過,以為小樹枯死了,當我告訴他們,這是樹木生長的自然規律,小樹還是有生命的,到了明年春天,又會變綠的,孩子們都露出了喜悅的神情。樂曲“小樹和小精靈”,孩子體驗到的就是有生命的小樹和小精靈快樂游戲的愉悅情緒。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調,通過小樹生長及小精靈游戲的情節、動作、初步感知樂曲的曲式結構和音樂性質。

  2、創編小樹生長及小精靈游戲的動作,培養幼兒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3、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有小樹生長的生活經驗 小樹和小精靈的胸飾 仙女棒

  活動過程:

  一、 游戲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跟你們玩一個“木頭人”的游戲。(復習已有經驗,木頭人的不同造型)

  二、 欣賞樂曲

  1、聽樂曲“小樹和小精靈”

  師:老師這里有一首很好聽的曲子,我們一起來欣賞。

  2、師講述故事,引起幼兒興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舞曲的藝術美及樂曲歡快、跳躍的特點。

  2、能用動作表現音樂輕快、活潑的性格。

  3、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奏律動。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天鵝圖片一副、天鵝頭飾每名幼兒一個;

  2、《四小天鵝舞曲》音樂、影像資料。

  活動重點:

  感受樂曲歡快跳躍的特點

  活動過程:

  1、 談話引入,使幼兒初步感知音樂的情緒。

  教師:寶寶們,春天來了,田野里的小草發芽了,桃花開了……聽!什么聲音?(放音樂)

  教師:聽完以后,你心里有什么感覺?(引導幼兒說出感受)

  教師:其實這段音樂來自一個很好聽的故事------(講故事)

  “從前在一個城堡里,住著一個英俊的王子,有一天,王子到森林打獵,他看到一群漂亮的白天鵝從頭頂飛過,就追隨天鵝來到一個湖邊,這時天黑了,白天鵝變成了一個個美麗的姑娘,王子驚呆了!原來是奧杰塔公主被魔王施了魔法,她和她的伙伴們白天變成天鵝,夜晚才能恢復人形,只有遇上真心喜歡他的王子,才能破解魔咒,王子聽了奧杰塔公主的講述,王子真心喜歡上了公主,發誓要解救她,這時天鵝伙伴們聽了個個眉開眼笑,有四只小天鵝快樂的跳起舞來,后來王子奮不顧身的殺死了魔王,公主變回了人形,他們終于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

  2、再次欣賞樂曲,感知樂曲的情緒特點,了解樂曲的形象。

  (1)師:聽音樂后,你覺得這段音樂是故事中的誰在跳舞?(四只小天鵝)師:你們見過天鵝嗎?

  (2)出示天鵝圖片,了解天鵝特征

  先請幼兒說一說天鵝的特征,教師總結:天鵝是一種高貴優雅的動物,人們都很喜歡它。

  教師:天鵝高興地時候會跳舞,誰愿意學一學?(鼓勵幼兒做動作)

  教師:我們一起來看四只小天鵝跳舞吧!(放舞劇影像)

  3、分段欣賞音樂,了解樂曲A-B-A的結構

  教師:寶寶們如果你們仔細聽,就會發現音樂的節奏是有變化的,我們先來聽第一部分。(放A部分音樂)

  第一段音樂節奏均勻,好像看到小天鵝跳起了整齊的舞步(鼓勵幼兒學)

  聽第二段音樂后,教師:第二段的節奏更加豐富,好像看到小天鵝展開翅膀飛到水面上,拍水、玩水、想同伴灑水的場面。

  聽第三段音樂后,問幼兒:誰聽出了這段音樂和哪一段是一樣的?(鼓勵幼兒回答)

  師:第三段又回到了生動質樸的格調,這種第一段和第三段一樣,第二段不一樣的音樂就是A-B-A的結構。(板書A-B-A)

  教師:整個音樂通俗親切,是世界上著名的芭蕾舞劇《天鵝湖》的一小部分,這段音樂和舞蹈配合的天衣無縫,令人心馳神往。寶寶們,你們想不想把自己打扮成天鵝玩游戲呀?

  4、幼兒戴頭飾隨音樂玩“四只小天鵝”游戲

  (1)要求幼兒出場時四個人結伴

  (2)引導幼兒隨音樂ABA不同節奏變化,用動作表現天鵝的形象

  5、鼓勵幼兒邀請客人一起跳起“天鵝舞”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表演唱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能運用各種材料表現下雷雨的情景。

  2、繼續激發幼兒對夏天的雷雨探索的興趣。

  3、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雷聲錄音,鼓,沙球,空餅干盒,銀色裝飾帶,分別裝有米粒、豆子的瓶子等。

  活動重難點:

  探索使用各種材料來表現雷雨。

  選用的材料與表現的內容是否匹配。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1、聽,這是什么聲音?(雷聲)天氣馬上就要怎么樣了?

  2、小結:雷雨是夏天才有的現象。

  二、分析討論,演唱歌曲

  1、分析閃電、雷聲、雨聲的特點,通過不同的演唱方式加以表現。

  2、分組演唱,一問一答,表現歌曲特點。

  三、探索實踐,經驗交流

  1、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來表現閃電、雷聲、雨聲的特征。

  2、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選擇是否合適?為什么?

  四、合作表演,體驗愉快

  1、能邊唱邊用各種材料進行表現。

  2、通過表演體驗成功的愉快。

  教學反思:

  在幼兒園的音樂歌曲選擇上我們應該依據著: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節奏節拍適合的的歌曲。當然有著豐富的故事情節的,有規律性的歌詞的歌曲。具有一定教育價值的,孩子們興趣性高的歌曲等等。我們的在進行音樂活動中更多的會關注。幼兒的興趣、樂曲的音域以及歌詞要更加貼近幼兒生活。《夏天的雷雨》是一首問答歌,它以設問作答形式表達內容,可以一問一答,也可以多問多答。形式活潑、問者自由,答者也無拘無束,句式簡單,對于開發孩子的智力,提高辨別、聯想能力大有裨益。在音樂活動中我總是以自己的積極情感感染幼兒,和幼兒一同活動,和幼兒一起念、唱、奏、跳,以感性來帶動幼兒,避免了純理性的傳授,使幼兒能主動地參與學習,而不是枯燥、機械地模仿。幼兒在25分鐘歡快的音樂活動中用唱、跳、奏等不同形式多次地感受音樂,他們情不自禁地跟著唱,自覺地投入到活動中去,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我和幼兒的互動有所加強,更加注重幼兒的學習效果,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我把舞臺讓給了幼兒,幼兒是課堂的主體。

  我的宗旨是能讓幼兒在快樂、輕松地氛圍中學習音樂。讓幼兒能在美妙的音樂中得到心靈的陶冶。我在我的教學生涯中要不斷摸索,不斷前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目前,江陰的新房子正一幢幢拔地而起,許多孩子家里都搬了漂亮的新家。那我們身邊的這些房子究竟是怎樣造出來的呢?參觀過建筑工地后,孩子們感觸很深。他們親眼看到了工人在挖泥、攪拌水泥、打地基、砌磚、抹水泥等造房子的情形,對房子的建造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幼兒園里,孩子們經常模仿建筑工人的動作和建筑工地上的聲響,自己玩起了造房子的游戲。在此基礎上,我根據孩子的興趣和游戲情節,特地制作了相匹配的音樂,和孩子共同生成了這個韻律活動。

  活動目標:

  1、能跟著音樂有節奏地動作,表現造房子的情節。

  2、能大膽想象造房子的各種動作和房頂的造型,體驗合作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

  幼兒參觀過建筑工地,對房子的建造有一定的了解

  活動過程:

  1、回憶造房子的過程

  提問:小朋友,我們參觀過建筑工地,那你們知道房子是怎么造出來的?

  2、聽音樂感受旋律、節奏,并創編造房子的動作。

  提問:在這段造房子的音樂中,你聽見了那些聲音,好象看見建筑工人在干什么?(幼兒邊說邊創編挖泥、打地基、砌磚、抹水泥等動作)

  3、聽音樂完整動作,并創編房頂造型。

  提問:剛才你造的是什么樣的房子?你還想造怎樣的房子呢?(請幼兒用動作表示)

  4、合作表演造房子。

  (1)、師生合作表演造房子。

  (2)、幼兒分組合作表演造房子。

  ( 幼兒討論好房子的造型和抹水泥的人之后,再進行表演。)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音樂《音樂噴泉》教案08-03

《音樂噴泉》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1

幼兒園大班音樂音樂教案07-28

幼兒園音樂大班教案07-3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2-14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5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11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6-09

賽馬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01-26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方案10-0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在线不卡AV | 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网站 | 在线国产视频不卡 | 色豆豆久久免费网站 | 中文字幕连续高潮 |